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3有機物和有機合成材料同步練習 浙教版科學九年級上冊_第1頁
2 3有機物和有機合成材料同步練習 浙教版科學九年級上冊_第2頁
2 3有機物和有機合成材料同步練習 浙教版科學九年級上冊_第3頁
2 3有機物和有機合成材料同步練習 浙教版科學九年級上冊_第4頁
2 3有機物和有機合成材料同步練習 浙教版科學九年級上冊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4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2.3有機物和有機合成材料、選擇題LISTNUMOutlineDefault\l3近年來,垃圾分類正在我市各地有序推進。下列是小科從家里整理出來的幾件垃圾,其中主要材料不是有機物的是()A.玻璃杯 B.塑料袋C.報紙 D.舊衣服LISTNUMOutlineDefault\l3下列物質在自然界中不易被分解的是()①玻璃杯②塑料礦泉水瓶③汽車輪胎④殘肢落葉⑤瓜果蔬菜A.② B.①② C.①②③ D.④⑤LISTNUMOutlineDefault\l3我國科研團隊首次合成了單原子鉑催化劑,率先提出“單原子催化”概念。下圖是單原子催化劑用于合成氣制造燃料甲醇(CH3OH)的微觀示意圖。下列有關說法錯誤的是()A.使用單原子催化劑能提高生成物的產量B.該反應前后原子的種類沒有變化C.生成物甲醇屬于有機物D.反應物和生成物都由分子構成LISTNUMOutlineDefault\l3某純凈的有機化合物2.6克,在純氧中充分燃燒,生成8.8克二氧化碳和1.8克水,該物質組成中()A.一定含有C、H、O三種元素B.一定含有C、H元素,不含有O元素C.一定含有C、H元素,可能含有O元素D.不能確定LISTNUMOutlineDefault\l3下列各組物質,用灼燒的方法不易區(qū)別的是()A.聚乙烯、聚苯乙烯 B.羊毛線、純棉線C.面粉、葡萄糖 D.炭粉、二氧化錳LISTNUMOutlineDefault\l3甲和乙可以合成清潔燃料丙,微觀過程如圖.下列說法錯誤的是()A.丁的化學式為H2O2B.丙中C、H、O的質量比為12:3:8C.一定濃度的丙溶液可作消毒劑D.該反應體現(xiàn)無機物可轉化為有機物LISTNUMOutlineDefault\l3下列物品所使用的材料中,不屬于有機合成材料的是()A.尼龍繩子 B.汽車輪胎C.鐵釘 D.塑料盆LISTNUMOutlineDefault\l3葡萄糖是重要的糖類物質,其化學式為C6H12O6,下列有關它的敘述錯誤的是()A.葡萄糖屬于有機化合物B.葡萄糖是由碳、氫、氧三種元素組成的C.一個葡萄糖分子由6個碳原子和6個水分子構成D.葡萄糖在人體內緩慢氧化為二氧化碳和水LISTNUMOutlineDefault\l3材料在人類生產、生活中有著重要的作用。下列有關材料的說法中正確的是()A.塑料是最常見的有機合成材料,具有密度小、耐腐蝕、易加工等優(yōu)點B.棉花和羊毛的主要成分都是蛋白質C.日常生活中使用的有機玻璃、腈綸、蠶絲等都屬于合成纖維D.鈦合金、玻璃鋼、碳纖維復合材料等都屬于新型有機合成材料LISTNUMOutlineDefault\l3某純凈的有機化合物,在8克純氧中充分燃燒,生成8.8克二氧化碳和1.8克水,該物質組成中(

)A.

一定含有C,H,O三種元素

B.

該有機物可能是C2H2

C.

一定含有C,H元素,可能含有O元素

D.

燃燒過程中消耗了有機物1.6克、填空題LISTNUMOutlineDefault\l3右圖為上海世博會吉祥物“海寶”毛絨玩具。請回答:

(1)圖中兩種材料中,屬于合成纖維的是;與天然纖維相比,合成纖維的缺點之一是B(填一點)。(2)聚酯纖維僅由C、H、O三種元素組成,則其在空氣中完全燃燒的產物有H2O和(寫化學式)。LISTNUMOutlineDefault\l32008年全球出現(xiàn)“無聲海嘯”——糧食危機,而我國糧食儲備充足,市場價格穩(wěn)定?;蕿楸3旨Z食豐產起到了重要作用。常用化肥有:①尿素[CO(NH2)2]、②氯化鉀KCl、③硝酸銨NH4NO3、④磷礦粉[Ca3(PO4)2](1)以上化肥中屬于鉀肥的是(填序號)(2)尿素因含有元素,所以是一種有機物。LISTNUMOutlineDefault\l3二氧化碳的資源化利用是實現(xiàn)碳減排的重要途徑。以下是一種實現(xiàn)二氧化碳轉化為重要原料二甲醚(化學式為C2H6O)的途徑:(1)轉化①是二氧化碳與一種常見單質反應生成甲醇和水,這種單質的化學式。(2)轉化②是甲醇發(fā)生分解反應生成二甲醚和水,反應中生成二甲醚和水分子數(shù)的比為。、實驗題LISTNUMOutlineDefault\l3超市中的許多食物用保鮮膜包裝后出售。保鮮膜為什么可以“保鮮”呢?【設計實驗】在A、B、C三只相同的玻璃杯中,分別注入等體積的蒸餾水,并在各玻璃杯外壁標明刻度,如圖所示放置一周。【實驗現(xiàn)象】一周后發(fā)現(xiàn):A杯中的水量幾乎不變;而C杯中的水量減少較多;B杯中的現(xiàn)象是?!窘忉尅空堄梅肿拥闹R解釋C杯中水量減少的原因:?!窘Y論】保鮮膜除了可以阻止食物中水分流失,還能隔絕,防止食物腐敗?!咎岢鲂聠栴}】制作保鮮膜的材料是熱固性塑料還是熱塑性塑料呢(物質在加熱時能發(fā)生流動變形,冷卻后可以保持一定形狀的性質叫熱塑性)?【實驗】在一支試管中放入少量保鮮膜碎片,用酒精燈緩緩加熱,觀察到碎片熔化,冷卻后變成固體,加熱又可以熔化。由此得出:制作保鮮膜的材料是(填“熱塑性”或“熱固性”)塑料。【反思】⑴保鮮膜雖然能延長食品的保鮮期,但大量使用后丟棄會造成,所以要控制使用。⑵化學物質可以造福人類,但有時也會給人類帶來危害,請你再舉一例說明。、解答題LISTNUMOutlineDefault\l3“洗衣凝珠”是由一層薄膜包裹洗衣液制成的新型洗滌產品,該薄膜的主要化學成分是溶于水的聚乙烯醇塑料,它的化學式為(C2H4O)n(1)聚乙烯醇塑料在物質的分類上屬于(選填“有機物”或“無機物”);(2)聚乙烯醇塑料分子中碳、氫、氧原子的個數(shù)比為(3)醋酸(CH3COOH)是合成聚乙烯醇塑料的原料之一,醋酸中碳元素的質量分數(shù)為

2.3有機物和有機合成材料答案解析、選擇題LISTNUMOutlineDefault\l3A【解析】有機物一般指有機化合物,狹義上的有機化合物主要是指由碳元素、氫元素組成,一定是含碳的化合物,但是不包括碳的氧化物和硫化物、碳酸、碳酸鹽、氰化物、硫氰化物、氰酸鹽、碳化物等。

玻璃杯中不含有碳元素,肯定不是有機物,故A符合題意;

塑料袋、包紙和舊衣服中,都含有碳元素,都是有機物,故B、C、D不合題意。

故選A。LISTNUMOutlineDefault\l3C【解析】根據(jù)物質的性質分析判斷。玻璃杯、塑料水瓶和汽車的橡膠輪胎,在自然界很難分解;而殘肢落葉和瓜果蔬菜,在自然界容易分解,故C符合題意,而A、B、D不合題意。

故選C。LISTNUMOutlineDefault\l3A【解析】(1)根據(jù)催化劑的作用判斷;

(2)根據(jù)圖片分析反應前后原子的種類是否相同;

(3)有機物是含碳化合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碳酸、碳酸鹽、碳酸氫鹽、金屬碳化物、氰化物、硫氰化物等氧化物除外)或碳氫化合物及其衍生物的總稱。

(4)根據(jù)圖片分析反應物和生成物的存在形式。A.催化劑只能改變化學反應的速率,不能改變生成物的種類和質量,故A錯誤符合題意;

B.反應前后,都含有碳、氫、氧三種原子,故B正確不合題意;

C.甲醇含有碳元素,屬于有機物,故C正確不合題意;

D.反應物為一氧化碳和氫氣分子,生成物為甲烷分子,故D正確不合題意。

故選A。LISTNUMOutlineDefault\l3B【解析】根據(jù)元素質量=物質質量×元素的質量分數(shù),分別計算出二氧化碳中碳元素的質量和水中氫元素的質量,然后將二者相加與有機物的質量進行比較,從而確定它的組成元素。

碳元素的質量:8.8g×1244=2.4g;

氫元素的質量:1.8g×218=0.2g;LISTNUMOutlineDefault\l3C【解析】根據(jù)各個選項中兩種物質燃燒時的現(xiàn)象分析判斷。

A.灼燒時有石蠟狀油滴滴落,并有蠟燭燃燒氣味的是聚乙烯;若不易燃燒,離火即熄滅,火焰呈綠色為聚氯乙烯薄膜塑料,二者現(xiàn)象不同,故A不合題意;

B.羊毛絨灼燒時會有焦羽毛味產生,而棉纖維灼燒時會有燒紙的味道,二者現(xiàn)象不同,故B不合題意;

C.面粉、葡萄糖灼燒時均會炭化變黑,現(xiàn)象相同無法鑒別,故C符合題意;

D.炭粉灼燒時會生成二氧化碳氣體,不斷變少,二氧化錳灼燒不會發(fā)生反應,二者現(xiàn)象不同,故D不合題意。

故選C。LISTNUMOutlineDefault\l3A【解析】甲物質的化學式為CO、乙物質的化學式為H2、丙物質的化學式為C2H6O,結合質量守恒定律化學反應前后原子的種類和個數(shù)都不變可知丁的化學式為H2O,因此反應的方程式為:2CO+4H2C2H6O+H2O,因此:A、丁的化學式為H2O,故說法錯誤;B、丙是C2H6O,其中C、H、O的質量比為24:6:16=12:3:8,故說法正確;C、丙是酒精,可以作為消毒劑,故說法正確;D、該反應中一氧化碳和氫氣都是無機物,產物酒精屬于有機物,故說法正確;故選項為:A.觀察反應的微觀示意圖,根據(jù)分子構成寫出物質的化學式:甲物質的化學式為CO、乙物質的化學式為H2、丙物質的化學式為C2H6O,結合質量守恒定律化學反應前后原子的種類和個數(shù)都不變可知丁的化學式為H2O,據(jù)此寫出反應的化學方程式,根據(jù)化學式和方程式的意義分析判斷有關的問題等.LISTNUMOutlineDefault\l3C【詳解】A、尼龍繩子是用尼龍制成的,尼龍屬于合成纖維,合成纖維于三大合成材料之一,不符合題意;B、汽車輪胎是由合成橡膠制成的,合成橡膠屬于三大合成材料之一,不符合題意;C、鐵屬于金屬材料,不屬于有機合成材料,符合題意;D、塑料屬于三大合成材料之一,不符合題意。故選:C。LISTNUMOutlineDefault\l3C【解析】根據(jù)有機物的概念以及化學式的意義進行分析葡萄糖的物質類別、組成元素以及氧化的產物、分子的構成等。A、葡萄糖中是含有碳元素的化合物,屬于有機物;B、由葡萄糖的化學式為C6H12O6可知,葡萄糖是由碳、氫、氧三種元素組成的;C、由葡萄糖的化學式為C6H12O6可知,一個葡萄糖分子由6個碳原子、12個氫原子和6個氧原子構成,一種物質的分子中不可能含有另一種物質的分子;D、由于葡萄糖是由碳、氫、氧三種元素組成的,所以在人體組織里,葡萄糖在酶的作用下經緩慢氧化轉變成二氧化碳和水。

A、葡萄糖中是含有碳元素的化合物,屬于有機物;故說法正確;

B、由葡萄糖的化學式為C6H12O6可知,葡萄糖是由碳、氫、氧三種元素組成的,故說法正確;

C、由葡萄糖的化學式為C6H12O6可知,一個葡萄糖分子由6個碳原子、12個氫原子和6個氧原子構成,一種物質的分子中不可能含有另一種物質的分子,故說法錯誤;

D、由于葡萄糖是由碳、氫、氧三種元素組成的,所以在人體組織里,葡萄糖在酶的作用下經緩慢氧化轉變成二氧化碳和水,故說法正確。故答案為:CLISTNUMOutlineDefault\l3A【解析】A.根據(jù)塑料的特點來分析;B.根據(jù)棉花和羊毛的成分來分析;C.根據(jù)常見的合成纖維來分析;D.根據(jù)有機合成材料來分析.明確材料的分類和各種材料的性質與用途是解題的關鍵.解:A.塑料是最常見的有機合成材料,具有密度小、耐腐蝕、易加工等的優(yōu)點,故正確;B.棉花的主要成分是棉纖維,羊毛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質,故錯誤;C.有機玻璃屬于塑料、蠶絲屬于天然纖維,故錯誤;D.鈦合金屬于合金材料,玻璃鋼、碳纖維復合材料屬于復合材料,故錯誤.故選A.LISTNUMOutlineDefault\l3B【解析】用二氧化碳的質量×氧元素的質量分數(shù)計算出其中氧元素的質量,用水的質量×氧元素的質量分數(shù)計算出水中氧元素的質量,再將二者相加,與氧氣的質量相比即可。

二氧化碳中氧元素的質量6.4g;

水中氧元素的質量1.6g;

那么氧元素的總質量為:6.4g+1.6g=8g;

根據(jù)質量守恒定律可知,該化合物中沒有氧元素,只含有碳和氫元素;那么可能是C2H2。、填空題LISTNUMOutlineDefault\l3(1)聚酯纖維;吸濕性差(或透氣性差、或更易燃燒等)(2)CO2【解析】(1)根據(jù)天然纖維與合成纖維的特點進行分析即可正確解答。

(2)完全燃燒指的是一定量的物質在一定條件(可以是氧氣充足下或其它條件)下完全的燃燒了,燃燒后的燃燒產物(煙氣、灰渣)中不再含有可燃物。(1)圖中兩種材料中,純羊毛是天然纖維,聚酯纖維是合成纖維;與天然纖維相比,合成纖維的缺點是吸濕性、透氣性較差。

(2)聚酯纖維僅由C、H、O三種元素組成,根據(jù)完全燃燒的特點可知,其在空氣中完全燃燒的產物有H2O和CO2。

故答案為:(1)聚酯纖維,吸濕性差(或透氣性差、或更易燃燒等其他合理答案亦可);(2)CO2。LISTNUMOutlineDefault\l3(1)②(2)C或碳【解析】(1)根據(jù)鉀肥定義分析;

(2)根據(jù)有機物定義分析。(1)氯化鉀中含有植物所需鉀元素,可用作鉀肥,故填②;

(2)尿素因含有碳元素,所以為有機物。LISTNUMOutlineDefault\l3(1)H2(2)1:1【解析】單質是只由一種元素組成的純凈物。化學反應前后物質總質量不變,元素種類不變,元素的質量不變。(1)反應物中的二氧化碳含碳、氧元素,生成物中的甲醇和水含碳、氫、氧元素,由于化學反應前后元素種類不變,故反應物中缺少氫元素,該物質又是單質,故為H2。

(2)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2CH4O=C2H6O+H2O,故反應中二甲醚和水的分子數(shù)比為1:1。

故答案為:(1)H2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