濟南市槐蔭區(qū)2024年九年級上學期《歷史》期中試題與參考答案_第1頁
濟南市槐蔭區(qū)2024年九年級上學期《歷史》期中試題與參考答案_第2頁
濟南市槐蔭區(qū)2024年九年級上學期《歷史》期中試題與參考答案_第3頁
濟南市槐蔭區(qū)2024年九年級上學期《歷史》期中試題與參考答案_第4頁
濟南市槐蔭區(qū)2024年九年級上學期《歷史》期中試題與參考答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6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9/20濟南市槐蔭區(qū)2024年九年級上學期《歷史》期中試題與參考答案一、選擇題共25小題,每小題2分,共50分。在每題所列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最符合題目要求的。1.金字塔是古埃及文明的象征,反映了古埃及社會經濟發(fā)展的較高水平。若用于研究古埃及歷史,它屬于()A.文獻史料 B.實物史料 C.口述史料 D.圖像史料【答案】B【詳解】實物史料是前人活動的場所和人們使用過的有形物品。金字塔是古代埃及國王的陵墓,是古埃及文明的代表,B項正確;文獻史料是人類歷史發(fā)展過程中被保存或遺留下來的文獻資料,排除A項;口述史料是通過口述所收集的史料,可以是錄音形式,也可以是有錄音為依據的文字形式,排除C項;圖像史料指適用于歷史教學與研究的視覺圖像,排除D項。故選B項。2.歷史古跡是古代文明的見證。下列古跡能夠見證古代兩河流域文明的是()A.《漢謨拉比法典》 B.帕特農神廟遺址C.羅馬大競技場遺址 D.長城(局部)石柱局部圖【答案】A【詳解】根據題干“古代兩河流域文明”和結合所學可知,古代兩河流域文明發(fā)展的頂峰是古巴比倫文明,古巴比倫的國王制定了《漢謨拉比法典》,A項正確;帕特農神廟是古希臘的建筑,排除B項;羅馬大競技場是古羅馬的建筑,排除C項;長城是中華文明,排除D項。故選A項。3.公元前4世紀,隨著亞歷山大東征,大量希臘人遷到東方,吸收當?shù)氐奈幕c風俗。希臘文化傳入印度與佛教結合,形成了一系列雕塑、繪畫藝術??梢?,亞歷山大帝國()A.強化了等級制度 B.促進了東西方的文化交流C.推動了海外貿易 D.統(tǒng)一了東西方的語言文字【答案】B【詳解】材料“隨著亞歷山大東征,大量希臘人遷到東方,吸收當?shù)氐奈幕c風俗”體現(xiàn)的是亞歷山大東征在客觀上促進了東西方的文化交流,B項正確;材料與等級制度強化、海外貿易發(fā)展及統(tǒng)一語言無關,ACD項排除。故選B。4.有些諺語蘊含著豐富的歷史信息?!拔业母接沟母接?,不是我的附庸”反映了()A.印度種姓制度 B.雅典民主政治C.歐洲封建等級制度 D.日本大化改新【答案】C【詳解】據材料“我的附庸的附庸,不是我的附庸”及所學知識可知,材料反映的是西歐封建等級制度下各層級之間相對獨立的特點,C項正確;印度種姓制度是把人分為四個等級,材料未體現(xiàn),排除A項;雅典民主政治是雅典公民對城邦進行管理的制度,材料未涉及,排除B項;日本大化改新使日本進入封建社會,材料未涉及此內容,排除D項。故選C項。5.某小組在合作學習時,討論的內容涉及到封君與封臣、莊園與佃戶、城市自治、大學的興起等。據此判斷,他們研究的是()A.古代亞非文明 B.古代歐洲文明 C.封建時代的歐洲 D.封建時代的亞洲【答案】C【詳解】西羅馬帝國滅亡后,西歐逐漸進入封建社會,8世紀法蘭克王國確立封君封臣制,后在西歐普遍存在,另外,自給自足的封建莊園經濟盛行一時,教會神學對文化絕對控制,10世紀開始,西歐城市重新興起,許多城市建立起來,成為工商業(yè)和文化中心,這些城市在斗爭中發(fā)展壯大,用贖買等方式爭取城市自治,中世紀的鼎盛時期,經濟繁榮為教育發(fā)展提供保障,大學紛紛興起,C項正確;材料內容沒有涉及大河流域的文明,排除A項;題干反映的是封建時代的歐洲,不是奴隸時代的歐洲,排除B項;封建時代的亞洲也沒有封君封臣制,排除D項。故選C項。6.“《查士丁尼法典》無疑是羅馬法集大成的集中表現(xiàn),也是羅馬法發(fā)展到完備、成熟階段的標志性成就”。材料敘述了《查士丁尼法典》的()A.編纂背景 B.適用范圍 C.具體內容 D.歷史地位【答案】D【詳解】根據材料結合所學知識可知,材料敘述了《查士丁尼法典》的歷史地位,D項正確;東羅馬帝國政治經濟發(fā)展的需要是《查士丁尼法典》的編纂背景,羅馬統(tǒng)治范圍內的一切自由民是《查士丁尼法典》的適用范圍,《查士丁尼法典》包括公民法和萬民法等內容,其他三項均不符合題意,排除ABC項。故選D項。7.帝國的中心——君士坦丁堡,不僅以“絲綢之路”的終點而著稱,也是當時世界商路的匯合中心。這使帝國文化獨具特色,為后來西歐的文藝復興提供了豐富的精神營養(yǎng)。這個帝國是()A.羅馬帝國 B.奧斯曼帝國 C.查理曼帝國 D.拜占庭帝國【答案】D【詳解】根據題干材料判斷是這個帝國是拜占庭帝國。拜占庭帝國是一個地跨歐、亞、非三洲的大帝國,中心是君士坦丁堡。它對基督教、希臘羅馬的古典文化傳統(tǒng)和西亞、北非等地的東方文化因素兼收并蓄,創(chuàng)造出了獨具特色的拜占庭文化,在世界上產生過重大影響。它保存了大量的希臘、羅馬古籍。拜占庭文化對東歐馬,為后來西歐的文藝復興提供了豐富的精神營養(yǎng),D項正確;羅馬帝國是以地中海為中心,跨越歐、亞、非三大洲的大帝國,排除A項;奧斯曼帝國是地跨亞歐非三大洲的封建軍事大帝國,奧斯曼帝國的中心在土耳其,排除B項;查理曼帝國是中世紀西歐早期的封建帝國,定都亞琛,排除C項。故選D項。8.因地處歐亞之間,他們扮演了文化使者的角色。中國的造紙術和印度的數(shù)字經他們傳入歐洲?!八麄儭笔牵ǎ〢.古埃及人 B.蘇美爾人 C.古印度人 D.阿拉伯人【答案】D【詳解】根據“他們扮演了文化使者的角色。中國的造紙術和印度的數(shù)字經他們傳入歐洲”并結合所學內容可知,承擔了東西方文化交流任務的是阿拉伯人,D項正確;中國的造紙術和印度的文字是阿拉伯人傳入歐洲的,不是古埃及人、蘇美爾人和古印度人,排除ABC項。故選D項。9.下面圖示是西歐經濟和社會發(fā)展引發(fā)的變化。在空格處應填寫的內容是()A.手工業(yè)生產合作社 B.手工工場 C.現(xiàn)代工廠 D.手工業(yè)作坊【答案】B【詳解】根據所學可知,從13世紀開始,商人不僅向工人提供原料,而且還提供統(tǒng)一的生產工具,工人成為完全出賣勞動力的雇傭勞動者,與雇主形成徹底的雇傭關系。由于生產工具統(tǒng)一配備,因而工人常常需要在同一個地點集中勞動,于是就形成了集中的手工工場。雇工分工合作,進一步提高了勞動生產率。土地關系的變化和手工業(yè)的發(fā)展,推動了農業(yè)和手工業(yè)生產組織逐漸資本主義化,農業(yè)出現(xiàn)了租地農場,手工業(yè)出現(xiàn)了手工工場,開始改變中世紀歐洲社會的整體面貌,B項正確;A、C、D項不符合題意。排除A、C、D項。故選B項。10.但丁說:“人不能像走獸那樣生活,應該追求知識和美德?!鄙勘葋喺f:“人的一生是短的,但如果卑劣地過這短的一生,就太長了?!边@些名言所體現(xiàn)的核心思想是()A.古典主義 B.人文主義C.自由主義 D.啟蒙思想【答案】B【解析】【詳解】據材料可知,但丁、莎士比亞均是文藝復興時期的代表人物,這些名言體現(xiàn)的核心思想是人文主義,B項正確;古典主義是西歐文學藝術上的一個流派,盛行于17世紀,延續(xù)到18世紀后期。主要特點是模仿古希臘、羅馬的藝術形式,尊重傳統(tǒng),崇尚理性,要求均衡、簡潔,表現(xiàn)出反宗教權威的精神,與材料不符,排除A項;自由主義是工業(yè)革命時期的經濟思想,與材料不符,排除C項;啟蒙思想是17、18世紀時期的思想,與材料不符,排除D項。故選B項。11.史學家布克哈特在評論一場運動時說“由信仰、幻想和幼稚的偏見織成的神學紗幕最先在意大利煙消云散了。”這場運動A.促進了人們思想的大解放 B.以理性主義作為指導思想C.提倡教會“神權至上” D.斗爭矛頭直指封建專制制度【答案】A【詳解】“由信仰、幻想和幼稚的偏見織成的神學紗幕最先在意大利煙消云散了”,這場運動指的是文藝復興。文藝復興促進了人們思想的大解放,故A正確;啟蒙運動以理性主義作為指導思想,故B錯誤;文藝復興反對教會“神權至上”,故C錯誤;啟蒙運動斗爭矛頭直指封建專制制度,故D錯誤。12.識讀歷史地圖,將歷史事件等置于特定的時間和具體的空間中,是“時空觀念”素養(yǎng)的要求。下圖反映了某位航海家所率船隊的航行路線。這位航海家是()A.迪亞士 B.達·伽馬 C.哥倫布 D.麥哲倫【答案】D【詳解】結合所學知識可知,麥哲倫率領船隊向西航行,穿越大西洋,太平洋和印度洋,于1522年,返回歐洲,他的船隊第一次完成了環(huán)球航行,D項正確;迪亞士帶領船隊航行至非洲大陸最南端并發(fā)現(xiàn)好望角,為葡萄牙開辟通往印度的新航線奠定了堅實的基礎,排除A項;達·伽馬是開拓了從歐洲繞過好望角通往印度的地理大發(fā)現(xiàn),排除B項;哥倫布發(fā)現(xiàn)新大陸,排除C項。故選D項。13.15世紀末至16世紀初,原產于美洲的玉米、馬鈴薯、甘薯等傳入歐、亞、非等大洲;與此同時,也有很多歐亞作物傳入美洲,如小麥、水稻等。促使上述現(xiàn)象出現(xiàn)的主要因素是()A.亞歷山大東征 B.鄭和下西洋 C.新航路開辟 D.阿拉伯帝國擴張【答案】C【詳解】結合所學內容可知,原產美洲的高產作物傳入世界其他地區(qū),世界其他地區(qū)的很多作物也傳入美洲,這是因為哥倫布到達美洲,開辟了新航路,C項正確;促使作物傳播的主要因素是新航路的開辟,與亞歷山大東征、鄭和下西洋和阿拉伯帝國的擴張無關,排除ABD項。故選C項。14.英國商船從英國各地的港口出發(fā),將火器、機械制品和酒等物品運往非洲傾銷;在非洲虜獲黑奴,運往西印度群島和美洲殖民地,賣給當?shù)氐姆N植園主;再購進殖民地盛產的蔗糖、煙草等產品返回英國。材料所述的歷史事件是()A.發(fā)現(xiàn)新大陸 B.三角貿易C.第一次工業(yè)革命 D.第二次工業(yè)革命【答案】B【詳解】根據材料內容結合所學可知,這個航程的路線呈三角形,以販賣黑奴為中心,這次貿易被稱為“三角貿易”,B項正確;題干描述的是三角貿易的過程,與哥倫布發(fā)現(xiàn)新大陸無關,排除A項;工業(yè)革命是機器取代手工的技術革命,與材料無關,排除C項;第二次工業(yè)革命是指,1870年以后,科學技術的發(fā)展突飛猛進,各種新技術、新發(fā)明層出不窮,并被迅速應用于工業(yè)生產,大大促進了經濟的發(fā)展,排除D項。故選B項。15.閱讀目錄能夠幫助我們把握書籍內容主旨。以下最適合作為下圖中單元標題的是()A.走向近代 B.資本主義制度的初步確立C.殖民地人民的反抗 D.資本主義制度的擴展【答案】A【詳解】根據所學知識可知:“西歐經濟和社會的發(fā)展”講述了手工工場和租地農場等近代因素的產生和發(fā)展,“文藝復興”是資產階級思想的興起,“新航路開辟”促進了歐洲資本主義的產生和發(fā)展,“早期殖民掠奪”推動了資本的原始積累,這些均是近代社會出現(xiàn)的因素。由此可見,西經濟和社會的發(fā)展、文藝復興、新航路開辟、早期殖民掠奪的單元主題應該是走向近代,A項正確;資本主義制度的初步確立是指英法美早期資產階級革命,排除B項;19世紀,西方列強的對外擴張與殖民活動激起了殖民地人民的普遍反抗,拉丁美洲、印度相繼爆發(fā)了反抗殖民統(tǒng)治、爭取民族獨立的武裝起義,與圖片信息不符,排除C項;資本主義制度的擴展指的是19世紀中期以后,俄國、日本等確立了資本主義制度,排除D項。故選A項。16.英國女王伊麗莎自二世雖是英國歷史上在位時間最長的君主,但實際上她統(tǒng)而不治”,只是作為保持其國家和民族、傳統(tǒng)和權威的象征。這主要是因為英國實行A.君主專制 B.君主立憲制 C.聯(lián)邦制 D.民主共和制【答案】B【詳解】據題干“英國女王伊麗莎白二世雖是英國歷史上在位時間最長的君主,但實際上她‘統(tǒng)而不治’,只是作為保持其國家和民族、傳統(tǒng)和權威的象征?!边@主要是因為英國實行君主專制。1640年,英國議會與國王查理一世爆發(fā)沖突,掀開了英國資產階級革命的序幕。1689年,英國議會通過《權利法案》以限制國王權力,確定了議會高于王權的原則,君主立憲制在英國建立起來。故B符合題意;君主專制實在英國資產階級革命前實行的政治制度,國王擁有至高無上的權利,故A不符合題意;聯(lián)邦制在英國未實施,故C不符合題意;民主共和的思想在英國有所傳播,但英國未實施民主共和制度,故D不符合題意;故選B。17.“凡未經議會同意,以國王權威停止法律或停止法律實施之僭越權力,為非法權力?!涀h會同意外,平時在本王國內征募或維持常備軍,皆屬違法?!边@一文件出自()A.《人權宣言》 B.《權利法案》 C.《獨立宣言》 D.《共產黨宣言》【答案】B【詳解】據材料“凡未經議會同意,以國王的權威停止法律或停止法律實施之僭越權力,為非法權力?!辈⒔Y合所學知識可知,材料出自英國的《權利法案》。英國資產階級革命后,為了限制君主的權利,1689年英國議會通過《權利法案》,標志著君主立憲制的資產階級統(tǒng)治在英國的確立,B符合題意;法國大革命時期頒布《人權宣言》的核心是人權和法治,與題干內容無關,A排除;美國獨立戰(zhàn)爭時期頒布《獨立宣言》主要是宣告美國的獨立,與題干內容無關,C排除;《共產黨宣言》的發(fā)表標志著馬克思主義的誕生,與題干內容無關,D排除。故此題選擇B。18.美國費城的“自由鐘”是獨立的象征。它的鐘聲曾在1776年7月和1783年4月兩次響起,這兩次鐘聲代表的深刻含義分別是()A.美國誕生;美國獲得真正獨立B.美國獨立戰(zhàn)爭開始;美國取得薩拉托加大捷C.美國獨立戰(zhàn)爭開始;美國獨立戰(zhàn)爭結束D.美國誕生:美國建立聯(lián)邦制國家【答案】A【詳解】結合所學可知,1776年7月4日,《獨立宣言》發(fā)表,宣告北美13個殖民地脫離英國獨立;1783年,英國被迫承認美國獨立,美國獲得了真正的獨立,A項正確;1775年4月,波士頓人民在萊克星頓上空打響了獨立戰(zhàn)爭的第一槍,拉開了美國獨立戰(zhàn)爭的序幕,排除BC項;1787年通過美國憲法,成立聯(lián)邦制國家,排除D項。故選A項。19.某同學在撰寫歷史人物傳記時,利用年代尺對人物生平作了梳理(如下圖所示)。這位歷史人物是()A彼得一世 B.華盛頓 C.拿破侖 D.林肯【答案】B【詳解】根據材料“1732年生于美國弗吉尼亞的莊園;在1775—1783年美國獨立戰(zhàn)爭時任大陸軍總司令;1789年成為美國第一任總統(tǒng)”和所學可知,華盛頓是美國獨立戰(zhàn)爭時期的領導人,擔任大陸軍總司令,并在1789年成為美國第一任總統(tǒng),B項正確;彼得一世是俄國羅曼諾夫王朝的第四任沙皇,他執(zhí)政期間進行改革,排除A項;拿破侖是法國大革命中的重要人物,建立法蘭西第一帝國,排除C項;林肯領導了美國南北戰(zhàn)爭,排除D項。故選B項。20.某班歷史興趣小組在舉辦歷史謎語小競賽中設計了一個組合式謎題。該題的謎面是:攻占巴士底獄、建立共和國、處死路易十六、雅各賓派專政。據此判斷,該題的謎底應是()A.英國資產階級革命 B.俄國彼得一世改革 C.美國獨立戰(zhàn)爭 D.法國大革命【答案】D【詳解】根據所學知識可知,法國大革命爆發(fā)的標志是1789年巴黎人民攻占巴士底獄,1792年建立了法蘭西第一共和國,1793年處死了國王路易十六。法國大革命遭到反法聯(lián)盟的進攻,雅各賓派打退了反法聯(lián)軍,平息了國內叛亂,把大革命推向高潮,所以根據謎面可知謎底是法國大革命,D項正確;英國資產階級革命的相關內容與謎語內容不匹配,排除A項;題干描述的是法國大革命與俄國彼得一世改革無關,排除B項;題干描述的是法國大革命與美國獨立戰(zhàn)爭無關,排除C項。故選D項。21.恩格斯指出:這是一部以法國大革命的社會成果為依據并把這些成果轉為法律的唯一的現(xiàn)代民法典。這部法律文獻是()A.《漢謨拉比法典》 B.《十二銅表法》C.《查士丁尼法典》 D.《拿破侖法典》【答案】D【詳解】結合所學可知,1804年拿破侖建立“法蘭西第一帝國”,拿破侖加冕稱帝。主持制定了民法典——《拿破侖法典》,于1804年,頒布實施,鞏固了法國資產階級革命的成果。后來,很多國家的民法都以它為參照藍本,D項正確;《漢謨拉比法典》頒布于古巴比倫王國時期,排除A項;《十二銅表法》頒布于羅馬共和國時期,排除B項;《查士丁尼法典》頒布于拜占庭帝國時期,排除C項。故選D項。22.拿破侖在擊潰第三次反法同盟、占據萊茵河左岸及許多小邦國后,在那里趕跑了封建王公和主教,取消了各種徭役、封建貢賦及什一稅,宣布公民平等和自由。后來建立的萊茵同盟,由16個邦加入,普遍實行資產階級的改革。此材料可說明,拿破侖的對外戰(zhàn)爭()A.破壞了其他民族國家的領土完整 B.打擊了歐洲其他國家的封建勢力C.對當?shù)厝嗣襁M行壓榨和掠奪 D.使各國民族意識開始覺醒【答案】B【詳解】根據材料“在那里趕跑了封建王公和主教,取消了各種徭役、封建貢賦及什一稅,宣布公民平等和自由。后來建立的萊茵同盟,由16個邦加入,普遍實行資產階級的改革”并結合所學知識可知,拿破侖戰(zhàn)爭打擊了歐洲的封建制度,促進了歐洲的近代化進程,B項正確;材料主要體現(xiàn)拿破侖的對外戰(zhàn)爭打擊了歐洲封建勢力,材料不是主要反映拿破侖的對外戰(zhàn)爭破壞了其他民族國家的領土完整,排除A項;材料說明拿破侖的對外戰(zhàn)爭,打擊了歐洲其他國家的封建勢力,不能體現(xiàn)對當?shù)厝嗣襁M行壓榨和掠奪,排除C項;材料說明拿破侖的對外戰(zhàn)爭,打擊了歐洲其他國家的封建勢力,體現(xiàn)不出使各國民族意識開始覺醒,排除D項。故選B項。23.1848年在倫敦出版的一份宣言成為“所有國家千百萬工人共同的綱領,全部社會主義文獻中傳播最廣和最國際性的著作?!痹撔裕ǎ〢.宣告了北美殖民地的獨立 B.促進了現(xiàn)代工廠制的出現(xiàn)C.標志著馬克思主義的誕生 D.調動了黑人奴隸的積極性【答案】C【詳解】根據所學知識,1848年,馬克思、恩格斯為共產主義者同盟起草的綱領《共產黨宣言》在倫敦正式出版。《共產黨宣言》號召工人階級組織起來,建立無產階級自己的政黨?!豆伯a黨宣言》的發(fā)表,標志著馬克思主義的誕生。從此,無產階級斗爭有了科學的理論的指導,國際共產主義運動興起并蓬勃發(fā)展,C項正確;《獨立宣言》的發(fā)表,宣告了北美殖民地的獨立,排除A項;第一次工業(yè)革命促進了現(xiàn)代工廠制的出現(xiàn),排除B項;《解放黑人奴隸宣言》的頒布,調動了黑人奴隸的積極性,排除D項。故選C項。24.史實指歷史事實,史論是對歷史事件或歷史人物的評論。下列選項中,屬于史論的是()A.彼得一世頒布一系列法令,全面推行改革。B.彼得一世改組行政機構,建立了中央集權的行政體制C.彼得一世改革開啟了俄國近代化的進程D.俄國在與瑞典進行戰(zhàn)爭的過程中營建了新都——圣彼得堡【答案】C【詳解】根據所學知識可知,歷史史實是對已經發(fā)生的,客觀事情的描述,而史論是對于歷史事件或歷史人物的評論,彼得一世改革開啟了俄國近代化的進程,是對彼得一世改革的評論,C項正確;彼得一世執(zhí)政時期頒布了一系列法令,全面推行改革,是對于彼得一世改革的描述,是歷史史實,排除A項;彼得一世改組行政機構,建立了中央集權的行政體制,是對彼得一世改革的描述,是歷史史實,排除B項;俄國在與瑞典進行戰(zhàn)爭的過程中營建了新都——圣彼得堡,是描述的歷史史實,排除D項。故選C項。25.下表所呈現(xiàn)的19世紀晚期的科技發(fā)明及應用,極大地改變了人們的生產和生活,表明人類社會進入了()19世紀70年代電話進一步普及,耐用點燈開始走進千家萬戶19世紀80年代發(fā)電站廣泛建立,電風扇、電動縫紉機、電焊機被發(fā)明并走進人們的生產生活A.電氣時代 B.信息時代 C.智能時代 D.數(shù)字時代【答案】A【詳解】根據題干“電話、電風扇、電焊機”和結合所學可知,這些發(fā)明都是以電力為主要動力,可見人類社會進入了電氣時代,A項正確;20世紀90年代以來,互聯(lián)網的迅速普及,人類社會進入了“信息時代”,排除B項;根據題干“19世紀晚期”可知是第二次工業(yè)革命時期,人類社會進入了“電氣時代”,排除C項;根據題干可知19世紀晚期電力廣泛應用,進入電氣時代,沒有進入數(shù)字時代,排除D項。故選A項。二、非選擇題26.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根據本法令和一般法律,脫離了農奴依附身份的農民和家務農奴可以享有自由農村居民身份的各項權利,包括人身的和財產的權利……農民有權遵照地方法令中的規(guī)定,繳納一筆一定數(shù)目的贖金,贖購他們所居住的房屋。農民獲得地主同意后,除所居住的房屋外,尚可根據一般法律獲得分給他們長期耕種的土地及其他附屬地為私產。——《關于脫離了農奴依附身份的農民的總法令》材料二(亞歷山大二世改革)……換取地主對農民人身自由的法律認可,同時給資本主義經濟發(fā)展提供勞動力,從而在維護地主階級利益,滿足資產階級發(fā)財欲望的基礎上,鞏固和擴大沙皇專制統(tǒng)治的社會基礎。——摘自《湖北師范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92年第002期)(1)根據材料一,指出俄國農奴的地位發(fā)生了怎樣的變化?這樣的變化是通過什么條件實現(xiàn)的?(2)根據材料二,談談你對亞歷山大二世改革的認識?!敬鸢浮浚?)變化:俄國的農奴獲得人身自由。條件:通過法令規(guī)定農奴獲得人身自由。(2)亞歷山大二世改革有利于為俄國資本主義發(fā)展,使俄國走上了資本主義道路;是沙皇自上而下的改革,保留了大量封建殘余,制約了俄國資本主義的發(fā)展。【小問1詳解】變化:據材料“根據本法令和一般法律,脫離了農奴依附身份的農民和家務農奴可以享有自由農村居民身份的各項權利,包括人身的和財產的權利……”可知,俄國的農奴獲得人身自由,可以享有自由農村居民身份的各項權利。條件:據材料“《關于脫離了農奴依附身份的農民的總法令》”可知,材料反映的是通過法令規(guī)定農奴獲得人身自由。27.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材料二(1)根據材料一,編制美國政權結構示意圖,并概括1787年美國憲法的局限性。(2)客觀敘述和分析歷史,有理有據地表達自己的看法是“歷史解釋”素養(yǎng)的要求。上圖反映了美國歷史上一場重要的戰(zhàn)爭,請結合所學知識加以說明?!敬鸢浮浚?)局限性:承認奴隸制,帶有歧視,不承認或限制婦女、黑人和印第安人的政治權利。(2)1860年,林肯當選為美國第16人總統(tǒng),南方軍隊以此為借口挑起戰(zhàn)爭,美國內戰(zhàn)爆發(fā),戰(zhàn)爭初期,北方在軍事上屢屢失利,為了扭轉戰(zhàn)局,林肯頒布了《宅地法》和《解放黑人奴隸宣言》,扭轉了北方軍隊在戰(zhàn)場上的被動局面,內戰(zhàn)以北方的勝利告終,避免了美國分裂。林肯為維護國家統(tǒng)一和解放黑人奴隸作出了杰出貢獻。美國內戰(zhàn)廢除了黑人奴隸制,維護了國家統(tǒng)一,為以后經濟的迅速發(fā)展創(chuàng)造了條件。【小問1詳解】示意圖:根據材料一中的“行政、立法、司法三權分立,總統(tǒng)、國會與最高法院及其相關機構各司其職,相互制衡”,結合所學可知,美國憲法規(guī)定行政、立法、司法三權分立,總統(tǒng)、國會與最高法院及其相關機構各司其職,相互制衡,其中總統(tǒng)行使行政權,國會行使立法權,最高法院及其相關機構行使司法權。據此可以編制美國政權結構示意圖?!拘?詳解】根據題干要求,客觀敘述和分析歷史,有理有據地表達自己的看法是“歷史解釋”素養(yǎng)的要求。圖片反映了美國歷史上一場重要的戰(zhàn)爭,請結合所學知識加以說明。答案既要有美國內戰(zhàn)的具體史實,也要有對林肯和美國內戰(zhàn)的評價,才能體現(xiàn)題目的要求。1860年,林肯當選為美國第16人總統(tǒng),南方軍隊以此為借口挑起戰(zhàn)爭,美國內戰(zhàn)爆發(fā),戰(zhàn)爭初期,北方在軍事上屢屢失利,為了扭轉戰(zhàn)局,林肯頒布了《宅地法》和《解放黑人奴隸宣言》,扭轉了北方軍隊在戰(zhàn)場上的被動局面,內戰(zhàn)以北方的勝利告終,避免了美國分裂。林肯為維護國家統(tǒng)一和解放黑人奴隸作出了杰出貢獻。美國內戰(zhàn)廢除了黑人奴隸制,維護了國家統(tǒng)一,為以后經濟的迅速發(fā)展創(chuàng)造了條件。28.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日本的明治維新是成功的改革,也可說是一次革命。日本在野的社會精英奪取了政權,然后從上而下,主導了政治、文化、社會、經濟方面的重組。這一劇烈的改革,卻是犧牲不大……改革的對象德川政權則已衰敗,無法抵抗新興勢力奪取政權。然而,如此大事,參與者必須有強烈的志愿,方可冒險犯難,投身其中?!幾栽S倬云《歷史大脈絡》材料二日本近年改變舊制……其變衣冠,易正朔,每為識者所譏。然如改習西洋兵法,仿造鐵路火車,添置電報,開煤鐵礦,自鑄洋錢,于國計民生無不利。——李鴻章(1874年)“日本為俄、美所迫,步武泰西,改弦而雄視東方?!涫荚庀魅跖c我同,其后的強盛與我異。聞日本地勢近我,政俗同我,成效最速,條理尤詳,取而用之,尤易措手。”“我朝變法,但采鑒日本,一切已足。”——康有為(1898年)(1)根據材料一,概括日本明治維新“犧牲不大”的原因。結合所學知識,指出參與者的“志愿”是什么?(2)根據材料二,概括李鴻章和康有為對日本明治維新的評價有何不同?(不得摘抄原文)【答案】(1)原因;德川政權的衰敗,在野的社會精英(或倒某派》奪得政權,參與者的意厚強烈;志愿:擺脫民族危機,實現(xiàn)富國強兵。(2)不同:李鴻章:肯定日本明治維新在變革軍事工業(yè)等方面的積極作用,但否定日本制度變革的作用;康有為:對明治維新全面肯定,在肯定其變革科技軍事的同時著重肯定其制度變革的作用。【小問1詳解】原因:根據“改革的對象德川政權則已衰敗,無法抵抗新興勢力奪取政權”得出德川政權的衰敗,根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