安徽省池州市貴池區(qū)2024-2025學年部編版七年級上學期第一次月考歷史試卷_第1頁
安徽省池州市貴池區(qū)2024-2025學年部編版七年級上學期第一次月考歷史試卷_第2頁
安徽省池州市貴池區(qū)2024-2025學年部編版七年級上學期第一次月考歷史試卷_第3頁
安徽省池州市貴池區(qū)2024-2025學年部編版七年級上學期第一次月考歷史試卷_第4頁
安徽省池州市貴池區(qū)2024-2025學年部編版七年級上學期第一次月考歷史試卷_第5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七年級歷史(試題卷)注意事項:1.歷史試卷滿分100分。2.本試卷包括“試題卷”和“答題卷”兩部分。請務必在“答題卷”上答題。在“試題卷”上答題無效。3·考試結束后,請將“試題卷”和“答題卷”一并交回。一、單項選擇(本大題共20小題;每小題2分,共40分)1.中華文明是人類最古老的文明之一。能揭示中華文明起源的考古發(fā)掘史料是A.元謀人的門齒化石 B.北京人用火場景想象圖C.山頂洞人復原頭像 D.中國古人類遺址分布圖2.北京人距今約70萬年至20萬年,下列關于北京人表述正確的是①會使用火 ②使用骨針縫制獸皮 ③從事漁獵和采集 ④過著群居生活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3.北京周口店遺址共出土人類化石200余件,石器10多萬件以及大量的用火遺跡及上百種動物化石等。這些文化遺存屬于A.舊石器時代 B.新石器時代 C.奴隸社會 D.封建社會4.小明在歷史復習的過程中看到了“距今約3萬年左右”、“樣貌與現(xiàn)代人相同”、“有愛美意識”等關鍵詞,符合上述特征的古人類是A.元謀人 B.鄖縣人 C.藍田人 D.山頂洞人5·中國早期原始居民過上定居生活的最主要原因是A.建造房屋 B.火的使用 C.原始農(nóng)業(yè)的出現(xiàn) D.使用陶器6.下圖為半坡遺址民居復原圖。據(jù)此推測,該遺址A.民居多營建于南方 B.手工業(yè)成為獨立生產(chǎn)部門C.居住環(huán)境相對干燥 D.居民尚未掌握引火的方法7.考古學家在某遺址中發(fā)現(xiàn)了大量水稻遺存和木結構水井,該遺址可能是A.河姆渡遺址 B.仰韶遺址 C.半坡遺址 D.牛河梁遺址8.用玉器隨葬是良渚文化的重要習俗。在良渚遺址的大型墓葬中,玉器種類豐富,制作精美,有琮、璧等重器,但中小型墓葬中很少見到。這表明良渚社會A.早期國家出現(xiàn) B.階層分化明顯 C.農(nóng)耕經(jīng)濟發(fā)達 D.地域特色鮮明9.“有巢氏”、“軒轅氏”、“伏羲氏”、“神農(nóng)氏”是我國傳說時期的一些代表人物。這些代表人物基本上能反映我國原始社會的經(jīng)濟生活狀況。以下人物中能夠突出反映原始社會時期人類農(nóng)業(yè)狀況的是A.有巢氏 B.軒轅氏 C.伏羲氏 D.神農(nóng)氏10·根據(jù)古書《世本·作篇》記載,三皇五帝傳說時代的一些創(chuàng)造發(fā)明有:倉頡作書,鯀作城郭,堯作宮室,蚩尤以金作兵,巫彭作醫(yī)…這些又與現(xiàn)今的考古發(fā)明相參照。據(jù)此可以得出的合理結論是A.英雄人物作用巨大 B.文明社會初具雛形 C.傳說故事絕對可靠 D.階級分化日趨明顯11.考古研究發(fā)現(xiàn),三星堆文化廣泛吸收了來自黃河流域夏商文明的青銅鑄造技術等,同時吸收了來自長江下游良渚文化的玉錐形器,來自長江中游的石家河文化的觀念、制度、技術和具體器物等。這說明A.南北文化漸趨一致 B.中華文明多元一體 C.大江大河流域文明發(fā)達 D.中華文化領先世界12.我國儒家經(jīng)典《尚書》中有“堯舜禪讓”的記載。其中“禪讓”的標準是A.部落勢力 B.德才兼?zhèn)?C.閱歷豐富 D.征戰(zhàn)功績13.某同學在研究“夏朝的誕生”這一課題時,使用了《左傳》等文獻史料。他還可以使用的史料是A.良渚遺址古城墻 B.甲骨文的記載 C.二里頭遺址資料 D.何尊及其銘文14.《史記·殷本紀》中記述“(帝封)好酒淫樂……大聚樂戲于沙丘,以酒為池,懸肉為林,使男女裸相逐其間,為長夜之”。史料中描述的是人物是A.夏桀 B.盤庚 C.商紂 D.周厲王15.制作年代標尺是學習歷史的有效方法之一。下面是一位同學在復習中國古代某一歷史時期政權更迭時制作的年代標尺。下列選項中,對應正確的是A.①商朝 B.②春秋 C.③西周 D.④夏朝16.北京房山琉璃河遺址出土的青銅器上有銘文“太保墉(筑城)匽(燕)”,證實了三千余年的北京建城史,與《史記》中“武王之滅紂,封召公于北燕”的記載相符。這兩則信息可以得出北京地區(qū)曾實行A.禪讓制 B.世襲制 C.分封制 D.郡縣制17.初步掌握計算歷史時間的方法是新課標對中學生的要求之一。公元前770年,我國歷史進入東周時期。按照公元紀年法,這一年處于A.公元前7世紀前期 B.公元前7世紀后期 C.公元前8世紀前期 D.公元前8世紀后期18.小歷在研讀史料的過程中,發(fā)現(xiàn)“管仲相________,霸諸侯,一匡天下,民到于今受其賜?!币痪渲谐霈F(xiàn)了空缺,其中空白部分是A.齊桓公 B.晉文公 C.秦穆公 D.楚莊王19.春秋時期,一些諸侯國為取得優(yōu)勢,打出“尊王”的旗號,這表明A.統(tǒng)一局勢逐漸加強 B.地方諸侯已經(jīng)取代周王C.等級制度被嚴格遵循 D.周王權威仍有一定影響20.楚王問鼎、臥薪嘗膽、退避三舍等成語和典故反映了我國春秋時期A.和平穩(wěn)定 B.諸侯爭霸 C.經(jīng)濟發(fā)展 D.文化繁榮二、辨析改錯(12分)21.辨別下列史實的正誤,正確的打“√”,錯誤的打“×”,并加以改正。【】(1)陶寺遺址的發(fā)現(xiàn),表明當時長江中游地區(qū)已經(jīng)出現(xiàn)早期國家。改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啟建立起我國歷史上第一個奴隸制王朝——夏朝。改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牧野之戰(zhàn)中周軍占領朝歌,商朝滅亡。改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周幽王將國都從鎬京東遷洛邑,我國歷史從此進入東周時期。改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材料解析(本大題共2小題;第22題14分,第23題16分,共30分)22.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炎帝、黃帝→堯→舜→禹→啟(1)七年級學生在歷史課堂上繪制了如上示意圖,請指出因治水有功而名聲大噪的人物。說一說“天下為家”的局面從何人開始?從此更替首領的辦法有何新變化?(6分)材料二:諸侯國第一代諸侯周代貴族等級圖魯國周武王弟周公旦燕國周武王弟召公爽晉國周成王弟叔虞齊國功臣姜尚宋國商紂王庶兄微子啟西周重要封國一覽表(2)將《周代貴族等級圖》填寫完整。根據(jù)材料二和所學,概括分封制的作用。(8分)23.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鐵農(nóng)具牛尊(1)材料一反映的是我國農(nóng)業(yè)發(fā)展的新現(xiàn)象。根據(jù)所學指出,“新現(xiàn)象”的出現(xiàn)時期和內(nèi)涵。(4分)材料二:“天下有道,則禮樂征伐自天子出,天下無道,則禮樂征伐自諸侯出?!薄墩撜Z·季氏》(2)材料二中從“禮樂征伐自天子出”到“禮樂征伐自諸侯出”反映了政治方面出現(xiàn)了什么變化?(4分)材料三:春秋戰(zhàn)國時期諸侯大國的爭霸孕育著各民族歷史發(fā)展的新趨勢,隨著各民族社會的經(jīng)濟、文化的發(fā)展,以黃河、長江流域為主的華夏族同姓諸侯國、各民族國家逐漸聯(lián)為一體,互相依存?!幾浴洞呵飸?zhàn)國時期的民族和民族關系》(3)你是否同意材料三中“春秋戰(zhàn)國時期諸侯大國的爭霸孕育著各民族歷史發(fā)展的新趨勢”的觀點?結合所學知識,簡要說明理由。(8分)四、活動與探究(18分)24.中華文明探源工程證實了我國擁有五千多年的文明歷史,為增強中華民族文化自信提供了強大的精神動力。閱讀材料,完成下列探究活動?!局袊鴺藴识ㄎ拿髌鹪础坎牧弦唬何覀兲岢龅倪M入文明社會的標志包括:生產(chǎn)發(fā)展、人口增加,出現(xiàn)城市;社會分工和社會分化,出現(xiàn)階級;權力不斷強化,出現(xiàn)王權和國家……國家出現(xiàn)的標志為都城、規(guī)模巨大且制作考究的宮殿或神廟、規(guī)模大且隨葬品豐富的墓葬、形成了表明尊貴身份的禮器和禮制、寬大壕溝或高大城墻以及大量武器隨葬反映出的戰(zhàn)爭頻發(fā)?!腥A文明探源工程首席專家王?。?)根據(jù)材料一并結合所學,說說中國提出的進入文明社會的標準是什么?(4分)【考古史料證文明起源】材料二:良渚遺址(距今5300--4300年)(2)結合材料一中的“中國標準”,判斷距今5300-4300年的良渚是否進入文明社會?模仿以下示例,選取2個材料二中的考古材料,說一說你的理由。(10分)示例:①——良渚遺址中發(fā)現(xiàn)的古城及外圍相對完整的水利系統(tǒng)證明了當時的良渚已經(jīng)出現(xiàn)了早期的城市,這是中國定義的進入文明社會的標志之一。(3)結合以上材料,談談你對中華文明探源工程的認識。(4分)

七年級歷史·教學評價一參考答案及評分標準一、單項選擇(本大題共20小題;每小題2分,共40分)題號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答案ACADCCABDBBBCCCCCADB二、辨析改錯(12分)21.【×】(1)“長江”改為“黃河”;【×】(2)“啟”改為“禹”;【√】(3);【×】(4)“周幽王”改為“周平王”。三、材料解析(本大題共2小題;第22題14分,第23題16分,共30分)22.(1)大禹;(2分)啟;(2分)世襲制取代禪讓制。(2分)(2)①諸侯;②士;(4分)周王將宗親和功臣等分封到各地,授予他們管理土地和人民的權力,建立諸侯國,確立了周王朝的社會等級制度,保證了周王朝對地方的控制;同時穩(wěn)定了政局,擴大了統(tǒng)治范圍。(4分)23.(1)春秋時期;(2分)鐵制農(nóng)具和牛耕的出現(xiàn),社會生產(chǎn)力水平提高。(2分)(2)王室衰微,諸侯爭霸。(4分)(3)(任選一種觀點表述,言之有理即可)【示例一】判斷:同意(2分)理由:春秋戰(zhàn)國時期因戰(zhàn)爭的需要,各諸侯國紛紛進行改革,發(fā)展生產(chǎn),推動社會進步與經(jīng)濟發(fā)展;同時,戰(zhàn)爭又促進了民族交融,使國家趨于統(tǒng)一,符合歷史發(fā)展的潮流,所以我同意材料的觀點。(6分)【示例二】判斷:不同意(2分)理由:春秋戰(zhàn)國時期的戰(zhàn)爭給人民的生命和財產(chǎn)帶來了深重災難,阻礙了社會生產(chǎn)力的發(fā)展,延緩了歷史的發(fā)展進程,所以我不同意材料的觀點。(6分)四、活動與探究(18分)24.(1)城市、階級、國家、私有制的出現(xiàn)(任答2點即可得4分)(2)判斷:距今5300-4300年的良渚已經(jīng)進入文明社會(2分)②——良渚遺址中出土的玉琮王反映這一地區(qū)出現(xiàn)了國家形態(tài)的神權和王權的壟斷,意味著早期國家出現(xiàn)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