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語文文言文閱讀典籍分類專訓人物傳記類《清史》(新高考八省聯(lián)考區(qū)適用)_第1頁
高中語文文言文閱讀典籍分類專訓人物傳記類《清史》(新高考八省聯(lián)考區(qū)適用)_第2頁
高中語文文言文閱讀典籍分類專訓人物傳記類《清史》(新高考八省聯(lián)考區(qū)適用)_第3頁
高中語文文言文閱讀典籍分類專訓人物傳記類《清史》(新高考八省聯(lián)考區(qū)適用)_第4頁
高中語文文言文閱讀典籍分類專訓人物傳記類《清史》(新高考八省聯(lián)考區(qū)適用)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2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清史》未命名一、文言文閱讀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題。朱軾,字若瞻,江西高安人。康熙三十二年,舉鄉(xiāng)試第一。三十三年,成進士,改庶吉士,散館授湖北潛江知縣。潛江俗敝賦繁,軾令免耗美,用法必持平。四十八年,出督陜西學政。五十二年,擢光祿寺少卿。上以山、陜旱災,發(fā)幫五十萬,命軾與光祿寺卿盧詢分往動糶治賑。軾往山西,疏請令被劾司道以下出資贍饑民,富民與商人出資于南省糴米,暫停淮安、鳳陽等關米稅;饑民流徙,令所在地方宮安置,能出資以贍者得題薦;饑民群聚,易生癘疫。設廠醫(yī)治。疏請令山西各縣建社倉,引泉溉田。上謂:“社倉始于朱子,僅可行于小縣鄉(xiāng)村。若奏為定例,官吏奉行,久之,與民無益。山、陜山多水少,間有泉源,亦不能暢引溉田。軾既以為請,即令久駐山西,鼓勵試行?!陛Y自承冒昧,乞?qū)嬈渥h,上不許。未幾,年爨堯劾鳳翔知府甘文煊虧帑,請?zhí)睾営H信大臣會鞫,上命軾往勘,得實,論如律。六十一年,乞假葬父,歸。世宗即位,召詣京師,充圣祖實錄總裁,賜第。雍正元年,命直南書房。二年,兼吏部尚書。二月,軾遭母喪,賜內(nèi)幫治喪,敕江西巡撫俟軾至家賜祭。軾奏謝,乞終制,上允解任,仍領水利營田,期八月詣京師。十三年,議筑浙江海塘,軾請往董其役,上俞之,敕督撫及管理塘工諸大臣咸聽節(jié)制。乾隆元年,克世宗實錄總裁。九月,病篤,上條臨視疾。軾力疾服朝服,令其子扶掖,迎拜戶外。翌日,卒。遺疏略言:“萬事根本君心,用人理財,尤宜慎重。君于小人,公私邪正,判在幾微,當審察其心跡而進退之。至國家經(jīng)費本自有馀異日倘有言利之臣倡加賦之稅伏祈圣心乾斷永斥浮言實四海蒼生之福?!鄙险鸬枯棾瑥陀H臨致莫,發(fā)幫治喪。贈太傅,賜祭葬,謚文端。(選自《清史稿·朱軾傳》,有刪改)1.下列對文中畫波浪線部分的斷句,正確的一項是()A.至國家經(jīng)費/本自有馀/異日倘有言利之/臣倡加賦之稅/伏祈圣心乾斷/永斥浮言實四海蒼生之福/B.至國家經(jīng)費/本自有馀/異日倘有言利之臣/倡加賦之稅/伏析圣心乾斷/永斥浮言/實四海蒼生之福/C.至國家經(jīng)費本/自有馀/異日倘有言利之臣/倡加賦之稅/伏析圣心乾斷/永斥浮言實四海蒼生之福/D.至國家經(jīng)費本/自有馀/異日倘有言利之/臣倡加賦之稅/伏析圣心乾斷/永斥浮言/實四海蒼生之福/2.下列對文中加點詞語的相關內(nèi)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A.學政,是清代地方文化教育行政官。掌管全省學校政令和歲、科兩次考試。按期巡視所屬各府、廳、州,考查師儒優(yōu)劣,生員勤惰。B.吏部,是古代主管官員的官署,長官為吏部尚書,號稱“天官”。吏部掌管天下文官的任免、考課、升降、勛封、調(diào)動等事務。C.敕,在古代多指皇帝發(fā)出的詔令,有命令、告誠之意。如提拔官員時,要求該官員要戒驕戒躁,再接再厲,本文即如此。D.實錄,編年體史書的一種,多是指對某一皇帝統(tǒng)治時期的大事按照時間順序如實記錄,一般以皇帝的謚號或廟號為書名。3.下列對原文有關內(nèi)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A.湖北潛江地區(qū)的風俗不好,賦稅繁重,朱軾任知縣時為民著想,免除了官員以損耗為借口而加征的錢稅,減輕了當?shù)匕傩盏呢摀?。B.朱軾上疏在山西建社倉,引泉水灌溉農(nóng)田,但皇帝認為山、陜山多水少不宜推行,僅可試行。后有官員上疏請求擱置,但皇帝沒有同意。C.朱軾病重時,皇帝親自上門來探視,朱軾扶病出迎。在聽到其去世的消息后,皇帝十分傷心,并停止處理政務,又親臨祭奠。D.朱軾是康熙、雍正、乾隆三朝的元老,曾經(jīng)先后擔任過編纂兩朝皇帝實錄的主管官員,由此可見雍正、乾隆兩代皇帝對他的器重。4.把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1)請?zhí)睾営H信大臣會鞠,上命軾往勘,得實,論如律。(2)乞終制,上允解任,仍領水利營田,期八月詣京師。5.朱軾在山西救災時提出了哪些方略?請簡要概括?!敬鸢浮?.B2.C3.B4.(1)(年羹堯)請求專門選拔親信大臣會同審問,皇上命令朱軾前去核查,得到實際情況,依照法律判處。(2)(朱軾)請求服滿三年之喪(守滿喪期),皇上允許(他)解除職務,仍然掌管(負責)農(nóng)田水利工作,約定八月份回到京城。5.①讓政府官員出錢幫助饑民;②讓有錢的富民和商人出錢購買糧食幫助百姓;③鼓勵地方官安置、供養(yǎng)流民;④設立醫(yī)療機構(gòu),防止瘟疫發(fā)生;⑤令各縣建立社倉,引泉水灌溉田地?!窘馕觥?.本題考查學生把握文言文斷句的能力。本題中劃線句的意思是“至于國家的經(jīng)費,本來自然有節(jié)余。將來如果有談論牟利的臣子,提出增加賦稅,我伏下身子請求陛下作出決斷,永遠斥退這種不合實際的言論,這樣做實在是天下百姓的福分啊?!薄氨咀杂锈拧?,“本自”,詞組,本來就,一向是,之前斷開,排除CD;“異日倘有言利之臣”,“臣”是“有”的賓語,之后斷開,排除A。故選B。2.本題考查學生把握文化常識的能力。C.“如提拔官員時,要求該官員要戒驕戒躁,再接再厲,本文即如此”錯誤,本文不是“要求該官員要戒驕戒躁,再接再厲”的意思,只是一般命令。故選C。3.本題考查學生把握文章內(nèi)容要點和鑒賞作品人物形象的能力。B.“后有官員上疏”錯誤,由“軾自承冒昧”可知應為“朱軾自己”。故選B。4.本題考查學生翻譯文言文的能力。得分點:(1)“簡”,選拔;“鞫”,審問;“勘”,核查;“論”,判處。(2)“終制”,守滿喪期;“領”,掌管;“期”,約定。5.本題考查學生篩選文章信息的能力?!拜Y往山西,疏請令被劾司道以下出資贍饑民”,即政府官員出錢幫助饑民;“富民與商人出資于南省糴米,暫?;窗?、鳳陽等關米稅”,意思是“富人和商人出資到南方省份購買糧食,暫?;窗病L陽等關卡征收米稅”,即讓有錢的富民和商人出錢購買糧食幫助百姓;“饑民流徙,令所在地方宮安置,能出資以贍者得題薦”,意思是“遭遇饑荒的百姓流離他鄉(xiāng),命令他們所在之處的地方官給予安置,能夠出資來供養(yǎng)他們的人可以得到題名舉薦”,即鼓勵地方官安置、供養(yǎng)流民;“饑民群聚,易生癘疫。設廠醫(yī)治”,意思是“遭遇饑荒的百姓聚集在一起,容易發(fā)生瘟疫,要設立場館進行醫(yī)治”,即設立醫(yī)療機構(gòu),防止瘟疫發(fā)生;“疏請令山西各縣建社倉,引泉溉田”,意思是“上奏章請求山西各縣建立義倉,引來泉水灌溉農(nóng)田”,即令各縣建立社倉,引泉水灌溉田地。【點睛】翻譯題是區(qū)分度較大的題目,一定要注意直譯,注意重點字,還要注意文言句式,如果有考綱規(guī)定的“判斷句”“被動句”“賓語前置句”“定語后置句”“介賓短語后置句”“省略句”,在翻譯中一定要有所體現(xiàn)。參考譯文:朱軾,字若瞻,是江西高安人??滴跞辏瑓⒓余l(xiāng)試考取第一。三十三年,考中進士,改任翰林院庶吉士,任期結(jié)束后被授予湖北潛江知縣。潛江風俗破陋。賦稅繁重,朱軾命令免除官員以損耗為借口加征的錢稅,使用法律一定秉持公平。四十八年,出京督查陜西學政。五十二年,被提拔為光祿寺少卿?;实垡驗樯轿?、陜西發(fā)生旱災,撥出錢物五十萬,命令朱軾和光祿寺卿盧詢分頭前往鼓勵賣糧,教治賑濟。朱軾前往山西,上奏章請求命令被彈劾的司道以下的官員出資供養(yǎng)遭遇饑荒的百姓,富人和商人出資到南方省份購買糧食,暫?;窗?、風陽等關卡征收米稅;遭遇饑荒的百姓流離他鄉(xiāng),命令他們所在之處的地方官給予安置,能夠出資來供養(yǎng)他們的人可以得到題名舉薦;遭遇饑荒的百姓聚集在一起,容易發(fā)生瘟疫,要設立場館進行醫(yī)治。還上奏章請求山西各縣建立義倉,引來泉水灌溉農(nóng)田?;实壅f:“社倉是從朱子開始建立的,只可以在小縣的鄉(xiāng)村推行。如果上奏作為固定的制度,官吏奉行,時間長了,對百姓沒有益處。山西、陜西山多水少,偶爾有泉水,也不能順利地接引過來灌溉衣田。朱軾既然拿這個作為請求,就命令他長期駐守山西,鼓勵地方試行?!敝燧Y自己承認冒昧,請求擱置這個提議,皇帝沒有答應。不久,年囊堯彈劾鳳翔知府甘文煊虧欠朝廷錢物,請求專門選拔親信大臣會同審問。皇上命令朱軾前去核查,得到實際情況,依照法律判處。六十一年,朱軾向朝廷請求假期安葬父親,回到了家鄉(xiāng)。清世宗即位,把朱軾召到京城,擔任圣祖實錄總裁,賜給他宅第。雍正元年,命令他在南書房值守。二年,讓他兼任吏部尚書。二月,朱軾遭遇母親去世,皇帝賞賜內(nèi)庫的錢物給他處理喪事,命令江西巡撫等朱軾到家再賜以祭莫。朱軾上奏章謝恩,請求守滿喪期,皇上允許他解除職務,仍然負責農(nóng)田水利工作,約定八月份回到京城。十三年,朝廷商議修筑浙江海塘,朱軾請求前往監(jiān)督這項工程,皇帝同意了他的請求,命令總督、巡撫以及管理海塘工程的大臣們都聽他的指揮管轄。乾隆元年,朱軾擔任世宗實錄總裁。九月,朱軾病情嚴重,皇帝親自到他家中探望。朱軾勉力帶病穿上朝服,命今自己的兒子攙扶起身,到門外迎接跪拜。第二天,朱軾去世。他的遺疏大致說:“天下萬事的根本在于君主的思想,任用官員,處理財務,特別應該慎重。君子和小人,前者公正正直,后者偏私邪惡,區(qū)別只在細小的地方,應當清楚地省察他們的思想行為來提拔或者貶斥他們。至于國家的經(jīng)費,本來自然有節(jié)余。將來如果有談論牟利的臣子,提出增加賦稅,我伏下身子請求陛下作出決斷,永遠斥退這種不合實際的言論,這樣做實在是天下百姓的福分啊?!被实鄯浅1瘋V沽顺瘯?,親自登門進行祭奠。追贈朱軾太傅的官職,賞賜祭祀、安葬的禮儀,謚號文端。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題。王弘祚,字懋自,云南永昌人。明崇禎三年舉人。自薊州知州遷戶部郎中,督餉大同。順治元年,授岢嵐兵備道??偠絽擎懿院腱窕I畫軍餉,請仍留大同。中原初定,圖籍散佚。弘祚聰強習掌故,戶部疏請修《賦役全書》,以弘祚主其事。弘祚謂:“民不苦正供而苦雜派法不立則吏不畏吏不畏則民不安閭閻菽帛之輸朝廷悉知之則可以艱難成節(jié)儉版籍賦稅之事小民悉知之則可以燭照絕侵漁?!辈枚ㄙx役,一準萬歷間法例,晚末苛細巧取,盡芟除之,以為一代程式。十年,擢戶部侍郎。時云、貴尚為明守,孫可望據(jù)辰州。弘祚請于江南、江西、湖廣豐稔之地,采米穀、儲糧餉為進取計。又言:“黔國公沐天波世守云南,得民心,其僚屬有散處江寧者,宜令往招天波為內(nèi)應。貴州自都勻、黎平遠及慶遠、靖州,近為可望蹂躪,宜加意撫綏,俾令歸化。冠服異制,勿驟更易?!鄙弦运宰阒鷵峤?,下經(jīng)略大學士洪承疇采行。十二年,疏請禁有司私派累民、將領冒名領餉,皆下部議行。十五年,賦役全書成,擢尚書,加太子少保。云南平,迭疏上善后諸事,請開鄉(xiāng)試,慎署員,設重鎮(zhèn),稽丁田,恤士紳,撫土司,寬新政。弘祚聞父母喪,疏乞解官奔赴,命在任守制。逾月,命出視事。圣祖即位,疏請歸葬,許之。旋諭促還朝。康熙三年,授刑部尚書,尋復還戶部。七年,戶部失察書吏假印盜帑,大學士班布爾善獨罪弘祚,坐奪官。八年,鰲拜得罪,起弘祚兵部尚書。九年,以老乞休,命馳驛歸里,食原俸。弘祚中道疾作,僑居江寧。念未終事父母,輯《永思錄》,自號曰思齋。十一年,疏辭俸,諭曰:“卿在官著有勞績,引年乞休,賜祿頤養(yǎng),毋固辭?!笔?,卒,賜祭葬,謚端簡。(選自《清史稿·卷二百六十三·列傳五十·王弘祚》)6.下列對文中畫波浪線部分的斷句,正確的一項是()A.民不苦正供而苦雜派/法不立則吏不畏/吏不畏則民不安/閭閻菽帛之輸/朝廷悉知之/則可以艱難成節(jié)儉版籍/賦稅之事/小民悉知之/則可以燭照絕侵漁B.民不苦正供而苦雜派法/不立則吏不畏/吏不畏則民不安/閭閻菽帛之輸/朝廷悉知之/則可以艱難成節(jié)儉/版籍賦稅之事/小民悉知之則可以/燭照絕侵漁C.民不苦正供而苦雜派/法不立則吏不畏/吏不畏則民不安/閭閻菽帛之輸/朝廷悉知之/則可以艱難成節(jié)儉/版籍賦稅之事/小民悉知之/則可以燭照絕侵漁D.民不苦正供而苦雜派法/不立則吏不畏/吏不畏則民不安/閭閻菽帛之輸/朝廷悉知之/則可以艱難成節(jié)儉版籍/賦稅之事/小民悉知之則可以/燭照絕侵漁7.下列對文中加點詞語的相關內(nèi)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A.舉人,明清時通常每三年在各省省城舉行一次鄉(xiāng)試,取中者稱為舉人,第一名稱為解元。B.郎中,隋唐以后,六部皆設郎中,是尚書和侍郎以下的高級官員,分掌部內(nèi)各司政務。C.視事,“視,瞻也”,引申為處理,視事譯為治事、任職,舊指官員剛到任,意同“下車”。D.賜祭葬,明清時高級官員死后,皇帝按其官階或功勞大小賜給祭品、祭文,或遣官治喪的制度。8.下列對原文有關內(nèi)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A.王弘祚聰明博識,肩負重任。戶部推薦弘祚主持編纂《賦役全書》,十多年后修成,弘祚由戶部郎中擢升為戶部尚書。B.王弘祚洞察事理,善提建議。針對清初賦稅問題,他直言不諱;云南平定后,他從文化、經(jīng)濟、政策等方面多次進言。C.王弘祚為子盡孝,為臣盡忠。父母去世后,弘祚上疏請求奔喪,未準,在任守制;歸葬之期未到,便以國事為重應諭回朝。D.王弘祚履歷豐富,深得榮寵。事兩朝皇帝,歷三部尚書;因他為官政績卓著,退休時以驛馬送歸故里,并且享有原來的俸祿。9.把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1)裁定賦役,一準萬歷間法例,晚末苛細巧取,盡芟除之,以為一代程式。(2)七年,戶部失察書吏假印盜帑,大學士班布爾善獨罪弘祚,坐奪官。10.為收復云、貴,平叛孫可望,王弘祚提出了哪些建議?請簡要概括。【答案】6.C7.C8.A9.(1)朝廷裁定賦稅徭役,全部以明朝萬歷年間的賦役定額為標準,對明末形成的繁瑣、巧奪的苛捐雜稅細則,全部加以刪除,把這作為當朝的規(guī)定執(zhí)行。(2)康熙七年,戶部對書吏用假印章盜取國庫庫銀的事情事先沒有察覺,大學士班布爾善認為僅王弘祚有失職罪,王弘祚被定罪罷官。10.①儲備糧食,準備軍需;②招撫天波,以為內(nèi)應;③安撫百姓,收復民心?!窘馕觥?.本題考查學生文言文斷句的能力。

句子的翻譯是:老百姓并不反對正當賦役,而苦于地方官吏加派的雜賦。法不確立則官吏無違法之懼,官吏無懼則百姓不得安寧。百姓繳納的糧帛賦稅數(shù),朝廷都了解,就可以慎重形成節(jié)儉(之風)。編印記錄賦稅之書,讓百姓都知曉賦役定數(shù),就可以明察杜絕官吏侵奪牟利?!胺ā迸c“不立”是主謂關系,中間不能斷開,排除BD;“版籍”為動詞,編印記錄,“賦稅”是其賓語,中間不能斷開,排除A。故選C。

7.本題考查學生了解并掌握常見的文化常識的能力。

C.“視事”不是指新官員剛到任,就是任職、辦公之意,不同于“下車”之意。從文中也可知,王弘祚是在任守制,父母喪期過后被要求繼續(xù)在原職工作。故選C。

8.本題考查學生理解文章內(nèi)容的能力。

A.“由戶部郎中”錯,王弘祚在明朝作戶部郎中,他開始主持編纂《賦役全書》時已在清朝任岢嵐兵備道。故選A。

9.本題考查學生理解并翻譯文言文句子的能力。

(1)中的關鍵詞:一,全,全部;芟除,刪除,廢除;程式,模式,規(guī)定。(2)中的關鍵詞:帑,國庫中的庫銀;坐,定罪,由此獲罪;坐奪官,被動句。10.本題考查學生歸納內(nèi)容要點,概括中心意思的能力。

結(jié)合“弘祚請于江南、江西、湖廣豐稔之地,采米穀、儲糧餉為進取計”可知,儲備糧食,準備軍需;結(jié)合“黔國公沐天波世守云南,得民心,其僚屬有散處江寧者,宜令往招天波為內(nèi)應”可知,招撫天波,以為內(nèi)應;結(jié)合“貴州自都勻、黎平遠及慶遠、靖州,近為可望蹂躪,宜加意撫綏,俾令歸化。冠服異制,勿驟更易”可知,安撫百姓,收復民心。參考譯文:王弘祚,字懋自,云南永昌人。明崇禎三年成為舉人。從薊州知州任上升遷為戶部郎中,奉令在山西大同督催軍餉。(清軍入關后降清。)順治元年,授任岢嵐兵備道??偠絽擎懿J為王弘祚善于籌調(diào)軍餉,請旨讓他仍留大同(為清軍籌措軍餉)。當時,清軍初定中原,圖書典籍等多有散失。王弘祚聰明好學,熟習掌故,戶部向朝廷建議由王弘祚主持修纂《賦役全書》。他說:“老百姓并不反對正當賦役,而苦于地方官吏加派的雜賦。法不確立則官吏無違法之懼,官吏無懼則百姓不得安寧。百姓繳納的糧帛賦稅數(shù),朝廷都了解,就可以慎重形成節(jié)儉(之風)。編印記錄賦稅之書,讓百姓都知曉賦役定數(shù),就可以明察杜絕官吏侵奪牟利?!背⒉枚ㄙx稅徭役,全部以明朝萬歷年間的賦役定額為標準,對明末形成的繁瑣、巧奪的苛捐雜稅細則,全部加以刪除,把這作為當朝的規(guī)定執(zhí)行。順治十年,升為戶部侍郎。當時云、貴一帶還是南明永歷政權的勢力范圍,孫可望據(jù)守辰州。(清軍欲派兵進攻,)他建議先在江南、江西、湖廣等富饒地區(qū)收儲糧谷,充裕軍餉,為進攻作準備。他說:“明黔國公沐天波世代居守云南,很得民心,他的僚屬有散居在江寧一帶的,可派他們回云南勸說沐天波作朝廷內(nèi)應。貴州近從都勻、黎平,遠達慶遠、靖州一帶的百姓,受到孫可望的欺壓(心存不滿),朝廷應派人著意安撫,使百姓歸順。當?shù)氐拿袼琢晳T及規(guī)制,不要急于更改。”皇帝認為他的建議對于安民剿敵很有助益,批轉(zhuǎn)給經(jīng)略大學士洪承疇采納執(zhí)行。十二年,他上疏請朝廷下令禁止地方官吏私自加派賦役、禁止軍隊將領冒名多領糧餉,朝廷全都發(fā)給各部擬議施行。十五年,《賦役全書》修成,他被擢升為戶部尚書,加太子少保。云南被平定后,王弘祚兒次上疏奏請?zhí)幚砗罄m(xù)的問題,提議開鄉(xiāng)試,選官吏,設重鎮(zhèn),稽查戶口田畝,安撫土司和地方士紳,實行較寬松的政策。王弘祚聽到父母去世的消息,上疏請求辭職奔喪,朝廷命他在職為父母守喪。過了一個月喪期,命他赴任??滴跫次?,王弘祚上疏請求回鄉(xiāng)安葬父母,康熙準許了。但不久就下令催促王弘祚還朝??滴跞?,調(diào)任刑部尚書,不久又任戶部尚書??滴跗吣?,戶部對書吏用假印章盜取國庫庫銀的事情事先沒有察覺,大學士班布爾善認為僅王弘祚有失職罪,王弘祚被定罪罷官。康熙八年,鰲拜獲罪,王弘祚補為兵部尚書。九年,他以年老請求退休,康熙帝允準,賜馳驛(乘驛馬)歸鄉(xiāng),仍享有原職俸祿。他返鄉(xiāng)途中患病,寄居于江寧。念及自己未能在父母去世之前盡奉養(yǎng)之責,輯成《永思錄》一書以表追思,自號“思齋”。十一年,他上疏辭掉官俸,康熙帝下旨安慰說:“卿為官很有政績,年老乞休,朝廷應該賜祿頤養(yǎng)天年,不要再推辭了。”康熙十三年去世,朝廷賜與祭葬,贈謚號“端簡”。

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題。施瑯,字琢公,福建晉江人??滴踉?,遷水師提督。二十年,鄭錦死,子克塽幼,諸將劉國軒、馮錫范用事。內(nèi)閣學士李光地奏臺灣可取狀,因薦瑯習海上事,上復授瑯福建水師提督,加太子少保,諭相機進取。瑯至軍,疏言:“賊船久泊澎湖,悉力固守。冬春之際,颶風時發(fā),我舟驟難過洋。臣今練習水師,又遣間諜通臣舊時部曲,使為內(nèi)應。俟風便,可獲全勝。”給事中孫蕙疏言宜緩征臺灣。七月,彗星見,戶部尚書梁清標復以為言,詔暫緩進剿?,樖柩裕骸俺家押喫畮熅f、戰(zhàn)船三百,足破滅海賊。請趣督撫治糧餉,但遇風利,即可進行,并請調(diào)陸路官兵協(xié)剿,”詔從之。二十二年六月,國軒踞澎湖,環(huán)二十余里為壁壘。瑯乘樓船突入賊陣,流矢傷目,血溢于帕。旋以百船分列東西,遣總兵陳蟒、魏明率兵東指雞籠峪,西指牛心灣,分賊勢?,樧远轿迨职岁?,以八十船繼后,揚帆直進,取澎湖,國軒遁歸臺灣。克塽大驚遣使詣軍前乞降瑯疏陳上許之八月瑯統(tǒng)兵入鹿耳門至臺灣人謂瑯必報父仇,將致毒于鄭氏?,樤唬骸敖^島新附,一有誅戮,恐人情反側(cè)。吾所以銜恤茹痛者;為國事重,不敢顧私也?!迸_灣平,自海道報捷。上旌瑯功,曰:“朕特加擢用,爾能不負任使,舉六十年難靖之寇,殄滅無余?!睆褪诰负④姡饩负:睢,樖柁o侯封,乞得如內(nèi)大臣例賜花翎,部議謂非例,上命毋辭,并如其請賜花翎。遣侍郎蘇拜至福建,與督撫及瑯議善后事。有言宜遷其人、棄其地者,瑯疏言:“明季設澎水標於金門,出汛至澎湖而止,臺灣原屬化外,土番雜處,未入版圖。然其時中國之民潛往生聚,已不下萬人,及崇禎元年,芝龍就撫,借與紅毛為互市之所。若棄其地、遷其人,以有限之船,渡無限之民,非閱數(shù)年,難以報竣。倘渡載不盡,竄匿山谷,所謂藉寇兵而赍盜糧也。此地原為紅毛所占,乘隙復踞,必竊窺內(nèi)地,鼓惑人心。蓋籌天下形勢,必期萬全,臺灣雖在外島,關四省要害,斷不可棄?!爆樣质枵埧藟u納土歸誠,應攜族屬與劉國軒、馮錫范及明裔硃桓等俱詣京師,詔授克塽公銜,國軒、錫范伯銜,俱隸上三旗,馀職官及桓等于近省安插墾荒。尋蘇拜等疏亦用瑯議,并設縣三、府一、巡道一,上命允行。三十五年,卒于官,年七十六,贈太子少傅,賜祭葬,謚襄壯。(節(jié)選自《清史稿》,有刪改)11.下列對文中畫波浪線部分的斷句,正確的一項是()A.克塽大驚/遣使詣軍前乞降/瑯疏陳上/許之/八月/瑯統(tǒng)兵入鹿耳門/至臺灣/B.克塽大驚/遣使詣軍前乞降瑯/疏陳上/許之/八月/瑯統(tǒng)兵入鹿耳門/至臺灣/C.克塽大驚/遣使詣軍前乞降/瑯疏陳/上許之/八月/瑯統(tǒng)兵入鹿耳門/至臺灣/D.克塽大驚/遣使詣軍前乞降瑯/疏陳/上許之/八月/瑯統(tǒng)兵入鹿耳門/至臺灣/12.下列對文中加點的詞語相關內(nèi)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A.花翎,清代的一種冠飾,多為皇室貴族和朝廷高級官員所佩戴,是“辨等威、昭品秩”的標志。B.互市,古代漢族與少數(shù)民族之間邊境貿(mào)易的通稱。隋唐以后,各王朝都設有專門的管理機構(gòu)。C.旗,中國清代滿族的軍隊編制和戶口編制,有上三旗和下五旗之分,上三旗由皇帝直接統(tǒng)轄。D.太子少傅,負責教習太子的副職,與太子少師、太子少保合稱“太子三少”或“東宮三少”,為“九卿”之一。13.下列對原文有關內(nèi)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A.施瑯精于謀略,長于用兵。面對臺灣守軍的嚴防死守,施瑯聯(lián)絡舊部作內(nèi)應;澎湖之戰(zhàn)中,他精心謀劃,排兵布陣,大獲全勝。B.施瑯驍勇善戰(zhàn),厥功甚偉。攻臺過程中,施瑯被流箭射中眼睛也毫不退縮;他平定臺灣,終于使之回歸,穩(wěn)定了東南局勢。C.施瑯堅持己見,力排眾議。面對是否緩征臺灣的不同意見,施瑯據(jù)理力爭,堅持攻臺;面對臺灣棄留的爭論,他準確分析形勢,說服朝廷將其納入版圖。D.施瑯深明大義,盡忠為國。平定臺灣之后,他將國家利益置于私仇之上,釋放鄭克塽。并勸其投誠,為其請封;他多次進言,建議設立臺灣官署。14.把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1)請趣督撫治糧餉,但遇風利,即可進行,并請調(diào)陸路官兵協(xié)剿。(2)朕特加擢用,爾能不負任使,舉六十年難靖之寇,殄滅無余。15.平定臺灣后,清廷內(nèi)部產(chǎn)生了一場針對臺灣的棄留之爭。施瑯主張守而不棄的理由有哪些。【答案】11.C12.B13.D14.(1)請求催促地方籌備糧食軍餉,只要遇到便利天氣就可進軍,并且請求調(diào)度陸路官兵協(xié)助圍剿。(2)我特意提拔重用你,是因為你能不辜負使命,把盤踞臺灣六十余年的賊寇,一舉消滅。15.(1)戰(zhàn)略位置重要;(2)防止外來侵略;(3)維護國家統(tǒng)一;(4)遷民不易。

【分析】11.本題考查學生文言文斷句的能力。句子的翻譯是:克塽大為震驚,派遣使者到軍前請求投降,施瑯上疏陳明情況,皇上答應了,八月施瑯率兵進入鹿耳門,到了臺灣?!艾槨弊髦髡Z,“疏陳”作謂語,主謂關系不能斷開,排除BD;“上”指皇上,作“許之”的主語,中間不能斷開,排除A。故選C。12.本題考查學生對古代文化常識的掌握能力。B.“古代漢族與少數(shù)民族之間邊境貿(mào)易的通稱”錯。中國歷史上中央王朝與外國或異族之間貿(mào)易的通稱。故選B。13.本題考查學生理解文章內(nèi)容的能力。D.“釋放鄭克塽。并勸其投誠,為其請封”錯。原文“吾所以銜恤茹痛者;為國事重,不敢顧私也”說的是施瑯不報私仇,沒有說釋放鄭克塽;“復授靖海將軍,封靖海侯”是對施瑯的封賞,不是鄭克塽。故選D。14.本題考查學生理解并翻譯文言文句子的能力。(1)關鍵詞:趣,通“促”,催促;治,置辦、籌備;但,只要。(2)關鍵詞:擢用,提拔重用;負,辜負;靖,平定。15.本題考查學生歸納內(nèi)容要點、概括中心意思的能力。結(jié)合“明季設澎水標於金門,出汛至澎湖而止,臺灣原屬化外,土番雜處,未入版圖”可知,臺灣戰(zhàn)略位置重要;結(jié)合“此地原為紅毛所占,乘隙復踞,必竊窺內(nèi)地,鼓惑人心”可知,守住臺灣能防止外來侵略;結(jié)合“以有限之船,渡無限之民,非閱數(shù)年,難以報竣”可知,因為船只少,很難短時間內(nèi)把百姓遷走,遷民不易;結(jié)合“倘渡載不盡,竄匿山谷,所謂藉寇兵而赍盜糧也”可知,守住臺灣有利于國家統(tǒng)一。參考譯文:施瑯,字琢公,福建晉江衙口人??滴踉辏┈槺惶嵘秊樗畮熖岫???滴醵?,鄭錦病死,他的兒子克爽尚年幼,將領鄭國軒、馮錫范負責軍務。內(nèi)閣太學士李光地呈上能夠平定臺灣的奏本,據(jù)此又推薦了施瑯(以前他的水師提督之職被裁掉)。皇上再次任命施瑯擔任福建水師提督,加任太子少保,并命令他見機進軍攻取臺灣。施瑯到任軍中,上疏說:“敵人的船只長時間地停泊在澎湖,全部力量堅固防守。冬春交際之時,颶風時常發(fā)生,我們的船只很難渡過海洋。我現(xiàn)在練習水兵,又派遣間諜與我以前的部下聯(lián)系,使他們作為內(nèi)應,等到風便利我們的時候出兵,可以大獲全勝?!毕闹梁蠖嗵欤缧浅霈F(xiàn),戶部尚書梁清標以此為理由,要求暫時延緩進攻圍剿。施瑯上疏說:“我已經(jīng)挑選兩萬精兵、三百只戰(zhàn)船,足夠消滅海賊。請催促督撫置辦糧餉,只要遇到順風,就可進攻,并且請求征調(diào)陸路官兵協(xié)助圍剿?!被实巯略t聽從他的建議。二十二年六月,國軒占踞澎湖,環(huán)繞澎湖二十多里設置壁壘。施瑯坐著主帥太船;中進對手水陣中,眼睛被飛箭射中,鮮血從頭巾上流下來。很快把百艘船分開列陣東西兩側(cè),派遣總兵陳蟒、魏明率兵向東攻打雞籠峪,向西攻打牛心灣,分散敵人的攻勢。施瑯親自率領五十六個船分為八隊,用八十船殿后,揚帆直進,直取澎湖,國軒逃回臺灣??藟u大為震驚,派遣使者到軍前請求投降,施瑯上疏陳明情況,皇上答應了,八月施瑯率兵進入鹿耳門,到了臺灣。有人認為施瑯一定要替父報仇了,會對鄭氏家族下毒手。施瑯說:“孤島臺灣剛剛回歸,一旦發(fā)生殺戮的事情,擔心人心不會順從。我忍受哀傷和苦痛的原因,是以國事為重,不敢顧及私怨啊?!迸_灣平定,自海道報告朝廷大捷的消息。上皇表彰施瑯的功勞,說:“我特別對你提拔重用,你能不辜負使命,作亂了六十年難以平定之賊寇,消滅殆盡。”又授予他靖海將軍,封靖海侯。施瑯上疏辭掉靖海侯的封賞,請求向內(nèi)大臣一樣照例賜給花翎,部議認為不符合常例,皇上下命令不能推辭封賞,一并按照他的請求賜予花翎?;噬吓汕彩汤商K拜到福建,與督撫和施瑯商議妥善地料理臺灣平定后遺留的問題。有人提出將在臺灣居住的人遷移、將臺灣放棄的意見,施瑯上疏說:“明朝末年在金門設澎水標,出汛到澎湖就停止,臺灣原屬于教化只外,本地人和外來人混雜相處,沒有進入疆域版圖。然而那時中原的百姓秘密前往生活的,已不少于萬人,等到崇禎元年,芝龍接受安撫,借給與紅毛作為互市之場所。如果丟棄他們的土地、遷走他們,用有限的船只,去擺渡無限的百姓,不經(jīng)過多年,難以完成。如果擺渡不完,逃竄藏匿在山谷中,就是所說的把武器借給了賊兵,把糧食送給了盜匪。此地原來被紅毛占領,他們要趁機再次占領,一定會偷偷覬覦內(nèi)地,蠱惑人心。大概通籌天下的形勢,一定希望萬全之策,臺灣雖然在外島,卻關乎四省要害,斷然不可放棄?!笔┈樣株愂隽苏埱蠡噬显试S鄭克塽交回臺灣本土,回歸朝廷,并讓他帶領家眷和部下與劉國軒、馮錫范及明裔硃桓等一起到京城,皇上下詔授予克塽公的封號,國軒、錫范伯的封號銜,一起隸屬于上三旗,其余職官以及桓等在附近的省分安排墾荒。不久蘇拜等上疏也采用施瑯的提議,一并設置三個縣、一個府、一個巡道,皇上下令允徐施行。三十五年,施瑯在官任上去世,時年七十六,死后贈予太子少傅,賜給他祭奠的儀式,謚號襄壯。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題。方苞,字靈皋,江南桐城人①。篤學修內(nèi)行,治古文,自為諸生,已有聲于時??滴跞四?,單人。四十五年,會試中試,將應殿試,聞母病,歸刁侍。五十年,副都御史趙申喬刻編修戴名世所著《南山集》《孑遺錄》有悖逆語,辭連苞族祖孝標。名世與苞同縣,亦工為古文,苞為序其集,并逮下獄。五十二年,獄成,名世坐斬。孝標已前死,戍其子登嶧等。苞及諸與是獄有干連者,皆免罪入旗②。圣祖夙知苞文學,大學士李光地亦薦苞,乃召苞直南書房。未幾,改直蒙養(yǎng)齋,編校御制樂律、算法諸書。六十一年,命充武英殿修書總裁。苞屢上疏言事,嘗論:“常平倉谷例定存七糶三。南省卑濕,存糶多寡,應因地制宜,不必囿成例。年饑米貴,有司請于大吏,定值開糶,未奉檄不敢擅。自后各州縣遇谷貴,應即令定值開糶,仍詳報大吏。谷存?zhèn)}有鼠耗,盤量有折減,移動有運費,糶糴守局有人工食用。春糶值有馀,即留充諸費。廉能之吏,遇秋糴值賤,得谷較多,應令詳明別貯,備歉歲發(fā)賑。”下部議行。又言民生日匱,請禁燒酒,禁種煙草,禁米谷出洋,并議令佐貳官督民樹畜,士紳相度浚水道。又請矯積習,興人才,謂:“上當以時延見廷臣,別邪正,示好惡。內(nèi)九卿、外督撫,深信其忠誠無私意者,命各舉所知。先試以事,破瞻徇,繩贓私,厚俸而久任著聲績者,賜金帛,進爵秩。尤以六部各有其職必慎簡卿貳使訓厲其僚屬以時進退之則中材咸處矜奮?!鼻〕酰柚^:“救荒宜豫。夏末秋初,水旱豐歉,十已見八九。舊例報災必待八九月后,災民朝不待夕,上奏得旨,動經(jīng)旬月。請自后遇水旱,五六月即以實奏報?!毕虏孔h,以五六月報災慮浮冒,不可行。(節(jié)選自《清史稿·方苞列傳》注:①今安徽桐坡人。②給旗人做奴仆。16.下列對文中畫波浪線部分的斷句,正確的一項是()A.尤以六部各有其職/必慎簡卿貳/使訓厲其僚屬/以時進退之/則中材咸處矜奮B.尤以六部/各有其職/必慎簡卿/貳使訓厲其使屬/以時進退之/則中材咸處矜奮C.尤以六部各有其職/必慎簡卿/貳使訓厲其僚屬/以時進退之/則中材咸處矜奮D.尤以六部/各有其職/必慎簡卿貳/使訓厲其僚屬/以時進退之/則中材咸處矜奮17.下列關于選文文化常識的表述,不正確的一項是()A.殿試,又稱“御試”、“廷試”等,是唐、宋、元明、清時期科舉考試之,殿試為科舉考試中的最高一級。殿試由內(nèi)閣預擬,然后呈請皇帝選定,目的是對會試合格區(qū)別、選拔官員等第。B.諸生,古代經(jīng)考試錄取而進入中央、府、州、縣各級學校學習的生員統(tǒng)稱諸生。明代稱考取秀才入學的生員為諸生,不包括太學學習的生員。C.都御史為御史的一種。中國古代封建朝廷設有專門行使監(jiān)督職權的機構(gòu)——都察院,都御史即為都察院的長官。都御史職專糾劾百司,辯明冤枉,提督各道,為天子耳目風紀之司。D.序,也稱作“敘”或稱作“引”,是一種文體。一是贈序,內(nèi)容多是表惜別、祝愿、勸勉、譽揚之意:另一種是書字,即詩文序。后又有宴集序,即古人宴集時,常同賦詩,詩成后公推人作的序。18.下列對原文有關內(nèi)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A.戴名世也擅長寫作古文,方苞曾為他的文集作序,后來也因為替戴名世的書作序受到牽連。雖然免除死罪,但判給旗人做奴仆。B.方苞直言善諫,認為皇帝應該分辨忠奸好壞,朝內(nèi)外忠誠無私的大臣可以舉薦他們了解的人,對那些有好名聲政績的官員應該子以封賞和加官晉爵。C.方苞知識淵博,修身謹行,攻讀古文。大臣李光地舉薦方苞,圣祖康熙更是欣賞方苞的學識,方苞十分精通樂律、算法,并著書立說。D.方苞屢次上書言事,意見或建議大多被皇上采納了,但是他要求五六月就上報水旱之災的建議,并沒有得到回復。19.把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1)南省卑濕,存糶多寡,應因地制宜,不必囿成例。(2)廉能之吏,遇秋糴值賤,得谷較多,應令詳明別貯,備歉歲發(fā)賑。20.方苞屢次上書,關注民生,文中哪些建言體現(xiàn)他這一主張?【答案】16.A17.B18.C19.(1)南方各省地勢低,多潮濕,存糧賣糧多少,應當因地制宜,不一定拘泥定例。(2)廉潔有能力的官吏,在秋天買進的糧食價格低,得到的谷物多,應當讓他們詳細注明另外存放,以備荒年開倉賑災。20.①官倉的米谷存糧賣糧多少,應當因地制宜,不拘泥定例;②請求禁止釀酒,禁止種煙草,禁止糧食出洋;③讓州縣的官員督促老百姓種植養(yǎng)殖,當?shù)厥考潕兔κ杩:拥?;④救荒工作應該預先準備?!驹斀狻?.本題考查學生文言文斷句的能力。“六部各有其職”是主謂結(jié)構(gòu),中間不能斷開,排除BD;“卿貳”意思是次于卿相的朝中大官,是名詞,作“慎簡”的賓語,“慎簡卿貳”是動賓結(jié)構(gòu),中間不能斷開,排除C。畫線句的意思是尤其是因為六部各有職責,必須謹慎選用州縣長官和副職,讓他們能教導好下屬,按時進退,那么普通官員都會努力勤奮的。故選A。2.本題考查學生了解和掌握常見的文學文化常識的能力。B.“不包括太學學習的生員”錯誤,應包括太學學習的生員。故選B。3.本題考查學生對文言文內(nèi)容的理解和概括的能力。C.“方苞十分精通樂律、算法,并著書立說”錯誤,原文為編校御制樂律、算法等書,“著書立說”說法不當,“十分精通”于文無據(jù)。故選C。4.本題考查學生翻譯文言句子的能力。得分點:(1)卑濕,地勢低,多潮濕;糶,賣;因地制宜,根據(jù)當?shù)氐膶嶋H情況,制定適當?shù)拇胧秽?,拘泥;成例,?/p>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