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1頁東明縣第二初級中學2024—2025學年度第一學期七年級10月份月考學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級:___________考號:___________一、選擇題1.湖北十堰學堂梁子遺址經鑒定其年代距今約100萬年以前,是中國已確認的最早的古人類頭骨化石與舊石器時代遺址并存的古遺址,在學術研究上它添補了哪兩處遺址之間的空隙A.元謀人、北京人B.北京人、山頂洞人C.元謀人、半坡人D.北京人、河姆渡人2.我們一般將史料分為第一手史料和第二手史料。前者是接近或直接在歷史事件發(fā)生時所產生和記錄的原始資料:后者是指經過后人運用第一手史料所作的研究和詮釋。研究北京人時,可以作為第一手史料的是A.北京人頭部復原圖B.考古現場的影像資料C.北京人頭蓋骨化石D.歷史學家的著述3.化石是研究人類起源的主要證據。下圖為考古工作者在山頂洞人遺址出土的化石。它們體現了山頂洞人A.懂得人工取火B(yǎng).會狩獵和捕魚C.過著群居生活D.掌握鉆孔技術4.以下北京地區(qū)的考古發(fā)現與結論對應正確的是序號考古發(fā)現結論①北京人遺址:灰燼、燒石和燒骨等會使用磨制石器②山頂洞人遺址:穿孔骨針會建干欄式房屋③門頭溝東胡林遺址:距今10000—8000年栽培粟和黍的遺存原始農業(yè)形成④平谷上宅遺址:距今約7000年前的陶器貧富分化出現A.①B.②C.③D.④5.中華文明誕生于考古學上的新石器時代。觀察如圖《中國新石器時代文化遺址分布圖》,表明中華文明具有A.多元性,以中原為核心B.統(tǒng)一性,文化特征一致C.先進性,文明世界領先D.延續(xù)性,文明沒有中斷6.如表是廣東、浙江兩地出土的新石器時代文物相關圖片。據此推知,當時A.青銅冶煉技術成熟B.南北經濟差距明顯C.農業(yè)生產工具先進D.兩地存在文化交流7.據考古發(fā)現,在距今4000多年前的山西陶寺公共墓地中,大型墓的隨葬品可達一二百件,并有整豬骨架;中型墓的隨葬品有幾件至一二十件不等,常有豬下頜骨;小型墓大多沒有隨葬品。這表明當時A.貧富分化現象已經出現B.農業(yè)生產技術較先進C.長江流域出現早期國家D.青銅器制作工藝高超8.一組打卡山西夏縣西陰村。這里長期流傳著“先蠶娘娘”的傳說,“黃帝之妻嫘祖是西陵部落里有智慧的姑娘。一天在桑樹下燒水,蠶繭落鍋里,螺祖用樹枝去撈,沒想到卻撈起一根潔白透明的長絲線。她嘗試用這種絲線代替植物編織,就此發(fā)明了繅絲織綢?!?019年考古學者在該村發(fā)現了6枚新石器時代的蠶蛹。據此可知A.傳說蘊含一定的歷史價值B.考古發(fā)掘是了解歷史的唯一途徑C.傳說能真實反映歷史原貌D.考古發(fā)掘也需要依賴于傳說印證9.直觀的流程圖能幫助我們有效地記憶和理解歷史知識。最適合作如圖流程圖標題的是A.各部族的統(tǒng)一B.大禹治水C.禪讓制的實行D.華夏族的形成10.《禮記》記載:“大道之行也,天下為公,選賢與能……是謂大同。今大道既隱,天下為家……是謂小康”。材料反映的制度變革是A.禪讓制取代世襲制B.中央集權的出現C.世襲制取代禪讓制D.郡縣制度的出現11.《詩經》記載:“牧野洋洋,檀車煌煌,駟驟彭彭……涼彼武王,肆伐大商,會朝清明?!弊钅茏糇C以上記載真實性的是A.二里頭遺址出土的銅牌B.西周青銅器利簋的腹內銘文C.小說《封神演義》的描述D.史書《資治通鑒》的記載12.下列圖片反映夏、商、西周滅亡的共同原因是A.末代君王殘暴昏庸B.末代君王欺壓人民C.早期國家刑罰殘酷D.都被農民起義推翻13.《史記·周本紀》記載:“平王之時,周室衰微,諸侯強并弱,齊、楚、秦、晉始大,政由方伯。”從這段材料中能夠得出的信息是A.普天之下莫非王土B.各諸侯國都“尊王攘夷”C.王室衰微,諸侯爭霸D.楚國是第一個稱霸的諸侯國14.史書記載西周初年有800多個諸侯國,到了春秋初年,還剩170多個,而到戰(zhàn)國初期只有十幾個諸侯國了,最終如下圖所示。這表明,在爭霸與兼并的過程中A.民族交融逐漸加強B.國家漸走向統(tǒng)一C.社會經濟高速發(fā)展D.百家爭鳴文化繁榮15.從春秋到戰(zhàn)國,民族關系出現了重要變化。春秋時期還屬于“四夷”的秦、楚等國,在戰(zhàn)國時期已經認同于華夏,中原諸國也承認了秦、楚是華夏族的組成部分,與齊、燕、趙、魏、韓并稱七雄,形成七個地區(qū)性的多民族國家。這表明A.華夏認同觀念得到發(fā)展B.百家爭鳴繁榮局面出現C.諸侯國之間的矛盾消除D.統(tǒng)一多民族封建國家建立16.表中歷史人物的論述反映了商鞅變法人物論述韓非子“七國之雄,秦為首強,皆賴商鞅。”李斯“孝公用商鞅之法,移風易俗,民以殷富,國以富強?!蓖醭洹吧眺毕嘈⒐瑸榍亻_帝業(yè)。”A.提高了秦國軍隊戰(zhàn)斗力B.建立了中央集權制C.廢除了貴族的世襲特權D.增強了秦國的國力17.下列生產工具的演變可以反映出A.生產力的發(fā)展B.土地私有制的確立C.人力獲得解放D.農作物品種的增多18.從東漢起,“天府之國”就是成都平原代名詞,而把成都平原塑造成“天府之國”的第一推動力是一座古老的水利工程。這座水利工程是A.都江堰B.靈渠C.永濟渠D.大運河19.斯塔夫里阿諾斯在《全球通史》中寫道:“東周時期朝廷軟弱無力,列國相互混戰(zhàn)不休,表面上看來是個多事之秋。不過,這也是一個社會經濟發(fā)生根本變革從而永久地決定中國發(fā)展歷程的時期?!睋耍f明當時社會呈現這些特點的根本原因為A.奴隸社會瓦解,封建社會形成B.王室衰微,禮崩樂壞C.春秋霸主相繼,戰(zhàn)國七雄并存D.鐵犁牛耕,生產飛躍20.下圖是一位同學繪制的有關戰(zhàn)國時期歷史發(fā)展的思維導圖。圖中①處應填寫的正確內容是A.周平王遷都洛邑B.社會生產力發(fā)展C.齊桓公稱霸中原D.百家爭鳴的出現二、非選擇題21.考古發(fā)現是研究史前時期的重要依據之一,李慎思同學開展了以下歷史探究活動。請你參與,共同完成?;顒右弧咎綄の覈偃f年人類史】我國是世界上發(fā)現古人類遺址最多的國家之一。(1)下圖中我國境內目前已確認的最早的古人類遺址位于________處;迄今所知世界上內涵最豐富、材料最齊全的直立人遺址之一位于________處。(填寫圖中字母即可)中國境內主要古人類遺址分布圖活動二【探尋我國一萬年文化史】新石器時代文化的遺址和遺物在我國各省各地都有發(fā)現,約有一萬余處。北京門頭溝區(qū)東湖林遺址中出土的炭化的粟和黍河姆渡遺址出土的稻谷和骨耜圖一半坡人的房屋主要是半地穴式圓形房屋河姆渡人的房屋主要是干欄式建筑圖二半坡遺址出土的人面魚紋彩陶盆江西仙人洞遺址出土的陶罐;河姆渡遺址出土的豬紋陶缽圖三(2)將活動二中圖1、圖2、圖3的考古發(fā)現與推論進行連線。考古發(fā)現推論圖①推論1:出現了制陶業(yè),改變了先民們的生活方式;先民們已經有了樸素的審美觀念等圖②推論2:先民們已經過上了定居生活;不同的自然地理環(huán)境造成了建筑形式上的差異等圖③推論3:出現了人工栽培的農作物;原始農業(yè)出現等活動三【探尋我國五千年文明史】良渚古城遺址陶寺都城遺址二里頭遺址良渚古城遺址位于浙江杭州,距今5300—4300年,由宮殿區(qū)、內城和外城組成。古城北面一個20余千米的外圍水利系統(tǒng),及同時期世界上規(guī)模最大的水利工程。城內外祭壇上權貴們的墓地里,隨葬著數十件至數百件數量不等制作精美的玉禮器。陶寺都城遺址位于山西襄汾、距今4300—4000年,遺址中有一個圍墻環(huán)繞的宮城。城內有兩處高等級墓地,大型墓葬中分布。大的墓葬往往隨葬陶鼓、石磬、玉鉞、龍盤等表明墓主人尊貴身份的禮器,城內還出土小件青銅器和帶有刻畫符號的陶壺。二里頭遺址發(fā)現于河南偃師,距今約4100年左右,遺址中發(fā)現了宮殿建筑群。在遺址中發(fā)現了大型墓葬和手工業(yè)作坊,還有平民生活區(qū)和墓葬群,還出土了用于祭祀的精美玉器和樂器,成套的青銅酒器,鑲嵌綠松石的精美銅牌。王室使用的高貴禮器。(3)說出活動三中三處遺址的考古發(fā)現有哪些共同點,并概括這些考古發(fā)現的重要意義。(4)綜上所述,請你為李慎思同學的歷史探究活動擬定一個主題。22.中華文明上下五千年,歷史知識浩如煙海。鷹潭二中七年級某班同學組織開展了課外學史的活動,邀你共同探究:(12分)(方式一:時政學史)“三月三,拜軒轅。”每年農歷三月初三,海內外炎黃子孫在河南省新鄭市舉行盛大的活動,表達中華兒女對祖先的緬懷和共謀國家繁榮昌盛的心愿。(1)“軒轅”指的是誰?(1分)他和另一位神農氏被后人尊稱為什么?(1分)(方式二:歌謠學史)夏建國屬第一,中華從此奴隸制。王位傳給兒子啟,從此家天下變公天下。夏A(人名)本是亡國君,商湯滅夏建商朝。商紂暴虐施炮烙,引來武王正義師。商周決戰(zhàn)在B(地名),紂死商亡西周立。(2)請在空格處填寫相應的內容,將歌謠補充完整A.B.(2分)(方式三:史書學史)材料一衛(wèi)鞅曰:“治世不一道,便國不法古。故湯武不循古而王,夏殷不易禮亡。反古者不可非,而循禮者不足多?!毙⒐唬骸吧啤!币孕l(wèi)鞅為左庶長,卒定變法之令?!妒酚洝罚?)材料一中的“衛(wèi)鞅”是誰?(1分)“衛(wèi)鞅”的變法給該國帶來了什么影響?(2分)(方式四:考查學史)如圖河姆渡遺址(4)如果你有幸到河姆渡遺址參觀,你可能會看見哪些文物,請列舉兩例?(2分)(5)以上學史方式,你認為最能了解到真實歷史的是哪一種學習方式?為什么?(3分)24.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中國古代大事年表(部分)時間歷史事件春秋戰(zhàn)國(前770—-前221年)
周平王東遷洛邑,東周開始。諸侯爭霸普遍使用鐵器及牛耕,工商業(yè)漸趨發(fā)達百家爭鳴商鞅變法李冰開鑿都江堰秦滅亡六國,統(tǒng)一中國閱讀以上材料,選擇材料中相互關聯的事件(兩個或兩個以上),結合所學自定一個你想論述的觀點,加以闡釋或說明。(要求:觀點正確、史論結合、條理清楚)25.經濟是一個國家發(fā)展的根本,決定著一個國家的發(fā)展水平和發(fā)展速度。閱讀下列有關農業(yè)方面的材料并回答問題。材料一材料二戮力本業(yè),耕織致粟帛多者,復其身。事末利及怠而貧者,舉以為收奴?!妒酚洝ど叹袀鳌凡牧先凉h文帝認為農業(yè)是立國之本,常提醒百官勸課農桑。他曾兩次“除田租稅之半”,即租率減為三十稅一、這樣,農業(yè)得到較大發(fā)展,糧價大幅降低。漢初米一石值五千錢,文景時降到一石僅值數十錢至十余錢。材料四江南之為國盛……地廣野豐,民勤本業(yè),一歲或稔,則數郡忘饑。漁鹽杞梓之利,絲棉布帛之饒,覆衣天下。(1)根據材料一、指出春秋戰(zhàn)國時期我國農業(yè)生產取得重大發(fā)展的主要原因。(2)材料二體現了商鞅變法的哪一項措施?(3)閱讀材料三、概括漢初統(tǒng)治者采取的政策。(4)材料四反映了江南地區(qū)什么歷史現象?根據所學知識,分析出現這種歷史現象的主要原因。(5)綜合上述材料,指出影響經濟發(fā)展的主要因素。26.閱讀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他任用管仲為相,執(zhí)掌國政。他采納管仲的建議,改革內政,發(fā)展生產,訓練軍隊,使齊國的經濟和軍事實力大為提高?!幾浴读x務教育教科書中國歷史》(七年級上冊)材料二及秦孝公用商君,壞井田,開阡陌,急耕戰(zhàn)之賞。雖非古道,猶以務本之故,傾鄰國而雄諸侯。然王制遂滅,僭差亡度;庶人之富者累巨萬,而貧者食糟糠;有國強者兼州域,而弱者喪社稷。——摘編自班固《漢書·食貨志》材料三(太和)十有八年……革衣服之制。十有九年……詔不得以北俗之語言于朝廷,若有違者,免所居官……九月庚午,六宮及文武盡遷洛陽。——摘編自魏收《魏書·高祖紀下》(1)材料一中的“他”是誰?依據材料一,歸納其改革措施。(2)選做題:以下兩個小題,請任選一個作答。(如果兩個都答,按第①小題)①材料二反映了什么歷史事件?依據材料二并結合所學知識,概括此次改革的主要措施。②材料三反映的是歷史上的哪次改革?依據材料三,概括此次改革的措施。結合所學知識,說明這次改革產生的作用。(3)綜合以上材料信息,你認為改革成功的最關鍵因素是什么?23.同學們以“春秋戰(zhàn)國時期的社會變化”為題進行探究性學習,請你參與完成?!緯r空定位】(1)春秋戰(zhàn)國時期位于上面時間軸中的哪兩個階段?(寫出對應字母符號即可)【經濟發(fā)展】圖1春秋戰(zhàn)國時期的鐵農具圖2山西渾源出土戰(zhàn)國牛帶鼻環(huán)尊(2)上圖反映了春秋戰(zhàn)國時期農業(yè)生產出現了什么變化?【政權爭霸】平王之時,周室衰微,諸侯強并弱,齊、楚、秦、晉始大,政由方伯。——《史記·周本紀》大國兼并小國數目齊桓公兼并35小國晉獻公兼并19小國楚莊王兼并36小國秦穆公兼并20小國(3)上述材料反映了當時國家處于什么樣的狀態(tài)?【社會變革】材料:及秦孝公用商君,壞井田,開阡陌(田間縱橫的小路),急(積極)耕戰(zhàn)之賞,……行之十年,秦民大說(悅),道不拾遺,山無盜賊,家給人足。……“商鞅雖死,而秦法未敗”……傾鄰國而雄諸侯?!稘h書·食貨志》(4)結合所學,寫出材料中反映了商鞅變法的哪些內容?(寫出一點即可)(5)評判一場改革成敗的標準,不以改革者個人命運為依據,而在于變法措施是否行之有效,是否順應歷史發(fā)展潮流,推動社會發(fā)展。商鞅因變法損害了舊貴族的利益,最后慘遭車裂而死。你認為商鞅變法成功了還是失敗了?請結合材料和所學加以說明。
東明縣第二初級中學2024—2025學年度第一學期七年級10月份試題測試試題評分參考一、選擇題題號12345678910答案ACDCADAACC題號11121314151617181920答案BACBADAADB1.【答案】A【解析】根據材料“距今約100萬年以前……是中國已確認的最早的古人類頭骨化石與舊石器時代遺址并存的古遺址”并結合所學知識可知,元謀人距今約170萬年,是我國境內目前已確認的最早的古人類;北京人生活在距今70萬—20萬年,是迄今所知世界上內涵最豐富、材料最齊全的直立人遺址之一,而學堂梁子遺址是中國已確認的最早的古人類頭骨化石與舊石器時代遺址并存的古遺址,因此在學術研究上它添補了元謀人、北京人兩處遺址之間的空隙,故選A項;山頂洞人生活在距今約3萬年,與題干年代不符合,排除B項;半坡人和河姆渡人生活在新石器時代,與題干舊石器時代不符合,排除C項、D項。2.【答案】C【解析】根據所學知識可知,第一手史料是指接近或直接在歷史發(fā)生時所產生的資料,即可較直接作為歷史根據的史料。二手史料主要是文字史料、文獻記錄以及文學作品等。北京人頭蓋骨化石屬于第一手史料,故選C項;北京人頭部復原圖、歷史學家著述、考古現場影像資料皆屬于第二手史料,故ABD項為第二手史料,與題干要求不符,排除A項、B項、D項。3.【答案】D【解析】分析材料中山頂洞人的骨針和裝飾品并結合所學知識可知,山頂洞人在繼續(xù)使用打制石器的同時,也開始制作骨器,掌握磨光和鉆孔技術,故選D項;山頂洞人已經知道人工取火,但材料未涉及用火情況,排除A項;山頂洞人靠采集、狩獵為生,也會捕魚,材料未提及生產情況,排除B項;山頂洞人過著集體生活,材料未提及群居情況,排除C項。4.【答案】C【解析】根據所學知識可知,距今1萬年左右,我國出現了最早的人工栽培的農作物,北方地區(qū)的先民開始栽培栗和黍,證明原始農業(yè)形成,為人類文明做出了重要貢獻,③考古發(fā)現與結論對應正確,故選C項;北京人采用打制石器的方法,制作不同類型的工具,處于舊石器時代,“北京人遺址:灰燼、燒石和燒骨等”反映北京人已經學會使用火,還會長時間保留很火種,①考古發(fā)現與結論對應錯誤,排除A項;“山頂洞人遺址:穿孔骨針”表明山頂洞人已掌握鉆孔技術和磨光技術,干欄式房屋屬于河姆渡人的建筑,②考古發(fā)現與結論對應錯誤,排除B項;新石器時代晚期出現貧富分化,但是此時并未出現貧富分化,④考古發(fā)現與結論對應錯誤,排除D項。5.【答案】A【解析】根據題意,在中國疆域范圍內,廣泛分布著人類文化遺址,說明中華文明的起源具有多元性,遺址主要分布于黃河中下游和長江中下游,說明以中原為核心,故選A項;題意未體現中華文明的統(tǒng)一性,且文化特征有相似性,不完全一致,排除B項;題干并未對比,無法說明中華文明的先進性,排除C項;材料只提到新石器時代的文化遺址,無法說明中華文明的歷史延續(xù)性,排除D項。6.【答案】D【解析】根據材料中廣東石峽遺址和浙江良渚遺址出土的玉鉞、玉琮、龍首玉環(huán)等玉器圖片可以看出,兩地玉器有相似風格,說明兩地存在文化交流,故選D項;材料中玉鉞、玉琮、龍首玉環(huán)都屬于玉器,不能反映青銅冶煉技術成熟,排除A項;材料體現的是兩地玉器的相似之處,不能得出南北經濟差距明顯,且都屬于南方,排除B項;玉鉞、玉琮、龍首玉環(huán)都不是農業(yè)生產工具,它們是禮器或飾品,不能得出農業(yè)生產工具先進,排除C項。7.【答案】A【解析】根據題意可知,陶寺遺址中墓葬規(guī)模、隨葬品數量、種類差異較大,說明當時已經出現了貧富分化的現象,故選A項;材料反映的是墓葬隨葬品的差異,沒有提及農業(yè)生產技術,排除B項;陶寺遺址在山西,屬于黃河流域,不能反映長江流域的發(fā)展狀況,排除C項;青銅器是夏朝時期才出現的,材料沒有提及青銅器的制造工藝,排除D項。8.【答案】A【解析】據材料信息可知,山西夏縣西陰村長期流傳著先蠶娘娘發(fā)明了繅絲織綢的傳說,這屬于遠古歷史傳說,2019年考古學者在西陰村發(fā)現了6枚新石器時代的蠶蛹,說明考古發(fā)現印證了先民的發(fā)明創(chuàng)造,由此可見遠古傳說蘊含著一定的歷史價值,故選A項;探究歷史的資料眾多,考古發(fā)掘并非是了解歷史的唯一途徑,但卻是印證歷史真相的有效途徑,排除B項;遠古傳說蘊含了一定的歷史價值,但并不能真實反映歷史原貌,排除C項;遠古傳說需要依賴考古發(fā)掘來印證,而不是考古發(fā)掘需要依賴于傳說印證,排除D項。9.【答案】C【解析】根據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可知,相傳在黃帝之后,黃河流域有許多部族。為了增強實力,陶唐氏、有虞氏、夏后氏三個部族結成聯盟,堯、舜、禹依次成為聯盟的首領。當時實行禪讓制即將部落聯盟首領的位子傳給賢德之人。堯鼓勵人們開墾農田,發(fā)展歷法,適時耕種。堯年老時,征求各部族首領的意見,推舉品行高尚的舜做他的繼承人。舜在位時,制定刑法,完善制度,穩(wěn)定局勢,又派禹治水,解除水患。舜年老時讓位于禹,故選C項;材料沒有體現各部族的統(tǒng)一,當時是部落聯盟時代,不符合題意,排除A項;禹治水有功,得到民眾愛戴,被尊稱為“大禹”,不能概括全部內容,排除B項;炎黃部落與東方的蚩尤部落在涿鹿激戰(zhàn),最終打敗蚩尤。黃帝部落的勢力和聲望大增,黃帝被推舉為部落聯盟首領。這一部落聯盟以后逐漸形成為華夏族,排除D項。10.【答案】C【解析】根據材料“天下為公,選賢與能”可知代表的是禪讓制;“天下為家”代表的是世襲制。“今大道既隱,天下為家”說明世襲制取代禪讓制。禹死后,啟繼承了父位,成為夏朝的第二代國王。從此世襲制代替了禪讓制,公天下變成了家天下,故選C項;材料反映的是世襲制取代禪讓制,而不是禪讓制取代世襲制,排除A項;中央集權出現在秦朝時期,不符合題意,排除B項;郡縣制出現是在春秋戰(zhàn)國時期,不符合題意,排除D項。11.【答案】B【解析】根據材料“牧野洋洋”并結合所學知識可知,西周青銅器利簋,腹內銘文記述了牧野之戰(zhàn)的過程,見證了武王伐紂的歷史,故選B項;二里頭遺址是夏朝都城遺址,牧野之戰(zhàn)與夏朝無關,排除A項;小說《封神演義》的描述帶有神話色彩,不能作為歷史史實,排除C項;史書《資治通鑒》是北宋司馬光編寫的,屬于第二手史料,排除D項。12.【答案】A【解析】結合所學可知,夏朝歷經400多年,到夏王桀在位時期,國力衰弱,桀不修德行,統(tǒng)治殘暴,用武力傷害百姓,引起民眾的反抗;商紂王是商朝的最后一個王,他對外征伐,耗費國力,同時修筑豪華宮殿,對百姓征收繁重的賦稅,還施用酷刑,殘害人民;到周幽王時,朝政腐敗,社會各種矛盾激化,公元前771年,西周王朝被犬戎族所滅。由此可知,夏、商、西周滅亡的共同原因是末代君王殘暴昏庸,故選A項;周幽王烽火戲諸侯更多強調對諸侯王的欺壓,與人民關系不大,排除B項;西周重視禮制,且周幽王烽火戲諸侯不體現刑罰殘酷,排除C項;西周滅亡于少數民族,且中國古代史上第一次農民起義爆發(fā)于秦朝,排除D項。13.【答案】C【解析】根據題干“周室衰微,諸侯強并弱”、“政由方伯”并結合所學知識可知,春秋時期王室衰微,分封制逐步瓦解,周王室勢力大減、地位下降,諸侯崛起,爭霸戰(zhàn)爭不斷,故選C項;普天之下莫非王土體現的是西周的分封制,強調天下所有的土地都是周天子的管轄范圍,但材料反映了分封制的瓦解,排除A項;各諸侯國都“尊王攘夷”的說法錯誤,春秋時期強大的霸主才能打著“尊王攘夷”的旗號號令諸侯,排除B項;楚國不是第一個稱霸的諸侯國,春秋時期第一位霸主是齊桓公,排除D項。14.【答案】B【解析】據材料“史書記載西周初年有800多個諸侯國……十幾個諸侯國了”可知,西周800諸侯到春秋就剩下十幾個,戰(zhàn)國時期只有七個,最后秦統(tǒng)一全國,這體現了從春秋到秦朝,在爭霸兼并戰(zhàn)爭中,國家逐漸走向統(tǒng)一,故選B項;春秋戰(zhàn)國時期我國民族交融逐漸加強,但材料強調諸侯爭霸兼并等,與民族交融無關,排除A項;春秋戰(zhàn)國時期社會經濟有所發(fā)展,但與材料信息無關,排除C項;春秋戰(zhàn)國時期百家爭鳴文化繁榮,但材料強調爭霸與兼并,與文化關系不大,排除D項。15.【答案】A【解析】根據材料“春秋時期還屬于‘四夷’的秦、楚等國”“在戰(zhàn)國時期已經認同于華夏”“中原諸國也承認了秦、楚是華夏族的組成部分”并結合所學可知,春秋戰(zhàn)國時期,頻繁的爭霸兼并戰(zhàn)爭給人們帶來災難的同時,促進了民族交融,材料正體現了華夏認同觀念得到發(fā)展,故選A項;百家爭鳴局面是春秋戰(zhàn)國時期出現的思想文化解放運動,材料反映的是民族交融與民族認同感,排除B項;諸侯國之間的矛盾依然存在,沒有消除,C項表述錯誤,排除C項;統(tǒng)一多民族封建國家建立從公元前221年,秦國統(tǒng)一六國,建立秦朝開始,發(fā)生在春秋戰(zhàn)國之后,排除D項。16.【答案】D【解析】根據表格信息可知,韓非子認為秦國能成為七國中最強大的國家都是由于商鞅的功勞,李斯認為商鞅變法使秦國實現了國富民強,王充認為商鞅為秦統(tǒng)一的帝王之業(yè)奠定基礎,這些論述都肯定了商鞅變法增強了秦國的國力,故選D項;材料強調的是商鞅變法對秦國國力的影響,不單單是軍事實力,排除A項;秦始皇同意后建立了大一統(tǒng)的中央集權制度,材料沒有體現商鞅變法建立了中央集權制,排除B項;材料反映的是對商鞅變法的評價,沒有提及具體的諸如商鞅變法廢除了貴族的世襲特權等內容,排除C項。17.【答案】A【解析】根據所學知識可知,圖示信息體現了古代中國的生產工具不斷走向完善的過程,生產工具的演變,反映了生產力的發(fā)展,故選A項;土地私有制確立于戰(zhàn)國時期,晚于石器時代和青銅時代,排除B項;這些生產工具都依靠人力操作,排除C項;題干反映的是生產工具沒有涉及農作物品種,排除D項。18.【答案】A【解析】根據材料“天府之國”“成都平原”“水利工程”并結合所學知識可知,公元前256年,蜀郡郡守李冰主持,在成都附近的岷江上修建了都江堰,建成之后,成都平原成為沃野,被稱為“天府之國”,故選A項;秦統(tǒng)一六國以后,秦始皇派人開鑿了靈渠,溝通湘江和漓江,把長江和珠江兩大水系連接起來,與成都平原無關,排除B項;永濟渠是隋朝大運河的一段,與成都平原無關,排除C項;為了加強南北交通,鞏固隋王朝對全國的統(tǒng)治,從605年起,陸續(xù)開鑿了一條貫通南北的大運河,與成都平原無關,排除D項。19.【答案】D【解析】根據材料“東周時期朝廷軟弱無力,列國相互混戰(zhàn)不休”“是一個社會經濟發(fā)生根本變革從而永久地決定中國發(fā)展歷程的時期”及所學知識可知,戰(zhàn)國時期,鐵制工具和牛耕的使用進一步推廣,社會生產力水平不斷提高,新興地主階級的勢力增強,推動了傳統(tǒng)統(tǒng)治秩序的崩潰和新的社會制度的形成,故選D項;奴隸制瓦解,封建制的形成是當時社會形態(tài),不是根本原因,排除A項;王室衰微,禮崩樂壞是材料反映的現象,不是原因,排除B項;諸侯爭霸是材料現象,不是原因,排除C項。20.【答案】B【解析】根據所學知識可知,戰(zhàn)國時期,鐵制工具和牛耕的使用進一步推廣,社會生產力水平不斷提高,新興地主階級的勢力增強。為適應社會政治經濟的變化,各諸侯國統(tǒng)治者實行變法改革,確立新的政治經濟秩序,以求富國強兵,在兼并戰(zhàn)爭中取勝,故選B項;周平王遷都洛邑,建立東周,即我國開始進入春秋戰(zhàn)國時期,排除A項;齊桓公稱霸中原是春秋時期,與題干不符,排除C項;百家爭鳴的出現是思想上的變化,沒有使地主階級勢力增強,排除D項。二、非選擇題21.【答案】(1)A;B(2)圖一對應推論3;圖2對應推論2;圖三對應推論1。(3)共同點:都出現了宮殿或宮城;都發(fā)現了墓葬;都發(fā)現了禮器等。重要意義:距今約5000—4000年左右,我國長江流域、黃河流域都出現了早期國家。(4)主題:中國境內早期人類與文明的起源;中華文明探源等?!窘馕觥浚?)據“我國境內目前已確認的最早的古人類遺址”可知,考古學者在云南元謀縣發(fā)掘出遠古人類的兩顆門齒化石,以及一些粗糙的石器,還發(fā)現了炭屑和燒骨,元謀人距今約170萬年,是我國境內目前已確認的最早的古人類,即地圖中的A所在位置。據“迄今所知世界上內涵最豐富、材料最齊全的直立人遺址”可知,北京人是世界上最重要的原始人類之一,這一發(fā)現對于研究古人類進化的歷史具有重要的意義。周口店北京人遺址是迄今所知世界上內涵最豐富、材料最齊全的直立人遺址之一,即地圖中的B所在位置。(2)據圖一“炭化的粟和黍”可知,粟和黍屬于糧食作物,即農業(yè)生產出來的,可以對應推論3:出現了人工栽培的農作物;原始農業(yè)出現等。據圖二“半坡人的房屋”“河姆渡人的房屋”可知,原始先民已經不再主要依靠游獵生活,因為出現了定居房屋,且因為半坡人所在北方氣候較為寒冷,有了半地穴式房屋,而河姆渡人所在的長江流域,氣候溫暖濕潤,有了干欄式建筑,即圖2可以對應推論2:先民們已經過上了定居生活;不同的自然地理環(huán)境造成了建筑形式上的差異等。據圖三“人面魚紋彩陶盆”“豬紋陶缽”可知,原始先民已經可以使用陶器,這得益于原始制陶業(yè)的發(fā)展,而“紋彩”“豬紋”說明原始先民已出現審美觀念,即圖3可以對應推論1:出現了制陶業(yè),改變了先民們的生活方式;先民們已經有了樸素的審美觀念等。(3)共同點:據活動三“由宮殿區(qū)、內城和外城組成”“圍墻環(huán)繞的宮城”“宮殿建筑群”可知,三處遺址都出現了宮殿或宮城;據“城內外祭壇上權貴們的墓地”“城內有兩處高等級墓地”“在遺址中發(fā)現了大型墓葬”可知,三處遺址都發(fā)現了墓葬;據“精美的玉禮器”“大的墓葬往往隨葬陶鼓、石磬、玉鉞、龍盤等表明墓主人尊貴身份的禮器”“出土了用于祭祀的精美玉器和樂器”可知,三處遺址都發(fā)現了禮器。意義:據“距今5300—4300年”“距今4300—4000年”“距今約4100年左右”可知,距今約5000—4000年左右,我國長江流域、黃河流域都出現了早期國家。(4)主題:根據材料及所學可知,中國廣袤的大地,曾孕育早期的人類,北京人就是其中的典型代表之一,從北京人遺址的考古發(fā)掘中,我們可以看出早期人類的生產、生活情況,以及他們在進化過程中的特點,大約在一萬年前,中國境內的人類逐漸懂得了耕種農作物、飼養(yǎng)家畜、磨制石器和燒制陶器,開始了定居生活。即“中國境內主要古人類遺址”“新石器時代文化的遺址和遺物”“良渚古城遺址”“陶寺都城遺址”“二里頭遺址”也有助于我們了解中國境內早期人類與文明的起源,中華文明探源等。22.【答案】(1)“軒轅”指的是:黃帝;尊稱:人文初祖(2)填空:A桀、B牧野(3)“衛(wèi)鞅”是:商鞅;影響:使秦國的國力大大增強,提高了秦軍戰(zhàn)斗力,一躍成為戰(zhàn)國后期最富強的國家,為秦統(tǒng)一全國奠定了基礎(4)文物:骨耜、陶器、玉器、骨哨、碳化稻谷、豬狗水牛骨頭等(5)方式:考查學史,出土文物是第一手的史料,最具研究價值,傳說、歌謠、后世的史書都對歷史進行了不同程度的加工等等。(言之有理即可)【解析】(1)“軒轅”指的是:根據方式一材料“三月三,拜軒轅”“每年農歷三月初三,海內外炎黃子孫在河南省新鄭市舉行盛大的活動”并結合所學知識可知,黃帝,名軒轅。相傳黃帝已能建造宮室以避寒暑,制作衣裳,挖掘水井,制造船只,會煉銅,并發(fā)明了弓箭,相傳在黃帝時期,倉頡創(chuàng)造文字,伶?zhèn)愔谱饕袈桑`首發(fā)明算盤。黃帝的妻子嫘祖會繅絲,擅長紡織,故“軒轅”指的是黃帝。尊稱:根據所學知識可知,黃帝聯合一些部落,在阪泉與炎帝展開一場大規(guī)模的戰(zhàn)爭,最后炎帝失敗,歸順黃帝,兩大部落結成聯盟。后來,炎黃部落與東方的蚩尤部落在涿鹿激戰(zhàn),黃帝部落的軍隊在戰(zhàn)鼓的激勵下沖鋒陷陣,最終打敗蚩尤。黃帝部落的勢力和聲望大增,黃帝被推舉為部落聯盟首領。這一部落聯盟以后逐漸形成為華夏族,因此后人尊崇炎帝和黃帝為中華民族的人文初祖,海內外的華人也以“炎黃子孫”自稱。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A證(企業(yè)負責人)-安全員A證(企業(yè)負責人考前練習)
- 廣東省中山市2024年九年級中考三模數學試卷附答案
- 電力系統(tǒng)節(jié)能減排實施方案
- 高一化學二第三章第一節(jié)最簡單的有機化合物-甲烷教學設計
- 2024高中地理第3章地理信息技術應用第3節(jié)全球定位系統(tǒng)及其應用學案湘教版必修3
- 2024高中語文第一單元以意逆志知人論世蜀相訓練含解析新人教版選修中國古代詩歌散文欣賞
- 2024高中語文第四單元創(chuàng)造形象詩文有別第21課自主賞析項羽之死課時作業(yè)含解析新人教版選修中國古代詩歌散文欣賞
- 2024高考化學一輪復習專練5化學與STSE含解析新人教版
- 2024高考化學一輪復習第一部分考點41烴的含氧衍生物強化訓練含解析
- 2024高考化學一輪復習課練3物質的組成性質分類和化學用語含解析
- 嘔血護理查房
- 2024年新青島版(六三制)三年級下冊科學全冊知識點
- 朝韓關系相關分析
- 校園熱水方案
- 跟蹤服務項目活動實施方案
- 新能源汽車產業(yè)鏈中的區(qū)域發(fā)展不均衡分析與對策
- 財務機器人技術在會計工作中的應用
- 建筑保溫隔熱構造
- 智慧財務綜合實訓
- 安徽省合肥市2021-2022學年七年級上學期期末數學試題(含答案)3
- 教育專家報告合集:年度得到:沈祖蕓全球教育報告(2023-2024)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