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遼東名校高二上學期期中聯(lián)合考試語文試卷(含答案)遼寧省遼東名校2023-2024學年高二上學期期中聯(lián)合考試語文試卷
學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級:___________考號:___________
一、現(xiàn)代文閱讀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題。
材料一:
世間萬物皆有聲音,整個宇宙都在低聲吼叫。從宏大的宇宙到微觀的粒子,能量在不斷流動,這種流動正是一切聲音的根源。聲音是由物體振動產(chǎn)生的聲波,是能被聽覺器官所感知的波動現(xiàn)象,其中有自然發(fā)生的聲音,也有人按照美的規(guī)律創(chuàng)造的音樂的聲音。
雷鳴、風吼、虎嘯、猿啼等聲音現(xiàn)象,構成了復雜萬端的自然聲響。自然聲響可以成為審美對象,如“呦呦鹿鳴"要哽草蟲”“伐木丁丁,鳥鳴嚶嚶”,這些詩句都是以自然聲響起興。自然聲響和諧而有韻味,喚起了人的詩情,激發(fā)了審美感受,入詩后寄托了詩人的審美情趣。在這里,審美對象與人的生活相互依存,相互作用,正如馬克思所言“人只有憑借現(xiàn)實的、感性的對象,才能表現(xiàn)自己的生命”。由此,我們可以體會到,自然界的聲音之美離不開它天然的和諧節(jié)奏、而這正與人展現(xiàn)自己生命力量的要求相適應。
音樂的聲音是人按照美的規(guī)律創(chuàng)造的,以人聲和樂器聲作為材料,不直接塑造形象,無確切含義。但音樂的聲音卻能表現(xiàn)人的感情,并激發(fā)人的感情,在表達情感的功能上與其他藝術類型相比,它甚至是最有優(yōu)越性的。
聲音有情緒意義?!稑酚洝分姓f:“凡音者,生人心者也。情動于中,故形于聲。聲成文,謂之音。"又由于心對物之所感的心境不同,也就產(chǎn)生了帶有不同情緒意義的樂音。
聲音有色彩感。朱光潛先生在《近代實驗美學》中介紹,美國學者請一班學圖畫的學生聽兩曲樂調不同的樂曲,并要他們隨時把音樂所引起的意象畫在紙上,結果發(fā)現(xiàn),各人所畫的圖畫情景雖有差異,而情調和空氣卻十分相近:樂調喜悅時各圖畫的情調都很生動,樂調凄慘時各圖畫的空氣都很黯淡。人們常說的“著色的聽覺”,從上述事例中大體可見。在實驗人對聲音的色彩感覺時,研究者發(fā)現(xiàn)有些人聽高音產(chǎn)生白色感覺,中音產(chǎn)生灰色感覺,低音產(chǎn)生黑色感覺。
聲音有意象感。比如在一個陰雨寒冷的秋夜,一個人在屋內,瑟瑟的西風吹動著窗前的梧桐樹葉作響,過了一會兒,風聲漸漸停了,但雨聲響起來了,雨滴梧桐,“一葉葉,一聲聲,空階滴到明"(溫庭筠《更漏子》)。就是這雨滴梧桐的聲音,帶著它的綜合存在條件,成為了一種聽覺意象。這種意象的生成,是對聲音綜合創(chuàng)造的結果,其中有主體的想象和移情。想象和移情善于借體而生,它能在自然聲音中借體,更能在音樂聲音中借體,有時竟使欣賞主體的東西代替了創(chuàng)作主體的東西。
(取材于王向峰《青年審美手冊》)
材料二:
聲音如何表現(xiàn),怎樣對聲音事件進行逼真的摹寫,這是讓故事講述者撓頭的大問題。聽覺信號旋生即滅,看不見摸不著,對視覺信號我們可以勾勒其整體輪廓,描繪其局部細節(jié),這些在聽覺信號那里通常都難以實現(xiàn)。更何況對于人類日益遲鈍的聽覺來說,聲音具有很大的模糊性和不確定性:劉姥姥沒見過自鳴鐘,在她聽來它的響聲就像是農村常有的“打籮柜篩面”,這種經(jīng)驗主義的錯誤是任何人都難以避免的。
因此,表現(xiàn)聲音的最便捷的手段就是用象聲詞模擬。象聲詞在世界各民族語言中都有不同存在,其功能主要為表音,即《文心雕龍》所說的“‘喈喈’逐黃鳥之聲,‘嚶哽’學草蟲之韻"。漢語中有些象聲詞還有表意作用,如古人常把杜鵑、鷓鴣的啼鳴聽成“不如歸去”“行不得也哥哥"。英語中也有許多詩歌因鳥鳴而發(fā),如雪菜《致云雀》以四短一長的詩行模仿四短一長的云雀啼鳴,這已屬于上升到藝術層面的模仿。
用語言表現(xiàn)聲音的手段有限,要想“如實”反映轉瞬即逝的聲音事件,運用模仿性的聲音“聽聲類聲"也是文學創(chuàng)作常用的方法,如李白《聽蜀僧溶彈琴》的“為我一揮手,如聽萬壑松”,韓愈《聽穎師彈琴》的“昵昵兒女語,恩怨相爾汝"等。然而,仔細琢磨這些聽琴詩,其中可供驅馭的聽覺意象實在不多。一旦改變思路將“類聲”調整為“類形”,揮筆的自由度驟然間增大,這時敘述對象已由無形的聲音事件變?yōu)橛行蔚囊曈X聯(lián)想,更有利于故事講述人“施之藻繪,擴其波瀾”。如《老殘游記》第二回“白妞說書":幾囀之后,又高一層,接連有三四聲,節(jié)節(jié)高起?;腥缬砂羴矸逦髅?,攀登泰山的景象:初看傲來峰削壁千仞,以為上與天通,及至翻到傲來峰頂,才見扇子崖更在傲來峰上,及至翻到扇子崖,又見南天門更在扇子崖上;愈翻愈險,愈險愈奇。
作者明明寫的是聲音的盤旋纏繞與低昂起伏,展示在讀者眼前的卻是登山者不斷向峰頂攀登的情景,讓人驚嘆作者的“聽聲類形”與白妞說書一樣神奇莫測。再如雨果《巴黎圣母院》中對鐘聲的摹寫:你突然會看見——有時耳朵似乎也有視覺你會看見各個鐘樓仿佛同時升起了一股聲音的圓柱,一團和聲的煙霧……你可以看見每組音符從鐘樓飄出,獨立地在和聲的海洋里蜿蜒游動……你可以看見八度音符從一個鐘樓跳到另一個鐘樓,銀鐘的聲音像是長了翅膀,輕靈,尖利,直沖云霄;木鐘的聲音微弱,蹣跚,像斷了腿似地往下墜落。
文學世界多姿多彩,有聲有色。它的豐富性體現(xiàn)著作者對世界的感知和創(chuàng)作的功力,也考驗著讀者的感知力與想象力。從聽的角度關注文學敘事中的聲音可以喚醒人們遺忘或忽略的感知,并激發(fā)人們對感知新的理解。
(取材于傅修延《聽覺敘事研究》)
1.根據(jù)材料一,下列理解與推斷不正確的一項是()
A.自然聲響均具有天然的和諧節(jié)奏,這與人展現(xiàn)生命力量的要求相適應。
B.音樂的聲音不直接塑造形象,但表達情感的功能較其他藝術有優(yōu)越性。
C.聲音具有色彩感,所以生活中人們會用灰暗、明亮等詞語來形容聲音。
D.聽覺意象的生成是對聲音綜合創(chuàng)造的結果,其中有主體的想象和移情。
2.根據(jù)材料二,下列關于表現(xiàn)聲音手段的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
A.漢語中部分象聲詞具有表音、表意的雙重功能。
B.“聽聲類聲"通過視覺形象生動地描繪聽覺感受。
C.“聽聲類形”提升了文學創(chuàng)作的自由度與表現(xiàn)力。
D.“聽聲類形"是東西方作家摹寫聲音的有效手段。
3.根據(jù)材料二,下列詩句運用了“聽聲類形”手法描寫聲音的一項是()
A.飛湍瀑流爭喧豗,砯崖轉石萬壑雷。B.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
C.間關鶯語花底滑,幽咽泉流冰下難。D.錦瑟無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華年。
4.人們常說“著色的聽覺”,請結合材料談談你的理解。
5.“紙上有聲”是前人對《紅樓夢》中大量聲音描寫的形象概括。請結合下面文段中的畫線句,根據(jù)材料分析這處聲音描寫的方法和效果。
只聽桂花陰里,嗚嗚咽咽,裊裊悠悠,又發(fā)出一縷笛音來,果真比先越發(fā)凄涼。
大家都寂然而坐。夜靜月明,且笛聲悲怨,賈母年老帶酒之人,聽此聲音,不免有觸于心,禁不住墮下淚來。眾人彼此都不禁有凄涼寂寞之意,半日,方知賈母傷感,才忙轉身陪笑,發(fā)語解釋。
——第七十六回凸碧堂品笛感凄清凹晶館聯(lián)詩悲寂寞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題。
紅隼
南翔
①媽媽,媽媽……
②母親正在廚房準備午飯,隱約聽到兒子在叫,一把關了水龍頭。豌豆立在陽臺上,盯著東墻邊的鳥巢,并沒有回頭找媽媽的意思。隨著兩只紅隼倏忽而至,豌豆的目光頓時又傾注在它們身上。
③媽媽見豌豆不停地舔手指,猜他擔心紅隼吃不飽。確實,在城市里喂養(yǎng)五只雛鳥,這對紅隼父母真有點兒力不從心。下午挖些蚯蚓,給它們解解饞吧。豌豆給了媽媽一個難得的向日葵般的微笑,這是兒子能捧出來的最高獎賞。媽媽心里瞬間有了暖意。叮囑他去洗手,他居然也答應了。洗過手,豌豆進了書房,鋪開畫本。
④豌豆是四歲時才被歸到“星星的孩子"一類的。豌豆被確診自閉癥后,父母很長時間沒回過神來。一直以來,豌豆行走遲、言語遲、表情也不豐富。希望的火苗點燃過無數(shù)次,又熄滅過無數(shù)次。在求醫(yī)問道的途中,媽媽辭了職。爸爸出差變得多起來,時間也一次比一次長。爸爸雖然在家日少,但每月打來的錢足以讓母子衣食無憂。
⑤趁煲湯的空兒,母親溜到兒子身后看他畫畫。以前,她總想糾正一下兒子的線條、布局及設色,豌豆不聽。好長一段時間,山川、河流、樹木、人物……兒子的繪畫真是天馬行空。
⑥兩個月前,一個雷雨天,家里飛來兩只紅隼。凌亂的陽臺上,塞了碎畫紙的矮胖舊花盆竟成了鳥兒溫暖的避難所。從此,豌豆凡事堅持不久就轉移注意力的狀態(tài)也有所改變,觀察鳥兒時的專注令人驚訝,常常一站一個鐘頭。繪畫內容也萬宗歸一:只畫陽臺上的鳥兒。
⑦聽中學的田老師說這是紅隼,一種猛禽,母親心里一緊,擔心豌豆受到傷害。父親安慰她,萬物有靈,你沒見貓啊狗啊,也喜歡跟小朋友玩耍!
⑧開始,紅隼對靠近的人“鳥”視眈眈,發(fā)出咕咕叫聲。急得豌豆攔阻,別靠近!就為兒子多講幾句話,父母便覺得很值。何況豌豆還不時對著鳥兒自言自語。
⑨待到兩只紅隼不停銜來樹枝、草莖墊窩,一家人才頓悟,它們想在此安營扎寨了。一天,豌豆突然指著其中一只紅隼連叫了兩聲,翅膀,右邊!尋聲看去,體型略大的雄鳥右翅受了傷,略帶拖曳,收束也比左翅慢兩三拍。
⑩還是我兒子眼尖!父親一高興,便拉著兒子進書房。未料豌豆搬動硯臺時,砸傷了爸爸的腳背。豌豆嚇得臉色發(fā)白,逃跑了。父親在家養(yǎng)傷時,越想拉豌豆過去,豌豆離他越遠。為此,他變得有些急躁不耐。母親把怨艾藏在心中,一個人全力照顧豌豆。
見媽媽過來,豌豆俯身壓住畫本。媽媽佯做奪取,兒子抱著畫本邊跑邊笑。當他躲在椅子后面時,媽媽抓拍了一張面部特寫。看看他的眼睛、笑臉……豌豆跟正常的孩子有什么兩樣?他爸爸看到也會這樣想的。
為了感謝媽媽帶他去挖蚯蚓,豌豆忽然端出畫本給她看。一幅是紅隼媽媽在孵蛋;另一幅是五只雛鳥伸著粉紅小嘴,爭搶媽媽銜來的一條蟲子;再一幅是紅隼爸爸耷拉著右翅,在一旁昂著頭守護著母子。母親夸贊畫得好。又道,豌豆怎么幫它們???豌豆說,挖好多蚯蚓,媽媽吃,爸爸也吃。母親一愣,恍然道,對,對!
有時,豌豆在睡夢中連叫爸爸。母親設法錄下發(fā)給父親。他卻猶疑地回了一句,是叫自己的爸爸嗎?母親撲哧一笑,你不覺得自己跟紅隼爸爸很像嗎?一個地上跑,一個天上飛。
車子駛過幾條街,路邊一片綠意深深的菜園。守園人的小孫女蹦蹦跳跳跟過來,哥哥,我?guī)湍隳猛白雍脝??豌豆想了想,把桶遞給了她。
小妹妹問一片像蝴蝶的菜花名字,豌豆平淡道,蠶豆花。母親暗暗稱奇,他只從繪本或電視中看過,就能毫不猶豫地與現(xiàn)實生活對上號!倆小朋友邊挖蚯蚓邊對話,豌豆有問必答。母親發(fā)現(xiàn),兒子跟同齡人比跟成人交流流暢許多。媽媽希望時光慢一些,好細細品味兒子的思維與表達。也真想讓孩子的爸爸聽一聽。
田老師提醒,紅隼受保護,不能人工投喂。豌豆有些沮喪。田老師安慰說,紅隼生存能力很強,不用擔心。它們屬于天空和森林,自由自在最好。豌豆笑了。
母子二人走到陽臺,發(fā)現(xiàn)紅隼爸爸媽媽正在喂孩子,面前竟有十幾只新捉的蟲子,紅隼的生存能力很強。豌豆風卷殘云地吃著香蕉,眼睛一刻也沒離開鳥巢。
飯后,母親走進書房時,豌豆趴在桌邊睡著了。母親輕輕從他肘邊抽出畫本,這是兒子的新作:一只大鳥嘴里銜著一只蟲子,另一只大鳥一旁側臉看著它。銜著蟲子的大鳥,右翅張開著。旁邊寫了五個字:爸爸喂孩子。
母親一手捂著嘴,眼里和喉嚨,頓時有幾股熱流同時洶涌而出……
(選自《人民文學》2023年第3期,有刪改)
6.下列對文本相關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
A.小說通過“母親的在場"與“父親的缺席”的對照,深情謳歌了都市女性的堅韌和偉大,母親的含辛茹苦、不離不棄與父親的逃避退縮形成了鮮明對照。
B.小說開篇豌豆連續(xù)兩聲“媽媽"的呼喚讓媽媽欣喜異常,也讓讀者動容,而小說結尾豌豆畫的新作《爸爸喂孩子》讓媽媽淚流滿面,也讓讀者陷入深思。
C.作品以寄居都市檐下的紅隼鳥頑強生存為主線,以豌豆母子的生活和情感為輔線,編織了豌豆與父母、紅隼之間“缺席與在場”的故事。
D.《紅隼》的寫作向我們傳遞著文學的溫度,它深刻地表達了一種人情和關懷的同時,也表達了自然生態(tài)與人文生態(tài)的有機融合。
7.下列對文本的分析鑒賞,不正確的一項是()
A.小說通過“雄鳥的在場"與“父親的缺席”的對照,彰顯了“動物界的頑強"和“都市人的渺小”。
B.右翅受傷的紅隼爸爸,卻口銜蟲子勤喂紅隼寶寶。小說中的這個情節(jié),和豌豆全家形成了隱性映照。
C.爸爸不是《紅隼》的承重梁,但卻是具有心靈探查意義的特殊人物,是觀察小說內質不可或缺的關鍵節(jié)點。
D.《紅隼》寫自閉癥兒童,小說把主要著力點放在父母含辛茹苦、勞累卻很難獲得回報的催淚故事的講述上。
8.這篇小說的標題是以動物命名,請分析標題的作用。
9.有評論說:本小說主題是“在場"與“缺席”:母親的在場與父親的缺席;雄鳥的在場與父親的缺席;成人的在場與兒童的缺席。請結合文本分析佐證評論的觀點。
二、文言文閱讀
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題。
文本一:
晏子為莊公臣,言大用,每朝,賜爵益邑。俄而不用,每朝,致邑與爵。爵邑盡,退朝而乘,嘖然而嘆,終而笑。其仆曰:“何嘆笑相從數(shù)也?"晏子曰:“吾嘆也,哀吾君不免于難;吾笑也,喜吾自得也,吾亦無死矣?!贝掼坦麖s莊公。晏子立崔杼之門,從者曰:“死乎?"晏子曰:“獨吾君也乎哉?吾死也?”曰:“行乎?"曰:“獨吾罪也乎哉?吾亡也?”曰:“歸乎?"曰:“吾君死,安歸?君民者豈以陵民社稷是主臣君者豈為其口實社稷是養(yǎng)故君為社稷死則死之為社稷亡則亡之若君為己死而為己亡,非其私昵,孰能任之?且人有君而弒之,吾焉得死之?而焉得亡之?將庸何歸?”門啟而入。崔子曰:“子何不死?子何不死?"晏子曰:“禍始吾不在也,禍終吾不知也,吾何為死?且吾聞之,以亡為行者不足以存君,以死為義者不足以立功。嬰豈其婢子也哉?其縊而從之也?”遂袒免,坐,枕君尸而哭,興,三踴而出。人謂崔子必殺之,崔子曰:“民之望也,舍之得民。"
(節(jié)選自《晏子春秋內篇雜上第五》)
文本二:
晏平仲嬰者,萊之夷維人也。事齊靈公、莊公、景公,以節(jié)儉力行重于齊。既相齊,食不重肉,妾不衣帛。其在朝,君語及之,即危言;語不及之,即危行。國有道,即順命;無道,即衡命。以此三世顯名于諸侯。太史公曰:吾讀《晏子春秋》,詳哉其言之也。既見其著書,欲現(xiàn)其行事,故次其傳。方晏子伏莊公尸哭之,成禮然后去,豈所謂“見義不為無勇”者邪?至其諫說,犯君之顏,此所謂“進思盡忠,退思補過"者哉!假令晏子而在,余雖為之執(zhí)鞭,所忻慕焉。
(節(jié)選自《史記管晏列傳》)
10.下列對文中畫框部分的斷句,正確的一項是()
A.君民者/豈以陵民/社稷是主/臣君者豈為/其口實/社稷是養(yǎng)/故君為社稷死則死之/為社稷亡則亡之/
B.君民者/豈以陵民/社稷是主/臣君者/豈為其口實/社稷是養(yǎng)故君/為社稷死則死之/為社稷亡則亡之/
C.君民者/豈以陵民/社稷是主/臣君者/豈為其口實/社稷是養(yǎng)/故君為社稷死則死之/為社稷亡則亡之/
D.君民者/豈以陵民/社稷是主/臣君者豈為/其口實/社稷是養(yǎng)故君/為社稷死則死之/為社稷亡則亡之/
11.下列對文中加粗的詞語及相關內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
A.莊公,即齊莊公。公,爵位名,古代五等爵位中的第一等。
B.“弒莊公”意為殺死莊公,“弒"在古代專指臣殺君,下殺上。
C.袒免,即露出左臂,脫去帽子用白布纏頭,是古代一種較輕的喪禮。
D.“進思盡忠”的“進"與《岳陽樓記》中“是進亦憂”的“進"含義不同。
12.下列對原文有關內容的概述,不正確的一項()
A.齊莊公起初很信任晏子,多采納他的意見,經(jīng)常賜他爵位,增加封邑,后來就不再采納他的意見了,并不斷剝奪他的爵位和封邑。
B.晏子在他的爵位和封邑都被剝奪干凈后,先嘆后笑,因為他預料到齊莊公一定會被崔杼殺死,也預料到崔杼一定不會加害于他。
C.晏子認為君臣都要為國家服務,如果君主不是為國家利益而死,而是為個人利益而死,那么作為臣子就沒有義務為君主殉死。
D.晏子雖然沒有為君主殉死,但是他卻不怕冒犯崔杼,他坐在地上,將頭靠在齊莊公的尸體上痛哭,以此表達了對齊莊公的哀悼。
13.把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
(1)人謂崔子必殺之,崔子曰:“民之望也,舍之得民?!?/p>
(2)方晏子伏莊公尸哭之,成禮然后去,豈所謂“見義不為無勇"者邪?
14.司馬遷感嘆道:“假令晏子而在,余雖為之執(zhí)鞭,所忻慕焉?!闭埥Y合文本簡要分析司馬遷為什么如此仰慕晏子。
三、詩歌鑒賞
古代詩歌閱讀。
水調歌頭·和馬叔度游月波樓
辛棄疾
客子久不到,好景為君留。西樓著意吟賞,何必問更籌?喚起一天明月,照我滿懷冰雪,浩蕩百川流。鯨飲未吞海,劍氣已橫秋。
野光浮,天宇迥,物華幽。中州遺恨,不知今夜幾人愁。誰念英雄老矣,不道功名蕞爾,決策尚悠悠。此事費分說,來日且扶頭。
15.下列對這首詞的理解和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首句寫游樓,先以“久不到"作反襯,再以“為君留”好景,表明乘興而來。
B.明月皎皎,心胸像雪一樣潔白,像百川一樣浩蕩。詞人既寫景,又是寫情。
C.下片開頭再次描繪夜月下景物的清美,情勢上由上片的豪邁轉入沉思的格調。
D.全詞顯出稼軒詞的主導風格。藝術上借典故抒情,依舊含蓄深沉,很耐尋味。
16.這首《水調歌頭》一如既往延續(xù)了辛棄疾典型的慷慨激昂卻又憤慨悲壯的詞風,請結合全詞分析。
四、默寫題
17.補寫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將進酒》舉古人為例,呼應只有飲者留其名,表現(xiàn)自我憂憤不平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春江花月夜》中勾勒出一幅江潮連海,月共潮生的春江月夜的壯麗畫面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人貴有自知之明,了解別人是一種智慧,正確地認識自我更是難能可貴,《老子》四章中“_____________,"恰好說明了這一深刻的道理。
五、語言表達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題。
紅色是火的顏色,人類從“①__________”步入“火燔熟食”,火的出現(xiàn)也為陶器的生產(chǎn)發(fā)明提供了制作條件,火的使用是人類文明的一大進步??梢哉f,原始先民的紅色崇拜是同血與火長期打交道的結果。戰(zhàn)國末期的陰陽學家鄒衍根據(jù)五行相生相克提出五德終始說,以五正色來表現(xiàn)朝代的更替:“五德從所不勝,虞土、夏木、殷金、周火?!逼渲?,周以火克商金,其色尚赤?!抖Y記·檀弓》有“夏后氏尚黑"殷人尚白”“周人尚赤"的記載。周朝以紅色為正統(tǒng),此后歷朝亦以紅色為尊。
紅色還象征著忠貞。我們常用“丹心”“紅心"來形容忠誠之士?!阿赺_________”指如嬰孩般純凈質樸的心靈,后多指報國之心。南宋文天祥的千古絕唱“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用“丹心”指代自己的愛國之心。今天,我們仍以“紅心赤膽"紅心向陽”這些詞,來表現(xiàn)我們對黨和國家的忠誠。
鑒往可以知來,紅色基因就是要傳承。青色磚墻、紅旗飄揚的一大會址,a__________,b__________《人民日報》新媒體曾在春節(jié)期間推出新春賀卡H5互動產(chǎn)品,一個個紅色“地標"的賀卡封面,一句句溫馨暖人的新春祝福,讓參與者在定制屬于自己的賀卡中重溫黨史故事,在為祖國錦繡河山點贊時共憶崢嶸歲月。
18.請在文中橫線①②處填入恰當?shù)某烧Z。
19.仿照文中畫框句子,在a、b處續(xù)寫兩組句子,使其構成排比修辭。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題。
當日常生活逐漸被“數(shù)據(jù)化”,在算法推薦機制下,社交、購物平臺可以幫人們輕易過濾掉不熟悉、不認同、不喜歡的內容,這種投其所好式的①__________,不斷重復強化自我偏見和喜好。如此往復,人們接觸的信息,越來越單一,就像蠶寶寶吐的絲一樣,以“自我偏好"自以為是”絲網(wǎng)把自己包裹、封閉在繭房里……大數(shù)據(jù)時代,每個人都在“裸泳”,也在被算法“投喂”。被“投喂"的信息,不光是“同質化”的,還可以被“定制化"?!靶畔⒗O房”帶來的最大危害,就是在不知不覺中,壓縮著我們的知識面,剝奪了我們獨立思考以及自我糾偏的能力。有人將其稱之為大數(shù)據(jù)時代的“②__________”,這些大數(shù)據(jù)打造的“主題公園”里的“自嗨者"就是“井底之蛙”——他們每天只能看到“頭上的一片天”,卻以為看到的是“整個世界”。
“信息繭房”,這一概念由學者凱斯·桑斯坦在其2006年出版的著作《信息烏托邦——眾人如何生產(chǎn)知識》中提出。而如今,③__________,不僅存在于網(wǎng)絡世界,也廣泛存在于現(xiàn)實世界,不僅對網(wǎng)絡“原住民”造成影響,也對社會中不同圈層的人群帶來沖擊。說到底,“信息繭房"形成原因是“投其所好”,背后是“功利主義"在作祟。但無論是誰,過度沉溺于“舒適區(qū)”,僅憑“喜歡"卻失了“理性”,往往是危險的。無論從信息治理還是個人發(fā)展的角度,“破繭"都是一個具有現(xiàn)實意義的話題。個體分辨能力需要進一步提高,并不斷強化自我反思和批判性思維。在此過程中,商家們打響的是一場爭奪“注意力”的戰(zhàn)爭。當前,眾多信息聚合媒體基于用戶洞察技術和算法從海量信息中推送和挑選所謂“網(wǎng)民需要的信息"。如果這種手段使用不當,就會對“信息繭房”產(chǎn)生推波助瀾的作用。
20.下列句子的引號使用,與其他三項用法不相同的是()
A.就像蠶寶寶吐的絲一樣,以“自我偏好"自以為是”絲網(wǎng)把自己包裹。
B.大數(shù)據(jù)時代,每個人都在“裸泳”,也在被算法“投喂”。
C.他們每天只能看到“頭上的一片天”,卻以為看到的是“整個世界”。
D.過度沉溺于“舒適區(qū)”,僅憑“喜歡”卻失了“理性”,往往是危險的。
21.請在文中橫線處補寫文字,使整段語意完整連貫,內容貼切,邏輯嚴密。每處不超過8個字。
22.文中畫框部分有語病,請進行修改,將正確句子書寫在答題卡上。要求語言表達準確流暢,可增刪少量詞語,但不得改變原意。
六、材料作文
23.閱讀下面的材料,根據(jù)要求寫作。
本試卷語言文字運用Ⅱ提到——“信息繭房”束縛我們的理性與判斷,束縛我們思想的自由之翼,我們應當破繭,更應該思考如何破繭。
請結合以上材料寫一篇文章。要求:選準角度,確定立意,明確文體,自擬標題;不要套作,不得抄襲;不得泄露個人信息;不少于800。
參考答案
1.答案:A
解析:A.“自然聲響均具有天然的和諧節(jié)奏"說法錯誤。原文為“自然界的聲音之美離不開它天然的和諧節(jié)奏、而這正與人展現(xiàn)自己生命力量的要求相適應”,文中指的是“美的自然聲響”,并不是說自然聲響均具有天然的和諧節(jié)奏,選項曲解文意。
2.答案:B
解析:B.“‘聽聲類聲’通過視覺形象生動地描繪聽覺感受”張冠李戴,原文為“一旦改變思路將‘類聲’調整為‘類形’,揮筆的自由度驟然間增大,這時敘述對象已由無形的聲音事件變?yōu)橛行蔚囊曈X聯(lián)想”,可知應該是“聽聲類形”通過視覺形象生動地描繪聽覺感受,不是“聽聲類聲"。
3.答案:C
解析:結合原文“一旦改變思路將‘類聲’調整為‘類形’,揮筆的自由度驟然間增大,這時敘述對象已由無形的聲音事件變?yōu)橛行蔚囊曈X聯(lián)想”可知“聽聲類形"通過視覺形象生動地描繪聽覺感受。A.“萬壑雷”是“聽聲類聲"。B.“蕭蕭”“滾滾"是用象聲詞模擬聲音。C.詩人描繪了琴聲先“滑”后“澀"的兩種意境,“間關”之聲,輕快流利,似“鶯語花底”,視覺形象的優(yōu)美強化了聽覺形象的優(yōu)美,“幽咽”之聲,悲抑哽塞,似“泉流冰下”,視覺形象的冷澀強化了聽覺形象的冷澀,令人拍案叫絕。是典型的“聽聲類形”。D.主要是突出音樂的意象感和情緒意義。
4.答案:①“著色的聽覺"指的是聲音有色彩感。
②材料中朱光潛先生在《近代實驗美學》的事例介紹可以印證,有些人聽高音產(chǎn)生白色感覺,中音產(chǎn)生灰色感覺,低音產(chǎn)生黑色感覺,佐證了聲音有色彩感特點。
解析:
5.答案:①“嗚嗚咽咽”使用了聽聲類聲的方法,用哭泣的聲音寫出了笛聲低沉凄涼的特點;
②“裊裊悠悠"使用了聽聲類形的方法,以裊裊悠悠擺動的狀態(tài)寫出了聲音細長,從遠處飄搖而至的特點。
③笛聲的凄涼激發(fā)了賈母和眾人的凄涼寂寞之感,暗示了賈家日暮途窮的結局,豐富了作品的藝術表現(xiàn)力,引發(fā)讀者更好地感知賈府的衰亡之音。
解析:
6.答案:C
解析:C.作品以寄居都市檐下的紅隼鳥頑強生存為主線,以豌豆母子的生活和情感為輔線——主線和輔線弄反了,應該是“以豌豆母子的生活和情感為主線”。
7.答案:D
解析:D.《紅隼》寫自閉癥兒童,小說把著力點放在父母含辛茹苦、勞累卻很難獲得回報的催淚故事的講述上——小說著力點恰恰不在此,且父母含辛茹苦也不準確。
8.答案:①小說標題以動物“紅隼"命名,將主線與輔線交織,小說情節(jié)得以一步步推進,作品的主題得到了深化,從單一的都市家庭倫理問題轉向了社會問題與生態(tài)問題復線敘事、多義交織。
②同樣是“父親”,同樣是“有傷”,身體受傷的雄鳥始終守護著幼鳥和雌鳥,而自稱心里受傷的父親卻做了逃兵,兩個“有病的父親”做出了截然不同的選擇,小說借自然的視角,透視、拷問人情和人性。從人類是自然的主人、到人類與自然和諧共生、再到自然對人類的療救和撫慰。
解析:
9.答案:小說通過對比手法,寫出了在場與缺席,從而深化主旨。
①母親的在場與父親的缺席:小說在對“媽媽"的呼喚中開篇,在對“爸爸喂孩子”的渴盼中結束。“在求醫(yī)問道的途中,媽媽辭了職。爸爸出差變得多起來,時間也一次比一次長。"他變得有些急躁不耐?!?/p>
②雄鳥的在場與父親的缺席:“豌豆說,挖好多蚯蚓,媽媽吃,爸爸也吃。"這是兒子的新作……旁邊寫了五個字:爸爸喂孩子?!?/p>
③成人的在場與兒童的缺席:“倆小朋友邊挖蚯蚓邊對話,豌豆有問必答。兒子跟同齡人交流,比跟成人交流流暢許多”,原來豌豆不是不會交流,他只是沒有一個合適的交流對象而已。
解析:
10.答案:C
解析:正確標點:君民者,豈以陵民?社稷是主。臣君者,豈為其口實?社稷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2025版塔吊租賃與驗收及付款合同3篇
- 二零二五版科技公司股份交易與反壟斷合規(guī)合同3篇
- 二零二五年度共享辦公空間租賃與服務合同2篇
- 二零二五年度咖啡廳高品質咖啡豆供應合同3篇
- 2025年度個人向科技公司借款合同2篇
- 二零二五年度商業(yè)街區(qū)臨時攤位租賃及管理服務合同2篇
- 2025年度“銷售合同”英文翻譯與海外市場品牌推廣合作框架3篇
- 2025年度木地板施工安全與質量責任合同4篇
- KTV員工勞動合同范本
- 2025年度煤礦井巷工程應急救援預案編制合同
- 2023-2024學年度人教版一年級語文上冊寒假作業(yè)
- 空氣動力學仿真技術:格子玻爾茲曼方法(LBM)簡介
- 對表達方式進行選擇與運用
- GB/T 18488-2024電動汽車用驅動電機系統(tǒng)
- 投資固定分紅協(xié)議
- 高二物理題庫及答案
- 職業(yè)發(fā)展展示園林
- 七年級下冊英語單詞默寫表直接打印
- 2024版醫(yī)療安全不良事件培訓講稿
- 中學英語教學設計PPT完整全套教學課件
- 移動商務內容運營(吳洪貴)項目五 運營效果監(jiān)測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