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中學高一上學期第一次月考語文試題(含答案)_第1頁
民族中學高一上學期第一次月考語文試題(含答案)_第2頁
民族中學高一上學期第一次月考語文試題(含答案)_第3頁
民族中學高一上學期第一次月考語文試題(含答案)_第4頁
民族中學高一上學期第一次月考語文試題(含答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1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民族中學高一上學期第一次月考語文試題(含答案)曲靖市民族中學高一年級第一次月考試卷

語文

全卷滿分150分,考試時間150分鐘。

注意事項:

1.答題前,先將自己的姓名、準考證號填寫在試卷和答題卡上,并將條形碼粘貼在答題卡上的指定位置。

2.請按題號順序在答題卡上各題目的答題區(qū)域內作答,寫在試卷、草稿紙和答題卡上的非答題區(qū)域均無效。

3.選擇題用2B鉛筆在答題卡上把所選答案的標號涂黑;非選擇題用黑色簽字筆在答題卡上作答;字體工整,筆跡清楚。

4.考試結束后,請將試卷和答題卡一并上交。

5.本卷主要考查內容:必修上冊第一單元、第六單元第一課《勸學》,初中古詩文必背篇目。

一、現(xiàn)代文閱讀(35分)

(一)現(xiàn)代文閱讀Ⅰ(本題共5小題,19分)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1~5題。

材料一:

古往今來,“勤儉節(jié)約"體現(xiàn)了中華民族的價值取向和道德風尚,留下了“歷覽前賢國與家,成由勤儉破由奢”的歷史警思。習近平總書記一直提倡“厲行節(jié)約、反對浪費"的社會風尚,多次強調要保持艱苦奮斗、勤儉節(jié)約的作風,并率先垂范,以身作則。

艱苦奮斗、勤儉節(jié)約,是中華民族的傳統(tǒng)美德,也是我們黨的優(yōu)良傳統(tǒng)和作風。翻開我們黨的百年歷史畫卷,艱苦奮斗、勤儉節(jié)約的故事更是比比皆是。當年,美國作家埃德加·斯諾先生到延安采訪,從毛澤東、朱德、周恩來、張聞天等一批革命家住窯洞、吃小米、穿補丁衣的儉樸生活中,發(fā)現(xiàn)了一種非常偉大的力量,稱其為“東方魔力”,并斷定這是“興國之光"。正因為有了這種“東方魔力”“興國之光”,我們的百年大黨永葆先進性和純潔性,永葆青春活力,永遠得到人民擁護和支持,始終保持一往無前的高昂士氣、所向披靡的英勇斗志,直面各種艱難險阻而無往不勝。

回顧歷史,審視現(xiàn)實,“不論我們國家發(fā)展到什么水平,不論人民生活改善到什么地步,艱苦奮斗、勤儉節(jié)約的思想永遠不能丟”?!肮?jié)儉樸素、力戒奢靡,是我們黨的傳家寶?,F(xiàn)在,我們生活條件好了,但艱苦奮斗的精神一點都不能少,必須堅持以儉修身、以儉興業(yè),堅持厲行節(jié)約、勤儉辦一切事情。"梳理習近平總書記關于艱苦奮斗、勤儉節(jié)約的重要論述,讓我們更加清醒地認識到,國以艱苦奮斗而興,人以勤儉節(jié)約而立。一個國家、一個民族對艱苦奮斗、勤儉節(jié)約的態(tài)度,折射著價值標準和文明程度,昭示著這個國家和民族的發(fā)展前景。繼承和弘揚這種“東方魔力”和“興國之光”,既是修身養(yǎng)德,更是家國情懷。

俗話說“富不過三代”,因為第一代人創(chuàng)業(yè),懂得勤儉持家;第二代人,有了充實的物資基礎,節(jié)儉意識開始淡化;到了第三代則是無度揮霍,將家敗光。作為新時代的追夢人,絕不能讓“富不過三代"的俗話在我們身上應驗。走進新時代,踏上新征程,必須切記、切記、再切記:作為凝聚黨心民心的重要法寶,艱苦奮斗、勤儉節(jié)約的優(yōu)良傳統(tǒng)和作風永遠不能丟、不能忘。否則,就會改變性質、改變顏色,在不知不覺中走向懈怠,在舒舒服服中迷失方向,在表面風光中陷入衰敗淪落,失去人民、失去未來。這絕不是危言聳聽。

人無儉不立,家無儉不旺,黨無儉必敗,國無儉必亡。這是歷史留下的忠告,也是現(xiàn)實發(fā)出的警報。我們黨靠艱苦奮斗、勤儉節(jié)約一路走來,更要靠艱苦奮斗、勤儉節(jié)約繼往開來。習近平總書記關于艱苦奮斗、勤儉節(jié)約的重要論述,堪稱新時代中國共產黨人的宣言,宣示了“永遠不能丟”的堅定信念,昭示了“永遠不能忘"的堅強決心。我們要深刻領悟,全面踐行,付諸實踐,見諸行動,真正做到自覺追求、弘揚時代新風,讓“東方魔力”常在、“興國之光"長明。這是我們攻堅克難、走向勝利的重要保證,也是我們迎接挑戰(zhàn)、面向未來的活力源泉、底氣所在。

(摘編自《勤儉節(jié)約是我們黨永葆青春活力的傳家寶》)

材料二:

盡管我國糧食生產連年豐收,對糧食安全還是始終要有危機意識,全球新冠肺炎疫情所帶來的影響更是給我們敲響了警鐘。如何采取有效措施,建立長效機制,堅決制止餐飲浪費行為?

制度建設,剛性約束

將反對浪費行動納入法治軌道,依法制止、防范和懲處浪費行為,才能從根本上制止浪費行為,形成“不敢”“不能"不易”浪費的長效機制。

通過制定法律或者作出決定等形式,對制止餐飲浪費行為作出具體明確規(guī)定,做到國家、社會、單位、家庭各個層面全覆蓋,糧食生產、儲存、消費等各個環(huán)節(jié)全覆蓋,從而建立勤儉節(jié)約、珍惜糧食的長效機制。

切實遏制公款消費中的各種違規(guī)違紀違法現(xiàn)象。紀檢監(jiān)察機關持續(xù)強化執(zhí)紀、監(jiān)督、問責,對公務支出、公款消費相關行為緊盯不放,對“舌尖上的腐敗"問題堅決懲治,杜絕各類鋪張浪費、違法違規(guī)行為的發(fā)生。

宣傳教育,道德養(yǎng)成

大力宣傳浪費可恥、節(jié)約為榮的思想觀念,讓節(jié)約資源、珍惜糧食的理念家喻戶曉、人人皆知,讓厲行節(jié)約、反對浪費的共識化為切切實實的行動。積極開展杜絕“舌尖上的浪費”公益活動,發(fā)動普通消費者、餐飲企業(yè)、公益組織參與其中。

在學校推進節(jié)約糧食教育,從學生個人品行的評價,到班級之間的評比,都應該建立針對浪費糧食行為的負面評價制度。學校在保證學生營養(yǎng)的前提下精準供餐,有助于減少學校整體的浪費,實現(xiàn)“食堂光盤"。還可以通過探索光盤行動的激勵機制,比如“光盤換水果”等方式,引導學生適量點餐、主動光盤。

(摘編自《全國政協(xié)委員熱議堅決制止餐飲浪費行為》)

1.下列對材料相關內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勤儉節(jié)約,是中華民族的傳統(tǒng)美德,是立人、立家、立國的重要保證,也是我們黨的優(yōu)良傳統(tǒng)和作風。

B.一個國家和民族對艱苦奮斗、勤儉節(jié)約的態(tài)度,體現(xiàn)出其文明程度,也預示著這個國家和民族的發(fā)展前景。

C.艱苦奮斗、勤儉節(jié)約的優(yōu)良傳統(tǒng)是凝聚黨心民心的重要法寶,我們要時時牢記,不可懈怠,更不能丟、不能忘。

D.全球新冠肺炎疫情給我國糧食安全帶來了重大的危機,盡管我國糧食生產連年豐收,但仍經不起疫情的沖擊。

2.根據(jù)材料內容,下列說法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材料一與材料二都談到了勤儉節(jié)約,但論述的內容和重心并不相同。

B.國以奮斗而興,人以勤儉而立,弘揚民族優(yōu)良傳統(tǒng)是修身養(yǎng)德,也是家國情懷的體現(xiàn)。

C.若將制止、防范和懲處浪費行為納入法律的范疇,可以完全杜絕浪費行為。

D.在學校推進節(jié)約糧食的教育方式多樣,既要建立激勵機制,也要推行負面評價機制。

3.下列選項,屬于材料一中“東方魔力"的一項是(3分)()

A.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云帆濟滄海?!畎住缎新冯y》

B.侈而惰者貧,而力而儉者富?!俄n非子·顯學》

C.奢侈的必然后果——風化的解體——反過來又引起了趣味的腐化?!R梭

D.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周易》

4.材料一運用了多種論證方法,請簡要分析。(4分)

5.如何在當代高中生中推行“勤儉節(jié)約”?請結合兩則材料談談你的看法。(6分)

(二)現(xiàn)代文閱讀Ⅱ(本題共4小題,16分)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6~9題。

百合花

茹志鵑

一九四六年的中秋。

我們文工團的幾個同志,由主攻團的團長分派到各個戰(zhàn)斗連去幫助工作。大概因為我是個女同志吧,團長最后才叫一個通訊員送我到前沿包扎所去。到包扎所時已是下午兩點鐘了,那里已有幾個衛(wèi)生員在弄著紗布棉花。滿地上都是用磚頭墊起來的門板,算作病床。

我們剛到不久,來了一個鄉(xiāng)干部,一邊放東西,一邊喘息地喝水,同時還掏出一包飯團來嚼著。他說的什么我沒大聽清。好像是說被子的事,要我們自己向老百姓去借,因為部隊上的被子還沒發(fā)下來。

我和通訊員到附近一個村子,進村后分頭去動員。不一會,我借到兩條棉絮,一條被子,手里抱得滿滿的;通訊員從對面走來,兩手卻是空空的。

“女同志,你去借吧!……老百姓死封建?!?

“哪一家?你帶我去?!蔽夜烙嬕欢ㄊ撬f話不對,說崩了。走進老鄉(xiāng)的院子里,只見堂屋里靜靜的,房門上垂著一塊藍布紅額的門簾,門框兩邊貼著鮮紅的對聯(lián)。我們向里“大姐、大嫂"地喊。一會兒門簾一挑,露出個年輕媳婦來。這媳婦長得很好看,高高的鼻梁,彎彎的眉,額前一溜蓬松松的劉海。我看她頭上已硬翹翹的挽了髻,便大嫂長大嫂短地道歉,訕訕地開口借被子。被子拿出來,我才明白她剛才為什么不肯借了。原來這是一條里外全新的新花被子,上面撒滿白色百合花。

她好像是在故意氣通訊員,把被子朝我面前一送,說:“抱去吧。”我一努嘴,叫通訊員來拿。他繃著臉,垂著眼皮,接過被子,慌慌張張地轉身就走。不想他一步還沒有走出去,就聽見“嘶"的一聲,衣服掛住了門鉤,在肩膀處掛下一片布來,口子撕得不小。那媳婦一面笑著,一面趕忙找針拿線,要給他縫上。通訊員卻高低不肯。走出門不遠,有人告訴我們,剛才那位年輕媳婦,是剛過門三天的新娘子,這條被子是她唯一的嫁妝。

包扎所的工作人員很少,鄉(xiāng)干部動員了幾個婦女幫我們,那位新媳婦也來了。后來她問我:“那位同志弟到哪里去了?”我說到前沿去了。她不好意思地笑了:“剛才借被子,他可受我的氣了!"說完,動手把借來的幾十條被子、棉絮,整整齊齊地分鋪在門板上。我看見她把自己那條白百合花的新被,鋪在了外面屋檐下的一塊門板上。

天黑了,天邊涌起一輪滿月。我們的炮響起不久,斷斷續(xù)續(xù)地有幾個傷員下來,包扎所的空氣立即緊張起來。我拿著小本子,去登記他們的姓名、單位。我不能解除他們任何痛苦,只能帶著那些婦女,給他們拭洗身上的污泥血跡,或是喂一點飯食。那些婦女又羞又怕,就是放不開手來,特別是那新媳婦。我跟她說了半天,她才紅了臉,同意做我的下手。

又下來一個重傷員。屋里鋪位都滿了,我就把他安排在屋檐下的那塊門板上。一個上了年紀的擔架員,大概把我當作醫(yī)生了,抓住我的膀子說:

“大夫,你可無論如何要想辦法治好這位同志呀!他自己一下子撲在冒煙的手榴彈上……”

只見新媳婦端著水站在床前,“啊"了一聲。我看見的是一張十分年輕稚氣的圓臉,原來棕紅的臉色,現(xiàn)已變得灰黃。他安詳?shù)睾现郏娧b的肩頭上,露著那個大洞,一片布還掛在那里。我強忍著眼淚,給那些擔架員說了些話,打發(fā)他們走了?;剞D身看見新媳婦已移過一盞油燈,解開他的衣服。她剛才那種忸怩羞澀已經完全消失,只是莊嚴而虔誠地給他拭著身子……等我和醫(yī)生拿了針藥趕來,新媳婦正側著身子坐在他旁邊,低著頭,一針一針地在縫他衣肩上那個破洞。醫(yī)生聽了聽通訊員的心臟,默默地站起身說:“不用打針了。”

新媳婦卻像什么也沒看見,什么也沒聽到,依然拿著針,細細地、密密地縫著那個破洞。我實在看不下去了,低聲地說:“不要縫了。"她卻對我異樣地瞟了一眼,低下頭,還是一針一針地縫。

衛(wèi)生員讓人抬了一口棺材來,動手揭掉他身上的被子,要把他放進棺材去。新媳婦這時臉發(fā)白,劈手奪過被子,狠狠地瞪了他們一眼。自己動手把半條被子平展展地鋪在棺材底,半條蓋在他身上。衛(wèi)生員為難地說:“被子……是借老百姓的。”

“是我的——"她氣洶洶地嚷了半句,就扭過臉去。在月光下,我看見她眼里晶瑩發(fā)亮,我也看見那條棗紅底色上灑滿白色百合花的被子。

(有刪節(jié))

6.下列對本文相關內容的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小說的開頭寫分派文工團人員到戰(zhàn)斗連去幫助工作,接著寫向老百姓借被子,較詳細地以某戰(zhàn)斗連為焦點記敘了軍隊在緊急情況下有條不紊的備戰(zhàn)全過程。

B.作者善用白描,文中“我們走進老鄉(xiāng)的院子里”后的描寫,使讀者像一個見證者,站在近旁,聽著屋子里的“響動”,看著通訊員“頗不服氣”的樣子。

C.小通訊員為借被子向“我"求助時欲言又止;“我”向新媳婦解釋后,她只是笑,卻不說明第一次借被子時的情形,這兩處“留白"都引發(fā)了讀者聯(lián)想。

D.小說以“我”的視角敘事寫人,不僅巧妙地在小通訊員和新媳婦之間穿針引線,而且將“借被"獻被”的情節(jié)天衣無縫地連接起來,使結構謹嚴有序。

7.下列對小說相關內容和藝術特色的分析鑒賞,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百合花》是一篇將戰(zhàn)爭主題和人性審美意蘊巧妙結合的佳作,對戰(zhàn)爭的描寫用筆儉省,而對通訊員、新媳婦則不惜筆墨,從中我們能體會作者的審美感受。

B.小說中有不少意蘊豐富的意象,如“百合花”,一方面指被子上的百合花圖案,預示新婚夫妻百年好合;另一方面又象征了年輕媳婦的樸實美麗與純潔無瑕。

C.“你去借吧!……老百姓死封建?!北磉_通訊員因沒借到被子而看不起新媳婦,也為他得知真相后自責埋下伏筆,兩處省略號則勾勒出他不善言辭的窘態(tài)。

D.“天邊涌起一輪滿月"的描寫充滿了詩情畫意,它為人物活動提供了背景,對戰(zhàn)斗的激烈殘酷起到了反襯作用,同時對人物的思想情感美起到了正襯作用。

8.小說的女主人公,不是姑娘,也不是大嫂,作者有意設定為新娘、新媳婦,有何妙處?請簡要說明。(4分)

9.分析新媳婦的態(tài)度與情感的轉變。(6分)

二、古代詩文閱讀(35分)

(一)文言文閱讀(本題共5小題,20分)

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題。

材料一:

吾嘗終日而思矣,不如須臾之所學也;吾嘗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見也。登高而招,臂非加長也,而見者遠;順風而呼,聲非加疾也,而聞者彰。假輿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絕江河。君子生非異也,善假于物也。

積土成山,風雨興焉;積水成淵,蛟龍生焉;積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備焉。故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海。騏驥一躍,不能十步;駑馬十駕,功在不舍。鍥而舍之,朽木不折;鍥而不舍,金石可鏤。蚓無爪牙之利,筋骨之強,上食埃土,下飲黃泉,用心一也。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鱔之穴無可寄托者,用心躁也。

(節(jié)選自《荀子》)

材料二:

予少時讀書,一見輒能誦。暗疏之,亦不甚失。然負此自放,喜從滑稽飲酒者游,旬朔之間,把卷無幾日。故雖有強記之力,而常廢于不勤。

比數(shù)年來,頗發(fā)憤自懲艾悔前所為而聰明衰耗殆不如曩時十一二。每閱一事,必尋繹數(shù)終,掩卷茫然,輒復不省。故雖有勤勞之苦,而常廢于善忘。

嗟夫!敗吾業(yè)者,常此二物也。比讀《齊史》,見孫搴答邢詞曰:“我精騎三千,足抵君羸卒數(shù)萬。”心善其說,因取“經"傳”“子"史”之可為文用者,得若干條,勒為若干卷,題曰《精騎集》云。

噫!少而不勤,無知之何矣。長而善忘,庶幾以此補之。

(節(jié)選自秦觀《勸學》)

10.材料二畫波浪線的部分有三處需要斷句,請用鉛筆將答題卡上相應位置的答案標號涂黑,每涂對一處給1分,涂黑超過三處不給分。(3分)

頗發(fā)憤A自懲艾B悔前C所為D而聰明E衰耗F殆不如曩時G十一二。

11.下列對文中加點詞語的相關內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假,借助,與《送東陽馬生序》“以是人多以書假余"的“假”意思相同。

B.駕,一天的行程?!榜w馬十駕"意思是劣馬拉車走十天。

C.《荀子》,大部分為荀子自著,其余為荀子弟子記錄的荀子言論和思想觀點。

D.“而常廢于不勤”與《勸學》“冰,水為之,而寒于水"的“于”用法不同。

12.下列對選文有關內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荀子的《勸學》,善用比喻來闡述道理。像選文中的第一段,便用同類事物設喻,從相同的角度反復說明問題,強調觀點。

B.荀子在《勸學》選文中的第二段,只運用了比喻論證,論證了學習應該注重積累,持之以恒,專心致志。

C.秦觀在《勸學》中講述了自己幼時讀書不勤奮,成人后開始發(fā)憤讀書,可是聰明卻遠不如從前。

D.秦觀在《勸學》中說到不勤奮和善忘讓他荒怠了學業(yè),但看到孫搴答邢詞中的句子,深表贊同。

13.把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8分)

(1)蚓無爪牙之利,筋骨之強,上食埃土,下飲黃泉,用心一也。(4分)

(2)然負此自放,喜從滑稽飲酒者游,旬朔之間,把卷無幾日。(4分)

14.秦觀為何將所選文集命名為《精騎集》?請簡要概括。(3分)

(二)古代詩歌閱讀(本題共2小題,9分)

閱讀下面這首唐詩,完成15~16題。

登金陵鳳凰臺①

李白

鳳凰臺上鳳凰游,鳳去臺空江自流。

吳宮花草埋幽徑,晉代衣冠成古丘。

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②中分白鷺洲。

總為浮云能蔽日③,長安不見使人愁。

【注】①金陵:南京的古稱,六朝(東吳、東晉、南朝宋、南朝齊、南朝梁、南朝陳)古都。鳳凰臺:故址在金陵鳳凰山上。②二水:指秦淮河流經南京后,西入長江,被橫截其間的白鷺洲分為二支。一作“一水"。③浮云蔽日:比喻讒臣當?shù)勒媳钨t良。語出陸賈《新語·慎微篇》“邪臣之蔽賢,猶浮云之障日月也”。

15.下列對這首詩的理解和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這首詩把天荒地老的歷史變遷與悠遠飄忽的傳說故事結合起來抒志言情,格調高遠。

B.首聯(lián)寫金陵鳳凰臺如今“鳳去"臺空”,唯有江水依舊奔流不息,蘊含無限感慨。

C.頷聯(lián)“吳宮"晉代”兩詞,寫出鳳凰臺作為東吳東晉興亡的見證者,極富滄桑感。

D.頸聯(lián)表面寫景,實則寓意深沉,“落"和“分”字,表現(xiàn)了作者對國家敗落、百姓流離失所的傷痛之情。

16.本詩為詠史懷古類作品,請結合作品簡要分析本詩的抒情手法。(6分)

(三)名篇名句默寫(本題共1小題,6分)

17.補寫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1)《沁園春·長沙》中“_____________,"兩句,贊揚了“同學少年”關心國事,敢于寫出抨擊時政文字的革命精神。

(2)《勸學》中“___________"一句,以金屬變化來說明學習可以使人改變和提升,而“___________”一句,則說明了君子智慧明理行為無過的原因。

(3)王維在《山居秋暝》中以動寫靜,以有聲襯無聲來突出山中環(huán)境幽靜的句子是“_,"。

三、語言文字運用(20分)

(一)語言文字運用Ⅰ(本題共2小題,9分)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18~19題。

春天的早晨,陽光透過窗簾的縫隙,輕輕地灑在了書桌上。書桌上擺放著一盆綠蘿,它的葉子在陽光的照耀下顯得格外鮮綠。綠蘿旁邊,還有一本剛剛翻閱過的書,書頁微微卷曲,似乎還留有指尖的溫度。窗外,小鳥的歌聲清脆悅耳,它們似乎在慶祝這美好的一天。遠處的山巒在朝陽的映照下,輪廓分明,山色空蒙。

我坐在書桌前,感受著這一切,心中充滿了寧靜和愉悅。偶爾,拂過來的一陣微風帶來那院子里盛開的櫻花散發(fā)出的淡淡的香氣。空氣中彌漫著春天的氣息,讓人心曠神怡。

18.文中畫橫線處是個長句,請改成幾個較短的語句,可以改變語序,少量增刪詞語,但不得改變原意。(5分)

19.文中加點部分“它們似乎在慶祝這美好的一天”使用了什么修辭手法?請模仿這種修辭手法,寫一個描述自然景象的句子。(4分)

(二)語言文字運用Ⅱ(本題共3小題,11分)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20~22題。

在人們的印象中,抑郁癥病人總是表現(xiàn)出情緒低落、垂頭喪氣、反應遲鈍、思維遲緩、活動減少等癥狀,很少有人①。“微笑抑郁癥"是抑郁癥的一種,多發(fā)生在都市白領或者服務行業(yè)人員身上。病癥的根源往往與患者無法正確處理外界壓力有關。這類人在社會上給人的印象是呼風喚雨,無所不能。但是,②,也有困惑、苦惱、無奈、悲傷。由于“工作的需要”“面子的需要”,他們不愿向人傾訴這些負面情緒,白天大多數(shù)時間都面帶微笑,這種“微笑”往往不是發(fā)自內心深處的真實感受,而是一種負擔,久而久之成為情緒的抑郁。

和典型抑郁癥不同的是,“微笑抑郁癥"患者并不是每天縮在床上,與人喪失交往的能力,更是擁有比較好的社會功能,甚至令人誤以為社交能力比普通人更好。因此,很多家屬在他們出現(xiàn)異常行為時,都感受震驚或者難以相信。

20.下列句子中的“面子”和文中“面子的需要"中的“面子”,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項是(3分)()

A.那些講究的人,穿的皮襖都是有面子的,也就是外面罩著布的。

B.生態(tài)優(yōu)先,綠色發(fā)展,城市不僅美了“面子”,也富了“里子”。

C.公司會計挪用890萬打賞女主播,為面子一次刷200個“火箭"。

D.他涂上藥膏,夾上夾板,還給張四幾包活血止疼口服的藥面子。

21.請在文中橫線處補寫恰當?shù)恼Z句,使整段文字語意完整連貫,內容貼切,邏輯嚴密,每處不超過15個字。(4分)

22.文中畫波浪線的部分有語病,請進行修改,使語言表達準確流暢。可少量增刪詞語,但不得改變原意。(4分)

四、寫作(60分)

23.閱讀下面的材料,根據(jù)要求寫作。(60分)

在字典中,“擔當”作為動詞出現(xiàn),意思是接受并負起責任,意在強調行動的重要性?!皳?更是一種高尚的品質,植根在人們的心靈中。在生命的過程中,我們總會遇到關系到自己、家庭、國家、社會的一些事情,是怯弱地回避逃離,還是勇敢地站出來,擔當這份責任?

讀了以上材料,你有何感受與思考?請以“擔當”為主題,寫一篇文章,體現(xiàn)你的感受與思考。

要求:選準角度,確定立意,明確文體,自擬標題;不要套作,不得抄襲;不得泄露個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曲靖市民族中學高一年級第一次月考試卷·語文

參考答案、提示及評分細則

1.D(“全球新冠肺炎疫情給我國糧食安全帶來了重大的危機"于文無據(jù),根據(jù)材料二“全球新冠肺炎疫情所帶來的影響更是給我們敲響了警鐘”可知。)

2.C(“完全杜絕"說法錯誤,根據(jù)材料二可知是“可以從根本上制止”。)

3.B(根據(jù)材料一可知,“東方魔力"指的是中華民族自古以來所具有的“勤儉節(jié)約”的優(yōu)良品質。A項強調人要有自信心。不屬于“東方魔力"的內容。C項是外國人的名言,不屬“東方”的范疇。D項強調人要有勇往直前、不斷奮斗的精神。不屬于“東方魔力"的內容。)

4.示例:①舉例論證,如舉“毛澤東、朱德、周恩來、張聞天等一批革命家住窯洞、吃小米、穿補丁衣”的事例;②引用論證,材料中多處引用習近平的相關論述;③正反對比論證,正面論述了勤儉節(jié)約對黨的重要意義,反面論述丟掉勤儉節(jié)約的危害;④因果論證,如“正因為有了這種‘東方魔力’‘興國之光’,我們的百年大黨永葆先進性……";⑤假設論證,如“否則,就會改變性質、改變顏色,在不知不覺中走向……”。(每點2分,答出任意兩種即可。)

5.①宣傳毛澤東、朱德等老一輩有關勤儉節(jié)約的革命事跡,在情感價值觀上予以引導。②充分利用學校教育,在學校推進勤儉節(jié)約教育的負面評價機制和激勵機制等。③將道德教育與法制教育相結合,樹立“節(jié)儉光榮,浪費可恥"的道德觀念。(每點2分)

6.A(沒有寫備戰(zhàn)的全過程。)

7.C(理解不當。通訊員的話表達的是沒有借到被子的不滿,他得知真相后也沒有自責。)

8.①突出“新”字,更易于體現(xiàn)女性之美,進而以之襯托年輕通訊員的高大形象。②能夠突出那條白百合花被子的新與珍貴,更能表現(xiàn)她對革命的支持與對烈士的關愛,從而凸顯其心靈之美。③能為借被子、給傷員擦拭污泥血跡等情節(jié)提供心理依據(jù),使之更真實可信、生動感人。④更易于表現(xiàn)借被之難與幫忙之羞澀,從而反襯出軍民之間的感情的圣潔美好,突出小說的主旨。(每點2分,答出兩點即可)

9.①新媳婦本來不太情愿借被子給小通訊員,并拒絕了他。因為那是她唯一的嫁妝。但是出于善良,出于對軍人的敬意,她最終還是借了出去。②后來新媳婦跟著“我"給傷員們擦拭身上的污泥血跡時,非常忸怩害羞,只答應給“我”打下手。③當新媳婦發(fā)現(xiàn)小通訊員犧牲了,她受到震撼,于是不再忸怩羞澀,莊嚴而虔誠地給他擦拭身體,認真地給他縫補衣服,并把自己的新婚被子給他鋪在棺材里,表現(xiàn)了她對小通訊員的深切的哀悼和由衷的崇敬。(每點2分,意思對即可)

10.BDF(句意:我開始發(fā)奮讀書來懲戒自己,對之前所做的事情感到后悔;然而我的聰明卻已經衰竭許多了,幾乎不如過去時候的十分之一二。)

11.A(意思不同,后者意思是“借給"。)

12.B(“只運用了比喻論證”表述有誤,除了比喻論證,還有對比論證。)

13.(1)蚯蚓沒有銳利的爪子和牙齒,強健的筋骨,(卻能)向上吃到泥土,向下喝到地下的泉水,這是因為它心思專一。(“上"下”“一"各1分,定語后置句1分)

(2)但是(我卻)依仗這放縱自己,喜歡和巧言善辯、嗜好飲酒的人交往游樂,十天或一個月中,沒有幾天在閱覽書卷。(“自放”“滑稽飲酒者"旬朔”各1分,句意1分)

14.①受《齊史》中孫搴答邢詞的啟發(fā);②暗示他所選的對寫文章是有用的,是精華。(每點2分,答出兩點給3分,意思對即可)

15.D(“表現(xiàn)了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