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2023—2024學年度下學期期中考試高二歷史(B)時間:75分鐘滿分:100分考試范圍:綱要上1—2單元選必三4—6單元一、選擇題:本題共16小題,每小題3分,共48分。在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符合題目要求。1.我國先民很早就開始了對“龍”形象的塑造,如內蒙古三星他拉出土的圓雕玉龍、浙江良渚出土的龍首紋環(huán)、河南二里頭出土的綠松石龍形器等。它們的形態(tài)存在較大差異,但都具備了“龍”形象的基本元素。這反映了()A.原始先民的華夏認同 B.中華文化的多元一體C.奴隸社會的精神訴求 D.手工技藝的高超精湛2.關于人性善惡的問題是春秋戰(zhàn)國時期百家爭鳴中不可回避的爭論點。下列言論屬于某位性惡論的儒家代表人物觀點的是()A.君主賞罰分明,則臣民必能守法奉令 B.隆禮尊賢而王,重法愛民而霸C.夫尚賢者,政之本也 D.道之以德,齊之以禮3.戰(zhàn)國時期的李悝認為“雕文刻鏤,害農事者也;錦繡纂組,傷女工者也……故上不禁技巧則國貧民侈”。商鞅認為“茍能令商賈技巧之人無繁,則欲國之無富不可得也”。這些主張()A.意在抑制奢靡的社會風氣 B.有利于新興生產方式發(fā)展C.著眼于提高農民生活水平 D.阻礙了家庭手工業(yè)的成長4.公元前219年開始,秦始皇先后平定了東甌、南越和閩越,設閩中、桂林、南海等郡,并謫遷一部分人到南越;公元前214年,秦始皇在河套地區(qū)置九原郡,并向此地大規(guī)模移民。這些舉措()A.主要得益于交通工具的改進 B.為秦統(tǒng)一六國奠定基礎C.旨在推動南北經濟文化交流 D.促進了邊疆地區(qū)的開發(fā)5.漢武帝一方面加強對商業(yè)和商人的管理,實行徹底的幣制改革,集中貨幣發(fā)行權,禁止地方鑄錢,統(tǒng)一貨幣;另一方面將鹽、鐵經營權收歸中央。這些措施起到的主要作用是()A.使?jié)h初的經濟逐漸得以恢復發(fā)展 B.使地方上的豪強地主發(fā)展起來C.使整個社會文化素養(yǎng)得以提高 D.使朝廷對社會的經濟控制加強6.漢代數學專著《九章算術》中有《均輸》篇,記載著當時官營運輸業(yè)的組織者和管理者制訂詳密計劃分派運量、調度運力,并且嚴格規(guī)定運輸行程的情形。這反映了古代中國()A.中央集權制度完善 B.經濟計劃的制訂C.傳統(tǒng)科技的實用性 D.交通運輸的發(fā)展7.西晉后,洛陽的正音“南染吳越,北雜夷虜”,揚州則“僑吳混合之語音最盛行”,而且“此種相互通化作用范圍甚廣”。此外,南北朝間國書往來,本來的套話是“想彼境內寧靜,此率土安和”,后來為“欲示無外之意”而不分彼此,改成“想境內清晏,今萬國安和”。這些可用于說明魏晉南北朝時期()A.分裂中蘊含著大一統(tǒng)趨勢 B.專制主義中央集權的加強C.南北地區(qū)文化已實現(xiàn)統(tǒng)一 D.少數民族封建化成效顯著8.中唐時期的官員韓愈、柳宗元等人倡導古文運動,他們提出“載道”“明道”的口號,提倡學古文,習古道;他們的古文理論都把明道放在首位,特別重視作家的品德修養(yǎng)。韓愈說,“學古道而欲兼通其辭;通其辭者,本志乎古道者也”??梢?,這場古文運動()A.推動了唐詩的繁榮 B.存在薄古非今弊病C.意圖復興傳統(tǒng)儒學 D.賦予文學教化功能9.下面是儒家思想在古代的發(fā)展情況示意圖。下列對abcd四處出現(xiàn)起伏的原因分析正確的是()A.a處處于低潮受西漢尊崇儒術的影響B(tài).b處處于高潮是受秦朝焚書坑儒的推動C.c處處于低潮是受魏晉南北朝時期佛、道思想的沖擊D.d處處于高潮是受明清時期批判思想的推動10.對聯(lián)是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瑰寶,在幾千年的傳承中,它常盛常新。在印度尼西亞某市有這樣一副對聯(lián):“繼張班立功異域,開哥麥探險先河”。此聯(lián)稱贊的是A.張騫通西域 B.玄奘西行天竺 C.鑒真東渡日本 D.鄭和下西洋11.17—18世紀,中國商人在海外貿易中主營的瓷器等商品引發(fā)了歐洲裝飾藝術中的“中國風”。他們從中國的裝飾紋樣中尋找靈感,與傳統(tǒng)文化相結合創(chuàng)造出一種典雅、華麗、異國風情的裝飾風格。這種“中國風”的形成主要體現(xiàn)了()A.西學東漸的趨勢 B.全球貿易網形成C.商品的文化價值 D.殖民擴張的影響12.如圖為某同學列出的歷史小短文寫作提綱。其主題應是()(1)亞歷山大將統(tǒng)治推向了兩河流域、埃及、伊朗高原,一路直逼印度河沿岸。(2)在印度地區(qū)英國修建了英式標準的鐵路、電報和郵政設施,普及了英語教育。(3)拿破侖在歐洲各地實行統(tǒng)一法典,頒布千萬條處理經濟和社會問題的指令。(4)數百萬殖民地居民在同盟國軍隊中服役,進一步促進了一戰(zhàn)后殖民地覺醒。A.歐亞文明交流與融合 B.戰(zhàn)爭與文化交鋒C.人口遷移和文化交融 D.貿易與文化交流13.18世紀,現(xiàn)代板球運動在英國逐漸形成。進入19世紀,板球運動迅速在世界范圍內傳播,“哪里插著英國國旗,哪里就有板球運動”。印度的板球運動發(fā)展迅速,土著精英被吸納為俱樂部成員,優(yōu)秀的板球手還代表英國參加比賽。由此可見,板球運動的廣泛傳播主要是由于()A.體育運動走向商業(yè)化 B.符合英國殖民擴張的需要C.具有廣泛的社會基礎 D.適應國際交流的發(fā)展形勢14.二戰(zhàn)后,新加坡借助于旅游規(guī)范設計和旅游項目實施,把歷史遺產、宗教場所和商業(yè)街區(qū)等都納入到“花園城市”“非常新加坡”“東南亞中心城市”“全球藝術中心”等表征系統(tǒng)。這一舉措()A.割裂了歷史文化的傳承 B.具有鮮明的新加坡特色C.體現(xiàn)出殖民文化影響 D.利于增強民眾文化認同15.文化遺產代表著人類文明所留下的輝煌。結合下面兩幅圖片判斷,兩者的共同特征是()北京故宮俯瞰圖雅典衛(wèi)城復原圖A.依山勢而建,布局講求對稱,主次分明B.行政、防御、宗教和商業(yè)功能劃分明確C.遵循嚴格的等級觀念和長幼有序的制度D.具有超越地域和時間突出的普遍價值16.2023年3月28日,浙江溫州朔門古港遺址從眾多項目中脫穎而出,入選“2022年度全國十大考古新發(fā)現(xiàn)”。朔門古港遺址包括碼頭、航船、航線、航標塔、城市、窯業(yè)等,是海上絲綢之路相關遺跡中要素完備的港口遺址。它的發(fā)現(xiàn),填補了海上絲綢之路港口類遺產的空白,為我國海上絲綢之路申遺增添了一個典型樣本。對此認識正確的是()A.遺址直接證實了溫州是宋朝對外交往的主要港口的事實B.遺址考古價值需要得到歷史文獻的佐證才能被恰當闡釋C.海上絲綢之路須借由考古實物才能組成證據鏈加以驗證D.遺址發(fā)現(xiàn)是一種證據,為“一帶一路”建設提供歷史注腳二、非選擇題:(本大題共4小題,第17題12分,第18題12分,第19題16分,第20題12分,共52分)17.閱讀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茶馬古道”的概念源于唐代的茶馬互換交易的史實,是我國歷史上內地向西南地區(qū)進行茶葉運輸、茶文化傳播的主要途徑,將滇、川、青、藏四個地區(qū)緊密聯(lián)系在一起?!安桉R古道”這一概念蘊含著豐富的文化內涵。雖然茶馬古道經歷歷史變遷在清朝開始衰敗,但其深刻的文化內涵被完好地保留下來。在這條古道上附著各族文化,如西雙版納傣族的貝葉文化、納西族的東巴文化、白族的本主文化、藏族的雪域文化等,各族文化通過這條古道進行融合、發(fā)展?!怨厩濉稓v史上的茶馬古道及其社會文化功能》材料二據史料記載,藏傳佛教于11世紀后由康巴地區(qū)傳入云南。南傳上座部佛教俗稱“小乘佛教”,在我國僅云南獨有,主要流傳于東南亞各國,據史料記載,約在1世紀初由緬甸傳入中國云南傣族地區(qū)。佛教的三大系在“茶馬古道”上相交匯,佛教的各系又和傳播地區(qū)的原始宗教相交匯,使這里的宗教多元化?!阅居理槨墩摗安桉R古道”的形成、發(fā)展及其歷史地位》材料三17、18世紀區(qū)歐洲大陸掀起的這股“中國熱”,從宮廷貴族蔓延到普通大眾,中國精美貴重的絲綢與器物是普通老百姓消費不起的,但宮廷貴族追捧的飲茶之風在民間普及開來,英國社會一改酗酒的靡靡之風,開創(chuàng)一股文明紳士的飲茶風尚,中國茶所傳遞的精致典雅的東方美學和美容養(yǎng)顏的功效為西方女性所推崇備至,在飲茶皇后、女王、伯爵夫人等人的推介下,宮廷茶會和下午茶讓貴族千金和勞動婦女都有了飲茶社交的機會,從某種意義上提高了歐洲婦女的社會地位。到18世紀末,飲茶在英國已經相當普及?!幾允⒚簟督袊栉幕蛭鳉W的傳播與中西文化交流》(1)根據材料一、二并結合所學知識,說明茶馬古道的作用。(2)根據材料三分析17—18世紀歐洲“飲茶熱”出現(xiàn)的原因。18.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公元前750年到公元前550年是希臘人向海外移民的高峰時期。在地中海西部殖民是為了運入金、銀等貴金屬。黑海沿岸的殖民是為了控制糧食運輸要道。在受客觀條件限制而無法建立殖民地的地方,希臘人只建立商貿城市。殖民城邦的創(chuàng)建者仍可保留原來城邦的公民身份,殖民城邦與原城邦猶如子與母,在感情上有密切的關系,文化上也承襲母邦,但政治上基本獨立。這些殖民城邦不僅是商貿中心和農業(yè)小國,也是非常重要的港口。到公元前5世紀時,希臘人的足跡已遍及地中海沿岸的所有地方。——摘編自馬克垚主編《世界文明史》材料二在埃及,亞歷山大不懼旅途艱險,親自朝拜阿蒙神喻宣示所,感動得僧侶們直呼他是神的兒子。在巴比倫,他下令將薛西斯毀壞的馬都克廟宇連同其他任何被波斯毀壞的廟宇都一一重建,他還親自祭祀馬都克。他不僅在一般城市,即使一些重要的大城市如蘇薩、巴比倫等地也任命當地貴族出任總督。他號召馬其頓士兵與當地居民聯(lián)姻,并給予他們免稅的優(yōu)惠政策。他帶頭娶波斯帝國末代君主大流士三世的女兒為妻。亞歷山大曾讓三萬波斯青年穿上馬其頓服裝,按馬其頓的軍訓制度進行操練,組成一支強悍的騎兵隊伍?!幾运位劬辍对u亞歷山大》(1)根據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概括古希臘人和馬其頓人對外擴張的差異。(2)根據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分析古希臘人和馬其頓人對外擴張的共同影響。19.閱讀材料,回答問題南學與北學南北朝時期,儒學有南學與北學之分?!澳媳彼?,章句好尚,互有不同?!蹦戏饺迨看蠖噱θ拘L,注重探尋玄學義理;北學嚴守漢儒傳統(tǒng),注重名物訓詁。南、北儒士研習經書,偏重不同的注本(對儒家經典的注釋本)。以《左傳》為例,南朝流行“杜預注本”,北朝流行“服虔注本”。然而,南梁崔靈恩常引用“服虔注本”來詰難“杜預注本”,引領論辯之風。北魏有名儒“兼讀杜、服,隱括(修訂)兩家,異同悉舉”。這一時期,南北政權?;ヅ墒构?jié),他們也往往借機相互考校儒學。隋滅陳后,將大量士人遷至北方。隋煬帝大舉征召儒生,“使相與講論得失于東都(洛陽)之下”,勝出者多為南方儒士。其后他們大多在北方活動和授徒。唐初,“四方儒士,多抱負典籍,云會京師”。唐太宗下詔統(tǒng)一五經文本和注釋??追f達兼采南北,撰成《五經正義》,高宗時頒行全國,成為官方經學定本。(1)指出南北朝時期南學與北學分立時代背景。(2)概述南北朝至隋唐時期儒學走向統(tǒng)一的過程及意義。20.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廣義的文化包括政治、經濟、文化、社會等多個視角。守正創(chuàng)新是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的基因。文化的發(fā)展,要處理好繼承與創(chuàng)新的關系;要借鑒、吸收外邦文化,同時保持民族主體性、獨立性。建設社會主義的新中國文化,既要慎重總結傳統(tǒng)文化,又要虛心學習西方文化,同時更要發(fā)揮創(chuàng)造性的思維,在前人已有的基礎上,有所發(fā)現(xiàn),有所發(fā)明,有所創(chuàng)造,有所前進?!幾詮堘纺辍秱鹘y(tǒng)文化與現(xiàn)代化》根據材料并結合中國古代歷史知識,就材料所示觀點的整體或其中一點擬定一個論題,并予以闡述。(要求:論題明確,持論有據,史實正確,論證充分,表述清晰)2023—2024學年度下學期期中考試高二歷史(B)時間:75分鐘滿分:100分考試范圍:綱要上1—2單元選必三4—6單元一、選擇題:本題共16小題,每小題3分,共48分。在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符合題目要求。1.我國先民很早就開始了對“龍”形象的塑造,如內蒙古三星他拉出土的圓雕玉龍、浙江良渚出土的龍首紋環(huán)、河南二里頭出土的綠松石龍形器等。它們的形態(tài)存在較大差異,但都具備了“龍”形象的基本元素。這反映了()A.原始先民的華夏認同 B.中華文化的多元一體C.奴隸社會的精神訴求 D.手工技藝的高超精湛【答案】B【解析】【詳解】本題是單類型單項選擇題。據本題主題干的設問詞,可知這是本質題。據本題時間信息可知準確時空是:新石器時代(中國)。根據材料可知,良渚遺址和二里頭遺址出土的文物上有“龍”形象的相似造型,結合所學知識可知,這體現(xiàn)了中華文明呈現(xiàn)多元一體特點,B項正確;華夏認同出現(xiàn)于春秋時期,排除A項;此時并未進入奴隸社會,排除C項;材料沒有關于手工技藝的描述,強調的是多個文明出現(xiàn)了相似的“龍”形象,排除D項。故選B項。2.關于人性善惡的問題是春秋戰(zhàn)國時期百家爭鳴中不可回避的爭論點。下列言論屬于某位性惡論的儒家代表人物觀點的是()A.君主賞罰分明,則臣民必能守法奉令 B.隆禮尊賢而王,重法愛民而霸C.夫尚賢者,政之本也 D.道之以德,齊之以禮【答案】B【解析】【詳解】本題是單類型單項選擇題。據本題主題干設問詞,可知這是正向題,時空是戰(zhàn)國時期。根據所學可知,戰(zhàn)國時期儒家學派的代表者荀子提出了“性惡論”的主張?!奥《Y尊賢而王,重法愛民而霸”反映了荀子強調隆禮重法,即禮法兼施的主張,B項正確;“君主賞罰分明,則臣民必能守法奉令”屬于法家學派的思想主張,排除A項;“夫尚賢者,政之本也”屬于墨家學派的主張,排除C項;“道之以德,齊之以禮”屬于儒家的“仁”“禮”思想,排除D項。故選B項。3.戰(zhàn)國時期的李悝認為“雕文刻鏤,害農事者也;錦繡纂組,傷女工者也……故上不禁技巧則國貧民侈”。商鞅認為“茍能令商賈技巧之人無繁,則欲國之無富不可得也”。這些主張()A.意在抑制奢靡的社會風氣 B.有利于新興生產方式發(fā)展C.著眼于提高農民生活水平 D.阻礙了家庭手工業(yè)的成長【答案】B【解析】【詳解】本題是多類型單項選擇題。據本題次題干的提示詞,可知這是影響題、目的題。據本題時間信息可知準確時空是:戰(zhàn)國時期(中國)。讀材料“故上不禁技巧則國貧民侈”“茍能令商賈技巧之人無繁,則欲國之無富不可得也”可知,李悝和商鞅均主張限制工商業(yè)的發(fā)展,以保障農業(yè)生產和個體小農的利益,實現(xiàn)富國強兵的目標,這有利于新興生產方式發(fā)展,B項正確;抑制奢靡風氣和提高農民生活水平并非二人的出發(fā)點和主要目的,李悝和商鞅的出發(fā)點和目的是富國強兵,排除AC項;二人的主張有利于維護自給自足的小農經濟,有利于家庭手工業(yè)的成長,排除D項。故選B項。4.公元前219年開始,秦始皇先后平定了東甌、南越和閩越,設閩中、桂林、南海等郡,并謫遷一部分人到南越;公元前214年,秦始皇河套地區(qū)置九原郡,并向此地大規(guī)模移民。這些舉措()A.主要得益于交通工具的改進 B.為秦統(tǒng)一六國奠定基礎C.旨在推動南北經濟文化交流 D.促進了邊疆地區(qū)的開發(fā)【答案】D【解析】【詳解】本題是多類型單項選擇題。據本題次題干的提示詞,可知這是原因題、目的題、影響題。據本題時間信息可知準確時空是:秦朝(中國)。根據材料“公元前219年開始,秦始皇先后平定了東甌、南越和閩越,設閩中、桂林、南海等郡,并謫遷一部分人到南越;公元前214年,秦始皇在河套地區(qū)置九原郡,并向此地大規(guī)模移民?!苯Y合所學知識可知,秦朝兼并六國后,先后征服百越、平定珠江流域、收復河套平原,建立中央政權對相關地區(qū)的管理等,促進了邊疆地區(qū)的開發(fā),D項正確;秦朝設置邊疆郡縣主要得益于秦朝的政治與軍事勢力,不是交通工具的改進,排除A項;秦統(tǒng)一六國,完成國家統(tǒng)一在公元前221年,與材料時間不符,排除B項;秦朝設置邊疆郡縣主要目的在鞏固國家統(tǒng)一,不是推動南北經濟文化交流,排除C項。故選D項。5.漢武帝一方面加強對商業(yè)和商人的管理,實行徹底的幣制改革,集中貨幣發(fā)行權,禁止地方鑄錢,統(tǒng)一貨幣;另一方面將鹽、鐵經營權收歸中央。這些措施起到的主要作用是()A.使?jié)h初的經濟逐漸得以恢復發(fā)展 B.使地方上的豪強地主發(fā)展起來C.使整個社會的文化素養(yǎng)得以提高 D.使朝廷對社會的經濟控制加強【答案】D【解析】【詳解】本題是單類型單項選擇題。據本題主題干的設問詞,可知這是影響題。據本題時間信息可知準確時空是:漢朝(中國)。據材料可知,漢武帝實行幣制改革,將鹽、鐵經營權收歸中央,加強了朝廷對社會的經濟控制,D項正確;使?jié)h初的經濟逐漸得以恢復發(fā)展的是漢初的休養(yǎng)生息政策,排除A項;漢武帝采取的措施有利于加強中央集權,削弱地方,削弱豪強地主的發(fā)展,排除B項;經濟方面的措施,與文化素養(yǎng)的提高關系不大,排除C項。故選D項。6.漢代數學專著《九章算術》中有《均輸》篇,記載著當時官營運輸業(yè)的組織者和管理者制訂詳密計劃分派運量、調度運力,并且嚴格規(guī)定運輸行程的情形。這反映了古代中國()A.中央集權制度完善 B.經濟計劃的制訂C.傳統(tǒng)科技的實用性 D.交通運輸的發(fā)展【答案】C【解析】【詳解】本題是單類型單項選擇題。據本題主題干設問詞,可知這是本質題。據本題時間信息可知準確時空是:漢代(中國)。據材料信息可知,《九章算術》中《均輸》篇中的算題反映了“官營運輸業(yè)的組織者和管理者制訂詳密計劃分派運量、調度運力,并且嚴格規(guī)定運輸行程的情形”,這是實際生活的需要,結合所學知識可知,中國古代科技注重實用性,材料體現(xiàn)出數學成就的發(fā)展得益于生活實際的需要,C項正確;材料涉及《九章算術》的內容中涉及解決官營運輸業(yè)實際需要的內容,但沒有涉及政府對數學的態(tài)度,與中央集權制度完善無關,排除A項;材料體現(xiàn)了《九章算術》中官營手工業(yè)管理中應用了數學知識,但這屬于手工業(yè)管理,不屬于經濟計劃,排除B項;材料知只涉及生活需要對數學發(fā)展的影響,沒有涉及交通發(fā)展對數學的影響,排除D項。故選C項。7.西晉后,洛陽的正音“南染吳越,北雜夷虜”,揚州則“僑吳混合之語音最盛行”,而且“此種相互通化作用范圍甚廣”。此外,南北朝間國書往來,本來的套話是“想彼境內寧靜,此率土安和”,后來為“欲示無外之意”而不分彼此,改成“想境內清晏,今萬國安和”。這些可用于說明魏晉南北朝時期()A.分裂中蘊含著大一統(tǒng)趨勢 B.專制主義中央集權的加強C.南北地區(qū)文化已實現(xiàn)統(tǒng)一 D.少數民族封建化成效顯著【答案】A【解析】【詳解】本題是單類型單項選擇題。據本題主題干的設問詞,可知這是本質題。據本題時間信息可知準確時空是:魏晉時期(中國)。根據材料可知,魏晉南北朝時期是中國大分裂時代,但是正因為分裂割據戰(zhàn)爭促使統(tǒng)一的因素在悄悄萌生,首先是流民和移民的大潮推動語言文字的交流與融合,語言文字的統(tǒng)一成為走向政治統(tǒng)一的前奏,A項正確;這一時期專制主義中央集權減弱,排除B項;南北文化實現(xiàn)統(tǒng)一不符合史實,排除C項;材料并未強調少數民族學習漢族政治文化,而是民族交融過程中為政治統(tǒng)一創(chuàng)造了條件,排除D項。故選A項。8.中唐時期官員韓愈、柳宗元等人倡導古文運動,他們提出“載道”“明道”的口號,提倡學古文,習古道;他們的古文理論都把明道放在首位,特別重視作家的品德修養(yǎng)。韓愈說,“學古道而欲兼通其辭;通其辭者,本志乎古道者也”。可見,這場古文運動()A.推動了唐詩的繁榮 B.存在薄古非今弊病C.意圖復興傳統(tǒng)儒學 D.賦予文學教化功能【答案】C【解析】【詳解】本題是單類型單項選擇題。據本題主題干設問詞,可知這是推斷題。據本題時間信息可知準確時空是:唐代(中國)。材料中“載道”“明道”的口號,提倡學古文,習古道,把明道放在首位,特別重視作家的品德修養(yǎng),說明古文運動意圖復興傳統(tǒng)儒學,C項正確;古文運動是中唐時期以提倡古文、反對駢文為特點的文體改革運動,與唐詩的繁榮無關,排除A項;材料中古文運動提倡學古文,習古道,把明道放在首位,特別重視作家的品德修養(yǎng),并未體現(xiàn)薄古非今的弊病,排除B項;材料中古文運動提倡學古文,習古道,把明道放在首位,特別重視作家的品德修養(yǎng),并未體現(xiàn)文學的教化功能,排除D項。故選C項。9.下面是儒家思想在古代的發(fā)展情況示意圖。下列對abcd四處出現(xiàn)起伏的原因分析正確的是()A.a處處于低潮受西漢尊崇儒術的影響B(tài).b處處于高潮是受秦朝焚書坑儒的推動C.c處處于低潮是受魏晉南北朝時期佛、道思想的沖擊D.d處處于高潮是受明清時期批判思想的推動【答案】C【解析】【詳解】本題是單類型單項選擇題。據題干設問詞,可知這是推斷題。據題干時間信息可知準確時空是封建社會(中國)。依據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可知,c處處于低潮是受魏晉南北朝時期佛、道思想的沖擊,C項正確;a處于低潮受秦朝焚書坑儒的影響,排除A項;b處處于高潮受漢武帝時期罷黜百家,獨尊儒術的影響,排除B項;d處處于高潮是受宋明理學的影響,排除D項。故選C項。
10.對聯(lián)是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瑰寶,在幾千年的傳承中,它常盛常新。在印度尼西亞某市有這樣一副對聯(lián):“繼張班立功異域,開哥麥探險先河”。此聯(lián)稱贊的是A.張騫通西域 B.玄奘西行天竺 C.鑒真東渡日本 D.鄭和下西洋【答案】D【解析】【詳解】依據題干信息“繼張班立功異域,開哥麥探險先河”,張班是指張騫、班超,哥麥指的是哥倫布、麥哲倫,可以看出其所稱贊的事件與對外交往、航海探險有關。結合所學可知,1405—1433年,明成祖派鄭和七次下西洋,經過亞非的30多個國家和地區(qū),最遠到達紅海沿岸和非洲東海岸,促進了中國與亞非各國的經濟交流和友好關系。該對聯(lián)出現(xiàn)在東南亞國家印度尼西亞,說明稱贊的是鄭和下西洋。D項正確;綜上所述可知此聯(lián)稱贊的是鄭和下西洋,ABC項與此聯(lián)描述的不符,排除。故選D項。11.17—18世紀,中國商人在海外貿易中主營的瓷器等商品引發(fā)了歐洲裝飾藝術中的“中國風”。他們從中國的裝飾紋樣中尋找靈感,與傳統(tǒng)文化相結合創(chuàng)造出一種典雅、華麗、異國風情的裝飾風格。這種“中國風”的形成主要體現(xiàn)了()A.西學東漸的趨勢 B.全球貿易網形成C.商品的文化價值 D.殖民擴張的影響【答案】C【解析】【詳解】本題是單類型單項選擇題。根據題干設問詞,可知是本質題。根據題干關鍵信息可知準確時空是:17—18世紀的歐洲。材料“17—18世紀,中國商人在海外貿易中主營的瓷器等商品引發(fā)了歐洲裝飾藝術中的‘中國風’”說明商品經濟發(fā)展帶動文化傳播,體現(xiàn)的是商品的文化價值,C項正確;材料體現(xiàn)的是中國文化的影響力,非西學東漸,排除A項;材料未涉及全球貿易網,排除B項;材料強調的是商品文化的輸出,非殖民擴張,排除D項。故選C項。12.如圖為某同學列出的歷史小短文寫作提綱。其主題應是()(1)亞歷山大將統(tǒng)治推向了兩河流域、埃及、伊朗高原,一路直逼印度河沿岸。(2)在印度地區(qū)英國修建了英式標準的鐵路、電報和郵政設施,普及了英語教育。(3)拿破侖在歐洲各地實行統(tǒng)一法典,頒布千萬條處理經濟和社會問題的指令。(4)數百萬殖民地居民在同盟國軍隊中服役,進一步促進了一戰(zhàn)后殖民地覺醒。A.歐亞文明交流與融合 B.戰(zhàn)爭與文化交鋒C.人口遷移和文化交融 D.貿易與文化交流【答案】B【解析】【詳解】本題是單類型單項選擇題。據本題主題干的設問詞,可知這是推斷題。據本題時間信息可知準確時空是:近代(世界)。據本題材料圖片信息可知,亞歷山大遠征,促進了埃及、兩河流域和伊朗等多種文化的交融,英國侵略印度客觀上傳播先進技術和文化,拿破侖對外戰(zhàn)爭的同時帶去先進的法律,一戰(zhàn)促使殖民地覺醒,可得出主題應是戰(zhàn)爭與文化交鋒,B項正確;材料中的交流不止歐亞,排除A項;材料主要內容未涉及人口遷移,排除C項;材料主要說的是戰(zhàn)爭與文化交鋒,沒有強調貿易,排除D項。故選B項。13.18世紀,現(xiàn)代板球運動在英國逐漸形成。進入19世紀,板球運動迅速在世界范圍內傳播,“哪里插著英國國旗,哪里就有板球運動”。印度的板球運動發(fā)展迅速,土著精英被吸納為俱樂部成員,優(yōu)秀的板球手還代表英國參加比賽。由此可見,板球運動的廣泛傳播主要是由于()A.體育運動走向商業(yè)化 B.符合英國殖民擴張的需要C.具有廣泛的社會基礎 D.適應國際交流的發(fā)展形勢【答案】B【解析】【詳解】本題是單類型單項選擇題。據本題主題干設問詞,可知這是原因題,時空是18至19世紀的世界。根據材料及所學可知,19世紀英國是最大的殖民國家。題干表明,板球運動從英國傳到了其海外殖民地,英國還積極吸收印度板球手代表英國參加比賽,這是為了強化殖民地人民對英國的認同,這符合了英國殖民擴張的需要,B項正確;材料并未強調體育運動走向商業(yè)化的特征,沒有體現(xiàn)體育運動與商業(yè)之間的聯(lián)系,不符合題意,排除A項;材料強調的是板球運動與殖民擴張的關系,無法據此得出社會基礎廣泛的結論,沒有體現(xiàn)板球運動的社會基礎,排除C項;材料內容主要體現(xiàn)了英國通過板球運動滲透其殖民擴張,因此板球運動的傳播適應了其殖民擴張的需要,不是正常的國際交流,排除D項。故選B項。14.二戰(zhàn)后,新加坡借助于旅游規(guī)范設計和旅游項目實施,把歷史遺產、宗教場所和商業(yè)街區(qū)等都納入到“花園城市”“非常新加坡”“東南亞中心城市”“全球藝術中心”等表征系統(tǒng)。這一舉措()A.割裂了歷史文化的傳承 B.具有鮮明的新加坡特色C.體現(xiàn)出殖民文化的影響 D.利于增強民眾文化認同【答案】D【解析】【詳解】本題是多類型單項選擇題。據本題次題干的提示詞,可知這是本質題、推斷題、影響題。據本題時間信息可知準確時空是二戰(zhàn)后的新加坡。據材料“把歷史遺產、宗教場所和商業(yè)街區(qū)等都納入到………非常新加坡”等表征系統(tǒng)”并結合所學可知,新加坡的舉措為游客和國民對于民族共同體的想象提供了一種工具,這有助于促進民族認同,D項正確;新加坡的文化建設是傳統(tǒng)與現(xiàn)代、歷史與當下的融合,排除A項;“具有鮮明的新加坡特色”,在材料中沒有體現(xiàn),排除B項;材料未涉及殖民文化的相關內容,排除C項。故選D項。15.文化遺產代表著人類文明所留下的輝煌。結合下面兩幅圖片判斷,兩者的共同特征是()北京故宮俯瞰圖雅典衛(wèi)城復原圖A.依山勢而建,布局講求對稱,主次分明B.行政、防御、宗教和商業(yè)功能劃分明確C.遵循嚴格的等級觀念和長幼有序的制度D.具有超越地域和時間突出的普遍價值【答案】D【解析】【詳解】本題是單類型單項選擇題。據本題主題干的設問詞,可知這是本質題。據本題時間信息可知準確時空是:古代(中國、雅典)。根據圖片可知,兩座城市文明遺產都給人類留下寶貴財富,具有超越地域和時間的突出的普遍價值,D項正確;北京故宮布局講求對稱,主次分明,但雅典衛(wèi)城不是如此特點,排除A項;行政、防御、宗教和商業(yè)功能劃分明確符合雅典衛(wèi)城,但不符合北京故宮,排除B項;遵循嚴格的等級觀念和長幼有序的制度僅僅是北京故宮的特點,排除C項。故選D項。16.2023年3月28日,浙江溫州朔門古港遺址從眾多項目中脫穎而出,入選“2022年度全國十大考古新發(fā)現(xiàn)”。朔門古港遺址包括碼頭、航船、航線、航標塔、城市、窯業(yè)等,是海上絲綢之路相關遺跡中要素完備的港口遺址。它的發(fā)現(xiàn),填補了海上絲綢之路港口類遺產的空白,為我國海上絲綢之路申遺增添了一個典型樣本。對此認識正確的是()A.遺址直接證實了溫州是宋朝對外交往的主要港口的事實B.遺址考古價值需要得到歷史文獻的佐證才能被恰當闡釋C.海上絲綢之路須借由考古實物才能組成證據鏈加以驗證D.遺址發(fā)現(xiàn)是一種證據,為“一帶一路”建設提供歷史注腳【答案】D【解析】【分析】【詳解】本題是單類型單項選擇題。據本題主題干的設問詞,可知這是正向題。據本題時間信息可知準確時空是:現(xiàn)代中國2023年。據材料“它的發(fā)現(xiàn),填補了海上絲綢之路港口類遺產的空白,為我國海上絲綢之路申遺增添了一個典型樣本?!?,可了解我國目前申遺的主要舉措是“一帶一路”建設,D項正確。材料內容沒有比較信息,不能說明遺址直接證實了溫州是宋朝對外交往的主要港口的事實,排除A項;遺址考古是第一手考古實物,不需要得到歷史文獻的佐證才能被恰當闡釋,排除B項;海上絲綢之路須借由考古實物才能組成證據鏈加以驗證,表述太絕對了,排除C項。故選D項?!军c睛】二、非選擇題:(本大題共4小題,第17題12分,第18題12分,第19題16分,第20題12分,共52分)17.閱讀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茶馬古道”的概念源于唐代的茶馬互換交易的史實,是我國歷史上內地向西南地區(qū)進行茶葉運輸、茶文化傳播的主要途徑,將滇、川、青、藏四個地區(qū)緊密聯(lián)系在一起?!安桉R古道”這一概念蘊含著豐富的文化內涵。雖然茶馬古道經歷歷史變遷在清朝開始衰敗,但其深刻的文化內涵被完好地保留下來。在這條古道上附著各族文化,如西雙版納傣族的貝葉文化、納西族的東巴文化、白族的本主文化、藏族的雪域文化等,各族文化通過這條古道進行融合、發(fā)展?!怨厩濉稓v史上的茶馬古道及其社會文化功能》材料二據史料記載,藏傳佛教于11世紀后由康巴地區(qū)傳入云南。南傳上座部佛教俗稱“小乘佛教”,在我國僅云南獨有,主要流傳于東南亞各國,據史料記載,約在1世紀初由緬甸傳入中國云南傣族地區(qū)。佛教的三大系在“茶馬古道”上相交匯,佛教的各系又和傳播地區(qū)的原始宗教相交匯,使這里的宗教多元化?!阅居理槨墩摗安桉R古道”的形成、發(fā)展及其歷史地位》材料三17、18世紀區(qū)歐洲大陸掀起的這股“中國熱”,從宮廷貴族蔓延到普通大眾,中國精美貴重的絲綢與器物是普通老百姓消費不起的,但宮廷貴族追捧的飲茶之風在民間普及開來,英國社會一改酗酒的靡靡之風,開創(chuàng)一股文明紳士的飲茶風尚,中國茶所傳遞的精致典雅的東方美學和美容養(yǎng)顏的功效為西方女性所推崇備至,在飲茶皇后、女王、伯爵夫人等人的推介下,宮廷茶會和下午茶讓貴族千金和勞動婦女都有了飲茶社交的機會,從某種意義上提高了歐洲婦女的社會地位。到18世紀末,飲茶在英國已經相當普及。——摘編自盛敏《近代中國茶文化向西歐的傳播與中西文化交流》(1)根據材料一、二并結合所學知識,說明茶馬古道的作用。(2)根據材料三分析17—18世紀歐洲“飲茶熱”出現(xiàn)的原因?!敬鸢浮浚?)作用:內地與西南地區(qū)文化及商品傳播的主要途徑;蘊含豐富文化內涵,促進民族文化的融合發(fā)展;促進佛教文化相交匯,推動宗教多元化發(fā)展。
(2)原因:新航路的開辟,世界貿易網絡的逐步完善;宮廷貴族追捧的影響;中國茶所傳遞的精致典雅的東方美學和美容養(yǎng)顏的功效;社交的需要;提升婦女地位的需要等。
【解析】【小問1詳解】本題是影響類材料分析題。時空是:唐朝至清朝(中國)。作用:根據材料“我國歷史上內地向西南地區(qū)進行茶葉運輸、茶文化傳播的主要途徑,將滇、川、青、藏四個地區(qū)緊密聯(lián)系在一起?!笨芍?,內地與西南地區(qū)文化及商品傳播的主要途徑;根據材料“雖然茶馬古道經歷歷史變遷在清朝開始衰敗,但其深刻的文化內涵被完好地保留下來。在這條古道上附著各族文化,如西雙版納傣族的貝葉文化、納西族的東巴文化、白族的本主文化、藏族的雪域文化等,各族文化通過這條古道進行融合、發(fā)展?!笨芍?,蘊含豐富文化內涵,促進民族文化的融合發(fā)展;根據材料“佛教的三大系在‘茶馬古道’上相交匯,佛教的各系又和傳播地區(qū)的原始宗教相交匯,使這里的宗教多元化?!笨芍?,促進佛教文化相交匯,推動宗教多元化發(fā)展?!拘?詳解】本題是背景類材料分析題。時空是:17—18世紀(歐洲)。原因:根據材料“17、18世紀區(qū)歐洲大陸掀起的這股‘中國熱’,從宮廷貴族蔓延到普通大眾”結合所學知識可知,新航路的開辟,世界貿易網絡的逐步完善;根據材料“宮廷貴族追捧的飲茶之風在民間普及開來,英國社會一改酗酒的靡靡之風,開創(chuàng)一股文明紳士的飲茶風尚”可知,宮廷貴族追捧的影響;根據材料“中國茶所傳遞的精致典雅的東方美學和美容養(yǎng)顏的功效為西方女性所推崇備至,在飲茶皇后、女王、伯爵夫人等人的推介”可知,中國茶所傳遞的精致典雅的東方美學和美容養(yǎng)顏的功效;根據材料“宮廷茶會和下午茶讓貴族千金和勞動婦女都有了飲茶社交的機會”可知,社交的需要;根據材料“從某種意義上提高了歐洲婦女的社會地位?!笨芍?,提升婦女地位的需要等。18.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公元前750年到公元前550年是希臘人向海外移民的高峰時期。在地中海西部殖民是為了運入金、銀等貴金屬。黑海沿岸的殖民是為了控制糧食運輸要道。在受客觀條件限制而無法建立殖民地的地方,希臘人只建立商貿城市。殖民城邦的創(chuàng)建者仍可保留原來城邦的公民身份,殖民城邦與原城邦猶如子與母,在感情上有密切的關系,文化上也承襲母邦,但政治上基本獨立。這些殖民城邦不僅是商貿中心和農業(yè)小國,也是非常重要的港口。到公元前5世紀時,希臘人的足跡已遍及地中海沿岸的所有地方?!幾择R克垚主編《世界文明史》材料二在埃及,亞歷山大不懼旅途艱險,親自朝拜阿蒙神喻宣示所,感動得僧侶們直呼他是神的兒子。在巴比倫,他下令將薛西斯毀壞的馬都克廟宇連同其他任何被波斯毀壞的廟宇都一一重建,他還親自祭祀馬都克。他不僅在一般城市,即使一些重要的大城市如蘇薩、巴比倫等地也任命當地貴族出任總督。他號召馬其頓士兵與當地居民聯(lián)姻,并給予他們免稅的優(yōu)惠政策。他帶頭娶波斯帝國末代君主大流士三世的女兒為妻。亞歷山大曾讓三萬波斯青年穿上馬其頓服裝,按馬其頓的軍訓制度進行操練,組成一支強悍的騎兵隊伍?!幾运位劬辍对u亞歷山大》(1)根據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概括古希臘人和馬其頓人對外擴張的差異。(2)根據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分析古希臘人和馬其頓人對外擴張的共同影響?!敬鸢浮浚?)差異:古希臘人以經濟目的為主,馬其頓人以政治目的為主;古希臘人在海外建立獨立城邦,馬其頓人對被征服地區(qū)實施直接統(tǒng)治;古希臘人到達地中海西部,馬其頓人控制波斯帝國故地。(2)影響:給被征服地區(qū)造成了一定破壞(引發(fā)與被征服地區(qū)的矛盾和沖突);加強了區(qū)域內各文明間的碰撞和交流;促進了古希臘文明的發(fā)展和傳播;對后世區(qū)域文明產生深遠影響?!窘馕觥俊拘?詳解】本題是對比類材料分析題。時空是:古希臘時期(歐洲)。差異:對比材料一、二,依據其中相關信息:“地中海西部殖民”“運入金、銀等貴金屬”“控制糧食運輸要道”“建立商貿城市”“政治上基本獨立”“商貿中心和農業(yè)小國”“重要的港口”“在埃及”“在巴比倫”“薛西斯毀壞的馬都克廟宇”“被波斯毀壞的廟宇”“任命當地貴族出任總督”等,結合古希臘和亞歷山大帝國的相關知識,即可從目的、方式、范圍等方面進行“概括”。如:古希臘人以經濟目的為主,馬其頓人以政治目的為主;古希臘人在海外建立獨立城邦,馬其頓人對被征服地區(qū)實施直接統(tǒng)治;古希臘人到達地中海西部,馬其頓人控制波斯帝國故地?!拘?詳解】本題是影響類材料分析題。時空是:古希臘時期(歐洲)。影響:基于材料中古希臘人和亞歷山大的舉措,結合古代戰(zhàn)爭與地域文化的演變的相關知識,即可從沖突破壞、碰撞交流、文明傳播、后世影響等方面進行“分析”。如:給被征服地區(qū)造成了一定破壞(引發(fā)與被征服地區(qū)的矛盾和沖突);加強了區(qū)域內各文明間的碰撞和交流;促進了古希臘文明的發(fā)展和傳播;對后世區(qū)域文明產生深遠影響。19.閱讀材料,回答問題南學與北學南北朝時期,儒學有南學與北學之分?!澳媳彼危戮浜蒙?,互有不同?!蹦戏饺迨看蠖噱θ拘L,注重探尋玄學義理;北學嚴守漢儒傳統(tǒng),注重名物訓詁。南、北儒士研習經書,偏重不同的注本(對儒家經典的注釋本)。以《左傳》為例,南朝流行“杜預注本”,北朝流行“服虔注本”。然而,南梁崔靈恩常引用“服虔注本”來詰難“杜預注本”,引領論辯之風。北魏有名儒“兼讀杜、服,隱括(修訂)兩家,異同悉舉”。這一時期,南北政權?;ヅ墒构?jié),他們也往往借機相互考校儒學。隋滅陳后,將大量士人遷至北方。隋煬帝大舉征召儒生,“使相與講論得失于東都(洛陽)之下”,勝出者多為南方儒士。其后他們大多在北方活動和授徒。唐初,“四方儒士,多抱負典籍,云會京師”。唐太宗下詔統(tǒng)一五經文本和注釋??追f達兼采南北,撰成《五經正義》,高宗時頒行全國,成為官方經學定本。(1)指出南北朝時期南學與北學分立的時代背景。(2)概述南北朝至隋唐時期儒學走向統(tǒng)一的過程及意義?!敬鸢浮浚?)政治上:南北分裂對峙;經濟上:北方經濟恢復與發(fā)展,江南經濟開發(fā);民族關系上:各民族之間大交融;文化上:佛教盛行;學術傳統(tǒng)上:南方儒士受玄學影響,北方儒士嚴守漢儒傳統(tǒng)。(2)過程:南北朝時期互派使節(jié),借機相互考校儒學;隋朝時,大量士人遷至北方,南學與北學匯集洛陽;唐朝時逐漸走向統(tǒng)一。
意義:有利于學術文化上的統(tǒng)一,推動儒學的發(fā)展,鞏固儒學正統(tǒng)地位;推動知識分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腦出血病人的護理及健康指導
- 河北高考改革數學試卷
- 慢性粒細胞性白血病健康教育
- 業(yè)務委托協(xié)議合同范本
- 美容床設備轉讓合同范本
- 贈給女兒的房子合同范本
- 采購營養(yǎng)土廠商合同范本
- 青島工程職業(yè)學院招聘考試真題2024
- 呼倫貝爾海拉爾區(qū)事業(yè)單位人才引進考試真題2024
- 2024年中國煙草總公司四川省公司招聘考試真題及答案
- GB/T 41426-2022牙科學一體式手柄牙線
- GB/T 15905-1995硫化橡膠濕熱老化試驗方法
- GA/T 1437-2017法庭科學平面鞋印形象特征檢驗技術規(guī)范
- RISC-V-指令集及簡單實現(xiàn)課件
- 2022年山西晉勤服務集團有限責任公司招聘筆試試題及答案解析
- 2022年二級造價工程師(土建建設工程計量與計價實務)考試題庫高分300題(附答案)(海南省專用)
- Session4饑餓與創(chuàng)傷的代謝反應:營養(yǎng)需求課件
- vmc五軸系列產品介紹及技術協(xié)議0656evmc0656e-itnc把刀庫v1
- 電子產品報價單通用模板
- 禮來公司銷售講座
- 甲苯甲醇烷基化法年產30萬噸對二甲苯車間設計分析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