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歷第一次月考】安徽省合肥市廬江縣2024-2025學年七年級上學期10月月考歷史試題_第1頁
【7歷第一次月考】安徽省合肥市廬江縣2024-2025學年七年級上學期10月月考歷史試題_第2頁
【7歷第一次月考】安徽省合肥市廬江縣2024-2025學年七年級上學期10月月考歷史試題_第3頁
【7歷第一次月考】安徽省合肥市廬江縣2024-2025學年七年級上學期10月月考歷史試題_第4頁
【7歷第一次月考】安徽省合肥市廬江縣2024-2025學年七年級上學期10月月考歷史試題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安徽省合肥市廬江縣2024-2025學年七年級上學期10月月考歷史試題注意事項:1.歷史試卷滿分100分,歷史、道德與法治的考試時間共120分鐘。2.本試卷包括“試題卷”和“答題卷”兩部分?!霸囶}卷”共4頁,“答題卷”共2頁。請務必在“答題卷”上答題,在“試題卷”上答題無效。3.考試結束后,請將“試題卷”和“答題卷”一并交回。一、單項選擇(本大題共15小題,每小題3分,共45分)1.今年暑假,某校七年級組織的研學之旅考查了我國已發(fā)現(xiàn)的最早的人類遺址,該校研學之旅的地點是()圖1A.① B.② C.③ D.④2.“距今約70萬—20萬年。北京人遺址的堆積物厚40米以上,……較大的灰燼層有4個,另外還出土了10萬多件石器。北京人化石包括頭蓋骨6個,頭骨、面骨碎片12塊、下頜骨15塊、牙齒157枚……?!辈牧现心艿玫降男畔⑹牵ǎ〢.北京人已經(jīng)定居生活 B.北京人遺址內(nèi)容豐富C.北京人已經(jīng)能長時間保存火種 D.北京人已經(jīng)進入新石器時代3.“箭到之處,野獸翻然倒地,人們發(fā)出勝利的呼聲,然后急忙將之分割烤食。動物的皮毛被保留下來,人們穿針引線,把它縫制成遮體保暖的原始皮裝,穿上它多么神氣!”這描繪的情景屬于()A.藍田人 B.鄖縣人 C.北京人 D.山頂洞人4.今日的河南、山東、陜西、甘肅、遼寧、內(nèi)蒙古各地均發(fā)現(xiàn)同樣的磨制石器遺物——有孔的石斧、石環(huán)、石廚刀等。這說明當時的原始人()A.擁有化石數(shù)量多 B.進入舊石器時代 C.進入新石器時代 D.過著群居生活5.小智同學在學習上遇到困難,需要將答案a、b、c填入表格中的橫線處,正確的是()距今約1萬年距今約7000年距今約6000年__________________答案:a.河姆渡遺址b.半坡遺址c.早期農(nóng)業(yè)出現(xiàn)A.c—a—b B.a(chǎn)—b—c C.a(chǎn)—c—b D.b—c—a6.含山縣的凌家灘遺址距今約6000年,是長江下游巢湖流域發(fā)現(xiàn)面積最大、保存最完整的新石器時代聚落遺址。有方圓160萬平方米的城郭,城的四周一條大型圍壕形成了與外界相隔離的“護城河”,用來防御外界的侵襲。材料能反映當時()A.早期國家的正式形成 B.群體內(nèi)部出現(xiàn)貧富分化C.中國早期城市的出現(xiàn) D.階級對立已經(jīng)比較明顯7.歸納法是非常有效的歷史學習方法。根據(jù)“炎黃聯(lián)盟”“盤古開天”“大禹治水”等關鍵詞,歸納史前時期某個階段的學習內(nèi)容,最準確的是()A.早期人類 B.遠古傳說 C.原始農(nóng)業(yè) D,考古發(fā)現(xiàn)8.《古本竹書紀年》中記載,“益干啟位,啟殺之”。這表明該事件標志著()A.公天下的開始 B.家天下的結束 C.禪讓制的開始 D.世襲制的施行9.“周幽王時的史官伯陽父曾說:‘夏朝滅亡的時候,伊水、洛水都干枯了?!湃吮惆堰@里看作是天下的中心,洛陽被稱為‘中州’,嵩山被尊為‘中岳’。這里正是中國古代文明的搖籃?!庇纱丝梢姡ǎ〢.夏桀居住洛陽一帶 B.旱災導致改朝換代 C.中國文明歷史最久 D.夏朝滅亡純屬偶然10.“這件事后……出現(xiàn)了‘百姓由寧,殷道復興’的政治局面。從此商王朝結束了‘蕩析離居’‘不常厥色’的動蕩歲月,直到帝辛亡國的273年中都不曾遷都,迎來了它的政治、經(jīng)濟、文化發(fā)展的輝煌燦爛的新時期。”“這件事”指()A.商湯滅夏 B.盤庚遷殷 C.平王東遷 D.尊王攘夷11.圖2是《大雅·文王有聲》的部分詩句。據(jù)此可知,這首詩反映了()圖2A.大國兼并 B.諸侯爭霸 C.西周建立 D.制度變革12.在王畿之外,錯落散布著眾多的“諸侯”“多伯”,共同拱衛(wèi)王室;在邊遠的地區(qū),則是眾多的部落或政權“方國”。這體現(xiàn)出西周()A.長期四分五裂 B.分封制是統(tǒng)治基礎 C.諸侯國尾大不掉 D.諸侯爭霸激烈13.楚莊王打聽九鼎的輕重大小,王孫滿回答:“在德不在鼎?!鼻f王說,“你不要依仗九鼎,我楚國有的是銅,我們只要折斷戈戟的刀尖,就足夠做九鼎了”?!俺鯁柖Α狈从沉耍ǎ〢.周天子加強統(tǒng)治 B.大國諸侯擁戴天子 C.周王室勢力衰微 D.“九鼎”是定國神器14.他任用管仲為相,采納管仲的建議,改革內(nèi)政,發(fā)展生產(chǎn),訓練軍隊,使齊國成為春秋時期第一個霸主?!八笔牵ǎ〢.齊桓公 B.晉文公 C.楚莊王 D.秦穆公15.文物是研究人類歷史的重要證據(jù),下列圖片(圖3)表明()砍砸器石犁骨耜鐵農(nóng)具圖3A.狩獵是獲取食物主要來源 B.生產(chǎn)工具全部使用石器C.制作石器的技術比較成熟 D.社會生產(chǎn)工具有所進步二、辨析改錯(8分)16.辨別下列史實的正誤,在“答題卷”該題前的括號內(nèi)正確的打“√”;錯誤的打“×”,并加以改正。()(1)半坡人懂得使用天然漆,會制作陶器、玉器和簡單的樂器骨哨。改正:______()(2)堯在位時,制定刑法,完善制度,穩(wěn)定局勢。改正:______()(3)公元前841年,周成王與民爭利,引起“國人暴動”。改正:______()(4)春秋時期,手工業(yè)的規(guī)模不斷擴大,分工更加細致,鑄銅業(yè)、冶鐵業(yè)、紡織業(yè)、煮鹽業(yè)和漆器制作等都有所發(fā)展。改正:______三、材料解析(本大題共2小題,每小題15分,共30分)17.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炎帝欲侵陵諸侯,諸侯咸歸軒轅。軒轅乃修德振兵……,以與炎帝戰(zhàn)于阪泉之野。三戰(zhàn),然后得其志。蚩尤作亂,不用帝命。于是黃帝乃徵(召集)師諸侯,與蚩尤戰(zhàn)于涿鹿之野遂禽殺蚩尤。而諸侯咸尊軒轅為天子,代神農(nóng)氏,是為黃帝?!獡?jù)《史記·五帝本紀》(1)根據(jù)材料一并結合所學知識,指出材料中的“軒轅”是誰,記錄了哪些戰(zhàn)爭?請概述炎黃部落聯(lián)盟形成的歷史影響。(9分)材料二大道之行也,天下為公,選賢與能,講信修睦。故人不獨親其親,不獨子其子,使老有所終,壯有所用,幼有所長……(2)結合所學知識,指出材料二反映的是我國古代傳說中的什么制度?這一制度選拔人才的標準是什么?對當今社會有什么借鑒意義?(6分)18.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后世在論“圣君”“英主”的時候,往往以禹、湯、文、武為楷模;說暴君昏主的時候,常引桀、紂、幽、厲為鑒戒。伊尹、周公幾乎成了“賢臣”的同義語,妲己、褒姒則是內(nèi)寵亂政的代表。他們都是三代的歷史人物?!獡?jù)黎虎《夏商周史話》(1)結合所學知識,材料一中的“三代”指哪些朝代?請用史實說明“后世在論‘圣君’‘英主’的時候,往往以禹、湯、文、武為楷模”。(7分)材料二天子適諸侯,曰巡守;巡守者,巡所守也。諸侯朝于天子,曰述職,述職者,述其所職也。無非事者……一不朝則貶其爵,再不朝則削其地,三不朝則六師移之。(2)根據(jù)材料二并結合所學知識,指出諸侯享受的權力和應盡的義務。(6分)(3)綜合上述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從朝代的更迭中,我們能得到哪些啟示?(2分)四、活動與探究(17分)19.歷史遺址是歷史的載體和見證。七年級(1)班組織了“參觀史前歷史遺址”的線上活動,下表是同學們對史前遺址(部分)作的解說詞。閱讀材料,完成下列探究活動。材料史前遺址解說詞元謀人遺址學者在云南元謀發(fā)掘出古人類的兩顆門齒化石,以及一些粗糙的A。元謀人是我國境內(nèi)目前已知最早的古人類之一,距今約170萬年。B遺址該古人類發(fā)現(xiàn)于陜西藍田,考古學家發(fā)掘出的一個完整頭骨化石,距今約160萬年。C遺址該古人類發(fā)現(xiàn)于湖北鄖陽,目前考古學家發(fā)掘出的3個頭骨化石,距今約100萬年。北京人遺址周口店北京人遺址中先發(fā)現(xiàn)的3顆牙齒化石、頭蓋骨化石和用火遺跡。此后又相繼發(fā)掘出5個頭蓋骨化石,共出土40多個個體的直立人化石,以及大量的動物化石和約10萬件D石器。北京人生活在距今約70萬—20萬年。周口店北京人遺址的發(fā)現(xiàn),對研究人類起源和古人類演化的歷史具有重要意義。山頂洞人遺址在周口店龍骨山頂部的洞穴里發(fā)現(xiàn)了骨骼化石,考古學家將他們命名為“山頂洞人”,距今約3萬年。山頂洞人模樣和現(xiàn)代人相同,繼續(xù)使用打制石器,開始制作骨器,可能已經(jīng)知道E取火,過著集體生活。他們居住在一起,使用共有的工具,共同勞動,共同分配食物,沒有貧富貴賤的差別?!间竟懦沁z址______…………(1)結合所學知識,將表格解說詞中的A、B、C、D、E處內(nèi)容填寫完整。(10分)(2)請參考表格信息并結合所學知識,為良渚古城遺址寫一段完整的解說詞。(要求:解說詞包含時間、地點、組成、重要發(fā)現(xiàn)、意義等要素,語言流暢,字跡工整,100—120字左右,5分)(3)綜合上述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談談你認為如何做可以增強中華民族的文化自信?(2分)

參考答案一、單項選擇1.D2.B3.D4.C5.A6.C7.B8.D9.A10.B11.C12.B13.C14.A15.D1.D根據(jù)所學可知,元謀人是我國境內(nèi)目前已知最早的古人類之一,距今約170萬年。元謀人發(fā)掘于云南。故選D。2.B根據(jù)材料可知,北京人遺址出土了大量的化石、骨骼、石器和灰燼等,可見,北京人遺址內(nèi)容豐富。故選B。3.D根據(jù)材料“箭”“烤食”“動物的皮毛被保留下來,人們穿針引線,把它縫制成遮體保暖的原始皮裝”等信息,可以推測這描繪的情景屬于山頂洞人,山頂洞人掌握了鉆孔技術。故選D。4.C根據(jù)題干材料中“磨制石器遺物——有孔的石斧、石環(huán)、石廚刀等”可知,這說明當時的原始人進入新石器時代。故選C。5.A根據(jù)所學可知,早期農(nóng)業(yè)出現(xiàn)距今約1萬年,河姆渡遺址出現(xiàn)距今約7000年,半坡遺址出現(xiàn)距今約6000年。對應的順序是c—a—b。故選A。6.C根據(jù)題干“新石器時代聚落”“有方圓160萬平方米的城郭,城的四周一條大型圍壕形成了與外界相隔離的‘護城河’”等信息,可以推測出當時中國早期城市出現(xiàn)。故選C。7.B根據(jù)題干“炎黃聯(lián)盟”“盤古開天”“大禹治水”和所學可知,這些關鍵詞都屬于遠古傳說。故選B。8.D根據(jù)題干“益干啟位,啟殺之”可知,該事件是禹的兒子啟拒不接受傳統(tǒng)的舉賢禪讓做法,取代禹生前推舉的繼承人伯益,直接繼承了禹的王位。從此,世襲制取代了禪讓制。故選D。9.A根據(jù)材料中“夏朝滅亡的時候,伊水洛水都干枯了”“天下的中心”“洛陽被稱為‘中州’”可知,夏桀居住洛陽一帶。故選A。10.B根據(jù)題干“商王朝結束了‘蕩析離居’‘不常厥色’的動蕩歲月”“直到帝辛亡國的273年中都不曾遷都”和所學可知,“這件事”指盤庚遷殷。受戰(zhàn)亂、環(huán)境變化等因素的影響,商朝曾多次遷都,到商王盤庚時遷徙到殷,此后保持了相對的穩(wěn)定。故選B。11.C根據(jù)題干“鎬京”“武王”“定都”可推測出這首詩反映了西周建立。故選C。12.B根據(jù)題干和所學可知,為穩(wěn)固周初的政治形式,周王室根據(jù)血緣關系遠近和功勞大小,將宗親和功臣等分封到各地,授予他們管理土地和民眾的權力,建立諸侯國,所以分封制是西周統(tǒng)治基礎。故選B。13.C根據(jù)題干和所學可知,按照周禮規(guī)定,周天子才可以使用九鼎,但楚莊王打聽九鼎的輕重大小反映了周王室勢力衰微,諸侯國日益強大。故選C。14.A根據(jù)題干并結合所學知識可知,齊桓公任用管仲為相,改革內(nèi)政,發(fā)展生產(chǎn),訓練軍隊,使齊國的經(jīng)濟和軍事實力大為提高。齊桓公打著“尊王攘夷”的旗號,號令諸侯,成為春秋時期第一個霸主。故選A。15.D根據(jù)圖片中“砍砸器”“石犁”“骨耜”“鐵農(nóng)具”可知,這些都是生產(chǎn)工具,從“砍砸器”到“鐵農(nóng)具”表明社會生產(chǎn)工具不斷進步,生產(chǎn)力水平不斷提高。故選D。二、辨析改錯16.(1)ד半坡人”改為“河姆渡人”(2)ד堯”改為“舜”(3)ד周成王”改為“周厲王”(4)√三、材料解析17.(1)黃帝;戰(zhàn)爭:阪泉之戰(zhàn);涿鹿之戰(zhàn)。歷史影響:炎黃部落聯(lián)盟演化為后來的華夏族,后人尊崇炎帝和黃帝為中華民族的人文初祖,近代以來,海內(nèi)外華人也以“炎黃子孫”自稱。(2)制度:禪讓制。標準:德才兼?zhèn)?。借鑒意義:用人要發(fā)揚民主,重視賢人;選拔人才應以德才兼?zhèn)錇闃藴实取?8.(1)朝代:夏;商;周。說明:大禹治水,建立夏朝;商湯滅夏,開創(chuàng)商朝;文王在姜尚輔佐下,為滅商朝作了準備;武王伐紂,西周建立。(2)權力:在封國內(nèi)有軍事、政治和經(jīng)濟大權,具有相對的獨立性;義務:諸侯的義務是跟隨天子出征、納貢、覲見等。(3)啟示:君主要實行仁政,以德治國,得民心者得天下等。四、活動與探究19.(1)A:石器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