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水中浮力探索實驗浮沉子現(xiàn)象深度解析_第1頁
2025年水中浮力探索實驗浮沉子現(xiàn)象深度解析_第2頁
2025年水中浮力探索實驗浮沉子現(xiàn)象深度解析_第3頁
2025年水中浮力探索實驗浮沉子現(xiàn)象深度解析_第4頁
2025年水中浮力探索實驗浮沉子現(xiàn)象深度解析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2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lǐng)

文檔簡介

可樂瓶里的浮沉子試驗匯報制作人:甘勝軍(130168)、張萍萍(130113)試驗器材:可樂瓶1個,小藥瓶1個試驗現(xiàn)象:開始小藥瓶懸浮在水中;用手擠壓可樂瓶,就可以看到小藥瓶下沉了;松開手,小藥瓶又浮了起來,恢復到初始狀態(tài)。你竟能隨心所欲控制它的浮沉。并且伴隨你手的力度變化,你還能控制它懸浮在液體中的某一位置。那忽上忽下神奇的浮沉子,很是有趣。(1)在大瓶中裝水至將滿而未滿的程度,將做好的浮沉子開口端向下放入瓶中,調(diào)整浮沉子剛能豎直浮出水面,擰緊瓶蓋,這樣大瓶的上部就被封閉了一段空氣。浮沉子不下沉,由阿基米德原理可知是由于受到浮力的作用。浮沉子能靜止浮在水面,是由于浮沉子所受的浮力和重力二力平衡的原因。(2)接下來,當用手擠壓瓶子時,大瓶上部被封閉的空氣體積減小,在溫度不變的狀況下,壓強增大(波以耳定律)。這增大的壓強傳遞給水,將水壓入小瓶中(如右圖示),小瓶中的空氣被壓縮(帕斯卡原理)。浮沉子里進入某些水后,使浮沉子的重力增長,當浮沉子的重力不小于它受到的浮力,由于非平衡力會使物體的運動狀態(tài)發(fā)生變化,浮沉子就向下沉。假如手用力恰當,使得浸沒在水中的浮沉子所受的浮力與重力平衡,則浮沉子將懸浮在液體中的某一位置。通過這個精彩的試驗,你不僅能看到頗為生動有趣的現(xiàn)象,也一定能啟迪你的智慧。目前你懂得是怎么一回事了嗎?那么請你用身邊的材料也快來做個浮沉子吧!和你的同學、朋友們做的浮沉子,比一比,交流探討探討,相信你還會有新的收獲!篇二:浮沉子的試驗與解讀浮沉子的試驗與解讀題記:沒有試驗的物理理論是空洞的,沒有理論的試驗是盲目的。正是試驗家使理論家保持老誠實實的態(tài)度。—帕格爾斯,物理學家。"浮沉子"原名"笛卡兒潛水器",最早是由法國科學家笛卡兒(renedescarte,1596-1650)在十七世紀為了示范浮力定律而發(fā)明的。"浮沉子”也是八年級物理浮力學習后一種課外小試驗。"浮沉子"不僅是一種“好玩”的玩具,其中還包括著諸多的物理知識呢!先讓我們用身邊的材料做個浮沉子吧!開動你的大腦,相信你在整個過程中一定會學到諸多課堂上學不到的東西。一種大瓶:大飲料瓶(可樂瓶、雪碧瓶、純凈水瓶皆可);浮沉子材料:小玻璃瓶、小藥瓶、筆的外殼、筆套等一端開口,另一端密閉的小瓶(能放入大瓶中)皆可制作;扎絲一段(細鐵絲、細銅絲、細鉛絲皆可)。1、在小瓶開口端纏繞幾圈細鐵絲,倒置放入水中,假如小瓶下沉,則可逐漸減少纏繞鐵絲的圈數(shù)。再將小瓶中裝適量的水后倒扣(開口朝下)在大瓶的水中,小瓶中的水量需仔細調(diào)整到小瓶能豎直浮在水中,且使之底部剛浮出水面,靠近所有浸沒在水中的程度為宜。(露出水面的體積不能太大,假如浮沉子露出水面的體積太大,則試驗時使它下沉所需的力會越大)。這樣浮沉子就做好了。2、在大瓶中裝水至將滿而未滿的程度,將做好的浮沉子開口端向下放入瓶中,擰緊瓶蓋。做好了,那就一起來動手做試驗吧!你用力擠壓瓶子,就可以看到浮沉子下沉(如圖3所示);一松手,就看到浮沉子又浮起來了(如圖2所示)。你竟能隨心所欲控制它的浮沉。并且伴隨你手的力度變化,你還能控制它懸浮在液體中的某一位置。那忽上忽下神奇的浮沉子,很是有趣。相信這個好玩的玩具一定會讓你愛不釋手的。好玩的同步,聰穎的你一定會思索,其中究竟隱藏了怎樣的奧秘呢?讓我們一起來研究一下吧。讓我們仔細觀測一下浮沉子(如圖1所示),一種一般的小瓶,開口端纏繞細銅絲,內(nèi)裝適量的水。小瓶瓶口繞制一點漆包線是作為配重,減少重心,使它能開口向下豎直浮在水中。此外它下端開有開口,水可通過開口端進出瓶體。當水流入瓶中時,浮沉子的重力(瓶和瓶中水總重)增長;當水流出瓶中時,浮沉子的重力減少。再讓我們仔細觀測一下操作浮沉子的過程:在大瓶中裝水至將滿而未滿的程度,將做好的浮沉子開口端向下放入瓶中,調(diào)整浮沉子剛能豎直浮出水面,擰緊瓶蓋,這樣大瓶的上部就被封閉了一段空氣。浮沉子不下沉,由阿基米德原理可知是由于受到浮力的作用。浮沉子能靜止浮在水面,是由于浮沉子所受的浮力和重力二力平衡的原因。接下來,當用手擠壓瓶子時,大瓶上部被封閉的空氣體積減小(如圖3所示),在溫度不變的狀況下,壓強增大(波以耳定律)。這增大的壓強傳遞給水,將水壓入小瓶中(原理如圖4所示),小瓶中的空氣被壓縮(帕斯卡原理)。浮沉子里進入某些水后,使浮沉子的重力增長,當浮沉子的重力不小于它受到的浮力,由于非平衡力會使物體的運動狀態(tài)發(fā)生變化,浮沉子就向下沉。而一旦松手,不擠壓瓶子時,大瓶恢復本來的容積,瓶內(nèi)壓強減小,本來小瓶中被封閉的空氣壓強較大,體積會膨脹,將水從小瓶中壓出去。流出某些水后的浮沉子,重力減少。當浮沉子的重力不不小于它受到的浮力,就向上浮。假如手用力恰當,使得浸沒在水中的浮沉子所受的浮力與重力平衡,則浮沉子將懸浮在液體中的某一位置。通過這個精彩的試驗,你不僅能看到頗為生動有趣的現(xiàn)象,也一定能啟迪你的智慧。目前你懂得是怎么一回事了嗎?那么請你用身邊的材料也快來做個浮沉子吧!和你的同學、朋友們做的浮沉子,比一比,交流探討探討,相信你還會有新的收獲!-3-篇三:探究浮沉子試驗探究浮沉子試驗馮婷婷摘要:通過理解浮沉子的歷史,學習該試驗的原理,進行一定的理論分析和懂得浮沉子裝置在生活中的應(yīng)用,從而全面深入地學習浮沉子試驗。關(guān)鍵詞:浮沉子試驗試驗原理理論分析潛水艇浮沉子試驗是用以演示液體浮力、氣體具有可壓縮性以及液體對壓強的傳遞的儀器。它是法國科學家笛卡爾(1596-1650)所發(fā)明。(1)笛卡爾浮沉子最原始的它是玻璃制的小瓶體,其下端開有小孔,水可通過小孔進出瓶體。把它放入高貯水筒中,并使之浮在水面上。用薄橡皮膜把筒口蒙住并扎緊,用手按橡皮膜,筒內(nèi)的水和空氣是在密閉的容其后,制作了多種各樣的浮沉子裝置,如吸管浮沉子、氣球浮沉子、旋轉(zhuǎn)浮沉子、溫度浮沉子等(2)吸管浮沉子吸管浮沉子的試驗裝置是在大塑料瓶子內(nèi)裝滿水,留有少許空氣;將吸管對折,掛上若干回形針(浮沉子)放入瓶內(nèi),蓋上瓶蓋,用手擠壓瓶身。用吸管制作浮沉子材料簡樸??梢酝ㄟ^變化吸管的長短和回形針的數(shù)目來變化浮沉子的自身重力,從而可以更好地控制其在水中的沉浮狀況。同步也可以變化浮沉子的形狀,到達美觀的效果。(3)溫度浮沉子一種物理教學用的演示儀器感溫浮沉子(又稱"密度棒"),為一體積固定的柱形封閉容器,由上容器和下容器構(gòu)成,其特性在于下容器的底壁較上容器的頂壁厚,構(gòu)成上輕下重的浮沉子。溫度發(fā)生變化時,變化浮沉狀態(tài)。根據(jù)帕斯卡定律,當空氣被壓縮時,將壓強傳遞給水,水被壓入瓶體中,將瓶體中的空氣壓縮,這時浮沉子里進入某些水,它的重力增長,不小于它受到的浮力,就向下沉。手離開橡皮膜,筒內(nèi)水面上的空氣體積增大,壓強減小,浮沉子里面被壓縮的空氣把水壓出來,此時浮沉子的重力不不小于它所受的浮力,因此它就向上浮。當手對橡皮膜施加的壓力合適時,浮沉子便懸浮在水中的任意深度上。浮沉子的浮沉是在外加壓強作用下,靠變化它的重力來實現(xiàn)的(體積不變)。吸管浮沉子中擠壓瓶身,浮沉子下沉;松開瓶身,浮沉子上?。灰砸欢ǖ牧Χ葦D壓瓶身,浮沉子懸浮瓶內(nèi)任意位置。原理一:1、手壓瓶身,壓強傳遞給水,水被壓入試管中,將試管中的空氣壓縮,這時試管里進入某些水,它的重力增長,不小于它受到的浮力,就向下沉。2、把手松開,瓶中水的壓強減小,浮沉子里面被壓縮的空氣把水壓出來,此時浮沉子的重力不不小于它所受的浮力,因此它就向上浮。3、壓力合適時,浮沉子便懸浮在水中的任意深度上。浮沉子重力等于所受浮力。原理二:物體受到的浮力等于其排開液重。1、手壓瓶子,水壓增長,試管內(nèi)空氣受到壓縮,體積變小,排水量變小,所受浮力變小,無法提供試管足夠浮力,試管下沉。2、把手松開,瓶內(nèi)水壓減小,試管內(nèi)的水被壓出,氣體積變大,排水量增大,所受浮力變大,浮力不小于重力,上浮。在本次試驗中給出了兩種不一樣角度的原理解釋實際上是根據(jù)參照對象的不一樣來思索的。若以"試管"為對象,則重力不變,變化浮力;若以"試管和試管中水"為對象,則變化重力。位體積的氣體分子數(shù),r是個常數(shù),t表達溫度。)當v、n、r固定不變的時候,壓強p和溫度t是對應(yīng)的關(guān)系—氣溫越高,氣壓也越高。??因此溫度浮沉子受熱,使試管內(nèi)的水壓強變大,水被壓入浮沉子中,浮沉子和其里面的水重力變大或者說浮沉子內(nèi)的氣體被壓縮,排水量變小,受到的浮力變小,下沉。(1)浮沉子完全進入水中之前浮沉子處在漂浮狀態(tài),設(shè)水面下的浮沉子外殼體積為v,水面下的浮沉子內(nèi)的空氣體積為v,浮沉子外殼及內(nèi)部空氣總重力為g,由f=g可得:?g?v?v??g擠壓外瓶使水面上方空氣壓強增大,從而進入浮沉子內(nèi)水增長,于是v減小,原有平衡被打破,浮沉子下沉,同步v增大。顯然當v的變化量相等時,浮沉子可以在水面上不一樣的位置處在新的平衡位置,即可以通過控制大瓶受到的擠壓程度不一樣使浮沉子在水面上方不一樣位置處在漂浮狀態(tài)。(2)浮沉子完全進入水中后在浮沉子下沉到一定深度后減小對外瓶的壓力使浮沉子處在懸浮狀態(tài),設(shè)浮沉子內(nèi)水面到大瓶水面艦的距離為h,浮沉子內(nèi)空氣壓強為p,大瓶水面上方氣體壓強為p,在該平衡位置:顯然在水下浮沉子位置的變化不會引起其外殼體積的變化,這樣水下其他位置平衡使v也不變,對應(yīng)玻意耳定律可知浮沉子內(nèi)氣體壓強p也不變。由于浮沉子在水下所處的懸浮位置越低,h越大,水面上方氣體壓強p越小,則當平衡位置足夠低時,水面上方的氣壓可以減小到大瓶末受擠壓時的大小。則此位置就是浮沉子漂浮于水面相對應(yīng)的水下平衡位置,也是浮沉子在水下能所到達的平衡位置。浮沉子試驗選用平常生活廢棄的飲料瓶、小玻璃藥瓶等或者吸管、回形針材料組合而成。材料易得不花錢;組裝輕易;且能進行多種試驗。試驗現(xiàn)象新奇明顯,趣味性強,試驗效果良好。合用于初高中學生進行自制??梢杂糜谘菔咎骄慷喾N物理現(xiàn)象:1、演示氣體壓強與體積關(guān)系:當用力壓塑料瓶時,瓶內(nèi)氣體體積變小壓強變大,進入小瓶中的水增多,闡明瓶內(nèi)氣體壓強變大體積變小;松手后,小瓶內(nèi)水量變少,闡明了瓶內(nèi)氣體體積變大壓強變小。2、演示決定物體沉浮的條件:物體自身的重力和在液體中受到的浮力。3、演示光的折射現(xiàn)象:當小瓶在塑料瓶的外側(cè)時,會看到小瓶明顯變大,或?qū)⑺芰掀糠旁谧稚?,會看到瓶下的字變大且位置變高;小瓶在下沉時,先變大變長再變小。在實際生活中的應(yīng)用:潛水艇。探究潛水艇的浮沉原理:潛水艇有蓄水倉,通過排出和注入水,變化潛水艇的重量來變化浮沉。【2】楊波.浮沉子試驗中的反?,F(xiàn)象研究[j].物理教師,,(18).篇四:探究性小試驗探究性小試驗—奇異的浮沉子與小試管上升奇異的浮沉子與小試管上升摘要:本試驗只要通過制作浮沉子,變化浮沉子的初始深度,觀測浮沉子的運動趨勢并尋找浮沉子的浮沉臨界點,從而建立并驗證小試管所受合力與深度的數(shù)學關(guān)系式。關(guān)鍵詞:浮沉子、臨界點設(shè)浮沉子漂浮于水面時,浮沉子管內(nèi)空氣壓強為p0,體積為v0;v在深度x處,管內(nèi)空氣壓強為p氣,體積為v氣。浮沉子的體積為殼,f?g?f浮?m氣g??g(v殼?v氣)v氣?氣,而管中氣體的壓強p氣?p0??gx,故浮沉子的合力:Cf?m殼g??g(v殼?)p0??gxCp0??gx?可得x0?。長玻璃管、注射器、氣球、刻度尺、水杯、錫條絲(增長注射器的重量)三、試驗內(nèi)容及環(huán)節(jié)(一)奇異的浮沉子(用橡皮筋綁住,使不漏氣)。數(shù)學關(guān)系式并用圖像表述。(二)小試管上升殼浮 氣c=p0v0=1.01×105×1.4×10-6n=0殼-x關(guān)系圖=3.92×102-103×9.8(2.63×10-6+=1.34×做f合曲線與x軸交于點(202,0),即理論上臨界點為x?=202mm數(shù),故測量誤差重要來源于測量原點和臨界點把握不精確和讀數(shù)的誤差。(二)小試管上升小于重力,因此才上升至頂端。五、試驗總結(jié)1、操作難點[1]李明亮.浮沉子的巧妙制作及原理[j].學苑教育,,(第19期).[2]常建,丁智勇.“浮沉子”水下平衡的定量探究[j].物理教學探討,,(第9期).[3]劉炳昇.探究浮沉子撤壓后浮與沉的規(guī)律[j].物理教學,,(第2期).[4]楊波.浮沉子試驗中的反常現(xiàn)象研究[j].考試周刊,,(第15期).篇五:三年級科學試驗匯報1課、吹泡泡液體的配制會小某些。措施二:吹泡泡的最佳配方為:2份洗滌劑、6份水、1—4份甘油。由于,泡泡破了是由于水分的蒸發(fā),2課、觀測和識別植物的措施觀測要點:6.種子:大小、形狀、顏色、味道等、3課用一種手指能否制止坐在椅子上的同學站起來試驗規(guī)定:一名同學端坐在椅子上,雙腳前放。另一種同學用手指抵在他的額頭前,不讓他的身子前傾,試一試,這位同學能站起來嗎?試驗成果:坐在凳子上的同學無法站起來。試驗分析:由于人坐著的時候,身體的重心在脊椎下方,假如想保持上身直立而從椅子上站起來,必須把身體重心移到小腿上。人從椅子上起立的那一瞬間,必須克服體重的巨大阻力才能站起來,在重心沒有前移的狀況下,人的大腿肌肉沒有這樣大的力量做到這一點。因此,人好比粘到椅子上同樣,無法站起來。吹蠟燭試驗措施一:試驗規(guī)定:桌上有蠟燭、火柴、瓶子、木塊,隔著這些形狀不一樣的物體吹點燃的蠟燭,能把蠟燭吹滅嗎?試驗成果:隔著瓶子能吹滅蠟燭,隔著木塊、文具盒、書本等吹不滅蠟燭。試驗材料:1根蠟燭、火柴、1個小漏斗。1.點燃蠟燭,并固定在桌上。2.使漏斗的寬口對著蠟燭的火焰,從漏斗的小口用力吹。蠟燭能被吹滅嗎?試驗成果:用漏斗的寬口對著火焰,吹氣時,火苗將邪惡、斜向漏斗的寬口端,并不輕易被吹3.使漏斗的小口正對著蠟燭的火焰,從漏斗的寬口用力吹氣。蠟燭能被吹滅嗎?試驗成果:蠟燭將很輕易被吹滅??曜拥纳窳υ囼炓?guī)定:把一根筷子插入裝著米的杯子中,然后將筷子上提,筷子會把米和杯子提起嗎?試驗材料:塑料杯一種、米一杯、竹筷子一根。1.將米倒?jié)M塑料杯。2.用手將杯子里的米按一按。3.用后按住米,從手指縫間插入筷子。4.用手輕輕提起筷子,杯子和米被提起來了。用吸管吸水的試驗試驗材料:杯子、水、兩根吸管。試驗環(huán)節(jié):口含兩根吸管,一根插到一只裝有汽水的杯子里,另一根露在杯子外面,你能從吸管中喝到水嗎?試驗成果:按照上面的措施喝水,你就是使出九牛二虎之力,也無法喝到一滴汽水。觀測目的:指導學生學習認識物體的措施。觀測材料:幾種杯子,分別裝有等量的礦泉水、醬油、白醋、鹽水、白糖水白酒,并標上記號。第一,用眼睛觀測,辨別出醬油。第二,用鼻子聞,可以辨別出白酒、白醋。第三,用舌頭嘗,可以辨別出白糖水、礦泉水、鹽水。觀測結(jié)論:辨別物體特性時要遵照一看、二聞、三嘗的觀測次序。觀測比較植物的相似和不一樣1.用眼睛看:植物的外形和高度。葉、花、莖、根、果實。2.用手摸:樹皮、葉片、莖。3.用鼻子聞:味道。4.用嘴嘗一嘗。6課溫度計的使用措施估:在測量之前要先估計被測液體的溫度。選:根據(jù)估計的溫度選用量程合適的溫度計。沒:溫度計的玻璃泡要所有浸沒在待測液體中,但不要碰到容器底和容器壁。侯:玻璃泡所有浸沒在待測液體中要稍后一會兒。穩(wěn):等它的示數(shù)穩(wěn)定后在讀數(shù)。留:讀數(shù)時,玻璃泡要繼續(xù)留在被測量液體中。平:視線要與溫度計中液柱的上表面相平。7課熱水溫度變化的試驗試驗?zāi)康模禾骄砍叵乱槐瓱崴疁囟鹊淖兓?guī)律。試驗材料:鐵架臺、燒杯、水溫計、計時器。試驗環(huán)節(jié):1.將溫度計懸吊在鐵架臺上。2.在燒杯內(nèi)倒上溫度大概80攝氏度的半杯熱水,并調(diào)整燒杯與溫度計的位置,使溫度計的液泡完全浸入倒熱水中,不要接觸到杯壁和杯底。3.等溫度計的液柱上升到最高點時,讀出此時的溫度,并將讀數(shù)填寫到表格的0分鐘格內(nèi)。從此時起每隔兩分鐘記錄一次,持續(xù)觀測15—20分鐘。容器對熱水溫度變化影響的試驗試驗?zāi)康模禾骄坎灰粯硬牧系娜萜鲗崴疁囟茸兓挠绊憽T囼灢牧希轰摶乇?、玻璃杯、磁杯、紙杯、水溫計。試驗環(huán)節(jié):(1)在鋼化保溫杯、玻璃杯、磁杯、紙杯里同步倒上相似溫度(50~80攝氏度)、等量的熱(2)每隔三分鐘觀測一次水溫,作好記錄。試驗現(xiàn)象:熱水的溫度伴隨時間的推移而不停下降,溫度減少的速度從快到慢依次為玻璃杯、陶瓷杯、紙杯、保溫杯。試驗結(jié)論:不一樣構(gòu)造、材料的容器保溫效果不相似。外部環(huán)境的溫度對水溫變化的影響試驗?zāi)康模禾骄客獠凯h(huán)境對熱水降溫過程的影響。試驗材料:兩個水槽、三個燒杯、三只水溫計、三個鐵架臺。試驗環(huán)節(jié):1.在一種水槽里倒上二分之一溫水(40度左右),一種水槽里倒上二分之一冷水。2.在三個燒杯里同步倒上相似溫度(50~80度)、等量的熱水。3.將兩個杯子分別放入水槽里,另一種放到常態(tài)下,分別用鐵架臺懸吊一支溫度計,調(diào)整水溫計液泡與燒杯中水的位置,使液泡均懸浮于水中。4.仔細觀測三杯水中水溫的變化,并做好記錄。試驗現(xiàn)象:溫水水槽中熱水降溫速度最慢,冷水水槽中熱水降溫速度最快,常態(tài)下的熱水降溫速度居中。試驗結(jié)論:外部環(huán)境的溫度影響熱水降溫的速度。加緊熱水降溫的試驗試驗?zāi)康模禾骄垦杆俳禍氐拇胧T囼灢牧希簾?、筷子、扇子、冷水、熱水、水槽等。試驗環(huán)節(jié):1.把五個燒杯分別編上號,倒上等量同溫度的熱水。2.在1號杯子上方用扇子扇,2號杯子用筷子攪,3號杯子放進盛冷水的水槽中,4號杯子往另一種杯子來回倒,5號杯靜放在桌面上。3.半分鐘后,同步測量五杯水的溫度。4.繼續(xù)按照本來的措施試驗,一分鐘后再次測量五杯水的溫度。試驗現(xiàn)象:1~4號杯中熱水的降溫速度都比5號杯中的熱水降溫速度快。試驗結(jié)論:用扇子扇、筷子攪、放冷水中、兩杯子倒都可以加緊熱水降溫的速度。其中降溫最快的措施是用兩個杯子互倒,靜置狀態(tài)降溫最慢。8課量筒使用措施操作要訣“量液體,筒平穩(wěn);口挨口,免外流;改滴加,至刻度;讀數(shù)時,視線平;看凹處,讀得準”。若不慎加入液體的量超過刻度,應(yīng)手持量筒倒出少許于指定容器中,再用滴管滴至刻度處。膠頭滴管的使用措施;膠頭滴管用于吸取和滴加少許的液體。1。使用前先捏緊膠頭,再放入液體中吸取液體。2.取液后應(yīng)注意使滴管豎直,保持橡膠乳頭在上,不要平放和倒置。3.滴液時,把它懸空放在容器上方,不要接觸容器壁。4.用后立即洗凈,再去吸取其他藥物。9課制作不倒翁制作材料:米、碗、筷子、衛(wèi)生紙、雞蛋。1.用筷子在雞蛋的頂端戳一種洞,用筷子攪亂蛋清與蛋黃,讓蛋黃和蛋清流進碗里去,用水沖洗、用衛(wèi)生紙擦干。2.往雞蛋剛戳破的小洞里倒進某些米,再倒點膠水,讓米固定在雞蛋里面的一端。3.用彩紙做一頂圓圓的小帽子。4.把小帽子粘到雞蛋頂端的洞口上。5.給不倒翁畫上眼睛、鼻子、嘴巴。11課下沉物體與否受到水的浮力試驗試驗材料:鉤碼、橡皮筋、尺子、水槽、水。1.把鉤碼掛在橡皮筋上,提起,用尺子測量橡皮筋的長。2.再把其放入水中,測量橡皮筋的長度。3.比較兩次橡皮筋的長度,有什么發(fā)現(xiàn)?試驗現(xiàn)象:同一種砝碼,在水中提起比在空氣中提起,橡皮筋要短。試驗結(jié)論:下沉的砝碼,由于也受到了水的浮力,因此使得鉤碼重量變輕了,提起時所用的力小了,因此橡皮筋比較短。闡明下沉的物體也受到水的浮力。12課變化浮和沉的試驗措施一:試驗器材:帶蓋的空牙膏皮(鋁制)、剪刀、一杯水。1.將癟的空牙膏皮的尾部剪去,放進水杯里,可以看到牙膏皮下沉。2.取出牙膏皮,可將牙膏皮捏成船形,放在水面上,會看到它浮在水面上。假如想使牙膏皮豎直浮起來,可以從它尾部剪開處用手指將它扒開,使它稍稍鼓起,再次將它放到水杯里,可看到它會直浮在水面上。試驗環(huán)節(jié):把一只雞蛋浸沒在一只裝有清水的大口徑玻璃杯中。松開手后,發(fā)現(xiàn)雞蛋緩緩沉入杯底。撈出雞蛋,往清水中加入食鹽,調(diào)制成濃度較高的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