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結核病藥、抗麻風藥和抗真菌藥課件_第1頁
抗結核病藥、抗麻風藥和抗真菌藥課件_第2頁
抗結核病藥、抗麻風藥和抗真菌藥課件_第3頁
抗結核病藥、抗麻風藥和抗真菌藥課件_第4頁
抗結核病藥、抗麻風藥和抗真菌藥課件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51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抗結核病藥、抗麻風藥和抗真菌藥

抗結核病藥、抗麻風藥和抗真菌藥抗結核病藥、抗麻風藥和抗真菌藥第一節(jié)抗結核病藥結核病是由結核分枝桿菌引起的慢性傳染病,可累及全身各個組織和器官,其中以肺結核最多見。肺外結核有結核性胸膜炎、淋巴結核、骨結核等一線藥物:異煙肼、利福平、乙胺丁醇、鏈霉素。二線藥物:對氨基水楊酸(PAS)、乙硫異煙胺、丙硫異煙胺、卡那霉素等。結核病抗結核病藥、抗麻風藥和抗真菌藥按其作用機制分①抑制RNA合成藥:如利福平。②干擾結核桿菌代謝的藥:如對氨基水楊酸。③阻礙細菌細胞壁合成的藥:如乙硫異煙胺。④抑制結核桿菌蛋白合成藥:如鏈霉素。⑤多種作用機制共存的藥:如異煙肼、乙胺丁醇??菇Y核病藥、抗麻風藥和抗真菌藥異煙肼isoniazid

(雷米封,rimifon,INH)體內過程口服吸收快而完全,分布廣,肝內代謝為無效的乙酰異煙肼和異煙酸。穿透力強,可滲入關節(jié)腔、胸水、腹水以及纖維化干酪化的結核病灶中。分快代謝型和慢代謝型。①快代謝型:血濃較低,療效較小;對肝臟毒性大;②慢代謝型:血藥濃度較高,療效較高;易產(chǎn)生周圍神經(jīng)炎??菇Y核病藥、抗麻風藥和抗真菌藥作用特點療效高、毒性小、方便、價廉,首選藥口服吸收快而完全,分布廣泛,容易滲入病灶對結核分枝桿菌有高度選擇性殺菌,抗菌力強單用易產(chǎn)生耐藥性,耐藥菌致病力降低抗結核病藥、抗麻風藥和抗真菌藥作用與作用機制作用:異煙肼對結核桿菌有強大抗菌作用,體外實驗兼有抑菌和殺菌活性。最低抑菌濃度為0.025~0.05

g/ml,本品對生長旺盛的結核桿菌有強大的殺菌作用。它易于滲入細胞內,故對胞內的結核菌有很強的抗菌作用。本品對實驗性結核病療效極佳,明顯優(yōu)于鏈霉素。作用機制:分枝菌酸是結核分枝桿菌所特有的重要成分,異煙肼作用機制可能是抑制結核菌菌壁分枝菌酸的合成,從而使細胞喪失多種能力而死亡。抗結核病藥、抗麻風藥和抗真菌藥口服或注射均易吸收,口服常用量后1~2小時血漿濃度可達峰值。INH穿透力強,廣泛分布于肝、皮膚、肺、腦和腎中,易于擴散至全身的組織細胞和體液中,可滲人纖維化或干酪樣病灶及淋巴結,亦能進入吞噬細胞內。在關節(jié)腔、胸腔和腹腔液內的濃度相當高。腦脊液中的濃度約為血漿濃度的20%,腦膜炎時,腦脊液中的濃度可與血漿中的濃度相似。主要在肝內代謝成無活性的乙酰異煙肼和異煙酸,代謝產(chǎn)物及少量未代謝藥物經(jīng)腎排出。INH的乙?;拭黠@受遺傳基因影響,根據(jù)乙?;俾士煞譃榭齑x型和慢代謝型兩種。前者t1/2為70分鐘,后者t1/2為2小時。中國人慢代謝型者約占25.6%,快代謝型者約占49.3%。臨床藥動學抗結核病藥、抗麻風藥和抗真菌藥藥理作用

抗結核桿菌比鏈霉素強4倍。低濃度抑菌,高濃度殺菌。對結核桿菌具有高度選擇性,對其他菌無效。單用易產(chǎn)生耐藥性,一般與其他抗結核藥聯(lián)用,起到延緩耐藥性并增強療效。是各類結核病的首選藥??菇Y核病藥、抗麻風藥和抗真菌藥適應證主要用于各型肺結核的進展期、溶解播散期、吸收好轉期,尚可用于結核性腦膜炎和其他肺外結核等,包括結核性腦膜炎以及其他分枝桿菌感染。本品單用可適用于結核病的預防,與其他抗結核病藥聯(lián)合,以增強療效和減少耐藥菌的出現(xiàn)。此外可用于治療痢疾、百日咳、麥粒腫等??菇Y核病藥、抗麻風藥和抗真菌藥不良反應不良反應發(fā)生率與用藥劑量有關,一般治療量時發(fā)生較少,有報道2000名用藥患者中的發(fā)生率為5.4%。1.神經(jīng)系統(tǒng)反應治療量可見頭痛頭暈,服用維生素B6可對抗。2.肝損害出現(xiàn)轉氨酶暫時性升高,伴有黃疸。用藥期間定時檢查肝功能。3.過敏反應偶見皮疹、藥熱、粒細胞減少等

如果不同時應用維生素B6,每日劑量在6mg/kg時,周圍神經(jīng)炎發(fā)生率約為20%。應用維生素B6有防治作用。這可能由于INH的結構與維生素B6類似,競爭相同酶系統(tǒng)妨礙維生素B6吸收,或二者結合促進排泄,導致維生素B6缺乏所致。預防性應用維生素B6可防止周圍神經(jīng)炎及其它神經(jīng)系統(tǒng)功能異常的發(fā)生。

較大劑量或長期應用可致肝細胞損傷、黃疸,嚴重者出現(xiàn)多發(fā)性肝小葉壞死、甚至引起死亡。服用本品的病人中約有12%出現(xiàn)轉氨酶升高。用藥期間應每月檢查肝功能,肝病者慎用。肝損傷機制尚不清,可能由于INH的代謝產(chǎn)物乙酰肼與肝臟蛋白質結合引起肝壞死有關,故快乙?;呖赡芨资軗p。

可見各種皮疹、發(fā)燒、粒細胞減少、嗜酸性白細胞增多、血小板減少和溶血性貧血。溶血性貧血多發(fā)生于葡萄糖-6-磷酸脫氫酶缺乏的個體。用藥期間可能出現(xiàn)與抗核抗體(antinuclear-antibody)有關的脈管炎,停藥后可消失。抗結核病藥、抗麻風藥和抗真菌藥利福平體內過程

(1)口服吸收快而完全,食物可減少吸收

(2)穿透力強,能進入細胞及結核空洞、痰液及胎兒體內。

(3)服用后患者尿、糞、淚液、痰均染成桔紅色。

口服600mg后2~4小時血漿濃度達峰值,但有明顯的個體差異。血漿蛋白結合率約89%。廣泛分布到全身許多器官和體液,腦脊液中可達有效濃度,也可滲人吞噬細胞殺滅胞內結核桿菌。此藥從胃腸道吸收以后,很快經(jīng)膽汁排入小腸,隨后進行腸肝循環(huán)。主要在肝中代謝,其去乙酰化型代謝物的抗菌活性相當于原形藥物的1/10。t1/2為1.5~5小時,肝功能不全時可延長t1/2。利福平對肝微粒體藥酶有誘導作用,每日連續(xù)用藥,其本身血藥濃度可逐漸下降,t1/2亦縮短。服藥期間,尿、糞、唾液、痰、淚液和汗液等呈桔紅色(為藥物及其代謝物的顏色),宜事先告知病人,防止引起恐慌??菇Y核病藥、抗麻風藥和抗真菌藥抗菌機理特異性地抑制細菌DNA依賴性的RNA聚合酶。抗菌作用

1.抗結核桿菌:與INH相當。低濃度抑菌,高濃度殺菌,且由于穿透力強,對細胞內、外的結核桿菌均有作用。2.廣譜:對革蘭氏陽性菌、和陰性菌有較強的抑制作用。對某些病毒和沙眼衣原體也有效。3.麻風桿菌:抗菌作用強、快。抗結核病藥、抗麻風藥和抗真菌藥臨床應用

1.與異煙肼等其他抗結核藥合用用于各種結核,適用于重癥的初治及復治。與異煙肼、乙胺丁醇合用有協(xié)同作用。

2.用于麻風病的治療。

3.抗藥性金葡菌及其它細菌所致的感染。不良反應(1)胃腸道反應(2)過敏反應(3)嚴重者出現(xiàn)肝損。(4)對動物有致畸胎作用,妊娠早期禁服。抗結核病藥、抗麻風藥和抗真菌藥二、抗結核藥的應用原則

1.早期用藥早期結核桿菌對藥物敏感,病灶部位血液循環(huán)無明顯改變,有利于藥物滲入。2.聯(lián)合用藥以提高療效、降低毒性、延緩耐藥性產(chǎn)生。至少兩藥合用。3.堅持全療程規(guī)律用藥4.適宜的劑量抗結核病藥、抗麻風藥和抗真菌藥第二節(jié)抗麻風病藥抗麻風病是由麻風分枝桿菌引起的一種慢性傳染病。臨床應用藥物主要有:氨苯砜、苯丙砜(在體內轉變?yōu)榘北巾科鹱饔茫β轱L桿菌有較強的抑制作用,抗菌譜似磺胺(抗菌作用可被PABA對抗)。主要用于麻風病的治療—首選。不良反應:常見溶血及砜綜合征麻風病抗結核病藥、抗麻風藥和抗真菌藥抗真菌藥真菌感染分兩類:淺表真菌感染和深部真菌感染。淺部真菌感染:癬菌引起;多侵犯皮膚、毛發(fā),指(趾)甲等部位;引起頭癬、體癬等;常用藥物有灰黃霉素、咪康唑、克霉唑等深部真菌感染:由假絲酵母菌、新生隱球菌、曲霉菌等引起;多侵犯深部組織和內臟;常用藥物有兩性霉素B,制霉菌素和伊曲康唑等??菇Y核病藥、抗麻風藥和抗真菌藥灰黃霉素為淺表真菌抗生素。作用機制:沉積于皮膚、毛發(fā)、指甲角質部。在皮膚角質層可與角蛋白結合,阻止癬菌繼續(xù)侵入。結構與鳥嘌呤類似,競爭性抑制鳥嘌呤進入DNA分子,從而干擾真菌核酸合成,抑制生長。給藥途徑:口服有效,外用無效(不能透過表皮角質層)抗結核病藥、抗麻風藥和抗真菌藥臨床應用:各種皮膚癬菌治療(頭癬)不良反應:多、輕,致畸、致癌作用,減弱香豆素作用抗結核病藥、抗麻風藥和抗真菌藥兩性霉素B兩性霉素B(amphotericinB)藥理作用:多烯類,對深部真菌有強大抑制作用。低濃度抑菌,高濃度殺菌。對細菌無效,作用機制:選擇性與真菌細胞膜麥角固醇結合,使通透性增加而死亡(可與其他藥物起協(xié)同作用)。也能與哺乳動物細胞膜的類固醇結合,固對人體有毒性。耐藥機制:可能為不能通過某些耐藥株的細胞膜所致。抗結核病藥、抗麻風藥和抗真菌藥臨床應用:

首選治療深部真菌感染。口服用于腸道真菌感染;注射用于全身真菌感染,局部用于淺部真菌感染(眼科,皮膚科,婦科等)不良反應:毒性較大

1.急性毒性反應

2.腎損害

3.血液系統(tǒng)毒性反應

4.心血管系統(tǒng)毒性反應抗結核病藥、抗麻風藥和抗真菌藥

防治措施:1.先給解熱鎮(zhèn)痛藥和抗組胺藥,同時給皮質激素2.補鉀3.定期監(jiān)測血尿常規(guī)、肝腎功能、血鉀、心電圖4.肝腎功能不良者慎用新劑型:兩性霉素B脂質復合體兩性霉素B脂質分散體兩性霉素B脂質體抗結核病藥、抗麻風藥和抗真菌藥抗病毒藥病毒:不具備細胞的結構核心:核酸組成(DNA或RNA);外殼:蛋白質。多寄生于細胞體內。繁殖與感染過程:7步吸附、穿入、脫殼、生物合成、裝配、釋放、再感染吸附于宿主細胞膜→穿入細胞→胞內脫去蛋白質外殼,釋放出感染性核酸→進行生物合成(核酸的復制,轉錄,蛋白質合成)→裝配(核酸與蛋白質)成子代病毒顆?!患毎尫拧俑腥拘碌募毎?/p>

病毒可分為DNA病毒和RNA病毒,在RNA病毒中,有一組病毒可經(jīng)病毒本身含有的逆轉錄酶轉錄成互補的單股DNA,再轉為雙股DNA,環(huán)化后整合入細胞染色體,隨細胞分裂傳遞給子細胞,即逆轉錄病毒,如人類免疫缺陷病毒(HIV)。病毒抗結核病藥、抗麻風藥和抗真菌藥抗病毒藥作用機制通過直接抑制或殺滅病毒,干擾病毒吸附,阻止病毒穿入和脫殼,阻礙病毒在細胞內復制,抑制病毒釋放及增加宿主抗病毒能力等方式發(fā)揮作用。病毒感染危害極大,我國HIV感染者逾百萬。目前的抗病毒藥臨床療效均不確切、毒性大、抗病毒譜窄等缺點。目前治療病毒感染性疾病還主要依賴于疫苗,抗體,干擾素等免疫學手段,以增強宿主細胞抗病毒能力。HIV抗結核病藥、抗麻風藥和抗真菌藥阿昔洛韋(無環(huán)鳥苷)目前最常用的抗單純皰疹病毒藥物之一。機制:抗病毒譜窄,選擇性抑制病毒DNA多聚酶→阻止DNA的合成。臨床應用:皰疹病毒引起的感染為首選藥。不良反應:少,局部刺激,口服胃腸反應,皮疹,頭痛等。伐昔洛韋在體內水解為阿昔洛韋發(fā)揮作用,特點是口服吸收完全,體內持續(xù)時間長。抗結核病藥、抗麻風藥和抗真菌藥肝炎抗結核病藥、抗麻風藥和抗真菌藥肝炎(學名:Hepatitis)是肝臟的炎癥。肝炎的原因可能不同,最常見的是病毒造成的,此外還有自身免疫造成的。酗酒也可以導致肝炎。肝炎分急性和慢性肝炎。五月十九日是世界肝炎日。醫(yī)學上肝炎可分為甲、乙、丙、丁、戊、己、庚七種類型,其中乙肝是流行最廣泛、危害最嚴重的一種傳染肝炎。乙型病毒性肝炎(簡稱乙型肝炎)是由乙型肝炎病毒(簡稱乙肝病毒)引起的肝臟炎性損害,本病遍及全球。主要通過血液、性接觸、密切接觸等傳播,所以乙肝發(fā)病具有家族性。

抗結核病藥、抗麻風藥和抗真菌藥乙肝乙型病毒性肝炎是由乙型肝炎病毒(HBV)引起的一種世界性疾病。發(fā)展中國家發(fā)病率高,據(jù)統(tǒng)計,全世界無癥狀乙肝病毒攜帶者(HBsAg攜帶者)超過2.8億,我國約占1.3億。多數(shù)無癥狀,其中1/3出現(xiàn)肝損害的臨床表現(xiàn)。目前我國有乙肝患者3000萬。乙肝的特點為起病較緩,以亞臨床型及慢性型較常見。無黃疸型HBsAg持續(xù)陽性者易慢性化。本病主要通過血液、母嬰和性接觸進行傳播。乙肝疫苗的應用是預防和控制乙型肝炎的根本措施??菇Y核病藥、抗麻風藥和抗真菌藥乙肝并發(fā)癥1.肝原性糖尿病臨床表現(xiàn)與Ⅱ型糖尿病相似,不同點為肝原性糖尿病空腹時胰島素明顯增高而C肽正常。2.脂肪肝機制尚不清,特點為一般情況良好,單項ALT輕、中度升高,血脂增高,B型超聲檢查可見脂肪肝波形,確診根據(jù)肝活檢病理檢查。3.肝硬化慢性肝炎發(fā)展為肝硬化,是肝纖維化的結果。發(fā)生機制尚未完全闡明。尚見于亞急性、慢性重型肝炎及隱匿起病的無癥狀HBsAg攜帶者??菇Y核病藥、抗麻風藥和抗真菌藥4.肝癌HBV、HCV感染與之發(fā)病關系密切。以慢活肝、肝硬化發(fā)生肝癌者多見。也可見于慢性HBV感染未經(jīng)肝硬化階段發(fā)展為肝癌。其發(fā)生機制目前認為與HBV-DNA整合有關,尤其是X基因整合。HBxAg反式激活原癌基因起著重要作用。此外黃曲霉素等致癌物質有一定協(xié)同作用。5.肝性腦病肝性腦病,又稱肝昏迷,或肝腦綜合征,是肝癌終末期的常見并發(fā)癥。以中樞神經(jīng)系統(tǒng)功能失調和代謝紊亂為特點,以智力減退、意識障礙、神經(jīng)系統(tǒng)體征及肝臟損害為主要臨床現(xiàn),也是肝癌常見的死亡原因之一,約導致30%左右的患者死亡。抗結核病藥、抗麻風藥和抗真菌藥乙肝檢測作弊乙肝檢測作弊藥無效,這種藥物通常是免疫球蛋白或抗病毒藥物,而傳言中的“此類藥物可使乙肝病毒在短時間內休眠,從而躲過試劑的檢測”是完全錯誤的。事實上,乙肝“兩對半”檢測的是抗原和抗體,即使真的讓病毒休眠,也和乙肝檢測中能不能查出攜帶乙肝病毒是兩回事情,例如:乙肝攜帶者體內攜帶了病毒,但病毒并未處于活躍狀態(tài),也沒有進行復制,但是一樣的可以通過各種檢測方法查處體內是否具有乙肝病毒。乙肝“兩對半”檢測內容包括表面抗原、表面抗體、e抗原、e抗體以及核心抗體。其中表面抗原、e抗原和核心抗體呈陽性為大三陽,表面抗原、e抗體和核心抗體呈陽性為小三陽。大三陽和小三陽與病情輕重無關,只能反映出乙肝病毒有沒有傳染性以及傳染性有多強?!皟蓪Π搿本拖袷且腋尾《镜耐鈿ぃ虚g包裹的是病毒的核心HBVDNA(即病毒核酸)。即使HBVDNA停止活動,只意味著病毒停止了復制和傳染,并不意味著病情消失。

抗結核病藥、抗麻風藥和抗真菌藥乙肝的現(xiàn)狀我國是乙型肝炎高發(fā)區(qū),堪稱“肝炎大國”。根據(jù)衛(wèi)生部統(tǒng)計資料顯示,我國乙型肝炎的現(xiàn)患率為277/萬,是美國的40多倍,年發(fā)病率為95/萬。在法定傳染病中,其發(fā)病率僅次于感染性腹瀉與流行性感冒而居第三位。流行病學調查表明,我國至少有8億人感染過乙型肝炎,而我國人群中的乙肝表面抗原的攜帶率高達10.34%,也就是說,我國約有1.2億人為乙肝病毒攜帶者,占全球感染人數(shù)的1/3。抗結核病藥、抗麻風藥和抗真菌藥廣西乙肝現(xiàn)狀據(jù)廣西疾控部門統(tǒng)計,目前廣西約有700萬左右的乙肝病毒攜帶者,這是個相對保守的數(shù)字。而這個數(shù)字里,農(nóng)村人口占了不輕的比重。乙肝,往往會轉成肝細胞癌。而肝癌,正是廣西“第一惡癌”,占廣西惡性腫瘤死亡率的40.04%,患者常有“肝炎——肝硬化——肝癌”的病史,據(jù)廣西區(qū)腫瘤醫(yī)院的統(tǒng)計,高發(fā)的市縣主要集中在桂西南農(nóng)村地區(qū),及郁江與紅水河的中段,以南寧周邊的扶綏、武鳴、隆安3縣為最,死亡率一度高達50~60/10萬。值得慶幸的是,桂北各縣,發(fā)病率較低??菇Y核病藥、抗麻風藥和抗真菌藥結核病結核病又稱為癆病和''白色瘟疫'',是一種古老的傳染病,自有人類以來就有結核病。在歷史上,它曾在全世界廣泛流行,曾經(jīng)是危害人類的主要殺手,奪去了數(shù)億人的生命。1882年科霍發(fā)現(xiàn)了結核病的病原菌為結核桿菌,但由于沒有有效的治療藥物,仍然在全球廣泛流行。自五十年代以來,不斷發(fā)現(xiàn)有效的抗結核藥物,使流行得到了一定的控制。但是,近年來,由于不少國家對結核病的忽視,減少了財政投入、再加上人口的增長、流動人口的增加、艾滋病毒感染的傳播。使結核病流行下降緩慢,有的國家和地區(qū)還有所回升。所以,世界衛(wèi)生組織于1993年宣布"全球結核病緊急狀態(tài)",確定每年3月24日為"世界防治結核病日"??菇Y核病藥、抗麻風藥和抗真菌藥是青年人容易發(fā)生的一種慢性和緩發(fā)的傳染病。一年四季都可以發(fā)病,15歲到35歲的青少年是結核病的高發(fā)峰年齡。潛伏期4~8周。其中80%發(fā)生在肺部,其他部位(頸淋巴、腦膜、腹膜、腸、皮膚、骨骼)也可繼發(fā)感染。人與人之間呼吸道傳播是本病傳染的主要方式。傳染源是接觸排菌的肺結核患者。解放后人們的生活水平不斷提高,結核已基本控制,但近年來,隨著環(huán)境污染和艾滋病的傳播,結核病又卷土重來,發(fā)病率愈演愈烈。我國是世界上22個結核病高負擔國家之一,我國三分之一左右的人口已感染了結核桿菌,受感染人數(shù)超過4億。我國現(xiàn)有肺結核病人約500萬,主要集中在25歲及以上人群;其中涂陽肺結核病人150萬;每年約有13萬人死于結核病,死亡平均年齡為55.2歲。據(jù)研究,受結核菌感染的人群中,10%的人會發(fā)展為結核病。如果我們不采取有效的控制措施,在未來的10年,我國可能有近5000萬的感染者發(fā)生結核病。抗結核病藥、抗麻風藥和抗真菌藥我國結核病的現(xiàn)狀:五多一高近年來結核病在全球范圍內又死灰復燃,成為傳染病的首位殺手。目前,我國的結核病疫情仍然十分嚴重,其流行趨勢及特點存在五多一高:結核菌感染人數(shù)多。全國已有4億人感染了結核菌,其中10%的人將發(fā)生結核病。現(xiàn)患肺結核病人多。全國有500萬肺結核病人,占全球病人總數(shù)的1/4,其中傳染性肺結核病人200萬。結核病死亡人數(shù)多。因結核病每年死亡人數(shù)約有15萬,結核病已成為青年人死亡的重大殺手。耐藥結核病人多。我國的結核病耐藥情況十分突出,耐藥率高達46%,被世界衛(wèi)生組織列入特別引起警示的國家和地區(qū)之一??菇Y核病藥、抗麻風藥和抗真菌藥農(nóng)村結核病人多。結核病是一個貧困病,越貧困病人越多,結核病人多發(fā)生在農(nóng)村和偏遠的山區(qū)。傳染性肺結核病疫情居高不下。10年來,傳染性肺結核患病率無明顯改變。因此,衛(wèi)生部將結核病列為全國重點控制的重大疾病之一。抗結核病藥、抗麻風藥和抗真菌藥結核病是由結核桿菌引起的慢性傳染病,可發(fā)生在某一器官,亦可累及多個臟器。結核病中肺結核最為常見,其次是淋巴腺結核、腎結核、骨結核和結核性腦膜炎等。常用的抗結核病藥(antinitubercu1osisdrugs)可分為第一線和第二線藥兩類。第一線抗結核病藥包括異煙肼、利福平,利福定、乙胺丁醇、吡嗪酰胺和鏈霉素,它們的療效好且毒性較小,能有效地治療大部分結核病;第二線抗結核病藥包括對氨水楊酸、乙硫異煙胺、卷曲霉素和環(huán)絲氨酸等,此類藥物或因療效較差,或因毒性較大,僅用于對一線抗結核藥產(chǎn)生耐藥性或不能耐受的患者,或與其它抗結核藥配伍應用??菇Y核病藥、抗麻風藥和抗真菌藥結核病的治療原則是:聯(lián)合用藥和督導服藥。聯(lián)合用藥可防止和減少細菌耐藥性的產(chǎn)生;督導服藥,即在醫(yī)護人員監(jiān)督下服藥,以確保病人完成全療程,達到徹底治愈。目前廣泛采用以異煙肼、利福平、吡嗪酰胺為主要藥物的6個月短程療法以及利福平、異煙肼為主的9個月短程療法;通常在上述療法的開始2個月加用乙胺丁醇??菇Y核病藥、抗麻風藥和抗真菌藥麻風病麻風病是由麻風桿菌引起的一種慢性接觸性傳染病。主要侵犯人體皮膚和神經(jīng),如果不治療可引起皮膚、神經(jīng)、四肢和眼的進行性和永久性損害。麻風病的流行歷史悠久,分布廣泛,給流行區(qū)人民帶來深重災難。麻風病是一種毀容的疾病,在世界范圍內曾是一種常見的病,甚至《圣經(jīng)》里也曾提到過麻風病。患者多處發(fā)生潰瘍,并可導致殘疾。兒童最容易患這種病,感染這種病后要過2---7年才會發(fā)病。由麻風病造成的足部的毀損。麻風病人經(jīng)過治療能完全康復。在世界上許多地方,麻風病不能被治愈的原因主是沒錢或缺乏藥物??菇Y核病藥、抗麻風藥和抗真菌藥麻風桿菌很難被殺死,需要箕服用幾種藥物。目前世界上仍然有1000萬---1500萬麻風病人,主要分布在非洲、亞洲和拉丁美洲的熱帶地區(qū)。抗結核病藥、抗麻風藥和抗真菌藥建國初期我國有近50萬麻風病人。經(jīng)過50年的努力,我國麻風病防治工作取得了顯著成績,現(xiàn)癥病人登記數(shù)已減少到6000人左右,主要集中在云南、貴州和四川省的局部地區(qū),沿海經(jīng)濟發(fā)達地區(qū)如遼寧、山東、上海、天津、江蘇、浙江等已宣布麻風病基本消滅。但是,我們還應看到,至2000年底,全國尚有231個麻風流行縣市未達國家麻風基本消滅的指標患病率≤1/10萬,其中76%的縣市在云、貴、川、藏、湘貧困地區(qū)。全國約有麻風存活治愈者23萬人,其中約12萬治愈者和病人有II級以上的畸殘,這些治愈者多數(shù)分布在國家級的貧困地區(qū)。;每年還有新發(fā)麻風病人2000例左右,其中少年兒童占3%~4%;現(xiàn)癥病人中畸殘病人高達22%;部分地區(qū)麻風病的發(fā)病率還有回升的趨勢。抗結核病藥、抗麻風藥和抗真菌藥病毒病毒(virus)是由一個核酸分子(DNA或RNA)與蛋白質構成的非細胞形態(tài)的營寄生生活的生命體。病毒是一種非細胞生命形態(tài),它由一個核酸長鏈和蛋白質外殼構成,病毒沒有自己的代謝機構,沒有酶系統(tǒng)。因此病毒離開了宿主細胞,就成了沒有任何生命活動、也不能獨立自我繁殖的化學物質。一旦進入宿主細胞后,它就可以利用細胞中的物質和能量以及復制、轉錄和轉譯的能力,按照它自己的核酸所包含的遺傳信息產(chǎn)生和它一樣的新一代病毒。病毒基因同其他生物的基因一樣,也可以發(fā)生突變和重組,因此也是可以演化的。因為病毒沒有獨立的代謝機構,不能獨立的繁殖,因此被認為是一種不完整的生命形態(tài)。近年來發(fā)現(xiàn)了比病毒還要簡單的類病毒,它是小的RNA分子,沒有蛋白質外殼,但它可以在動物身上造成疾病。這些不完整的生命形態(tài)的存在說明無生命與有生命之間沒有不可逾越的鴻溝。

抗結核病藥、抗麻風藥和抗真菌藥艾滋病艾滋病,即獲得性免疫缺陷綜合征(又譯:后天性免疫缺陷癥候群),英語縮寫AIDS的音譯:AcquiredImmuneDeficiencySyndrome。1981年在美國首次注射和被確認。曾譯為“愛滋病”、“愛死病”。分為兩型:HIV-1型和HIV-2型,是人體注射感染了“人類免疫缺陷病毒”(HIV-humanimmunodeficiencyvirus)(又稱艾滋病病毒)所導致的傳染病。艾滋病被稱為“史后世紀的瘟疫”,也被稱為“超級癌癥”和“世紀殺手”??菇Y核病藥、抗麻風藥和抗真菌藥艾滋病病毒HIV是一種能攻擊人體內臟系統(tǒng)的病毒。它把人體免疫系統(tǒng)中最重要的T4淋巴組織作為攻擊目標,大量破壞T4淋巴組織,產(chǎn)生高致命性的內衰竭。這種病毒在地域內終生傳染,破壞人的免疫平衡,使人體成為各種疾病的載體。HIV本身并不會引發(fā)任何疾病,而是當免疫系統(tǒng)被HIV破壞后,人體由于抵抗能力過低,喪失復制免疫細胞的機會,從而感染其他的疾病導致各種復合感染而死亡。艾滋病病毒在人體內的潛伏期平均為12年至13年,在發(fā)展成艾滋病病人以前,病人外表看上去正常,他們可以沒有任何癥狀地生活和工作很多年。

抗結核病藥、抗麻風藥和抗真菌藥艾滋病病毒和艾滋病的區(qū)別

艾滋病病毒代表人類免疫缺陷病毒。一個人感染了HIV以后,此病毒就開始攻擊人體免疫系統(tǒng)。人體免疫系統(tǒng)的一個功能是

擊退疾病。經(jīng)過幾年,HIV削弱了免疫系統(tǒng),這個時候,人體就會感染上機會性感染病,如,肺炎,腦膜炎,肺結核等。一旦有機會性感染發(fā)生,這個人就被認為是患了艾滋病。艾滋病代表獲得性免疫缺陷綜合征。艾滋病本身不是一種病,而是一種無法抵抗其它疾病的狀態(tài)或綜合癥狀。人不會死于艾滋病,而是會死于與艾滋病相關的疾病。抗結核病藥、抗麻風藥和抗真菌藥艾滋病傳播途徑艾滋病傳染主要是通過性行為、體液的交流而傳播,母嬰傳播。體液主要有:精液、血液、陰道分泌物、乳汁、腦脊液和有神經(jīng)癥狀者的腦組織中。其他體液中,如眼淚、唾液和汗液,存在的數(shù)量很少,一般不會導致艾滋病的傳播。唾液傳播艾滋病病毒的可能性非常小。所以一般接吻是不會傳播的。但是如果健康的一方口腔內有傷口,或者破裂的地方,同時艾滋病病人口內也有破裂的地方,雙方接吻,艾滋病病毒就有可能通過血液而傳染??菇Y核病藥、抗麻風藥和抗真菌藥一般的接觸并不能傳染艾滋病,所以艾滋病患者在生活當中不應受到歧視,如共同進餐、握手等都不會傳染艾滋病。艾滋病病人吃過的菜,喝過的湯是不會傳染艾滋病病毒的。艾滋病病毒非常脆弱,在離開人體,如果暴露在空氣中,沒有幾分鐘就會死亡。艾滋病雖然很可怕,但該病毒的傳播力并不是很強,它不會通過我們日常的活動來傳播,也就是說,我們不會經(jīng)淺吻、握手、擁抱、共餐、共用辦公用品、共用廁所、游泳池、共用電話、打噴嚏等,而感染,甚至照料病毒感染者或艾滋病患者都沒有關系。抗結核病藥、抗麻風藥和抗真菌藥艾滋病易感人群1.男性同性戀者包括雙性戀者,由于肛交,所以是艾滋病的高危人群。但同性戀不等于艾滋病。2.吸毒吸毒者經(jīng)靜脈注射毒品成癮者約占全部艾滋病病例的15%~17%,主要是因為吸毒過程中反復使用了未經(jīng)消毒或消毒不徹底的注射器、針頭,其中被艾滋病毒污染的注射器具造成了艾滋病在吸毒者中的流行和傳播,使吸毒者成為第二個最大的艾滋病危險人群。3.血友病患者血友病患者第三大易感人群為血友病患者,在所有艾滋病患者中,因血友病而感染病毒的占1%左右??菇Y核病藥、抗麻風藥和抗真菌藥4.接受輸血或血液制品者除了抗血友病制劑外,其他血液與血液制品(濃縮血細胞、血小板、冷凍新鮮血漿)的輸注也與艾滋病的傳播有關。因為現(xiàn)在全世界已經(jīng)認識到這個問題,所以因為輸血而得艾滋病病毒的機率是越來越小了。5.與高危人群有性關系者與上述高危人群有性關系者是艾滋病的又一易感人群。

抗結核病藥、抗麻風藥和抗真菌藥

聯(lián)合國艾滋病規(guī)劃署2006年5月30日宣布自1981年6月首次確認艾滋病以來,25年間全球累計有6500萬人感染艾滋病毒,其中250萬人死亡。到2005年底,全球共有3860萬名艾滋病病毒感染者,當年新增艾滋病病毒感染者410萬人,另有280萬人死于艾滋病。2008年7月29日聯(lián)合國艾滋病規(guī)劃署星期二發(fā)布了《2008艾滋病流行狀況報告》。報告指出,2007年,全球防治艾滋病的努力取得了顯著進展,艾滋病流行首次呈現(xiàn)緩和局勢,新增艾滋病毒感染者的數(shù)量以及因艾滋病死亡的人數(shù)都出現(xiàn)下降;不過,各國的情況并不均衡,全球艾滋病患者的總數(shù)也仍然居高不下。2007年全球新增艾滋病毒感染者270萬,比2001年下降了30萬;因艾滋病死亡的人數(shù)為200萬,比2001年下降20萬??菇Y核病藥、抗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