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一單元骨骼與肌肉
L骨骼
教學目的:
1.要求學生知道人體骨骼的結構及其作用,并能在自
己的身上指出部分骨的位置。
2.培學生的觀察能力及思維能力。
3.向學生進行有關骨骼的衛(wèi)生保健教育。
滲透《中華人民共和國體育法》第七條國家發(fā)展體育教
育和體育科學研究,推廣先進、實用的體育科學技術成果,
依靠科學技術發(fā)展體育事業(yè)。
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通過多種活動體驗到人體骨骼對于人體的重要作用。
教學重點:知道骨骼有運動、支撐、保護的作用。
教學難點:拼人體骨骼圖。
教學準備:剪刀、硬紙卡、膠水、視頻。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1.提問,我們曾經(jīng)學習過人體的知識,誰能說一說:
我們的身體可以分為哪幾部分?
2.揭示課題:我們已經(jīng)知道人體從外部來看,可以分
為頭、頸、軀干和四肢四個部分。到了四年級,我們要學習
一些關于人體內部器官的知識,今天這節(jié)課,首先學習骨骼。
(板書課題)
二、學習新課
1.指導學生認識人體的骨骼結構。
(1)認識骨骼。
a.動一動:每人用力摸一摸自己的身體,感覺體內骨
的存在。
b.提問:你們知道人體內一共有多少塊骨?
c.講解:人體內共有206塊骨,這些骨連結起來就構
成了人體骨架,人體的骨架叫做骨骼。
(2)觀察人體骨骼的結構。
a.提問:請你觀察,人體的骨骼可以分為幾部分?聯(lián)
系人體分為頭、頸、軀干、四肢四個部分,想一想人體的骨
骼可以分為哪幾部分?
b.講述:人體的骨骼分為頭骨、軀干骨、四肢骨三個
部分。
c.觀察骨骼模型后回答:頭骨是什么樣的?
軀干骨包括哪些骨?胸骨、肋骨、脊柱分別是什么樣
的?
四肢骨包括哪些骨?上肢骨和下肢骨的幾塊大骨分別
又是什么樣的?
(3)小結:人體的骨骼可以分為頭骨、軀干骨、四肢骨
三個部分:軀干骨包括胸骨、肋骨和脊柱;四肢骨包括上肢
骨和下肢骨。板書:
(4)練習:
a.教師指骨骼模型,學生說出骨的名稱;
b.學生對照骨骼模型,摸一摸自己骨骼的各個部分;
c.教師說出骨的名稱,學生在自己身上指出。
2.指導學生認識骨骼的作用。
(1)四人小組討論:人的骨骼有什么作用?
(2)(出示人站立圖):人能站得住,坐得穩(wěn),靠什么?
骨骼是人體的支架,它具有什么作用?(板書:支持)
(3)(出示顱腔、胸廓圖):頭骨里面裝有人體的什么
器官?胸骨、肋骨、脊柱圍成一個籠子,里面裝有什么?腦、
心、肺等都是人體內部重要器官,想一想,骨骼起著什么作
用?(板書:保護)
(4)看課文填空寫出骨骼的作用。
3.向學生進行骨骼的衛(wèi)生保健教育。
由于骨骼具有支持、保護、運動等重要作用,所以我們
要保護骨骼、鍛煉骨骼。
(1)觀察:請一名學生站在全班同學面前,向兩側、向
前彎曲自己的軀干,看到脊柱非常容易怎樣?(變形)
(2)講解:少年兒童的骨比較軟,正確的讀寫姿勢能使
脊柱健康發(fā)育,不正確的讀寫姿勢會使脊柱變形,形成駝背
或S形脊柱,脊柱一旦變形,不但很難看,而且會影響人的
活動,影響心、肺等內臟器官的正常發(fā)育,所以我們一定要
注意正確的讀寫姿勢,做到三個“一”,即:眼睛與書本距
離一尺,身體與書桌距離一拳,握筆手指距筆尖一寸。
(3)討論:少年兒童的骨骼正處在生長發(fā)育階段,你們
知道怎樣才能使骨骼長得粗壯、堅固,個子長得高嗎?
三、鞏固
今天我們學習了有關人體骨骼的知識,想一想:
1.人體的骨骼分為哪幾部分?各部分包括哪些骨?
2.人體的骨骼有什么作用?
四、布置作業(yè)
1.對照書上人體骨骼圖,在自己的身上指出骨的部位。
2.平時應該怎樣做,才能使骨長得粗壯,身體長得高?
安全警示語:
板書設計:
教學反思:
2.關節(jié)
教學目標:
過程與方法
1.能夠通過活動找出人體上可以自由活動的關節(jié);
2.能夠通過多種活動體驗、比較人體上各種關節(jié)的多
種連接方式;
3.能夠借助于模型、實物等了解幾種常見的自由活動關
節(jié)的工作方式及原理。
知識與技能
1.知道骨頭與骨頭相連的地方叫關節(jié);
2.知道有了關節(jié),骨可以按不同的方式運動;
3.認識較鏈關節(jié)、旋轉關節(jié)、鞍狀關節(jié)、球狀關節(jié)等四
種常見的自由活動關節(jié)。
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1.體會到關節(jié)在人體各種運動中所發(fā)揮的重要作用;
2.認識到人體各部分的結構與功能是緊密聯(lián)系并相互
適應的;
3.感受人體關節(jié)的神奇與巧妙,激發(fā)研究人體的興趣。
教學重點:認識關節(jié)的運動作用和緩沖作用。
教學難點;認識一些關節(jié)的類型和運動方式。
教學準備:木棍、夾板、膠帶、課件、視頻。
教學過程
一、交流談話,揭示課題
1.投影出示機器人行走、工作的視頻,觀察:機器人
行動起來與我們有什么不同?你知道為什么會出現(xiàn)這樣的
結果?
2.學生交流介紹。
3.提問:人可以靈活地做各種動作跟我們身上的哪部
分結構有很大的關系呢?(揭示課題:關節(jié))
4.談話:關于關節(jié),你想知道些什么?
二、認識關節(jié),體驗關節(jié)的作用
1.講解:什么是關節(jié)?(骨頭與骨頭相連的地方叫關
節(jié))
2.講述:人體的支架一一骨骼是一個完整的整體。人
體由許多塊小骨組成,而不是一塊塊的大骨,每兩塊小骨之
間由關節(jié)相連。
3.介紹:關節(jié)可以分為固定關節(jié)和活動關節(jié)兩種。身
體內的某些關節(jié)以某種方式連結后,骨的活動性較小,或是
不能運動。我們把這些骨的連接叫做固定關節(jié)。頭蓋骨的骨
就是由固定關節(jié)連結的,連接肋骨和胸骨的也是固定關節(jié)。
人體內的大多數(shù)關節(jié)都是活動關節(jié)?;顒雨P節(jié)使人體能夠進
行大幅度的運動。
4.小組活動:活動一下身體,找一找身上有哪些是可
以自由活動的關節(jié),在人體圖上標出來。
5.匯報交流,實踐體驗。
6.小結并設疑:這些可以自由活動的關節(jié)有什么作用
呢?你能想辦法設計實驗驗證一下嗎?
7.談話:如果這些自由活動的關節(jié)不能夠自由活動了,
會出現(xiàn)什么樣的情況呢?分組實驗活動,體驗一下,關節(jié)綁
住之后做這些動作跟原來比較有什么不一樣?
(1)綁住食指關節(jié)一一寫字、穿回形針項鏈、把豆子放
進小口瓶;
(2)綁住肘關節(jié)一一系鞋帶、拉拉鏈、寫字;
(3)綁住膝關節(jié)一一走路、下蹲。
8.匯報實驗結果,交流試驗體驗。
9.小結:如果沒有關節(jié),人體就會像木板一樣僵硬。
(1).活動:按要求做各種動作,比較一下,身上的關
節(jié)所能夠做的動作有什么不同。
(2).學生交流匯報
(3).預測:里面的骨頭是怎么連接的?
(4).談話:你的預測正確嗎?請閱讀資料:四種常見
的自由活動關節(jié)。
(5).學生交流討論。
(6).出示豬蹄、排骨等實物,指導學生觀察骨與骨之
間是如何連接的。
(7).完成下列各項活動:
1)轉動你的胳膊;2)推開門;3)從桌子上拿起一本
書;4)大幅度甩手;5)轉動你的頭;6)跪下。
列出完成每一項動作所涉及到的關節(jié)的類型。
(8).對號入座一一找一找身上還有哪些部位的關節(jié)分
別是這四種常見關節(jié)類型。
(9).小結:不同的活動關節(jié)使人體能以多種方式運動。
四、總結拓展
1.談話:通過今天這節(jié)課的學習,你對關節(jié)有了哪些
了解?
2.思考:關節(jié)還有什么作用?
3.活動體驗:將你的腳尖踮起,然后迅速將腳跟落下。
比較一下,在身體挺直和膝關節(jié)彎曲兩種狀態(tài)下,做這個活
動你的感覺有什么不同?
安全警示語:
3.肌肉
教學目標:
過程與方法
1.能夠借助于直接摸、看圖片等多種方法了解人體肌肉
的分布;
2.能夠借助于手臂活動模型了解肌肉的工作方式。
知識與技能
3.知道人體內大約有600多塊肌肉,約占體重的40%左
右;
4.知道人體內有三類肌肉:骨骼肌、平滑肌和心肌,它
們具有不同的特點與功能;
5.知道人體的各種動作都是由肌肉的收縮和舒張帶動
骨、關節(jié)實現(xiàn)的;
6.了解手臂是如何運動的,附著在骨頭上的肌肉總是成
對在一起工作,一個收縮,另一個就舒張。
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1.通過自己制作手臂活動模型,激發(fā)學生對人體運動研
究的興趣;
2.通過多種活動體驗到人體肌肉在運動中的重要作用
3.了解人體內的骨骼、肌肉以及身體其他部分相互作用
才能夠完成各種運動,意識到合作的重要性。
教學重點:了解骨骼的運動是由骨骼肌的收縮和舒張引發(fā)的。
教學難點:制作手臂活動模型
教學準備:課件、視頻。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講述:在這節(jié)課里,我們學習有關肌肉的知識。你想知
道那些有關肌肉的知識?
二、學習新課
1.知道學生認識人體的幾塊大的肌肉
講述:人體外部是皮膚,皮膚下面是肌肉。肌肉是一塊一塊
的,有很多塊。其中長在骨骼上的有600多塊。在這節(jié)課里,
我們要認識幾塊較大的肌肉。
2.認識肱二頭肌
講解:在上臂前面有一塊很明顯的肌肉,曲臂時會鼓起
來,這塊肌肉上面有兩個頭,都長在肩胛骨上,下面有一個
頭,長在前臂骨上。由于這塊肌肉跨過上臂骨,又有兩個頭,
人們給它取名叫肱二頭肌。
學生曲臂,摸自己肱二頭肌。
3.認識肱三頭肌
講解:在上臂的后面也有一塊很明顯的肌肉,這塊肌肉
有三個頭,其中一個長在肩胛骨上,兩個長在肱骨上,下面
有一個頭,長在前臂骨上。由于這塊肌肉長在肱骨上,上面
有三個頭,人們給它取名叫肱三頭肌。
3.認識胸大肌.
講解:在胸前,一邊有一塊三角形的大塊肌肉,叫胸大肌。
讓學生挺胸,摸自己胸大肌。
4.認識腹肌.
講解:在腹前中線兩側,有兩排肌肉,叫腹肌。
讓學生繃緊腹部,摸自己的腹肌。
5.認識腓腸肌.
講解:在小腿后面,有一塊明顯的肌肉,俗稱“小腿肚
子”,這塊肌肉叫腓腸肌。
學生摸腓腸肌。
6..綜合練習.
(1)讓學生記住五塊肌肉的名字。
(2)在人體肌肉圖中指出這五塊肌肉。
(3)在自己的身上指出五塊肌肉。
7.知道學生認識肌肉有什么作用.
(1)討論:肌肉有什么作用。
(2)觀察;看一看,當曲臂和伸臂時,肱二頭肌有什么
變化,肱三頭肌有什么變化。摸一摸,當曲臂和伸臂時,肱
二頭肌有什么變化,肱三頭肌有什么變化。
(3)討論;通過以上觀察我們知道,曲臂時,肱二頭肌
鼓起來,很硬;伸臂時,肱二頭肌不鼓,也不硬,肱三頭肌
變的硬起來。這是怎么一回事?這塊肌肉什么作用?
講解:肌肉具有牽動所連著的骨的運動的作用.
肌肉是由一束一束像皮筋一樣的肌束構成,可以收縮、舒張。
當肌肉收縮時,會變粗、變短,產生力量,能牽動它附著的
骨的運動。
(4)體驗腓腸肌的作用.
講述:為了更好的了解肌肉的作用,我們再來體驗一下腓腸
肌的收縮、舒張情況。
學生活動:
坐在椅子上,右腳平放在地上,用手摸到腓腸肌。腳尖
點地,腳跟盡量向上提起,摸一摸腓腸肌有什么變化。腳跟
防平,再摸摸腓腸肌有什么變化。
討論:通過以上研究,說明腓腸肌有什么作用。
(1)小結:
通過以上研究,我們知道肌肉具有牽動骨運動的作用。
3.向學生進行肌肉衛(wèi)生保健教育.
講述:我們已經(jīng)知道了肌肉具有運動的功能,肌肉必
須有力,人才能有力氣。怎樣才能使肌肉變的粗壯有力?
對學生提出希望;希望你們以后能夠經(jīng)常體育鍛煉,
提高自己的身體素質。
安全警示語:
板書設計:
課后反思:
4.骨骼、肌肉的保健
教學目標:
過程與方法:
1.能夠聯(lián)系實際說出體育運動和合理膳食對保持人體
健康的重要作用;
2.能夠根據(jù)教材指導開展合適的運動保持骨骼和肌肉
的健康;
3.能夠在運動過程中進行積極的預防并在出現(xiàn)意外受
傷時進行初步的救護。
知識與技能
1.知道堅持體育鍛煉和保持膳食平衡可以增進骨骼與
肌肉的健康;
2.知道不同的體育運動對增強體力、柔軟性和耐力的效
果不一樣;
3.知道穿戴適當?shù)姆雷o性裝備、運動前做一些準備活動
等可以預防骨骼和肌肉在運動中受傷。
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4.訓練正確的運動方式,培養(yǎng)良好的生活習慣;
5.增進學生自我保健和自我防護的意識。
教學難點:知道體育運動可以強健我們的骨骼和肌肉。
教學重點;分析具體運動鍛煉的骨骼和肌肉內部。
教學準備:一些體育防護用具、視頻、課件。
教學過程:
一、設置情境,揭示課題
1.談話:骨骼和肌肉執(zhí)行著人體所必需的很多功能,因
此保持它們的健康十分重要。(揭示課題:骨骼、肌肉的保
?。?/p>
2.提問:那么,怎樣才能保持骨骼、肌肉的健康呢?
二、了解體育運動對骨骼、肌肉的影響
1.談話:俗話說“生命在于運動”,要保持骨骼、肌
肉的健康必須合理地參加一些運動。
2.提問:經(jīng)常參加體育運動有哪些好處?
3.學生交流介紹。
4.小結:體育運動可以增強我們的骨骼和肌肉,使人
們的身體更加健康。經(jīng)常運動可以改善人體的柔軟性、增強
心肌和肺活量,使人更有耐力,可以使肌肉發(fā)達、體力充沛。
5.談話:各種體育運動對增強體力、柔軟性和耐力的
效果不完全一樣。
(自由閱讀教材11頁資料)
6.思考、比較、討論:
(1)要想提高自己的耐力,你可以選擇哪些運動項目進
行訓練?
(2)要增強身體的柔軟性,可以參加哪些運動?
(3)要提高體力,可以推薦參加哪些運動?
(4)哪一項體育運動對增強身體各方面能力效果比較
好?
7.交流:平時你最喜歡參加哪些體育運動?你知道這
些體育運動對你身體的哪一個方面有好處嗎?
8.同桌一起對做一節(jié)廣播體操,并討論:這些動作對
鍛煉身體的哪一部分肌肉、關節(jié)特別有用?
9.交流、小結:做廣播體操不僅能使全身大肌肉群、
大關節(jié)、韌帶等得到充分的鍛煉,還能鍛煉人體身體內部器
官,改善人體心血管系統(tǒng)的功能,促進新陳代謝,達到增強
全身健康的目的。
10.拓展:武術是我國特有的一項民族傳統(tǒng)體育,其內
容繁多,門派林立,表現(xiàn)形式多樣,具有極大的健身價值。
三、了解運動中的安全要求
1.談話:我們平時經(jīng)常可以看到一些人發(fā)生骨折、扭
傷、脫臼、肌肉拉傷等損傷。身邊的案例:某位學生在參加
體育運動時受了傷。提問:如何在運動中注意安全、避免受
傷?
2.交流運動中應該采取的安全措施:
(1)穿戴適當?shù)姆雷o性裝備;
(2)運動前做一下準備活動;
(3)遵守合理的運動規(guī)則;
(4)選擇安全的運動場所等。
3.總結:賽前做熱身運動后,關節(jié)就會變得柔軟、靈
活,這樣就可以幫助避免扭傷和脫臼。此外,在活動中穿戴
適當?shù)陌踩b備也是很重要的。
四、了解營養(yǎng)對骨骼、肌肉的影響
1.談話:另外,食物營養(yǎng)對人體骨骼、肌肉的健康也
具有至關重要的影響。兒童的生長發(fā)育離不開四大
營養(yǎng)素:蛋白質、礦物質(尤其是鈣及各種微量元素)、
脂肪酸(尤其是必需脂肪酸)以及維生素(如維生素A、D、C)o
為了使肌肉和骨骼保持正常工作,平時需要多吃些蛋白質含
量高、含鈣量高的食品。
3.拓展:營養(yǎng)與健康。
蛋白質是構成及修補人體肌肉、骨骼及各部位組織的基
本物質,缺乏蛋白質會導致發(fā)育遲緩,骨骼和肌肉也會萎縮。
肉類、海鮮和牛奶等動物性食品是完整的蛋白質來源,植物
性來源則可以從豆類、谷類及核果類中獲得。鈣質則是制造
骨骼的原料,可以促進生長并增加骨頭密度。所以每天喝兩
杯牛奶,是累積骨本的好方法。維生素D是另一個令骨頭強
健的營養(yǎng)素,除了可以由牛奶和魚肝油、動物肝臟等食物中
獲得外,每天曬10?15分鐘太陽,人體便可以自行制造維
生素D。
五、拓展延伸
1.總結:如何保持骨骼、肌肉的健康?
(合理鍛煉、豐富營養(yǎng)、注意安全)
2.延伸:身邊的科學
安全警示語
單元小結:
第二單元養(yǎng)蠶
1.我們來養(yǎng)蠶
教學目標:
探究過程和方法:
1.提出有關養(yǎng)蠶的問題;
2.觀察蠶卵和蟻蠶;
3.能夠用語言和圖畫描述蠶卵和蟻蠶;
4.能夠對蟻蠶的長度做定量測量,并記錄下來。
科學知識:
1.知道養(yǎng)蠶的基本方法和注意事項;
2.知道蠶卵能孵出幼蟲,剛出殼的小蠶叫蟻蠶。
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1.初步領略生命的神奇與偉大;
2.關注生命、親近生命、珍愛生命。
教學難點:觀察蠶卵和蟻蠶。
教學重點:對蟻蠶的長度。
教學準備:視頻、課件。
教學過程:
一、導入
出示絲綢。
師問:“你們知道織絲綢的絲是怎么來的嗎?蠶是怎樣
的一種小動物,它又是怎樣吐絲的呢?你們想親自養(yǎng)蠶,親
眼觀察它吐絲,最后再親手抽絲嗎?”板書課題
二、自主學習
1.出示蠶卵。
師:“請你們猜一猜這是什么?(蠶卵)關于蠶你知道
些什么?”
2.討論“關于養(yǎng)蠶我們知道些什么”、“有哪些問題需
要研究”。
引導學生討論“關于養(yǎng)蠶我們知道些什么?”啟發(fā)學
生:“在寶寶出生前,媽媽會作好哪些準備?我們該怎樣做
蠶寶寶的媽媽呢?”
(1)要為蠶寶寶在紙盒中布置一個溫暖的家;
(2)別忘了在盒子上扎孔,蠶寶寶也要呼吸;
(3)蠶寶寶怕螞蟻、嶂螂、老鼠,要把蠶寶寶放在安全
的地方;飼料不能太稀,否則蠶寶寶會拉肚子。
3.觀察蠶卵,說一說蠶卵是怎樣的。
讓學生仔細觀察蠶卵的大小、顏色、形狀,用語言描述
出來。
4.觀察蟻蠶,說一說蟻蠶是什么樣的。
讓學生先用肉眼觀察剛出殼的蠶像什么?再用放大鏡
觀察并描述,最后用直尺測量她的長度并記錄。
最好讓學生能觀察蟻蠶孵出的一瞬間,看它怎樣大口
吃掉極有營養(yǎng)的卵殼,又去找食的情景。
指導學生在課堂上寫好第一篇蠶寶寶日記。
5.討論:“用哪些方法來記錄蠶寶寶的成長過程?”
安全警示語
板書設計:
課后反思:
2.給蠶寶寶記日記
教學目標
過程和方法:
1.學會養(yǎng)蠶;
(1)能夠較長時間觀察、描述蠶的生長和變化;
(2)能夠預測、比較和討論蠶的整個生長期的外觀變化;
(3)能通過圖畫和文字表述,交流觀察結果;
(4)能夠自主地探究關于蠶的自己感興趣的問題。
2.科學知識:
(1)知道幼蟲期需要食物、空氣等生活和成長的必要條
件;
(2)知道幼蟲形成了蛹,蠶蛾是從蠶蛹里羽化出來的;
(3)知道蠶的成蟲——蠶蛾從蛹里孵化出來后,不再吃
食物也不再長大;
(4)知道雌雄蠶蛾交尾后,雌蠶蛾產卵,卵孵出下一
代幼蟲。
3.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1)初步領略生命的神奇與偉大;
(2)更加關注生命、親近生命、珍愛生命;
(3)珍視在整個養(yǎng)蠶期間搜集的科學信息;
(4)體驗養(yǎng)蠶及研究蠶的樂趣;
(5)養(yǎng)成把養(yǎng)蠶活動堅持到底的科學態(tài)度
教學難點:記錄蠶一生的四個變態(tài)過程。
教學重點:能夠較長時間觀察描述、蠶的生長和變化。
教學準備:蠶、桑葉、課件。
教學過程
一、導入
師:“上節(jié)課我們了解了蠶卵和蟻蠶,今天我們來給大家頒
發(fā)‘領養(yǎng)證’和蠶寶寶,在這段時間里看哪個同學養(yǎng)的蠶寶
寶最長、最重、最健壯;誰的蠶繭最大、最重、最白。但我
們不要忘記給自己的蠶寶寶寫上成長記錄,今天我們來討論
一下觀察日記的寫法?!卑鍟n題
二、自主學習
1.閱讀教材上的文字。
2.自主探究的問題。
(1)比較吃桑葉的蠶和吃人工飼料的蠶,哪一個長得更
好些?
(2)用蒲公英的葉子,它能吐絲嗎?
(3)蠶蛻皮時為什么不能弄斷它身上的絲?讓學生討論
后,教師向學生講清其中的原因。剪開繭子的蛹還能活嗎?
3.小結:
評價學生寫的觀察日記。
三、課外拓展
讓學生在家繼續(xù)觀察蠶寶寶的一舉一動,并寫好觀察
日記。
安全警示語:
3.我們來抽絲
教學目標
探究過程和方法:
1.通過多種方法了解我國養(yǎng)蠶抽絲的歷史;
2.學習抽絲;
3.測量出一根絲的長度。
科學知識:
1.知道我國養(yǎng)蠶抽絲的歷史及對人類服飾業(yè)的貢獻;
2.學會繚絲方法。
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1.進一步感受生命創(chuàng)造的奇跡;
2.為祖國燦爛的古代蠶絲業(yè)文明而自豪。
教學重點:抽絲和測一根絲的長度。
教學難點:找準線上的絲頭。
教學準備:絲綢制品、電教片和圖片資料
教學過程:
一、導入
出示一些真絲織物。師:“這些織物是用什么做的呢?我國
養(yǎng)蠶業(yè)抽絲的歷史悠久,對人類服飾業(yè)作出重要的貢獻。
二、自主學習
1.指導學生看教材的文字。
2.大家來抽絲,看誰抽的絲最長。在蠶結繭后六、七天
挑一部分進行抽絲。
(1)讓學生先預測抽出的絲有多長。
(2)抽絲的方法:
A、把蠶繭表面的亂絲摘掉。
B、把蠶繭放在開水中浸泡。
C、用毛刷攪動,把蠶絲的頭兒找到。
(3)量~■量-一根絲到底有多長。
3.小結:通過學習抽絲你有什么體會?
你還想知道些什么?
三.課外拓展
整理好養(yǎng)蠶的資料和一些記錄,下節(jié)課進行經(jīng)驗交流。
安全警示語:
4.養(yǎng)蠶經(jīng)驗交流會
教學目標
過程與方法:
1.能夠再討論種交流蠶一生變化的信息;
2.能通過圖畫和文字整理、表達、交流觀察結果。
科學知識:
1.知道蠶及其他昆蟲的一生要經(jīng)過變態(tài);
2.知道昆蟲的外形特征。
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1.珍視在整個養(yǎng)蠶期間搜集的科學信息;
2.體驗養(yǎng)蠶及研究蠶的樂趣;
3.為自己長時間觀察研究獲得的成果而自豪;
4.能正確看待昆蟲與人類的關系。
教學重點:了解蠶的一生要經(jīng)過變態(tài)過程。
教學難點:通過圖畫或文字表述、觀察結果。
教學準備:蠶及其他昆蟲電教片。
教學過程;
一、導入
師:“我們的小蠶在你們的精心喂養(yǎng)下,慢慢長大了。
這節(jié)課我們一起來交流、總結一下自己的養(yǎng)蠶經(jīng)驗,好
嗎?”
二、交流、總結:
1.交流“蠶的一生經(jīng)過了哪些變化”。(蠶的一生經(jīng)
過了四種變化。)
你能夠把蠶一生的變化畫下來嗎?(學生先畫)
師:”書上的兩幅示范圖,一幅是直線式的,另一幅是
循環(huán)式的。你們覺得那一種更好、更有創(chuàng)意?說說為什么?
你能畫一幅更好的嗎?”
讓學生用自己的方式修改。
2.比較蠶蛾與蝴蝶有哪些相同和不同之處,形成昆蟲概
念。
指導學生看書
你能說出蝴蝶一生的變化嗎?
你有什么發(fā)現(xiàn)?
蠶蛾和蝴蝶的外形有什么不同之處?
蠶蛾和蝴蝶的外形的相同之處是什么?(身體都分為
頭、胸、腹;頭部都有一對觸角;胸部都有三對足。)
你認為蝴蝶和蠶蛾屬同一類生物嗎?說說你的理由。那
這種生物叫什么呢?
三、小結
四、課后拓展
了解蝴蝶的有關資料。
安全警示語:
板書設計:
單元小結:
第三單元物體的運動
1.一切都在運動中
教學目的:
過程與方法
能夠依據(jù)不同參照物描述物體相對的運動與靜止狀態(tài)。
科學知識
1.知道物體的運動是這一物體相對于參照物的位置的
變化。
2.知道選擇不同的參照物,判斷物體是否運動的結論
也不相同。
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意識到事物之間的相對性,能運用辯證的眼光看問題。
教學重點:會利用參照物判斷物體的運動或靜止狀態(tài)。
教學難點:理解“參照物”
教學準備:課件
教學過程:
一、集中話題
教師出示書上的圖片:你們觀察這副圖,你覺得哪些物
體在運動?你怎么知道他們在運動?
學生回答:鴨子、汽車、自行車等等。
教師在這里最好能讓學生用貼切的詞匯來形容這些運動的
物體是怎樣運動的。
二、探索和調查
教師:大家剛才說得都非常好,讓學生討論:坐在緩慢行駛
的汽車上,怎么知道汽車是否在前進。?
學生的觀點可能很多。教師可以不急與給予評價,讓學
生大膽發(fā)言,傾聽學生的意見可以發(fā)現(xiàn)學生原本的知識構
成。
教師:你們是這樣認為的嗎?下面我們來做個小模擬實
驗。
模擬實驗:讓學生站在滑板上進行滑動。
教師在這個時候可以提問:你們覺得誰在動?怎么動?
你根據(jù)什么標準說他在動?
學生回答是因為和其他物體相比,他的位置發(fā)生了變
化。
教師可以設定其他參照物,如坐著的同學、黑板等,讓
滑板車上的學生體驗出自己的運動狀態(tài)。
提問,現(xiàn)在你覺得誰在運動?為什么?學生回答。
教師以此鞏固參照物的概念。
教師可以增加難度:提出問題:如果參照物選滑板車本
身呢?
先提問在滑板車上的學生:你和滑板車比較,你在運動
嗎?學生回答沒有。
教師:為什么?
學生回答,因為和它相比,我自己的位置沒有發(fā)生變化。
教師:如果再有一輛滑板車和他同時同方向同速度前進
呢?在實際操作中,幫助學生進一步認識這個問題。
教師指導學生認識到世界上沒有絕對不運動的物體。
教師提問:原處的大樹在運動嗎?你的根據(jù)是什么?
教師提問:你們的參照物是什么?
學生回答:在運動因為地球本身在轉動。
教師:你有什么想法?
學生討論:得出結論:世界上沒有絕對靜止的物體。
三、回顧和解釋
請學生回去討論為什么要選擇參照物才能判斷是否運動?
并舉出例子。
安全警示語:
板書設計:
2.運動的快慢
教學目的:
過程與方法
1.會測量走路的速度。
2.能給各種物體運動的速度排序。
3.會使用秒表。
科學知識
1.知道物體運動的速度是不一樣的,速度的快慢可以
用一定距離中所用時間的多少來進行描述。
2.了解描述運動時還有方向的因素。
3.認識一些非常緩慢的運動。
教學重點:知道速度是指單位時間內通過的距離。
教學難點:會測量運動的速度。
教學準備:秒表、米尺。
教學過程:
一、集中話題
教師出示書上的圖片:提問:你們覺得他們四個誰運動
得更快呢?
學生回答:(這里不需要學生回答的很標準,只要有運
動的快慢的概念就可以了)
二、探索和調查
教師:你們所說的運動的快慢是指什么呢?讓學生先來
自己說說運動快慢的定義。
學生說,教師傾聽。學生很有可能會說速度快,運動的
就快,速度慢,運動的就慢。
教師:那么你們覺得兔子和烏龜誰的速度快呢?
學生回答是兔子。
教師:那么為什么在龜兔賽跑中它沒有烏龜早到終點
呢?
學生回答:因為兔子睡覺了。
教師:因為睡覺的原因,兔子浪費了什么呢?
學生:時間。
教師:對了,時間在表示運動的快慢中有重要的作用。
(教師讓學生自己看書,找到運動的快慢到底如何表示)。
教師讓學生看過后用自己的話來說說運動的快慢是怎
樣表示的,并說說速度的概念。
教師:我們已經(jīng)知道了速度的概念。那么你們有什么辦
法來設計一個實驗,來測量出我們步行的速度嗎?
教師,要想測量出步行的速度,必需要知道什么數(shù)據(jù)
呢?
學生思考后回答:距離和時間。
教師:你打算如何測量出距離和時間?
學生距離可以用皮尺量,時間可以用表測量。
教師這里可以出示秒表,告訴學生可以用這個工具來精
確的測量時間,并教會學生如何使用。
教師讓學生說說具體打算如何操作?要注意什么問
題?否則就會影響實驗結果?
學生討論后匯報。
開始實驗,教師巡視。
結束后開始匯報,讓學生知道每個人的速度都是不一樣
的,某些時候速度是可以控制的。
教師出示表格,讓學生用距離和時間的定義來描述這些
事物的速度。如(飛機的速度是1260千米/時,表示飛機能
在一個小時中飛行1260千米)
學生描述后,進行排序。
教師讓學生閱讀書上的材料,要讓學生明白運動是有方
向的。
教師讓學生回去思考:我們的手指甲也在運動嗎?你根
據(jù)什么這樣認為呢?你能找到證據(jù)來證明嗎?
三、回顧和解釋
想辦法證明月亮也在運動。
安全警示語:
板書設計:
3.運動的方式
教學目標:
過程與方法
1.能用畫圖的方式表示物體運動的方式。2.會描述
分析同一個物體運動時,同時具備的幾種運動方式。
科學知識
1.’知道物體運動的方式是各種各樣的,主要有四種類
型:直線運動、往復運動、旋轉運動和擺動。2.知道同一
個物體在運動時可能具備一種或一種以上的運動方式。3.知
道運用觀察、比較的方法認識事物的特點。
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體會到運動的簡單性和復雜性,認識到復雜的運動是由
簡單運動
教學重點:用畫圖的方式表示物體運動的軌跡并分類。
教學難點:分析一個物體的復合運動方式。
教學準備:易拉罐、一些物體運動圖片和視頻。
教學過程:
一、集中話題
由玩入境,初步感知物體的運動方式
1.教師(出示紙風車):誰會玩這個小風車?
2.學生上講臺演示風車的玩法。
3.讓學生將自帶的玩具在小組內相互交換著玩一玩,
看看哪些玩具會運動?怎樣運動的?
4.學生匯報自己玩玩具的情況,初步感知物體的運動
方式。
二、探索和調查
1.教師:剛才玩的是玩具,小朋友們有了不少發(fā)現(xiàn),老
師這還有幾種簡單的材料(出示小木塊、鋼尺、橡皮筋、紙
風車、單擺裝置),你們想不想玩?
學生的情緒被調動后,教師讓學生小組交換一下意見,
選擇你們最感興趣的幾種材料來研究。
2.教師:請小朋友們仔細觀察一下你們要研究的材料,
想一想,怎樣可以讓它們運動起來?
學生小組交流一會。
3.教師:馬上我們就要研究了,你們覺得在研究中我
們要注意些什么?
引3學生說出小組成員要分工協(xié)作,仔細觀察,做好記
錄等等。
4.學生小組合作探究物體的運動方式。教師適時指導,
做學生探究活動的指導者、合作者。
5.學生匯報探究結果。
教師鼓勵學生大膽說出自己小組的探究結果,可以給物
體的運動方式起名,可以用筆畫出物體的運動方式,教師和
學生共同參與,得出物體運動的幾種方式。
板書:木塊f移動f
紙風車一轉動
鋼尺、橡皮筋一振動
單擺一擺動
6.學生小組討論:比較鋼尺、橡皮筋和蕩秋千的運動
方式有什么相同和不同。
三、實踐應用,判斷物體的運動方式
1.學生看課本的圖,了解這些物體包含有哪些運動方
式。
2.學生組內交流各自想法。
3.學生匯報小組交流情況,在學生匯報的基礎上,教
師小結。
火車的運動方式是移動加轉動;水輪的旋轉運動,鋸木
頭的往復運動,蹺蹺板是往復運動,轉椅是轉動。
教師和學生一起來分析比較復雜的運動方式:
學生開始看書并開始進行討論,學生在討論十教師可以
不進行知道,讓學生大膽的發(fā)言。
教師總結:易拉罐在直線運動的過程中還有自身的轉
動;竹蜻蜓在轉動中還需要直線上升(或下降);老鷹在空
中時而盤旋、時而向下滑翔。
教師:今天我們研究了物體的運動方式,你們發(fā)現(xiàn)了很
多,可是研究只局限于課堂內,其實我們生活中還有許多物
體在運動著,希望小朋友在課外繼續(xù)研究。
安全警示語:
板書設計:
課后反思:
4.小車的運動
教學目標:
過程與方法
1.能夠根據(jù)假設設計實驗進行驗證。
2.能夠使用“控制變量”的方法搜集證據(jù)。
3.能夠通過測量、搜集、記錄數(shù)據(jù),并選擇有效的數(shù)
據(jù)支持證據(jù)。
情咸、本唐與價值沏
1.7本《質復試驗獲取可靠測試結果的重要性。
2.意識到科學方法在解決日常工作、生活問題中所起
的作用。
教學重點:按照“問題一假設一實驗一結論”的科學探
究過程進行探究。
教學難點:根據(jù)假設設計實驗。
教學準備:計時器、小車、尺子、墊圈等。
教學過程:
一、集中話題
1.上一節(jié)課我們學習了物體的運動方式,請同學們說說
你知道了哪些運動方式?(學生自由說)
2.教師用小車在木板上滑動,讓學生觀察,問:小車的
運動方式是什么?(教師引導:車輪和車廂的運動是什么方
式?)
教師總結:車論的運動是轉動,而車廂的運動方式是直
線移動。
教師提問:“你們覺得要想讓汽車運動的更快和什么因
素有關。
二、探索和調查
學生可能的回答有:
1.動力大。2.車輪多。3.減少貨物的重量4.、與路面
的好壞有關。
教師將學生的回答全部記錄在黑板上,并提問,你們的
想法都很好,都動腦筋了。那么你們覺得這些問題中你們最
想研究哪一個呢?
教師提出這個問題后,可以讓每個小組商量一下,統(tǒng)一
意見后再說。
學生選擇完成后,教師可以選擇得票最多的問題一起來
研究。
教師,那么你們打算如何研究呢?(教師讓學生思考并
討論)你們的方法怎樣才能讓其他同學信服?怎樣證明就是
這個原因,而不是其他不確定的原因造成的?
(學生開始思考,這里要讓學生明白只有采取“控制變
量”的方法才能很好的完成整個驗證過程。)教師提示學生
每次只改變一個變量,才有說服力。
學生開始設計實驗。
教師是學生匯報實驗步驟和方法,并要求學生說出在這
個過程中你打算如何控制變量?教師提示學生要多做幾次,
防止偶然現(xiàn)象。
學生回答,結束后開始實驗,巡視指導。實驗結束后,
匯報結果。總結
三、回顧和解釋
請你利用今天所學的知識,證明黃豆的發(fā)芽需要水。
安全警示語:
5.擺
教學目標:
過程與方法
1.能夠對影響擺的快慢有哪些因素進行假設。
2.能夠根據(jù)假設設計實驗進行驗證。
3.能夠使用“控制變量”的方法搜集證據(jù)。
4.能夠測量在單位時間內擺動的次數(shù)。
5.能夠通過測量搜集、記錄數(shù)據(jù),并選擇有效的數(shù)據(jù)
支持證據(jù)。
科學知識
1.知道擺的快慢與擺長有關系,擺長越長,擺得就越
慢;反之擺得越快。
2.在實驗中會“控制變量”,知道控制變量是一種搜
集證據(jù)的重要方法。
3.知道可以用數(shù)據(jù)分析試驗結果。
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1.體會反復試驗獲取可靠測試結果的重要性。
2.體驗到對待科學研究要持嚴謹?shù)膽B(tài)度。體驗與人合
作共同完成任務和研究擺的樂趣。
教學重點:探究擺的快慢與什么因素有關。
教學難點:設計一個擺,在十五秒內擺動的次數(shù)與教師
給的次數(shù)一樣。
教學準備:各種擺的圖片或老式的發(fā)條鐘。
教學過程:
L.教師:我手心里握著一樣東西,大家想看看是什么
嗎?
(教師松手,手心掛著一個簡易的擺)問學生:你們知
道它叫什么嗎?
板書:擺
2.教師:關于擺,你們知道些什么知識?(指名學生說
說)
3.今天我們就來研究擺,探究一下擺中有什么奧秘。
二、探索和調查
讓學生學會測定15秒內擺擺動的次數(shù)。
(1)教師:要了解擺的奧秘,首先,讓我們來掌握一項
本領,學會測定擺在單位時間內擺動的次數(shù)。那擺怎樣才算
擺動一次呢?
教師演示:把擺拉開一個角度,松手。同時講解:擺擺
到另一面,再回到開始運動的地方我們就算擺擺動一次。
(2)講解如何使用秒表記時。
(3)教師與學生合作:測定講臺上的擺15秒內擺動的
次數(shù)。教師同時指導,怎樣減小誤差。
(每組到老師處領一個擺,組內自行分工:記時員,操
作擺的人員,記數(shù)員,記錄員,匯報員。)
(4)學生合作測定擺在15秒內擺動的次數(shù)。
(5)學生匯報。
2.發(fā)現(xiàn)問題,作出假設。
(1)談話:同學們,你們匯報的實驗結果,各組的擺在
15秒內擺動的次數(shù)基本上都不同,那為什么擺在相同的時間
內擺動會有快慢?擺擺動的快慢究竟與什么有關呢?
(2)學生討論,作出猜測。
(3)學生猜測,歸結為擺的快慢與擺角的大小、擺錘的
輕重、擺線的長短有關。(板書)
設計實驗,驗證假設。
(1)教師:假設不一定是正確的,那就讓我們用實驗來
證明。你們小組覺得擺的快慢與哪種假設最有可能有關,就
作為你們研究的課題,設計一下你們的實驗該怎么來做?
(2)學生匯報方案,相互評點各組設計的實驗方案是否科
學,教師再提供參考意見,主要是怎樣控制變量。
實驗驗證,得出結論。
(1)學生按照自己的實驗方案,操作實驗。
(2)匯報結果。
(3)教師問出錯的小組,別人講的是否有道理,有道理
自己就再做一遍。
(4)匯總得出結論:擺的快慢只與擺線的長短有關。
5.研究擺擺動快慢的內在規(guī)律。
(1)分派任務:全班九組,每組選做一個15秒內正好
擺動8、9、10、11、12、13、14、15、16次的擺。每次做
的結果記錄下來,便于修正。
(2)小組合作制作。
(3)制作完成的小組把擺掛到黑板相應次數(shù)的釘子上。
(5)觀察掛在黑板上的擺,有什么規(guī)律?
(6)小結:擺的快慢只與擺線的長短有關;而且擺線越
長,擺得就越慢;擺線越短,擺得就越快。
6.應用
(1)教師出示一只掛鐘:老師的這只掛鐘走慢了,那么
我們怎樣做才可以讓它走準呢?走快了,又該怎么辦?
(2)學生討論、匯報。
(3)教師針對掛鐘講解。
三、回顧和解釋
教師:這節(jié)課,我們又一次運用發(fā)現(xiàn)問題、作出假設、
實驗驗證、得出結論的科學探究方法研究了擺,你們獲得了
有關擺的哪些知識?
學生交流。
四、布置作業(yè)
收集有關擺的資料。
單元小結:
第四單元無處不在的力
1.力在哪里
教學目標:
過程與方法:
1.能夠收集事例,通過物體的運動狀態(tài)、形狀的變化及人物感
受說明生活中力的存在。
2.能夠通過實驗探究力對物體的運動、形狀的影響,體驗力的
大小。
3.會用彈簧秤測量力的大小。
科學知識:
1.知道力的普遍存在以及力對物體運動、形狀的影響。
2.知道力有大小和方向,同一物體受到不同方向力的作用。
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關注生活中的科學、喜歡進行科學探究活動,并從中體驗和感受
樂趣。
教學重點:
認識力對物體運動的影響。
教學準備:
玻璃彈子、橡皮泥、彈簧秤、鉤碼、蘋果、小刀、相關圖片等。
課時安排:2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導入:
1.同學們,你們知道〃力〃是什么東西嗎?在日常生活中你感覺
到過力嗎?
2.聽取學生回答。
3.出示P40圖片,學生通過觀察并回答問題。
(學生合作交流后再回答)
4.師小結:力是無形的,但我們可以體驗和觀察到它作用到物體上
時所產生的效果。
活動一:研究力對物體運動的影響。
1.談話:要使彈子(玻璃球)滾動起來,滾的快一點或停下來,應
該怎樣做?
2.學生活動。
3.集體交流。
4.提問:力對物體運動有什么影響?
活動二:研究力對物體形狀的影響。
1.學生拿一小團橡皮呢或面粉,朝不同方向用力,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現(xiàn)
象?
2.學生活動。
3.合作交流。
4.問:這說明了什么?
活動三:研究力的大小、
1.談話:力是可以測量的,要精確地測量力的大小,只有用測量儀
器-----彈簧秤來測量力的大小。
2.知道力的單位是牛頓。
3.強調:使用彈簧秤應注意什么?
學生自學P41下面彈簧秤的使用方法。
4.學生活動。(測量一下蘋果的質量)
5.合作交流。
6.匯報。
第二課時
一、教學過程:
1.談話:力在我們的生活中無處不在。
活動四:研究力的方向
2.我們手提一桶水,受到哪些方向力的作用。引導學生分析受力方
向,會用箭頭表示力的方向。
3.學生觀察P42下圖。
研究:①打出去的羽毛球在空中受到哪些方向力的作用?②在水中運
動
4.合作交流。
5.匯報。
活動五:
1.找兩個力氣大小相同的學生做推門表演,門為什么沒動?兩生向
兩邊拉一只大箱子,箱子也為什么沒有移動?
2.學生討論,并引導學生了解到力有方向以及力的作用對物體運
動狀態(tài)的影響。
二、全課小結:
1.這節(jié)課,你認識了什么?
2.關于力,你還有什么問題?
三、布置作業(yè):
觀察同學或自己哪些動作用了力?
安全警示語:
板書設計:
課后反思:
2.物體的形狀改變以后
教學目標:
過程與方法:
1.能夠探究發(fā)現(xiàn)生活中彈性物體的共同點。
2.能夠通過實驗感受彈力的大小與方向。
3.能夠做研究彈簧伸長與拉力之間關系的實驗。
科學知識:
1.知道物體受力時形狀發(fā)生變化,去掉外力時恢復原來的形狀。
2.知道物體發(fā)生形變時會產生彈力。
3.了解彈簧伸長長度與拉力之間的關系。
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1.樂于研究生活中的有關彈性現(xiàn)象。
2.感受到用數(shù)據(jù)進行論證的重要性。
教學重點:彈力怎樣產生。
教學難點:彈簧伸長與拉力的關系。
教學準備:彈簧、橡皮筋、鋼尺、海綿、硬幣、彈簧秤、鉤碼等。
教學過程:
一、導入
談話:今天,我們共同來研究用力改變物體的形狀,或去掉所用
的力,會發(fā)生什么現(xiàn)象。
1.學生實驗:
活動一:用準備的材料研究,壓彈簧、拉橡皮筋、彎尺子、捏海綿等
動手操作,發(fā)現(xiàn)它們共同點。
2.學生合作討論、交流。
⑴提出自己的猜測,允許學生有不同意見。
⑵教師引導:施力與撤力物體的形狀會發(fā)生怎樣的變化?
活動二:學生做彈幣實驗。
1.教師講清彈幣活動要求。
2.小組合作彈硬幣。
3.彈完后,學生討論。
①為什么中間硬幣沒有動而右邊硬幣會被彈出去?
②上面的實驗說明了什么?
③學生回答后,教師可適當給予解釋。
第二課時
教學過程:
活動三:探究拉力與彈簧拉伸長度之間的關系。
1.學生分組設計一個彈簧與鉤碼多少的對比實驗:
①讓學生自己提出設計方案。
②然后要求四人小組討論制定最佳方案,師巡視了解情況,作個
別指導。
2.問:每增加一個鉤碼,彈簧的拉伸長度有什么變化和規(guī)律?
①小組討論。
②匯報交流。
3.問:①根彈簧拉伸長度的規(guī)律,掛2個鉤碼彈簧拉伸的長度
會是多少?掛4個鉤碼呢?②如果無限制地將鉤碼掛下去,彈簧會怎
樣,為什么?③學生討論后,匯報交流。
4學生認識和理解“彈性〃和〃彈力讓學生說說什么是〃彈性〃和
〃彈力〃。
活動四:研究了解生產生活中是如何利用物體的彈性。
1.談話:生活中和生產中哪些地方運用了物體的彈性?
2.學生展開討論、交流。
3.師引導學生觀察P44圖中的現(xiàn)象中什么物體是彈性較大的物
體,誰對這些物體施力?哪些物體的形狀發(fā)生了改變?去掉外力后又
引起了什么變化?這些變化產生了什么樣的力?
4.學生回答后教師可作適當補充?
三、課后總結:
1.問:這節(jié)課,你都學到了什么知識?
2.問:關于彈力,你還有什么問題?
四、布置作業(yè):
回家觀察哪些物體運用了彈性?
安全警示語:
板書設計:
3.蘋果為什么會落地
教學目標:
過程與方法
1.能夠收集相關事例來說明重力的普遍存在。
2.能夠通過實驗感受到物體重力的方向、大小。
3.能夠利用器物模擬出月球圍繞地球轉的原理。
4.能收集有關牛頓的科學故事并與同學分享。
科學知識:
1.認識地球上的萬物都具有豎直向下的重力,物體重力是由于
地球引力引起的。
2.初步體驗到物體間存在著相互吸引的萬有引力,天體的圓周
運動可以產生離心力。
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1.愿意主動提供自己的資料和想法,聽取其他同學的看法和意
見。
2.體會到任何科學認識都來源于科學實踐,科學認識與生活是
息息相關的。
3.感受科學活動和探究的樂趣,愿意像科學家牛頓那樣大膽想
象,熱愛科學研究。
教學重點:認識地球上的物體垂直向下的重力來自于地球引力。
教學難點:旋轉甩水桶游戲中掌握身體平衡。
教學準備:學生收集牛頓的科學故事,教師準備課件。
教學準備:
1.學生收集牛頓的科學故事,教師準備相關的資料,蘋果落地
的課件。
2.重力(地球引力)方向示意圖,直尺。
3.裝水的水瓶上系上繩子,火箭升空及人造衛(wèi)星繞地球飛行的
錄像或圖片。
課時安排:1課時
教學過程:
一、教學引入
1.課件演示、蘋果落地。
2.提問:看到這一現(xiàn)象,你想到什么?
3.談話:當科學家牛頓看到這一現(xiàn)象,他是怎么想的?由此他
有了一個偉大的發(fā)明。(板書課題)
二、引導探究
活動一:了解牛頓研究地球引力的故事。
1.談話:關于牛頓和〃蘋果落地〃的故事,你知道嗎?給同學們講一
講。
2.學生講各自收集的〃牛頓研究蘋果落地〃的故事。
3.談話:關于牛頓提出的兩個問題:
〃為什么蘋果總是落到地上,而不落向天空?〃
〃假如蘋果樹非常高,一直頂?shù)皆铝粒O想月亮就是棵高高蘋果樹上
的一個蘋果,它會不會落到地上來呢?〃
你有什么看法?
學生合作交流、匯報。
活動二:認識重力的存在及其方向
1.談話:牛頓經(jīng)過反復思考,對此提出了令人信服的兩個解釋。
2.出示地球上物體重力的方向示意圖,講解牛頓的第一種解釋。
3.討論:重力的方向是什么?為什么會產生重力?
4.游戲:抓尺子(或鉛筆)
①講解游戲方法。
②學生活動。
③談感受。
活動三:認識離心力
1.游戲:旋轉裝有水的瓶子。
①講解游戲方法。
②學生活動、匯報。
③提問:怎樣解釋這一現(xiàn)象?
1.討論:通過以上現(xiàn)象,你認為月亮為什么不會掉下來?
2.談話:正是牛頓的這個第二解釋,才有了今天航天事業(yè)的發(fā)展。
播放火箭升空以及人造衛(wèi)星繞地飛行的錄像或圖片。
三、總結、評價。
安全警示語:
板書設計:
4.摩擦力的秘密
教學目標:
過程與方法
1.能夠從日常生活中發(fā)現(xiàn)有關摩擦和摩擦力。
2.能夠設計實驗研究減小運動物體在固體、液體、氣體中的摩
擦力。
3.選擇適合自己的方式表達對摩擦力的結果。
科學知識:
1.認識摩擦產生的條件,知道什么是摩擦現(xiàn)象,什么是摩擦力。
2.了解減少或增大物體間摩擦力的方法。
3.知道摩擦現(xiàn)象在生活中的正負效應。
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1.對探究日常生活中的摩擦現(xiàn)象感興趣。
2.能夠辯證地看待摩擦力。
教學重點:研究如何減少物體之間的摩擦力。
教學難點:分析摩擦力的“功”與“過”。
教學準備:
1.磚塊、人游泳活動,物體在空中運動的圖片或錄像。
2.彈簧秤、帶鉤的重物(或鉤碼)、圓桿鉛筆、油。
3.橡皮泥若干、洗潔精或油、透明塑料瓶、秒表、鯨或海豚體
形照片。
4.流線型火車的圖片。
5.生活中增大或減少摩擦力的事例的圖片或實物。
教學過程:
一、教學引入
1.學生活動:用小拇指推磚塊或把手平放在桌面向前推。
2.提問:通過剛才的活動,你有什么感受?為什么?你認為是
什么原因引起的?什么是摩擦力?
3.談話:今天我們來認識〃摩擦力的秘密(板書課題)
二、引導探究
活動一:認識摩擦現(xiàn)象及摩擦力
1.討論:摩擦力是從何處產生的?摩擦力的方向是怎樣的?
2.講解:摩擦力。
3.提問:生活中都有哪些地方存在摩擦力?物體在水中或空氣
中運動是否產生摩擦力?
4.出示圖片或放錄像講解。
活動二:認識摩擦力的正負效應。
1.談話:冬季,我們必須及時清理街道上的積雪,而當滑冰時,
我們會專門凍一個冰場。由此,你想到什么?
2.討論:你認為哪些是摩擦力的〃功〃?哪些是摩擦力的“過〃?
出示圖片,讓學生辨析。
活動三:研究減小固體間摩擦力的辦法。
1.談話:當物體運動時,怎樣減小兩個物體間的摩擦力呢?利
用桌上所給的材料,自己想想辦法。
2.提問:在實驗中應注意什么?強調注意事項。
3.學生活動,要求盡可能多的想出辦法。
4.匯報。
5.教師小結。
第二課時
活動四:研究減小物體在水中受到阻力的辦法。
1.談話:物體在水中運動,怎樣減小它受到的摩擦力呢?下面
我們通過實驗來認識。
2.出示鯨或海豚的圖片啟發(fā):為什么鯨或海豚的身體是兩頭尖,
中間大,這有什么作用?
3.講解實驗方法。
4.學生活動,用秒表計時。
5.匯報。
6.小結。
活動五:了解流線型物體在空氣中受到的阻力較小。
1.出示流線型車或火車圖片,問:怎樣減小物體在空氣中運動
受到的摩擦力呢?設計方案,并進行研究。
2.學生設計方案,教師完善。
3.學生合作交流,匯報。
4.教師小結。
活動六:了解生活中增大或減小摩擦力的事例。
1.提問:摩擦力的存在有時有用,有時又給人帶來不便,說一
說生活中都有哪些地方需要增大摩擦力?哪些地方需要減小摩擦
力?
2.學生討論、匯報。
3.出示一組生活中增大或減小摩擦力的圖片,讓學生辨析。
三、鞏固、評價
1.提問:通過兩節(jié)課的學習,你認識了什么?
2.提問:假如世界上不存在摩擦力,將會怎樣?
作業(yè)設計:
1.觀察自行車的構造,哪些需要增大或減小摩擦力?是怎樣增
大或減小摩擦力的。
2.了解生活中還有哪些地方需要增大或減小摩擦力,并想辦法
解決。
安全警示語:
4.降落傘
教學目標:
過程與方法
1.能夠利用現(xiàn)有材料,設計并制作簡易降落傘。
2.能夠設計實驗探究影響降落傘下降快慢的因素。
科學知識:
1.知道降落傘緩慢下降的原因(即增大空氣阻力)。
2.初步了解影響降落傘下降速度的因素。
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1.認識到科技發(fā)展對人類社會的促進作用。
2.具有合作與參與的意識,主動進行分享與交流的品質。
3.產生對科學問題進行反復嘗試與探索的精神。
教學重點:探究出降落傘下降的速度與那些因素有關。
教學難點:制作一個性能良好的降落傘。
教學準備:
1.線段、衣夾、手帕、牛皮紙、塑料代、剪刀、秒表、材料袋
內制作降落傘的材料。
2.各種各樣的降落傘,實驗記錄。
教學過程:
一、教學引入
談話:同學們在電視、電影上都見過降落傘,降落傘為什么能起
到保護人或物的作用呢?它降落快慢與什么有關呢?我們今天來探
究(板書課題)
二、引導探究
活動一:認識降落傘下降過程中受到的各種力的作用。
1.播放降落傘下降的錄像。
討論:降落傘下降時都受到哪些力?
2.匯報。
3.小結。
活動二:制作簡易降落傘,并測試降落傘的下降速度。
1.觀察材料。
2.提問:制作降落傘時應注意什么?
3.講解制作方法。
4.學生進行制度。
5.測試降落傘的下降速度。
①學生合作交流。
②匯報。
活動三:探究影響降落傘下降速度的因素。
L討論:降落傘下降速度的快慢與哪些因素有關?
2.匯報。
3.根據(jù)你選擇的問題,設計實驗方案。
4.進行完善。
5.學生活動。
6.集體交流。
三、鞏固、評價。
1.提問:通過探究,你都認識到了什么?
2.提問:關于〃力〃你還有什么問題?你還想知道什么?
作業(yè):自己設計實驗,研究有關〃力〃的問題。
單元小結: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養(yǎng)魚技巧與知識培訓課件
- 2025年度海洋動物運輸與供應鏈管理合同3篇
- 綠森鋼化中空玻璃遷擴建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模板-立項拿地
- 全國清華版信息技術小學四年級下冊新授課 第4課 獨特景觀-在幻燈片中插入文本框 說課稿
- Unit7 Grammar Focus 說課稿 2024-2025學年人教版英語七年級上冊
- 貴州省安順市(2024年-2025年小學六年級語文)統(tǒng)編版競賽題(下學期)試卷及答案
- 安徽省合肥市新站區(qū)2024-2025學年九年級上學期期末化學試卷(含答案)
- 二零二五年度周轉材料租賃與施工現(xiàn)場安全生產合同3篇
- 陜西省商洛市(2024年-2025年小學六年級語文)部編版小升初真題(上學期)試卷及答案
- 貴州黔南經(jīng)濟學院《手繪表現(xiàn)技法景觀》2023-2024學年第一學期期末試卷
- 事業(yè)單位公開招聘工作人員政審表
- GB/T 35199-2017土方機械輪胎式裝載機技術條件
- GB/T 28591-2012風力等級
- 思博安根測儀熱凝牙膠尖-說明書
- 信息學奧賽-計算機基礎知識(完整版)資料
- 數(shù)字信號處理(課件)
- 出院小結模板
- HITACHI (日立)存儲操作說明書
- (新版教材)蘇教版二年級下冊科學全冊教案(教學設計)
- 61850基礎技術介紹0001
- 電鏡基本知識培訓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