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編版中考九年級語文下冊第六單元知識清單同步備課_第1頁
部編版中考九年級語文下冊第六單元知識清單同步備課_第2頁
部編版中考九年級語文下冊第六單元知識清單同步備課_第3頁
部編版中考九年級語文下冊第六單元知識清單同步備課_第4頁
部編版中考九年級語文下冊第六單元知識清單同步備課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3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六單元知識清單

20曹劌論戰(zhàn)

【文學文體常識】

i.《左傳》即《春秋左氏傳》《左氏春秋》,儒家經(jīng)典之一,與《公羊傳》《谷梁傳》合稱“春秋三傳”,

是中國古代的史學和文學名著,也是中國第一部敘事詳細的編年體史書。舊傳為春秋時期左丘明所作,近

人認為是戰(zhàn)國時人所編。共三十五卷。其主要記載了東周前期二百五十四年間各國政治、經(jīng)濟、軍事、外

交和文化方面的重要事件和重要人物,是研究中國先秦歷史很有價值的文獻,也是優(yōu)秀的散文著作。因此

本書在中國的文學界也有極高的藝術價值,對史學也有巨大的貢獻。

2.歷史散文也稱史傳文,它有國別、編年、紀傳三體。

國別體:通過各國史事個別獨立地排列載述,以完成對某一歷史進程的敘述。國別體史書有《國語》和《戰(zhàn)

國策》?!秶Z》是以記言為主,兼及記事;《戰(zhàn)國策》是以記事為主。

編年體:即以時間為經(jīng),以事件為緯來敘寫史實。它的優(yōu)點是線索清楚、背景明確、系統(tǒng)性較好;不足是

不便于集中而廣泛地描寫人物?!洞呵铩贰蹲髠鳌泛汀顿Y治通鑒》都是編年體。

紀傳體:即以人物為中心敘寫歷史,為司馬遷所獨創(chuàng)。古代官方編輯的“二十四史”用的都是紀傳體。這

種體例對后世影響很大。

【文言詞匯積累】

1.重要字詞讀音。

曹烈(gui)小惠未,(bidn)小信未孚(fil)又何回(jidn)焉公與之平(ch6ng)長勺(shdo)

2.解釋課文的重點詞語。

(1)重點實詞

肉食者鄙:鄙,鄙陋,這里指目光短淺。

弗敢加也:力口,虛夸,這里指以少報多。

必以停:信,誠實,意思是對神說實話。

小信未芋:孚,為人所信服。

神弗福也:福,賜福、保佑。

公將鼓之:鼓,動詞,擊鼓。

既受克,戰(zhàn)勝。

望其旗靡:靡,倒下。

(2)通假字

小惠未褊。“彳扁"同“遍”,遍及。

(3)古今異義

犧牲玉帛犧牲,古義:古代祭祀用的豬、牛、羊等。今義:放棄或損害一方的利益

小大之州獄,古義:案件。今義:監(jiān)獄。

必以情情,古義:以實情判斷。今義:感情。

用之屬也忠,古義:盡力做好本分的事。今義:忠誠。

又何回焉間,古義:參與。今義:中間,空間或時間。

可?一戰(zhàn)可以,古義:可以憑借。今義:可能、能夠。

肉食者副鄙,古義:鄙陋,這里指指目光短淺。今義:輕視,看不起。

用而衰再,古義:第二次。今義:又一次。

(4)一詞多義

間:肉食者謀之,又何間焉:參與。又間令吳廣之次所旁:暗地。

故:公問其故:緣故。彼竭我盈,故克之:所以。

屬:忠之屬也:類。神情與蘇黃不屬:類似。

有良田美池之屬:類。

以:可以一戰(zhàn):憑借。必以情:按照。

必以分人:把。

伐:十年春,齊師伐我:興兵攻打。伐竹取道,下見小潭:砍伐。

(5)詞類活用

神弗福也:福,名詞用作動詞,賜福。

公將鼓之:鼓,名詞用作動詞,擊鼓進軍。

(6)省略成分

肉食者謀之,又何間焉?——肉食者謀之,(君)又何間焉?

乃入見。一一(曹劌)乃入(宮)見(莊公)。

問:“何以戰(zhàn)?”一一(曹劌)問(莊公):"(君)何以戰(zhàn)?”

必以分人。一一必以(之)分(于)人。

對曰:“忠之屬也??梢砸粦?zhàn)?!币灰唬ú軞qIJ)對曰:“(此)忠之屬也??梢裕ㄖ┮粦?zhàn)J

(7)成語

一鼓作氣:比喻趁勁頭大的時候鼓起干勁,一口氣把工作做完。

轍亂旗靡:形容軍隊潰敗混亂。

彼竭我盈:他們的勇氣已喪失,我們的士氣正旺盛。

【譯文】

魯莊公十年的春天,齊國軍隊攻打我們魯國。魯莊公將要迎戰(zhàn)。他的同鄉(xiāng)說:“當權者會謀劃這件事,(你)

又何必參與呢?”曹劌說:“當權者目光短淺,不能深謀遠慮。”于是進宮拜見莊公。曹劌問莊公:“(你)

憑借什么作戰(zhàn)?”莊公說:“衣食這類用來安身的東西,不敢獨自享受。一定把它分給別人?!保ú軇ィ?/p>

回答說:“這種小恩小惠不能遍及百姓,百姓不會聽從您的?!鼻f公說:“祭祀用的純色全體牲畜、玉和

絲織品之類,我從來不敢虛夸數(shù)目,一定報以實情。”(曹劌)回答說:“(這只是)小信用,未能讓神

靈信服,神靈是不會保佑您的?!鼻f公說:“大大小小的訴訟事件,即使不能件件都明察,但一定誠心。”

(曹劌)回答說:“(這)是盡職分之類的事情??蓱{借(這個條件)打一仗。(如果)作戰(zhàn),就請允許

(我)跟隨您去?!?/p>

魯莊公和他共乘一輛戰(zhàn)車,在長勺(和齊軍)作戰(zhàn)。莊公(一上陣)就要擊鼓進軍。曹劌說:“(現(xiàn)在)

不行?!饼R軍擂過三通戰(zhàn)鼓以后。曹劌說:“可以擊鼓進軍了?!饼R軍大敗。莊公正要下令驅車追趕。曹

劌說:“還不行。”說完就向下查看車輪碾出的痕跡,登上車前的橫木眺望齊國軍隊,說:“可以(追擊)

了?!庇谑亲窊酏R軍。

戰(zhàn)勝齊軍后,魯莊公詢問取勝的原因。(曹劌)回答說:“作戰(zhàn),靠的是勇氣。第一次擊鼓能夠鼓起士氣,

第二次擊鼓時士氣減弱,第三次擊鼓士氣己經(jīng)窮盡了。他們的士氣枯竭而我們的士氣正旺盛,所以戰(zhàn)勝了

他們?!?/p>

【重點質疑】

1.曹劌和魯莊公的對話體現(xiàn)了曹劌怎樣的軍事見解?

政治上取信于民;軍事上把握時機,后發(fā)制人。

2.曹劌是如何向魯莊公論戰(zhàn)的?

(1)論戰(zhàn)前準備:取信于民一一忠之屬也,可以一戰(zhàn)

(2)論從戰(zhàn)指揮:齊人三鼓一一反擊視探望一一遂逐

(3)論戰(zhàn)勝原因:彼竭我盈一一敵疲我打轍亂旗靡一一敵退我追

3.長勺之戰(zhàn)的勝利給了我們什么啟示?

(1)獲勝的根本是取信于民,獲得人民的支持。

(2)戰(zhàn)爭中要善于分析敵情,把握戰(zhàn)機。

(3)統(tǒng)治者應善于聽取并采納群眾的意見

4.本文詳寫了什么?略寫了什么?作者為什么要這樣安排?

本文重點在刻畫曹劌政治上的遠見卓識和軍事上的卓越才能,而不在記敘戰(zhàn)爭的經(jīng)過。因此,只詳寫曹劌

分析戰(zhàn)前的政治準備和指揮魯軍作戰(zhàn)的經(jīng)過,以及戰(zhàn)后談論魯國取勝的原因。對雙方軍事部署、戰(zhàn)爭經(jīng)過

等則略寫或不寫。這樣當詳則詳,當略則略,詳略結合有致,使文章顯得中心突出,而又情節(jié)緊湊。

5.從長勺之戰(zhàn)可以看出曹劌有著怎樣的軍事思想?

(1)在與莊公的對話中,體現(xiàn)了曹劌重視“人和”這一決定戰(zhàn)爭勝利的關鍵因素。

(2)從一鼓作氣的戰(zhàn)術看,他善于把握進攻的最佳時機。面對齊師遠道而來,魯軍以逸待勞,選擇在齊師三

鼓前避免與齊師正面交鋒,在彼竭我盈之時一鼓作氣,大敗齊師,以此看出曹劌戰(zhàn)術之高超。

(3)從“下視其轍,登軾而望之”看,曹劌在齊師失敗而逃時保持清醒的頭腦,他清楚地知道齊師此時的軍

事實力并沒有全部喪失,一“視”一“望”看出曹劌的謹慎沉著,體現(xiàn)了“知己知彼,百戰(zhàn)不殆”的軍事

思想。

6.曹劌、魯莊公是怎樣的人?

曹劌形象:曹劌作為一名軍事家的“遠謀”:曹劌請見,表現(xiàn)他的愛國熱情;曹劌問戰(zhàn),表現(xiàn)他的政治遠見;

曹劌參戰(zhàn),表現(xiàn)他卓越的軍事才能;曹劌論戰(zhàn),表現(xiàn)他過人的謀略。

魯莊公形象:魯莊公作為國君的見識“鄙”:把戰(zhàn)爭的希望寄托在施行“小惠”和祈求神靈的保佑上,這是

他政治思想上的缺陷;他急于求戰(zhàn),急于攻擊,說明他沒有很好的軍事指揮能力。但他又并非昏君,備戰(zhàn)

見劌,三問三答,實事求是,虛心聽意見;莊公作戰(zhàn)用劌,親自參與打仗,表現(xiàn)他禮賢下士,任人唯賢;

莊公戰(zhàn)后問劌,不因勝而自喜,表現(xiàn)他為求真知而不恥下問。

【文章主旨】

本文以齊魯長勺之戰(zhàn)為背景,論述了必須取信于民,運用正確的戰(zhàn)略戰(zhàn)術,掌握戰(zhàn)機,才能取得戰(zhàn)爭的勝

利的道理,生動刻畫了曹劌作為卓越的軍事家富有遠謀的特點。語言簡練,情節(jié)詳略得當,充分代表了《左

傳》的藝術成就,該文是《左傳》中的名篇

【寫作特色】

(1)詳略得當,中心突出。本文重在刻畫曹劌政治上的遠見卓識和軍事上的卓越才能,而不在記敘戰(zhàn)爭的經(jīng)

過。因此,只詳寫曹劌分析戰(zhàn)前的政治準備、指揮魯軍作戰(zhàn)的經(jīng)過以及戰(zhàn)后談論魯國取勝的原因。對雙方

軍事部署、戰(zhàn)爭經(jīng)過等則略寫或不寫。這樣當詳則詳,當略則略,詳略結合有致,使文章顯得中心突出,

而又情節(jié)緊湊。

(2)運用對話,語言精練。通篇以對話為主,展開情節(jié)。通過對話,展示了齊魯長勺之戰(zhàn)的過程,把戰(zhàn)前準

備、作戰(zhàn)情況以及勝負原因交代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在對話過程中,又表現(xiàn)了曹劌的政治遠見和卓越

的軍事才能,刻畫出曹劌及魯莊公的性格。全文雖只有兩百多字,卻辭約意豐,言簡意明,文筆非常精練。

21鄒忌諷齊王納諫

【文學文體常識】

1.劉向(約前77年一前6年),本名更生,字子政,沛縣(今江蘇沛縣)人。西漢經(jīng)學家、目錄學家、文

學家。劉向一生著述頗豐,對保存我國古籍文獻做出了重要貢獻。他留下了多部歷史、文學名著:《戰(zhàn)國策》

《說苑》《列女傳》等。

2.《戰(zhàn)國策》是一部國別體史書,雜記東周、西周及秦、齊、楚、趙、魏、韓、宋、衛(wèi)、中山諸國之事。

其所記史事上接春秋,下至秦并六國。

《戰(zhàn)國策》的文章長于說事,無論個人陳述還是雙方論辨,都喜歡渲染夸大,充分發(fā)揮,暢所欲言,具有

很強的說服力。此外,描寫人物形象極為生動,而且善用運用巧妙形象的比喻,通過有趣的寓言故事增強

文章的感染力。

【文言詞匯積累】

1.重要字詞讀音

際(yi)麗期(zhdo)服衣冠(gudn)寒(kui)鏡朗(ji)年期(chdo)于齊

2.解釋課文中的重點詞語。

(1)重點實詞、虛詞

納諫:接受規(guī)勸改正錯誤。納,接受。諫,勸說君王、尊長改正錯誤。

映麗:光艷美麗。

我孰與城北徐公美:孰:誰。孰與:與…比誰更…,表示對比。

及:趕得上,比得上。

旦日:明日,第二天。

弗如:不如。

誠:確實。

莫:沒有人,沒有誰。

蔽:受蒙蔽,這里指因受蒙蔽而不明。

市朝:眾人集聚的公共場所。

聞:使……聽到。

間:間或,偶然,有時候。

期年:滿一年。

(2)古今異義

鄒忌網(wǎng)齊王納諫諷,古:諷喻,指下級對上級以委婉曲折的言語進行規(guī)勸。今:諷刺。

寒鏡窺,古:照,看。今:偷看。

明目,徐公來明日,古:第二天。今:明天。

今齊地方千里地方,古:土地方圓。今:地點。

能面則寡人之過刺,古:批評。今:用尖的物體進入或穿過。

謗嘰于市朝譏,古:指責議論。今:誹謗嘲諷。

臣之妻私臣私,古:偏愛。今:自私。

宮婦有有莫不私王左右,古:身邊大臣。今:方位名詞。

鄒忌修八尺有余修,古:長,原文指身高。今:改正。

雖欲言雖,古:即使。今:雖然。

(3)一詞多義

之:吾妻之美我者(取消句子獨立性)徐公不若君之美也(取消句子獨立性)

孰視之(代詞,指徐公)暮寢而思之(代指這件事)

朝廷之臣莫不畏王(的)臣之妻私臣(的)

王之蔽甚矣(取消句子獨立性)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過者(的)

數(shù)月之后(連詞,無意義)燕、趙、韓、魏聞之(代詞,指上文所說的事)

朝:皆朝于齊(朝拜)于是入朝見威王(朝廷)

朝服衣冠(早晨)

孰:我孰與城北徐公美(代詞,誰)孰視之(通“熟”,仔細)

于:欲有求于我也(向……)能謗譏于市朝(在)

皆以美于徐公(比)臣之客欲有求于臣(向)

此所謂戰(zhàn)勝于朝廷(在)皆朝于齊(向)

上:受上賞(第一等的)上書諫寡人者(向皇帝……呈上)

修:鄒忌修八尺有余(長,高)乃重修岳陽樓(興建,建造)

美:不如徐公美(美麗的)妻之美我者(認為……美)

(4)詞類活用

朝用衣冠(名詞作動詞,穿戴)

期服衣冠(名詞作狀語,早晨)

令初下,群臣進諫(名詞作動詞,下達)

吾妻之蓑我者,私我也(形容詞意動用法,以……為美;私,形容詞作動詞,偏愛)

能面刺寡人之過者(名詞作狀語,當面)

用寡人之耳者(動詞使動用法,使……聽到)

(5)通假字

鄒忌修八尺有余(通“又”)

明日徐公來,熟視之(通“熟”,仔細)

(6)文言句式

①判斷句

城北徐公,齊國之美麗者也。(“……也”表判斷。)

②倒裝句

a.我孰與城北徐公美?(介詞結構后置句,正常語序為“我與城北徐公孰美”。)

b.忌不自信。(賓語前置句,正常語序為“忌不信自"。)

③省略句

旦日,客從外來,與坐談。

省略主語、賓語,(鄒忌)與(之)坐談

④被動句

王之蔽甚矣。(蔽,受蒙蔽)

【譯文】

鄒忌身高八尺多,形體容貌光艷美麗。(一天)早晨,鄒忌穿戴好衣帽,照著鏡子,對他的妻子說:“我與

城北徐公相比,哪一個美?”他的妻子說:“您美麗極了,徐公怎么能比得上您呢?”城北的徐公,是齊國

的美男子。鄒忌不相信自己(比徐公美麗),因而又問他的妾說:“我同徐公比,哪一個美?"妾說:“徐公

怎么能比得上您呢?”第二天,有客人從外面來,(鄒忌)與(客)坐談,問他:“我同徐公比,誰漂亮?”

客人說:“徐公不如您漂亮?!钡诙欤旃珌砹?,鄒忌仔細地看他,自己覺得不如徐公漂亮;再照鏡子看

看自己,覺得自己遠遠不如徐公漂亮。晚上躺著想這件事,說:“我的妻子認為我漂亮,是偏愛我;妾認為

我漂亮,是害怕我;客人認為我漂亮,是想有求于我。”

于是鄒忌上朝拜見齊威王,說:“我確實知道自己不如徐公漂亮??墒俏移拮悠珢畚?,我的妾害怕我,我的

客人想有求于我,他們都認為我比徐公漂亮。如今齊國有方圓千里的疆土,一百二十座城池,宮中的妃子、

近臣沒有誰不偏愛您,朝中的大臣沒有誰不害怕您,全國范圍內的人沒有誰不有求于您:由此看來,大王

您受蒙蔽很深啦!”

齊威王說:“好?!庇谑窍旅睿骸按笮」倮艉桶傩漳軌虍斆嬷肛熚业倪^錯的,受上等獎賞;上書勸諫我的,

受中等獎賞;能夠在公共場所議論(君王的過失),并能使我聽到的,受到下等獎賞?!泵顒傁逻_,許多

大臣都來進諫,宮門前庭院內人多得像集市一樣;幾個月后,還不時有人偶然進諫;滿一年后,即使有人

想說,也沒有什么可進諫的了。燕、趙、韓、魏聽說了這件事,都到齊國來朝見(齊王)。這就是所說的內

政修明,不需用兵就能戰(zhàn)勝敵國。

【重點質疑】

1.課文可以分為幾個部分?

全文共3段,可分為三個部分。

第一部分(第1段),寫鄒忌與徐公比美,不因妻、妾、客的贊美而自喜,經(jīng)過冷靜思考,悟出了妻、妾、

客贊美自己的原因,并準備以此為喻去諷諫齊王。

第二部分(第2段),寫鄒忌以切身經(jīng)歷設喻,諷諫齊王除蔽納諫。

第三部分(第3段),寫齊王納諫及其結果。

2.鄒忌是如何與徐公比美的呢?妻、妾、客三答后,鄒忌“暮寢而思之”,“之”指代什么?鄒忌由此又想到

了什么呢?

通過鄒忌的三問,即問妻、問妾、問客,及妻、妾、客的三答。

“暮寢而思之”的“之”指代上文的“三問”“三答”,尤其是“三答”。鄒忌在三問三答之后,經(jīng)過“孰視”

“窺視",知道自己明明不如徐公美,而妻、妾、客偏偏說比徐公美。這是引起他思考的原因?!拔崞拗?/p>

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边@是鄒忌經(jīng)過一番思考得出的結論。

至此他豁然頓悟,認識到凡是對自己有偏私、有畏懼、有所求的人,在自己面前只會說些獻媚討好的假話。

這比美悟出的道理為鄒忌諷諫齊王埋下了伏筆。

3.鄒忌是如何諷辣齊王的?

鄒忌采用以家事喻國事的辦法。以“臣之妻私臣”與“宮婦左右莫不私王”相比;以“臣之妾畏臣”與“朝

廷之臣莫不畏王”相比;以“臣之客欲有求于臣”與“四境之內莫不有求于王”相比,勸說齊王除蔽納諫。

最后懇切指出“由此觀之,王之蔽甚矣”。

4.鄒忌諷諫的效果如何?他是怎樣取得這樣的效果的?

王曰:“善”則是對鄒忌一席話的肯定和贊賞。由于鄒忌由小及大,由近及遠,由此及彼,由家事到國事,

用自己的切身體驗去規(guī)勸齊王,設喻巧妙,推論自然,入情入理,態(tài)度誠懇,所以齊王欣然接受了他的意

見。

5.齊王是怎樣納諫的?臣民是怎樣進諫的?齊王納諫的結果如何?

①齊王下令按進諫的方式,分三等懸賞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過者,受上賞;上書諫寡人者,受中賞;

能滂譏于市朝,聞寡人之耳者,受下賞?!比绱瞬挥嬢^提意見的方式和態(tài)度,這在封建社會是罕見的,也正

是鄒忌敢于進諫的原因。②臣民進諫分三個階段,發(fā)生了三次變化,“令初下,群臣進沫,門庭若市;數(shù)月

之后,時時而聞之;期年之后,雖欲言。無可進者”,這三變生動地反映了這一重大舉措的正確性。③結果

是“燕、趙、韓、魏聞之,皆朝于齊,此所謂戰(zhàn)勝于朝廷”。

6.說說鄒忌和齊王各是什么樣的人?

鄒忌:頭腦冷靜、足智多謀、善于辭令、勇于進諫、忠君愛國的謀士。

齊威王:心胸寬廣、虛心納諫、明智果敢、勇于改革、重賢明理的開明君主。

【文章主旨】

本文生動地記敘了鄒忌諷齊威王納諫,使齊威王廣開言路、修明政治的故事,說明了國君必須廣開言路,

采納群言,才可以改良政治的道理。

【寫作特色】

1.精彩的對話。鄒忌三問,看似平常普通,問的都是和徐公比美的問題,但由于問的對象不同,問的背景

情況不同,因此間的語氣與神態(tài)都會不同。妻、妾、客三種答法的意思基本是一樣的。但由于身份不同,

想法不同,因此他們的回答、語氣與神態(tài)也就有差別,此所謂“言為心聲”。這些對話看似平常,但含意雋

永,而人尋味。

2.精巧的結構。本文采用了“三疊法”。三問:妻、妾、客三答。三比:妻私我一宮婦左右私王。妾畏我一

朝廷之臣畏王??陀星笠凰木持畠扔星笥谕?。三賞:上賞中賞下賞三時:令初下數(shù)月之后期年之后前后呼

應,上下關照,形成一種奇特的篇章結構。

【理解性默寫】

1.課文中描寫對群臣吏民進諫給予中等獎賞的句子是“上書諫寡人者,受中賞”。描寫群臣吏民進諫的第二

階段的句子是“數(shù)月之后,時時而間進”。

2.鄒忌通過與徐公比美,悟出的道理是“直言不易”。(用自己的話概括)

3.鄒忌借助類比,以“宮婦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內莫不有求于王”推導出了“王之

蔽甚矣”的結論。

4.齊王接納鄒忌的諫言取得的成果是“燕、趙、韓、魏聞之,皆朝于齊(或:戰(zhàn)勝于朝廷)工

22陳涉世家

【文學文體常識】

1.司馬遷(約前145—?),字子長,西漢夏陽人,史學家、文學家。從小受父親司馬談的影響,10歲誦讀

古文經(jīng)書,20歲開始游歷大江南北,訪問了許多遺老,考察了歷史遺跡,了解了許多歷史人物的遺事、軼

聞以及地方風俗和經(jīng)濟生活。司馬談逝世后他繼承父職做了太史令,這是他寫作《史記》的起點和重要條

件。后因替投降匈奴的李陵辯解,觸怒了武帝,被捕入獄,受腐刑。但他忍辱含垢,發(fā)憤著書,出獄后任

中書令(掌管皇家機要文件),在五十三歲時終于完成《史記》這一部巨著。《史記》被譽為“史家之絕唱,

無韻之離騷?!?/p>

2.《史記》,我國第一部紀傳體通史,全書一百三十篇,包括十二本紀(記歷代帝王政跡)、三十世家(記世

襲封國的諸侯和輔漢功臣事跡的傳記)、七十列傳(記重要歷史人物的言行事功)、八書(記各種典章制度)、

十表(記大事年月)五個部分,共五十二萬字。記載了從黃帝到漢武帝長達三千年的政治、經(jīng)濟和文化的歷

史,比較全面而深刻地反映了我國古代的社會面貌,對后世史學研究有深遠影響?!妒酚洝肪哂袕娏业呐?/p>

精神和鮮明的人民性。它對封建統(tǒng)治階級的黑暗腐朽方面,作了大膽、深刻的揭露。魯迅稱它是“史家之

絕唱,無韻之離騷”。

【文言詞匯積累】

1.重要字詞讀音

陽夏(jia)嗟(jie)呼遹(zhe)成度(du)已失期以數(shù)(shud)諫故當行(hang)

陳勝王(wang)詈(zeng)篝(g6u)火忿恚(hui)笞(chi)徇(xtm)鋒(zhi)贊B(za

n)柘(zh苞)譙(qiao)揚(dang)社稷(ji)被(pl)堅執(zhí)銳

2.解釋課文中的重點詞語。

(1)通假字

發(fā)閭左遁戍漁陽(“遹”通“謫”,調發(fā)、流放)

為天下唱(“唱”通“倡”,首發(fā))

固以怪之矣(“以”通“己”,已經(jīng))

將軍身被堅執(zhí)銳(“被”通“披”,穿著)

(2)古今異義詞

若為傭耕(古義:你;今義:如果)

今亡亦死(古義:逃跑;今義:死亡)

笠死,死國可乎(古義:同樣;今義:相等)

金或聞無罪(古義:有人;今義:或者)

楚人性之(古義:愛戴;今義:憐惜,憐憫)

今遨以吾眾詐自稱公子扶蘇、項燕(古義:如果;今義:心意真實)

又聞令吳廣之次所旁叢祠中(古義:私自,偷著;今義:隔開,不連接)

卒中往往語(古義:到處;今義:表示某種情況在一定條件下時常存在或經(jīng)常發(fā)生)

而成死者固十六七(古義:十分之六七;今義:十六或十七)

比至陳(古義:等到;今義:比較)

會天大雨(古義:適逢;今義:通曉)

藉第令毋斬(古義:即使,假若;今義:用在整數(shù)的數(shù)詞的前面,表示次序)

(3)一詞多義

上:輟耕之壟上(上面,方位名詞)使外將兵(皇上,名詞)

應:傭者笑而應曰(回答,動詞)宜多應者(響應,動詞)

次:陳勝、吳廣皆次當行(編次,動詞)又間令吳廣之次所旁叢祠中(旅行)

或行軍(在途中停留,動詞)

會:會天大雨(適逢,副詞)皆來會計事(集會,動詞)

數(shù):扶蘇以數(shù)諫故(屢次、多次,副詞讀音為shud)

卒數(shù)萬人(幾,數(shù)詞讀音為Shu)

將:項燕為楚將(將領,名詞)上使外將兵(率領,動詞)

行:行收兵(行軍,動詞讀音為xing)乃行卜(做,進行,動詞讀音為xing

陳勝、吳廣皆次當行(行列、隊伍,名詞讀音為hdng)

書:乃丹書帛曰(寫,動詞)得魚腹中書(字條,名詞)

號:號令召三老(下令、命令,動詞)號為張楚(宣稱,動詞)

令:令辱之(使、讓,動詞)召令徒屬曰(號令,動詞)

又間令吳廣之次所旁叢祠中(派,動詞)藉第令毋斬即使、假若,連詞)

以:扶蘇以數(shù)諫故(因為,介詞)固以怪之矣(通“己”,已經(jīng),副詞)

今誠以吾眾詐自稱公子扶蘇、項燕(把,介詞)

祭以尉首(用,介詞)以激怒其眾以便,連詞)

之:輟耕之壟上(去、往,動詞)悵恨久之(無實義,助詞)

燕雀安知鴻鵠之志哉(的,助詞)二世殺之(他,代詞)

王:陳勝王(稱王,動詞讀音為wdng)

王侯將相寧有種乎(中國古代皇帝以下的最高爵位,名詞讀音為Wdng)

故:扶蘇以數(shù)諫故(原因,名詞)廣故數(shù)言欲亡(故意,副詞)

為:為壇而盟(筑,動詞)功宜為王(稱,動詞)

士卒多為用者(被,介詞)為屯長(做,擔任,動詞)

當:當此時,諸郡縣苦秦吏者(在,介詞)當立者乃公子扶蘇(應當,動詞)

(4)詞類活用

法皆斬(名詞作狀語,按法律)

天下苦秦久矣(形容詞的意動用法,以…“為苦、苦于)

死國可乎(動詞的為動用法,為……而死)

乃丹書帛曰(名詞作狀語,用丹砂)

置人所臂魚腹中(名詞作動詞,用網(wǎng)捕)

固以怪之矣(形容詞的意動用法,對……感到奇怪)

夜篝火(夜,名詞作狀語,在夜間;篝,名詞用作動詞,用籠罩著)

狐鳴呼曰(名詞作狀語,像狐貍一樣)

皆指目陳勝(指,名詞作動詞,用手指;目,名詞作動詞,用眼神示意)

尉果笞廣(名詞作動詞,用鞭、杖或竹板打)

將軍身被堅執(zhí)銳(形容詞作名詞,堅硬的鎧甲;銳,形容詞作名詞,銳利的武器)

皆刑其長吏(名詞作動詞,懲罰)

忿恚尉(動詞的使動用法,使……惱怒)

會天大雨(名詞用作動詞,下大雨)

(5)文言虛詞

也:①表判斷?!拔崧劧郎僮右病?;②表詰問?!昂胃毁F也?”

乃:①于是,就。“陳勝吳廣乃謀曰";②是?!爱斄⒄吣斯臃鎏K”。

固:①本來。“固以怪之矣”;②必定?!岸勒吖淌摺?。

而:①表前后兩部分是轉折關系?!岸伤勒吖淌摺保虎诒砬昂笫浅薪雨P系。“奪而殺尉”;③表前后是

方式與目的關系;“為壇而盟”;④表前后部分在時間上有先有后。“收而攻新”。

⑹文言句式

①判斷句

陳勝者,陽城人也(點撥:……者……也,表判斷。)

吾聞二世少子也(……也,表判斷。)

當立者乃公子扶蘇(“乃”表判斷。)

②被動句

吳廣素愛人,士卒多為用者。一吳廣素愛人,士卒多(之)(所)為用者。

③省略句

扶蘇以數(shù)諫故,上使外將兵。。一扶蘇以數(shù)諫故,上使(之)外將兵

天下苦秦久矣。一天下苦(于)秦久矣。

乃丹書帛曰:“陳勝王。”一乃丹書(于)帛曰:“陳勝王?!?/p>

獨守丞與戰(zhàn)譙門中。一獨守丞與(之)戰(zhàn)(于)譙門中。

然足下卜之鬼乎!一然足下卜之(于)鬼乎!

④倒裝句

乃丹書帛曰:“陳勝王?!币荒说ㄓ冢┎唬骸瓣悇偻酢!币荒耍ㄓ冢┎唬骸瓣悇偻?。”

獨守丞與戰(zhàn)譙門中。一獨守丞與(之)戰(zhàn)(于)譙門中。一獨守丞(于)譙門中與(之)戰(zhàn)。

然足下卜之鬼乎!一然足下卜之(于)鬼乎!一然足下(于)鬼卜之乎!

祭以尉首一以尉首祭.

王陳。一王(于)陳。一(于)陳王。

⑤反問句

何富貴也?

燕雀安知鴻鵠之志哉!

王侯將相寧有種乎!

⑥兼語句

上使外將兵。一上使(之)外將兵。

【譯文】

陳勝是陽城人,字涉。吳廣是陽夏人,字叔。陳涉年輕時,曾經(jīng)同別人一道被人雇傭耕地,(有一次)陳涉

停止耕作走到田境上休息,因失望而嘆恨了很久,說:“假如有一天誰富貴了,可不要忘記伙伴們?!眰蚬?/p>

們笑著回答說:“你是給人家當雇工的,哪能富貴呢?”陳涉長嘆一聲說:“唉,燕雀怎么知道鴻鵠的凌云

志向呢!

秦二世元年七月,朝廷征發(fā)九百貧苦百姓去駐守漁陽,臨時停駐在大澤鄉(xiāng)。陳勝、吳廣都被編進征發(fā)戍邊

的隊伍里,并擔任駐守戍邊的小頭目。他們(在這里)恰巧遇到下大雨,道路不通,估計已經(jīng)誤期。誤期,

按照秦朝法令都要被斬首。陳勝、吳廣于是一起商量說:“現(xiàn)在逃跑(被抓回來)也是死,起義也是死,同樣

是死,為國事而死好嗎?”陳勝說:“全國百姓苦于秦朝的統(tǒng)治已經(jīng)很久了。我聽說二世是秦始皇的小兒子,

不應當即位做皇帝,應當即位做皇帝的是公子扶蘇。扶蘇因為屢次勸諫秦始皇的緣故,皇帝派他在外面帶

兵。現(xiàn)在有人聽說扶蘇沒有罪,二世卻殺了他。百姓大多聽說他很賢明,但不知道他已經(jīng)死了。項燕是楚

國大將,多次立下戰(zhàn)功,又愛護士兵,楚國人很愛戴他。有人認為他死了,有人認為他逃跑了。現(xiàn)在如果

把我們的人假稱是公子扶蘇、項燕的隊伍,倡導天下人反秦,應該有很多響應的人?!眳菑V認為他說得很對。

于是二人就去占卜。占卜的人知道他們的意圖,說:“你們要做的事情都能成功,并能建立功業(yè)。然而你們

還是把事情向鬼神卜問一下吧!”陳勝、吳廣聽了很高興,又考慮卜鬼的事,說:“這是教我們利用鬼神來

威服眾人罷了?!本陀玫ど霸诰I子上寫“陳勝王”三個字,放在別人用網(wǎng)捕獲的魚的肚子里面。士兵們買

魚煮了吃,發(fā)現(xiàn)魚肚子里(綢子上)寫的字,本來已經(jīng)認為這事怪異了。陳勝又暗中指使吳廣到駐地旁的叢

林里的神廟中,夜里用籠罩著火(裝作鬼火),又裝作狐貍嗥叫時凄厲的聲音(向士兵)喊道:“大楚要復興,

陳勝要為王!”士兵們夜里都驚恐害怕。第二天,士兵中到處談論(晚上發(fā)生的事),都用手指并用眼睛注

視著陳勝。

吳廣一向待人很好,士兵中聽從吳廣差遣的人很多。(一天)率領戍卒的軍官喝醉了,吳廣故意再三說想要

逃跑,來使尉惱怒,使尉責辱他,借此來激怒吳廣的部下。尉果然用竹板子打吳廣。尉劍挺出鞘(想殺吳廣),

吳廣跳起來奪過劍殺死了那個尉。陳勝協(xié)助吳廣,一同殺了兩個尉。陳勝召集并號令所屬的士兵說:“你們

諸位遇上了大雨,都己經(jīng)誤了期限,誤了期限該判殺頭。即使僅能免于斬刑,而戍邊的人中本來也有十分

之六七的會死掉。大丈夫不死便罷了,要死就要成就大的名聲啊!王侯將相難道有天生的貴種么?”屬下

的士兵都說:“愿意聽從您的號令?!庇谑撬麄兙图俜Q是公子扶蘇、項燕的隊伍,為的是依從人民的愿望。(他

們)露出右臂作為標志,號稱大楚。用土筑成高臺并在臺上宣誓,用(被殺死的兩個)尉的頭祭天。陳勝

立自己為將軍,吳廣擔任都尉。起義軍攻下大澤鄉(xiāng),收集大澤鄉(xiāng)的義軍攻打新縣。靳縣攻下后,就派符離

人葛嬰率領部隊攻取新縣以東的地方,攻打鋒、鄢、苦、柘、譙等地,都攻占下來了。他們行軍中沿途收

納兵員,等到到達陳縣,已有戰(zhàn)車六七百輛,騎兵一千多人,步兵幾萬人。攻打陳縣時,郡守和縣令都不

在城中,只有守丞帶兵在城門洞中同起義軍作戰(zhàn)。守丞不能取勝,被殺死了,起義軍就進城占領了陳縣。

過了幾天,陳勝傳令召集當?shù)毓芙袒泥l(xiāng)官和有聲望的人一起來集會議事。鄉(xiāng)官和有聲望的人都說:“將軍

親自穿著鐵甲,手拿銳利的武器,討伐昏庸無道的秦王,誅滅兇殘暴虐的秦朝,重建楚國,論功勞應當稱

王?!庇谑顷悇俦粨泶髯隽送?,定國號叫“張楚”。在這時候,各郡縣苦于秦朝官吏壓迫的人都紛紛起來懲

罰當?shù)氐目たh長官,把他們殺死來響應陳涉(的號召)。

【重點質疑】

L陳涉、吳廣起義的直接原因和根本原因是什么?

直接原因:會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失期,法皆斬。

根本原因:天下苦秦久矣。(說明全國人民對秦王朝的殘暴統(tǒng)治極其憤恨,處處都蘊蓄著反抗的力量。)

2.陳勝、吳廣是怎樣謀劃起義的?

為起義制定的策略是:詐自稱公子扶蘇、項燕,為天下唱。

天下苦秦久矣一一人民群眾苦于秦的統(tǒng)治很久了;

統(tǒng)治階級內部政治危機一一秦二世殺太子扶蘇篡位,引起人民群眾對秦王朝的更大不滿。

楚國人民反抗要求一一楚人懷念楚將項燕,有強烈的復國愿望。

3.陳勝、吳廣為謀劃起義作了輿論準備,是怎樣的?有何作用?

魚腹藏書:乃丹書帛曰“陳勝王”,置人所曾魚腹中。卒賣魚烹食,得魚腹中書,固已怪之矣。

篝火狐鳴:又間令吳廣之次所旁叢祠中,夜篝火,狐鳴呼曰:“大楚興,陳勝王”卒皆夜驚恐。

旦日,卒中往往語,皆指目陳勝。

(制造輿論,鼓動人心,樹立威信。)

4.陳勝發(fā)動起義的步驟有哪些?

并殺兩尉:吳廣素愛人,士卒多為用者。將尉醉,廣故數(shù)言欲亡,忿恚尉,令辱之,以激怒其眾。尉果笞

廣。尉劍挺,廣起,奪而殺尉。陳勝佐之,并殺兩尉。

召令徒屬:公等遇雨,皆已失期,失期當斬。借第令毋斬,而戍死者固十六七。且壯士不死即巳,死即舉

大名耳,王侯將相寧有種乎!”

為壇而盟:乃詐稱公子扶蘇、項燕,從民欲也。袒右,稱大楚。為壇而盟,祭以尉首。

5.陳勝簡短的起義號召有何作用?最具有鼓舞性,氣魄雄偉、扣人心弦的一句話是哪句話?

王侯將相寧有種乎?。ㄟ@句話表達了陳勝等人對封建等級制度進行否定。這種思想在當時是難能可貴的。)

6.文中哪些詞語表現(xiàn)了起義軍的勝利進軍情況?結尾一句有什么作用?本文鄒忌是怎樣設喻說理的?

“攻”、“下”、“收”、“皆下”等動詞,表明陳涉、吳廣起義勢如破竹、所向披靡。結尾一句進一步反映起

義的影響、號召力之大,農(nóng)民起義風暴席卷各地,猛烈地動搖了秦王朝統(tǒng)治。同時也告訴人們,這場農(nóng)民

運動的爆發(fā)是歷史的必然。

7.閱讀全文,可以看出陳勝是怎樣一個人。

起義前:輟耕、悵恨久之、太息、燕雀安知鴻鵠之志等動作、語言和心理描寫,生動地刻畫了陳勝少有大

志,具有反抗精神。

謀劃起義時:通過描寫陳勝對形勢的軍事指揮和通過描寫陳勝對形勢的分析,鼓動士兵起義的語言以及采

取威眾的策略,表明了陳勝善于謀劃,具有敏銳的洞察力,卓越領導組織能力。

發(fā)動起義時:通過描寫陳勝富有鼓動性和號召力的宣傳語言,敘述陳勝正確的軍事策略以及對起義軍初期

發(fā)展壯大的事實,顯示了陳勝大無畏的斗爭精神和杰出的軍事能力。

總結:陳勝的思想性格:

——足智多謀,有很強的組織領導能力。

——謀劃精妙,善做思想工作,卓越的宣傳能力。

是一個成熟的農(nóng)民運動領導者和組織者。

8.本文在選材上有詳有略,試分析哪些部分寫得詳,哪些部分寫得略,為什么?

從全篇來看,詳寫的是起義的準備和發(fā)動的過程,略寫的是陳勝少時與人傭耕、起義軍的進攻路線、農(nóng)民

政權的建立等,至于各地的反秦斗爭則僅用一句話帶過。在詳寫的那一部分里,重點寫的是陳勝的謀劃,

其余的如大澤鄉(xiāng)遇雨、為壇而盟等都寫的比較簡略。這樣有詳有略的寫來,才能突出表現(xiàn)陳勝非凡才略。

【文章主旨】

本文以陳勝、吳廣的活動為線索,以可靠的歷史資料為依據(jù),生動的再現(xiàn)了我國歷史上第一次農(nóng)民起義一

一大澤鄉(xiāng)起義的發(fā)生、發(fā)展過程,鮮明的揭示了它的本質-----場得到廣大人民支持的、反對暴力統(tǒng)治的

偉大革命運動。文中的主要人物形象是陳勝,作者通過對典型歷史環(huán)境的描寫和人物語言、行動的刻畫,

塑造出一位栩栩如生的農(nóng)民革命運動領導者和組織者的光輝形象。

【理解性默寫】

1.陳勝、吳廣起義的直接原因是:會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失期,法皆斬。

2.陳勝、吳廣起義的根本原因是:天下苦秦久矣。

3.陳勝采用“威眾”之策后,收到的效果是:卒皆夜驚恐。旦日,卒中往往語,皆指目陳勝。

4.陳勝在動員起義時,最具有鼓舞性的一句話是:王侯將相寧有種乎!

23出師表

【文學文體常識】

1.諸葛亮(181—234),字孔明,號臥龍,瑯珊陽都(今山東沂南南)人,三國時期蜀漢政治家、軍事

家。幼年時隨叔父避亂荊州。后成為劉備的主要謀士,輔佐劉備建立蜀國,被任命為丞相,后受遺詔輔佐

后主劉禪,封武鄉(xiāng)侯,領益州牧。他勵精圖治,賞罰分明,善計謀,通兵法,深得將士愛戴。234年,病死

軍中。代表作有《出師表》《后出師表》《誡子書》等。

2.“表”,是古代奏議的一種,用于向帝王陳情言事的一種文體。在古代,臣子寫給君主的呈文有各種不

同的名稱。戰(zhàn)國時期統(tǒng)稱為“書”。到了漢代,這類文字被分成章、奏、表、議四個小類。表的主要作用

就是表達臣子對君主的忠誠和希望。統(tǒng)觀眾多表文,盡管具體內容不同,但都離不開抒情手法的運用,因

此,“動之以情”可以說是“表”的一個基本特征。

【文言詞匯積累】

1.重要字詞讀音。

陛(bi)下臧(zGng)否(pi)恢弘(hong)菲(fdi)薄庶(shu)弩鈍(nu)(dun)

2.解釋下列詞語。

(1)重點實詞

開張圣聽:擴大圣明的聽聞。

光:發(fā)揚光大。

恢弘:這里是動詞,意識是發(fā)揚擴大。

引喻失義:說話不恰當。

陟罰臧否:獎懲功過、好壞。

作奸犯科:做奸邪事情,犯科條法令。

斟酌損益:(處理事務)斟酌情理,有所興革。

咨邀善道:詢問(治國)的好道理。

(2)古今詞義

未嘗不嘆息那恨于桓、靈也。古義:痛心遺憾今義:極為仇恨

臣本布衣。古義:指平民今義:用布做的衣服

先帝不以臣卑鄙。古義:身份低微今義:言行惡劣

由是域激。古義:感動激憤今義:感謝

開騷圣聽古義:擴大今義:店鋪開業(yè)

臨表涉零古義:眼淚今義:鼻涕

遂許先帝以攀融古義:比喻奔走效勞今義:驅趕、奔跑

(3)一詞多義

①遺深追先帝遺詔(動詞,指死去的人留下的)

是與先帝簡拔以遺陛下(讀“w?i”,給予)

②論宜付有司論其刑賞(動詞,判定,評定)

每與臣論此事(動詞,談論)

③效恐托付不效,以傷先帝之明(動詞,“奏效”、“實現(xiàn)”)

愿陛下托臣以討賊興復之效(名詞,效用,這里是任務)

④以宜付有司論其刑賞,以昭陛下平明之理(表目的,用來)

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介詞,因為)

故臨崩寄臣以大事也(介詞,把)

恐托付不效,以傷先帝之明(連詞,從而)

(4)詞類活用

詼%志士之氣恢弘:形容詞做動詞,發(fā)揚擴大

親賢臣,還小人親:形容詞作動詞,親近;遠:形容詞作動詞,疏遠

此皆盡笫良實:形容詞作名詞,賢良誠實的人

以為先帝遺德光:名詞作動詞,發(fā)揚光大

深入不干毛:名詞作動詞,長莊稼

優(yōu)劣得所優(yōu)劣:形容詞作名詞,指才能高的人和才能低的人

若有作對?科及為忠善者:作奸犯科:動詞作名詞,奸邪的事

(5)《出師表》中的成語:

①危急存亡:指關系到生存滅亡的緊急關頭。

②妄自菲?。褐高^分看輕自己,形容自卑。

③作奸犯科:指為非作歹,觸犯法令。

④計日可待:可以數(shù)著日子等待,形容為時不遠。

⑤三顧茅廬:比喻真心誠意,一再邀請。

⑥臨危授命:指在危難之際接受任命。

【譯文】

先帝創(chuàng)立帝業(yè)還沒有完成一半,就中途去世了?,F(xiàn)在,天下已分成魏、蜀、吳三國,我們蜀國人力疲憊,

物力又很缺乏,這確實是國家危急存亡的時候。然而,侍衛(wèi)大臣們在宮廷內毫不懈怠,忠誠有志的將士在

疆場上舍身作戰(zhàn),這都是因為追念先帝在世時對他們的特殊待遇,想報效給陛下啊。陛下確實應該廣泛地

聽取群臣的意見,發(fā)揚光大先帝留下的美德,弘揚志士們的氣概,不應該隨隨便便地看輕自己,言談中稱

引譬喻不合大義(說話不恰當),以致堵塞忠臣進諫勸告的道路。

皇宮的侍臣和丞相府的宮吏都是一個整體,對他們的提升、處分、表揚、批評,不應該因人而有什么差別。

如果有做奸邪事情,犯科條法令的和盡忠行善的人,陛下應交給主管的官吏,由他們評定應得的處罰或獎

賞,用來表明陛下公正嚴明的治理方針,不應偏袒和私心,使得宮內和宮外有不同的法則。

侍中郭攸之、費祎,侍郎董允等人,他們都是善良誠實的人,他們的志向和心思忠誠無二,因此先帝把他

們選拔出來留給陛下。我認為宮中的事情,無論大小,陛下都應詢問他們,然后再去實施,這樣一定能夠

彌補缺點和疏漏之處,獲得更好的效果。

將軍向寵,性格和善,品德公正,精通軍事,從前經(jīng)過試用,先帝稱贊他有才能,因此大家商議推舉他做

中部督。我認為軍營中的事務,都應與他商量,這樣一定能使軍隊團結協(xié)作,將士才干高的差的、隊伍強

的,都能夠得到合理的安排。

親近賢臣,疏遠小人,這是前漢興隆昌盛的原因;親近小人,疏遠賢臣,這是后漢傾覆衰敗的原因。先帝

在世時,每次與我談論這些事,沒有一次不對桓、靈二帝感到哀嘆、惋惜的。侍中郭攸之、費祎,尚書陳

震,長史張裔,參軍蔣琬,這些都是忠貞賢良能夠以死報國的忠臣,希望陛下親近他們、信任他們,那么

漢室的興隆就指日可待了。

我本來是一介平民,在南陽親自種田,只求能在亂世中暫且保全性命,不奢求在諸侯面前有什么名氣。先

帝不因我身份卑微,見識短淺,反而降低自己的身份,三次到草廬里來訪問我,向我征詢對當今天下大事

的意見,我因此十分感激,于是答應先帝愿為他奔走效勞。后來遇到失敗,我在戰(zhàn)敗的時候接到委任,在

危難的時候奉命出使東吳,從那時到現(xiàn)在已經(jīng)二十一年了。

先帝(劉備)知道我謹慎,因此在臨終前把國家大事托付給我(諸葛亮)。自從接受任命以來,我日夜憂

慮嘆息,擔心不能將先帝托付的事情辦好,有損先帝的圣明,所以我在五月渡過瀘水,深入到荒涼的地方。

現(xiàn)在南方已經(jīng)平定,兵器已經(jīng)準備充足,應當鼓舞并率領三軍,向北方平定中原,希望全部貢獻出自己平

庸的才能,鏟除奸邪兇惡的曹魏,復興漢室,回到原來的都城洛陽。這是我用來報答先帝并忠于陛下的職

責和本分。至于對政事的斟酌興廢,進獻忠誠的建議,那是郭攸之、費祎、董允等人的責任。

希望陛下把討伐奸賊、復興漢室的任務交給我,如果沒有完成,就請治我重罪,來告慰先帝在天之靈。如

果沒有勸勉陛下宣揚圣德的忠言,就責備郭攸之、費祎、董允等人的怠慢,來揭露他們的過失;陛下自己

也應該認真考慮國家大事,征詢治理國家的好辦法,聽取正確的意見,深切追念先帝的遺訓,如果能夠這

樣,我就受恩感激不盡了?,F(xiàn)在我就要辭別陛下遠行了,面對奏表熱淚縱橫,不知說了些什么。

【重點質疑】

1.諸葛亮為什么要從分析當前形勢入手?

分析當前形勢,指出不利方面:先帝未完成統(tǒng)一大業(yè)就去世了,天下分成三國,益州疲弊,形勢危急。這

樣說的目的是提醒后主要有危機感,鞭策劉禪發(fā)憤圖強。雖然形勢不容樂觀,但也不要悲觀,因為還有有

利條件:宮廷臣子,盡心盡力;守邊將士在浴血奮戰(zhàn)。這是激勵后主,要有信心,并為下文提建議作鋪墊。

2.課文前半部分,諸葛亮就國內政治問題向后主劉禪提出了哪些建議?你認為那一條最重要?為什么?

建議一:廣開言路建議二:嚴明賞罰建議三:親賢遠佞

這三條建議中,“親賢遠佞”是核心,也是作者反復陳說的一條。其余兩條雖然說的是方針、政策,也都

與此有關。因為劉禪是個昏庸之君,容易受壞人蠱惑,只有做到親賢遠佞,才能為忠諫之言開路,而非為

讒邪開方便之門;只有做到親賢遠佞,才能真正做到察納雅言,昭“平明之理”,不至于忠奸不分,賞罰

不明。文章為了說明親賢遠佞的利弊,以先漢“興隆”和后漢“傾頹”的歷史事實為前車之鑒,以先帝嘆

息痛恨桓帝、靈帝昏庸誤國為告誡,并以“漢室之隆,可計日而待”為鼓勵,促使后主親賢臣遠小人。

3.課文后半部分主要追述哪幾件事情?有什么用意?

先歷敘自己的身世,從“臣本布衣”起筆,歷數(shù)先帝之殊遇,說到“許先帝以驅馳”,并臨危受命,由布

衣躍為重臣,表達“報先帝而忠陛下”的真摯感情。在敘述二十一年的遭際之后,追言先帝托孤之事,交

代這次出師的根源,以及思想基礎、物質準備,表明自己“興復漢室,還于舊都”的決心。

后半部分追述這幾件事情,一方面極力表達作者自己的“感激”和“憂嘆”之情,表達效忠劉備父子的心

愿;另一方面,將出師與諫言溝通起來。諸葛亮以“討賊興復”為己任,把國內“斟酌損益,進盡忠言”

的責任交給了郭攸之、費祎、董允等人,勸勉劉禪“咨敢善道,察納雅言”,希望劉禪親賢遠佞,聽取賢

臣的“興德之言”。

4.諸葛亮是在向劉禪提建議,但文中提到“陛下”不過七次,而提到“先帝”卻有十三次之多,這是為什

么?

不難看出,諸葛亮事事都以先帝之意為依據(jù),句句都借先帝之口說出,既不失人臣之禮,更無教訓人主之

嫌,使劉禪聽了,忠言而不逆耳,十分得體;同時也表明他本人處處念及先帝之遺德、遺訓,時時不忘先

帝之殊遇重托,既能表明自己的心跡,又容易以情打動劉禪。文中雖然明提陛下只有七次,但暗提陛下尚

有五處(即“誠宜開張圣聽”之前,“宣付有司”之前、兩次“悉以咨之”之前、“則責攸之”之前),實

際共十二處,或表忠誠,或表心愿,或提具體建議,表明諸葛亮處處為劉禪著想,使再昏庸的皇帝也不能

無動于衷了。

總之,“受恩感激”(“報先帝”“忠陛下”)的思想感情,貫穿全篇,字里行間洋溢著對劉備父子的無限

忠誠。

5.本文是怎樣綜合運用多種表達方式的?

本文議論、記敘和抒情完美結合。

諸葛亮上這篇表是為了使后主認識到必須親賢遠佞,才能修明政治,完成“興復漢室”的大業(yè)。開頭談論

形勢和治國方針,多次提到“先帝”,勉勵后主繼承先帝遺志,這是寓情于議;作者之所以采用這種委婉

的表達方式,意在使后主容易接受,從而達到規(guī)勸的目的。中間敘述二十一年來的經(jīng)歷,抒發(fā)自己對先帝

的感激之情,表明自己效忠劉氏父子的心愿,這是寓情于敘;結尾以“不效,則治臣之罪,以告先帝之靈”

集中表達了作者知恩圖報的心情。

6.諸葛亮是一個怎樣的人?

首先,為報劉備三顧草廬知遇之恩,諸葛亮出山效命;在危難關頭奉命出使,患難與共。劉備臨終托孤,

他受命以來,早晚憂嘆,把興復漢室看成報先帝忠后主的職責,鞠躬盡瘁,死而后已,可見他是個感恩圖

報的人。

其次,他能客觀準確地分析天下形勢、蜀國的有利與不利條件,勸諫后主廣開言路、賞罰分明、親賢遠佞

等,可見他深諳治國之道,是一個頗具政治遠見的能人。

【文章主旨】

本文是諸葛亮在第一次出師北伐前對劉禪上的表文。在文中,諸葛亮勸說后主劉禪廣開言路,嚴明賞罰,

親賢遠佞,以繼承先帝劉備的遺志;也陳述了自己對先帝的感激之情和“興復漢室”的決心,同時表明了

自己憂心國事、鞠躬盡瘁的忠心。

【寫作特色】

1.語言率直、質樸、懇切、精練。

全文言辭懇切,“報先帝而忠陛下”之情貫串全篇。處處不忘先帝“遺德”“遺詔”,處處為劉禪著想,

殷切期望他繼承父志,完成先帝未竟的大業(yè)。作者此情此意,形成了本文率直、質樸、懇切的語言風格。

他心之所想,筆之所寫,情之所注,理之所喻,皆醒目而感人。全文既不借助華麗的辭藻,又不引用過去

的典故,每句話既不失臣子身份,又切合長輩的口吻。

2.議論中融以敘事和抒情。

由于本文是奏章,是諸葛亮出師前向恩主先帝的兒子陳述意見,提出修明政治、興復漢室的主張,因此全

文以議論為主,在議論中融以敘事和抒情,以達到對劉禪曉之以理、動之以情的勸諫目的。論述切中要害,

分析透辟,針對性強;寓情于議,情理交融,言辭懇切,說服力強;寓情于敘,委婉動人,感情真摯。

本文是諸葛亮在第一次出師北伐前對劉禪上的表文。在文中,諸葛亮勸說后主劉禪廣開言路,嚴明賞罰,

親賢遠佞,以繼承先帝劉備的遺志;也陳述了自己對先帝的感激之情和“興復漢室”的決心,同時表明了

自己憂心國事、鞠躬盡瘁的忠心。

12詞四首

【文學文體常識】

1.岑參(約715-770),唐代邊塞詩人,江陵(今屬湖北)人。曾兩次從軍邊塞,后曾官至嘉州(今四川樂

山)刺史。世稱“岑嘉州”。岑參工詩,長于七言歌行,其邊塞詩尤多佳作。

2.辛棄疾,字幼安,號稼軒,南宋愛國詞人、軍事家和政治家。一生積極主張抗金,終以報國無路,憂憤

而死。工于詞,開拓了詞的思想意境,為豪放派詞人代表,風格熱情洋溢,慷慨悲壯,筆力雄厚,人稱“詞

中之龍”,與蘇軾并稱“蘇辛”。著有《稼軒長短句》,今人輯有《辛稼軒詩文鈔存》。

3.文天祥(1236-1283),字履善,又字宋瑞,號文山,吉州廬陵(今江西吉安)人。南宋政治家、文學家。

宋理宗寶佑四年(1256)考取進士第一名。歷任湖南提刑、知贛州。恭帝德佑元年(1275)元兵渡江,文

天祥起兵勤王。臨安危急,奉命至元營議和,因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