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lǐng)
文檔簡介
人教版八年級物理知講練考全優(yōu)學(xué)案第一章《機械運動》圖像題、實驗題、計算題專練一、填空題1.一輛汽車正在平直的公路上運動,用s、v和t分別表示汽車運動的路程、速度和時間。下面四個圖象反映汽車在做勻速直線運動的是______,表示物體靜止的是______,④表示物體做______(選填“加速”、“勻速”或“減速”)直線運動。
2.如圖所示,是某物體在40s內(nèi)沿直線運動的“路程時間”關(guān)系圖像。分析圖像信息,在這40s內(nèi),該物體的平均速度為___________m/s,10s到20s這段時間的速度為___________m/s。從圖可知,物體在前10秒做___________直線運動(選“勻速”“變速”),請在圖中畫出物體在這10秒的“速度時間”關(guān)系圖線___________。
3.甲乙兩輛汽車在平直公路上同向勻速行駛,由兩車的st圖像可知(如圖),甲車車速度為_________m/s,乙車速度為________km/h,15s時,甲車在乙車前面_________m。
4.如圖所示是甲、乙兩物體從同一位置向同一方向做直線運動的s﹣t圖像。由圖像可知:(1)甲物體做______運動;(2)第8s~第24s,乙物體處于______狀態(tài);(3)第24s后以甲為參照物,乙是______(選填“運動”或“靜止”)的;(4)第4s~第19s,甲和乙的平均速度______(選填“v甲>v乙”、“v甲<v乙”或“v甲=v乙”)。5.甲、乙兩位同學(xué)在學(xué)校的百米跑道上同時同地向東運動,兩人的st圖像如圖所示,則甲的速度為______m/s,經(jīng)過10s后,兩人相距______m,若以甲為參照物,乙是______(填“運動”或“靜止”)的。6.甲、乙、丙三個物體同向沿直線運動的st圖象如圖所示,則三個物體中運動速度最大的是______;在0~200s內(nèi)乙、丙的平均速度的大小關(guān)系是:v乙平均______v丙平均(選填“>”、“<”或“=”)。7.甲、乙兩車同吋同地向東運動,運動的st圖像如圖所示。0t1時間內(nèi),以甲車為參照物,乙車是向_______(選填:“東”或“西”)運動的,t2t4時間內(nèi),甲車的平均速度_______(選填:“大于”、“等于”或“小于”)乙車的平均速度,0t4時間內(nèi),甲、乙兩車相遇了_______次。8.甲、乙兩輛汽車都向西做勻速直線運動,其路程s隨時間t變化的圖象如圖所示。從圖象可知___________車的速度大;乙車通過的速度是___________m/s;以甲車為參照物,乙車向___________運動。9.甲、乙、丙三輛車,從某地同時出發(fā),在平直公路上向東運動,它們的圖像和圖像如圖a、b所示,則0~4s內(nèi)甲車的速度是______m/s,2s~4s乙車處于______狀態(tài);在b圖中,陰影部分的面積表示的物理量是:甲車和丙車運動______(選填“速度”、“時間”或“路程”)的差值。
二、單選題10.甲、乙兩物體的路程s隨時間t變化的關(guān)系如圖所示。那么在0~t0時間內(nèi),兩物體的運動情況和受力情況是()
A.甲的運動速度逐漸變大 B.甲離乙越來越遠C.甲受平衡力作用 D.乙不受平衡力作用11.甲、乙物體同時、同地沿同一方向做直線運動,其v﹣t圖像如圖,則()A.甲的速度恒為10km/hB.乙做勻速直線運動C.2秒時,甲、乙通過的路程相等D.甲、乙某一時刻速度相等12.甲、乙二人從同一位置沿同一方向做直線運動,其s-t圖像如題圖所示,下列分析正確的是(
)
A.0~30min,甲的平均速度大于乙的平均速度B.0~20min,甲的平均速度小于乙的平均速度C.10~20min,以甲為參照物,乙是運動的D.20~30min,甲、乙二人之間的距離越來越大13.能表示物體做勻速直線運動的是()
A.(1)和(2) B.(2)和(3) C.(2)和(4) D.(1)和(4)三、實驗題14.小剛想知道物體從斜面上滑下時的速度是怎樣變化的,于是他和同學(xué)們利用帶有刻度的斜面、小車和秒表“測量小車的平均速度”,如圖甲所示:(1)實驗中應(yīng)使斜面坡度保持較______(選填“大”或“小”),便于減小時間測量產(chǎn)生的誤差;(2)小車從A運動到C的路程為______cm,測出運動時間為5s,則小車在AC段的平均速度為______m/s;(3)為測量小車下半程BC段的平均速度,同學(xué)們提出了下列3種方法,你認為最合理的是______;A.小車從B點由靜止釋放,測出B到C所用的時間t3與路程s3,計算得到v3B.小車從A點由靜止釋放,經(jīng)過B點開始計時,到達C點后測得時間t3,再測量路程s3,計算得到v3C.小車從A點由靜止釋放,分別測量小車在AC段的路程s1和時間t1,再測出AB段的路程s2和時間t2,利用t3=t1t2,s3=s1s2,再計算得到v3(4)若小車釋放瞬間立即按下秒表開始計時,但小車在擋板B處撞停時,由于測量者不夠?qū)Wⅲ崆鞍聪旅氡硗V褂嫊r,其它時刻測量準(zhǔn)確,則測得BC段的平均速度跟真實值相比______(選填“偏大”“偏小”或“不變”)。15.小明在“測小車的平均速度”的實驗中,設(shè)計了如圖所示的實驗裝置,小車從帶刻度的斜面頂端由靜止下滑,圖中圓圈內(nèi)數(shù)字是小車到達A處、B處、C處時電子表的顯示(數(shù)字分別表示“小時:分:秒”)。(1)該實驗的實驗原理是_____________。實驗時應(yīng)保持斜面的傾角較小,這是為了減小測量__________(選填“路程”或“時間”)時造成的誤差;(2)根據(jù)圖中所給信息回答vBC=___________m/s,如果讓小車過了A點后才開始計時,會使所測AC段的平均速度vAC偏_____________(選填“大”或“小”);(3)由實驗數(shù)據(jù)可知,當(dāng)斜面傾角不變時,小車由靜止釋放,小車通過的路程越長,其平均速度越__________(選填“大”或“小”)。若小車由靜止釋放通過相同路程,斜面的傾角越大,小車運動的平均速度越__________(選填“大”或“小”);(4)從斜面頂部滑下的小車_____________(選填“是”或“不是”)做勻速直線運動。16.如圖所示是“測量小車的平均速度”的實驗裝置。實驗時讓小車從斜面的A點由靜止滑下,分別測出小車到達B點和C點的時間,即可求出不同路段的平均速度。(1)實驗原理是______;(2)實驗時,為了使小車在斜面上運動的時間長些,便于測量時間,應(yīng)______(選填“增大”或“減小”)斜面的傾斜角度;(3)小車從A點到C點的路程s______cm;小車在段的平均速vAC=______m/s;(4)如果不小心讓小車過了A點才開始計時,則所測段的平均速度會______(選填“偏大”、“偏小”或“不變”);(5)下列圖像中能正確反映小車在斜面上運動情況的是______。A.
B.
C.
D.
四、計算題17.汽車在出廠前要進行測試。某次測試中,先讓汽車在模擬山路上以8m/s的速度行駛500s,緊接著在模擬山路上以20m/s的速度行駛100s。求:(1)該汽車在模擬山路上行駛的路程;(2)汽車在這次整個測試過程中的平均速度。18.汽車從A站出發(fā),以的速度行駛了后到達B站,又以的速度行駛了到達C站,問:(1)兩站相距多遠?(2)汽車從A站到C站的平均速度?19.一列長為360m的火車勻速穿過一條長1800m的隧道,測得火車完全通過隧道需要108s,求:(1)火車的運行速度;(2)火車全部在隧道內(nèi)運行的時間。20.汽車在出廠前要進行測試,某次測試中,先讓汽車在模擬山路上以10m/s的速度行駛400s,(1)求此時汽車行駛的路程.(2)緊接著汽車在模擬公路上以20m/s的速度行駛2000m,求后面這段路程所用的時間.(3)求整個路程汽車的平均速度.21.小明上午9點出發(fā)騎車前往相距12km的外婆家,動身前他打告訴外婆他到達的時間,他先以15km/h的正常速度騎了12min,因在路邊書攤買書用了6min,為了不遲到,他隨后以18km/h的速度騎行,最終按時到達外婆家.求:(1)小剛在全程的平均速度;(2)小明在里約定的到達時間.22.小明同學(xué)從桂城乘車去南國桃園游玩,所乘車的速度計如圖甲所示,他也看見路邊一個交通標(biāo)志牌,如圖乙所示,則:(1)該車的速度是多少?(2)該車以速度計上的平均速度行駛,從交通標(biāo)志牌處到南國桃園至少需要多少小時?23.在火車站,可見到列車運行時刻表,下表是k5346次列車的運行時刻表:(1)小明家距離內(nèi)鄉(xiāng)火車站8公里,他坐出租車從家到內(nèi)鄉(xiāng)火車站,出租車的平均速度為40km/h,如果他想在列車出發(fā)前半個小時到車站,至少幾點從家里出發(fā)?(2)小明乘坐k5346次列車從內(nèi)鄉(xiāng)出發(fā)到南陽,此過程中火車的平均速度為多少?(3)列車從南陽出發(fā),若以從鎮(zhèn)平到南陽的平均速度行駛,幾點到南召?站名到達時刻開車時刻里程/km西峽始發(fā)站07∶370內(nèi)鄉(xiāng)08∶0508∶1143鎮(zhèn)平08∶4308∶5078南陽09∶2609∶36108南召…………163參考答案:1.②③①加速【詳解】[1][2][3]①的圖象是st圖象,說明汽車處于靜止?fàn)顟B(tài);②的圖象是st圖象,是一過原點的直線,所以說明汽車在做勻速直線運動;③的圖象是vt圖象,是一條平行于時間軸的直線,說明汽車在做勻速直線運動;④的圖象是vt圖象,是一條過原點的直線,說明汽車做勻加速直線運動。故做勻速直線運動的是②③,表示物體靜止的是①,④表示物體做加速直線運動。2.500勻速
【詳解】[1]由圖像可知,40s內(nèi)該物體運動的路程s=200m,則40s內(nèi)該物體的平均速度[2]10s到20s這段時間物體的路程沒有發(fā)生變化,速度為0。[3][4]在st圖像中,物體在前10s內(nèi)的圖像是一條傾斜直線,表示物體做的是勻速直線運動,物體在前10秒內(nèi)的速度乙圖橫軸表示時間,縱軸表示速度,已知物體在前10秒內(nèi)做勻速直線運動,則物體在這10秒的“速度時間”關(guān)系圖線如下圖所示:
3.2072125【詳解】[1][2]由st圖像可知,兩車的st圖像都為直線,故可知兩車均做勻速直線運動。10s時甲車通過的路程為s甲=350m200m=150m甲車的速度10s時乙車通過的路程為200m,乙車的速度[3]15s時,由速度公式甲通過的距離為s甲′=v甲t′=15m/s×15s=225m乙通過的距離為s乙′=v乙t′=20m/s×15s=300m由上圖知,開始運動時,甲在乙前面200m,故15s時,甲車在乙車前面s=225m+200m300m=125m4.勻速直線靜止靜止v甲=v乙【詳解】(1)[1]由圖可知,甲的s﹣t圖像是傾斜直線,說明甲一直做勻速直線運動。(2)[2]由圖可知,第8~24s,乙的s﹣t圖像是水平直線,說明乙在這段時間處于靜止?fàn)顟B(tài)。(3)[3]由圖可知,甲的速度為24~30s內(nèi)乙做勻速直線運動,這段時間內(nèi)乙的速度為由上述分析可知第24s后甲、乙的速度相同,且沿同一方向運動,則以甲為參照物,乙是靜止的。(4)[4]由圖可知,在第4~19s內(nèi),甲、乙通過的路程相同,由知甲、乙的平均速度相同,即v甲=v乙5.320運動【詳解】[1]由圖像知,甲、乙的圖像都是傾斜的直線,所以甲、乙兩車都做勻速直線運動;由圖像知,甲的速度[2]乙的速度經(jīng)過10s后,兩人相距[3]因為,甲、乙兩車同時同地向東行駛,所以若以甲為參照物,乙和甲的距離越來越遠,故乙是運動的,即以甲為參照物,乙車向西行駛。6.丙=【詳解】[1]由題圖可知,甲在0~200s時間內(nèi)經(jīng)過的路程為s甲=800m600m=200m速度為乙在0~200s間內(nèi)經(jīng)過的路程為s乙=800m速度為丙在150~200s時間內(nèi)經(jīng)過的路程為s丙=800m速度為所以丙的運動速度最大。[2]在0~200s內(nèi),乙、丙的平均速度分別為所以v乙平均=v丙平均。7.西大于兩/2【詳解】[1]由圖可知,時間內(nèi),甲、乙兩車的圖像是傾斜直線,即甲、乙兩車做勻速直線運動。由圖可知,甲通過的路程大于乙通過的路程,由速度公式可知甲的速度大于乙的速度。甲、乙兩車同時同地向東運動,因此時間內(nèi),以甲車為參照物,乙車是向西運動。[2]由圖可知,時間內(nèi),甲車通過的路程大于乙車通過的路程,由速度公式可知時間內(nèi),甲車的平均速度大于乙車的平均速度。[3]由圖可知,時間內(nèi),甲、乙兩車的圖像有兩次相交,即甲、乙兩車有兩次相遇。8.甲12東【詳解】[1][2]由圖可知,甲用3s運動了60m,可得甲的速度為由圖可知,乙用5s運動了60m,可得乙的速度為故甲的速度大于乙的速度。[3]因為甲的速度大于乙的速度,甲、乙兩輛汽車都沿公路勻速直線向西運動,所以以甲車為參照物,乙車向東運動。9.4靜止路程【詳解】[1]由a圖可知,0~4s內(nèi),甲車通過的路程s=16m,則甲車的平均速度[2]由a圖可知,2s~4s內(nèi),乙的st圖像是一條平行于時間軸的直線,表示乙車處于靜止?fàn)顟B(tài)。[3]b圖為甲、丙的vt圖像,陰影部分的面積為,表示的物理量是:甲車和丙車行駛路程的差值。10.C【詳解】如圖所示,平面直角坐標(biāo)系中橫坐標(biāo)表示時間,縱坐標(biāo)表示路程。甲物體的圖像是一條過原點的直線,說明甲物體做勻速運動;乙物體的圖像是一條垂直于縱軸的直線,說明隨著時間的增長,路程不變,即乙物體靜止在某個位置不動。A.圖像顯示甲物體做勻速運動,故A不符合題意;B.如果甲、乙在同一條路上,向同一個方向運動,在0~t0時間內(nèi),甲離乙先是越來越近,后再越來越遠,故B不符合題意;C.甲物體做勻速運動,甲受平衡力作用,故C符合題意;D.乙靜止不動,乙受平衡力作用,故D不符合題意。故選C。11.D【詳解】AB.由圖可知,甲的速度保持不變,故甲做勻速直線運動,速度為10m/s=36km/h,乙的速度逐漸變大,所以乙做勻加速直線運動,故AB錯誤;CD.由圖可知,t=2s時,乙的速度等于甲的速度,乙做加速直線運動,根據(jù)s=vt可知,2s時,甲、乙通過的路程不相等,故C錯誤,D正確。故選D。12.C【詳解】A.由圖知道,0~30min甲的路程等于乙的路程,由知道,甲的平均速度等于乙的平均速度,故A錯誤;B.由圖知道,第0~20min時,甲的路程大于乙的路程,由知道,甲的平均速度大于乙的平均速度,故B錯誤;C.由圖知道,10~20min,甲做勻速直線運動,乙的路程不變,處于靜止?fàn)顟B(tài),甲、乙之間的位置不斷發(fā)生變化,因此以甲為參照物,乙是運動,故C正確;D.由圖知道,20~30min,甲、乙都做勻速直線運動,開始甲在乙的前邊,第30min時甲、乙相遇,說明甲、乙二人之間的距離越來越小,故D錯誤。故選C。13.C【詳解】(1)圖物體運動的路程隨時間的變化不變,說明物體靜止;(2)圖s—t中,圖像是過原點的直線,表示物體做勻速直線運動;(3)圖中速度隨時間均勻的增加,是加速直線運動;(4)圖中速度隨時間的變化不發(fā)生變化,說明物體勻速直線運動。故C符合題意,ABD不符合題意。故選C。14.小80.00.16C偏大【詳解】(1)[1]為了方便計時,所以要讓小車運動的慢一些,所以使用的斜面坡度應(yīng)較小。(2)[2][3]由圖可知,小車從A運動到C的路程sAC=80.0cm,時間tAC=5s,則小車在AC段的平均速度(3)[4]A.小車下滑到達B點時,速度不為零,而讓小車由B點靜止釋放,到達C點后測得時間不是下半程的時間,故A不符合題意;B.小車從A點由靜止釋放,經(jīng)過B點開始計時,測量時間誤差較大,故B不符合題意;C.小車從A點由靜止釋放,分別測量小車在AC段的路程s1和時間t1,再測出AB段的路程s2和時間t2,利用時間t3=t1t2路程s3=s1s2再計算得到v3,測量結(jié)果比較準(zhǔn)確,故C符合題意。故選C。(4)[5]在其它時刻測量準(zhǔn)確的情況下,提前按下秒表停止計時,會導(dǎo)致所測量時間偏小,根據(jù)速度公式可知,所測得的平均速度偏大。15.時間0.05偏大大大不是【詳解】(1)[1]在“測小車的平均速度”的實驗中,需要測小車運動的路程,用秒表測小車運動的時間,根據(jù)計算出速度的大小,故該實驗的原理是。[2]斜面坡度越大,小車沿斜面向下加速運動越快,過某點的時間會越短,計時會越困難,所以為使計時方便,減小測量時間的誤差,斜面的傾角應(yīng)小些,目的是為了減小測量時間造成的誤差。(2)[3]由圖可知sBC=5.0dm=0.5m時間tBC=1s,BC段的平均速度為[4]如果讓小車過了A點后才開始計時,路程測量正確,所測時間偏小,由可知,速度偏大。(3)[5][6]斜面傾角不變時,小車由靜止釋放,在向下運動的過程中,速度越來越大,因此,小車通過的路程越長,其平均速度越大;小車由靜止釋放,通過相同路程,斜面的傾角越大,小車運動的平均速度越大。(4)[7]由圖可知sAB=4.0dm=0.4mAB段所用時間tAB=2s,則AB段的平均速度為因為vAB?vBC,所以從斜面頂部滑下的小車不是做勻速直線運動。16.減小80.00.16偏大B【詳解】(1)[1]實驗中先測量小車的路程與時間,再通過算出小車的速度,實驗原理是。(2)[2]為了小車在斜面上運動的時間長一些,便于準(zhǔn)確的測量時間,應(yīng)使小車緩慢運動,因此應(yīng)減小斜面的傾斜角度。(3)[3][4]由圖可知小車從點到點的路程所用的時間因此小車在段的平均速度(4)[5]如果小球過了A點才開始計時,計時會晚一些,測量的時間會偏小一些,根據(jù)速度公式可知,在路程不變時,時間偏小,測得的平均速度會偏大。(5)[6]由圖可知根據(jù)相同路程,所用時間越少,速度越大,因為所以小車下滑做加速越大,故ACD不符合題意,B符合題意。故選B。17.(1)6000m;(2)10m/s【詳解】解:(1)汽車在模擬山路上以8m/s的速度行駛500s,緊接著在模擬山路上以20m/s的速度行駛100s。該汽車在模擬山路上行駛的路程(2)汽車在這次整個測試過程中的平均速度答:(1)該汽車在模擬山路上行駛的路程是6000m;(2)汽車在這次整個測試過程中的平均速度是10m/s。18.(1)40km;(2)80km/h【詳解】解:(1)由知道,AB兩站的路程BC兩站的路程汽車從A站到C站的路程sAC=sAB+sBC=30km+10km=40km(2)汽車從A站到C站的時間tAC=tAB+tBC=20min+10min=30min=0.5h汽車從A站到C站的平均速度答:(1)AC兩站相距40km;(2)汽車從A站到C站的平均速度為80km/h。19.(1)20m/s;(2)72s【詳解】解:(1)由題意可知,火車完全通過隧道行駛的路程為火車完全通過隧道需要t1=108s,由可知,火車的運行速度為(2)火車全部在隧道內(nèi)運行的路程火車運行的速度v=20m/s,則火車全部在隧道內(nèi)運行的時間為答:(1)火車的運行速度為20m/s;(2)火車全部在隧道內(nèi)運行的時間為72s。20.(1)4000m(2)100s(3)12m/s【詳解】解:(1)由可得,此時汽車行駛的路程.(2)由可得,后面這段路程所用的時間.(3)汽車整個路程所用時間t=t1+t2=400s+100s=500s,汽車所通過的路程s=s1+s2=4000m+2000m=600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yù)覽,若沒有圖紙預(yù)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zé)。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dāng)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zhǔn)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dān)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科技農(nóng)業(yè)從傳統(tǒng)到現(xiàn)代化的轉(zhuǎn)變
- 科技企業(yè)的知識產(chǎn)權(quán)保護戰(zhàn)略規(guī)劃
- 供貨合同范本小說
- 社區(qū)文化節(jié)活動實施成效評估與反饋
- 信息錄入合同范本范本
- 保底勞務(wù)合同范例
- 校園文化活動在學(xué)生成長中的作用匯報
- 結(jié)婚講話稿(合集15篇)
- 與業(yè)主物業(yè)交割合同范本
- 與客戶合作分紅合同范本
- 2024年度超詳細!上海新能源汽車充電樁合作協(xié)議3篇
- 2024年井下支護工技能鑒定考試題庫-中(多選題)
- 汽車維護課件 1.3 舉升機的使用
- 2024年福建省公務(wù)員錄用考試《行測》真題及答案解析
- 農(nóng)旅一體化生態(tài)農(nóng)業(yè)示范園區(qū)建設(shè)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
- 2025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全球創(chuàng)議GOLD指南修訂解讀課件
- 北京市西城區(qū)2022-2023學(xué)年高三上學(xué)期1月期末考試歷史試題 附答案
- 第三單元名著導(dǎo)讀《駱駝祥子》整本書閱讀教學(xué)設(shè)計+2023-2024學(xué)年統(tǒng)編版語文七年級下冊
- 2024關(guān)于進一步提升基層應(yīng)急管理能力的意見學(xué)習(xí)解讀課件
- 2024年2個娃兒的離婚協(xié)議書模板
- DB11T 527-2021 配電室安全管理規(guī)范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