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衡陽市福田第一中學(xué)2022年高一語文測試題含解析_第1頁
湖南省衡陽市福田第一中學(xué)2022年高一語文測試題含解析_第2頁
湖南省衡陽市福田第一中學(xué)2022年高一語文測試題含解析_第3頁
湖南省衡陽市福田第一中學(xué)2022年高一語文測試題含解析_第4頁
湖南省衡陽市福田第一中學(xué)2022年高一語文測試題含解析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5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lǐng)

文檔簡介

湖南省衡陽市福田第一中學(xué)2022年高一語文測試題含解析一、現(xiàn)代文閱讀(35分,共3題)1.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問題(5分)既是財富,又是包袱。辯證地了解和掌握傳統(tǒng)的這兩重屬性,運用它而不被其吞沒,防止它而不拒之于千里之外,是一種藝術(shù),是人類發(fā)揮其主觀能動作用的重要表現(xiàn)和廣闊場所。能理解這一點和做到這一點,看來并非易事。我們?nèi)菀卓吹降?,常常是與之相左的情況。比如說,一種人以為傳統(tǒng)像服裝,服裝以入時為美,而去追求時髦。這時,具有惰性的傳統(tǒng),只會被斥為阻礙趨時的包袱。另一種人以為傳統(tǒng)像文物,文物惟古是尚,應(yīng)該保護其班駁陸離的面貌,切忌刮垢磨光。這時,傳統(tǒng)所不幸具有的惰性,倒又成了他們心目中的財富。傳統(tǒng)的確是財富,但財富不在它的惰性;傳統(tǒng)也的確是包袱,但包袱也不因它的非時裝。傳統(tǒng)不是可以隨氣溫而穿脫的外衣,甚至也不是可以因發(fā)育而定期蛻除的角質(zhì)表皮。傳統(tǒng)是內(nèi)在物,是人體本身;精確點說,是人群共同體的品格和精神。它無法隨手扔掉,難以徹底決裂。但是傳統(tǒng)也不是神賜的,天生的,它原是人們共同生活的產(chǎn)物,必定也會隨共同生活的變化而更新。誰要想拉住傳統(tǒng)前進的腳步,阻擋傳統(tǒng)變化的趨勢,縱或得逞于一時,終將徒勞無功,而且往往要激起逆反心理,促成精神危機。這是有史可稽的。15.文中說“文化傳統(tǒng)”是財富,其積極含義和消極含義分別指什么?“包袱”指什么?(3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6.“能理解這一點和做到這一點”的“這一點”指的是什么?(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參考答案:15、積極含義是指人群共同體的品格和精神。消極含義是指把傳統(tǒng)當做文物,惟傳統(tǒng)是尚,抱殘守缺。包袱則指文化傳統(tǒng)中的惰性成分使人們不能與時俱進。(3分)16.人類發(fā)揮主觀能動作用,辯證地了解和掌握傳統(tǒng)的兩重屬性,運用它而不被其吞沒,防止它而不拒之于千里之外,(2分)2.閱讀下面文章,完成小題。太湖碎錦范煙橋①太湖,用文人的套語來形容,是“三萬六千頃、七十二峰”。民間則說“八百里太湖跨三州”。不經(jīng)過實測,這樣籠統(tǒng)地畫出一個輪廓,只能給人們一種山明水秀、浩瀚無際的想象。至于它有什么詩情畫意,要費一點時間實地去觀察、探索,才能領(lǐng)會。②我從不同的角度,看太湖的部分畫面,就感到有不同的勝概。洞庭東山、西山是太湖里兩個主峰。東山周圍五十余里,山勢并不陡峭,土壤又滋潤,經(jīng)勞動人民世世代代辛苦經(jīng)營,已成了豐產(chǎn)地區(qū)。山下坡田,種植各種水稻,是秋熟的主要農(nóng)作物。夏熟是三麥和油菜,還有豆類和蔬菜瓜果。他們更有園藝的豐富經(jīng)驗,梅、杏、桃、李……多得數(shù)說不盡。枇杷、楊梅和洞庭紅(橘名)名聞遠近。隨著春夏秋冬,它們先后開花結(jié)果,春天果然是“姹紫嫣紅開遍”,夏天、秋天、冬天,也是各有爛漫絢麗的景色。說是“美盡東南”,并不夸張。從觀賞說,四時皆宜;從生產(chǎn)說,那就是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天然資源。江南的許多淡水魚,這里樣樣都有。朝出暮歸的千百艘大小漁船,點綴湖光水色中,漁民們勤勞、勇敢,征服自然,利用自然。③西山和東山隔著東太湖,東山最高峰——莫釐,和西山最高蜂——縹緲遙遙相對,同為七十二峰的領(lǐng)袖。西山也是豐產(chǎn)地區(qū),同是“花果山”,東山所有的名花嘉果,西山都繁生著。從東山坐獨具風(fēng)格的小艇——龍飛快,駛?cè)霒|太湖,莫釐峰頭,云氣滃然如蒸。別的不知名的遠近諸山,時隱時現(xiàn),好似給煙波吞吐著,山色因明暗而濃淡不一。船家果然有眼明手快的本領(lǐng),坐在船里的我,到湖心時常為顛簸震蕩而驚心動魄。正因為如此,而愈覺山水奇麗得來不易的樂趣。兀立在東山、西山之間的石公山,則是以玲瓏秀逸的姿態(tài)吸引著人們。小艇乘風(fēng)破浪而去,到了山下,顯然可見四圍的山石,經(jīng)過千萬年的沖刷,有了“皺、瘦、透”的美姿,早給鑒賞者陸續(xù)鑿去了,蘇州園林里的太湖石,都是取于石公一帶的石山。因此,石公山像斧削過,沒有了山腳,正如一塊翡翠放在一個玻璃盤里。④假使從蘇州直接到西山,出蠡口,就展開了圖畫,山更多,湖更大,變幻就更多。王鏊“山與人相見,天將水共浮”,馮善“震澤春浮漲碧漪,凈涵天影漾玻璃”,能把湖山之勝,描繪得恰到好處。道書上所說的第九洞天——林屋,就在西山。到了里面,石壁嶙峋如雕塑,是洞庭一奇。這里有許多神話,和山農(nóng)們閑談,妄言妄聽,也增添了些興趣。而西邊的消夏灣,更附會著西施的種種傳說。山灣柔順的湖水,淺而澄清,可以游泳。有著荷花、菱葉,清風(fēng)徐來,頗有涼意,確是夏天避暑的好去處。到了包山寺,才窺見縹緲峰突起在叢林雜樹之上。近觀不如遠眺之美,大凡山水之勝,都有這個境界。有了山,有了水,才見得山的靈秀,水的空明。太湖就以此特饒奇勝。⑤太湖還有四個畫面,和洞庭東山、西山合起來,差不多得見其全貌。一是從湖州到無錫的一段水程,在群山斷續(xù)中經(jīng)過,前后左右可以看到云巒起伏,似乎它們都有動態(tài),與人游戲。一是從無錫到宜興,數(shù)十分鐘的汽車行程,在湖邊掠過,太湖平鋪在車外,遠山幾抹,可望而不可即。一是無錫的黿頭渚,割取了太湖的一角,經(jīng)過人力的整理,有著怪石突兀、驚濤洶涌的奇趣。不僅有色,而且有聲。夕陽將下,余暉照映湖面,金光璀璨,不可名狀。一是蘇州光福的石壁,也是太湖的一角,更見得靜止處,已不是空闊浩渺的光景。而即小見大,可以使人有更多的推想。⑥陰、晴、風(fēng)、雨、云、霧,固然使山水多變,適逢其會,逸趣橫生。便是朝曦、夜月下特有的湖光山色,也是可遇而不可求的。古今詩人畫師,盡管靈思妙想,攝取片斷到詩畫里,有著他們的杰作,還是概括提煉。我更無能,憑我接觸到的,寫了些體味,或許有三言兩語,能引起到過太湖者的同情,作會心的微笑。畢竟是“嘗鼎一臠”,太湖實在是描寫不盡,描寫難工的。(有刪改)4.下列對文章有關(guān)內(nèi)容的理解和賞析,不正確的兩項是A.作者對太湖東山、西山及太湖在陰、晴、風(fēng)、雨、云、霧下的變幻作了詳細的描繪,表現(xiàn)了太湖山水的多變與逸趣橫生。B.文章引用形容太湖的套語、詩句,談及蘇州園林、道書記載和神話傳說,增添了太湖的人文色彩和傳奇性。C.文章用“一塊翡翠放在一個玻璃盤里”,比喻四圍山石被削取的石公山兀立湖面這一湖山相映的景致,極為生動形象。D.第⑤段寫太湖的四幅畫面,都運用想象和移步換景的方法,結(jié)合色彩、聲音等變化,表現(xiàn)不同時空之下的太湖奇景。E.本文寫太湖美景,詳略有致,既有整體勾勒,又有局部描寫,自然景色與審美體驗有機融合,韻味豐富。5.文章第②段寫了東山—帶哪些“勝概”?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請簡要概括。6.結(jié)合全文,分析標題“太湖碎錦”的內(nèi)涵和作用。參考答案:4.AD

5.(1)文章第②段寫了三方面“勝概”:自然之美、物產(chǎn)之豐,勞作之美;(2)表達了作者對祖國大好河山的贊美和熱愛之情,歌頌了勞動人民的勤勞、勇敢,認識到勞動創(chuàng)造美和人民群眾改造自然的偉大力量。

6.①"碎錦”用比喻手法,形象生動地表現(xiàn)了太湖景色的豐富多彩,表達了作者對太湖的喜愛和贊美。②具有統(tǒng)攝全篇和聯(lián)結(jié)全文的作用。因太湖遼闊,作者只選取有代表性的幾處景色來描繪,并通過這些“碎錦”的組合,呈現(xiàn)太湖的全貌。③作者以“碎錦”表明其文只能算是對太湖美景的部分呈現(xiàn),既表現(xiàn)了他的謙虛,也暗含了對描寫難盡的太湖美景的贊賞?!?題詳解】本題考查散文的基本特征和主要表現(xiàn)手法,體會重要語句的豐富含意,品味精彩的語言表達藝術(shù)。本題考查內(nèi)容涉及分析綜合、鑒賞評價兩大方面,能力層級為C級和D級。解答這種以選擇題形式出現(xiàn)的分析鑒賞題,要結(jié)合文本的具體語境,聯(lián)系文本的基本特征、主題、進行綜合分析。選擇答案時還要注意運用排除法來判斷對錯。A項由第⑥段可知,對太湖在陰、晴、風(fēng)、雨、云、霧下的變幻的描寫是略寫。D項“運用想象和移步換景的方法”說法錯誤,沒有運用想象;且第⑤段是從不同角度寫太湖的,不是移步換景。故選AD?!?題詳解】本題考查歸納內(nèi)容要點,體會作者思想感情的能力,能力層級為C級。概括題要能分析層次結(jié)構(gòu),逐條概括,答案可以選用原文的詞句,但要根據(jù)題目要求用自己的話重新組織,力求簡潔、明確。作者的感情主要蘊含在字里行間,可以結(jié)合文章主旨概括?;貧w原文進行分析是關(guān)鍵,第②段是總分結(jié)構(gòu),第3~11句具體闡述,特別是9句是答題的關(guān)鍵。感情的表達主要蘊含在作者對太湖美景的描寫和最后一句對太湖人的直接贊美中。比如“東山周圍五十余里,山勢并不陡峭,土壤又滋潤,經(jīng)勞動人民世世代代辛苦經(jīng)營,已成了豐產(chǎn)地區(qū)。山下坡田,種植各種水稻,是秋熟的主要農(nóng)作物”“從觀賞說,四時皆宜;從生產(chǎn)說,那就是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天然資源。江南的許多淡水魚,這里樣樣都有。朝出暮歸的千百艘大小漁船,點綴湖光水色中,漁民們勤勞、勇敢,征服自然,利用自然”可概括出自然之美、物產(chǎn)之美、勞作之美的內(nèi)涵。表達了作者對祖國大好河山的贊美和熱愛之情,歌頌了勞動人民的勤勞、勇敢,認識到勞動創(chuàng)造美和人民群眾改造自然的偉大力量?!?題詳解】本題考查賞析作品的內(nèi)涵,領(lǐng)悟作品的藝術(shù)魅力的能力,能力層級為級。題目的內(nèi)涵和作用總括起來可以從以下幾點考慮:①對文章主要內(nèi)容的概括作用;②對主旨情感的體現(xiàn)作用;③對文章結(jié)構(gòu)方面的貫穿引領(lǐng)作用;④從文辭和讀者方面看,增加文采和吸引力等作用。分析時要能結(jié)合文章的具體內(nèi)容進行具體分析。“太湖碎錦”運用了比喻,“錦”原意為有彩色花紋的絲織品,比喻花樣繁多而美好的東西,也指色彩鮮明華麗。聯(lián)系全文內(nèi)容可知,題目包含了文章的主要內(nèi)容?!八椤眲t凸顯了作者對太湖景觀的描寫特點,從局部著眼。題目的作用主要是概括文章的主要內(nèi)容,形象的比喻也表達了作者對美景的贊賞之情。3.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1)~(4)題。伏爾泰:抗爭與幽默并存①伏爾泰是法國最偉大的哲學(xué)家、作家之一,被視為反暴政、殘酷的英勇戰(zhàn)士。有人形容他說,伏爾泰的名字享譽世界,總會引起生動的反應(yīng)。也有人認為,在一個官僚、工程師和生產(chǎn)者的世界里,他是一位必不可少的哲學(xué)家。伏爾泰說:“人類最寶貴的財富是希望,它減輕了生命的負擔(dān)。”②早在學(xué)生時代,伏爾泰就形成一種富有反抗精神的氣質(zhì)。有一次,他和一位同學(xué)進行辯論,爭得臉紅脖子粗時伸手一指說:“走開,否則我就打發(fā)你到冥王爺那兒去取暖。”同學(xué)挑逗說:“為什么不去地獄?那兒挺暖和的!”伏爾泰詼諧地說:“誰知道是不是真有地獄呢!”普魯士國王弗里德利赫二世仰慕伏爾秦的才學(xué)和名望,邀請他到宮廷做事。伏爾泰希望得到普魯士國王的支持推行改革,欣然應(yīng)允赴任。但很快他就發(fā)現(xiàn),弗里德利赫二世治國的專橫和荒唐同歷史上的暴君毫無二致。盡管國王對他禮遇有加,可他還是不愿意繼續(xù)為他所用。就在這個時候,柏林科學(xué)院院長莫倍督依出版了一部荒謬絕倫的著作,主張建立一座城市,只許人們講拉丁語;在地面挖一個窟窿,直通到地球的核心;將樹脂涂抹在病人身上,借以防止其喪失生命力,如此等等。伏爾泰挺身而出寫了一篇文章,對這些奇談怪論進行了犀利的抨擊和嘲諷,因此觸怒了普魯士國王。國王的親信來到伏爾泰的門前,燒掉那篇檄文表示抗議。伏爾泰借坡下驢,把鑰匙和勛章退回國王,毫不猶豫地離開了王宮。③伏爾泰是幽默大師。有一次,伏爾泰想要出門,開口吩咐仆人說:“儒塞夫,去把我的鞋拿來?!比迦蜈s緊取來鞋子,伏爾泰見鞋上沾滿泥土,就責(zé)怪說:“早上你怎么忘了擦擦它?!比迦驖M不在乎地說:“先生,我看用不著。走這條破土路,兩個小時以后,您的鞋不又像現(xiàn)在一樣臟了嗎?”伏爾泰穿好鞋,沒說什么就走出家門。儒塞夫見食櫥上著鎖,就追出來喊了一聲:“先生慢走,給我鑰匙!”伏爾泰反問道:“鑰匙?”儒塞夫點頭表示:“對,食櫥上的鑰匙。我還要吃午飯呢!”伏爾泰奚落說:“我的伙計,吃什么午飯呢?兩個小時以后,你不也將和現(xiàn)在一樣餓嗎?”伏爾泰跟朋友聊天,將一位作家大加贊揚一番。朋友當即告訴他說:“聽到您這樣慷慨地贊揚此人,我感到很遺憾。要知道就是這位先生,老在背后說您的不是。”伏爾泰付之一笑說:“這樣看來,我們兩個人都說錯了。”伏爾泰成為文化名人,他的觀點在社會上引起廣泛共鳴。伏爾泰看不慣攝政王奧爾良的放蕩,出言諷刺了幾句,結(jié)果被逐出巴黎。不久他又被投入巴士底獄,蒙受了近一年的牢獄之災(zāi)。④伏爾泰84歲結(jié)束在國外的流亡生活,返回闊別多年的故鄉(xiāng)。大哲學(xué)家歸來的消息一經(jīng)傳開,前來拜訪他的人絡(luò)繹不絕,一天竟有上百位。有一個外地讀者仰慕伏爾泰的大名,給他寫了一封長信。接到伏爾泰的回信后,這位讀者深感榮幸,從此不間斷地與大師有書信往來。伏爾泰沒有閑工夫應(yīng)酬,回信了斷說:“讀者閣下,我已經(jīng)死了?!笔肓夏俏蛔x者仍不死心,沒過幾天又有書信寄來云:“謹呈偉大的伏爾泰先生于九泉之下?!贝笏枷爰也坏靡?,只好再次回信表示:“望眼欲穿,請您快來?!狈鼱柼Х惹橛歇氱?,到了上癮離不開的程度。一位朋友關(guān)心他的健康,好心奉勸說:“別再喝這種飲料了。這是一種慢性毒藥,你是在慢性自殺!”伏爾泰瀟灑一笑說:“你說得一點不錯。我想它一定是慢性的,不然為啥我已經(jīng)喝了65年還沒有死掉呢?”⑤伏爾泰一生與專制和宗教偏見為敵,無論處境多么艱難他都堅信信仰自由和言論自由。臨終前他拒領(lǐng)圣餐,不搞臨終儀式,也不發(fā)表信仰聲明。一位牧師前來為他祈禱,傾聽他最后的懺悔。伏爾泰毫不客氣地質(zhì)問:“牧師先生,是誰叫你來的?”牧師自信地回答說:“伏爾泰先生,我是受上帝的差遣,特來為你做臨終祈禱的?!狈鼱柼┖敛豢蜌獾卣f:“請拿出你的證件來,讓我檢驗一下,以防有人假冒!”看到床邊的燈光忽明忽暗,他發(fā)出疑問:“怎么,靈前的燭火已經(jīng)點燃了?”話音剛落,他就與世長辭了。

(選自高景軒《伏爾泰:大師的幽默人生》)(1)下列對傳記有關(guān)內(nèi)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當?shù)膬身検牵?分)(

)(

)A.“人類最寶貴的財富是希望,它減輕了生命的負擔(dān)”,其中“希望”可以理解為理想追求,“負擔(dān)”可以指精神和物質(zhì)上的壓力。B.伏爾泰被逐出巴黎。又被投入巴士底獄,是由于他成為文化名人、其觀點在社會上引起廣泛共鳴,并出言諷刺了攝政王奧爾良。C.那位仰慕伏爾泰的讀者給伏爾泰寄信說“謹呈偉大的伏爾泰先生于九泉之下”,表示即使伏爾泰去世了,他也要寫信表達情感。D.伏爾泰臨終前問“怎么,靈前的燭火已經(jīng)點燃了”,這是伏爾泰奚落有人盼他早死,因為只有人死后,他靈前的燭火才會點燃。E.本文選取伏爾泰生活中的幾件事,有詳有略,寫出了一個具有反抗精神和幽默風(fēng)格的伏爾泰,這其中語言描寫起到了關(guān)鍵作用。(2)從文章的第二段(“早在學(xué)生時代……離開了王宮”)看,伏爾泰的反抗精神表現(xiàn)在哪些方面?請簡要概括。(6分)

(3)列舉三件表現(xiàn)伏爾泰幽默的事并加以分析,說明這些幽默分別表現(xiàn)了伏爾泰對人對事等方面的什么樣的態(tài)度。(6分)

(4)作者以“抗爭與幽默并存”為題,你認為在伏爾泰身上,抗爭與幽默兩者關(guān)聯(lián)密切嗎?請談?wù)勀愕目捶?。?分)參考答案:(1)答E得3分,答A得2分,答B(yǎng)得1分,答C和D不得分。(題中B項,伏爾泰的被逐出巴黎,又被投入巴士底獄,直接的原因是他“看不慣攝政王奧爾良的放蕩,出言諷刺了幾句”,這與“他成為文化名人、其觀點在社會上引起廣泛共鳴”也許有聯(lián)系,但不能把它作為入獄的直接原因。C項理解不恰當,讀者寫這句話也是以幽默的方式和伏爾泰開玩笑,這從上下文可以看出。D項,伏爾泰的話是以幽默的方式和臨終前在他身邊的人開玩笑,并非是奚落誰。)(2)①表現(xiàn)在對傳統(tǒng)迷信說法的反抗上,他以“誰知道是不是真有地獄”,對有地獄這一傳統(tǒng)說法發(fā)出了疑問;②表現(xiàn)在對國王的反抗上,當他看到邀請他到宮廷做事的普魯士國王是個暴君時,便不愿意為他所用;③敢于對當時的柏林科學(xué)院院長提出挑戰(zhàn),對他的奇談怪論進行犀利地抨擊與嘲諷,因此不怕觸怒國王,并自動離開王宮。(一點2分,意思對即可。)

試題分析:應(yīng)抓住“伏爾泰的反抗精神”一語在文本第二段中帥選相關(guān)信息。比如伏爾泰對傳統(tǒng)迷信說法的反抗,他對有地獄這一傳統(tǒng)說法發(fā)出疑問;比如伏爾泰對國王的反抗,當他看到普魯士國王是個暴君時,便不愿意為他所用;比如伏爾泰敢于對當時的柏林科學(xué)院院長提出挑戰(zhàn),對他的奇談怪論進行犀利地抨擊與嘲諷,不怕觸怒國王自動離開王宮等。(3)①伏爾泰對仆人儒塞夫的幽默,表現(xiàn)了他對做事不得體的仆人不直言指斥,而是以幽默的態(tài)度引導(dǎo)、令其思考的態(tài)度;②對于那位背后說他不是的大作家,伏爾泰用一句幽默的話來表明,他對批評自己的人有一種不以為意的坦然胸懷;③對臨終時前來為他祈禱的牧師,伏爾泰以幽默的話對他進行譏刺,表現(xiàn)了伏爾泰堅信自己信仰的態(tài)度。(一點2分,選其他的事,對處事態(tài)度分析恰當即可)試題分析:回答此題,“幽默”一詞是關(guān)鍵,列舉了幽默事例后,還應(yīng)對此事例所表現(xiàn)的伏爾泰的態(tài)度進行分析。文本中寫了伏爾泰對仆人儒塞夫的幽默,這表現(xiàn)了他對仆人不直言指斥而是以幽默的態(tài)度引導(dǎo)、令其思考的態(tài)度;還寫了伏爾泰對于那位大作家所說的幽默的話,這表明他對批評自己的人有一種不以為意的坦然胸懷;還寫了伏爾泰對前來為他祈禱的牧師的幽默的話,這表現(xiàn)了伏爾泰堅信自己信仰的態(tài)度。(4)【觀點一】在伏爾泰身上,抗爭與幽默兩者有著密切的關(guān)系。①抗爭表現(xiàn)了伏爾泰作為一個反暴政,反宗教偏見,堅持信仰自由和言論自由的斗士的一種精神,而幽默則是這種大無畏精神下處事的一種表達方式;②幽默作為伏爾泰處事的一種表達風(fēng)格,使他的反抗精神的表達也獨具特色。比如他對地獄、對牧師的不相信等就是以幽默的語言表達出來的?!居^點二】在伏爾泰身上,抗爭與幽默兩者沒有什么密切的關(guān)系。①抗爭表現(xiàn)的是伏爾泰在反暴政、反宗教偏見,堅信信仰自由和言論自由上的一種精神,而幽默則只是的一種表達習(xí)慣的體現(xiàn);②幽默作為伏爾泰處事的一種表達方式,是隨時隨地體現(xiàn)在他的生活中的,這里既有對仆人的、對崇拜他的人的,也有對反對他的人和他反對的人的,多數(shù)情況下與他的反抗精神并沒有什么必然的關(guān)聯(lián)。(觀點明確,給2分;理由充分,給6分。)試題分析:這是一道開放性探究試題,答案并不唯一,可采取認為有聯(lián)系或認為沒有聯(lián)系這兩種態(tài)度,但都應(yīng)該觀點鮮明,言之有理,持之有據(jù)。若認為有聯(lián)系,可從抗爭表現(xiàn)了伏爾泰的一種精神,而幽默則是一種表達方式的角度分析;還要從幽默作為伏爾泰處事的一種風(fēng)格,使他的反抗精神的表達也獨具特色這個角度分析。若認為沒有什么密切的關(guān)系,可從抗爭表現(xiàn)的是伏爾泰的一種精神,而幽默則只是的一種表達習(xí)慣的體現(xiàn)的角度分析;還要從幽默作為伏爾泰處事的一種表達方式,多數(shù)情況下與他的反抗精神并沒有什么必然的關(guān)聯(lián)的角度分析。二、古代詩文閱讀(35分,共3題)4.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題。羅洪先,字達夫,吉水人。父循,進士。歷兵部武選郎中。會考選武職,有指揮二十余人素出劉瑾門,循罷其管事。瑾怒罵尚書王敞,敞懼,歸部趣易奏。循故遲之,數(shù)日瑾敗,敞乃謝循。循歷知鎮(zhèn)江、淮安二府,徐州兵備副使,咸有聲。洪先幼慕羅倫為人年十五讀王守仁《傳習(xí)錄》好之欲往受業(yè)循不可而止乃師事同邑李中傳其學(xué)。嘉靖八年,舉進士第一,授修撰,即請告歸。外舅太仆卿曾直喜曰:“幸吾婿成大名?!焙橄仍?“儒者事業(yè)有大于此者。此三年一人,安足喜也?”洪先事親孝。父每肅客,洪先冠帶行酒、拂席、授幾甚恭。居二年,詔劾請告逾期者,乃赴官。尋遭父喪,苫塊蔬食,不入室者三年。繼遭母憂,亦如之。十八年,簡宮僚,召拜春坊左贊善。明年冬,與司諫唐順之、校書趙時春疏請來歲朝正后,皇太子出御文華殿,受群臣朝賀。時帝數(shù)稱疾不視朝,諱言儲貳臨朝事,見洪先等疏,大怒曰:“是料朕必不起也?!苯凳衷t百余言切責(zé)之,遂除三人名。洪先歸,益尋求守仁學(xué)。甘淡泊,煉寒暑,躍馬挽強,考圖觀史,自天文、地志、禮樂、典章、河渠、邊塞、戰(zhàn)陣攻守,下逮陰陽、算數(shù),靡不精究。至人才、吏事、國計、民情,悉加意諮訪。曰:“茍當其任,皆吾事也。”邑田賦多宿弊,請所司均之,所司即以屬。洪先精心體察,弊頓除。歲饑,移書郡邑,得粟數(shù)十石,率友人躬振給。流寇入吉安,主者失措。為畫策戰(zhàn)守,寇引去。素與順之友善。順之應(yīng)召,欲挽之出,嚴嵩以同鄉(xiāng)故,擬假邊才起用,皆力辭。初,告歸,過儀真,同年生主事項喬為分司。有富人坐死,行萬金求為地,洪先拒不聽。喬微諷之,厲聲曰:“君不聞志士不忘在溝壑耶?”江漲,壞其室,巡撫馬森欲為營之,固辭不可。隆慶初卒,贈光祿少卿,謚文莊。(節(jié)選白《明史·列傳第一百七十一》)7.下列對文中畫波浪線部分的斷句,正確的一項是(

)A.洪先幼慕羅倫/為人年十五/讀王守仁《傳習(xí)錄》/好之欲往/受業(yè)循不可/而止乃師/事同邑李中/傳其學(xué)B.洪先幼慕羅倫為人/年十五/讀王守仁《傳習(xí)錄》/好之欲往/受業(yè)循不可而止乃師事同邑李中/傳其學(xué)C.洪先幼慕羅倫為人/年十五/讀王守仁《傳習(xí)錄》/好之/欲往受業(yè)/循不可而止/乃師事同邑李中/傳其學(xué)D.洪先幼慕羅倫/為人年十五/讀王守仁《傳習(xí)錄》/好之欲往受業(yè)/循不可而止乃師事同邑李中/傳其學(xué)8.下列對文中加粗詞語的相關(guān)內(nèi)容的解說,不正確的—項是(

)A.“進士”指中國古代科舉制度中通過殿試的人。明清科舉考試分三級進行,其中殿試一般每三年進行一次,文中“三年一人”即可印證。B.“修撰”是官名。唐代史館有修撰,掌修國史,宋有集英殿、右文殿等修撰。至元時,翰林院始設(shè)修撰。明清因襲之,一般于殿試揭曉后,一甲第一名進士(狀元)即授翰林院修撰。C.“母憂”指母親的喪事。為父母守喪在中國古代文化中是一種孝順的行為,明清時期官員的父母死去,官員必須停職守制,守喪期一般為三年,“苫塊蔬食”即守喪之禮。D.“謚”為古代君主、諸侯、大臣等具有一定地位的人死后,根據(jù)他們的事跡與品德修養(yǎng)而給予一個寓含善意評價的稱號。9.下列對原文有關(guān)內(nèi)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羅洪先志向遠大。他幼年仰慕羅倫的為人,后又想拜王守仁為師,因父親沒有同意才罷休;他認為考中進士并不值得炫耀,認為儒學(xué)之士的事業(yè)應(yīng)該更大。B.羅洪先犯言敢諫?;实鄢37Q病不上朝,羅洪先與司諫唐順之、校書趙時春在皇帝非常忌諱太子臨朝時,依然敢于上疏,請求皇上讓位。C.羅洪先心憂國民。他留心察訪人才、吏事、國計、民情,發(fā)現(xiàn)田賦弊端,請求均衡處理并使積弊消除;流寇侵人吉安,他獻策戰(zhàn)守并使盜賊退兵離去。D.羅洪先正直淡泊。他拒不同意犯罪富人拿錢請求免死的行為;因江水上漲,屋子被毀,他堅決推辭巡撫馬森為其營造房屋的好意。10.把文中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1)敞懼,歸部趣易奏循故遲之,數(shù)日瑾敗,敞乃謝循。(2)順之應(yīng)召,欲挽之出,嚴嵩以同鄉(xiāng)故,擬假邊才起用,皆力辭。參考答案:7.C

8.D

9.B

10.(1)王敞害怕,回來后催促改變奏章,羅循故意拖延時間,數(shù)天后劉瑾倒臺,王敞于是向羅循道歉。(2)順之應(yīng)召入朝,想要引薦他出來做官,嚴嵩因為同鄉(xiāng)的緣故,打算假托治理邊疆的人才起用他,他都盡力推辭了?!?題詳解】本題考查文言斷句的能力。此類試題解答時,是先疏通大意,然后利用句中的人名、地名、官職名、文言虛詞、句子結(jié)構(gòu)以及語段中動詞的賓語或補語等斷句。羅洪先所仰慕的應(yīng)該是羅倫的為人,故“羅倫”與“為人”之間不應(yīng)斷開,排除A項、D項。“之”是代詞,指《傳習(xí)錄》,為“好”的賓語,“欲往”的目的是“受業(yè)”,二者聯(lián)系緊密,故“好之”之后宜斷開,而“欲往受業(yè)”不宜斷開。且“師”在此句中為動詞,對象是李中,“師”應(yīng)斷在后句中,排除B項。句意:羅洪先幼年仰慕羅倫的為人。十五歲時,讀王守仁的《傳習(xí)錄》,喜歡上它,想前往拜師求學(xué),羅循沒有同意而罷休。于是拜同鄉(xiāng)的李中為師,學(xué)習(xí)李中的學(xué)說。故選C。點睛:文言斷句的題目,首先注意一些常見的標志性的虛詞,注意結(jié)構(gòu)的對稱,這是基礎(chǔ),其次注意斷句題大多集中在對人稱的轉(zhuǎn)換和在句中充當?shù)某煞值目己?,還要注意一個事件不要強行斷開,不然句子就會支離破碎,相反兩個事件句子再短,也要斷開。選擇題答題時注意選項的對比,然后結(jié)合文意進行分析。【8題詳解】本題考查了解并掌握常見的古代文化知識的能力。此類試題解答時,文化常識包括古代文化中天文、歷法、樂律、地理、官職、科舉、姓名、宗法等。這類試題一般不考過于冷僻的內(nèi)容,涉及的大多是科舉、姓名、禮俗等,考生要注重平時知識的積累。D項,“寓含善意評價”錯,應(yīng)該是“寓含褒眨意義”。君主時代帝王、貴族、大臣等死后,依其生前事跡所給予的稱號。謚號是對死去的帝妃、諸侯、大臣以及其它地位很高的人,按其生平事跡進行評定后,給予或褒或貶或同情的稱號,始于西周。故選D?!?題詳解】本題考查概括和分析文章內(nèi)容的能力。此類試題解答時,抓住題干,讀全讀準。對題干中的所有要求要一個不漏、原原本本地分析,準確地把握題干所提的要求,看清是選對的還是選錯的,是概括內(nèi)容還是分析觀點。B項,“依然敢于上疏,請求皇帝讓位”錯。結(jié)合“明年冬,與司諫唐順之、校書趙時春疏請來歲朝正后,皇太子出御文華殿,受群臣朝賀”分析可知,文中說的是請求來年朝賀正旦日后,皇太子出宮駕臨文華殿,接受群臣朝賀。故選B?!?0題詳解】本題主要考查文言語句翻譯。此類試題解答時,首先要找出專有名詞,即人名、地名、官職等;然后再看有否特殊句式,最后再確定關(guān)鍵字進行翻譯,一般為直譯。文言文的翻譯,最基本的方法就是替換、組詞、保留、省略。(1)“懼”,害怕;“趣”,通“促”,催促、督促;“易”,改變;“遲”,拖延;“之”,助詞,不譯;“乃”,連詞,于是;“謝”,道歉。(2)“挽”,牽引、引薦;“之”,代詞,他;“出”,出來做官;“以”,介詞,因為;“故”,緣故;“擬”,打算;“假”,借助、假借;“起用”后面補充賓語“他”;“辭”,推辭。【點睛】參考譯文:羅洪先,字達夫,是吉水人。父親羅循,是進士。歷任兵部武選郎中。恰逢考核選拔武官,有二十多個指揮平素出自劉瑾門下。羅循罷除其管事。劉瑾憤怒地罵尚書王敞,王敞害怕,回到兵部催促改變奏折。羅循故意拖廷,幾天后劉瑾倒臺,王敞于是向羅循道歉。羅循歷任鎮(zhèn)江、淮安兩府的知府和徐州兵備副使,都有治政的名聲。羅洪先幼年仰慕羅倫的為人。十五歲時,讀王守仁的《傳習(xí)錄》,喜歡上它,想前往拜師求學(xué),羅循沒有同意而罷休。于是拜同鄉(xiāng)的李中為師,學(xué)習(xí)李中的學(xué)說。嘉靖八年,考中進士篥一名,授官修撰,馬上請求辭官回家。岳父太仆卿曾直高興地說:“有幸我的女婿成就了大名聲。”羅洪先說:“儒學(xué)之士的事業(yè)有比這更大的。這種人三年就一個,有什么值得高興的?”羅洪先侍奉雙親很孝順父親毎次迎接客人。羅洪先都穿上禮服依次給客人斟酒、拂掃座席、端授茶幾,非常恭敬。過了兩年,下詔彈劾請假超過期限的官員,他才去任職。不久遭遇父親的喪事,寢苫枕塊,吃素食。不回家中,這樣過了三年,接著又遇上母親的喪事,也如此守喪。十八年選拔東官的官員,召任春坊左贊善。第二年冬天,與司諫唐順之、校書趙時春上疏請求來年朝賀正旦日后,皇太子出宮駕臨文華殿。接受群臣朝賀,當時皇帝多次聲稱有病不上朝,忌諱臣子說讓太子臨朝的事。見到羅洪先等人的奏疏,非常憤怒地說:“這是枓定朕臥病必定不徒好了?!苯迪掠H手寫的一百多字的詔令責(zé)備他們,于是削除三人的名藉。羅洪先回到家中,更加尋求王守仁的學(xué)問。甘于淡泊鍛煉于寒冬酷暑。策馬騰躍,拉引強弓。査考地圖翻閱歷史,從天文、地理、禮樂、典章、河渠、邊塞、打仗的陣法和攻守方式,下至陰陽、算數(shù),無不精心研究。至于人才、吏治之、國家大計、百姓的情況,都用心咨詢訪問。(他)說:如果身在其位,都是我的事?!笨h皇的田賦有很多積久的弊病,(他)請求有關(guān)部門均衡處理,有關(guān)部門就交托他來處理。羅洪先細心考察,積弊馬上除去,收成不好。他轉(zhuǎn)交書信到郡縣,得到糧食幾十石。都是友人親自出救濟的。流竄的盜賊進入吉安,主事官員驚慌失措。羅洪先為他出謀劃策迎戰(zhàn)守衛(wèi),盜賊退兵離去。他向來與唐順之友好,唐順之應(yīng)詔入朝,想引他出山。嚴嵩因(與他)是同鄉(xiāng)的緣故,打算假托治理邊疆的人才起用他,他都極力推辭。當初,請假回家,經(jīng)過儀真。同年考中進士現(xiàn)任主事的項喬在鹽運司任職。分管儀真。有富人犯罪定為死罪。用一萬兩銀子請求為自己開脫罪名,羅洪先拒不同意,項喬暗示勸告,他嚴厲地說:“您沒聽說有志之士不忘記身處溝壑嗎?”江水上漲,毀壞了他的屋子,巡撫馬森想為他營造,他堅決推辭不同意。隆慶初年去世官光祿少卿,謚號為“文莊”。5.給下列劃線句用“/”斷句。(3分)

君子之言寡而實,小人之言多而虛。君子之學(xué)也入于耳藏于心行之以身君子之治也始于不足見終于不可及也。君子慮福弗及,慮禍百之,君子擇人而取,不擇人而與,君子實如虛,有如無。(《說苑》)君子之學(xué)也入于耳藏于心行之以身君子之治也始于不足見終于不可及也參考答案:君子之學(xué)也,入于耳,藏于心,行之以身。君子之治也,始于不足見,終于不可及也。(3分)

譯文:君子的話少而真實,小人的話多而虛假。君子的學(xué)習(xí),傳入耳中,記在心里,從自身做起。君子的治事,從一些不易看到的地方開始,最終使人不能趕上。君子考慮幸福往往不能周全,但思考禍患卻百倍于思考幸福。君子在領(lǐng)受財物時要看對象,施與財物時卻不選擇人。君子的充實如同空虛一樣,有如同沒有一樣。6.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4-7題。許文岐,字我西,仁和人。祖子良,巡撫貴州右僉都御史。父聯(lián)樞,廣西左參政。文岐,崇禎七年進士。歷南京職方郎中。賊大擾江北,佐尚書范景文治戎備,景文甚倚之。遷黃州知府,射殺賊前鋒一只虎,奪大纛①而還。獄有重囚七人,縱歸省,克期就獄,皆如約至,乃請于上官貸之。十三年遷下江防道副使,駐蘄州。賊魁賀一龍、藺養(yǎng)成等萃蘄、黃間,文岐設(shè)備嚴。賊黨張雄飛將南渡,命游擊楊富焚其舟,賊乃卻。巡撫宋一鶴上其功。副將張一龍善馭兵,文岐重之。嘗共宿帳中,軍中夜呼噪,文岐曰“此奸人乘夜思遁耳”,堅臥不出。質(zhì)明,叛兵百余人奪門遁,一龍追獲盡斬之,一軍肅然。楊富既久鎮(zhèn)蘄,一鶴復(fù)遣參將毛顯文至,不相得,兵民洶洶。文岐會二將,以杯酒釋之,始無患。十五年,左良玉潰兵南下大掠。文岐立馬江口迎之,兵莫敢犯。時警報日急,人無固志,會擢督糧參政當行,文岐嘆曰:“吾為天子守孤城二載矣,分當死封疆,雖危急,奈何棄之。”遣妻奉母歸,檄富、顯文出屯近郊,為固守計。無何,荊王府將校郝承忠潛通張獻忠。明年大舉兵來攻,文岐發(fā)炮斃賊甚眾。夜將半雪盈尺賊破西門入文岐巷戰(zhàn)雪愈甚炮不得發(fā)遂被執(zhí)。獻忠聞其名,不殺,系之后營。時舉人奚鼎鉉等數(shù)十人同系,文岐密謂曰:“觀賊老營多烏合,凡此數(shù)萬卒皆被掠良民,若告以大義,同心協(xié)力,賊可殲也?!庇谑顷幭嘟Y(jié),期四月起事,以柳圈為信。謀泄,獻忠索之,果得柳圈,縛文岐斬之。將死,語人曰:“吾所以不死者,志滅賊耳。今事不成,天也?!焙Χ?,時文岐陷賊中已七十余日矣。事聞,贈太仆卿。【注】①大纛:古代行軍中或重要典禮上的大旗。(節(jié)選自《明史》)4.對下列句中加點的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3分)A.景文甚倚之

倚:倚重

B.時警報日急,人無固志

固:堅定的C.時舉人奚鼎鉉等數(shù)十人同系

系:聯(lián)系D.于是陰相結(jié),期四月起事

陰:暗地里5.下列對原文劃線句斷句,正確的一項是()(3分)A.夜將半/雪盈尺賊破西門/入文岐巷/戰(zhàn)雪愈甚/炮不得發(fā)/遂被執(zhí)B.夜將半/雪盈尺/賊破西門入/文岐巷戰(zhàn)/雪愈甚/炮不得發(fā)/遂被執(zhí)C.夜將半/雪盈尺/賊破西門/入文岐巷戰(zhàn)/雪愈甚/炮不得發(fā)遂/被執(zhí)D.夜將半/雪盈尺/賊破西門/入文岐巷/戰(zhàn)雪愈甚/炮不得發(fā)/遂被執(zhí)6.下列對原文有關(guān)內(nèi)容的概括與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3分)A.許文歧作戰(zhàn)勇武。當賊寇在江北一帶作亂時,文歧輔助尚書范景文進行防御。在黃州知府任上,與敵軍的交戰(zhàn)中射殺了敵軍的前鋒一只虎,最后奪得敵軍大旗而還。B.許文歧智勇雙全。駐守蘄州期間,賊寇頭目賀一龍、藺養(yǎng)成等聚焦于蘄州、黃州一帶,許文歧嚴密防備;后來賊黨張雄飛將要南渡長江,文歧用計迫使賊黨放棄這次計劃。C.許文歧善于協(xié)調(diào)將領(lǐng)之間的關(guān)系。久鎮(zhèn)蘄州的楊富與新到的參將毛顯文不和,弄得兵民不安,文歧在宴會中消除了兩人的矛盾。D.許文歧忠于朝廷。形勢緊迫,人心惶惶,許多人沒有固守陣地的想法,許文歧仍要堅守;他沒有被殺的原因,在于他立志消滅叛賊。7.把文中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10分)(1)獄有重囚七人,縱歸省,克期就獄,皆如約至,乃請于上官貸之。(5分)

(2)遣妻奉母歸,檄富、顯文出屯近郊,為固守計。(5分)

參考答案:4.C系,系獄,被關(guān)押。5.B6.D“沒有被殺的原因,在于他立志消滅叛賊”有誤。原文“獻忠聞其名,不殺”中表明許文歧沒有被殺的原因在于張獻忠敬重他的盛名,而他立志消滅叛賊是他沒有自殺的原因。7.(1)獄中有被判處重刑的七人,(文岐)放(他們)回去省親(或探望親人),(給他們)規(guī)定回獄時間,(這七人)都按照約定時間回來了,于是文岐請求上級官員寬恕他們的罪行。(2)(于是)安排(或令、或讓)妻子送母親返鄉(xiāng),發(fā)檄文令楊富、毛顯文出兵在城外駐扎,做好堅守陣地的準備。【參考譯文】許文岐,字我西,浙江仁和人。祖父許子良,曾為巡撫貴州右僉都御史,父親許聯(lián)樞,曾任廣西左參政。文岐是崇禎七年(1634)的進士。曾擔(dān)任南京職方郎中一職。賊寇在江北一帶大肆作亂,許文岐輔助尚書范景文進行防御,景文十分倚重他。許文歧后調(diào)任黃州知府,(在與亂軍交戰(zhàn)中)曾射殺敵軍前鋒一只虎,奪大旗而歸。獄中有被判處重刑的七人,(文岐)放(他們)回去省親(或探望親人),(給他們)規(guī)定回獄時間,(這七人)都按照約定時間回來了,于是文岐請求上級官員寬恕他們的罪行。崇禎十三年(1640),許文歧被調(diào)任下江防道副使,駐守蘄州。賊寇頭目賀一龍、藺養(yǎng)成等部聚集在蘄州、黃州一帶,文岐嚴密防備。賊黨張雄飛將要南渡長江,文岐命游擊將軍楊富去燒毀賊黨船只,賊黨才退卻。巡撫宋一鶴將文岐這次的軍功上報給朝廷。副將張一龍善用兵,文岐很器重他。(兩人)曾共宿一帳中,半夜軍中大聲喧鬧,文岐說:“這是奸人想乘夜逃跑?!彼麍猿峙P床不動。第二天天剛亮,有一百多叛兵奪門逃跑,張一龍將他們?nèi)孔凡稓⒌?,全軍肅然。楊富本已長期鎮(zhèn)守蘄州,一鶴又派參將毛顯文前去,楊毛二人不和,(致使)兵民不安。文岐召見二位將軍,于宴會上用一杯酒消除了二人的矛盾,才沒有了隱患。崇禎十五年(1642),左良玉的敗兵南下準備大肆劫掠百姓。文岐在江口立馬等待,潰兵不敢侵犯。這時,形勢一天天危急,士兵沒有堅定的意志,恰好此時許文岐已升為督糧參政,正要啟程赴任,見此情形不禁嘆息說:“我為天子駐守這座孤城已經(jīng)兩年,其職責(zé)應(yīng)死守疆土,如今形勢危急,我怎么能離開?”(于是)安排(或令、或讓)妻子送母親返鄉(xiāng),發(fā)檄文令楊富、毛顯文出兵在城外駐扎,做好堅守陣地的準備。不久,荊王府的將校郝承忠暗中與張獻忠勾結(jié)。第二年,(賊寇)發(fā)兵大舉進攻蘄州,許文岐發(fā)火炮擊斃敵軍很多人。夜晚即將過去一半,大雪下了一尺多厚,敵軍攻下西門進城了,文岐與敵軍進行了巷戰(zhàn)。越下越大,炮彈不能發(fā)出,于是文岐被俘虜了。獻忠久聞文岐之名,當時沒有殺他,而將他關(guān)押在后營。與他同被關(guān)押在后營的還有舉人奚鼎鉉等數(shù)十人。文岐秘密地對他們說:“我看賊寇營中大多是烏合之眾,數(shù)萬兵卒都是被俘良民,若將大的道義告訴他們,大家同心協(xié)力,賊寇就可以被消滅了?!庇谑窃S文歧暗中聯(lián)系眾人,約定四月起兵,以柳圈為信號。這密謀被泄露了,獻忠進行搜索,果然搜到了柳圈,捆住文岐要將其斬首。許文岐將要被殺的時候,對別人說:“我當時沒有自殺的原因,是我立志要消滅賊寇。如今事情沒有成功,這是天意?。 庇谑撬麧M臉含笑地死了。這時距文岐被捕已經(jīng)七十多天了。此事讓朝廷知道后,(皇上)追贈文岐太仆寺卿。三、語言文字運用(20分,共4題)7.仿照下面的示例,自選話題,另寫兩句話,要求內(nèi)容貼切,句式與示例相同(4分)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yù)覽,若沒有圖紙預(yù)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zé)。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dān)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