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化學專題金屬元素及其化合物_第1頁
高考化學專題金屬元素及其化合物_第2頁
高考化學專題金屬元素及其化合物_第3頁
高考化學專題金屬元素及其化合物_第4頁
高考化學專題金屬元素及其化合物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9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專題九金屬元素及其化合物

第I卷(選擇題)

一、選擇題(本題共25小題,每小題2分,共50分。在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

一項是最符合題目要求的。)

1.關于鈉的描述正確的是()

①鈉在自然界既有游離態(tài)又有化合態(tài)

②鈉的密度比煤油的大

③鈉在空氣中燃燒,主要產(chǎn)物是Na?。?

④金屬鈉著火可以用泡沫滅火器滅火

⑤將一小粒鈉投入水和苯的混合體系中,鈉在苯與水的界面處反應并可能上下跳

⑥鈉比銅活潑,因而鈉可以從CuCl2溶液中置換出銅

⑦某物質灼燒時,焰色反應為黃色,該物質一定只含鈉元素

A.①③④⑤⑥B.②③④⑥C.②③⑤D.全部

2.下列實驗現(xiàn)象描述塔誤的是()

選項實驗現(xiàn)象

A將水蒸氣通過灼熱的鐵粉黑色粉末變?yōu)榧t褐色

在酒精燈上加熱用砂紙打磨過的

B鋁箔變軟,失去光澤,熔化的鋁并不滴落

鋁箔

生成白色沉淀,沉淀很快變?yōu)榛揖G色,最

C在FeCh溶液中滴入NaOH溶液

后變?yōu)榧t褐色

鈉先熔化成光亮的小球,燃燒時,火焰為

D加熱放在用期中的小塊鈉

黃色,燃燒后,生成淡黃色固體

A.AB.BC.CD.D

3.將2.48gNa和Na2O2的混合物與足量的水反應,得到0.36g混合氣體,將混合氣體用電

火花引燃恰好完全反應,則Na與Na?。?的質量之比為()

A.2:1B.46:39C.23:39D.23:78

4.下列敘述正確的個數(shù)是()

①NazO與Na2O2都能和水反應生成堿,它們都是堿性氧化物

②Na2cCh溶液和NaHCO3溶液都能跟CaCl2溶液反應得到白色沉淀

③鈉在常溫下不容易被氧化

④NazCh可作供氧劑,而Na2O不行

⑤石蕊試液中加入過量Na2(h粉末,先變藍后褪色,并有氣泡生成

⑥鈉與CuSO4溶液反應,放出氣體并生成藍色沉淀

A.2個B.3個C.4個D.5個

5周下圖所示裝置不能達到有關實驗目的是()

甲乙

NaHCO,Na,COi

A.用甲圖裝置證明密度0(煤油)<p(鈉)<p(水)

B.用乙圖裝置制備Fe(OH)2

C.用丙圖裝置制取金屬鎰

D.用丁圖裝置比較NaHCO3和Na2cO3的熱穩(wěn)定性

6.下列實驗裝置不能達到實驗目的的是()

A.驗證Na和水反應是否為放熱反應:

B.檢驗Na2O2與H,O反應有02生成:

NaA

c.觀察純堿的焰色反應:

澄清

D.比較Na2co3、NaHCOs的穩(wěn)定性:石灰水

7.用如圖所示的實驗裝置模擬侯氏制堿法的主要反應原理。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

飽和食鹽水

==三一冷水

-

A.侯氏制堿法中可循環(huán)利用的氣體為NH3B.先從a管通入NH3,再從b管通入C(h

C.為吸收剩余的NH3,c中應裝入堿石灰D.反應后冷卻,瓶中析出的晶體主要是純堿

8.下列有關物質“量”的說法正確的是()

A.相同物質的量的A1和Al(OH)3分別與等濃度的NaOH溶液反應,至體系中均無固體時,

AI(OH)3消耗的堿量較多

B.由Na2c。3和NaHCC^組成的混合物,若"(Na+):"(C)=7:5,貝(j

w(Na2co3):〃(NaHCO3)=2:3

C.反應N2O4+N2H4—M+旦。中,若有ImolN2O4參加反應,則有4mol電子發(fā)生轉移

D.相同物質的量的濃硫酸分別與足量的銅和氧化銅反應,生成硫酸銅的量相同

9.鈉鋁合金(常溫液態(tài))可作為核反應堆的載熱介質。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該合金的熔點高于金屬鈉的熔點

B.若將鈉鋁合金投入水中得到無色溶液且無固體剩余,則”(Al)>〃(Na)

C.若將鈉鋁合金投入FeCL溶液中有Fe(OH)3沉淀生成

D.等質量的鈉鋁合金中鋁的含量越大,與足量鹽酸反應時放出的氫氣越少

10.已知NaOH+Al(OH)3-Na[Al(OH)j。向集滿CO?的鋁制易拉罐中加入過量NaOH濃

溶液,立即封閉罐口,易拉罐漸漸凹癟;再過一段時間,罐壁又重新凸起。上述實驗過程

中沒有發(fā)生的離子反應是()

A.CO2+2OH1CO;+H2O

-

B.A12O3+20H+3H20-2[A1(OH)4]

C.2A1+2O1T+6H2[Al(OH)J+3H2T

3+

D.Al+4OH[Al(OH)4]'

IL現(xiàn)有42.4g由Fe、Al、AI2O3組成的混合物,將固體混合物分成兩等份,將其中一份加入

足量的NaOH溶液中充分反應后剩余固體質量為5.6g;將另一份完全溶解在600mL2mol/L

的硫酸溶液中,收集到標準狀況下的氣體8.96L,欲使該反應后溶液中的金屬離子完全沉

淀,至少應加入3moi/LNaOH溶液的體積是()

A.300mlB.600mLC.800mLD.900mL

12.無機阻燃劑是把具有本質阻燃性的無機元素以單質或化合物的形式添加到被阻燃的基材

中。Al(OH)3是目前用量最大、應用最廣的無機阻燃劑,下列關于其阻燃原理的說法中錯誤

的是()

A.A1(OH)3受熱分解為AI2O3和H2O的反應為吸熱反應,降低燃燒溫度,阻止燃燒

B.A1(OH)3受熱分解放出的水蒸氣稀釋空氣中02,使。2濃度減小,阻止燃燒

C.A1(OH)3受熱分解生成的ALO3覆蓋在可燃物表面,起隔離作用,阻止燃燒

D.A1(OH)3為還原性的氫氣化物,消耗空氣中的02,降低。2濃度,阻止燃燒

13.下列有關物質的性質與用途具有對應關系的是()

A.AI2O3具有兩性,可用于制作耐高溫材料

B.FeCl3具有氧化性,可用作銅制線路板的蝕刻劑

C.漂白粉在空氣中不穩(wěn)定,可用于紙槳的漂白

D.明研水解后溶液呈酸性,可用于水的凈化

14.氫氧化鋁[Al(OH)3]受熱易分解,產(chǎn)生水并吸收熱量,故可用作阻燃劑;能與鹽酸、NaOH

溶液反應,是藥物“胃舒平”的主要成分之一。實驗室制備的方法為

AI(OH)3

A12(SO4)3+6NH3H2O=2Al(OH)3J+3(NH4)2SO4,通常不選用NaOH溶液。下列判

斷不正確的是()

A.氫氧化鋁的熱穩(wěn)定性好

B.胃舒平可用于治療胃酸過多

C.氫氧化鋁可滅火的原因之一是降低了可燃物的溫度

D.實驗室不用NaOH溶液制備Al(OH)3是因為NaOH會與A^OH1反應

15.錢明磯NH4A1(SO4)212H2O是分析化學常用基準試劑,其制備過程如下。下列分析不正確

的是()

輸硫酸叫獻W

調PH=2

AI,(SO),佞明砒

過程n溶液Bt

|過投

UNH.AKSOJ,?12H4O

A.過程I反應:2NH4HCO3+Na2SO42NaHCO3J+(NH4)2SO4

B.檢驗溶液B中陰離子的試劑僅需BaCl2溶液

C.若省略過程II則錢明研產(chǎn)率明顯減小

D.向錢明磯溶液中逐滴加入NaOH溶液先后觀察到:刺激性氣體逸出一白色沉淀生成t白色

沉淀消失

16.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A.將稀硝酸加入過量鐵粉中,充分反應后滴加KSCN溶液,有氣體生成,溶液呈紅色,稀

硝酸將Fe氧化為Fe3+

B.用可溶性的鋁鹽和鐵鹽處理水中的懸浮物

C.向FeCl2溶液中滴加NH&SCN溶液,溶液顯紅色

ci2NaOH(aq)

D.給定條件下,能實現(xiàn)轉化:FefFeC"TFe(OH),

點燃

17.向59.2gFezCh和FeO的混合物中加入某濃度的稀硝酸1.0L,固體物質完全反應,生成

NO和Fe(NO3)3o在所得溶液中加入LOmol/L的NaOH溶液2.8L,此時溶液呈中性,金屬

離子已完全沉淀,沉淀質量為85.6g。下列有關說法錯誤的是()

A.Fe2(h與FeO的物質的量之比為1:6

B.硝酸的物質的量濃度為3.0mol/L

C.產(chǎn)生的NO在標準狀況下的體積為4.48L

D.Fe2O3,FeO與硝酸反應后剩余HNO3為0.2mol

18.下列中學常見實驗的現(xiàn)象或表述正確的是()

A.過量的鐵投入到一定量的稀硝酸中,充分反應后取上層清液于試管中,滴加KSCN溶液,溶

液顯血紅色

B.制備氫氧化亞鐵時,向硫酸亞鐵溶液中滴加氫氧化鈉溶液,邊加邊攪拌,即可制得白色的氫

氧化亞鐵

C.檢驗紅磚中的氧化鐵成分,向紅磚粉末中加入鹽酸,充分反應后取上層清液于試管中,滴加

KSCN溶液2~3滴,溶液顯血紅色即可證明

D.向CuSO4溶液中滴入過量NaOH溶液充分反應后,將混合液體倒入蒸發(fā)皿中加熱煮沸一會,

然后冷卻、過濾,濾紙上的物體為“藍色固體”

19.如圖所示裝置可用來制取Fe(OH)2和觀察Fe(OH)2在空氣中被氧化時的顏色變化,實驗

提供的試劑:鐵屑、6mol/L硫酸溶液、NaOH溶液。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C

B

A.B中盛有一定量的NaOH溶液,A中應預先加入的試劑

B.實驗開始時應先將止水夾E關閉

C.生成Fe(OH)2的操作為:關閉E,使A瓶中溶液壓入B瓶中

D.取下裝置B中的橡膠塞,使空氣進入,顏色變化為白色迅速變成灰綠色,最終變成紅褐色

20.據(jù)下列框圖分析,下列說法正確的是(已知氨水顯堿性,為NHm溶于水形成的溶液)()

rB懿色甲

城水⑤

稀硫酸亡u竺遮空血紅色

③H⑼txi港^溶液

A.E2+的氧化性比M2+的氧化性強

B.在反應①中H2sO,既表現(xiàn)了酸性、又表現(xiàn)了氧化性

C.反應④的離子方程式可表示為3SCN+E3+=E(SCN)3J

D.在③反應中若不加稀硫酸可能看到紅褐色沉淀

21.向溶質為FeBr?、Fel2的溶液中通入一定量的氯氣,再向反應后的溶液中滴加KSCN溶

液,結果溶液變?yōu)榧t色。則下列敘述不正確的是()

A.原溶液中的Br不一定被氧化

B.通入氯氣之后原溶液中的Fe2+一定被氧化

C.不能確定通入氯氣之后的溶液中是否存在Fe2+

D.若取少量所得溶液,再加入CCI4溶液,靜置、分液,向上層溶液中加入足量的AgNO3溶液,

能產(chǎn)生黃色沉淀

22.向盛有2mLFeCL溶液的試管中加入少量鐵粉,如圖進行實驗。下列分析錯誤的是()

|-KSCN溶液L新制氯水

M

FeCl,溶液」j操作①〉U心上層清學M

y

豆-鐵粉冒

步驟I步驟u步驟ni

A.操作①為振蕩

B.步驟I中的離子方程式為2Fe3++Fe=3Fe2+

C.若步驟II溶液變紅色,說明Fe2+能用KSCN檢驗

D.步驟III中Fe2+被氧化為Fe3+

2+3+

23.已知2Fe3++2I-=L+2Fe2+、2Fe+Br2=2Br+2Fe=現(xiàn)向含有FeBn、FeL的溶液中通入一

定量的氯氣,再向反應后的溶液中滴加少量的KSCN溶液,結果溶液變?yōu)榧t色,則下列敘述中

正確的是()

①氧化性:Bn>Fe3+>L

②原溶液中Br一定被氧化

③通入氯氣后,原溶液中的Fe2+一定被氧化

④不能確定通入氯氣后的溶液中是否還存在Fe2+

⑤若取少量所得溶液,加入CCI4后靜置,向上層溶液中加入足量的AgNCh溶液,只產(chǎn)生白色沉

淀,說明原溶液中Fe2\Br均被完全氧化

A.①②③④B.①③④⑤C.②④⑤D.①②③④⑤

24.氧化性Fe3+>Ci?+,向物質的量濃度均為2mol/L的Fe2(SO)、CuSO」的500

mL混合液中加入amol鐵粉,充分反應后.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A.當a<l時,發(fā)生的反應為2Fe3++Fe==3Fe2+

B.當時,發(fā)生的反應為2Fe3++2CU2++3Fe==5Fe2++2Cu

C.當lVa<2時,溶液中n(Fe")=(2+a)mol

D.若有固體剩余.則固體中一定有銅,可能有鐵

25.將15.2g銅和鎂組成的混合物加人250mL4.0mol-L」的稀硝酸中,固體完全溶解,生

成的氣體只有NO。向所得溶液中加入LOLNaOH溶液.此時金屬離子恰好沉淀完全,沉淀

質量為25.4g,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A.原固體混合物中,Cu和Mg的物質的量之比為2:1

B.氫氧化鈉溶液的濃度為0.8molL1

C.固體溶解后的溶液中硝酸的物質的量為0.1mol

D.生成的NO氣體在標況下的體積為4.48L

第II卷(非選擇題50分)

26.(8分)某小組探究影響金屬與水反應劇烈程度的因素。

(1)分別將等質量的Na塊和Mg條(打磨光亮)投入水中,記錄現(xiàn)象如下:

Na塊在水中劇烈反應……發(fā)出響聲,Mg條表面緩慢產(chǎn)生少量氣泡,數(shù)分鐘

直至鈉消失后反應停止,未收集到氣體,鎂條表

面失去光澤

補全Na與水反應的實驗現(xiàn)象:o

(2)探究Mg與水反應緩慢的原因。

資料:Mg與水反應時,Mg表面覆蓋了致密的Mg(OH)2導致反應緩慢;NH:和HCO:可以

加快Mg與水反應。

同學們?yōu)榱蓑炞CNH:和He。3對Mg與水反應的促進作用,用與水反應后的Mg條與4種鹽

溶液進行對比實驗,結果如下。

實驗序號abCd

鹽溶液(均為O.lmol.I?)NH4C1NaHCO3NaClNH4HCO3

溶液起始pH5.18.37.07.8

30min時產(chǎn)生氣體體積/mL1.50.7<0.11.4

氣體的主要成分

H2

30min時鎂條表面情況大量固體附著(固體可溶于鹽酸)

①根據(jù)Mg(OH)2的溶解平衡可解釋NH:和HCO;的作用。

Mg(OH),的溶解平衡表達式是?

②經(jīng)檢驗,a中還生成少量其他氣體,可進一步證明NH:促進Mg與水反應。檢驗該氣體

的方法是。

③上表中能夠說明HCO;對Mg與水反應起促進作用的證據(jù)是?

④b、d所得固體中還檢驗出堿式碳酸鎂[用MgJOH)2cO3表示],寫出生成該固體的離子方

程式o

⑤綜合實驗a~d可以得到的結論是:NH:和HCO,都能與Mg(OH)?作用加快Mg與水反應,

___________________(補充兩點)。

(3)實驗表明:與水反應的劇烈程度K>Na>Ca>Mg。結合上述實驗說明影響金屬與水

反應劇烈程度的因素有。

27.(14分)隨著時代的發(fā)展綠色環(huán)保理念越來越受到大家的認同,變廢為寶是我們每一

位公民應該養(yǎng)成的意識。某同學嘗試用廢舊的鋁制易拉罐作為原材料、采用“氫氧化鋁法”

制取明研晶體并進行一系列的性質探究制取明磯晶體主要涉及到以下四個步驟:

第一步:鋁制品的溶解。取一定量鋁制品,置于250mL錐形瓶中,加入一定濃度和體積的

強堿溶液,水浴加熱(約93℃),待反應完全后(不再有氫氣生成),趁熱減壓抽濾,收集

濾液于250mL燒杯中;

第二步:氫氧化鋁沉淀的生成。將濾液重新置于水浴鍋中,用3moi/LH2SO4調節(jié)濾液pH

至8~9,得到不溶性白色絮凝狀A1(OH)3,減壓抽濾得到沉淀;

第三步:硫酸鋁溶液的生成。將沉淀轉移至250mL燒杯中,邊加熱邊滴入一定濃度和體積

的H2sO4溶液;

第四步:硫酸鋁鉀溶液的形成。待沉淀全部溶解后加入一定量的固體K2so4,將得到的飽

和澄清溶液冷卻降溫直至晶體全部析出減壓抽濾、洗滌、抽干,獲得產(chǎn)品明磯晶體

[KAl(SO4)2-12H2O,M=474g/mol]。

回答下列問題:

(1)第一步鋁的溶解過程中涉及到的主要反應的離子方程式為。

(2)為了加快鋁制品的溶解,應該對鋁制品進行怎樣的預處理:o

(3)第四步操作中,為了保證產(chǎn)品的純度,同時又減少產(chǎn)品的損失,應選擇下列溶液中的

(填選項字母)進行洗滌,實驗效果最佳。

A.乙醇B.飽和K2SO4溶液C.蒸儲水D.l:l乙醇水溶液

(4)為了測定所得明磯晶體的純度,進行如下實驗操作:準確稱取明磯晶體試樣4.0g于燒

杯中,加入50mLimoVL鹽酸進行溶解,將上述溶液轉移至100mL容量瓶中,稀釋至刻度

線,搖勻;移取25.00mL溶液于250mL錐形瓶中,力口入30mL0.10mol/LEDTA-2Na標準

溶液,再滴加幾滴2D二甲酚橙,此時溶液呈黃色;經(jīng)過后續(xù)一系列操作,最終用0.20mol/L

鋅標準溶液滴定至溶液由黃色變?yōu)樽霞t色達到滴定終點時,共消耗5.00mL鋅標準溶液。滴

22+

定原理為H2Y"+A13+-A1Y+2H+、H2Y7il?+ZnZnY"+2H(注:耳丫?一表

示EDTA-2Na標準溶液離子)。則所得明磯晶體的純度為%。

(5)明磯除了可以用作人們熟悉的凈水劑之外,還常用作部分食品的膨松劑,例如油條(餅)

的制作過程需要加入一定量的明磯,請簡述明磯在面食制作過程作膨松劑的原理:

(6)為了探究明磯晶體的結晶水數(shù)目及分解產(chǎn)物,在N2氣流中進行熱分解實驗,得到明

研晶體的熱分解曲線如圖所示(TG%代表的是分解后剩余固體質量占樣品原始質量的百分

揮發(fā)掉的質量

率,失重百分率=X100%)

樣品原始質量

010020030044)0500600700800900

溫度/C

根據(jù)TG曲線出現(xiàn)的平臺及失重百分率,30~270℃范圍內,失重率約為45.57%,680-

810℃范圍內,失重百分率約為25.31%,總失重率約為70.88%,請分別寫出所涉及到30~

270℃、680~810℃溫度范圍內這兩個階段的熱分解方程式:、

28.(14分)LiJisOn和LiFePO”都是鋰離子電池的電極材料,可利用鈦鐵礦(主要成分為

FeTiO3,還含有少量MgO、SiO?等雜質)來制備。工藝流程如下:

TiO:?TbO雙班水?----UOH_Li,Ti,O?LijCO..

,沉淀寸畫E沉淀ITA

鈦鐵礦地造——水解

酸浸一>德液①--

千過注

「注液②雙做水過濾卜PO,LiFePO.

源液瞬他“昵裔渴煨燒②

回答下列問題:

(1)“酸浸”實驗中,鐵的浸出率結果如圖所示。由圖可知,當鐵的浸出率為70%時,所采

用的實驗條件為o

(2)“酸浸”后,鈦主要以TiOC『形式存在,寫出相應反應的離子方程式:

(3)TiO2grH2O沉淀與雙氧水、氨水反應40min所得實驗結果如下表所示:

溫度/℃3035404550

TiO2grH2O

9295979388

轉化率/%

分析40℃時Tit)?貝耳。轉化率最高的原因:

(4)Li,TiQ1,中Ti的化合價為+4,其中過氧鍵的數(shù)目為

(5)若“濾液②"中c(Mg2+)=0.02moi隸I加入雙氧水和磷酸(設溶液體積增加1倍),

使Fe?+恰好沉淀完全即溶液中c(Fe3+)=L0xl(T5mo]^i,此時是否有Mgj(P0)沉淀生

成?(列式計算)。FePO4>Mg3(P0j的長印分別為1.3x10-22、

1.0x10-24。

⑹寫出“高溫煨燒②"中由FePO,制備LiFePO*的化學方程式:。

29.(14分)綠帆是含有一定量結晶水的硫酸亞鐵,在工農(nóng)業(yè)生產(chǎn)中具有重要的用途。某化

學興趣小組對綠磯的一些性質進行探究?;卮鹣铝袉栴}:

(1)在試管中加入少量綠磯樣品,加水溶解,滴加KSCN溶液,溶液顏色無明顯變化.再向試管中

通入空氣,溶液逐漸變紅。由此可知:、o

(2)為測定綠磯中結晶水含量,將石英玻璃管(帶兩端開關段和K2(設為裝置A)稱重,記為

mlgo將樣品裝入石英玻璃管中,再次將裝置A稱重,記為啊g。按如圖連接好裝置進行實驗

、K.?JB

①儀器B的名稱是o

②將下列實驗操作步驟正確排序(填標號);重復上述操作步驟,直至A恒重,記為

7%g。

a.點燃酒精燈,加熱b.熄滅酒精燈

c.關閉&和(d.打開&和K2,緩緩通入N,

e.稱量Af.冷卻到室溫

③根據(jù)實驗記錄,計算綠研化學式中結晶水數(shù)目x=(列式表示)。若實驗

時按a、d次序操作,則使x(填“偏大”“偏小”或“無影響”)。

(3)為探究硫酸亞鐵的分解產(chǎn)物,將(2)中已恒重的裝置A接入下圖所示的裝置中,打開Ki

和K2,緩緩通入N2,加熱。實驗后反應管中殘留固體為紅色粉末。

①C、D中的溶液依次為(填標號)。C、D中有氣泡冒出,并可觀察到的現(xiàn)象分

別為=

a.品紅b.NaOHc.BaCl2d.Ba(NO3)2e.濃

H2s04

②寫出硫酸亞鐵高溫分解反應的化學方程式o

答案以及解析

1.答案:C

解析:鈉極其活潑,在自然界只以化合態(tài)的形式其密度小于水、大于煤油及苯,因

此可以在苯、水界面上下跳動(與水反應產(chǎn)生氫氣作動力)。鈉的氧化物有兩種,

氧化鈉和過氧化鈉,空氣中燃燒產(chǎn)物為Na?。?,泡沫滅火器中含有大量二氧化碳,

CO?與鈉可繼續(xù)反應,無法滅火。鈉極其活潑,在CuCl2溶液中先與水反應,不會置

換出銅,焰色為黃色只能說明該物質含鈉元素,還有可能含其他元素。因此,②③

⑤正確,故選C。

2.答案:A

解析:A.水蒸氣與鐵反應生成四氧化三鐵,為黑色晶體,故A錯誤。

B.鋁箔在空氣中被氧化為氧化鋁,加熱時,表面的氧化鋁的熔點比鋁的熔點高,包住了里

邊熔化的鋁,所以加熱鋁箔的時候鋁熔化了但是不會滴落,故B正確;

C.氫氧化鐵不穩(wěn)定,可被氧化生成氫氧化鐵,可觀察到生成白色沉淀,沉淀很快變?yōu)榛揖G

色,最后變?yōu)榧t褐色,故C正確;

D.鈉加熱呈熔融狀態(tài),融化為帶金屬光澤的金屬小球,燃燒火焰為黃色,燃燒生成淡黃色

固體過氧化鈉,故D正確;故選:Ao

3.答案:C

解析:設Na與水反應生成的的質量為無,Na?。?與水反應生成的的質量為'則

2HJO2=2HQ

432

xy

432

x+y=0.36g,—=—

%y

解得k0.04g,y=0.32g

2Na+2H2O===H2T+2NaOH

462

0.92g0.04g

2Na2O2+2H2O===O2T+4NaOH

15632

1.56g0.32g

所以Na與Na2O2的質量之比為0.92g:1.56g=23:39.

4.答案:B

解析:①過氧化鈉不是堿性氧化物,故①錯誤;

②Na2c03溶液與跟CaCL溶液反應得到CaCO3白色沉淀,NaHCCh溶液與CaCL溶液不反

應,無沉淀生成,②錯誤;

③鈉在常溫下易被氧化生成氧化鈉,故③錯誤;

④Na2(h能與二氧化碳反應生成碳酸鈉和氧氣,而Na2O與二氧化碳反應生成碳酸鈉,所以

Na2()2可作供氧劑,而NazO不行,故④正確;

⑤NazCh粉末與水反應生成氫氧化鈉和氧氣,顯堿性,過氧化鈉具有強的氧化性,具有漂白性,

所以石蕊試液中加入NazCh粉末,先變藍后褪色,并有氣泡生成,故⑤正確;

⑥鈉與CuSO4溶液反應,放出氣體并生成藍色沉淀,故⑥正確;

5.答案:D

解析:A、金屬鈉在水和煤油界面上下移動,證明密度0(煤油)p(鈉)p(水),正確;

B、氫氧化亞鐵容易被氧氣氧化,所以制備時應避免與空氣接觸,煤油覆蓋在溶液表面和滴管

插入液面以下均是防止氧氣進入,正確;

C、鋁熱反應可以制備熔點高的金屬如鎰等,正確;

D、套管實驗,加熱時大試管溫度高小試管溫度低,溫度高先分解不能比較NaHCO3和

Na2cO3的熱穩(wěn)定性,應把NaHCO3和Na2cO3藥品互換放置,錯誤。

考點:考查鈉元素單質及其化合物的性質、實驗方案的分析評價。

6.答案:D

解析:A.在大試管中存有一定量的空氣,若Na與水的反應放熱,放出的熱量使空氣膨脹,

導致U形管中的紅墨水左邊液面下降,右邊液面上升,故A正確;

B.NazCh與H2O反應生成的O2能使帶火星的木條復燃,故B正確;

C.進行焰色試驗可以用光潔無銹的鐵絲或伯絲蘸待測溶液,然后在酒精燈的外焰上灼燒,

若觀察到火焰呈黃色,就證明在純堿中含有鈉元素,故C正確;

D.比較Na2cCh、NaHCO3的熱穩(wěn)定性,應該把NaHCO3放在小試管,把Na2CO3放在大試管,

若觀察到與小試管連接的澄清石灰水變渾濁,就證明穩(wěn)定性Na2cO3>NaHCO3,故D錯誤。

7.答案:B

解析:A.碳酸氫鈉受熱分解產(chǎn)生的CO?,可循環(huán)使用,故A錯誤;

B.二氧化碳在水中的溶解度不大(約1:1),而氨氣極易溶于水且溶液呈堿性,從而增

大二氧化碳氣體的吸收,應該先從a管通入NH3,再從b管通入C02,故B正確;

C.氨氣是污染性氣體,c的作用是吸收逸出氨氣,防止環(huán)境污染,堿石灰不能吸收氨氣,

可用氯化鈣或五氧化二磷,故C錯誤;

D.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NH3+CO2+H2O+NaCl=NH4Cl+NaHCO3;,由于碳酸氫鈉的溶解

度較小,以晶體形式析出,故D錯誤;

【答案】B

8.答案:B

解析:A.A/和A1(OH)3分別與等濃度的MIOH溶液反應,至體系中均無固體時,最終都生成

NaAlO2,根據(jù)原子守恒得NaOH~NaAlO2-Al(OH)3(或41)知相同物質的量的川和Al。1%

消耗的NaOa的量相同,故A錯誤;

+NaHCO

B.Na2co3中2w(Na2co3)=2w(C)=n(Na),3中?(NaHCO3)=n(C)=〃(Na+),若

+

ra(Na):〃(C)=7:5,則,[2〃(Na2co3)+?(NaHCO3)W?(Na2CO3)+zz(NaHCO3)]=7:5解得

?(Na2CO3):n(NaHCO3)=2:3,故3正確;

c.該反應中N2O4中N元素化合價由+4價變?yōu)?價,則若有Imo/N2O4參加反應,轉移電子

物質的量=1機o/x2x(4-0)=8機4,故C錯誤;

D.濃硫酸與銅發(fā)生氧化還原反應,部分硫酸還原成二氧化硫,且稀硫酸和C"不反應,CuO

和濃硫酸反應只生成硫酸銅,所以相同物質的量的濃硫酸分別與足量的銅和氧化銅反應,

生成硫酸銅的量不同,故。錯誤;

故選:B.

9.答案:C

解析:本題考查金屬及其化合物的性質。合金的熔點比其成分金屬的熔點低,A項

錯誤;根據(jù)2Al+2NaOH+2HQ=2NaAlO2+3H2T可知,B項錯誤;Na先與水反應產(chǎn)

生NaOH,NaOH與FeCL溶液反應產(chǎn)生Fe(OH)3沉淀,C項正確;根據(jù)關系式

2Na~H,」Al~H2可知,等質量時鋁生成的氫氣較多,故合金中鋁的含量越大,與

232

足量鹽酸反應時產(chǎn)生的氫氣越多,D項錯誤。

10.答案:D

解析:向集滿co?的鋁罐中加入過量氫氧化鈉,首先co?與氫氧化鈉反應,表現(xiàn)為鋁罐變

癟,接著過量的氫氧化鈉再與鋁罐反應,因鋁罐表面有氧化膜AI2O3,故可發(fā)生A、B、C

的反應。故選D。

11.答案:C

解析:將另一份完全溶解在600mL2moVL的硫酸溶液中,當金屬離子剛好完全沉淀時,此時

溶質為硫酸鈉,根據(jù)質量守恒可知:

〃(NaOH)=2"(Na2so4)=2〃(H2so4)=2x2mol/Lx0.6L=2.4moI,

即至少需要NaOH的物質的量為2.4mol,則至少應加入3moVLNaOH溶液的體積為:

2.4mol=0_8L=80QmL,

3mol/L

故選:c

12.答案:D

解析:)阻燃原理是受熱分解為和的反應為吸熱反應,放出的

AI(OH3A1(OH)3A12O3H2O

水蒸氣稀釋可燃性氣體和02,使其濃度減小,阻止燃燒,可燃物表面生成ALO3保護層,

起隔離作用阻止燃燒,A、B、C項正確,A1(OH)3不是還原性的氫氧化物.不能消耗

空氣中的。2,D項錯誤。

13.答案:B

解析:A.可2。3是離子化合物,有較高熔點,可作耐火材料,與AI2O3具有兩性無關,故A錯

誤;

B.FeCl3具有氧化性,能溶解Cu生成CuCl2,所以FeC??捎米縻~制線路板的蝕刻劑,故B

正確;

C.漂白粉有效成分是次氯酸鈣,能與空氣中的CO2反應生成強氧化劑HC1O,HC1O有漂白

性,所以漂白粉用于紙槳的漂白與其在空氣中不穩(wěn)定無關,故C錯誤;

D.明帆水解生成氫氧化鋁膠體,氫氧化鋁膠體有較強的吸附性,能吸附水中的懸浮物形成

沉淀,達到凈水目的,與明研水解后溶液呈酸性無關,故D錯誤;

14.答案:A

解析:氫氧化鋁受熱易分解,所以氫氧化鋁的熱穩(wěn)定性差,A項錯誤;“胃舒平”中含有氫氧化鋁,

可用于治療胃酸過多,B項正確;氫氧化鋁受熱易分解,產(chǎn)生水并吸收熱量,能夠降低可燃物的

溫度,因此可以用于滅火,C項正確;Al(OH)3+NaOH=NaAK)2+21^0,故實驗室不用

NaOH溶液制備Al(OH)3,D項正確。

15.答案:D

解析:NaHCCh溶解度較小,過程I可以產(chǎn)生NaHCCh沉淀,符合離子反應條件,A項正確;

過程II調整溶液的pH=2,溶液中不含有CO:,故可僅需BaCL溶液即可鑒別SO,B項正確;

若省略過程II,因CO;與AF+水解相互促進,導致產(chǎn)率降低,C項正確;

向錢明磯溶液中加入NaOH,AF+結合OH能力比NH:強,應先產(chǎn)生白色沉淀,后產(chǎn)生刺激性

氣味的氣體,再加入過量的NaOH,白色沉淀逐漸溶解并消失,D項錯誤。

16.答案:B

解析:A.稀硝酸與過量的Fe反應,生成硝酸亞鐵和NO氣體,滴加KSCN溶液,溶液不

顯紅色,A錯誤;

B.鋁鹽、鐵鹽都能水解生成對應的氫氧化物膠體,可吸附水中的懸浮物,B正確;

C.Fe?+與SCN不會顯色,C錯誤;

D.鐵與氯氣反應只能生成氯化鐵,D錯誤。

17.答案:D

解析:在所得溶液中加入NaOH溶液后,此時溶液呈中性,金屬離子已完全沉淀,溶液中溶質

為NaNO3,n(NaNO3)=n(NaOH)=1.0mol/Lx2.8L=2.8mol,,沉淀為Fe(OH)3,質量為85.6g,物質

的量為*6g=08mol,根據(jù)鐵元素守恒有n(FeO)+2n(Fe2O3)=n[Fe(OH)3],所以反應后的

107g/mol

溶液中n[[Fe(NO3)3]=n[Fe(OH)3]=0.8mol,

設FezCh和FeO的物質的量分別為xmokymol,

根據(jù)二者質量有160x+72y=59.2,根據(jù)鐵元素守恒有:2x+y=0.8,聯(lián)立方程解得x=0.1、y=0.6,

A.由上述分析可知,n(Fe2C>3):n(FeO)=0.1mol:0.6mol=l:6,故A正確;

B.根據(jù)電子守恒,生成NO的物質的量為:0.6molxl5-2=0.2mol,根據(jù)N元素守恒可知

n(HNOs)=n(NO)+n(NaNC)3)=0.2mol+2.8mol=3mol,,所以原硝酸溶液的濃度為:

3moi=3mo",故g正確;

1L

C.根據(jù)B可知n(NO)=0.2moL所以標準狀況下NO的體積為:0.2molx22.4L/mol=4.48L,

故C正確;

D.反應后的溶液中加入氫氧化鈉溶液,氫氧化鈉與硝酸銅反應,剩余的氫氧化鈉與硝酸反應,

最后為硝酸鈉溶液,根據(jù)氮元素守恒可知反應后溶液中n(HNO3)+2n[[Fe(NO3)3]=n(NaNO3),

所以n(HNO3)=n(NaNO3)-3n[[Fe(NO3)3]=2.8mol-3x0.8mol=0.4mol,

故D錯誤;

故選D.

18.答案:C

解析:A.鐵投入到一定量的稀硝酸中,由于Fe粉過量,充分反應后的溶液中含有Fe2+,

取上層清液于試管中,滴加KSCN溶液,溶液不變色,錯誤;B.制備氫氧化亞鐵時,由

于Fe(OH)2有還原性,容易被空氣中的氧氣氧化,因此向硫酸亞鐵溶液中滴加氫氧化鈉溶

液,不能攪拌,錯誤;C.檢驗紅磚中的氧化鐵成分,向紅磚粉末中加入鹽酸,充分反應后

取上層清液于試管中,若含有Fe3+,滴加KSCN溶液2?3滴變?yōu)榧t色,否則不變色,因此

可以證明,正確;D.向CuSO4溶液中滴入過量NaOH溶液充分反應后,將混合液過濾,

洗滌,濾紙上的物體為“藍色固體”,若不過濾,會混有Na2s04,藍色物質混有白色,錯誤。

考點:考查中學常見實驗的現(xiàn)象或表述的正誤判斷的知識。

19.答案:B

解析:A中預先加入鐵屑,B中加入NaOH溶液,分液漏斗內加入6mol/L硫酸溶液;實驗

開始時,打開E和分液漏斗的活塞,鐵屑與硫酸溶液反應,生成的H2將裝置中的空氣排

出;反應一段時間后,關閉E,A中生成的H2將A中的FeSCh溶液通過長導管壓入B中,

與B中NaOH溶液反應生成Fe(OH)2;取下裝置B中的橡膠塞,空氣進入,F(xiàn)e(OH)2被迅

速氧化,白色沉淀迅速變成灰綠色,最終變成紅褐色,綜上所述A、C、D均正確,B錯誤。

20.答案:D

解析:M是紅色金屬,則可以確定是金屬銅,在Hz。2作用下與H2so,反應生成CUSC>4,Y遇到

KSCN出現(xiàn)紅色,Y中有Fe",則金屬E是鐵,X是FeSO4,經(jīng)③步反應氧化為Fe2(SOJ,與氨水

3+

反應得到紅褐色的Fe(OH)3.Fe的氧化性比Ct?+的氧化性強,A錯;在反應①中硫酸只表現(xiàn)

了酸性,玲。?表現(xiàn)了氧化性,B錯;SCN與Fe3+反應,生成的是血紅色溶液,不是沉淀,C錯;反

2++

應③為:2Fe+H2O2+2H=2Fe3++2H?O,可見反應過程消耗H*,pH增大,有可能會生成紅

褐色的Fe(OHk沉淀,D正確。

21.答案:D

解析:A.還原性:r>Fe">Br-,向反應后的溶液中滴加KSCN溶液,結果溶液變?yōu)檠t

色,說明Fe?+部分或全部被氧化,Br-可能被氧化,故A正確;

B.向反應后的溶液中滴加KSCN溶液,結果溶液變?yōu)檠t色,說明Fe?+部分或全部被氧

化,故B正確;

C.通入氯氣之后原溶液中的二價鐵部分或全部被氧化,所以不能確定通入氯氣之后的溶液

中是否存在Fe>,故C正確;

D.如被氧化生成Br2,則萃取后加入硝酸銀,沒有黃色沉淀生成,故D錯誤.

故選D.

22.答案:C

解析:加入鐵粉并充分振蕩使反應更充分.A正確;鐵粉將Fe3+還原為Fe?+,B正確。含F(xiàn)e3+的

溶液遇KSCN變紅,F(xiàn)e?+與KSCN不反應,無明顯現(xiàn)象,若步驟H中溶液變紅說明溶液中

存在Fe3+,C錯誤;氯水可將Fe2+氧化為Fe3+,D正確。

23.答案:B

解析:由已知離子反應知氧化性Br2>Fe3+>L,故①正確;向含有FeBr,、FeL的溶液中通入

一定量的氯氣,氯氣先氧化I1再氧化Fe2+,最后氧化Br,向反應后的溶液中滴加KSCN

溶液,結果溶液變?yōu)榧t色,說明碘離子全部被氧化,二價鐵部分或全部被氧化,澳離子可

能被氧化,也可能沒被氧化,故②錯誤,③正確,④正確;若取少量反應后的溶液,加入CC14

溶液后靜置、分液,向上層溶液中加入足量的AgNCh溶液,只產(chǎn)生白色沉淀,說明原溶液

中Br的被氧化完全,1-和Fe2+也均被氧化完全,故⑤正確。故選B。

24.答案:B

解析:硫酸鐵和硫酸銅的物質的量均是2moi/LxO.5L=1.0moL發(fā)生的反應順序依次為①

Fe2(S04)3+Fe==3FeSO4CuSO4+Fe==FeSO4+CuoA.當aVI時鐵不足,發(fā)生的反應

為①,離子方程式為:2Fe3++Fe==3Fe2+,A正確;a當時鐵恰好完全反應或過量,發(fā)

生的反應為①和②,離子方程式為:2Fe3++Cu2++2Fe==4Fe2++Cu,B錯誤;C.當IVaV2時

硫酸鐵全部反應,硫酸銅過量,根據(jù)鐵原子守恒可知溶液中n(Fe")=(2+a)mol,C正確;

D.根據(jù)以上分析可知若有固體剩余,則可能是銅或鐵和銅,DW

25.答案:C

解析:本題主要考查金屬與酸的反應、得失電子守恒。

將15.2g銅和鎂組成的混合物加入250mL4.0mol?L1的稀硝酸中,固體完全溶解,生成

的氣體只有NO,發(fā)生的反應為3Mg+8HN(h(稀)一3Mg(N(h)2+2NOf+4H2O,3Cu+

8HNO3(W)=3CU(NO3)2+2NOt+4氏0,向所得溶液中加入1.0LNaOH溶液,此時金屬離

子恰好沉淀完全發(fā)生反應:Mg(NO3)2+2NaOH=Mg((OH)2I+2NaNO3,Cu(NO3)2+2NaOH

=CU(OH)2I+2NaNCh,沉淀為氫氧化鎂和氫氧化銅,成的沉淀的質量比原金屬混合物的質

量增加10.2g,則氫氧化鎂和氫氧化銅含有的氫氧根的質量10.2g,氫氧根的物質的量為10.2

g,則氫氧化根的物質力量為」^=0.6mol銅和鎂的總物質量為0.3moL設銅的物質

17g.mo「

x+y=0.3mol

力量為x,鎂的物質力量為y可得:1?,解得

64g?molxx+24g?molxy=15.2g

x=0.2mol

<

y=0.Imol

由上述分析可知,銅和鎂的物質的量之比為2:1.故A項正確;硝酸剩余0.2mol則參加反

應的氫氧化鈉的物質的量為0.2mol+0.6mol=0.8mob需要氫氧化鈉的濃度為

絲㈣=0.8mol-L\故B正確;根據(jù)方程式可知參加反應的"(HNO3)=號(")(金屬)

1.0L3

Q

=0.3molX—=0.8mol,固體溶解后的溶液中硝酸的物質的量為0.25LX4.0mol?LJ-0.8mol

3

=0.2mol,故C項錯誤根據(jù)得失電子守恒可知生成的NO的物質的量為竺㈣=0.2mol,

3

標準狀況下生成NO的體積為0.2molX22.4L?mol1=4.48L,故D項正確。綜上所述,

本題正確答案為C,

26.答案:(1)鈉浮在水面上,迅速熔化成小球,四處游動

(2)①Mg(OH)2(s).Mg2+(aq)+2OH(aq)②用濕潤的紅色石蕊試紙在試管口檢驗生成的

氣體,試紙變藍,則說明有NH3產(chǎn)生③30min時b組實驗產(chǎn)生氣體的體積大于c組實驗④

2Mg(OH)2+2HCO;=Mg2(OH)2CO3+CO?+2H2O或

2Mg+2H2O+2HCO;=Mg2(OH)2CO3+CO:+2H2T

⑤同濃度時,NH:與氫氧化鎂的作用更強;當NH;和碳酸氫根離子同時存在時二者對Mg

與水反應的促進作用并未疊加(其他合理答案也可)

(3)金屬活動性、金屬與水反應生成的氫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