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上海市七年級語文上學期課內文言文復習訓練:《狼》與《穿井得一人》_第1頁
2024年上海市七年級語文上學期課內文言文復習訓練:《狼》與《穿井得一人》_第2頁
2024年上海市七年級語文上學期課內文言文復習訓練:《狼》與《穿井得一人》_第3頁
2024年上海市七年級語文上學期課內文言文復習訓練:《狼》與《穿井得一人》_第4頁
2024年上海市七年級語文上學期課內文言文復習訓練:《狼》與《穿井得一人》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3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狼》一、文學常識作者_______,字_______,朝代_______,選自《________》。這是一部_____________(文學體裁)。參考答案:蒲松齡;留仙;清;《聊齋志異》;短篇文言小說集二、重要注釋:1.止:2.從:3.并4.眈眈相向:5.犬坐于前:6.暴:7.蓋:8.黠:9.頃刻:10.只增笑耳:參考答案:1.只2.跟從3.一起4.瞪眼朝著屠戶。眈眈,兇狠注視的樣子。5.像狗似的蹲坐在前面。6.突然7.表示推測,大概,原來是8.狡猾9.一會兒10.只是增加笑料罷了。三、閱讀指南填空1.《聊齋志異》通過談狐說鬼,對當時的社會、政治多有批判與諷刺?!?/p>

”是蒲松齡書屋的名稱,“

”是記述的意思,“

”指奇異的故事。2.本文寫了屠戶

狼、

狼、

狼、

狼的經過,生動地揭示了狼

、

、

的本質,細致地刻畫了屠戶由

狼到奮起斃狼的變化過程,贊揚了屠戶的

。這個故事啟發(fā)我們,

;同時告訴我們,

。3.本文用精練的語言十分傳神地描寫了狼的

、

,如表現狼的

,文中寫道:“少時,一狼徑去,其一犬坐于前。久之,目似瞑,意暇甚”,妄圖以此來

屠戶,以達到它們前后夾攻的目的。文章在刻畫屠戶這一人物上也頗見匠心,“屠懼”“屠大窘”“暴起”“斷其股”等,寥寥數語寫出了屠戶由

的過程。參考答案:1、聊齋;志;異。2、遇、懼、避、斃、貪婪、兇殘、狡猾、懼。機智、勇敢、像狼一樣的惡人,不論怎樣狡詐,終歸是要失敗的,面對像狼一樣的邪惡勢力,只有敢于斗爭、善于斗爭,才能取得最后的勝利3、動作、神態(tài)、狡詐、誘騙、畏懼、拼死自衛(wèi)四、上海真題【甲】狼(節(jié)選)屠懼,投以骨。一狼得骨止。一狼仍從。復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骨已盡矣,而兩狼之并驅如故。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敵。顧野有麥場,場主積薪其中,苫蔽成丘。屠乃奔倚其下,弛擔持刀。狼不敢前,眈眈相向。少時,一狼徑去,其一犬坐于前。久之,目似瞑,意暇甚。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數刀斃之。方欲行,轉視積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將隧入以攻其后也。身已半入,止露尻尾。屠自后斷其股,亦斃之。【乙】休寧縣有村民張五,以獵為生。張嘗逐一母鹿。鹿將二仔行,不能速,遂為張五所及。母鹿度不可免,顧旁有浮土,乃引二子下,擁土覆之,而身投于張五網中。值張母出戶,遙望見,遂奔至網所,具以所見告子。即破網出鹿,并二仔亦縱之。張母曰:“人有母子之情,畜亦有之。吾不忍母死仔孤,故破網縱仔?!睆埼迓勚母袆友?。由是焚網,永不復獵。5.【甲】文選自《_________》,作者是________(人名)。(2分)6.解釋下列句中加點詞。(4分)(1)方欲行(

(2)遂為張五所及(

)7.用現代漢語翻譯【乙】文畫線句。(3分)具以所見告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8.下列對【甲】【乙】兩文理解有誤的一項是(

)(3分)A.【甲】文具體描繪了屠戶懼狼、御狼、殺狼的過程。B.【乙】文記敘了張五聽取母親勸告不再打獵的故事。C.【甲】【乙】兩文都以生動的故事反映深刻的主題。D.【甲】【乙】兩文都重在體現人與動物的聰明才智。9.面對危險,屠戶和母鹿都急中生智,具體表現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分)10.從屠戶的殺狼,到張母的“_____________”,再到張五的:“_____________”,讓我們明白:_______________________。(6分)【參考答案】5.(2分)《聊齋志異》蒲松齡6.(4分)(1)剛剛(正要、將要)

(2)追上,趕上7.(3分)把自己所看到的情況都告訴了兒子(具狀語后置)8.(3分)B9.(2+2分)屠戶背靠積薪,以防前后夾攻;母鹿為避免二子被抓,把它們藏在浮土下10.(1+1+4分)破網縱仔;永不復獵(焚網);面對像狼那樣狡猾、貪婪、兇狠的敵人時,我們要敢于斗爭,善于斗爭;但在面對不對人類產生危害的動物時,我們應多加保護,跟它們和諧共處?!菊n外文言文】休寧縣有一個村民叫張五,依靠打獵謀生。張五曾經追趕一只母鹿。母鹿帶著兩只鹿仔走,不能迅速逃跑,將要被張五所追趕上。母鹿知道自己不可能幸免于難,回頭看見旁邊有一個土堆,于是帶著鹿仔到土堆下,用土覆蓋在小鹿身上,而自己卻投向張五的網中。正趕上張五的母親出門,遠遠地看見了這一幕,于是她就跑到布網的地方,把看到的詳細情況都告訴了兒子。她立刻割破了獵網放出母鹿,連同兩只小鹿仔也放了。張五的母親說:“人類有著母子之情,牲畜也有。我不忍心看到母鹿被殺死而兩只鹿仔變成孤兒,所以割破了獵網放了幼鹿?!皬埼迓牭侥赣H的這番話,心中感動。因此燒毀了獵網,永遠不再打獵了。《穿井得一人》易錯注釋:①節(jié)選自《

·慎行論·察傳》(中華書局2012年版)。題目是編者加的。穿,

、開鑿。②宋:西周及春秋戰(zhàn)國時期

國,在今河南商商丘一帶。③溉(gài)汲(jí):

。溉,澆灌、灌溉。汲,從井里取水。④及:待,

,到。⑤國人:指

。⑥道:

。⑦聞之于宋君:

。聞,聽到,這里是“使聽到”的意思。⑧對:應答,

。⑨得一人之使:得到一個人使喚,指

。10若:如,

。呂氏春秋、挖掘

2、諸侯

3、打水澆田

4、等到

5、居住在國都中的人

6、講述

7、向宋國國君報告這件事

8、回答

9、得到一個人的勞力

10、像閱讀指南填空

故事情節(jié)簡單,以一點一滴或事物的一個側面,來說明一個問題。由于寓言常常能緊緊抓住問題的實質,因而能引人入勝,耐人尋味。本文通過記敘

力,而被誤傳為從井中

的故事,告訴我們:

。切不可輕信謠言,盲目隨從,

。中國是個農耕社會,一個家庭的生存和發(fā)展依靠的是田地。井對于丁家而言,意味著家里有了方便且專屬于自己的水源,意味著灌溉和收成得到保障,還意味著家里從此多了一個健壯的

力,所以丁氏的喜悅之情是顯而易見的?!?/p>

”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固然有表述者“

”的原因,但更多的是“聞而傳之者”的不負責任(他們不加

就傳播開去)和“國人”

這種離奇的傳聞。這則寓言對今人也有啟示意義。1、寓言,宋國有戶丁姓人家打井節(jié)省了一個勞動,挖出了一個人;凡事都要調查研究,才能弄清真相;人云亦云2、勞動3、以訛傳訛,語焉不詳,調查分析,樂意接受上海真題穿井得一人宋之丁氏,家無井而出溉汲,常一人居外。及其家穿井,告人曰:“吾穿井得一人?!庇新劧鴤髦撸骸岸∈洗┚靡蝗??!眹说乐?,聞之于宋君。宋君令人問之于丁氏,丁氏對曰:“得一人之使,非得一人于井中也?!鼻舐勚舸耍蝗魺o聞也。去宥①(節(jié)選)鄰父有與人鄰者,有梧桐樹,其鄰之父②言梧樹之不善也,鄰人遽伐之。鄰父因請而以為薪。其人不說曰:“鄰者若此其險也,豈可為之鄰哉?”此有所宥也。夫請以為薪與弗請,此不可以疑枯梧樹之善與不善也。齊人有欲得金③者,清旦,被衣冠,往鬻金者之所。見人操金,攫而奪之。吏搏而束縛之,問曰:“人皆在焉,子攫人之金,何故?”對吏曰:“殊不見人,徒見金耳?!贝苏娲笥兴兑?。夫人有所宥者,固以晝?yōu)榛?,以白為黑,以堯為桀。宥之為敗亦大矣。亡國之主,其皆甚有所宥邪?故凡人必別④宥然后知,別宥則能全其天矣。[注釋]①宥:通“囿”,局限?!叭ュ丁保撼ト说木窒?,不受蒙蔽。②鄰之父:即鄰父,鄰居老人。父:對男性長輩的稱呼。③金:古代計算貨幣的單位,引申為貨幣、錢。④別:離別、告別,這里引申為去除。甲乙兩段選文均選自《

》。(2分)解釋下列句中加點詞。(4分)鄰人遽伐之(

(2)何故(

)用現代漢語翻譯下列句子。(4分)國人道之,聞之于宋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下列對乙文畫線句意思的理解,正確的一項是(

)。(3分)鄰人很不高興,說:“鄰居如此危險,怎么能和他做鄰居呢?”鄰人很不高興,說:“鄰居用心如此險惡,怎么能和他做鄰居呢?”鄰人沉默不語,而后說:“鄰居如此危險,難道能和他做鄰居嗎?”鄰人沉默不語,而后說:“鄰居用心如此險惡,難道能和他做鄰居嗎?”甲文告訴我們

的道理。乙文中齊人“大有所宥”的根本原因是:

(請自己的話概括),國君“甚有所宥”的后果是

,以上兩例均從

面闡述了

的道理(請用原文語句回答)。(8分)下列對甲乙兩文的理解分析,錯誤的一項是(

)。(3分)甲文中對“國人道之”的行為,作者用“不若無聞”來表明他的態(tài)度。乙文寫鄰人“有所宥”,齊人“大有所宥”,國君“甚有所宥”,層層揭示“有所宥”的惡果。甲乙兩文都善于運用形象生動的寓言故事來闡述道理,給人以啟示或警醒。甲文中的“丁氏”、“聞而傳之者”、“國人”都是乙文中所說的“有所宥”之人?!緟⒖即鸢浮?.(4分)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6.(2分)《呂氏春秋》7.(4分)砍伐原因、緣故8.(4分)居住在國都中的人(都在)講述這件事,(有人)向宋國國君報告這件事?;蚴顾螄鴩猜牭竭@件事。給分點:道、之、聞、于(聞之)9.(3分)B10.(8分)不可輕信謠言,盲目隨從。意對即可(2分)

被貪欲蒙蔽或利欲熏心等(2分)

亡國(1分)

反(1分)

凡人必別有然后知,別有則能全其天矣。(2分)11.(3分)D【翻譯】[乙]有一個和別人做鄰居的人,家里有一棵枯死的梧桐樹,他的鄰居(一個老漢)說這顆梧桐樹不吉利,這個人就馬上把樹砍掉了。與他為鄰的老者請他把砍下來的梧桐樹給自己當柴燒。鄰人很不高興,說:“鄰居用心如此險惡,怎么能和他做鄰居呢?”這就是認知上有所局限。請求或不請求把梧桐樹當柴燒,這不能用來懷疑枯死的梧桐樹的好與不好啊。有個想得到金子的齊國人,早晨起來,穿上衣服,走到賣金子的人那里。見別人手里拿著金子,上前就去搶奪。官吏把他抓住并綁了起來,問他;“人都在那里,你就搶人家的金子,為什么?“他回答說:“根本就沒看見人,只看見了金子?!边@真是極端的認知局限啊。存在(認知)局限情況的人,當然就把白天當成晚上,把白的當成黑的,把堯帝當成夏桀。局限帶來的禍害實在太大了。亡國之君,大概他們都特別有認知局限的情況吧?所以只要是人必須去除局限后才能明白事理,去除局限就可以保全自己的命運了。2、【甲】穿井得一人宋之丁氏,家無井而出溉汲,常一人居外。及其家穿井,告人曰:“吾穿井得一人?!庇新劧鴤髦撸骸岸∈洗┚靡蝗??!眹说乐?,聞之于宋君。宋君令人問之于丁氏。丁氏對曰:“得一人之使,非得一人于井中也?!鼻舐勚舸?,不若無聞也?!疽摇抗ぶ畠S獻琴工之僑得良桐焉,斫①而為琴,弦而鼓之,金聲而玉應②。自以為天下之美也,獻之太常③。使國工④視之,曰:“弗古?!边€之。工之僑以歸,謀諸漆工,作斷紋焉;又謀諸篆工,作古窾⑤焉。匣而埋諸土,期年出之,抱以適市。貴人過而見之,易之以百金,獻諸朝。樂官傳視,皆曰:“稀世之珍也?!惫ぶ畠S聞之,嘆曰:“悲哉世也!豈獨一琴哉?莫不然矣!”(選自《郁離子》,有刪改)【注釋】①斫:歐斷。②金聲而玉應:發(fā)聲和應聲如金玉碰撞的聲音。③太常:祭祀禮樂的官署。④國工:這里指樂師,與下文“樂官”相同。⑤古窾(kuǎn):古代的款式。窾,同“款”?!炯住课倪x自《____________》一書,初中階段我們學過同一出處的作品還有《_____________》。(2分)解釋下列加點詞。(4分)及其家穿井___________

(2)使國工視之___________用現代漢語翻譯【乙】文中的畫線句。(4分)貴人過而見之,易之以百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炯住课闹?,面對“丁氏穿井得一人”的消息,宋君的做法是“________________”;【乙】文中,面對“獻琴被拒”的結果,工之僑的做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用自己的語言概括)。(4分)下列對兩則寓言的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______(3分)【甲】文中,對于同一消息,由于傳播范圍不同,會產生不同的意思?!炯住课闹?,對于同一消息,由于處理方式不同,會產生不同的結果?!疽摇课闹?,對于同一物品,由于使用方法不同,會產生不同的評價?!疽摇课闹校瑢τ谕晃锲?,由于處理手法不同,會產生不同的價值。兩則寓言故事給我們的啟示不同。(6分)【甲】文啟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乙】文啟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參考答案】5.(2分)呂氏春秋;伯牙鼓琴6.(4分)(1)(2分)等到,待;(2)(2分)讓、令7.(4分)富貴人路過并看到了琴,就用很多黃金交換了它。(關鍵詞:過、易、以、之)8.(4分,每空2分)(令人)問之于丁氏;請人將琴做舊。(請人將琴作斷紋、古,埋入土中)9.(3分)A;(2分)C10.(6分,每空3分)(1)凡事都要調查研究,才能弄清真相。(切不可輕信謠言,人云亦云。);(2)判斷人或事物的優(yōu)劣不能只看外在,不看實質。(切不可被表象所迷惑,要注重內在。)【參考譯文】工之僑得到一棵良好的桐樹,砍來作成一張琴,裝上琴弦彈奏起來,優(yōu)美的琴聲好像金屬與玉石相互應和。他自己認為這是天下最好的琴,就把琴獻到主管禮樂的官府;官府的樂官讓國內最有名的樂師考察它,說:“不古老?!北惆亚偻诉€回來。工之僑拿著琴回到家,跟漆匠商量,在琴身漆上殘斷不齊的花紋;又跟刻工商量,在琴上雕刻古代文字;把它裝了匣子埋在泥土中。第二年挖出來,抱著它到集市上。有個大官路過集市看到了琴,就用很多錢買去了它,把它獻到朝廷上。樂官傳遞著觀賞它,都說:“這琴真是世上少有的珍寶啊!”工之僑聽到這種情況,感嘆道:“可悲啊,這樣的社會!難道僅僅是一張琴嗎?整個世風無不如此啊。”【甲】宋之丁氏,家無井而出溉汲,常一人居外。及其家穿井,告人曰:“吾穿井得一人。”有聞而傳之者:“丁氏穿井得一人。”國人道之,聞之于宋君。宋君令人問之于丁氏,丁氏對曰:“得一人之使,非得一人于井中也?!鼻舐勚舸?,不若無聞也。【乙】洪武初,有御史言陶安①隱微之過者。太祖曰:“爾何由知之?”對曰:“聞之于道路?!碧嬖唬骸坝返〉缆分砸詺ёu人,此為盡職乎?植佳木者必去蟫蠹②,長良苗者必芟稂莠③,任正士者必絕邪人。凡邪人之事君,必先結以小信,而后逞其大詐。此人嘗有所言,朕不疑而聽之,故今日乃為此妄言。夫去小人當如撲火及其未盛而撲之則易為力④。不然,害滋大矣?!蹦嗣袝△碇#ㄟx自《典故紀聞》)【注釋】:①陶安:字主敬。洪武元年九月染病卒于官,帝親為文以祭,追封姑孰郡公。②蟫蠹(yíndù):此處泛指蛀蟲。③芟(shān):鏟除。稂莠(lángyǒu):泛指有害于禾苗的雜草。④為力:奏效?!炯住课某鲎浴?/p>

》。(1分)解釋下列句中加點詞。(6分)及其家穿井(

(2)國人道之(

植佳木者必去蟫蠹(

)用現代漢語翻譯【甲】文中的畫線句。(3分)得一人之使,非得一人于井中也。下列對【乙】文中畫線句斷句最恰當的一項是()(3分)夫/去小人當如撲火/及其未盛而撲之/則易為力夫/去小人當如撲火及/其未盛而撲之/則易為力夫/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