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姿多彩的圖形教案_第1頁
多姿多彩的圖形教案_第2頁
多姿多彩的圖形教案_第3頁
多姿多彩的圖形教案_第4頁
多姿多彩的圖形教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6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課題4.1.1多彩多姿的圖形教學目標知識與能力:1.通過觀察生活中的大量圖片或實物,體驗感受認知以生活中的事物為原形的幾何圖形,認識一些簡單的幾何體。(長方體,正方體,棱柱,棱錐,圓柱,圓錐,球等)的基本特征,能識別這些幾何體。2.初步了解三視圖,體會立體圖形與平面圖形之間的關系,為初三學習三視圖打基礎。過程與方法:能由實物形狀想象出幾何圖形,由幾何圖形想象出實物形狀,進一步豐富對幾何形狀的感性認識。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經歷從現實世界抽象出幾何圖形的過程,感受圖形世界的豐富多彩,激發(fā)對學習空間與圖形的興趣,通過與其他同學交流活動,初步形成積極參與數學活動,主動與他人合作交流的意識。教學重點識別簡單的幾何體教學難點從具體事物中抽象出幾何圖形教學過程:教師活動學生活動設計意圖創(chuàng)設情景1.出示章前圖(2008年北京奧運會奧運村模型圖)(播放多媒體課件).找出一些熟悉的幾何圖形?2.讓同學們觀察教師四周,看看有哪些你熟悉的幾何圖形?3.出示了12張世界著名的建筑的圖片,讓同學們欣賞,看后談談自己的想法。二.講授新課1.出示實物(文具盒,魔方,茶葉罐,足球,漏斗)想象出幾何圖形2.再出示(帳篷,螺母,金字塔)3.讓學生找出一些生活中熟悉的幾何圖形?各小組交流,合作,暢所欲言,找出熟悉的幾何圖形。同學們通過認真觀察,發(fā)現自己的身邊有許多自己熟悉的幾何圖形。看后學生感觸很深,有一種被震撼的感覺,同時也對幾何產生了濃厚的興趣學生回答(長方形.正方形.圓柱.球.圓錐)小組合作,共同完成使學生們更好的把理論和實際應用起來,更好的體會幾何圖形。由學生自己發(fā)現問題解決問題,培養(yǎng)了學生處理問題的能力,也讓學生體會了幾何的美。能由實物形狀想象出幾何圖形,由幾何圖形想象出實物形狀,進一步豐富對幾何形狀的感性認識。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熱情,給學生留有想象的空間,體會幾何圖形與生活的密切聯(lián)系。教師活動學生活動設計意圖4、讓學生給立體圖形歸類。5.出示平面圖形實物,尋找有哪些我們熟悉的平面圖形?6.出示一個工件立體圖形,讓我們畫出從不同方向看它得到的平面圖形。7.小組之間利用手中的正方體擺成立體圖形,然后畫出三視圖。三、.小結讓同學們談談本節(jié)課的收獲。四.作業(yè)1.習題4.1第1、2題2.預習4.1.2五、成果驗收學生分組討論,組內派一名代表回答。學生認真思考,踴躍作答三視圖(從正面看,從左面看,從上面看)小組合作共同完成教師啟發(fā),引導,幫助學生補充。記錄作業(yè)認真完成培養(yǎng)學生們的總結概括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培養(yǎng)了學生參與意識和合作交流的意識。對于一些立體圖形的問題,常把它們轉化為平面圖形來研究和處理培養(yǎng)了學生參與意識和合作交流的意識培養(yǎng)同學們概括.總結能力和參與意識,進一步鞏固了所學知識。布置作業(yè)鞏固所學知識,有助學生理解以考試形勢進一步鞏固所學知識板書設計3.1多姿多彩的圖形立體圖形:正方體.長方體.圓柱.圓錐.棱柱.棱錐.球等平面圖形:三角形.正方形.長方形.平行四邊形.梯形.圓.五邊形.六邊形等三視圖:從正面看,從左面看,從上面看教學反思《數學課程標準》指出:“學生是數學學習的主人.”“數學學習內容應當是現實的、有意義的、富有挑戰(zhàn)性的,這些內容要有利于學生主動地進行觀察、實驗、猜測、驗證、推理與交流等數學活動.”“動手實踐、自主探索與合作交流是學生學習數學的重要方式.”為了體現新課標理念,在設計本課時,從學生身邊熟悉的物體著手,提供大量的實物與圖片,注重所學知識與生活實際的聯(lián)系,學生在教師的引導下,經歷觀察、想象、實踐、交流等數學活動,識別立體圖形與平面圖形.讓學生經歷由實物的形狀想象出幾何圖形,由幾何圖形想象出實物的形狀的過程,從而進一步豐富學生對圖形的認識與感受.教師引導學生積極地參與到數學學習活動中,真正成為數學學習的主人,充分體現了學生的主體地位,有意識地讓學生在抽象思維、情感態(tài)度等方面得到進步與發(fā)展.4.1.2點、線、面、體教學內容課本第121頁至第123頁.教學目標1.知識與技能(1)了解幾何體、平面和曲面的意義,能正確判定圍成幾何體的面是平面還是曲面;(2)了解幾何圖形構成的基本元素是點、線、面、體及其關系,能正確判定由點、線、面、體經過運動變化形成的簡單的幾何圖形.2.過程與方法經歷探索點、線、面、體的關系的數學活動過程,提高空間想像能力和抽象思維能力,發(fā)展運動變化的觀念.3.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經歷本節(jié)課的數學活動過程,養(yǎng)成主動探索、求知的學習態(tài)度,激發(fā)學生對數學的好奇心和求知欲,體驗數學活動中小組合作的重要性.重、難點與關鍵1.重點:正確判定圍成立體圖形的面是平面還是曲面,探索點、線、面、體之間的關系是重點.2.難點:探索點、線、面、體運動變化后形成的圖形是難點.3.關鍵:讓學生在現實情境中,進行探究學習是本節(jié)課的關鍵.教具準備長方體、圓柱體模型,投影機和幻燈片.教學過程一、引入新課1.出示一個長方體模型,請同學們認真觀察.2.提出問題:這個長方體有幾個面?面和面相交成了幾條線?線和線相交成幾個點?二、新授1.經過學生的獨立思考,然后在小組中進行交流,在小組討論中,評價并修正自己的結論.2.各小組學生公布自己小組討論后的結論.教師活動:在探索問題解決方法和小組討論過程中,教師進行巡視,及時給予指導,教師對學生分布的答案作鼓勵性評價.3.幾何體的概念.(1)長方體是一個幾何體,我們學過的正方體、圓柱、圓錐、球、棱柱、棱錐等都是幾何體.(2)提出問題:觀察長方體和圓柱體,說出圍成這兩個幾何體的面有哪些?這些面有什么區(qū)別?4.給出面的分類.通過對上面問題的解決,給出面的分類:平面和曲面.教師活動:板書:平面和曲面.提出問題:(1)用幻燈機放映圖片,讓學生觀察.(2)提出問題:通過觀察,你得出什么結論?(3)進行小組討論中,綜合小組中每個同學意見,得出觀察圖片發(fā)現的結論.(4)在小組活動中,教師指導學生看課本第121~122頁內容,得出觀察圖片能發(fā)現的結論.師生互動:請學生給出觀察結論:點動成線,線動成面,面動成體.教師對學生的回答給出正面評價,并把學生觀察結論板書.注:在探索問題解決的方法活動過程中,教師應充分調動學生的想像能力,鼓勵學生進行深入探究.思考課后思考題,讓學生進行小組討論,教師給以必要的指導,然后得出合理的解釋.5.點、線、面、體與幾何圖形關系.指導學生閱讀課本第122頁內容,總結出點、線、面、體與幾何圖形的關系.三、課堂小結1.本節(jié)課我們主要探究了幾何體的形成:由平面和曲成圍成一個幾何體.2.點、線、面、體之間的關系.3.體驗了在數學活動過程中小組合作的重要性.四、作業(yè)布置1.課本第125~126頁習題4.1第7~12、13、14題.2.選用課時作業(yè)設計.課時作業(yè)設計一、填空題.1.人在雪地上走,他的腳印形成一條_______,這說明了______的數學原理.2.體是由_______圍成的,面和面相交于_______,線和線相交于______.3.點動成________,線動成______,面動成_______.二、選擇題.4.將三角形繞直線L旋轉一周,可以得到如下圖所示立體圖形的是().ABCD三、解答題.5.如下圖中的棱柱、圓錐分別是由幾個面圍成的?它們是平面還是曲面.6.如下圖,第二行的圖形繞虛線旋轉一周,便能形成第一行的某個幾何體,用線連一連.答案:一、1.直線點動成線2.面線點3.線面體二、4.B三、5.棱柱由五個面圍成,都是平面;圓錐由兩個面圍成,側面是曲面,底面是平面.6.略直線、射線、線段

教學目標

1.使學生在了解直線概念的基礎上,理解射線和線段的概念,并能理解它們的區(qū)別與聯(lián)系.2.通過直線、射線、線段概念的教學,培養(yǎng)學生的幾何想象能力和觀察能力,用運動的觀點看待幾何圖形.3.培養(yǎng)學生對幾何圖形的興趣,提高學習幾何的積極性.教學重點和難點直線、射線、線段的概念是重點.對直線的“無限延伸”性的理解是難點.教學過程

設計一、聯(lián)系實際,提出問題1.讓學生舉出實際生活中所見到的直線的實例(可請5~6位學生發(fā)言).2.教師總結:鉛筆、尺子、桌子邊沿等都有長度,是可以度量的,它們都是直線的一部分,此時給出直線的概念“直線是向兩個方向無限延伸著的.”繼而提問“無限延伸”怎樣解釋,教師可形象的歸納出“直線是無頭無尾、要多長有多長.”讓學生閉起眼睛想象一下.再提問:在我們以前學過的知識中有沒有真正是直線的例子?(數軸)3.通過前面學生所舉的例子,給出線段定義“直線上兩個點和它們之間的部分叫做線段.”4.教師畫出一條直線,并在直線上標出一條線段,然后擦掉一部分,只剩下一條射線,先看它與直線、線段的區(qū)別,后給出射線的定義:“直線上的一點和它一旁的部分叫做射線.”二、正確表示直線、射線和線段1.直線的表示有兩種:一個小寫字母或兩個大寫字母.但前面必須加“直線”兩字,如:直線l;直線m,直線AB;直線CD.(板書表示出來)2.線段的表示也有兩種:一個小寫字母或用端點的兩個大寫字母.但前面必須加“線段”兩字.如:線段a;線段AB.(板書表示出來)3.射線的表示同樣有兩種:一個小寫字母或端點的大寫字母和射線上的一個大寫字母,前面必須加“射線”兩字.如:射線a;射線OA.(板書表示出來)三、運動變化,找出聯(lián)系1.讓學生找出三者之間的區(qū)別:端點的個數,0個,1個,2個.2.教師通過圖示將線段變化為射線、直線.指出事物之間都不是孤立的,靜止的,而是互相聯(lián)系的,變化的.(1)先畫出線段AB,然后向一方延長,成為一條射線,再向相反的方向延長,成為一條直線.告訴學生:線段向一方延長就會成為射線,向兩方延長就會成為直線.因此,直線、射線都可以看作是由線段運動而成的.(2)再畫出一條直線,在直線上任找一點,擦掉一點一旁的部分,就成為一條射線,在射線上再找一點,兩點之間的部分就成為一條線段.四、回到實際,鞏固概念1.讓學生舉出生活中的直線、射線和線段的事例.如:手電筒的光線,燈泡發(fā)出的光線等.2.練習:(1)如圖1-1,A,B,C,D為直線l上的四個點.問:圖中共有幾條線段?以C為端點的射線有哪幾條?(2)如圖1-2,A,B,C為平面上的三個點,分別畫出過點A,B;點A,C;點B,C的三條直線.(3)如圖1-3,P是直線l外一點,A是直線L上一點.過P,A作一條直線;過A作一條射線.(4)如圖1-4,圖中共有多少條線段?五、小結1.教師提問:(1)本節(jié)課你掌握了幾個幾何概念?(2)直線、射線和線段三者之間的關系是什么?(3)本節(jié)課應該理解哪幾個關鍵詞?(4)在表示直線、射線和線段時應注意什么?在學生回答的基礎上教師給以完善和補充,并進一步強調三者之間的關系.同時指出這三個概念是平面幾何的基礎.2.再設問:直線還有什么性質呢?為下節(jié)課講直線的性質埋下伏筆.六、作業(yè)

:練習冊相應習題

3.2直線、射線、線段(第二課時)湖北棗陽市太平鎮(zhèn)第三中學姜高濤教材:《直線、射線、線段》選自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數學》(新人教版)七年級上冊。教學任務分析教學目標知識技能1、會畫一條線段等于已知線段。2、結合圖形認識線段間的數量關系,學會比較線段的大小。3、讓學生體驗到兩點之間線段最短,并能初步應用。4、知道兩點之間的距離和線段中點的含義。數學思考通過學習線段大小比較,學習線段中點、三等分點、四等分點等定義,使學生建立初步的符號感。解決問題通過對兩點之間線段最短的性質的研究,體會他們在解決實際問題中的作用,并能用它們解釋生活中的一些現象。情感態(tài)度1、通過分組探究如何畫一條線段等于已知線段,怎樣比較線段的大小,兩點之間線段最短的性質等活動,培養(yǎng)學生合作交流的意識和探索精神。2、通過對兩點之間線段最短的性質探究,使學生初步認識到數學與現實生活的密切聯(lián)系,感受數學的嚴謹性以及數學結論的確定性。重點線段大小的比較,兩點之間線段最短的性質難點線段中點、三等分點、四等分點的表示方法及應用教學流程安排活動流程圖活動內容和目的活動1激情引入提出問題活動2啟發(fā)誘導探索方法活動3動手實踐感受中點活動4認識“兩點之間線段最短”活動5小結與拓展由有趣的問題引入,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使學生感受認識線段的數量關系的必要性。用類比的方法探究發(fā)現,比較兩條線段大小的兩種方法,使學生對圖形和數量的認識有機的結合起來。動手操作,感受中點的意義。并使學生能在圖形和相應的數量關系之間建立聯(lián)系,能用數學符號表達。使學生在觀察、試驗的基礎上得出“兩點之間線段最短”。感受它在實際生活中的應用。引導學生總結知識,進一步鞏固所學;達到反思應用。教學過程設計問題與情境師生行為設計意圖[活動1]問題:(1)俗話說:“耳聽為虛,眼見為實”.可科學說:“眼見也不一定為實”。大家觀察下面的圖片。課件展示圖片(2)如何畫一條線段等于已知線段?課件展示一些看起來不相等,但實際相等的圖片,激發(fā)學生的求知欲。讓學生在獨立思考的基礎上,以小組為單位進行交流。教師對學生的回答進行歸納總結:有兩種方法。教師邊說邊示范。教師要注意:學生是否發(fā)現了這兩種方法,學生敘述得是否完整。激情引入,出示問題,激發(fā)學生的求知欲,引導學生主動探索問題,自然而然的引入新課。讓學生說出自己的想法,培養(yǎng)學生獨立操作,自主探索的學習策略。[活動2]問題:你能比較兩位同學的身高嗎?怎樣比較兩條線段的長短呢?你能從比身高上受到一些啟發(fā)嗎?練習:估計下列圖中線段AB與線段AC的大小關系,再用刻度尺或圓規(guī)來檢驗你的估計。學生分組活動,討論,教師深入小組參與活動,指導小組完成任務。師生共同總結出有兩種方法:1、度量法2、疊合法。在學生獨立思考的基礎上,請學生演示自己的方法。學生完成練習教師要注意學生在練習中反映出來的問題。創(chuàng)設問題情境,引導學生探究發(fā)現,為以后比較兩條線段的大小作鋪墊。用類比的方法探究發(fā)現,比較兩條線段大小的兩種方法,從而體會線段比較的意義和方法;另一方面,可使學生對圖形和數量的認識有機的結合起來,達到數與形的結合。通過一組練習鞏固比較的方法。[活動3]問題:大家拿出準備的繩子,你能找到繩子的中點嗎?動手試一試。什么是線段的中點?三等分點?四等分點?你能用你的方法找出線段AB的中點嗎?學生動手活動,教師請學生演示自己的方法。要注意學生是否發(fā)現三等分點、四等分點有兩個、三個……。學生在獨立思考的基礎上,動手操作,進行交流。讓學生動手實踐,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同時也加深學生對中點的定義的理解。要求學生能在圖形和相應的數量關系之間建立聯(lián)系,并與有關的符號表示聯(lián)系起來。[活動4]課件顯示:(1)從A地到B地有四條道路,除它們外你能再修一條從A地到B地的最短道路嗎?動手試一試。(2)你能舉出這條性質在生活中的一些應用嗎?(3)你能說出什么是兩點的距離嗎?學生分組活動,讓學生用棉線量出各條路的長度,引導學生交流得出結論:“兩點之間線段最短”。學生要注意:線段的距離不是線段,而是線段的長度一個實際問題,調動學生的主觀能動性,激發(fā)學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讓學生體會數學是解決實際問題的重要工具。生活中處處離不開數學。[活動5]問題:學完這節(jié)課你有哪些收獲?作業(yè):(1)如圖,一只螞蟻要從正方體的一個頂點A沿表面爬到頂點B,怎樣爬行路線最短?如果要爬到頂點C呢?說說你的理由。(2)教科書第127頁習題3.2第4、5、6題。讓學生主動回顧,不完整的請其他學生補充。教師要注意學生對本節(jié)所學內容的理解程度。通過一個拓展題目,加深學生對所學內容的理解,鍛煉學生的思維能力,升華知識。引導學生將知識系統(tǒng)化。讓學生主動參與總結體現智慧的結晶,另一方面也可以及時的了解教學的效果,調整教學。分層布置作業(yè),使不同層次的學生都有成功的體驗,讓不同的學生在數學上得到不同的發(fā)展。補充一道“選作題”作為知識的延伸和拓展,使學生探究的活動由課堂延伸到課外,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和應用數學的能力。反思:本節(jié)課在學生認識線段、直線、射線的基礎上繼續(xù)研究線段的其他知識。教者通過5個模塊展開活動。這種學習過程體現了學生是學習的主人。整個教學過程在一種融洽、寬松、和諧的氣氛中開展,使學生易于接受。整個學習過程在教師的引導下,學生積極探索,充分感受到學習的趣味和作用。這樣學生易于把現實生活中的問題和數學知識緊密結合,體會到學習好數學知識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也充分體現“人人學有價值的數學,人人都能獲得必需的數學”這一新課程標準的核心理念。可以說,這節(jié)課是教者在新課標下作的積極的、有益的探索。4.3角教學目的1.使學生能通過生活實際中對角的認識來掌握角的兩種概念.2.使學生掌握角的各種表示法.3.使學生掌握度、分、秒的進位制,會作度、分、秒間的單位互化教學重點角的概念及角的表示法.教學難點單位之間的轉化教學過程一、復習提問什么叫射線?由一點能畫出幾條射線?如何表示射線由學生在黑板上畫圖并口答,畫出兩條射線就可以了.二、引入新課問學生圖1是小學時學過的什么圖形?

學生回答是角,教師板書課題.1.4角1.角的定義:提問學生,在小學時已經學過角,你們是怎么認識角的?在生活中你看到角的形象嗎?由學生舉出一些實例,如桌面上的角,鐘表表盤上長短針之間構成角,圓規(guī)兩腳張開口后構成角等等.教師說明,角是研究平面幾何時常用的一種圖形,首先學會定義.定義:有公共端點的兩條射線組成的圖形叫做角.要明確組成角的兩個條件:(1)兩條射線,這兩條射線叫角的邊;(2)兩條射線有公共端點,這點叫角的頂點.從我們想象圓規(guī)兩腳張開形成角的過程得到另一個定義:一條射線OA由原來位置繞著它的端點O旋轉到另一個位置OB所成的圖形.教師用一教具演示,并畫圖2說明旋轉的邊OB經過的平面部分是角的內部,有時稱為角內.兩條射線為角的邊,有時要在邊上取一點,就是指射線上的點.其它平面部分叫角的外部,有時稱為角外.

2.平角、周角的概念由于小學已學過平角與周角,所以教師用教具演示到平角及周角時,提問學生答出兩種角的名稱.教師在黑板上畫出圖形3

平角定義:射線OA繞點O旋轉,當終止位置OB和起始位置OA成一直線時,所成的角叫平角.注意直線與平角的區(qū)別在于平角要有一個頂點O,還可以從起始位置向終止的位置畫一個帶箭頭的弧線.在講周角的定義后,說明畫圖時為了表明是一個周角,可以由起始位置向終止位置畫一個帶箭頭的弧線,并寫A、B兩個字母表示是兩條射線,如圖4

3.角的表示法:角的符號為“∠”后面加上表示有一個公共端點的兩條射線的三個大寫字母,且角的頂點字母必須寫在中間.(1)圖2中的角記作∠AOB或∠BOA,讀作角AOB或角BOA.(2)圖3中的平角記作∠AOB讀作平角AOB.(3)圖4中的周角記作∠AOB讀作周角AOB.(4)問圖5(1)中哪是∠AOB的內部?哪是它的外部?學生可能會猶豫不定,或互相爭論,不知道此圖答哪一部分為內部和外部.

此時教師說明,今后所說的角,除非特別注明,都是指還沒有旋轉到成為平角時所成的角.此時,教師在角內畫出弧線(圖5(2)),說明∠AOB的內部是指有弧線的平面部分.教師隨手在圖上寫出“內部”兩字(如圖5(3)),除兩邊和內部外的平面部分為角的外部,教師在圖形上寫出“外部”兩字(如圖5(4)),(教師講課時,不必分四個圖畫,只在一個圖上按講課順序寫就行了).(5)當我們的圖中只有一個角時也可以用頂點的字母表示,如圖2和圖5,中的角均可以表示為∠O,讀作角O.(6)問如圖6中有幾個角,把它們的名稱寫出來.學生答出有三個角,分別是∠AOB、∠BOC、∠AOC.教師再問,這三個角記作∠O可以嗎?為什么?此時教師一定要強調,當一個頂點O處不是只有唯一的一個角,不能用頂點的一個字母表示,因為,這樣就分不出∠O是指哪個角.大家都要記住這個規(guī)定.

(7)為了方便,也可用一個希臘字母表示一個角,如圖7,在角的內部靠近角的頂點處畫一弧線,寫上希臘字母α(或其它希臘字母),記作∠α,讀作角α.(8)又可以用一個數字表示一個角,如圖8,在角的內部靠近頂點處畫一弧線,寫上一個數字1,記作∠1,讀作角1.(9)在圖9中,將三個角分別用數字表示角的名稱,注意為了分清哪個字母表示哪個角,要用弧線畫分明了,再在弧旁寫上數字,則記作∠1、∠2、∠3.4.度、分、秒的進位制及這些單位間的互化為了更精細地度量角,我們引入更小的角度單位:分、秒.把1°的角等分成60份,每份叫做1分記作1′;把1′的角再等分成60份,每份叫做1秒的角,1秒記作1″.1°=60′,1′=60″;1′=()°,1″=()′.例1將57.32°用度、分、秒表示.解:先把0.32°化為分,0.32°=60′×0.32=19.2′.再把0.2′化為秒,0.2′=60″×0.2=12″.所以57.32″=57°19′12″.例2把10°6′36″用度表示.解:先把36″化為分,36″=()′×36=0.6′6′+0.6′=6.6′.再把6.6′化為度,6.6′=()°×6.6=0.11°.所以10°6′36″=10.11°.三、小結今天學習了以下知識1.角的定義、角的頂點和邊、角的內部、角的外部.2.平角、周角的概念.3.角的表示法,一定要注意角的各種表示法,必須正確地運用,尤其是3個字母表示時,必須把頂點的字母放在中間.4.度、分、秒的進位制及這些單位間的互化四、練習練習1指出圖10中以E為頂點的平角的兩條邊.練習2(1)指出圖11中有幾個角,用三個字母分別表示每一個角.(2)每個角分別表示為∠A、∠B、∠C可以嗎?為什么?

練習3(1)圖12中的角分別記作∠O、∠A、∠B、∠C可以嗎?為什么?由學生答出∠A、∠B可以,∠O、∠C不可以,因為A點和B點處有唯一角,其它不是.(2)圖12中有多少個角,用數字如何表示每一個角?找一位學生到黑板上作,其它人作在練習本上.要求學生一定要找全了.共7個角,且要求在寫數字之前,要把弧線畫分明了.五、作業(yè)1.閱讀課文,復習以下問題:(1)什么樣的圖形叫做角?(2)怎樣表示一個角?用三個字母表示時要注意什么?(3)什么樣的圖形叫做平角或周角?2.作以下各題:(1)如圖,D、E分別是BC、BA上的一點.①∠ABC與∠DBE是不是同一個角?②∠ABC與∠ACB是不是同一個角?(2)分別用三個大寫字母表示圖中∠1、∠2、∠3、∠4、∠5、∠6、∠7、∠8.

(3)如圖,AOD是直線,圖中小于180°角的角有幾個?是哪幾個?

(4)①在∠AOB內任取兩點C、D作射線OC和OD,寫出共形成幾個角,并用大寫字母表示出來;②在∠AOB的兩邊上分別取點E和F,連EF,以E點或F點為角頂點的角有幾個?分別表示出來.(5)在∠DCE外部取一點F,使F點在CD的反向延長線上,用數字表示法,表示所有的小于平角的角.3.閱讀1.5節(jié)課文并與1.3節(jié)課文對比,思考怎樣比較角的大?。堑谋容^教學目標:會比較角的大小,能估計一個角的大小。在操作活動中學會比較角的大小的方法;通過實際觀察、操作,體會角的大小,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思維能力;通過角的測量和折疊等,體驗數、符號和圖形是描述現實世界的重要手段。教學重點:角的大小的比較方法;教學難點:從圖形中觀察角的和、差關系。教學準備:圓規(guī)、量角器、三角尺、角的紙片若干張。教學設計:提出問題已知兩條線段,如何比較它們的大小?已知兩個角,請大家討論一下,又該如何比較它們的大小呢?探究新知分組討論角的比較方法。教師深入學生中間巡視,觀察并聽取他們解決問題的方法和建議,學生交流匯報,師生共同歸納角的比較方法:(1)度量方法;(2)疊合方法。完成課本P134練習;出示角的紙片一張,任意對折一次,帶領學生分組展開討論,探討角的和、差關系。討論交流問題1:用一副三角尺,你能畫出那些特殊度數的角?問題2:在一張紙上畫出一個角并剪下,將這個角對折,使其兩邊重合。想想看,折痕與角兩邊所成的兩個角的大小有何關系?由問題2的探討,引出角的平分線定義及其幾何表達式。類似的還有角的三等份線、四等份線等。解決問題想一想,除了折紙的方法外,還有什么方法可以畫出一個角的平分線呢?歸納總結:師生共同歸納本節(jié)課所學的內容:通過學習,我們知道了角的比較方法有兩種,并且通過自己的動手實驗,學會了用三角尺畫出一些特殊的角和用折紙的方法折出一個角的平分線,同時更明白了一個道理:要想真正掌握知識,就必須在學習過程中注意觀察,勤于動手操作,積極思考,主動交流,并善于總結。布置作業(yè):必做題:P138---P139習題第1、2、3、4題2、選做題:P140習題第8題。復習計劃復習是鞏固已學知識,拓展新知識的必要手段,做好期末復習工作能使學生全面系統(tǒng)掌握基礎知識,提高基本技能,開展學生的智力。復習階段做到有條不紊復習,按部就班地推進,知識在學生頭腦中更系統(tǒng)化、完整化,從而更好地應用知識,提高學習質量。做好全面復習工作要有周密的計劃,這樣才能在最短時間內,更好更多地掌握知識,提高能力。為此,在復習之前做出本學期的期末復習計劃。一、

指導思想1、把握新課標“以人為本”的基本思想,培養(yǎng)全面發(fā)展的人,提高學生的全面素質,掌握初中數學基礎知識,切實提高學生的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運用教材編寫的基本思路,系統(tǒng)地復習基礎知識,同時不斷整合知識體系,查缺補漏,不斷完善,不斷補充,使學生全面系統(tǒng)地掌握基本知識,提高知識運用能力。2、“依人把本”的原則:復習要根據學生的現狀,緊緊把握教材,把握新課標。復習不能離開教材,要完整整合教材內容,形成系統(tǒng)的知識體系,由淺入深,由易到難,循序漸進,讓學生不斷積累與深化。要認真分析學生心理和學生的學習現狀,利用心理激勵效應,讓學生主動積極地投入到復習中,同時,要采用適當有效的復習方法,真正提高學生的學習成績和智力。3、“分層對待,梯次遞進“的原則,考慮學生的現狀,對不同程度的學生確立不同程度的目標,讓每位學生都有復習的層次性目標,逐步實現一級一級的目標,這樣所有的學生都能提高。4、“重基礎,提能力”的原則,抓住數學基礎知識,注重能力的提高。復習不僅是一個整合知識、儲備的過程,也是提高知識量,實現知識與能力的轉化過程,在復習過程中,一定要注重基礎,基礎是“萬木之根”,一切復習都要圍繞基礎進行。在抓基礎的同時,不僅要學生牢固掌握基礎知識,更應該實現能力的轉化,這是復習的根本。在復習的設計與運行中,時刻要注意以提高學生數學能力為目標,依托此目標就有了一個核心,圍繞核心復習就有了中心,有了中心,復習才會高效。

二、

教材分析:人教版《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數學燭根據教育部制定的〈全日制義務教育數學課程標準(實驗稿)〉編寫的,內容包括:有理數;整式的加減;一元一次方程;圖形認識初步。在體系結構的設計上辦求反映這些內容之間的聯(lián)系與綜合,使它們成為一個有機的整體。其中對于“實驗與綜合應用”領域的內容,以“課題學習”和“數學活動”等形式分散地編排于各章之中。在體例安排上有如下特點:1、每章開始均配有反映本章主要內容的章前圖和引言,可供學生預習用,也可作為教師導入新課的材料。2、正文中設置了“思考”“探究”“歸納”等欄目,欄目中以問題、留白或填空等形式為學生提供思維發(fā)展、合作交流的空間。3、適當安排了“閱讀與思考”“觀察與猜想”“實驗與探究”“信息技術應用”等選學欄目,為加深對相關內容的認識,擴大學生的知識面,運用現代信息技術手段學習等提供資源。3、每章安排了幾個有一定綜合性、實踐性、開放性的“數學活動”,學生可以結合相關知識的學習或全章的復習有選擇地進行活動,不同的學生可以達到不同層次的結果;“數學活動”也可供教師教學選用。4、每章安排了“小結”,包括本章的知識結構圖和對本章內容的回顧與思考。5、本書的習題分為練習、習題、復習題三類,練習供課上使用,有些練習是對所學內容的鞏固,有些練習是相關內容的延伸。三、

學情分析:本班學生整體學習素質較好,學生積極情較高。優(yōu)秀生點20%,學困生有5名,大部分中等生學習態(tài)度較認真。學生學習興趣隨著內容不同而不同。大多數女生在計算上稍強一些,而一些男生在空間開形象感上稍強一些,所以,第一、二章的有理數和整式女生比較好,而第三、四章的列方程和圖形認識初步男生則比較愿意學習一些。有一些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學得不扎實,基礎知識掌握不牢,需要進一步溫習與訓練。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