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學年度初中語文文言文常見句式歸納_第1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2/M03/39/0B/wKhkGWcYZnWAFnsHAAJbr01fd2I448.jpg)
![2024-2025學年度初中語文文言文常見句式歸納_第2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2/M03/39/0B/wKhkGWcYZnWAFnsHAAJbr01fd2I4482.jpg)
![2024-2025學年度初中語文文言文常見句式歸納_第3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2/M03/39/0B/wKhkGWcYZnWAFnsHAAJbr01fd2I4483.jpg)
![2024-2025學年度初中語文文言文常見句式歸納_第4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2/M03/39/0B/wKhkGWcYZnWAFnsHAAJbr01fd2I4484.jpg)
![2024-2025學年度初中語文文言文常見句式歸納_第5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2/M03/39/0B/wKhkGWcYZnWAFnsHAAJbr01fd2I4485.jpg)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lǐng)
文檔簡介
2024-2025學年度初中語文文言文常見句式歸納一、固定句式
文言文固定句式,是學好文言文的法寶之一。固定句式在解題的很多時候,可以起著決定性的作用。下面是文言文固定句式的匯總。(一)表疑問的固定句式
1.安所,疑問代詞“安”只能和“所”組合,表處所??勺g作“什么地方”。例如:若徐州不定,將軍當安所歸乎?(《三國志·荀彧傳》)2.何所,即“所何”,疑問代詞前置。是“所……者何為”的移位和壓縮。可譯作“……的(人、物、事)干什么用”。例如:賣炭得錢何所營?(《賣炭翁》)3.何以,即“以何”的倒裝。表示疑問??勺g作“用什么辦法”“有什么”“為什么”“憑借什么”。例如:何以言之?(《赤壁之戰(zhàn)》)4.如何,奈何,若何,譯為“怎么、怎么樣、怎么辦”。例如:
(1)孔明用如此人物,如何不誤事?(《失街亭》)(2)奈何取之盡錨株,用之如泥沙?(《阿房宮賦》)5.如……何,譯為“對……怎么辦”。例如:如太行、王屋何?(《愚會移山》)6.奈……何,譯成“把……怎么辦”。例如:巫姻、三老不來還,奈之何了(《西門豹治鄴》)7.何如,常用來問行為方式或事物狀況,可譯為“怎么樣”?!昂稳纭边€經(jīng)常用于對人或事物進行比較,相當于“孰與”的用法,譯為“比……怎么樣”。例如:(1)更若役,復(fù)若賦,則何如?(《捕蛇者說》)(2)王孝伯問謝公:“林公何如右軍?'’謝曰:“右軍勝林公。”(《世說新語》)8.何遵,表示問原因,譯為“怎么”。例如:此何速不為福乎?(《塞翁失馬》)(二)表反問的固定句式
1.不亦……乎,譯為“不是……吧”。例如: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論語·學而》)2.何……為,譯為“還要……干什么”。例如:如今人方為刀姐,我為魚肉,何辭為?(《鴻門宴》)
3.何以……為,由疑問代詞“何”、介詞“以”和動詞“為”組成?!昂我浴奔础耙院巍钡牡怪谩!昂我浴瓰椤钡扔诮樵~結(jié)構(gòu)加動賓詞組“為何”??勺g作“用(要)……做什么”。例如:敵未滅,何以家為?(《宋史·擊飛列傳》))4.何……之有,疑問代詞“何”同它所修飾的中心詞共同作“有”的賓語。為了強調(diào)賓語,把“何”提前。“何有”之間嵌人結(jié)構(gòu)助詞“之”作“何”提前的標志,表示反潔??勺g作“有什么……呢”。例如:宋何罪之有?(《公輸》)5.何有于……,表反話,可譯作“對于……來說,又有什么呢”。有時可理解為“何……之有”,但它中間的詞語被省略,譯時應(yīng)補出。例如:默而識之,學而不厭,海人不倦,何有于我哉?(《論語·述而》)6.庸……乎,譯為“難道……嗎”。例如:吾師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師說》)7.其……乎,表示潔問或揣度,譯為“難道……嗎”或“大概……吧”。例如:我中國其果老大矣乎?(《少年中國說》)
8.如之何,奈何,譯為“怎么……呢”。例如:君子于役,如之何勿思。(《詩經(jīng)·君子于役》)(三)表推測、揣度或商榷的固定句式
1.得無……乎,得無……耶,譯為“恐怕……吧”或“莫非……吧”。例如:覽物之情,得無異乎?(《岳陽樓記》)2.無乃……乎,譯為“恐怕……吧”。例如:師勞力竭,遠主備之,無乃不可乎?(《般之戰(zhàn)》)3.……之謂也,其……之謂也,其……之謂乎,譯為“說的就是……啊”“大概說的就是……吧”。例如:詩曰:“孝子不匾,永錫爾類?!逼涫侵^乎?(《鄭伯克段于部》)(四)表感嘆的固定句式
1.何其,它一般有兩種用法:一種是表示原因和程度,譯為“為什么”“多么”;一種是表示感嘆語氣,譯為“多么”。例如:(1)南郭惠子問于子貢曰:“夫子之門何其雜也?"(《荀子》)
(2)至于誓天斷發(fā),泣下沽襟,何其衰也!(《伶官傳序》)2.一何,有的寫作“壹何”,經(jīng)常用在動詞、形容詞前,增強感嘆語氣,可譯為“多么”。例如:吏呼一何怒!婦啼一何苦!(《石壕吏》)(五)表比較的固定句式
1.孰與,與……孰,譯為“跟……比較,哪一個……”。例如:吾孰與徐公美?(《鄒忌諷齊王納諫》)2.孰若,譯為“哪里比得上”。例如:與其坐而待亡,孰若起而拯之?(《馮婉貞》)(六)表選擇或并列的固定句式
1.非……則,表示選擇??勺g作“不是……就是……”。例如:非死則徙爾。(《捕蛇者說》)2.其……其……,表示選擇。可譯作“是……還是……氣有時候前一個“其”字可省略。例如:誠愛趙乎?其實僧齊乎?(《史記·趙世家》)
二、特殊句式
(一)判斷句
所謂判斷句,就是以名詞、代詞或名詞性短語為謂語對主語進行判斷的句式。其常見的形式有以下幾種:1.“……者,……也”“……,……也”“……,……者也”“……者,……”“……者,……者也”“……,……者”等形式。如:(1)“廉頗者,趙之良將也?!保?)陳勝者,陽城人也。(3)項脊軒,舊南閣子也。(4)南陽劉子驥,高尚士也。(5)噌吰者,周景王之無射也。(6)七略四庫,天子之書。(7)宮中府中,俱為一體。(8))梁,吾仇也,燕王,吾所立。(9)此三者,吾遺恨也。(10)賂秦而力虧,破滅之道也。(11)斯用兵之效也。2.采用副詞“乃”“即”“則”“皆”“是”“誠”“為”等表示判斷。如:
(1)此乃臣效命之秋也?!保?)問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漢。(3)不知天上宮闕,今夕是何年。(4)即今之傫然在墓者。(5)梁父即楚將項燕。(6)此則岳陽樓之大觀也。(7)非死,則徙爾。(8)此皆良實,志慮忠純。(9)此誠危急存亡之秋也。(10)如今人方為刀俎,我為魚肉。(11)我本楚狂人,鳳歌笑孔丘。3.采用否定副詞“非”表示否定。如:(1)六國破滅,非兵不利,戰(zhàn)不善,弊在賂秦。”(2)登高而招,臂非加長也,而見者遠。(3)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堅利也。(4)非挾太山以超北海之類也。4.語義上主謂直接判斷。例如:(1)劉備天下梟雄。(2)其劍自舟中墜于水,遽契其舟,曰:“是吾劍之所從墜?!?/p>
(二)被動句
文言文中,有些語句的主語是動作的承受者,這種句式就是被動句。其常見類型有:1.“見”“……見……于”“于”表被動。如:(1)臣誠恐見欺于王。(2)秦城恐不可得,徒見欺。(3)故內(nèi)惑于鄭袖,外欺于張儀。(4)李氏子藩,年十七,不拘于時,學于余。(5)家叔以余貧苦,遂見用于小邑。(6)吾長見笑于大方之家。2.“為”“為……所”表被動。如:(1)父母宗族,皆為戮沒。(2)為國者無使為積威之所劫哉。(3)為予群從所得。(4)恐為操所先。(5)其后楚日以削,數(shù)十年,竟為秦所滅。(6)而身死國滅,為天下笑。3.“受”“受……于”表被動。如:受制于人。(三)倒裝句
文言文中的倒裝句,是相對于現(xiàn)代漢語的句序而言的,基于此,我們將文言倒裝句式分為賓語前置、定語后置、狀語后置、主謂倒裝等。
1.賓語前置所謂賓語前置,就是通常作賓語的成分,置于謂語動詞的前面,以示強調(diào)。如:“洎不之信”中的“之”就是前置的賓語。賓語前置通常分為四種情況。(1)疑問句中,疑問代詞作賓語,賓語前置。如:大王來何操?(2)否定句中,代詞作賓語,賓語前置。如:古之人不余欺也?!保?)借助“之”“是”將賓語提前。如:句讀之不知,惑之不解。孜孜焉唯進修是急,未之多見也。”(4)介賓短語中賓語前置。如:不然,籍何以至此?”2.定語后置通常定語應(yīng)該放置于中心詞的前面,但文言語句中卻有很多句子將定語放在中心詞之后。如:“蚓無爪牙之利,筋骨之強,上食埃土,下飲黃泉,用心一也。”其中的“利”“強”都是后置定語。文言中的定語后置有以下幾種情況。(1)中心詞+定語+者或中心詞+之+定語+者。例如:
石之鏗然有聲者,所在皆是也。(《石鐘山記》)大閹之亂,縉紳而能不易其志者,四海之大,有幾人歟?《五人墓碑記》遂率子孫荷擔者三夫?!队薰粕健贰戳凶印担?)中心詞+之+形容詞(定語)。例如:蚓無爪牙之利,筋骨之強,上食埃土,下飲黃泉,用心一也。(《勸學》)
帶長鋏之陸離兮,冠切云之崔嵬?!渡娼罚?/p>
四海之大,有幾人歟?(3)中心詞+數(shù)量詞(定語)。例如:馬之千里者,一食或盡粟一石。(《馬說》)
我持白璧一雙,欲獻項王;玉斗一雙,欲與亞父。(《鴻門宴》)3.介賓短語后置(狀語后置)文言文中,介詞結(jié)構(gòu)作狀語往往都會置于句后作補語。如:“貧者語于富者曰”“于富者”就是置于句后作補語的介賓短語。標志詞:于、以。如:俄有武夫出于波間覆之以掌,虛若無物。
4.主謂倒裝這種情況很少,往往是為了表示強烈的感嘆。如:(1)甚矣,汝之不惠。(2)美哉,我少年中國?!保?)保民而王,莫之能御也。(4)王無異于百姓之以王為愛也。(5)德何如,則可以王矣?(6)何由知吾可也?(7)甚矣,烏紗之橫,皂隸之俗哉!(8)欲祠韋蘇州、白樂天諸公于其中(9)故凡為愚者,莫我若也。(10)凡人不能教子女者,亦非欲陷其罪惡。(四)省略句
文言文中,普遍存在著省略成分的情況,對省略成分的把握,有助于完整理解句子的意思。文言文中的省略句通常有:1.省略主語(1)承前省。如:永州之野產(chǎn)異蛇,(異蛇)黑質(zhì)而白章。(2)承后?。ㄒ沧髅珊笫。?。如:沛公謂張良曰:“(公)度我至軍中,公乃入?!?/p>
(3)自述省。如:(予)愛是溪,(予)得其尤絕者家焉。(4)對話省如:(孟子)曰:“獨樂樂,與人樂樂,孰樂?”(王)曰:“不若與人?!?.省略謂語如:一鼓作氣,再(鼓)而衰,三(鼓)而竭。3.省略賓語如:可燒而走(之)也。4.省略介詞賓語如:公閱畢,即解貂覆生,為(之)掩戶。5.省略介詞“于”如:(1)今以鐘磬置(于)水中,雖大風浪不能鳴焉。(2)冉氏嘗居也,故姓是溪為冉溪。(3)故西門豹為鄴令,名聞天下。(4)均之二策,寧許以負秦曲。
(5)皆出山下平地,蓋上出也。(6)今當遠離,臨表涕零,不知所言。(7)漁工水師雖知而不能言。(8)國人莫敢言,道路以目。(9)使將士更休,而自坐帷幕。(10)士志于道而恥惡衣惡食者,未足與議也。
初中文言文常見句式一、判斷句
對客觀事物表示肯定或否定,構(gòu)成判斷與被判斷關(guān)系的句子,叫判斷句。文言文中,判斷句有以下八種形式:
(1)用“…者,…也”來表示。
例:
陳勝者,陽城人也——《陳涉世家》諸葛孔明者,臥龍也——《隆中對》吾之妻美我者,私我也——《鄒忌諷齊王納諫》
(2)用“…者…也”來表示,即主語后面不用“,”號。
例:
食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馬說》
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瑯琊也——《醉翁亭記》
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醉翁亭記》然侍衛(wèi)之臣不懈于內(nèi),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蓋追先帝知殊遇,欲報之于殿下也——《出師表》
(3)用“…者也”表示判斷,翻譯時“者也”不譯。
例:
二者不可兼得,舍魚而取熊掌者也——《魚我所欲也》
予謂菊,花之隱逸者也——《愛蓮說》
蓮,花之君子者也——《愛蓮說》
城北徐公,齊國之美麗者也——《鄒忌諷齊王納諫》
(4)用“…也”來表示。這有兩種情況:
①主語后有“,”號,翻譯時便去掉“,”號,再加“是”。
例:
奐山山市,邑八景之一也——《山市》
夫戰(zhàn),勇氣也——《曹劌論戰(zhàn)》
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論語》十則
南陽劉子驥,高尚士也——《桃花源記》
浙江之潮,天下之偉觀也——《觀潮》
孤之有孔明,猶魚之有水也——《隆中對》
②主語后無“,”號,只在主語后加“是”,“也”字不譯。
例:
魚我所欲也——《魚我所欲也》
環(huán)滁皆山也——《醉翁亭記》
此則岳陽樓之大觀也——《岳陽樓記》
此誠危急存亡之秋也——《出師表》
先生不知何許人也——《五柳先生傳》
此庸夫之怒也——《唐雎不辱使命》
(5)用動詞“為”作判斷,把“為”直接翻譯成“是”,語序不變。
例:
此為何若人——《公輸》
為與此同類——《公輸》
天下為公——《大道之行也》
號為張楚——《陳涉世家》
中峨冠而多髯者為東坡——《核舟記》
此不為遠者小而近者大乎——《兩小兒辯日》
(6)用副詞表示判斷,這個副詞不代替判斷詞,所以翻譯時副詞照樣譯,只在其后加判斷詞“是”。
例:
當立者乃公子扶蘇——《陳涉世家》
(7)用“是”表示判斷。
例:
斯是陋室——《陋室銘》
是金陵人——《湖心亭看雪》
(8)否定判斷句,用“非…也”表示,“非”翻譯成“不是”,“也”字不翻譯。
例:
非若是也——《唐雎不辱使命》
非士之怒也——《唐雎不辱使命》
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堅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二、倒裝句
現(xiàn)代漢語中的倒裝句是為了適應(yīng)修辭表達的需要。但在古代,倒裝句是正常的句法,所以在文言文翻譯時有時要作適當?shù)恼{(diào)整。古漢語中的倒裝句通常有以下幾種形式:
(1)主謂倒裝
例:
甚矣,汝之不惠(甚矣)——《愚公移山》
(2)賓語前置
例:
何陋之有(有何陋)——《陋室銘》
問女何所思,問女何所憶。(所思何)——《木蘭詩》
何苦(何)而不平——《愚公移山》
會賓客大宴(大宴賓客)——《口技》菊之愛(菊),陶后鮮有聞——《愛蓮說》
蓮之愛(蓮),同與者何人——《愛蓮說》
牡丹之愛(牡丹),宜乎眾矣——《愛蓮說》
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之)——《送東陽馬生序》
微斯人,吾誰與(誰)歸——《岳陽樓記》
始知郊田之外未始無春,而城居者未之知(之)也——《滿井游記》
時人莫之許(之)——《隆中對》
宋何罪之有(何罪)——《公輸》
萬鐘于我何加(何)焉——《魚我所欲也》
何以(何)戰(zhàn)——《曹劌論戰(zhàn)》
忌不自信(自)——《鄒忌諷齊王納諫》
(3)介詞結(jié)構(gòu)后置
它相當于現(xiàn)代漢語的狀語,翻譯時應(yīng)放在謂語前。
例:
投以骨(以骨投)——《狼》
戰(zhàn)于長勺——《曹劌論戰(zhàn)》
祭以尉首(祭)——《陳涉世家》
徐噴以煙(以煙徐噴)——《童趣》
貨惡其棄于地也,不必藏于己(藏)——《大道之行也》
相與步于中庭(步)——《記承天寺夜游》
并有乘騎弄旗標槍舞刀于水面者——《觀潮》
不戚戚于貧賤(戚戚)——《五柳先生傳》
每假借于藏書之家(假借)——《送東陽馬生序》
受地于先王(受地)——《唐雎不辱使命》
倉鷹擊于殿上(擊)——《唐雎不辱使命》
信義著于四海(著)——《隆中對》
躬耕于南陽(耕)——《出師表》
故臨崩寄臣以大事(寄臣)——《出師表》
子墨子聞之,起于魯(起)——《公輸》
胡不見我于王——《公輸》
所欲有甚于生者(甚)——《魚我所欲也》
欲有求于我(有求)也——《鄒忌諷齊王納諫》
(4)狀語后置
介詞短語作狀語,為強調(diào)該狀語而后置于動詞后。
例:
又七年,(自)還自揚州——《傷仲永》
蒙辭以軍中多務(wù)(辭)——《孫權(quán)勸學》
(于其上)刻唐賢今人詩賦于其上——《岳陽樓記》
醒能述以文(述)者,太守也——《醉翁亭記》
漸聞水聲潺潺而瀉出于兩峰之間(瀉出)者——《醉翁亭記》
冷光之乍出于匣(出)也——《滿井游記》
舜發(fā)于畎畝之中(發(fā))——《生于憂患,死于安樂》
(5)定語后置
常用“者”作標志,翻譯時放在名詞前面。
例:
蓋簡桃核修狹者(桃核)為之——《核舟記》
其兩膝相比(兩膝)者——《核舟記》
遂率子孫荷擔(子孫)者三夫——《愚公移山》
馬之千里(馬)者,一食或盡粟一石——《馬說》
更有癡似相公(癡)者——《湖心亭看雪》
鳶飛戾天(鳶)者,望峰息心——《與朱元思書》
諸郡縣苦秦吏者(郡縣),皆刑其長吏——《陳涉世家》
居廟堂之高(廟堂)則憂其民,處江湖之遠(江湖)則憂其君——《岳陽樓記》
三、省略句
有些句子在一定的語言環(huán)境中,省略了句子的某些成分,這種句子叫省略句。古漢語中省略句常見的有以下幾種形式:
(1)省略主語
例:
(村中人)見漁人,乃大驚——《桃花源記》
(漁人)便舍船,從口入——《桃花源記》
(小口)初極狹,才通人——《桃花源記》
(佛?。┡P右膝,詘右臂支船——《核舟記》
(我)還自揚州——《傷仲永》
(他們)見余,大喜曰——《湖心亭看雪》
(高山)互相軒邈——《與朱元思書》
(吾)從流飄蕩,任意東西——《與朱元思書》
(余)弗之怠——《送東陽馬生序》
(余)又患無碩師名人與游——《送東陽馬生序》
(溪泉)斗折蛇行——《小石潭記》
(滕子京)屬予作文以記之——《岳陽樓記》
守丞死,(起義軍)乃入據(jù)陳——《陳涉世家》
(殿下)誠宜開張圣聽——《出師表》
(吾)由是感激——《出師表》
(子)胡不見我于王——《公輸》
(此人)必為有竊疾也——《公輸》
(二山)本在冀州之南,河陽之北——《愚公移山》
(2)省略謂語
例:
一鼓作氣,再(鼓)而衰,三(鼓)而竭——《曹劌論戰(zhàn)》
陳涉自立為將軍,(立)吳廣為都尉——《陳涉世家》
(3)省略賓語
例:
問(之)所從來——《桃花源記》
便要(之)還家——《桃花源記》
使(之,身子)與臺齊——《童趣》
可以(之)為師矣——《論語》十則
愿為(此)市鞍馬——《木蘭詩》
投(之)以骨——《狼》
日光下澈(潭水)——《小石潭記》
醒能述(之)以文者,太守也——《醉翁亭記》
上使(之)外將兵——《陳涉世家》
吳廣素愛人,士卒多為(之)用者——《陳涉世家》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yù)覽,若沒有圖紙預(yù)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繪畫心理治療課程-認識你自己課件
- 2021全球多行業(yè)重大網(wǎng)絡(luò)安全事件大盤點
- 安全員年度再教育3
- 2025-2030全球自動緊湊型視野計行業(yè)調(diào)研及趨勢分析報告
- 2025-2030全球商用蘑菇殺菌設(shè)備行業(yè)調(diào)研及趨勢分析報告
- 2025年全球及中國粘度過程分析儀行業(yè)頭部企業(yè)市場占有率及排名調(diào)研報告
- 2025年全球及中國磨削數(shù)控系統(tǒng)行業(yè)頭部企業(yè)市場占有率及排名調(diào)研報告
- 2025-2030全球水力冷凝鍋爐行業(yè)調(diào)研及趨勢分析報告
- 2025年全球及中國電動甲板機械行業(yè)頭部企業(yè)市場占有率及排名調(diào)研報告
- 照明亮化工程施工合同
- 《梅大高速茶陽路段“5·1”塌方災(zāi)害調(diào)查評估報告》專題警示學習
- 2024年09月北京中信銀行北京分行社會招考(917)筆試歷年參考題庫附帶答案詳解
- 《大健康解讀》課件
- 2025年度交通運輸規(guī)劃外聘專家咨詢協(xié)議3篇
- 2024年公司領(lǐng)導(dǎo)在新年動員會上的講話樣本(3篇)
- 2025年中國濕度傳感器行業(yè)深度分析、投資前景、趨勢預(yù)測報告(智研咨詢)
- 人教版道德與法治二年級下冊《第一單元 讓我試試看》大單元整體教學設(shè)計2022課標
- 聯(lián)合體三方協(xié)議合同模板
- 2024年3季度青島房地產(chǎn)市場季度簡報
- 蘇東坡詞十首
- 2023年天津市文化和旅游局直屬事業(yè)單位招聘考試真題及答案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