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總復習政治課件必修3第03單元第06課我們的中華文化_第1頁
高考總復習政治課件必修3第03單元第06課我們的中華文化_第2頁
高考總復習政治課件必修3第03單元第06課我們的中華文化_第3頁
高考總復習政治課件必修3第03單元第06課我們的中華文化_第4頁
高考總復習政治課件必修3第03單元第06課我們的中華文化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39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文化生活必修三第三單元中華文化與民族精神【單元備考指南】

考點考向全國卷五年考情命題特點燦爛的中華文化2014·全國卷Ⅱ·T192013·全國卷Ⅰ·T39(1)2013·全國卷Ⅱ·T19全國卷考查較少,但地方卷考查較多。主要以中華文化的發(fā)展歷程、文化作品、傳統(tǒng)思想等背景材料考查。主要結合民族精神的具體表現(xiàn),考查這些精神與中華民族精神的關系以及弘揚和培育中華民族精神的意義弘揚和培育民族精神2016·全國乙卷·T39(2)2015·全國卷Ⅱ·T39(2)1.中華文化源遠流長、博大精深。2.中華文化的包容性。3.中華各民族對中華文化的貢獻。第六課我們的中華文化02課堂·探究案欄目導航01課前·預習案03課后·練習案01課前·預習案我們的中華文化—

基本特征

重要見證博大精深兼收并蓄理解我們的中華文化—

共同熔鑄民族特性認同感和歸屬感民族凝聚力封建統(tǒng)治1.中華文化源遠流長得益于漢字和史書典籍的延續(xù)。(

)2.漢字的產生與發(fā)展是一種自然現(xiàn)象。(

)3.不同地域決定不同文化的發(fā)展。(

)2.海峽兩岸文化從差異走向統(tǒng)一。(

)5.中華文化的具體內涵是亙古不變的。(

)6.中華文化是中華各民族文化的總和。(

)7.包容性即求同存異,兼收并蓄。(

×

×

×

×

×

1.“素胚勾勒出青花筆鋒濃轉淡,瓶身描繪的牡丹一如你初妝”,韻味傳神的青花瓷穿越千年的歷史,向人們展示了中華文化的(

)A.包容廣納

B.推陳出新C.博大精深

D.源遠流長答案:D2.作為中華文化“源遠流長”的見證,最有說服力的是(

)①漢字②史書典籍③京?、車婣.①②

B.①③

C.①④

D.②③答案:A3.《中國漢字聽寫大會》在央視成功首播后,在全社會迅速掀起了一股手寫漢字的熱潮。這是基于漢字(

)①是中華文化的基本載體②是人類進入文明時代的重要標志③具有傳承中華文明的作用④是民族文化的集中展示A.①③

B.②③

C.②④

D.①④答案:A4.北京的“四合院”、上海的“石庫門”、廣東的“圍村”、陜西的“窯洞”等民居建筑都與當?shù)氐淖匀画h(huán)境、民俗民風息息相關,特色鮮明、異中有同,是中華民族共有的文化財富。這說明(

)A.文化的差異性是由各地千差萬別的自然條件決定的B.各具特色的區(qū)域文化蘊含著中華文化的共性C.中華文化呈現(xiàn)著多民族文化的豐富色彩D.區(qū)域文化相互借鑒而日趨同一、漸趨融合答案:B5.在處理與外來文化關系時,我們應當求同存異、兼收并蓄,這樣做有利于(

)①在和睦的關系中交流②增強對自身文化的認同③增強對外來文化的歸屬感④吸收外來文化的所有成分A.①②

B.②③C.③④

D.①④答案:A1.中華文化源遠流長的見證(1)漢字:文字是文化的基本載體。文字的發(fā)明,使人類文明得以傳承,標志著人類進入文明時代。漢字為書寫中華文化,傳承中華文明,發(fā)揮了巨大的作用。漢字文化內涵豐富,今天為中華各族人民所通用,是中華文明的重要標志。(2)史書典籍:是中華文化一脈相傳的重要見證。我國史書典籍的特點:規(guī)模之大、存留之豐為世界所僅有。02課堂·探究案考點中華文化2.中華文化博大精深的表現(xiàn)(重難點)獨特性中華文化獨樹一幟,獨領風騷。中華文化的文學藝術和科學技術為世界文明的進步作出了重要貢獻,在世界文化寶庫中占有重要位置區(qū)域性一方水土,一方文化。我國幅員遼闊,各地自然條件千差萬別,經(jīng)濟社會發(fā)展程度不同,受歷史、地理等因素的影響,各地區(qū)的文化帶有明顯的區(qū)域特征民族性中華之瑰寶,民族之驕傲。各具特色的民族文化異彩紛呈,都為中華文化的形成和發(fā)展作出了重要貢獻3.準確把握中華文化兩個基本特征的關系源遠流長博大精深區(qū)別側重點側重于歷史悠久、綿延不斷,相對于其他文明的衰落、消亡而言側重于豐富厚重,具體表現(xiàn)為獨特性、區(qū)域性、民族性視角歷程、動態(tài)、縱向內涵、靜態(tài)、橫向見證漢字、史書典籍文學藝術、科學技術聯(lián)系①都是中華文化與其他文化區(qū)別的基本特征。②因為中華文化源遠流長,所以才有時間發(fā)展自己、豐富自己,才有可能博大精深;因為中華文化博大精深,所以才具有了強大的生命力,才有可能源遠流長。③原因都在于包容性4.中華文化的包容性5.中華各民族對中華文化的貢獻(1)中華民族是多民族的共同體,中華文化呈現(xiàn)著多種民族文化的豐富色彩。中華各民族的文化,既有中華文化的共性,又有各自的民族特性。(2)各民族文化相互交融、相互促進,共同熔鑄了中華文化。各民族的優(yōu)秀文化都是中華文化的瑰寶,都是中華民族的驕傲。(3)各族人民對共同擁有的中華文化的認同感和歸屬感,顯示了中華民族厚重的文化底蘊和強大的民族凝聚力。[提醒]理解中華文化與中華各民族文化的關系可以聯(lián)系世界文化與世界各民族文化的關系,以及哲學中矛盾的普遍性與特殊性的關系。1.(2016·天津卷·10)中國古代園林建筑的獨特之處,在于把哲學觀念與歷史文脈融入磚石草木之中,使建筑成為中華文化傳承的視覺象征。例如為世人所稱道的蘇州園林,“雖未人作,宛自天成”,體現(xiàn)了“天人合一”的精神追求。這印證了(

)①中華文化的博大精深②園林建筑是文化的物質載體③文化的傳承依賴于傳統(tǒng)建筑的保護④文化是維系民族生存和發(fā)展的精神紐帶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A

考向一源遠流長與博大精深

解析:古代園林建筑的獨特性體現(xiàn)了中華文化的博大精深,①正確;園林建筑體現(xiàn)了“天人合一”的精神追求,這體現(xiàn)了園林建筑是文化的物質載體,②正確;傳承的文化有傳統(tǒng)習俗、傳統(tǒng)建筑、傳統(tǒng)文藝、傳統(tǒng)思想,③表述錯誤,④說法錯誤,傳統(tǒng)文化是維系民族生存和發(fā)展的精神紐帶,故本題答案選擇A。點睛:區(qū)分判斷源遠流長與博大精深的方法,源遠流長強調中華文化歷史悠久,漢字和史書典籍是中華文化源遠流長的見證;中華文化博大精深強調中華文化內涵豐富、形式多樣、范圍廣闊,具體表現(xiàn)在獨特性、區(qū)域性和民族性三個方面。2.(2013·全國卷Ⅱ·19)《臺灣風物圖卷》長達320米,以生動的筆墨描繪了臺灣的自然山川、民俗風土、人文環(huán)境等,被譽為寶島的“清明上河圖”。中國國民黨主席在2005年訪問大陸的“破冰之旅”時,將該圖卷的縮小版作為禮物贈送給中國共產黨領導人?!杜_灣風物圖卷》在海峽兩岸交流中扮演了重要角色,它(

)①展現(xiàn)了中華文化多姿多彩的魅力②反映了海峽兩岸文化同根同源③具有與《清明上河圖》相同的文化價值和藝術風格④是海峽兩岸文化從差異走向同一的重要體現(xiàn)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A

解析:《臺灣風物圖卷》畫作展現(xiàn)了中華文化多姿多彩的魅力,反映了海峽兩岸文化同根同源,①②正確;兩幅畫各有不同的欣賞價值,③說法錯誤;文化具有多樣性,“走向同一”的說法是錯誤的,④不能入選。3.(2015·海南卷·18)中國珠算以算盤為工具,通過計算口訣和手指撥珠進行加、減、乘、除、乘方、開方等運算,珠動數(shù)出,算存一體,實用方便,被稱為中國古代“第五大發(fā)明”。2013年12月,聯(lián)合國教科文組織將中國珠算列入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中國珠算成功申遺(

)①提供了創(chuàng)新中華文化的成功案例②豐富了中華民族精神的時代內涵③促進了中外文化交流互鑒④彰顯了中華文化的獨特魅力和價值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D

解析:中國珠算成功申遺,有利于促進中外文化交流互鑒,也彰顯了中華文化的獨特魅力和價值,③④符合題意;中國珠算成功申遺與文化創(chuàng)新和民族精神無關,①②不符合題意。故選D。點睛:珠算申遺成功后,要讓更多人知曉并認可這一國粹,讓更多人參與進來。首先需要做好宣傳工作。同時,還要做好普及推廣這門功課。比如,將珠算重新納入小學課程標準體系,在試點的基礎上逐步推開。另外,珠算最大缺陷在于功能太單一,款式太陳舊,使用太單調,這就需要創(chuàng)新功能,賦予算盤更多時尚元素,緊跟時代發(fā)展步伐,讓學習、應用、娛樂多位一體。4.(2015·江蘇卷·21)旗袍,源自滿族旗人的長袍,后融合了旗袍馬甲和文明新裝的特點,并結合了西式裙裝的配伍形式,被視為20世紀中國女裝的典型代表和中西交融的設計典范。材料表明(

)①各民族文化既有個性也有共性②中華文化具有包容性的特征③民族服飾是民族文化的集中表達④不同文化在借鑒吸收中逐漸趨同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A

考向二中華文化的包容性

解析:旗袍設計借鑒了滿族長袍、文明新裝、西式裙裝的特點,既具有它們的共性,又獨具特色,體現(xiàn)了中華文化具有包容性,故①②正確;慶祝民族節(jié)日是民族文化的集中展示和民族情感的集中表達,故③表述錯誤;不同文化在借鑒吸收中發(fā)展,而并非趨同,故④表述不準確。點睛:判斷中華文化包容性的常見標志詞,廣泛吸納、博采眾長、古今交融、中西合璧、和而不同、和睦相處、完善結合、融入、借鑒等。5.(2012·全國卷·21)在澳門,道教、佛教、天主教、基督教、伊斯蘭教等幾百年來和睦相處,中式建筑與西式建筑比肩而立,中式婚禮與西式婚禮、中餐與西餐相映成趣。這表明(

)①澳門文化的內容和形式具有多樣性②澳門文化的性質是由其地理環(huán)境決定的③澳門文化以中華文化為主以西方文化為輔④澳門文化具有包容性、開放性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②④B

解析:材料旨在表明不同教派和睦相處,中西方建筑、婚禮、餐飲并存。中西方文化能夠和睦相處表明澳門文化具有包容性和開放性,④當選;中西方文化并存表明澳門文化的內容與形式具有多樣性,①當選,答案為B;文化的性質是由經(jīng)濟政治決定的,地理環(huán)境只能影響文化,②錯誤;③從材料中看不出來。點睛:明確中華文化包容性的適用范圍,應該是指不同民族文化、不同區(qū)域文化、不同文化形式、不同國家文化之間的關系。中華文化的基本特征及其包容性是高考重點考查的知識點,命題人往往利用考生對文化的獨特性、地域性和民族性的錯誤理解,通過“混淆概念”、“以表象代替本質”等手段設置干擾點。[命題者說]

1.(2018·百校聯(lián)盟)中華文化的傳承若沒有漢字將如何?從漢字博物館、殷墟宗廟遺址、許慎文化園,到長城、國家博物館,同出一源的漢字成為一把鑰匙,能夠打開中華民族文化性格里的基因密碼。這表明漢字(

)①是中華民族區(qū)別其他民族的獨特標識,民族特色突出

②作為文化的基本載體,能夠記載文化發(fā)展的歷史軌跡③書寫了中華文化,傳承著中華各民族共同創(chuàng)造的文明④有鮮明民族特色和民族風格,是中華民族的重要標志A.②④

B.②③

C.①②

D.③④D

解析:民族文化是民族的獨特標識,排除①;文字是文化的基本載體,排除②;漢字是中華文化傳承的載體,故③正確;漢字作為中華民族的使用文字,凸顯了文化的民族性,故④正確。2.(2018·濰坊模擬)青瓷是中國傳統(tǒng)瓷器的一種,以瓷質細膩、線條明快流暢、造型端莊渾樸、色澤純潔而斑斕等特點著稱于世。精美絕倫的青瓷藝術從一個側面主要體現(xiàn)了中華文化(

)A.獨樹一幟,獨領風騷

B.源遠流長,綿延不絕C.求同存異,兼收并蓄

D.薪火相傳,推陳出新A

解析:青瓷藝術精美絕倫,以其極高的藝術成就反映了中國青瓷藝術獨樹一幟,獨領風騷,故A項符合題意。材料中并沒有涉及中華文化源遠流長、中華文化的包容性以及推陳出新,故B、C、D三項均與題意不符。

3.(2018·昆明檢測)3000多年前,黎族人民橫渡瓊州海峽來到海南。他們在這方熱土繁衍生息,創(chuàng)造了璀璨的文化:華美絕倫的黎族織錦,造型獨特的船形屋,用牛角、竹子、椰殼等制作的樂器……其中,鉆木取火、低溫制陶、黎族民歌、黎族織錦等已被列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由此可見,黎族文化(

)①具有鮮明的民族特色,是中華文明的重要組成部分②具有悠久的歷史,是黎族人民長期社會實踐的產物③具有鮮明的地域特征,其性質是由海南地理環(huán)境決定的④具有強大生命力,是促進海南經(jīng)濟社會發(fā)展的根本動力A.①②

B.①③C.②④

D.③④A

解析:各民族間經(jīng)濟的和政治的、歷史的和地理的多種因素的不同,決定了各民族文化之間存在著差異,③錯誤;文化多樣性是人類社會的基本特征,也是人類文明進步的重要動力,但經(jīng)濟社會發(fā)展的根本動力是人類社會的基本矛盾運動,④錯誤。故選A項。4.(2018·淄博模擬)夢回唐朝,千古一夢……在中華五千年的歷史長河中,唐朝一直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唐朝是世界公認的中國最強盛的時代之一。而在當時的都城長安,說胡言、穿胡服、跳胡舞,成為朝野的時尚,唐代的這種生活景觀反映出(

)①不同地域的文化有不同的特性②中華文化是一種世界文化,不具有民族特性③中華文化兼收并蓄,有利于各民族文化在交流中發(fā)展④中華文化求同存異A.①②

B.③④C.①③

D.②④B

解析:唐代的生活場景體現(xiàn)了中華文化的包容性,③④符合題意。首屆漢字書寫大賽在京啟動漢字和以漢字為載體的中國書法是中華民族的文化瑰寶,是人類文明的寶貴財富,寫規(guī)范的字和規(guī)范地寫字,是中國人寫好中國字最基本的前提,是基礎教育的重要內容。首屆漢字書寫大賽在京啟動2017年7月7日,“中國好字帖”首屆漢字書寫大賽在中國國家圖書館舉行啟動儀式。“中國好字帖”首屆漢字書寫大賽面向全國中小學生,參賽選手在大賽官方微信公眾平臺或大賽官方網(wǎng)站上進行注冊、報名。“中國好字帖”漢字書寫大賽的主旨是,學傳統(tǒng)文化、寫規(guī)范漢字、賞書法之美。大賽組委會表示,力爭將這項活動打造成傳承和弘揚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提高全國中小學生漢字書寫能力的重要平臺和品牌活動,并計劃今后每年舉辦。[考題預測]1.橫平豎直的方塊字,是中華民族的獨有創(chuàng)造和文化遺產。

象形的靈動、狂草的飄逸、小楷的娟秀,形神兼?zhèn)?、剛柔相濟,加上五千年傳承的積淀,其內涵和底蘊是世界上任何其他文字所無法企及的。漢字,不僅僅是幾千年歷史傳承的記錄工具,更是多彩的中華文化發(fā)揚光大的載體。上述材料說明(

)①中華文化源遠流長、博大精深②中華文化具有兼收并蓄的特點③漢字作為中國人民的精神財富應該得到傳承④漢字是最直觀、最常見、最豐富的傳媒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B

解析:②本身正確,但在材料中未體現(xiàn);橫平豎直的方塊字,是中華民族的獨有創(chuàng)造和文化遺產,加上五千年傳承的積淀,其內涵和底蘊是世界上任何其他文字所無法企及的,因此,漢字應該得到傳承,故①③正確;④錯誤,口語是最直觀、最常見、最豐富的傳媒。2.在比賽過程中,學生們認真書寫,一筆一劃,展現(xiàn)了自己的書寫水平。這次活動營造了良好的練字氛圍,激發(fā)了師生對祖國燦爛文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