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高考二輪復習化學選擇題熱點練10多平衡體系圖像及分析_第1頁
2025年高考二輪復習化學選擇題熱點練10多平衡體系圖像及分析_第2頁
2025年高考二輪復習化學選擇題熱點練10多平衡體系圖像及分析_第3頁
2025年高考二輪復習化學選擇題熱點練10多平衡體系圖像及分析_第4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0.多平衡體系圖像及分析(分值:21分)學生用書P269(選擇題每小題3分)1.(2024·浙江溫州一模)已知HCOOH水溶液在密封石英管中的分解反應:Ⅰ.HCOOHCO+H2OK1Ⅱ.HCOOHCO2+H2K2T溫度下,在密封石英管內完全充滿1.0mol·L1HCOOH水溶液,使HCOOH分解,分解產物均完全溶于水。含碳物種濃度與反應時間的變化關系如圖所示(忽略碳元素的其他存在形式)。下列有關說法不正確的是()A.混合體系達平衡后:c(CO2)·c(H2)>c(CO)B.活化能:反應Ⅰ<反應ⅡC.c(CO)濃度變小的原因是CO2的生成導致反應Ⅰ平衡逆向移動D.c(HCOOH)可降為0答案:D解析:根據圖像可知混合體系達平衡后,c(CO2)·c(H2)>c(CO),A正確;根據圖像可知,CO濃度達到最大值時表明反應Ⅰ達平衡,此時CO2濃度未達最大值,即反應Ⅱ尚未達平衡狀態(tài),說明反應Ⅰ的反應速率大于反應Ⅱ,即活化能:反應Ⅰ<反應Ⅱ,B正確;根據圖中CO2和CO濃度變化,即反應Ⅰ和Ⅱ可知,c(CO)濃度變小的原因是CO2的生成導致反應Ⅰ平衡逆向移動,C正確;過程Ⅰ和Ⅱ均為可逆過程,則c(HCOOH)不可能降為0,D錯誤。2.(2024·湖南永州三模)室溫下,在P和Q濃度相等的混合溶液中,同時發(fā)生反應①P+QX+Z和反應②P+QY+Z,反應①和②的速率方程分別是v1=k1c2(P)、v2=k2c2(P)(k1、k2為速率常數(shù))。反應過程中,Q、X的濃度隨時間變化情況如圖所示。下列說法錯誤的是()A.反應開始后,體系中X和Y的濃度之比保持不變B.45min時Z的濃度為0.4mol·L1C.反應①的活化能比反應②的活化能大D.如果反應能進行到底,反應結束時,有40%的P轉化為Y答案:D解析:根據①和②的速率方程分別是v1=k1c2(P)、v2=k2c2(P)(k1、k2為速率常數(shù)),反應開始后,體系中X和Y的濃度之比為K1K2,保持不變,故A正確;根據反應①P+QX+Z和反應②P+QY+Z方程式,可知每消耗1molQ同時生成1molZ,反應到45min時,Q的濃度降低0.4mol·L1,則Z的濃度為0.4mol·L1,故B正確;反應到20min時,Q的濃度降低0.3mol·L1,反應①中X濃度增大0.12mol·L1,則反應②中Y濃度增大0.18mol·L1,反應②的速率大于反應①,所以反應①的活化能比反應②的活化能大,故C正確;反應到20min時,Q的濃度降低0.3mol·L1,反應①中X濃度增大0.12mol·L1,則反應②中Y濃度增大0.18mol·L1,如果反應能進行到底,反應結束時,有60%的P轉化為Y,故D3.(2024·黑龍江大慶實驗中學模擬)某溫度下,向VL恒容密閉容器中通入4molX(g),發(fā)生反應:①2X(g)Y(g)+4Z(g),②2Z(g)M(g)。反應體系中X、Y、Z的物質的量隨時間t的變化曲線如圖所示。下列說法錯誤的是()A.25min時,生成了3.2molMB.0~10min內,氣體X的平均反應速率為0.32Vmol·L1C.該溫度下,反應②的平衡常數(shù)K=2VD.25min時保持其他條件不變,再向體系中通入1molY(g)后,反應②的平衡不移動答案:C解析:反應①不是可逆反應,由圖可知,25min時n(X)=0mol,即25min時,4mol氣體X反應完全,生成8molZ,據圖知此時剩下1.6molZ,因此反應②消耗Δn(Z)=(81.6)mol=6.4mol,則生成了12×Δn(Z)=3.2molM,A正確;由圖可知,0~10min內v(Y)=ΔnVΔt=1.6molVL×10min=0.16Vmol·L1·min1,反應為2X(g)Y(g)+4Z(g),則v(X)=2v(Y)=0.32Vmol·L1·min1,B正確;反應達到平衡時n(Y)=2mol,n(Z)=1.6mol,則Δn(Z)=2mol×41.6mol=6.4mol,反應②為2Z(g)M(g),所以n(M)=12×Δn(Z)=3.2mol,反應②的平衡常數(shù)K=c(M)c2(Z)=3.2V(1.6V)24.(2024·湖南長郡九校聯(lián)考二模)二氧化碳加氫制甲烷過程中的主要反應為Ⅰ.CO2(g)+4H2(g)CH4(g)+2H2O(g)ΔH=164.7kJ·mol1Ⅱ.CO2(g)+H2(g)CO(g)+H2O(g)ΔH=+41.2kJ·mol1在密閉容器中,1.01×105Pa、n起始(CO2)∶n起始(H2)=1∶4時,CO2平衡轉化率、在催化劑作用下反應相同時間所測得的CO2實際轉化率隨溫度的變化如圖所示。CH4的選擇性可表示為n生成(CH4)A.反應CO(g)+3H2(g)H2O(g)+CH4(g)的焓變ΔH=123.5kJ·mol1B.400℃前CO2實際轉化率增大的主要原因是:溫度升高,反應Ⅱ平衡正移C.降低體系溫度,CH4的平衡選擇性增大D.450℃時,使用更高效催化劑,有可能使CO2平衡轉化率達到X點答案:C解析:根據蓋斯定律,用反應Ⅰ減去反應Ⅱ,可計算出目標反應的反應熱:CO(g)+3H2(g)H2O(g)+CH4(g)ΔH=205.9kJ·mol1,A錯誤;400℃前CO2實際轉化率低于對應溫度下的平衡轉化率,結合題給信息“反應相同時間”,判斷此時反應未達平衡,不能用平衡移動解釋曲線變化,B錯誤;生成甲烷的反應是放熱反應,降低體系溫度,平衡正向移動,CH4的平衡選擇性增大,C正確;催化劑不改變平衡,故使用更高效催化劑也不可能提高CO2平衡轉化率使其達到X點的值,D錯誤;故選C。5.(2024·湖南長郡中學一模)海帶提碘中涉及H2O2氧化I,存在以下反應:①2I(aq)+2H+(aq)+H2O2(aq)I2(aq)+2H2O(l)ΔH1=257.5kJ·mol1②I(aq)+I2(aq)I3-(aq)ΔH2=18.9kJ·mol常溫下,固定總碘濃度為0.01mol·L1,平衡時溶液中的I、I2、I3-分布系數(shù)δ與溶液中初始c(H2O2)關系如圖所示。[總碘濃度=各組分折合為I后的濃度之和,δ(組分)=該組分折合為I-后的濃度總碘濃度,如下列說法錯誤的是()A.c(I)+c(I2)+c(I3-)=0.01mol·B.根據VSEPR模型,I3-C.反應②平衡時,升高溫度,其正反應速率小于逆反應速率D.常溫下,I(aq)+I2(aq)I3-(aq)的平衡常數(shù)K約為答案:A解析:由碘原子個數(shù)守恒可知,平衡時溶液中c(I)+2c(I2)+3c(I3-)=0.01mol·L1,故A錯誤;I3-寫為I·I2-,中心原子I的價層電子對數(shù)為2+12(7+12×1)=5,故B正確;反應②為放熱反應,升高溫度,平衡向逆反應方向移動,正、逆反應速率同時增大,但正反應速率小于逆反應速率,故C正確;由圖可知,溶液中c(I)=0.01mol·L1×0.45=4.5×103mol·L1、c(I3-)=0.01mol·L1×0.45×13=1.5×103mol·L1、c(I2)=0.01mol·L1×(10.450.45)×12=5×104mol·L1,則由方程式I(aq)+I2(aq)I3-(aq6.(2024·湖南衡陽模考)利用環(huán)戊二烯()加氫制備環(huán)戊烯(),按n(H2)n(C①(g)+H2(g)(g)ΔH1<0②2(g)(g)ΔH2<0測得在相同時間內,環(huán)戊二烯轉化率和環(huán)戊烯選擇性隨溫度變化曲線如圖(已知:選擇性=轉化為目標產物的反應物在總轉化量中的占比)。下列說法錯誤的是()A.60℃時,H2的轉化率為72%B.由圖可知,反應決速步的活化能①>②C.相同條件下,若增大n(H2D.60℃后,環(huán)戊烯選擇性降低的原因可能是催化劑活性減弱答案:B解析:由圖可知,60℃時,環(huán)戊二烯的轉化率為90%,環(huán)戊烯的選擇性為80%,則H2的轉化量n(H2)=n(環(huán)戊烯)=1mol×90%×80%=0.72mol,H2的轉化率為72%,A正確;由圖可知,環(huán)戊烯選擇性較高,活化能越小,反應速率越快,相同時間內,反應①的速率較快,活化能較低,說明反應的活化能①<②,B錯誤;相同條件下,若增大n(H2)n(C5H6),相當于增大H2的物質的量,反應①中環(huán)戊二烯轉化率增大,環(huán)戊烯選擇性增大,C正確;兩個反應均為放熱反應,升高溫度,7.(2024·江蘇蘇錫常鎮(zhèn)四市一模)采用熱分解法脫除沼氣中的H2S過程中涉及的主要反應為反應Ⅰ:2H2S(g)2H2(g)+S2(g)ΔH1=169.8kJ·mol1反應Ⅱ:CH4(g)+S2(g)CS2(g)+2H2(g)ΔH2=63.7kJ·mol1保持100kPa不變,將H2S與CH4按2∶1體積比投料,并用N2稀釋,在不同溫度下反應達到平衡時,所得H2、S2與CS2的體積分數(shù)如圖所示。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反應2H2S(g)+CH4(g)CS2(g)+4H2(g)的ΔH=106.1kJ·mol1B.曲線Y代表的是CS2的平衡體積分數(shù)C.高于1050℃時,H2S平衡轉化率與CH4平衡轉化率的差值隨溫度升高而減小D.1050℃下反應,增大體系的壓強,平衡后H2的體積分數(shù)可能達到0.07答案:C解析:根據反應Ⅰ和反應Ⅱ,利用蓋斯定律可得:2H2S(g)+CH4(g)CS2(g)+4H2(g)ΔH=+233.5kJ·mol1,A錯誤;將H2S與CH4按2∶1體積比投料,并用N2稀釋,在不同溫度下反應達到平衡時,由于S2是反應Ⅰ的生成物同時又是反應Ⅱ的反應物,因此曲線Y代表的是S2的平衡體積分數(shù)。950~1050℃時,以反應Ⅰ為主,隨著溫度升高,反應Ⅰ速率大于反應Ⅱ,所以S2的體積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