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春季全國自考刑法學模擬考題含解析_第1頁
2022年春季全國自考刑法學模擬考題含解析_第2頁
2022年春季全國自考刑法學模擬考題含解析_第3頁
2022年春季全國自考刑法學模擬考題含解析_第4頁
2022年春季全國自考刑法學模擬考題含解析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2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2022年春季全國自考刑法學模擬考題一、單項選擇題1、對單位行賄罪中的單位是指______。A.國家機關、國有公司、企業(yè)、事業(yè)單位、人民團體B.國家機關、國有公司、企業(yè)、事業(yè)單位C.司法機關D.國有公司、企業(yè)2、侵犯少數(shù)民族風俗習慣罪的犯罪主體是______。A.一般主體B.國家工作人員C.國家機關工作人員D.司法工作人員3、徇私舞弊不移交刑事案件罪的犯罪主體是______。A.司法工作人員B.行政執(zhí)法人員C.人民警察D.國家工作人員4、下列不屬于犯罪預備行為的是______。A.犯意表示B.制造條件C.準備工具D.制訂犯罪計劃5、依據(jù)我國刑法規(guī)定,不得假釋的是______。A.慣犯B.累犯C.被判處無期徒刑的罪犯D.再犯6、行為人向被害人的食物投放毒藥后,見被害人痛苦難忍而頓生悔意,立即將被害人送往醫(yī)院,經醫(yī)生搶救脫險的,成立______。A.犯罪預備B.犯罪中止C.犯罪未遂D.犯罪既遂7、背叛國家罪的犯罪主體是______。A.一般主體B.特殊主體C.自然人單位D.達到刑事責任年齡,具有刑事責任能力的中國公民8、下列關于平等適用刑法原則的基本內容,說法錯誤的是______。A.平等地保護法益B.平等地認定犯罪C.平等地裁量刑罰D.平等地享受特權9、破壞交通工具罪中的交通工具是指______。A.火車、汽車、電車、船只、航空器B.火車、汽車、電車、船只、飛機C.火車、汽車、電車、船只、飛行器D.火車、汽車、電車、船只、航天器10、根據(jù)規(guī)定,以勒索財物為目的,偷盜嬰幼兒的行為______。A.應以拐賣兒童罪論處B.應以拐騙兒童罪論處C.應以綁架罪論處D.應以非法拘禁罪論處11、下列屬于不適用中國刑法的是______。A.享有外交特權與豁免權的外國人在中國犯罪的B.澳門特別行政區(qū)居民在大陸犯罪的C.臺灣地區(qū)居民在大陸犯罪的D.A國公民在B國販賣了巨量毒品后進入了我國12、我國現(xiàn)行刑法對其溯及力采用的原則是______。A.從舊原則B.從新原則C.從舊兼從輕原則D.從新兼從輕原則13、犯罪客觀要件中的必要要件是______。A.危害行為B.危害結果C.犯罪目的D.犯罪對象14、下列不屬于我國刑法中的附加刑的是______。A.剝奪政治權利B.罰金C.拘留D.沒收財產15、排除犯罪的事由不包括______。A.法令行為B.緊急避險C.義務沖突D.被害人過錯16、使用偽造的信用卡或者以虛假的身份證明騙領的信用卡,騙取財物數(shù)額較大的行為______。A.應以詐騙罪論處B.應以金融詐騙罪論處C.應以信用卡詐騙罪論處D.應以金融憑證詐騙罪論處17、下列情形中,不屬于從結果的發(fā)生與犯罪終了的關系對犯罪所作分類的是______。A.行為犯B.即成犯C.狀態(tài)犯D.繼續(xù)犯18、假冒注冊商標罪的犯罪主體是______。A.特殊主體B.公司、企業(yè)C.自然人和單位D.自然人和公司、企業(yè)19、雇用童工從事危重勞動罪中的童工是指______。A.不滿12周歲的兒童B.不滿14周歲的兒童C.不滿16周歲的未成年人D.不滿18周歲的未成年人20、不屬于危害結果的意義的是______。A.區(qū)分罪與非罪的標準之一B.區(qū)分犯罪形態(tài)的標準之一C.影響共犯成立的因素之一D.影響量刑輕重的因素之一二、多項選擇題21、刑罰與其他法律制裁的區(qū)別主要有______。A.適用機關不同B.適用對象不同C.適用根據(jù)不同D.嚴厲程度不同E.確立機關不同22、關于刑法的性質,下列說法正確的有______。A.嚴厲性B.補充性C.保護范圍的廣泛性D.保護范圍的不完整性E.對其他部門法的保障性23、共同犯罪行為的分工情況包括______。A.正犯行為B.組織行為C.教唆行為D.幫助行為E.預備行為24、單位刑事責任的特點有______。A.整體性B.個體性C.雙重性D.確定性E.局限性25、間諜罪的客觀行為表現(xiàn)為______。A.參加間諜組織B.接受間諜組織及其代理人的任務C.為敵人指示轟擊目標D.為境外人員提供情報E.參加恐怖組織三、名詞解釋題26、醫(yī)療事故罪27、疏忽大意的過失28、職務侵占罪29、犯罪主體四、判斷說明題30、對于盜竊公用電信設施數(shù)額巨大,同時危害公共安全的行為,均應以破壞公用電信設施罪定罪處罰。31、生產、銷售假藥罪中的假藥包括所有的假藥。32、對于偷盜嬰幼兒的行為,均應以拐騙兒童罪定罪處罰。六、簡答題33、交通肇事罪客觀方面的特征。七、論述題34、論述被害人承諾排除犯罪性的原因與條件。八、案例分析題35、閱讀下列案例材料,然后回答問題。2015年陳某因詐騙罪被判處有期徒刑2年,2017年刑滿釋放后,某日到某商場金店,見其柜臺里存放有一條重14.09克,價值人民幣4103元的金項鏈,與自己原有的一條假金項鏈的式樣完全相同,遂產生以假換真的邪念。她隨后到家中取出假的金項鏈帶在身上。然后返回該柜臺,向售貨員謊稱購買金項鏈,要售貨員將金項鏈拿出供其挑選。陳某在“挑選”過程中,趁售貨員不備,用假項鏈換了上述的真項鏈,然后借口不買了,離開了現(xiàn)場。數(shù)日后,當陳某再次到金店準備以同樣手段調換項鏈時被發(fā)現(xiàn),并被當場抓獲。對于陳某的行為應如何定罪處罰?為什么?

參考答案一、單項選擇題1、A[解析]單位行賄罪是指個人或者單位為謀取不正當利益,給予國家機關、國有公司、企業(yè)、事業(yè)單位、人民團體以財物,或者在經濟往來中,違反國家規(guī)定,給予各種名義的回扣、手續(xù)費的行為。2、C[解析]侵犯少數(shù)民族風俗習慣罪是指國家機關工作人員以強制手段非法干涉、破壞少數(shù)民族的風俗習慣,情節(jié)嚴重的行為。本罪主體必須是國家機關工作人員。本罪主觀上必須是出于故意,犯罪的動機如何,不影響本罪的成立。成立本罪還要求情節(jié)嚴重。3、B[解析]徇私舞弊不移交刑事案件罪是指行政執(zhí)法人員徇私舞弊,對依法應當移交司法機關追究刑事責任的不移交,情節(jié)嚴重的行為。本罪主體必須是行政執(zhí)法人員,即依法具有執(zhí)行行政法職權的行政機關的工作人員。4、A[解析]刑法將預備行為規(guī)定為兩類,即準備工具與制造條件。準備工具事實上也是為實行犯罪制造條件的行為,只因是最常見的預備行為,故刑法予以特別規(guī)定。制訂犯罪計劃屬于犯罪預備行為。犯罪預備行為與犯意表示不同,犯意表示是犯意的單純流露,不能為犯罪制造條件。犯罪預備行為與犯意表示的本質區(qū)別在于:犯罪預備行為是準備工具、制造條件,為實行犯罪起促進作用的行為,因而對刑法所保護的法益構成了現(xiàn)實的威脅;而犯意表示并沒有為實行犯罪起促進作用,只是單純流露犯意的行為,對刑法所保護的法益沒有構成現(xiàn)實的威脅。5、B[解析]根據(jù)《刑法》第81條第2款規(guī)定,對累犯以及因故意殺人、強奸、搶劫、綁架、放火、爆炸、投放危險物質或者有組織的暴力性犯罪被判處10年以上有期徒刑、無期徒刑的犯罪分子,不得假釋。6、B[解析]犯罪中止是指在犯罪過程中,自動放棄犯罪或者自動有效地防止犯罪結果發(fā)生的。犯罪中止存在兩種情況,一是在犯罪預備階段或者在實行行為還沒有實行終了的情況下,自動放棄犯罪;二是在實行行為實行終了的情況下,自動有效地防止犯罪結果的發(fā)生。本題中,行為人投放毒藥后,見被害人痛苦而立即將被害人送往醫(yī)院,經醫(yī)生搶救脫險,有效地防止犯罪結果發(fā)生,成立犯罪中止。7、D[解析]背叛國家罪,是指勾結外國或與境外機構、組織、個人相勾結,危害中華人民共和國的主權、領土完整和安全的行為。本罪主體是已滿16周歲、具有辨認和控制自己行為能力的中國公民,即達到刑事責任年齡,具有刑事責任能力的中國公民。8、D[解析]《刑法》第4條規(guī)定:“對任何人犯罪,在適用法律上一律平等。不允許任何人有超越法律的特權。”平等適用刑法,是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原則在刑法中的具體化。平等適用刑法原則的基本內容主要有:①平等地保護法益;②平等地認定犯罪;③平等地裁量刑罰;④平等地執(zhí)行刑罰。9、A[解析]破壞交通工具罪,是指故意破壞火車、汽車、電車、船只、航空器,足以使其發(fā)生傾覆、毀壞危險或者造成嚴重后果的行為。本罪的行為在客觀上行為破壞的對象是關涉不特定或者多數(shù)人的生命、健康或者重大財產安全的火車、汽車、電車、船只、航空器。10、C[解析]對于缺乏或者喪失行動能力的被害人,行為人采取偷盜、引誘等方法使其處于行為人或第三者實力支配下的,也可成立綁架罪。例如,以勒贖為目的,偷盜嬰幼兒的,成立綁架罪。11、A[解析]不適用中國刑法的情況是指,對于享有外交特權和豁免權的外國人不適用中國刑法。我國《刑法》第11條規(guī)定,享有外交特權和豁免權的外國人的刑事責任問題,通過外交途徑解決。這意味著即使上述人在我國領域內犯罪,也不適用我國刑法。12、C[解析]刑法的溯及力,是指刑法生效后,對它生效前未經審判或判決未確定的行為是否具有追溯適用效力。我國《刑法》第12條關于溯及力的規(guī)定采取的是從舊兼從輕原則。13、A[解析]犯罪客觀要件的內容首先是危害社會的行為,危害行為是一切犯罪的共同要件,任何犯罪的成立都必須有刑法規(guī)定的危害行為。除了危害行為以外,行為對象、危害結果、危害行為與危害結果之間的因果關系,也是客觀方面的重要內容,但一般認為它們不是一切犯罪的共同要素,只是某些犯罪的構成要件要素。14、C[解析]附加刑(從刑),是指補充主刑適用的刑罰方法,包括罰金、剝奪政治權利、沒收財產與驅逐出境。罰金,是人民法院判處犯罪分子向國家繳納一定數(shù)額金錢的刑罰方法。剝奪政治權利,是指剝奪犯罪人參加管理國家和政治活動的權利的刑罰方法。沒收財產,是將犯罪人所有財產的一部或者全部強制無償?shù)厥諝w國有的刑罰方法。驅逐出境是強迫犯罪的外國人離開中國國(邊)境的刑罰方法。15、D[解析]排除犯罪的事由,是指行為雖然在客觀上造成了一定損害結果或危險狀態(tài),形式上符合某些犯罪的客觀要件,但由于該行為保護的法益具有優(yōu)越性,或者被害人放棄了法益的保護,因而實際上沒有犯罪的社會危害性,依法不成立犯罪的事由。我國刑法明文規(guī)定了正當防衛(wèi)、緊急避險兩種排除犯罪的事由。此外,還存在一些非法定的排除犯罪的事由,包括:法令行為、正當業(yè)務行為、被害人的承諾、自救行為、義務沖突。D項,被害人過錯程度和案件的其他情況,一般可以作為對行為人進行酌情從寬處理的考量情節(jié)。16、C[解析]信用卡詐騙罪,是指以非法占有為目的,利用信用卡進行詐騙活動,騙取數(shù)額較大財物的行為。利用信用卡進行詐騙是指:①使用偽造的信用卡或者使用以虛假的身份證明騙領的信用卡。②使用作廢的信用卡。使用者不限于持卡人。③冒用他人信用卡。④惡意透支。17、A[解析]從結果的發(fā)生與犯罪的終了的關系,可以將犯罪分為即成犯、狀態(tài)犯與繼續(xù)犯。即成犯,是指一旦發(fā)生法益侵害結果,犯罪便同時終了,犯罪一終了法益就同時消滅的情況。狀態(tài)犯,是指一旦發(fā)生法益侵害結果,犯罪便同時終了,但法益受侵害的狀態(tài)仍在持續(xù)的情況。繼續(xù)犯,是指在法益侵害的持續(xù)期間,實行行為在持續(xù)或者犯罪構成符合性在持續(xù)的情況。危險駕駛罪與非法拘禁罪是其適例。以行為終了與結果發(fā)生之間是否存在時間間隔,可以分為行為犯與結果犯。行為犯是指行為終了與結果發(fā)生之間沒有時間間隔的犯罪。18、C[解析]假冒注冊商標罪是指未經注冊商標所有人的許可,在同一種商品、服務上使用與其注冊商標相同的商標,情節(jié)嚴重的行為。本罪主體既可以是自然人,也可以是單位。19、C[解析]雇用童工從事危重勞動罪是指違反勞動管理法規(guī),雇用未滿16周歲的未成年人從事超強度體力勞動的,或者從事高空、井下作業(yè)的,或者在爆炸性、易燃性、放射性、毒害性等危險環(huán)境下從事勞動,情節(jié)嚴重的行為。童工是指未滿16周歲的未成年人。20、C[解析]危害結果作為犯罪客觀方面的一個重要因素,其重要意義包括:①區(qū)分罪與非罪的標準之一。當危害結果是犯罪構成要件時,如果行為沒有造成法定的危害結果,就不成立犯罪,過失犯罪便是如此。②區(qū)分犯罪形態(tài)的標準之一。不管人們以什么標準區(qū)分犯罪的既遂與未遂,可以肯定的是,在通常情況下,只有發(fā)生了危害結果,才可能成立犯罪既遂。③影響量刑輕重的因素之一。在一切犯罪中,危害結果對量刑都起影響作用。因為危害結果是反映社會危害性的事實現(xiàn)象,刑罰必須與犯罪的社會危害性相適應。二、多項選擇題21、ABCDE[解析]從刑罰的特點可以看出,刑罰與其他法律制裁具有明顯區(qū)別:①嚴厲程度不同。刑罰是一種最嚴厲的法律制裁,它不僅可以剝奪犯罪人的財產權與政治權,還可以限制或者有期、無期地剝奪犯罪人的人身自由,甚至可以剝奪犯罪人的生命。②適用對象不同。刑罰只適用于觸犯刑法構成犯罪的人。③適用機關不同。刑罰只能由人民法院適用。④適用根據(jù)不同。刑罰只能由人民法院根據(jù)刑法與刑事訴訟法予以適用,而其他法律制裁則分別依照民法與民事訴訟法、行政法與行政訴訟法等法律、法規(guī)予以適用。⑤確立機關不同。刑罰只能由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及其常務委員確定,而其他法律制裁可能由其他有關機關確立。⑥目的不同。刑罰目的是預防犯罪,不同于其他法律制裁的目的。22、ABCDE[解析]刑法具有區(qū)別于其他法律的特有屬性,包括:①刑法保護的范圍很廣泛,保護人身的、經濟的、財產的、婚姻家庭的、社會秩序等許多方面的法益(法所保護的利益)。②刑法保護的范圍雖然很廣泛,但它同時具有不完整性。③刑法具有補充性,即只有當一般部門法不能充分保護某種法益時,才由刑法保護。④刑法具有嚴厲性。其規(guī)定的法律后果主要是刑罰,刑罰是國家最嚴厲的強制方法。⑤刑法是其他法律的保障。23、ABCD[解析]共同犯罪行為的分工情況可能表現(xiàn)為四種:①正犯行為(實行行為),對共同犯罪故意內容的實現(xiàn)起關鍵作用;②組織行為,即組織、策劃、指揮共同犯罪的行為,對共同犯罪的性質、規(guī)模等起決定性作用;③教唆行為,即故意引起他人犯罪意圖的行為,對他人犯意的形成起原因作用;④幫助行為,即幫助實行犯罪的行為,對共同犯罪起輔助作用。24、ACE[解析]單位犯罪是指公司、企業(yè)、事業(yè)單位、機關、團體為本單位謀取非法利益,經單位集體研究或者由負責人決定,由單位直接責任人員具體實施的犯罪。單位犯罪的刑事責任的特點包括:①整體性;②雙重性;③局限性。25、ABC[解析]間諜罪在客觀上表現(xiàn)為三種危害國家安全的行為:①參加間諜組織充當間諜。②接受間諜組織及其代理人的任務,進行間諜活動。間諜組織代理人,是指受間諜組織或者其成員的指使、委托、資助,進行或者授意、指使他人進行危害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安全活動的人。③為敵人指示轟擊目標。三、名詞解釋題26、醫(yī)療事故罪,是指醫(yī)務人員由于嚴重不負責任,造成就診人死亡或者嚴重損害就診人身體健康的行為。本罪客觀方面表現(xiàn)為嚴重不負責任,造成就診人死亡或者嚴重損害就診人身體健康的行為。本罪主體必須是醫(yī)務人員。本罪主觀上只能出于過失,故意造成患者人身傷亡的,視行為性質認定為故意殺人、故意傷害等罪。27、疏忽大意的過失,是指應當預見自己的行為可能發(fā)生危害社會的結果,因為疏忽大意而沒有預見以致發(fā)生這種結果的心理狀態(tài)。疏忽大意的過失是一種無認識的過失;沒有預見的原因并非行為人不能預見,而是在應當預見的情況下由于疏忽大意才沒有預見。應當預見的前提是行為人能夠預見,應當預見的內容是法定的危害結果。28、職務侵占罪,是指公司、企業(yè)或者其他單位的人員,利用職務上的便利,將本單位財物非法占為己有,數(shù)額較大的行為。本罪的客觀方面表現(xiàn)為利用職務上的便利,將數(shù)額較大的單位財物非法占為己有的行為。本罪的主體必須是公司、企業(yè)或者其他單位的人員。本罪主觀上必須出于故意,并具有非法占有或不法所有目的。29、犯罪主體是指刑法規(guī)定的實施犯罪并且承擔刑事責任的人(包括自然人與單位)。事實上,犯罪主體這一概念存在兩種含義:一是指已經實施了刑法所規(guī)定的犯罪的行為人即犯罪人;二是指犯罪主體的條件,即具備何種條件才能成為犯罪主體,才可能承擔刑事責任。犯罪主體要件是實施犯罪行為的人本身必須具備的條件,包含人的自然屬性(如年齡、性別等)與社會屬性(身份、單位的性質等)的條件。四、判斷說明題30、錯誤。理由:對于盜竊公用電信設施同時構成盜竊罪和破壞公用電信設施罪的,擇一重罪定罪處罰,而非一律以破壞公用電信設施罪定罪處罰。31、錯誤。理由:生產、銷售假藥中的假藥只限于人用藥品與非藥品,而非包括所有的假藥。如果生產、銷售假農藥、假獸藥則不構成本罪。32、錯誤。理由:對于偷盜嬰幼兒的行為,應根據(jù)其目的的不同分別定罪處罰,而非一律定為拐騙兒童罪。例如,以勒贖為目的,偷盜嬰幼兒的,成立綁架罪。為了將嬰兒作為人質以實現(xiàn)其他不法要求,而偷盜嬰幼兒的,也成立綁架罪。六、簡答題33、交通肇事罪,是指違反交通運輸管理法規(guī),因而發(fā)生重大交通事故,致人重傷、死亡或者使公私財產遭受重大損失的行為。本罪客觀方面表現(xiàn)為違反交通運輸管理法規(guī),因而發(fā)生重大交通事故,致人重傷、死亡或者使公私財產遭受重大損失的行為。交通肇事罪客觀方面表現(xiàn)為違反交通運輸管理法規(guī),因而發(fā)生重大交通事故,致人重傷、死亡或者使公私財產遭受重大損失的行為。具體表現(xiàn)為:(1)必須有違反交通運輸管理法規(guī)的行為。這里的交通運輸管理法規(guī),主要指公路、水上交通運輸中的各種交通規(guī)則、操作規(guī)程、勞動紀律等,同時也包括鐵路、航空交通運輸中的各種管理法規(guī)。(2)必須發(fā)生重大交通事故,致人重傷、死亡或者使公私財產遭受重大損失。行為雖然違反交通運輸管理法規(guī),但沒有發(fā)生重大交通事故的,不成立本罪。(3)重大交通事故必須發(fā)生在交通過程中以及與交通有直接關系的活動中。利用非機動交通工具從事交通運輸違章造成重大事故的,如果這種行為發(fā)生在公共交通管理的范圍內,具有危害公共安全的性質,就應以本罪處理,否則只能認定為其他犯罪。(4)違反交通運輸管理法規(guī)的行為與結果之間必須具有因果關系。即使行為人違反了交通運輸管理法規(guī),客觀上也發(fā)生了危害結果,但如果危害結果與行為人違反交通運輸管理法規(guī)的行為之間沒有因果關系,則不能以本罪論處。七、論述題34、被害人的承諾,符合一定條件,便可以排除損害被害人法益的行為的犯罪性。(1)被害人承諾排除犯罪性的原因:被害人請求或者許可行為人侵害其法益,表明其放棄了該法益。既然如此,法律就沒有必要予以保護;損害被放棄的法益的行為,就不構成犯罪。(2)經被害人承諾的行為符合下列條件時,才能排除行為的犯罪性:①被害人對被侵害的法益具有處分權限。對于國家、公共利益與他人利益,不存在被害人承諾的問題,故只有被害人承諾侵害自己的法益時,才有可能排除行為的犯罪性。但即使是承諾侵害自己的法益時,也有一定限度。如經被害人承諾而殺害他人的行為,仍然成立故意殺人罪。②承諾者必須對所承諾的事項的意義、范圍具有理解能力。③承諾必須是被害人的真實意志,故戲言性的承諾、基于強制或者威壓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