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高考語文二輪復習:鑒賞古代詩歌的表達技巧(練習)(解析版)_第1頁
2024年高考語文二輪復習:鑒賞古代詩歌的表達技巧(練習)(解析版)_第2頁
2024年高考語文二輪復習:鑒賞古代詩歌的表達技巧(練習)(解析版)_第3頁
2024年高考語文二輪復習:鑒賞古代詩歌的表達技巧(練習)(解析版)_第4頁
2024年高考語文二輪復習:鑒賞古代詩歌的表達技巧(練習)(解析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7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考點二十二鑒賞古代詩歌的表達技巧

—突破高考第15-16題(解析版)

一、閱讀下面這首唐詩,完成下面小題。

春題湖上

白居易

湖上春來是畫圖,亂峰圍繞水平鋪。

松排山面千重翠,月點波心一顆珠。

碧毯線頭抽早稻,青羅裙帶展新蒲。

未能拋得杭州去,一半勾留是此湖。

1.下列對本詩的理解和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首句的“畫圖”二字可謂詩眼,其后五句細膩生動地描寫了畫圖中景象,尾聯(lián)以不舍之情作結。

B.中間四句精當傳神的描寫,是首句中的“畫圖”的具體描繪,是末兩句的“勾留”之情的基礎。

C.頷聯(lián)和頸聯(lián)中,詩人以華美新奇的筆觸,用一連串精妙的擬人,勾畫出西湖山水的旖旎風光。

D.詩人在山水詩中嵌入農(nóng)事,別出心裁地把農(nóng)事詩化了,不僅體現(xiàn)出作者對湖區(qū)勞動者的關懷,同時

在詩的寫作上也是一種變格、一種出新。

2.此詩作于白居易在杭州為官時,同一時期他還創(chuàng)作了《錢塘湖春行》一詩,同為描寫西湖春光,兩首詩

在意象選擇和畫面營造上各有側重,請結合詩句具體分析。

【答案】1.C2.①《錢塘湖春行》選擇了早鶯、新燕、暖樹、春泥、亂花、淺草等意象,動植物結合,

富有生機,別有意趣,移步換景,畫面具體、微觀;②《春題湖上》選擇了亂峰、翠松、湖中月影、早稻、

新蒲等意象,畫面開闊,從宏觀到微觀,從湖山風光到農(nóng)田景象,畫面涵蓋豐富。

【解析】1.本題考查學生對詩歌的綜合理解和賞析能力。

C.“擬人”錯,應為“比喻”?!霸曼c波心一顆珠”一輪圓月映入水中,好像一顆明珠,晶瑩透亮,跳蕩懸??;“碧

毯線頭抽早稻,青羅裙帶展新蒲”早稻猶如一塊巨大的綠色的毛毯上絨頭,舒展的新蒲像少女身上飄曳的羅

裙飄帶。

故選Co

2.本題考查學生鑒賞詩歌景物形象的能力。

①《錢塘湖春行》是一首描繪西湖美景的名篇。頷聯(lián)從靜到動,從全景的寫意到細節(jié)的工筆。先寫仰視所

見禽鳥,鶯在歌,燕在舞,顯示出春天的勃勃生機。頸聯(lián)寫俯察所見花草。鮮花繽紛,幾乎迷人眼神,野

草青青,剛剛遮沒馬蹄。整首詩語言平易淺近,清新自然,用白描手法把精心選擇的鏡頭寫入詩中,形象

活現(xiàn),即景寓情。詩人選擇了早鶯、新燕、暖樹、春泥、亂花、淺草等意象,動植物結合,富有生機,別

有意趣,移步換景,畫面具體、微觀,處處扣緊環(huán)境和季節(jié)的特征,把剛剛披上春天外衣的西湖,描繪得

生意盎然,恰到好處。

②《春題湖上》首聯(lián)“湖上春來似畫圖,亂峰圍繞水平鋪”。鳥瞰西湖春日景色,謂其“似畫圖”?!皝y峰”以下

三句,具體描繪如畫之景:群山環(huán)繞,參差不一,湖上水面平展;排排青松裝點著山巒,如重重疊疊的翡

翠,皎潔的月亮映入湖心,象一顆閃光的珍珠,這是多么誘人的美景呵!“碧毯”二句出人意表地把筆舌轉到

對農(nóng)作物的體察上,寫早稻猶碧毯上抽出的線頭、新蒲象青羅裙上的飄帶?!洞侯}湖上》這首詩選擇了亂峰、

翠松、湖中月影、早稻、新蒲等意象,畫面開闊,從宏觀到微觀,從湖山風光到農(nóng)田景象,畫面涵蓋豐富。

二、閱讀下面一首宋詞,然后完成下面小題。

蝶戀花蘇軾

花褪殘紅青杏小,燕子飛時,綠水人家繞。枝上柳綿吹又少,天涯何處無芳草!

墻里秋千墻外道。墻外行人,墻里佳人笑。笑漸不聞聲漸悄,多情卻被無情惱。

3.在詞史上,蘇軾是豪放派的代表作家,但在這首詞中,作者把兩種風格融合在一起。請你結合此詞上闋

的內(nèi)容作簡要的賞析。

4.作者平時所說“大略如行云流水,初無定質,但常行于所當行,常止于不可止,文理自然,姿態(tài)橫生”(《答

謝民師書》)。請你結合此詞下闋的內(nèi)容分析作者采用何種表達技巧體現(xiàn)這一藝術特色的。

【答案】3.此詞的上闋用曠達之語寫暮春景色和傷春情緒。①起句"花褪殘紅青杏小”既寫了衰亡,也寫了

新生,反映了自然界的新陳代謝,給人幾分悲涼之感;②二三兩句把視線移向廣闊的空間,心情自然舒暢;

③四五句先一跌,后一揚,絮飛花落令人傷感,但結句又是何等的曠達。(意思相近即可)4.詞的下

闋運用“頂真格”使詞意一氣呵成。一二句的“墻外”與三四句的“笑”首尾相連。

【解析】3.本題考查學生鑒賞詩歌語言風格的能力。

“花褪殘紅青杏小”,這是說,暮春時節(jié),杏花凋零枯萎,枝頭只掛著又小又青的杏子,花兒凋零而青杏又

小,令人傷感??茨捍壕吧?,而抒傷春之情,是古詩詞中常有之意,但東坡卻從中超脫了。“燕子飛時,綠

水人家繞”,作者把視線離開枝頭,移向廣闊的空間,心情也隨之軒敞,燕子飛舞,綠水環(huán)抱著村上人家,

春意盎然,一掃起句的悲涼。末句“天涯何處無芳草”,雖言萋萋芳草,卻以“天涯”起筆,寫到處可見茂盛的

芳草,意境開闊??傊~的上片雖寫“絮飛花落”的暮春之景,卻處處可見曠達之語。

4.本題考查學生鑒賞詩歌表達技巧的能力。

蘇軾《答謝民師書》:“大略如行云流水,初無定質,但常行于所當行,止于所不可不止”的意思是指文章、

歌唱、詩文、書法等自然流暢,不受拘束,就像飄浮著的云和流動著的水一樣。此指蘇軾的詞。“下闋的內(nèi)

容分析作者采用何種表達技巧體現(xiàn)這一藝術特色的”問的是采用何種表達技巧體現(xiàn)他的詞自然流暢,不受拘

束??忌苷业奖磉_技巧。詩詞一般忌詞語重復,但“墻里秋千……佳人笑”三句,總共十六字,“墻里”、

“墻外”分別重復,竟占去一半,然而讀來錯落有致,耐人尋味。從“墻里秋千墻外道”直至結尾,修辭上用的

是“頂真格”,即過片第二句的句首“墻外”,緊接第一句句末的“墻外道”,第四句句首的“笑”,緊接前一句句

末的“笑”,滾滾向前,不可遏止。

三、閱讀下面這首清詩,完成各題。

天農(nóng)寺同景玉桐君①

施潤章

遠山齊木杪②,一帶晚煙橫。

月照竹林早,露從衣袂生。

云中孤塔隱,峰頂怪禽鳴。

偶借支公榻③,蕭然夢亦清。

[注]①這首詩寫于康熙七年(1668年)夏末秋初,詩人由家鄉(xiāng)赴浙江杭州、紹興一帶游覽之時。景玉桐是詩人

的朋友。②木杪(mimo):樹梢。③支公榻:指代天衣寺的床榻?!爸Ч敝笘|晉佛學家支遁,好談玄理,曾與

定居在會稽的書法家王羲之交游。

5.下列對這首詩的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首句寫天衣寺遠處的山影與樹梢相齊,后句寫遠山前漂浮著玉帶似的霧靄。

B.“露從衣袂生”,“生”字用得很形象,滴滴夜露打濕衣袖顯示出初秋之夜的清冷。

C.“峰頂怪禽鳴”寫怪禽的鳴叫,一個“怪”字,表現(xiàn)了詩人的厭煩之情。

D.詩歌虛實結合,前三聯(lián)實寫所見之景,后一聯(lián)想象夢中,感觸,虛實相生,突出了環(huán)境的清幽。

6.請結合詩句賞析這首詩的寫景技巧(藝術)。

【答案】5.C6.⑴全詩抓典型意象以時間為序。以“寒水”開始,“煙火”告終,中間歷敘曠野中的怪禽、

落日、初月、邊烽,給人的感受是由寒而暖,詩人的情緒隨著時間的推移景物的不斷變動而變化,從惶恐

而至欣慰。

(2)頷聯(lián)頸聯(lián)以動寫靜、視聽結合、繪聲繪色、虛實相生。描繪了山區(qū)傍晚肅殺陰森的景象:“怪禽”在荒

涼凄寂的曠野上鳴叫,己令人聞之驚惶不安,又碰上夕陽下山,山里漸漸暗下來,孤單的行人更加感到不

寒而栗。動靜、聲色均駭人耳目。

【解析】5.本題考查對詩歌的賞析能力。選項涉及角度包括:詩句內(nèi)容、技巧以及情感的把握。解答此題

既要對詩歌進行整體的把握,又要對詩歌的局部進行恰當?shù)姆治?。在理解每一個選項時,要仔細分析選項

中賞析的每一個重點,對詩歌的內(nèi)容、情感、主題、意象、意境等進行分析概括。

C項,“表現(xiàn)了詩人的厭煩之情”錯誤,應該是驚惶不安。

故選C。

6.本題考查賞析詩歌藝術特色或寫作技巧的能力。答題模式為:明手法(特色)+分析手法+對情感表達的

作用。題干為:請結合詩句賞析這首詩的寫景技巧(藝術)。題干明確了答題視角為寫景技巧。常見寫景技巧

有:(1)從直接與間接的角度看:正面和側面描寫,虛寫(想象聯(lián)想)與實寫;(2)從運用修辭的角度考

慮:比喻對比夸張比擬借代雙關反問設問互文等;(3)從運用的表現(xiàn)手法的角度考慮:襯托對比

渲染烘托引用典故象征鋪陳白描;(4)從景物的動靜的角度來寫:動靜景結合以動寫靜以靜寫動;

(5)從觀察的角度立足點層次來寫:遠看與近觀結合仰視平視與俯視結合空間的上下結合高低結合;

(6)從調動感覺的角度來寫(諸覺結合):視覺(形色)聽覺(聲)嗅覺(氣味)味覺觸覺或通感;(7)

從分析景物的全景與特寫景來考慮:粗筆勾勒與工筆細描(點面結合);(8)從分析景物的色彩搭配的角度

來考慮:突出景物的色彩,注重色彩的多樣與諧調。

本詩從多角度多側面寫景,讓人身臨其境,極具畫面感。

詩的前四句是以景寫情,突出視覺和感官,側重宏觀、全景角度。首句寫天衣寺遠處的山影與樹梢相齊,

后句寫遠山前漂浮著玉帶似的霧靄?!霸抡罩窳衷纭睂懺铝猎缭缟饋?,竹林被月色籠罩,以上三句為視覺,

由遠而近由高到低,以實寫為主?!奥稄囊埋巧?,“生”字用得很形象,滴滴夜露打濕衣袖顯示出初秋之夜的

清冷,這是詩人的主觀感覺,由實到虛虛實相生,給人清幽、凄寒、蕭瑟、冷寂的孤獨感覺。

頸聯(lián)“云中孤塔隱”寫視覺,突出環(huán)境的靜謐,“峰頂怪禽鳴”寫聽覺,以怪禽的鳴叫營造令人恐怖的氛圍,以

動寫靜,具有鳥鳴山更幽的效果。

四、閱讀下面這首宋詩,完成各題。

晨起

陸游

初聽高枝鶉喪鳥鳴,旋聞深井轆靜聲。

埋籠小臺猶疑雨,日射東窗頓作晴。

古洗注湯供澆濯,春畦摘菜助焦烹。

老人頹惰雖堪笑,終勝胸中懷不平。

7.下列對這首詩的理解和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首聯(lián)中的“鴨蜴鳴”“轆胡聲”“初聽”“旋聞”,從聽覺的角度描繪出田園初醒寧靜又不失活力的景象。

B.頷聯(lián)“猶疑”“頓作”,凝練生動,一個情遷自然、心系晴雨的詩人形象呼之欲出。

C.頸聯(lián)通過“古洗注湯”和“春畦摘菜”兩個動作的細節(jié)描寫表現(xiàn)了詩人晨起的習書之樂與飲食之樂。

D.尾聯(lián)直抒胸臆,以“頹惰”“堪笑”自嘲,但難掩避世隱居的自得自適之情,心中的不平得以消釋化解。

8.這首詩如同陸游閑居鄉(xiāng)野的生活紀錄片,直觀形象地再現(xiàn)了詩人晨起的生活軌跡。請賞析本詩的敘事藝

【答案】7.C8.①以時間為序,從聞“鶉娼鳴”“轆朗聲”的晨光熹微到日照東窗,再到晨起洗濯、春畦

摘菜,依次寫來;②以“晨起”為中心,圍繞“晨”,分別寫晨聲、晨光、晨作、晨興,詩意集中;③鋪陳寫實,

一一續(xù)寫田園生活。從耳聞到目視、從洗面到摘菜,樸實自然,使之歷歷在目;④敘中含情,在敘寫晨起

的文字中,晨聲可聽、晨光可視、晨作可樂、晨興可喜,飽含了詩人的山居之樂。

【解析】7.本題考查學生對詩歌的綜合理解和賞析能力。

C.“習書之樂”錯,“古洗注湯供澆濯”中的“洗”有兩層意思:一指文房四寶之外的一種用來盛水洗筆的器皿,

二指古代盥洗用的器皿。結合詩境可知,此處是指詩人晨起洗面,并非習書前的準備。

故選C。

8.本題考查鑒賞詩歌的表達技巧的能力。

解答此題,需要整體把握詩意,從畫面組合中欣賞詩歌的敘事藝術。詩歌的敘事藝術包括敘事視角、敘事順序

敘事線索、敘事技巧、表現(xiàn)手法、敘中含情等。通讀整首詩歌可知,本詩是以詩人的所見所聞展開敘述的敘

事順序。

首聯(lián),鵝帽鳴,,,,轆轅聲,,寫剛剛天明,接著頷聯(lián)“日射東窗,,寫出了太陽初升天色轉睛的景象,頸聯(lián)“澆濯”“摘

菜”寫詩人隨即起床洗漱摘菜,據(jù)此可知,本詩以時間為序。

本詩敘事線索以“晨起”為中心,圍繞“晨”,首聯(lián)“鴨蜴鳴”“轆湖聲”寫晨聲;頷聯(lián)“猶疑雨”“頓作晴”寫晨光;

頸聯(lián)主要寫了詩人晨起之后的晨作;尾聯(lián)則直接抒發(fā)感情,為晨興,詩意集中。

從敘事技巧及表現(xiàn)手法來看,全詩語言樸素簡練、樸實自然,具體地敘寫了詩人晨起后的田園生活,鋪陳

寫實,使其躍然紙上、歷歷在目。

敘中含情,詩歌是抒情的藝術,也是敘事的藝術。詩歌尾聯(lián)直接抒情,“終勝胸中懷不平”寫出了詩人心中的

抑郁不平,但“終勝”二字體現(xiàn)出田園生活之樂終究勝過心中的抑郁不平之氣,再結合前三句的田園晨起生活,

可看出本詩主要抒發(fā)了詩人的山居之樂。據(jù)此分析概括作答即可。

五、閱讀下面的唐詩,完成下面小題。

秋日題竇員外崇德里新居

唐劉禹錫

長愛街西風景閑,到君居處暫開顏。

清光門外一渠水,秋色墻頭數(shù)點山。

疏種碧松通月朗,多栽紅藥待春還。

莫言堆案無余地,認得詩人在此間。

【注】堆案,堆積案頭,謂文書甚多。

9.下列對本詩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

A.從首聯(lián)可以看出,詩人謫居多年,心情苦悶,受朋友竇員外邀請,來到他的崇德里新居,看到街西

美麗的風景,禁不住喜笑顏開。“開顏”二字奠定了全詩的感情基調。

B.頷聯(lián)寫清光門外有一渠水繚繞著院子,從墻頭望出去,可以看到遠山的點點秋色;頸聯(lián)寫院子里種

植著很多松樹,晚上可以欣賞明月松間照的美景;還栽種了很多芍藥,等到春天就可以欣賞芍藥花開滿

園的美麗景色。

C.尾聯(lián)寫詩人和竇員外“在此間”相識,成為志趣相投的好朋友,表達了閑適愉悅的心情。

D.本詩語言清新雋秀,景色秀麗幽靜,表現(xiàn)出詩人積極樂觀的心態(tài),表達了詩人的贊美恭維之意,羨

慕向往之情,志趣相同之感。

10.請賞析頷聯(lián)、頸聯(lián)的寫景藝術。

【答案】9.B10.①選取典型景物(意象疊加),鋪陳渲染。一渠水、數(shù)點山、碧松、紅藥,寫出了新

居環(huán)境的優(yōu)美。

②由遠及近、由外而內(nèi)。頷聯(lián)寫院外的遠景,頸聯(lián)寫院內(nèi)的近景,移步換景。

③虛實結合。頷聯(lián)和“碧松”“芍藥”是實寫,“通月朗”“待春還”是虛寫。

④寓情于景。作者帶著對新居的喜愛與贊美之情來描繪院外院內(nèi)美景,景中含情。

【解析】9.本題考查學生鑒賞詩歌內(nèi)容和藝術特色的能力。

B.“頸聯(lián)寫院子里種植著很多松樹”錯誤,從“疏種”可以看出,是應該是種植著“幾棵松樹”。

故選B。

10.本題考查學生鑒賞詩歌煉句的能力。

頷聯(lián)“清光門外一渠水,秋色墻頭數(shù)點山”,是寫院外之景“清光門外,有一溪渠水繚繞著院子,從墻頭望出

去,可以看到遠山的點點秋色”;頸聯(lián)“疏種碧松通月朗,多栽紅藥待春還”,是寫院內(nèi)之景“院子里種植著幾

棵松樹,晚上可以欣賞明月松間照的美景,院子里還栽種了很多芍藥,等到春天就可以欣賞芍藥花開滿園

的美麗景色”。

從意象選擇的角度看,頷聯(lián)和頸聯(lián),兩聯(lián)選取“一渠水”“數(shù)點山”“碧松”“紅藥”等景物進行鋪陳描摹,寫出了

新居環(huán)境的優(yōu)美。可見,本詩選取典型景物(意象疊加),鋪陳渲染。

從描寫順序的角度看,頷聯(lián)“清光門外一渠水,秋色墻頭數(shù)點山”寫院外的遠景,然后移步換景,由院外寫到

院內(nèi),寫出了新居環(huán)境的優(yōu)美??梢?,頷聯(lián)是由遠及近、由外而內(nèi),有層次地寫院外的遠景。頸聯(lián)“疏種碧

松通月朗,多栽紅藥待春還”寫院內(nèi)的近景,“碧松”“紅藥”,移步換景。

從虛實的角度看,頷聯(lián)“清光門外一渠水,秋色墻頭數(shù)點山”和頸聯(lián)的“碧松”“紅藥”是實;頸聯(lián)的“通月朗”“待

春還”是虛寫,想象到晚上可以欣賞明月松間照的美景,等到春天就可以欣賞芍藥花開滿園的美麗景色。

從抒情的角度看,頷聯(lián)和頸聯(lián)寓情于景,通過對新居美景的描繪,表現(xiàn)了詩人對新居的喜愛與贊美之情,

景中含情,情景交融。

六、閱讀下面這首古詩,完成下面小題。

江上早秋?

袁凱

靡靡菰蒲已滿陂,菱花菱葉更參差。

即從景物看身世,卻怪飄零枉歲時。

得食野鳧爭去遠,避風江鸛獨歸遲。

干戈此日連秋色,頭白猶多宋玉②悲。

[注]①此詩作于丙申年(公元1356年),袁凱時年四十歲。②宋玉,戰(zhàn)國時詩人,曾作《九辯》,其中有“貧

士失職而志不平”等語。

11.下列對這首詩的理解和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首聯(lián)從眼前江邊尋常的景物入手,筆墨簡練,渲染了江上的早秋氛圍,自然引出下文。

B.頷聯(lián)季節(jié)已過盛夏,詩人由自然之秋聯(lián)想到身世之秋。暗含功業(yè)無就的感慨。

C.尾聯(lián)上句緊承上文,隱隱聽到詩人嘆息之聲,下句用典對無可奈何的人生表達了自嘲。

D.本詩語言樸素自然,“天然去雕飾”,寄慨深遠又蘊藉含蓄,與杜甫詩歌有幾分相似。

12.中國古代律詩在章法結構中有“起、承、轉、合”的傳統(tǒng),請從“轉”的角度賞析頸聯(lián)。

【答案】11.B12.頸聯(lián)在結構上實現(xiàn)了兩重轉換。(1)景象轉換。首聯(lián)中“菰蒲”“菱花”“菱葉”形成了

蕭疏淡遠的景象,轉換成頸聯(lián)中群鳧爭飛、一鸛徘徊的景象,使詩歌境界更加高遠。(2)情感轉換。這兩

句使用比喻手法,表現(xiàn)了兩類人。野鳧是爭名逐利之徒,他們你爭我奪。作者自喻成孤獨的“避風江鸛”,為

躲避風險,才遲遲不能回家。從頷聯(lián)對身世飄零、光陰蹉跖的感慨到頸聯(lián)借鳧、鶴來抒胸中不平之氣,進

而轉換到尾聯(lián)對無情戰(zhàn)火正在到處蔓延,社會動亂,個人生活不安定的深深憂慮。

【分析】1L本題考查學生對詩歌的綜合理解和賞析能力。

B.“暗含自己功業(yè)無就的感慨”錯誤,詩句直接表達了身世飄零,功業(yè)無成,光陰蹉跣之感。

故選B。

12.本題考查學生鑒賞詩歌煉句的能力。

首聯(lián)“靡靡菰蒲己滿陂,菱花菱葉更參差”,這是寫景,江邊鋪滿東倒西歪的菰蒲,長著參差不齊的菱花和菱

葉,蕭條而凌亂,讓人觸景生情。頸聯(lián)“得食野鳧爭去遠,避風江鸛獨歸遲”寫野鴨找到食物爭著遠離,唯獨

江鸛為了躲避江風遲遲不歸。此聯(lián)中的群鳧爭飛、一鸛徘徊的景象,使詩歌境界更加高遠。可見,頸聯(lián)實

現(xiàn)了景象的轉換。

“得食野鳧爭去遠,避風江鸛獨歸遲”兩句使用比喻手法,表現(xiàn)了兩類人。用“野鳧”比喻爭名逐利之徒,他們

你爭我奪。用“避風江鸛”自比,寫自己為躲避風險,才遲遲不能回家,體現(xiàn)出自己的孤苦無依之悲。從頷聯(lián)

對身世飄零、光陰蹉腕的感慨到頸聯(lián)借鳧、鶴來抒胸中不平之氣,進而轉換到尾聯(lián)“干戈此日連秋色,頭白

猶多宋玉悲”對無情戰(zhàn)火正在到處蔓延、社會動亂、個人生活不安定的深深憂慮??梢?,頸聯(lián)實現(xiàn)了情感的

轉換。

綜上,頸聯(lián)在結構上實現(xiàn)了兩重轉換。

七、閱讀下面詩歌,完成下面小題。

草書屏風

[唐]韓傕

何處一屏風,分明懷素蹤。雖多塵色染,猶見墨痕濃。

怪石奔秋澗,寒藤掛古松。若教臨水畔,字字恐成龍。

13.下列各項中對本詩的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

A.首聯(lián)以問句突起,見到屏風那一?瞬間的驚喜之態(tài)溢于言外。詩人能一眼斷定這是懷素的書法作品,

充分說明他十分熟悉懷素作品的風格。

B.頷聯(lián)正面描寫屏風上的整幅墨跡,采用映襯手法,用“塵色染”來反襯“墨痕濃”,以此突出懷素作品

筆酣墨暢、痛快淋漓的特點。

C.頸聯(lián)具體描繪了屏風之上的畫面,將“怪石”“秋澗”“寒藤”“古松”等意象組合在一起,構成一幅“寒山

秋澗”圖,傳遞出蒼勁古樸的意境之美。

D.詩歌起筆點題,進而承“懷素蹤”一詞,對懷素作品展開由淺轉深、由粗轉精的描寫,最后用獨特的

方式亮明詩人的情感,收束全詩。整首詩結構謹嚴,自然流暢,一氣呵成。

14.《書論選讀》這樣評價此詩:“(該詩)通過生動精辟的語言形式,極其深刻地描述了懷素作品的飛動

氣勢和蒼勁形象?!闭埥Y合詩歌的頸聯(lián)和尾聯(lián),就此評價作簡要分析。

【答案】13.C14.①頸聯(lián)使用比喻。用“怪石”“秋澗”“寒藤”“古松”等比喻懷素草書的點、豎和弧鉤的

筆畫,形象表現(xiàn)了其古樸蒼勁、靈活飛動、富于變化的特征。②尾聯(lián)采用虛寫的手法。意為如果把屏風放

在水邊,屏風上的字跡都會化作蛟龍游走。想象奇特,突顯草書筆勢的迅疾、筆畫的盤曲和氣韻的生動。

③用字精煉,富有表現(xiàn)力。如“怪”字寫出草書運筆的狂放不羈、富有個性,“奔”“掛”則寫出筆畫之間流淌的

氣韻以及用墨的飽滿勁健、酣暢淋漓。

【解析】13.本題考查學生對詩歌的綜合理解和賞析能力。

C.“構成一幅,寒山秋澗,圖”錯誤。本詩題目中有“草書”,可知本詩描寫的對象為懷素的草書。詩歌的頸聯(lián)上

句從點畫來贊美懷素書法的剛勁有力,說懷素草書中的點,好像怪石正在向秋澗奔走;下句是說懷素草書

中豎和弧鉤筆畫,真像枯藤(即“寒藤”)掛在古松上。上下兩句通過對懷素書法筆畫的描寫,展現(xiàn)了狂放、

豪縱的書法氣度。

故選Co

14.本題考查學生鑒賞詩歌表達技巧以及煉句的能力。

本題題干中的評價“(該詩)通過生動精辟的語言形式,極其深刻地描述了懷素作品的飛動氣勢和蒼勁形象”

是答題的重要方向,答題前要能夠認真分析該句。其中的關鍵信息有“生動精辟的語言形式”和“描述了懷素

作品的飛動氣勢和蒼勁形象”。“生動精辟的語言形式”是形式,即作者采用了哪些特殊的手法來寫,要從詩

歌的表現(xiàn)手法入手答題?!懊枋隽藨阉刈髌返娘w動氣勢和蒼勁形象”是目的,即作者重點描寫了懷素書法的“飛

動氣勢和蒼勁形象”,要以此作為答題的落點。同時,注意題干中的另一個重要提示,“結合詩歌的頸聯(lián)和尾

聯(lián)”,要注意答題對應的區(qū)間,不要選錯分析的詩句。

詩歌頸聯(lián)“怪石奔秋澗,寒藤掛古松”,是說懷素草書中的點畫,好像怪石正在向秋澗奔走;懷素草書中豎和

弧鉤筆畫,真像枯藤掛在古松上。這兩句運用了比喻的修辭手法,把點畫比作正在向秋澗奔走的怪石,把

豎和弧鉤比作掛在古松上的枯藤,形象生動,體現(xiàn)其狂放、豪縱的氣度,無一字不飛動,無一字不活潑,

體現(xiàn)了生動活潑的氣韻。

詩歌頸聯(lián)“怪石奔秋澗,寒藤掛古松”,其中的“奔”“掛”兩個動詞非常富有表現(xiàn)力,“奔”字,充分表現(xiàn)了草書

中點畫那種迅疾有力的動勢,十分形象生動?!皰臁弊?,充分展現(xiàn)了懷素草書中筆畫之間蘊藏的生動氣韻。形

容詞“怪”,也獨具特色,“怪”字突出懷素草書書寫運筆的與眾不同,極富個性魅力。

尾聯(lián)“若教臨水畔,字字恐成龍”,是說如果把屏風搬到水邊,每個字恐怕都要化成龍,游到水里去了。由此

可見懷素草書是何等的筆勢飛矯,生動活潑。這兩句詩歌作者沒有再直接對書法作品進行描寫,而是運用

了側面烘托的手法,以神奇的想象結尾,突出書法作品筆走龍蛇的草書特點,留下回味不盡的余意。

八、閱讀下面這首唐詩,完成下面小題。

從軍行

李白

從軍玉門道,逐虜金微山汽

笛奏梅花曲,刀開明月環(huán)②。

鼓聲鳴海上,兵氣擁云間。

愿斬單于首,長驅靜鐵關。

[注]①金微山:古山名,即今阿爾泰山。②明月環(huán):古代大刀的圓形刀柄。

15.下列對這首詩的理解和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這首詩融記敘、描寫、議論于一體,表現(xiàn)出詩人剛健的豪邁情懷和英雄氣概。

B.從“玉門”到“金微山”,既言地點,又通過空間的推移,表現(xiàn)我軍將士殺敵的決心。

C.“梅花曲”為古代詩人所常用,李白通過這一意象委婉表達了對將士遠離故土的同情。

D.尾聯(lián)的“單于”“長驅”“鐵關”分別對應“虜”“逐”“玉門”,結構自然圓合。

16.這首詩的描寫非常精彩,請簡要賞析。

【答案】15.A16.①調動了聽覺和視覺的感官描寫戰(zhàn)場環(huán)境。寫聽到《梅花落》曲和鼓聲鳴起,看到

像明月一樣圓的刀環(huán)和兵氣入云。②以側面描寫方式描寫戰(zhàn)爭場面。本詩通過鼓聲、兵氣側面烘托戰(zhàn)場氣

勢。

【解析】15.本題考查學生綜合鑒賞詩歌的形象、語言和表達技巧的能力。

A.“議論”錯,“愿斬單于首,長驅靜鐵關”尾聯(lián)是抒情,本詩沒有議論。

故選Ao

16.本題考查學生鑒賞詩歌表達技巧的能力。

“笛奏梅花曲,刀開明月環(huán)”描寫了笛聲高奏《梅花落》之曲,手中的大刀的刀環(huán)像明月一樣圓。“鼓聲鳴海

上,兵氣擁云間”寫瀚海之上戰(zhàn)鼓咚咚,殺氣直沖云霄。這是從聽覺和視覺的感官描寫戰(zhàn)場環(huán)境。

頸聯(lián)的意思是:鼓聲在大漠瀚海上鳴起,士兵們的英勇豪氣充斥在云間。這句話并沒有直接描寫戰(zhàn)爭,而

是從鼓聲、士兵的豪邁氣概側面烘托出戰(zhàn)場的氣勢。

九.閱讀下面這首元曲,完成下面小題。

【中呂十二月過堯民歌?別情

王實甫②

自別后遙山隱隱,更那堪遠水粼粼。見楊柳飛綿滾滾,對桃花醉臉醺醺。透內(nèi)閣③香風陣陣,掩重門暮

雨紛紛。

怕黃昏忽地又黃昏,不銷魂怎地不銷魂?新啼痕壓舊啼痕,斷腸人憶斷腸人。今春,香肌瘦幾分?摟

帶寬三寸。

【注】①中呂:宮調名,元曲常用宮調之一。②王實甫:元代著名戲曲家。③內(nèi)閣:深閨,內(nèi)室。

17(1)下列對這首元曲的理解與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曲中多次運用“隱隱”“粼粼”等疊詞,起到了渲染的作用,強化了女主人公內(nèi)心俳惻幽怨的情懷。

B.“對桃花醉臉醺醺",寫女子借酒消愁,增強了女主人公玉肌消減、衣帶漸寬的形象感,哀婉動人。

C.“怕黃昏忽地又黃昏”,結構上起承上啟下的作用,一個“怕”字,寫出主人公孤苦之甚和相思之深。

D.作品語言雅俗兼具,通俗處明白如話,“忽地”“怎地”等口語詞的運用,給人以濃郁的生活氣息。

(2)美學大師宗白華先生指出,“虛”和“實”辯證地統(tǒng)一,才能完成藝術的表現(xiàn),形成藝術的美。請結合本曲

對此做簡要賞析。

【答案】⑴B

(2)①虛寫指“遙山隱隱,更那堪遠水粼粼”,“遙山”“遠水”寄寓女子的牽掛之情。

②“見楊柳飛綿滾滾”到曲末是實寫:實寫暮春清冷黯淡之景,實寫看花掩門哭泣之舉,寄寓著閨中女子對遠

行人的無限思念之情。

③虛實結合,拓展了詩歌意境。

【詳解】(1)本題考查學生對詩句內(nèi)容、技巧以及情感的把握的能力。

B.“寫女子借酒消愁”錯?!皩μ一ㄗ砟橎铬浮币馑际菍χ蔡一òV醉得臉生紅暈。暗用崔護的“去年今日此

門中,人面桃花相映紅”的語意,表達對曾經(jīng)有過的美好的癡醉,不是真的喝酒喝的醉醺醺。

故選B。

(2)本題考查學生賞析藝術手法的能力。

先看曲中的虛寫,“自別后遙山隱隱,更那堪遠水粼粼”,自從和你分別后,望不盡遠山層疊隱約迷濠,更難

忍受清粼粼的江水奔流不回?!斑b山隱隱”“遠水粼粼”是女子設想遠行人路上經(jīng)過的山山水水,仿佛自己的心

也隨著他遠去了。這是想象的畫面,是虛寫,表現(xiàn)了女子對遠行人的不舍與牽掛。此句與后文“斷腸人憶斷

腸人”暗合,使得詩歌結構與情感抒發(fā)更貼合自然。

再看實寫,“見楊柳飛綿滾滾”到曲末是實寫:看見柳絮紛飛綿濤滾滾,對著璀璨桃花癡醉得臉生紅暈,閨房

里透出香風一陣陣,重門深掩到黃昏,聽雨聲點點滴滴敲打房門。楊柳桃花,香風暮雨無一不勾起女子的

思念。下片直接描摹女子的相思情態(tài)?!芭曼S昏忽地又黃昏,不銷魂怎地不銷魂”,表達的是少婦的閨怨情緒,

怕夜晚的寂寞,偏偏夜幕又降臨了,竭力想抑制憂傷,又不可能不憂傷。這部分實寫暮春清冷黯淡之景,

實寫看花掩門哭泣之舉,寄寓著閨中女子對遠行人的無限思念之情。

最后看效果,既有想象中遠行人的遠行的場景,又有女子在家中無處不在的相思場景,虛實結合,拓展了

詩歌意境,也讓情感更加深沉動人。

十、閱讀下面這首宋詩,完成下面小題。

枕上作

【宋】陸游

蕭蕭白發(fā)臥扁舟,死盡中朝舊輩流。萬里關河孤枕夢,五更風雨四山秋。

鄭虔自笑窮耽酒,李廣何妨老不侯。猶有少年風味在,吳箋著句寫清愁。

【注】鄭虔:唐代文學家、書法家、畫家,他的書畫詩曾被唐玄宗贊為三絕;但晚年生活貧困而嗜酒。李

廣,漢代大將,一生屢建奇功,但命運坎坷,終未封侯。吳箋:吳地所產(chǎn)的一種用于書寫的小幅紙張。

18.下列對詩歌的鑒賞,不正確的一項是()

A.首聯(lián)承題,寫白發(fā)孤舟,詩人想到當年那些和自己意氣相投、以恢復萬里河山為理想的老友相繼辭

世,而今自己風燭殘年,不禁滿腔悲憤。

B.頷聯(lián)寫景虛實結合,以景襯情。秋風秋雨聲驚醒了詩人的夢,把他從魂牽夢繞的萬里關河拉回現(xiàn)實,

四山秋色和著連天風雨齊齊向他襲來。

C.頸聯(lián)“鄭虔自笑窮耽酒,李廣何妨老不侯”,借用典故抒發(fā)了詩人為國效力的志向和報國無門的憤懣。

D.尾聯(lián)抒情委婉含蓄,這一生無法實現(xiàn)殺敵報國、收復失地之志,只能揮筆寫清愁,頗有“白頭不試

平戎策,虛向江湖過殘生”的遺憾。

19.清沈德潛《說詩咋話》云:“詩貴性情,亦須論法?!甭稍娫谡路ńY構上很講究,請結合全詩分析本詩的

行文脈絡。

【答案】18.D19.全詩結構嚴謹:首聯(lián)“臥扁舟”緊承詩題“枕上”破題;頷聯(lián)“孤枕夢”承首聯(lián),下啟“四

山秋”,風南驚覺,夢境變?yōu)閷嵕常活i聯(lián)一轉,乃有“自笑”“何妨”之論;尾聯(lián)收束,再回應詩題,扣住“作”。

【解析】18.本題考查學生鑒賞詩歌的形象、表達技巧和情感的能力。

D.“尾聯(lián)抒情委婉含蓄”錯誤,“寫清愁”為直抒胸臆。

故選D。

19.本題考查學生分析理解詩歌行文脈絡的能力。

全詩脈絡分明:首聯(lián)承題,寫白發(fā)孤舟,詩人想到當年那些和自己意氣相投、以恢復萬里河山為理想的老

友相繼辭世,而今自己風燭殘年,不禁滿腔悲憤。首聯(lián)中之“臥扁舟”,對上而言,緊承詩題《枕上作》之“枕

上”,對下而言,內(nèi)啟“孤枕夢”的出現(xiàn),外啟“四山秋”的環(huán)境描寫。秋風秋雨聲驚醒了詩人的夢,把他從魂

牽夢繞的萬里關河拉回現(xiàn)實,四山秋色和著連天風雨齊齊向他襲來。風雨驚覺后,夢境變?yōu)閷嵕?,但思緒

未斷,由想象中的“我”,回到了現(xiàn)實中的“我”。于是乃有“自笑”、“何妨”之論,這兩句的“自笑”和“何妨”,

是句中的詩眼,透露出詩人的心曲?!白孕Α?,非自我解嘲,而是欣慰之情的表現(xiàn)。尾聯(lián)“吳箋著句”云云,再

回應題目《枕上作》,重點則在“作”??胺Q針線細密,無懈可擊。

十一、閱讀下面這首元詩,完成下面小題。

王氏能遠樓

范槨

游英美天池鵬,歸莫問遼東鶴①。

人生萬事須自為,蹉步江山即寥廓。

請君得酒勿少留,為我痛酌王家能遠之高樓。

醉捧勾吳匣中劍,斫斷千秋萬古愁。

滄溟朝旭射燕甸,桑枝正搭虛窗面。

昆侖池②上碧桃花,舞盡東風千萬片。

千萬片,落誰家?愿傾海水溢流霞①。

寄謝尊前望鄉(xiāng)客,底須惆悵惜天涯。

【注】①遼東鶴,傳說中的遼東人丁令威修道升仙,化鶴歸飛之事。②昆侖池,傳說是西王母的居所,池

上種有碧桃,吃了可以長生不老。③流霞,神話傳說中的仙酒,這里代指美酒。

20.下列對這首詩的理解和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前四句是說人活世間,與其羨慕天池鵬和遼東鶴能夠隨心所欲,不如發(fā)憤圖強,靠自己的努力銳意

進取,最終達到登高博見之境界。

B.“醉捧勾吳……”二句與李白的“抽刀斷水水更流,舉杯消愁愁更愁”句意有相似之處,但語氣上更斬

釘截鐵,立意較為積極。

C.“痛酌”與“醉捧”相呼應,寫詩人舉杯痛飲后,捧著利劍,酒意未散,步履搖晃,刻畫出壯志未酬、

報國無門的詩人形象。

D.結句寄語思鄉(xiāng)的朋友,不必鄉(xiāng)愁百結、惆悵無涯,又緊扣樓名“能遠”的題意,表現(xiàn)詩人樂觀、曠達

的生活態(tài)度。

21.這首詩描寫登樓所見之景,將實景與幻境融合,請結合詩句賞析這一藝術特色。

【答案】20.C21.①本詩實寫詩人登樓暢飲見到海上朝陽升起、光照大地,桑枝掩映窗根的窗面的畫

面,營造出雄奇壯麗的意境。

②詩歌實中生虛,能遠樓宛若仙境的美景觸發(fā)了詩人豐富的想象,天池鵬、遼東鶴、碧桃花的仙界虛景,

使詩人突發(fā)奇想:那滔滔不絕的海水化作美酒,喝個盡興。

③詩歌在虛實結合中傳達出詩人對登能遠樓所見美景的熱愛,表現(xiàn)了詩人看破紅塵的高情逸志和樂觀、曠

達的人生態(tài)度。

【解析】20.本題考查學生對詩歌內(nèi)容的理解和賞析的能力。

C.“刻畫出壯志未酬、報國無門的詩人形象”錯。第七句"醉捧勾吳匣中劍”中“醉捧”與前一句中的“痛酌”的形

象相呼應,我們仿佛看見詩人舉杯痛飲后,小心翼翼的捧著利劍,酒意未散、步履搖晃的情態(tài)。這一句刻

畫出詩人摒棄世俗、孤高傲世的品格。所以,應是“摒棄世俗,孤高傲世的詩人形象”。

故選c。

21.本題考查學生賞析詩歌表現(xiàn)手法的能力。

“請君得酒勿少留,為我痛酌王家能遠之高樓”,寫出詩人認為得到美酒不要吝惜,應當開懷痛飲,抒發(fā)了詩

人珍惜時間,珍惜眼前的美好的情感;“醉捧勾吳匣中劍,斫斷千秋萬古愁”,寫詩人勸告人們抽出吳王匣中

的寶劍,砍斷那千秋萬古的悲愁;“滄溟朝旭射燕甸,桑枝正搭虛窗面”,描寫滄溟外涌出一輪朝陽,陽光把

莽莽蒼蒼照亮,幾條桑枝的身影,點綴著高樓的軒窗??梢?,海上朝陽升起、光照大地,桑枝掩映窗板的

窗面的畫面,都是詩人登樓暢飲見到的雄奇壯麗的意境,是實寫。

“游莫羨天池鵬,歸莫問遼東鶴。人生萬事須自為,度步江山即寥廓”,運用呼告手法,勸告人們要努力,不

要追求不現(xiàn)實的東西;“天池鵬”“遼東鶴”“昆侖池”等化用典故,使詩歌含蓄蘊藉;“千萬片,落誰家?愿傾

海水溢流霞”,運用設問,先問后答;“昆侖池上碧桃花,舞盡東風千萬片”是詩人想象之景,想象昆侖池邊,

碧桃花開如此嬌艷,它們伴著東風飛舞,化成天上云霞片片。詩人又突發(fā)奇想:那滔滔不絕的海水化作美

酒,喝個盡興。這些是虛寫。

詩歌在詩歌景象大開大合,意境雄壯奇麗,在虛實結合中傳達出詩人對登能遠樓所見美景的熱愛,結句"底

須惆悵惜天涯”更是直接表現(xiàn)了詩人看破紅塵的高情逸志和樂觀、曠達的人生態(tài)度。

十二、明代湯顯祖的《牡丹亭》第十出《游園》的一折戲寫杜麗娘在侍女春香的引逗下違背父母、塾

師的訓誡,走出深閨,來到家中的后花園,看到一個美麗的新天地的情景時,有下面的兩段曲詞。閱讀這

兩段曲詞,完成下面小題。

游園(選段)

湯顯祖

【步步嬌】裊晴絲吹來閑庭院,搖漾春如線。停半晌,整花鈿、沒揣②菱花?,偷人半面,迤逗④的彩

云偏。步香閨怎便把全身現(xiàn)!

【皂羅袍】原來婢紫嫣紅開遍,似這般都付與斷井頹垣。良辰美景奈何天,賞心樂事誰家院!朝飛暮

卷,云霞翠軒;雨絲風片,煙波畫船---錦屏人⑤忒看的這韶光賤!

【注】①花鈿:古代婦女兩邊的裝飾物。②沒揣:沒料到。③菱花:鏡子的代稱。④迤逗:勾弓I。⑤

錦屏人:深閨中人。

22.下列對文本的理解和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步步嬌】描寫女主人公在游園前精心梳妝打扮,曲子把女主人公細膩復雜的內(nèi)心活動表現(xiàn)得淋漓

盡致。

B.【皂羅袍】首句“原來姓紫嫣紅開遍”,可以看出幽閉深閨的少女從未涉足園林,此次偷偷溜出,看到

園中萬紫千紅、百花盛開的景象,給她帶來強烈的視覺沖擊,叩開了她的心扉。

C.【步步嬌】末句“步香閨怎便把全身現(xiàn)”,自接受女德教育的杜麗娘,時刻謹記不可有出格的舉止,重

在表現(xiàn)女主人公被幽禁在深閨中的寂寞憂愁。

D.【皂羅袍】由“斷井頹垣”的殘敗畫面可知,杜麗娘的情緒己跌落谷底,但她仍不忘“良辰美景”“云霞

翠軒,,等美好的事物,短短幾句真實地抒發(fā)了她對美好青春被禁錮的埋怨與嘆息。

23.【步步嬌】【皂羅袍】這兩支曲子在藝術特色上有怎樣的共通之處?請結合文本作簡要分析。

【答案】22.C23.答案一:借景抒情(融情于景)【步步嬌】作者通過“晴絲”在庭院中的搖曳、飄動,

借此美好的陽春日寫出了女主人公也正處于自己人生的最美的時刻,作為深閨少女雖不能隨意外出,但也

不忘打扮自己甚至忘情,表現(xiàn)了她作為少女的細膩情思。②【皂羅袍】作者借“姓紫嫣紅”“朝飛暮卷”等令人

無限向往的美好事物,真實自然地表達了女主人公對美好青春被禁錮、被扼殺的埋怨與嘆息。

答案二:直抒胸臆。①【步步嬌】尾句直抒胸臆,女主人公是一位對春天十分關情的深閨少女,她對鏡梳

妝、自我忘情,“怎便把”直接寫出了她礙于封建禮教對閨閣女子的嚴重束縛,不能把自己在閨閣中的狀態(tài)暴

露出來的細膩情思。②【皂羅袍】尾句直抒胸臆,感嘆女主人公把良辰美景白白流逝,突然感到十分惋惜,

表達了對時光易逝、青春寂寞的喟嘆。(這里分析“良辰美景奈何天,賞心樂事誰家院”這一句也可以。)

【解析】22.本題考查學生分析理解詩歌內(nèi)容的能力。

C.“重在表現(xiàn)女主人公被幽禁在深閨中的寂寞憂愁”錯誤,杜麗娘謹記女德教育,舉止不可出格忘形,前面在

梳妝時她有些許得意忘形,但隨即自我警覺,因此提醒自己,閨房之中也不能失態(tài),“寂寞憂愁”有體現(xiàn)但不

是最主要的,不能說“重在”。

故選C。

23.本題考查學生鑒賞詩歌藝術手法的能力。

【步步嬌】【皂羅袍】這兩支曲子在寫景上都非常生動,也充分表達了女主杜麗娘豐富的情感世界。因此,

對于兩支曲子藝術特色的分析,首先可以從景與情的關系處理角度去展開分析。在【步步嬌】中,杜麗娘

看到“裊晴絲吹來閑庭院,搖漾春如線”的美景,看到“晴絲”在庭院中的搖曳、飄動,意識到自己也像這春日

一樣,正處于一生中最美麗的年紀,從而引發(fā)“步香閨怎便把全身現(xiàn)”的抒情語句。在【皂羅袍】中,面對“朝

飛暮卷,云霞翠軒;雨絲風片,煙波畫船”的娓紫嫣紅、美景良辰,杜麗娘的心里卻有一層淡淡幽怨、莫名

惆悵。內(nèi)心感受是“悶”與“亂”,是“理還亂,悶無端”,是“春色惱人”,是她對自己“年已及笄,不得早成佳

配”,虛度青春的苦悶,因此她感嘆“奈何天”“誰家院”。由此可看出,【步步嬌】【皂羅袍】這兩支曲子,都

運用情景交融的方法,刻畫了麗娘的嬌羞神態(tài)和種種微妙的心理,把深閨中女子的苦悶和青春覺醒后的煩

惱,描摹得生動細膩,十分感人。

此外,對于兩支曲子的尾句,也可進行比較?!静讲綃伞恐?,杜麗娘最后呼喊出“步香閨怎便把全身現(xiàn)!”的

感嘆,直接表達了杜麗娘希望有人欣賞自己的美麗,卻又羞于“全身現(xiàn)”,杜麗娘的心理與情緒?!驹砹_袍】

中,最后一句“錦屏人忒看的這韶光賤”字面意思是說自己在深閨中不知道時光的可貴,把美好的春光白白浪

費了,實際上是直抒胸臆,直接表達了自己對封建制度和封建禮教以及執(zhí)行封建禮教和封建制度的父母教

把青春少女禁錮在閨房之中,耽誤少女青春的控訴之情。所以,這兩支曲子的尾句都采用了直抒胸臆的方

式。

十三、閱讀下面這首唐詩,完成下面小題。

晚次鄂州

盧綸

云開遠見漢陽城,猶是孤帆一日程。

估客晝眠知浪靜,舟人夜語覺潮生。

三湘愁鬢逢秋色,萬里歸心對月明。

舊業(yè)已隨征戰(zhàn)盡,更堪江上鼓葷㈤聲。

[注]大鼓和小鼓。古代軍中用來發(fā)號進攻,借指軍事。

24.下列對這首詩的理解和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首聯(lián)敘事,使人仿佛聽到詩人在撥動著哀婉纏綿的琴弦,傾訴著孤凄苦悶的心曲,透紙貫耳,情韻

不匱。

B.頷聯(lián)寫景,然而筆墨中卻透露出詩人晝夜不寧的紛亂思緒。所以盡管這些看慣了的舟行生活,似乎

也在給他平添枯澀乏味的生活感受。

C.頸聯(lián)聯(lián)想,佳偶絕對,情來筆至,一個“逢”字,將詩人的萬番愁情與秋色的萬般凄涼聯(lián)系起來,移

愁情于秋色,妙合無垠。

D.尾聯(lián)感慨,田園家計、事業(yè)功名皆因戰(zhàn)亂殆盡;眼前烽火硝煙未滅,江上干戈鳴、戰(zhàn)鼓響,不如重

操舊業(yè)、安度余生。

25.請結合詩歌內(nèi)容,簡要分析作品思想內(nèi)涵及藝術特色。

【答案】24.D25.思想內(nèi)涵:這首詩,詩人截取了漂泊生涯中的一個片斷,流露出厭戰(zhàn)、傷老、思歸、

憂國之情。

藝術特色:①這首詩融敘事、寫景、抒情等多種表達方式于一體,構思簡明,語言樸實,情感真摯。②這

首詩最后兩句,詩人把思鄉(xiāng)之情與憂國愁緒結合起來,使此詩具有更深刻的社會意義。

【解析】24.本題考查學生鑒賞詩歌的形象、表達技巧和情感的能力。

D.“不如重操舊業(yè)、安度余生”理解錯誤。“更堪江上鼓顰聲”意思是詩人雖然遠離了淪為戰(zhàn)場的家鄉(xiāng),可是

他所到之處無不戰(zhàn)云密布,這就將更加難以忍受。

故選D。

25.本題考查學生分析詩歌的內(nèi)容和情感的能力。

思想內(nèi)涵:

這是一首即景抒懷的詩。首聯(lián)寫“晚次鄂州”的心情。濃云散開,江天晴明,舉目遠眺,漢陽城依稀可見,因

為“遠”不可及,船行尚須一天。起句點題,次句突轉,透露孤凄苦悶的沉郁心情。詩人在戰(zhàn)亂中風波漂泊,

對行旅生涯早已厭倦,巴不得早些得個安憩之所。次聯(lián)寫“晚次鄂州”的景況。詩人簡筆勾勒船艙中所見所聞:

同船的商賈白天水窗倚枕,不覺酣然入夢。夜深人靜,忽聞船夫相喚,雜著加纜扣舷之聲,不問而知夜半

漲起江潮來了。詩人寫的是船中常景,然而筆墨中卻透露出他晝夜不寧的紛亂思緒。第三聯(lián)寫“晚次鄂州”

的聯(lián)想,表達詩人思念久別的故鄉(xiāng)之情。末聯(lián)寫“晚次鄂州”的感慨,寫詩人有家不可歸,只得在異域他鄉(xiāng)顛

沛奔波的原因是因戰(zhàn)爭。綜上,詩中詩人截取了漂泊生涯中的一個片斷,流露出厭戰(zhàn)、傷老、思歸、憂國

之情。

詩中的重點詞語“孤帆”“萬里歸心”“征戰(zhàn)”“更堪”,分析出詩人“孤苦”“思鄉(xiāng)”“傷時厭戰(zhàn)”之情。

藝術特色:首聯(lián)寫“晚次鄂州”為敘事,“猶是”兩字,突顯詩人感情的驟落,兩句傾訴詩人孤凄苦悶之情。第

三聯(lián)寫“晚次鄂州”的聯(lián)想,詩人借景抒懷:時值寒秋,正是令人感到悲涼的季節(jié),無限的惆悵已使我兩鬢如

霜了;我人往三湘去,心卻馳故鄉(xiāng),獨對明月,歸思更切!秋風起,落葉下,秋霜落,青楓凋,詩人有思

久別的故鄉(xiāng)之念。詩歌融敘事、寫景、抒情等多種表達方式于一體,構思簡明,語言樸實,情感真摯;

最后二句,把憂心愁思更加地深化了:田園家計,事業(yè)功名,都隨著不停息的戰(zhàn)亂喪失殆盡,而烽火硝煙

未滅,江上仍然傳來干戈鳴響,戰(zhàn)鼓聲聲。詩人雖然遠離了淪為戰(zhàn)場的家鄉(xiāng),可是他所到之處又無不是戰(zhàn)

云密布,這就難怪他愁上加愁了。詩的最后兩句,把思鄉(xiāng)之情與憂國愁緒結合起來,使此詩具有更大的社

會意義。

十四、閱讀下面宋詞,完成下面小題。

六幺令?天中節(jié)①

蘇軾

虎符纏臂,佳節(jié)又端午。門前艾蒲青翠,天淡紙鶯舞。粽葉香飄十里,對酒攜樽俎。龍舟爭渡,助威

吶喊,憑吊祭江誦君賦。

感嘆懷王昏耳責,悲戚秦吞楚。異客垂涕淫淫,鬢白知幾許?朝夕新亭對泣②,淚竭陵陽③處。汨羅江渚,

湘累已逝,惟有萬千斷腸句。

【注】①天中節(jié)即端午節(jié)。②新亭對泣,語出《世說新語》:“過江諸人,每至美日,輒相邀新亭,藉卉飲

宴。周侯中坐而嘆曰:‘風景不殊,正自有山河之異。'皆相視流淚?!雹哿觋?,屈原第二次被流放,最后所

到之地。

26.下列對這首詞的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詞的上闋有意選取“艾蒲”“粽葉”“酒”“龍舟”等特有之物描寫端午盛況,進而引出對屈原的憑吊。

B.“異客垂涕”“鬢白知幾許”寫屈原遠離故土,多年被流放,兩鬢如霜,這是屈原人生經(jīng)歷的真實寫照。

C.詞的下闋運用“新亭對泣”的典故,是因屈原當時流放在外、痛心國難的心情與晉時渡江避難的中原

人士非常相似。

D.詞中有景,景中寓“境”而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