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貌學與第四紀地質(zhì)學總復習_第1頁
地貌學與第四紀地質(zhì)學總復習_第2頁
地貌學與第四紀地質(zhì)學總復習_第3頁
地貌學與第四紀地質(zhì)學總復習_第4頁
地貌學與第四紀地質(zhì)學總復習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94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地貌學:是研究地表形態(tài)特征、成因、分布和形成發(fā)展規(guī)律的學科。

第四紀地質(zhì)學:是研究距今2.6Ma內(nèi)的沉積物、地層、生物、氣候、構造運動和地殼發(fā)展

歷史規(guī)律的學科。

全新世(統(tǒng))

廠(冰后期的堆積物)

第四紀(系)y

c晚更新世(上更新統(tǒng))

更新世(統(tǒng))

(四次冰期和三次《中更新世(中更新統(tǒng))

J訶冰期形成的堆積物)

I早更新世(下更新統(tǒng))

地貌形態(tài):指地上具有一定幾何形態(tài)的高低起伏。

地貌的基本要素一一地形面:地表面具不同坡度的面。

地形線:指兩種地形面相交而成的線。

地形線:2條以上地形線相交的點。

地貌基本單元指那些成因單純、體積小、單個分布的地貌形態(tài)。

地貌組合形態(tài)一一在空間分布上有?定規(guī)律、在成因上(起源)和發(fā)展過程(歷史)有聯(lián)系

的地貌單元組合在一起。Eg:山岳,盆地,平原,沙漠

地貌形態(tài)測量指標:①高度一一絕對高度相對高度

②坡度一一陡坡(>50°);中等坡(25-50°);緩坡(<25°)

③地面破壞程度一一地面切割密度:水道長度/單位面積

切割深度:分水嶺和臨近平原的高差

切割程度:水域面積/總面積

2地貌的相對等級

I.巨型地■,地球表面可以分為兩大地貌單元8大陸、

洋盆

n.:在巨型地貌基礎上進行劃分?

大陸又可分為山地、平原、盆地,是地貌學的主要研

究對象.

n.:山地又可進一步劃分為河谷、分水嶺

N.:河谷分為谷坡(包括階地)、谷底.

V.:在小型地貌基礎上進一步劃分.

大陶T山地T河谷T階地TUttfc

_________I--H---IH---IV---V

3地貌營力

-內(nèi)著力x

水平運動.本世紀板塊運動學說.喜山板決由于南美板塊的推進.始

新世以來,0.33~0?27c?/y,ifi成喜山的上升.

地,升Mh主要是新構迨運動對罡造現(xiàn)代地載起了主導作用.地光開

降主要形成中小型地貌.

巖漿活動,巖漿上升形成火山地形.溢出的第巖填平地形,形成熔巖

高原取平朦.

-外昔力:主要來自太陽能(風能、流水、風化、冰川等)?

-作用結果,削高,補低.

梅選氣候

內(nèi)夕卜地質(zhì)作用的相對弓雖度

A、地克的連續(xù)上升

-作用強度氈來越大,造成大峽谷,穩(wěn)定期短

B、地殼間歇性上升

-分水嶺與河谷高度不變,形成多緞階地或夷平

?o

<3、長期穩(wěn)定

-隨時間伸,分水幢降低,河谷降低,分水幔

接近河谷,寬河谷,低小丘陵。

4地貌的成因分類

4.1基本成因分類

A.外力地貌(氣候地貌)x以外力地質(zhì)作用主導而形

成的地貌,一般為侵蝕地—+堆積地貌的組合,其分布

規(guī)律受氣候條件的影響,具有明顯的緯度地帶性和垂直

地帶性。

B.內(nèi)力地貌(構造地貌):構地運動所地成的地貌.

據(jù)新構造運動直接造成地貌:青澳高原隆起,三峽

地形.

b劑蝕構造地貌,指已經(jīng)形成的地質(zhì)構造,經(jīng)過外

力風化剝蝕后,把其構造揭露出來。

c.火山地貌:由于火山地質(zhì)作用形成的地貌?

C.人工地貌

傾斜坡角度為40~45°的單面山,一般叫豬背嶺。

ffi2-22艇臺階(5軻山(b)、髓玲(c.d)

4地貌的成因分類

4.2形態(tài)組合分類(多因素分類)

■復雜,是一種多成因分類,關健走要找出形態(tài)

蛆合形成的主要原因,要考慮:

■形態(tài)杼在

■動力因素

■地質(zhì)枸造基礎

■地貌發(fā)展史

5地貌的年代

年代:

-指地領的主要特征形成以后的年代。

-只有等基本要素固定下來以后方能算年代.

注意:不能出組成坦加妁第層時代作為地ft

妁年代,尢共是角灶*tet.

5,現(xiàn)代地貌與古地貌

-現(xiàn)代地荻一指全新世的地貌,和當?shù)氐臍?/p>

候—致。

■古地貌二指地質(zhì)歷史上形成的地兼,參與

現(xiàn)代地形,和當時的古氣候一致。

如江漢平原的丘陵之上,多堆積風化紅土.為炎熱氣候

條件下形成OQ,現(xiàn)在的氣候為溫曖較濕.

地貌年代的確定方法:

I、地貌年代的相對順序:主要依據(jù)各個地貌單元之間的相互關系。

A:切割關系一一地貌發(fā)展中,新地貌切割老地貌。

B.過渡關系一一同一時期、不同地點形成不同的地貌或沉積物。

C掩埋關系一一地貌發(fā)展中,新的地貌或沉積物掩坦老的地貌或沉積物。

2、確定方法:

a.占生物法;b:年間法;c:其他方法,如測年法、歷史考占法等。

地院的發(fā)展

反映地凝的形成、發(fā)展和消亡的過程(地舐演

*t>;是在研1允地演靜態(tài)的特征基礎上,闡明

他舐的動赤變化過程.

現(xiàn)在地領仍處于不同的發(fā):展吩■<>

刁、地領形W的發(fā)屣速度較快,無f工程和環(huán)境研

先有重要價值3大型地看完發(fā)展時間較長,以地

質(zhì)時間尺度來計.

指根據(jù)地板的發(fā)展,可以劃分出若干個發(fā)展階段,

每一階段,都有它本身的特征,而后一階段又包

含前一階段的若干特征。如:坳谷包含沖溝。

-用地文期來表示地貌發(fā)展的階段性(也無期----指

以侵蝕和堆積為主的相互交替階&>O

WMDavis侵很能回學說

■即指假定有一地塊,原始面非常平級.在某一地質(zhì)時期突然抬升,

抬升后遭受河流的侵蝕和漉水剝蝕,根據(jù)刺蝕程度,分為,

a.幼年期(短暫而起伏迅速增加,高差大.形成V字形岐谷.)

bJft年期(起伏最強巖,地形變化最大.河谷侵蝕,斜坡大量發(fā)

育,峽谷交寬谷.)

老年期《起伏微弱而時間無限延長山坡消失,在分水嶺之間殘

存有小小的殘丘。

■形成老年期的時間帚很長。幼+壯景年期。老年期發(fā)及的終極狀

態(tài).即成為通率?,W.M.Davis認為世界上有加拿大地塊和中亞

地塊等2塊準平原)

這些只其階成帷,不反映時間關系Q

準平原:是規(guī)模較大的殘留地貌,它是在地殼處于長期穩(wěn)定和氣候比較濕潤條

件下風化剝蝕作用的結果,致使巖住、地質(zhì)構造的地貌差異逐漸縮小,形成向

海洋水準面趨近的平緩(或波狀)地形。

夷平面包括準平原、山麓面和刻蝕平原。

夷平面:準平原可以因隨后的地殼上升而抬高,再受流水侵蝕切割成為山地,

其頂部可以殘留準平原的遺跡,可以見到沙礫等松散沉積物。如一個地區(qū)一系

列的平坦山頂大致位于同一高度,則可能代表地質(zhì)時期中準平原的表面,稱為

夷平面。

第四紀沉積物的概念:沉積在陸地或海洋中的松散的礦物

質(zhì)顆粒與有機物質(zhì),如礫石、砂、粘土、碳酸鈣、生物殘

骸等。

具有一定的空間形態(tài),具有一定的成分、結構、杓造特征

(與一定的沉積環(huán)境相聯(lián)系),一般具有成層性(沉積地層)。

L

(1)松散性:習稱”“,也有甚至

的,如玄武巖掩蓋下的變質(zhì)殘積物、泉華、鈣板等。

(2)可移動性:訪形成過程中和形成之后.不斷進行

著破壞、搬運、再沉積作用和各種各樣的變化.

(3)巖相變化快:同期沉積物可在短距離內(nèi)發(fā)生相變,

如洪積扇,因而地層劃分對比困難,研究難度大.

(4)成因多樣

(5)不同程度地風化

(6)晡乳動物化石豐富并特含古人類化石

第四紀沉積物的二元命名

含礫砂砂用礫

稱做S麻質(zhì)砂含麻砂砂

含廣、(一皎林砂礫)

礫石(%)>9575?9550?7525?505?25<5

砂(%)<55?2525?5050?7575-95>95

表2-2碎屑粒級分類(溫德華分類)與6值關系

校級名稱粒檢(mm)對應的,值

巨礫

OL26K_______________________fi------

租礫_____■,

bi

中礫

一___一一____J?

石j.

細礫2___________2

4Z

收租砂_____■

1-----

■X

W砂

nc________I

砂中砂____________0_■—

A八_一4

制砂

A1OC_■_

U?113___43_■■—

X/lv""UR

粗粉砂

舒AA91一二■.____J__

小粉砂U.UJI

-AAl__________

U?VIDOb__6I—

細給砂__L

砂._V?AUUHrt07R一

極細粉砂

1/25600039J__I_

粘0.002

粘!0.001?10

±0.000511

,p-logz”或?=(loRioD/luglo)(D為粒徑.單位為mm)

第四名己沆積物的成因類型(genetictype)指在第四

紀時期由某一種或幾種地質(zhì)動力所造成的轉(zhuǎn)有的沆積

物。

判斷成因類型的原則和方法:

(1)原則:根據(jù)形成沉積物的主要動力條件劃分。

a.單一成因一種動力al

b.復合成因兩種以上動力dip、alp、pld

c.成因不明pr

(2)方法:

a.綜合比較法

b.比較分析法

c.定量法

沉積物成因分類(P16)

大類成因組成因類型成因亞類1

殘積物el各種風化殼

殘積組土壤pd現(xiàn)代土壤古土壤

崩積物col

斜坡組滑積物dp

大(重力)土流堆積物si

陸坡積物dl

沉洪積物Pl扇頂崩形邊緣相

積流水組沖積物al河床河漫牛鈍湖

系泥石流堆積物df

統(tǒng)溶洞堆積物ca化學角礫骨化石

泉華cas

地下水組地下河堆積物call

地下湖堆積物cal

湖積物1淡水咸水湖積物

湖沼組

沼澤堆積物fl

判斷成因類型的標志:

(1)沉積學標志

A.巖性①礫石,②砂和粘土

B.結構(流動營力結構,非流動)

C.沉積構造(層理、楔狀體、結核、網(wǎng)紋)

D.產(chǎn)狀

E.沉積體形狀

(2)地貌標志

A,直接地貌標志(河流階地,洪積扇等……)

B.間接地貌標志

(3)環(huán)境標志

A.有機環(huán)境標志

a.海相化石b.淡水化石c.其他陸相生物化石

B.無機環(huán)境標志

a.黃土、巖鹽、石膏一干旱

b.紅土風化殼一溫度、潮濕

c.粘土礦物

■將直方用舂個柱子的縱、橫邊的中點依次連成頻率曲線。

■叛率曲線的面積仍去本等于直方圖的面積和。

■米積曲線一般為S形。

廨累積曲線(Sheas,1974)

?粒度往往由幾個正態(tài)分布的次組

分組成,F(xiàn)來說,包含三個組

分,表現(xiàn)為三個直線段,代表了

三種不同的搬運方式:滾動、跳

躍和懸浮搬運。

圖2?6擇品粒度分布曲紋圖

?惠微率曲段(留圈線)和剪(C.T)?細

FT)切點:索引心體(a~b).以移息體(b

,r>'(e~d).狹率曲戰(zhàn)《點線》.以

I曲或(??).左縱標為概率值,右縱標為R

術依?橫標為粒粒?值).KZf氣力

VLiAfihW

R12-7第四紀沉伏物的幾種主要正態(tài)也率曲線圖

①M段型,基細-段型:ft'.及①?粗段用:&0LlfiVi(5.-I及⑤?租二段中;@多段用;

(⑤)據(jù)成都地質(zhì)學葭,沉枳公公學紙理)?】980,①?④、⑤2摳謝又予資料?】985).

T-T-|l(X)O0

■C-M圖是應用每個樣受Hd幽0

品對C值和M值繪成的芯1-1000

in

圖形注C值是積累曲線

上顆粒自漫塔處對應的

lOOOCr

粒短,蹴是積累曲線4-V濘仙改動

?、?f,sz?>?/'?**?/

使處對應的粒伍

?55、0%.???

,?、?>>?t*?/?<?十寶交工,工

c值與樣品中最粗顆粒磁:澳率能

的粒藤善;代表了水

粒度類膽

動力攪動開始搬運的最(100c>

VKIAvmIV

大能量;M值是中值,

100VB'i川

:)

代表了水動力的平均能><<1?V”

1??V|WV11

1015207M/pn

IV1

C:10-10000(1)均勻抵斤

(2)一殳懸浮

(6”+機。+丸4)Ox稱為百分位數(shù),

平均值(“Z)=

3

是概率在X%處所

標準差(力)=縉。%+色三出

46.6對應的粒徑o。

(084+816-2弘0)(%±-—2卞G

偏態(tài)(SQ=+

2(內(nèi)4一用16)2(內(nèi)$—A)

。96一機

態(tài)(KQ=Folk&WardJ966

2.44(^75一夕2s)

概率累積曲線

標準差?沉積物分選程度

越小分選越好

峰態(tài)?頻率曲線主峰的寬暮尖銳程度

0.67-3,數(shù)值越大峰越窄

偏態(tài)?頻率曲線峰的形態(tài)

正偏,正常,負偏(偈細)

沉積結構

普瓦式離散虻彌散區(qū)充域更

多邊形式架,堆式層恂找

2-10第四紀沉枳物的不同成因垓理他

<㈠)、(b),(c>.(d).te)及(八M.1?H?諛特維今博.1957)

<a)?丘抄層齊,(b)幡通件也激的砂礫料星理與水平力上區(qū)算:“)大M海砂礫的材星理:(d)三角加砂盡科

沅月h“)潑得外加依外伏段,U)時狀河的砂、修精狀以理?楷)找狀以理,5)粉場砂與粘土交。尸打發(fā)刑

(g?h多見于河沒塔相和漸WhG>粒仔艮(上杯小秋人號,下部JC設人物)

第四紀沉積物中幾種主要楔狀體沉積圖

圖2?11第岡紀沉積物中幾種主要楔狀體沉積圖

(8)古地族楔《芭、"、門為小新法,A?A:.Aj為新幾角珠),(b)斷界朋機模I(C)方冰次(發(fā)H在砂球房

中):(d)古冰模(發(fā)育在粉砂粘土層中九(C溶核梗(慶巖中,境必H土)iU)冰川班快(據(jù)趙底政.倘頭示冰

川運動方向,慢體M方小小陶曲、斷聯(lián)力(G龍裂(申填其成沙八方)海水侵蝕模。中埴沖機砂礫;

GO、(b)圖中黑色透檢體為泥炭,可供"C測定年齡

;四紀沉積

圖2T2幾種藥質(zhì)結核的產(chǎn)狀圖

(a)順層結核;(b)穿層結核[(c)含E結核:(d)他形結核(產(chǎn)于紅土中)

流域模塊示意圖

第四紀沉積物的旋回性:

1、沉枳旋回:成因類型和巖性發(fā)生有規(guī)律的變化、

2、構造旋回:

a.在不同的地層中以角度不整合出現(xiàn):b.沉積盆地中出現(xiàn)多層同成因沉枳的韻律層。

3、氣候旋回

4、侵蝕旋回:沒有構造運動,主要是沉積間斷,通過沉積間斷面反映出來。

地層劃分的原則和方法:

1、局部地層層序(相對順序)的擬定

A.接觸關系一一切割關系、掩埋關系、過渡關系(同時異相)

B.高低關系:適用于河谷區(qū)、海湖岸、山前洪積區(qū),通過確定各種階地類型及高程。

2、第四紀地層劃分對比的原則與方法

(1)生物地層學原則(2)氣候地層學原則(3)地貌學方法

(4)巖石學方法(5)年代學方法(4)古人類及歷史考古法

2.第四紀地層劃分的原則與方法

(1)生物地層學原則

-根據(jù)生物演化的不可逆性和間斷性來劃分對比第四

紀地層。難點在于難于找到一定數(shù)量的有鑒定價值

的化石。

■方法:

?利用哺乳動物化石,其他化石作為輔助手段。

?利用哺乳動物群(組合)而不是“標準化石”O(jiān)

?殘余種、更新世特有種與現(xiàn)生種的百分比。

?古人類。

C2)氣候地層學原則

第四紀全球性氣候波動的重要特征是冷曖、干濕

的旋回。迂種氣候的波動可以弓I起植物群的玨徙

和古沉積環(huán)境的巨大變化。因此利用氣候標志劃

分第四紀地層,既可行X可信??梢岳梅从硽?/p>

候特征的一切標志。(1>168>

宏觀(巖性、地凝、生物化石)

微觀(各種環(huán)境代用指標,精度和分辨率更高)

(3)地弱學方法

■地貌發(fā)展具有一定的階匿性,形成一系列層狀

地貌,利用分布于迂些不同高程地戮面的沉積

物,可進行第四紀地層的劃分。

■該方法主要適應于湖、海岸,溶洞以及河谷、

階地比較發(fā)育的地區(qū)。

■素。

C4)巖石學方法

■自然分層只能在好夕卜進行,無法加運,它是今

后一切綜合而兗妁蘇砒。

■利用笫之紀沅積物妁旗電、組成、造制、構造

4風化程度等巖,住差并未劃分城層o芬:方法是

在謠垂雜物形應妁與梭、衲連作用作用時間長

越不同來劃分Q只去宥變化,就可將其分成不

同妁層。

、.顏色,組成,結構,構造

沉積物顫色的影響因素很多,如果某個地區(qū)露頭

主要受時間和風化作用因素的影響時,隨著風化程

度的加深,頡色的深淺具有時代意義(顏色深一

時代老,顏色淺一時代新)o

C其它

-重礦物風化系數(shù)(K)重礦物主要指相對宙度>2.9的礦■

物,K值超大,重礦物組合風化程度越高?!?/p>

K=最穩(wěn)定礦物(%)+穩(wěn)定礦物(%)■

―不穩(wěn)定礦物(%)+較穩(wěn)定礦物(%)■

-粘土礦物

高幔土、伊利石、蒙脫石等?!鯤

〈5)年代學方法

■利用各種年代學方法可直接劃分年代地層,這

是目前國際上廣泛應用的一種方法,國內(nèi)也力

求往這方面發(fā)展。

■年代學方法主要可分為三大類:

A.物理年代法

B.放射性同位素年代法

C.其它方法

(6)古人類、古文化及歷史考古法

由于人類發(fā)展在地球各大陸大體相似,石器演

化明顯,分布廣泛,研究程度較高,故古人類

+考古學資料可用以幫助對比第四紀地層。

■古文化:按照原始人的生產(chǎn)工具劃分的發(fā)展階段。

-文化遺存:原始人使用的工具、村社遺址、用火痕

跡等。

■文化層:含有文化遺存的地層。

-文化期:和一定的文化相適應的時代。

第四紀地球大氣圈、水圈、巖石圈和生物圈

的重大變化事件,都具有一定的內(nèi)在聯(lián)系,在

進行第四紀地層的劃分和對比時應綜合考慮各

種證據(jù),以巖性記錄為基礎,以各種年代學方

法為必要條件,以氣候、古環(huán)境與古生物事件

作為補充來進行。

起局部地區(qū)的有效層序,再利用生物、古氣候和巖

學方法,并參考古人類考古學成果,較準確地確定

四紀地層的地質(zhì)年代以及不同地區(qū)地層間的對比關

四紀年代學方法,應該而且只有同前述各種方法結

猿才能發(fā)揮更大的作用;必須充分利用各種年代學資

才能使第四紀地質(zhì)事件的時間和空間概念更為精

二、第四紀下限問題

■第四紀下限問題就是上新統(tǒng)與更新統(tǒng)的分界(N/Q:

問題。這是第四紀研究中一個長期未能解決的基本問題。

其原因是:

1、眾多的學者都力圖用同一種全球性事件(如氣候或生物)的等時

線來定義第四紀下限,但由于這些事件在各地區(qū)出現(xiàn)穿時和時裝現(xiàn)

象,至今尚未取得一致意見。

2、不同學者研究的地區(qū)不同、領域不同、獲得的證據(jù)不同,因而認

為第四紀下限的位置不一樣。

3、第四紀沉積物以陸相沉積為主,巖相復雜、連續(xù)性差,研究起來

困難更大。

:1)冰川派(O.7-O.8MaBP)

主要依據(jù)阿爾卑斯地區(qū)的冰川證據(jù)而得出的結論<A.彭

克,W.彭克父子倆》O

-第四紀全球有四個大冰期,最早的推超次禰G)為7。萬

年,預示著寒冷氣候的出現(xiàn),其開始時期是第四紀的底界

,同時在古地磁走里.73萬年時.出現(xiàn)了松山反向極性時與

布容正向極性時,古地磁此時發(fā):生了倒轉(zhuǎn),表示了重

大地質(zhì)事件的發(fā)生。

11aBi111all>?!

阿爾卑斯歐洲美國中國

武術魏克塞爾威舉康里大理

冰期WiirmWeicliseliauWisconsinDali

伊姆

間冰期里斯-武木桑加蒙廬山-大理

EeiniauSangamon

里斯薩勒伊利諾廬山

冰期RissSaalinnIlliuoianLushnn

荷爾徹坦努爾蒙斯

民德-里斯大沽-廬山

間冰期HolsteinianVarmoutli

民錮埃爾斯特里薩斯大潔

冰期MindieElsterinnICansnnsDngu

克羅麥阿本唐

間冰期貢茲-民福鄱陽-大沽

CiouieiinnAftouiau

貢茲明納普內(nèi)布拉斯加鄱陽

*的Giinz(^leuapiau)ZVebraskanPoyaug

■該觀點已為絕大多數(shù)人放棄.原因有三:■

①即使在阿爾卑斯也有比“恭茲冰期"更老的冰期(多

道冰期);

②在阿技斯加南部,有證據(jù)表明存在270和360萬年前的

冰硬層,甚至有距今800萬年的上新世(Z2)山地冰

川作用的證據(jù)。

③深海有孔蟲分析表明,大約在2MH前就已反映出明顯

的r候寒冷〈a埃里克森r候曲線)。

C2>I.SZVIMBF*

生胡地Wx春天布」小力7玩:^R《

很底界的施星濠天亡,深亞有丸聲工扭超8^

年畫鈣出〉出現(xiàn)迎汨亞新世殲嶼,江山豌

了研C,夠4匕o了77,</^〃Z7O//初現(xiàn),■

的群中K。

6可—一:切打垂明舉個地可港亦下

比一卷底5Po

s與卜PK.4EfcOl<i<*vai^S

田文生:安瑛近期開3N時為K-GMwRP。

■1948年國際第四紀地質(zhì)會議(倫敦)以L8M&BP為第四紀

的底界。

■1972年,ENQUA蒙特利爾會議基本維持1948年的擬定,將

第四紀下限仍劃在意大利“卡拉布里階”底部。同時對陸

相地層雒希坊組(Villafranchian)進行了進一步的研究.

維拉坊中上部與卡拉布里階對比,含有喜冷的喃乳動物化

石,如披毛犀;下部與阿斯蒂階對比,有喜暖的生物,所

以Q/N界限劃在中維拉坊組底部。

1972年方案:

時代海相陸相_________________

Q卡拉布里階上、中維技坊組(冷維拉坊)

---—―---------------——180

Zz阿斯蒂階下維拉坊組《暖維拉坊)

■1982年,INQUA的N/Q界限本組根據(jù)對意大利地電舞沿

用另一地點海相地層弗利卡而窗而研究,建議以西金底

棲有孔蟲波羅地飾帶透明蟲、浮游有孔蟲厚壁新方抱球

蟲〈左旋)與可可石類的大洋橋石等的大;■:涌現(xiàn)和超微

鈣質(zhì)化石盤星藻類的大量絕滅層位作為N/Q分界,位于

奧都維亞事件附近,為1.7?i.8MaBPo陸相地層仍在中

隼拉坊組底部。

(3>2.4MaBP

亥方案主要是研究古植物的學者提出和支持。主要是依據(jù)

植物群的變化,證據(jù)有如下4個方面:

。根據(jù)對歐洲和俄羅斯地臺的植物群的研究,在2.4MaBP

植物群發(fā)生了重大的改變。

②南極大冰蓋從2.41VIaBP已開紿出現(xiàn)。

今在240萬年左右,也有一次古地磁極性的倒轉(zhuǎn)(松山反

極性時/高斯正極性時》O

⑥認為1972年INQUA提出的方案是對的,只是測年錯了,

180萬年應為240萬年(該證據(jù)有點荒唐)。

(4)3-3.5MaBP

①考慮古人類的出現(xiàn)*非洲出現(xiàn)較早的古人類〈南方古

猿),如肯利亞東非裂谷1470號人頭骨化石下伏圖魯博

爾火山灰年齡3.18N<aBP〈K-Ar法)?所以古人類學者

主張N/Q的界限放在300萬年,前蘇聯(lián)稱第四紀為人類

紀。

②古地磁倒轉(zhuǎn)期:高斯正極性時清爾伯特反極性時

③古氣候古植物的變化:在阿拉斯加發(fā)現(xiàn)3.5NlaBP的冰碩

物,亞洲北部喜曖植物成分(如銀杏、楓揚)減少,都

反映了氣候的變化。

綜上所述:以上四種意見分別從不同證據(jù)出發(fā),

涉及第四紀研究的核心內(nèi)容*冰川、動物、植物、

古人類。第四紀下限的確定,正是生物地層學、

氣候地層學兩大原則的結合。總的趨勢是界限下

移,四條界限都有古逑磁咿件。

2、中國第四紀下限

■中國的第四紀地層分布廣泛,以陸相地層為主。其中雷士

與湖相沉積連續(xù)性好,時間尺度長,是中國第四紀地層研

究的主要對象。

■e.g.泥河灣盆地(G.B.Barbour,譙日進),與意大利

Villafranchian剖面有很好的對比性。

■黃土(德日進和楊鐘健,劉東生)是中國最典型的陸相沉積,具

有貫穿整個第四紀的連續(xù)記錄。

中國方

■巖石地層:午城黃土與紅粘土有明

顯界線。

■磁性地層:M/Go

■氣候轉(zhuǎn)型:104新同位素冷階開始,

北半球冰期-向冰期旋回開始,以軌

道恢斜主導的41ka周期代替歲差主

導的21ka周期:

-生物界:原齒象屬和馬鹿等重要喃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