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省青島市城陽三中2018-2019高一歷史下學期期中試題(含解析)_第1頁
山東省青島市城陽三中2018-2019高一歷史下學期期中試題(含解析)_第2頁
山東省青島市城陽三中2018-2019高一歷史下學期期中試題(含解析)_第3頁
山東省青島市城陽三中2018-2019高一歷史下學期期中試題(含解析)_第4頁
山東省青島市城陽三中2018-2019高一歷史下學期期中試題(含解析)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6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山東省青島市城陽三中20182019高一歷史下學期期中試題(含解析)一選擇題(2*30=60分)1.“寅虎去,卯兔至,賀歲夜無眠;舉金樽,對玉闕,瑞雪似舞翩;家為天,人如仙,快樂走人間;眾親朋,闔家歡,新春福祿全!”這是2011年春節(jié)流行的祝福短信,其中的“寅虎”“卯兔”與農歷紀年相配,這源自A.中國古代神話傳說B.中國古代的農業(yè)文明C.中國原始的圖騰崇拜D.中國原始的自然崇拜【答案】B【解析】【詳解】結合所學知識可知,十二生肖是中華民族游牧與農耕兩種文化并重的產物。故答案為B項。A項結合所學知識可知,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筑,十二生肖主要來自農業(yè)生產而非神話傳說,排除;C項中國原始圖騰崇拜的說法不符合中國古代的小農經濟的模式,排除;D項自然崇拜主要是崇拜自然現象,排除?!军c睛】古代農業(yè)經濟有三個特點需要把握:以種植業(yè)為主,以家畜飼養(yǎng)業(yè)為輔;精耕細作的農業(yè)生產模式;男耕女織、自給自足。古代農業(yè)的這些特點決定了我國先民把和自己生活的一些動物賦予某些靈性。2.北方地區(qū)流行這樣的俗語“人生有三寶,丑妻薄地破棉襖”。從本質上反映了A.農業(yè)在社會經濟中占重要地位B.農民生活富裕安逸C.以家庭為單位的小農經濟特征D.商品經濟極端落后【答案】C【解析】據材料“人生有三寶,丑妻薄地破棉襖”并結合所學知識可知,“丑妻、破棉襖”反映了以家庭為單位,“薄地”反映了小農經濟農耕的特點,故C項正確;材料沒有將農業(yè)和其他行業(yè)進行比較,不能體現農業(yè)在社會經濟中占重要地位,故A項錯誤;材料也無法體現農民富裕安逸的生活,故B項錯誤;材料未涉及商品經濟的情況,不能反映商品經濟極端落后,故D項錯誤。故選C。點睛:本題解題的關鍵是熟練掌握古代中國小農經濟的特點,再提取材料關鍵信息“丑妻薄地破棉襖”,學生可以正確理解以家庭為單位、男耕女織等特點,據此即可正確判斷。3.小農經濟是古代中國農業(yè)經營的基本形式,個體生產是封建農業(yè)的標志。個體生產的發(fā)展速度從根本上說取決于A.石器的形狀及鋒利程度B.青銅器的精致程度C.鐵農具的推廣程度D.土地私有化的發(fā)展程度【答案】C【解析】【詳解】結合所學知識可知,小農經濟形成于春秋戰(zhàn)國時期,根本原因是鐵器、牛耕的使用和推廣,提高了生產效率,使一家一戶的個體生產成為可能。故答案C項。A項隨著鐵農具的使用,石器農具已逐漸的消失,排除;B項結合所學知識可知,青銅器主要應用于禮樂方面,青銅農具并沒有得到廣泛推廣,排除;D項結合所學知識可知,土地私有制的出現是鐵質農具使用、推廣的結果,排除?!军c睛】本題考查古代農業(yè)生產工具發(fā)展的影響,旨在考查學生分析問題的能力。4.在中國古代封建社會,地主土地所有制是土地所有制的一種主要形式。地主擴大地產的主要途徑是A.轉化“公田”為“私田”B.實行土地兼并C.因軍功而獲賞賜土地D.政府的“均田”【答案】B【解析】【詳解】結合所學知識可知,封建地主獲取土地的方式主要是通過兼并自耕農和農民的土地。故答案為B項。A項結合所學知識可知,“公田”是井田制的內容,該項表述的是井田制崩潰、封建土地私有制開始建立的過程,不是地主擴大地產的主要途徑,排除;C項因軍功而獲賞賜土地是少數地主擴大地產的方式,并非所有地主的主要形式,排除;D項結合所學知識可知,均田制推行時期,政府制定了官民占有土地的最高限額,限制土地買賣,排除?!军c睛】本題考查封建土地私有制的內容和特點。封建土地私有制有三種形式:君主土地所有制、地主土地所有制和自耕農土地所有制。5.斯塔夫里阿諾斯的《全球通史》以公元1500年作為重要的歷史分期點,你認為以1500年為分期點的主要依據是A.1500是一個整數時間,容易記憶B.1500年前后世界開始連為一體C.1500年是文藝復興開始標志D.1500年前后開始了資產階級的統治【答案】B【解析】文藝復興開始于14世紀,早于題目中的時間“1500年”,故C項的表述錯誤;人類歷史上首次成功的資產階級革命發(fā)生于16世紀末的荷蘭,晚于題目中的時間“1500年”,故排除D項;1500年前后的“地理大發(fā)現”標志著以國別和種族為主的地域性歷史開始逐漸演變?yōu)橄嗷ソ涣?、影響和融合的世界歷史。故“斯塔夫里阿諾斯的《全球通史》以公元1500年作為重要的歷史分期點”。排除與此表述不符的A項,故選B。6.新航路開辟后,世界各民族的歷史逐漸融合為一部統一的人類歷史。當時,這種“融合”和“統一”得以實現的主要方式是A.東方的借鑒學習B.西方的殖民掠奪C.正常的文化交流D.封建主階級衰落【答案】B【解析】【詳解】結合所學知識可知,新航路開辟后,西方殖民主義的擴張,使世界由分散走向聯合,使得世界各民族的歷史逐漸融為一部統一的人類歷史。故答案為B項。A項不符合題意,排除;C項正常的文化交流不足以使世界融為一部統一的歷史,排除;D項封建主階級衰落僅僅局限于本國歷史的變更,不足以影響世界歷史,排除?!军c睛】新航路是人類文明交流之路,也是世界市場聯系之路,同時又是殖民掠奪之路。7.有人說,21世紀是海洋經濟的時代,而古希臘的戰(zhàn)略家狄米斯·托克利也曾說過:“誰控制了海洋,誰就控制了一切?!?7世紀控制海洋、擁有海上殖民霸權的國家是A.荷蘭B.西班牙C.英國D.法國【答案】A【解析】試題分析:依據所學可知,17世紀時期荷蘭成為世界范圍的殖民帝國,海外貿易發(fā)達,被稱為“海上馬車夫”,在歐洲商船數量最多的國家,商船數超過歐洲其他國家的總和。故應選A??键c:資本主義世界市場的形成與發(fā)展·殖民擴張與世界市場的拓展·荷蘭的地位8.“舉頭鐵索路行空,電氣能收奪化工。從此不愁魚雁少,音書萬里一時通?!边@首詩贊嘆的是A.汽車發(fā)明B.化學工業(yè)的進步C.電報D.火車的發(fā)明【答案】C【解析】材料當中的描述“舉頭鐵索路行空”“音書萬里一時通”兩句可知需要架設電線,另外還有傳播信息的功能,符合題意的是電報通訊,故C項正確;ABD項不符合“舉頭鐵索路行空”“音書萬里一時通”,排除。9.鴉片戰(zhàn)爭后中國社會經濟發(fā)生的重大變化有()①自然經濟開始解體②近代企業(yè)開始出現③逐漸依附于世界資本主義體系④各地經濟發(fā)展日趨平衡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答案】A【解析】試題分析:本題主要考查學生準確再現再認歷史知識的能力,鴉片戰(zhàn)爭后沿海地區(qū)受外國侵略沖擊,自然經濟解體較快,商品經濟有了較大發(fā)展,經濟活動被迫卷入資本主義世界市場,而內地幾乎沒有什么變化,各地之間的差距越來越大,故①②③項說法符合題意,④排除,故選A??键c:經濟結構的變動與資本主義的曲折發(fā)展·晚清中國經濟結構的變化和民族工業(yè)的興起·鴉片戰(zhàn)爭的影響【名師點睛】自然經濟的逐步解體:1、原因:(1)鴉片戰(zhàn)爭以后,西方列強對中國進行經濟侵略,瘋狂地向中國傾銷商品、掠奪原料,把中國卷入世界資本主義市場。(2)太平天國運動影響;(3)新思潮的萌發(fā)。2、表現:(1)洋沙輸入,“紡”與“織”分離(2)洋布輸入,“織”與“耕”分離(3)破產的手工業(yè)者成為棉布的消費者(4)未破產的手工業(yè)者生產性質發(fā)生變化3、影響:(1)商品經濟進一步發(fā)展;(2)為中國近代民族資本主義的產生提供了條件;(3)中國逐步成為世界資本主義的附庸。10.學習了《近代交通與通訊的變化》一課后,某班研究性學習小組在研討會上發(fā)言如下,其中觀點不準確的是A.列強的侵略是中國近代交通與通訊發(fā)展的最大阻礙B.鐵路以其在國民經濟中的重大作用,一開始就得到清政府的支持C.列強把鐵路修到哪里,就把侵略勢力延伸到哪里D.近代交通與通訊的艱難發(fā)展表明,只有實現民族獨立才能健康發(fā)展【答案】B【解析】中國近代的交通與通訊的發(fā)展受到帝國主義的限制和排擠,而且帝國主義利用它們延伸自己的侵略勢力,A、C、D三項正確。由于清政府的腐朽與愚昧,一開始并不支持鐵路建設,故選B項。11.清末的一首打油詩云:“洋帽洋衣洋式鞋,短胡兩撇口邊開。平生第一傷心事,碧眼生成學不來?!痹撛姺从沉水敃rA.服飾的西化 B.洋貨傾銷中國C.社會上的崇洋現象 D.學習西方的迫切愿望【答案】C【解析】此題旨在考查學生的運用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解讀材料是關鍵,材料中第一句反映了服飾變化、生活習俗變化;第二句則鮮明的反映了當時人們盲目的崇外情結。綜合來看只有C項能較全面的概括了材料的意思。12.20世紀30年代初,中國開展了以“盡人力,辟地力,均供求,暢流通,以謀國民經濟之健全發(fā)展”為目標的運動。該運動的開展客觀上使民族資本主義A.日益萎縮B.較快發(fā)展C.初步發(fā)展D.陷入絕境【答案】B【解析】【詳解】依據材料“20世紀30年代初,中國開展了以盡人力,辟地力,均供求,暢流通,以謀國民經濟之健全發(fā)展為目標的運動”并結合所學知識,材料反映了國民政府的“國民經濟建設運動”,該運動客觀上是民族資本主義較快發(fā)展。故答案為B項。A項結合所學知識可知,民族資本主義在國民政府統治后期逐漸萎縮,排除;C項結合所學知識可知民族資本主義初步發(fā)展于甲午戰(zhàn)爭之后,排除;D項結合所學知識可知,解放戰(zhàn)爭時期資本主義發(fā)展陷入絕境,不符合題干時間,排除?!军c睛】本題解題的關鍵是緊扣材料的時間“20世紀30年代”事件“國民經濟之健全發(fā)展”再結合所學知識可知,這是指“國民經濟建設運動”。再聯系民族資本主義發(fā)展歷程即可正確判斷。13.中國近代民族工業(yè)經歷了一個曲折的發(fā)展歷程。下圖是其發(fā)展示意圖,F1是它發(fā)展的動力,F2是它發(fā)展的阻力。下列哪一事件客觀上減小了F2A.第一次世界大戰(zhàn)的爆發(fā)B.日本發(fā)動全面侵華戰(zhàn)爭C.國民黨發(fā)動內戰(zhàn)D.官僚資本主義的形成【答案】A【解析】一戰(zhàn)期間,列強忙于一戰(zhàn),暫時放松了對民族工業(yè)壓迫,給民族資本主義發(fā)展短暫的春天,故A項正確;日本發(fā)動侵華戰(zhàn)爭,對民族工業(yè)進行掠奪,民族工業(yè)萎縮,故B項錯誤;國民政府實行戰(zhàn)時體制時期阻力沒有減輕,故C項錯誤;解放戰(zhàn)爭,民族工業(yè)陷入絕境,官僚資本主義是壓制民族工業(yè)的因素之一,故D項錯誤。14.下表說明了近代中國民族資本主義企業(yè)的主要特點是1919年全國注冊工廠情況(單位:家)江蘇(含上海)直隸(含天津)浙江廣東福建奉天湖北陜西黑龍江廣西甘肅其他各省105454233312019193311A.資金少B.規(guī)模小C.技術力量薄弱D.地區(qū)發(fā)展不均衡【答案】D【解析】試題分析:尊重材料是做對歷史題目的唯一秘籍。而通過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不難發(fā)現,表格的上欄是近代中國民族資本主義企業(yè)的分布“地區(qū)”,“下欄”是民族資本主義企業(yè)的數量,但是數量的差別是很大的,所以該表格是意在說明近代中國民族資本主義企業(yè)的地區(qū)發(fā)展是很不均衡的。考點:經濟結構的變動與資本主義的曲折發(fā)展?民國時期民族工業(yè)的曲折發(fā)展?中國民族資本主義企業(yè)的主要特點15.下圖是一幅反映洋務運動的漫畫。圖中人物說“有了這些洋玩意兒就可以富國強民了!”對此漫畫的解讀正確的是A.洋務運動最終達到了目的B.洋務派大量引進洋槍洋炮C.洋務運動以失敗而告終D.洋務派認識到了學習西方先進技術的重要性【答案】D【解析】試題分析:材料反映洋務運動以引進西方技術實現富國強民的夢想。說明洋務派認識到西方技術的先進。故選D。甲午戰(zhàn)爭的失敗證實了洋務運動的破產,故A錯誤;洋務運動前期以“自強”為口號,創(chuàng)辦了一批近代軍事工業(yè),故B與史實不符;C項材料無法體現。考點:晚清中國經濟結構的變化和民族工業(yè)的興起·洋務運動。16.史學界認為,羅斯福政府通過社會立法,開啟了美國歷史的一個新進程。如1935年,美國通過《社會保障法案》建立了一套老年退休金制度和失業(yè)保險制度。“新進程”是指A.國家干預經濟B.福利國家C.自由放任D.市場經濟【答案】A【解析】試題分析:本題主要考查學生對所學知識的識記能力,比較容易。根據所學知識,《社會保障法案》屬于當時羅斯?!靶抡钡拇胧┲?,“新政”的主要特點是國家全面干預經濟,改變了以往的自由放任政策。所以答案選A??键c:羅斯福新政和當代資本主義的新變化·羅斯福新政·羅斯福新政的實質17.著名史學家陳旭麓在《中國近代社會的新陳代謝》中提出“洋務運動,就其主觀動機而言,他們未必有真心打破舊軌,但他們的主張卻歷史的包含著逸出舊軌的趨向?!边@里"包含著逸出舊軌的趨向"指的是A.刺激了中國資本主義的產生與發(fā)展 B.引進了一批外商企業(yè)C.抵制了外國經濟侵略 D.引進了一些西方近代科技【答案】A【解析】“舊軌”意指封建制度,洋務運動目的是維護清封建統治,但創(chuàng)辦了一批近代工業(yè),卻極大促進了中國資本主義的產生和發(fā)展。根據題意A項最符合。18.小說《靜靜的頓河》中的一位暴動士兵說:“青天白日里就進行瘋狂的搶劫!把我們家的糧食全搞走了,連小石磨都抬走了,法令上是說這樣為勞動人民嗎?”士兵的話主要針對戰(zhàn)時共產主義政策中的A.余糧收集制B.企業(yè)國有制C.固定糧食稅D.義務勞動制【答案】A【解析】【詳解】依據材料“把我們家的糧食全搞走了,連小石磨都抬走了”并結合所學知識可知是1918年實行的戰(zhàn)時共產主義政策,余糧收集制規(guī)定農民留足口糧后,所有糧食上交國家,國家派遣征糧隊下鄉(xiāng)征糧。故答案為A項。BCD三項不符合題意,排除。19.讀下圖:“藕…一條四百斤,抬回廚房里,供食八百人。”它反映的是A.土地改革運動B.農業(yè)合作化運動C.“大躍進”運動D.“文化大革命”運動【答案】C【解析】【詳解】依據材料“藕…一條四百斤,抬回廚房里,供食八百人”來看,當時人們在生產發(fā)展上追求高速度,要求農業(yè)主要產品產量成倍的增長,與此情況相對應的是大躍進運動。故答案為C項。A項結合所學知識可知,土地改革運動主要涉及土地的劃分問題,排除;B項結合所學知識可知,農業(yè)生產合作化運動是引導農民加入農業(yè)生產合作社,排除;D項材料未涉及文革信息,排除?!军c睛】關于大躍進要知道其影響。大躍進的進行,國民經濟比例失調;生態(tài)環(huán)境遭到破壞;人民生產積極性嚴重挫傷;造成19591961三年經濟困難時期。20.斯大林執(zhí)政后提出:“我們比先進國家落后了50到100年,如果我們這樣繼續(xù)下去,我們將會失敗?!苯⒃谶@種認識的基礎上,他開始A.以糧食稅取代余糧收集制B.在一定限度內恢復資本主義C.給國營企業(yè)一定的自主權D.采取優(yōu)先發(fā)展重工業(yè)的方針【答案】D【解析】【詳解】結合所學知識可知,斯大林認為蘇聯比先進國家落后,主要是工業(yè)落后,尤其是重工業(yè)落后。為了追趕世界,斯大林制定了兩個五年計劃,重點發(fā)展重工業(yè)。故答案為D項。A項結合所學知識可知,列寧采取的新經濟政策規(guī)定用糧食稅取代余糧收集制,排除;B項結合所學知識可知,一定限度內恢復資本主義的是列寧所采取的新經濟政策,排除;C項結合所學知識可知,斯大林時期采取嚴格的計劃經濟體制,排除。21.19291933年經濟危機時期,一方面勞動人民饑寒交迫,另一方面資本家卻大量銷毀商品,這一矛盾現象①說明資本主義經濟危機是生產的絕對過剩②暴露了資本主義制度腐朽的一面③說明經濟危機是資本家人為造成的④反映出經濟危機是生產和銷售的矛盾引起的A.①②③B.①③④C.②④D.③④【答案】C【解析】試題分析:首先排除①,題干所述現象說明是生產的相對過剩,因為人民并不是豐衣足食,產品真的多的用不完。即使人民饑寒交迫,資本家還是把大量商品銷毀,這說明②正確。題干說明當危機到來時,資本家才銷毀產品,而且聯系所學,經濟危機是資本主義社會生產資料的私人占有和生產的社會化之間的矛盾引起的,與資本家個人的行為無關,排除③。經濟危機的直接原因是生產和銷售的矛盾引起的,④對。答案為C。考點:世界現代經濟模式的探索與調整點評:此題難度中等,主要考查學生對資本主義經濟危機的認識和理解,考查學生的理解能力。22.某西方大國曾采取以下措施處理經濟問題:把40℅的國有企業(yè)出售給私人,削減住房、醫(yī)療、失業(yè)等各種福利開支,減少稅收,提高利率。這是為了A.促進工業(yè)革命后經濟的發(fā)展 B.克服20世紀30年代的經濟危機C.解決二戰(zhàn)后初期的經濟困難 D.緩解20世紀70年代的經濟滯脹【答案】D【解析】依據所學知識,結合材料所給信息“削減住房、醫(yī)療、失業(yè)等各種福利開支”,判斷是70年代經濟危機后的措施。23.有學者這樣描寫前蘇聯一位領導人“他擺弄這個國家,就像家庭主婦擺弄卷心菜一樣。他以為只要把外面爛葉子剝掉,就會有里邊的好心子,他不停地剝下去,一直到剝光為止”。材料所描寫的應是()A.斯大林 B.赫魯曉夫C.勃列日涅夫 D.戈爾巴喬夫【答案】D【解析】材料中“他不停地剝下去,一直到剝光為止”指戈爾巴喬夫改革最終使蘇聯解體,本題考查的是戈爾巴喬夫改革,D項符合題意;排除A、B、C。24.“這可能被認為是奇觀:私人資本主義能成為社會主義的幫手嗎?但這絲毫也不是奇談,而是經濟上完全無可爭辯的事實?!弊钕取笆蛊嬲勛?yōu)槭聦崱钡恼呤茿.戰(zhàn)時共產主義政策B.新經濟政策C.羅斯福新政D.改革開放【答案】B【解析】據材料“私人資本主義能成為社會主義的幫手”并結合所學知識可知,列寧實行新經濟政策,其特點是利用資本主義生產關系恢復和發(fā)展生產,向社會主義過渡,故B項正確;戰(zhàn)時共產主義政策排斥商品經濟,故A項錯誤;羅斯福新政的根本目的不是向社會主義過渡,故C項錯誤;中國改革開放不是“最先”實行市場經濟向社會主義過渡的,故D項錯誤。故選B。點睛:本題解題的關鍵是緊扣材料關鍵信息“私人資本主義能成為社會主義的幫手”,學生再結合所學知識應該可以聯系到新經濟政策的特點和作用,據此即可對選項進行逐一分析和判斷。25.1959年10月1日,中國舉行建國10周年閱兵。參加國慶游行的群眾抬著各種煉鋼高爐模型,手捧公共食堂做的食品,高呼“為用十年左右時間主要工業(yè)產品趕上英國而奮斗”、“人民公社萬歲”等口號。產生這種“狂熱”的主要原因是A.一五計劃超額完成B.“抗美援朝”勝利C.“左”傾錯誤影響D.三大改造完成【答案】C【解析】據材料“1959年”、“為用十年左右時間趕上英國而奮斗”“人民公社萬歲”并結合所學知識可知,這反映了大躍進和人民公社化,其主要原因是“左”傾錯誤,故C項正確;“一五”計劃超額完成不屬于“左”傾錯誤,故A項錯誤;抗美援朝的勝利與“左”傾錯誤無關,故B項錯誤;三大改造的完成建立了生產資料公有制,與“左”傾錯誤無關,故D項錯誤。故選C。點睛:本題解題的前提是正確認識“左”傾錯誤與右傾錯誤兩個概念。兩者都是指無產階級政黨內部出現的脫離客觀實際、違背馬克思主義根本原則的思潮、路線。右傾錯誤表現為思想上落后于實際,不能隨變化的客觀實際前進,企圖開倒車;行動上屈服于敵對勢力的壓力,放棄原則,不敢斗爭,甚至屈膝投降。如陳獨秀的右傾機會主義錯誤。左本來是與右相對立,是正確的,但加上引號,是指革命過頭,超越了客觀實際的需要,陷入空想的盲動,從而走向了反面,成了“左”傾錯誤。在行動上表現為唯我革命,擴大打擊面,搞過火的斗爭,實行冒險主義。如王明的“左”傾冒險主義、大躍進的“左”傾錯誤。26.近年來人們的流行語言發(fā)生了很大變化,出現了如KTV、因特網、數碼相機等新詞匯,根本原因是A.高科技產品的問世B.大量新事物涌現C.改革開放給經濟帶來巨大變化D.人們追求時尚【答案】C【解析】試題分析:本題是通過文化現象來考查大眾傳媒的發(fā)展。ABCD項都這些新詞匯出現的原因,但題干要求選擇的是根本原因,根本原因應是從經濟角度分析歸納,故C項是根本原因??键c:大眾傳媒發(fā)展的原因點評: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科技的發(fā)展能夠推動社會經濟的發(fā)展,但經濟的發(fā)展是科技發(fā)展的根本動力。27.一戰(zhàn)到二戰(zhàn)期間,主要發(fā)達國家把一些在金融貿易方面與其有密切關系的國家及海外殖民地聯系在一起,組成貨幣集團并相互對抗,為改變這一局面采取的關鍵措施是()。A.建立布雷頓森林體系 B.實施馬歇爾計劃C.成立經濟互助委員會 D.簽訂關貿總協定【答案】A【解析】注意題干是針對金融領域的貨幣對抗問題而采取的措施。B、C、D三項雖然都是與經濟有關的措施,但不是主要解決貨幣問題,故不符合題意。28.為了解決水污染問題,安徽省政府2008年推出了一個大規(guī)模的巢湖水環(huán)境綜合整治方案,計劃用5年時間投資相當于150多億美元在環(huán)巢湖地區(qū)的城市城鎮(zhèn)興建污水處理系統。這一項目實施過程中遇到資金上的問題,可以向以下哪個國際組織申請貸款A.國際貨幣基金組織B.世界銀行C.世界貿易組織D.關貿總協定【答案】B【解析】我國珠江水環(huán)境綜合整治工程屬于發(fā)展中國家的經濟基礎建設,應該向世界銀行申請貨款,故B正確。國際貨幣基金組織主要涉及金融貨幣的匯率問題,故A錯誤。世界貿易組織是促進國際貿易自由化的組織,故C錯誤。關貿總協定也以貿易自由化為宗旨,故D錯誤。故選B。點睛:本題解題的關鍵是熟練握國際貨幣基金組織、世界銀行、世界貿易組織、關貿總協定這些概念的含義,注意區(qū)分它們的不同宗旨和職能,再緊扣材料關鍵信息“珠江水環(huán)境綜合整治”,結合所學即可得出正確答案。29.歷史探究小組在介紹某國際組織時說,“成員從南半球到北半球,從亞洲、大洋洲到南北美洲。其中,有歷史悠久的文明古國,也有現代崛起的工業(yè)國家;有主權國家,也有地區(qū);有的領土橫貫大陸,有的是浩瀚大洋中的島嶼”。這一國際組織是A.北美自由貿易區(qū)B.亞太經合組織C.歐洲聯盟D.東南亞國家聯盟【答案】B【解析】據材料“成員從南半球到北半球,從亞洲、大洋洲到南北美洲。其中,有歷史悠久的文明古國,也有現代崛起的工業(yè)國家”并結合所學知識可知,亞太經合組織成員有中國、美國、澳大利亞等,符合材料特點,故B項正確;北美自由貿易區(qū)只限于北美,故A項錯誤;歐洲聯盟只限于歐洲,故C項錯誤;東南亞國家聯盟只限于東南亞地區(qū),故D選項錯誤。故選B。30.“當美國人用1萬美元買下龐地克牌汽車時,3000美元付給韓國裝配工人,1750美元付給日本制造零件廠商,700美元給德國設計師,400美元付給廣告商……”這主要說明A.美國汽車生產離不開其它國家B.當今世界經濟呈現全球化的特征C.韓國工人的工資比較高D.美國汽車行業(yè)的利潤在下降【答案】B【解析】【詳解】依據材料“3000美元付給韓國裝配工人,1750美元付給日本制造零件廠商,700美元給德國設計師,400美元付給廣告商”來看一輛汽車的成功銷售由世界不同國家組合而成的,這體現了經濟全球化的特點。故答案為B項。A項說法太過絕對,排除;C項不是材料主旨,排除;D項材料未體現,排除。二材料題31.中國古代宋朝的商業(yè)發(fā)展盛極一時,而明清的商品經濟發(fā)展卻受到了政府的掣肘。閱讀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宋朝值得注意的是,發(fā)生了一場名副其實的商業(yè)革命,對整個歐亞大陸有重大的意義。商業(yè)革命的根源在于中國經濟的生產率顯著提高。技術的穩(wěn)步發(fā)展提高了傳統工業(yè)的產量。同樣,水稻早熟品種的引進,使作物在過去只能一季一熟的地方達到一季兩熟,從而促進了農業(yè)。此外,宋朝興修的水利工程,大大擴大了水田灌溉面積。據估計,11至12世紀,水稻產量增加了一倍。生產率提高使人口的相應增長成為可能,而人口增長反過來又進一步推動了生產。經濟活動的迅速發(fā)展還增加了貿易量。中國首次出現了主要以商業(yè),而不是以行政為中心的大城市。對外貿易突飛猛進,這一點比國內貿易更為顯著……——斯塔夫里阿諾斯《全球通史》(1)根據材料一,概括宋朝發(fā)生商業(yè)革命的因素。(不得摘抄原句)根據所學知識,宋代“市”的變遷與唐朝相比有何變化?材料二“濱海居民不許與外洋番人貿易”“敢有私下諸番互市者,必置之重法”“將人口軍器出境及下海者,絞?!薄睹魈鎸嶄洝贰敖窈蠓灿猩堂翊凰阶韵潞#徽摴倜?,俱奏聞處斬?!薄安辉S片帆入口?!薄肚迨雷鎸嶄洝罚?)材料二反映了明清王朝實行的是一種什么政策?結合所學知識,該政策對中國社會產生了怎樣的影響?【答案】(1)根源(根本原因)宋朝生產力水平空前發(fā)展。具體因素:①提高水稻產量,發(fā)展水利,促進農業(yè)發(fā)展。②手工業(yè)技術提高,產量增加。③國內外貿易量大大增加。④出現了一些商業(yè)城市。變化:坊市界限不復存在;出現了夜市、曉市、草市;商業(yè)活動不再受到官吏的直接監(jiān)管(或北宋政府放寬了對商業(yè)活動的限制)(2)政策:海禁政策;閉關鎖國政策。影響:阻礙了資本主義萌芽的發(fā)展;失去了利用國際貿易的優(yōu)勢開辟海外市場、刺激資本擴張、推進工業(yè)化的契機;使中國日漸脫離世界發(fā)展大勢(或落后與世界潮流)。【解析】【詳解】(1)因素:可以依據材料“商業(yè)革命的根源在于中國經濟的生產率顯著提高”“技術的穩(wěn)步發(fā)展提高了傳統工業(yè)的產量……從而促進了農業(yè)”“宋朝興修的水利工程”“中國首次出現了主要以商業(yè),而不是以行政為中心的大城市”來分析宋朝商業(yè)革命的因素;變化:結合所學知識可知,宋朝相比與唐朝紡市之間的界限不復存在,而且出現了夜市、草市等,政府對于商業(yè)活動的限制不斷放松。(2)政策:依據材料“濱海居民不許與外洋番人貿易”“今后凡有商民船只私自下海,不論官民,俱奏聞處斬”“不許片帆入口”來看,明清時期實行了海禁、閉關鎖國政治措施;影響:結合所學知識可知,此時西方國家正在進行工業(yè)革命,資本主義不斷發(fā)展,而中國嚴禁與西方國家進行貿易,導致中國錯失了工業(yè)革命的契機,最后只能與西方國家的差距越來越大,落后于世界潮流。32.城市化進程與經濟的發(fā)展息息相關。閱讀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近代英國城鄉(xiāng)人口變遷時間1750年1800年1850年19世紀末城市人口(%)21.0%27.5%52.0%75.0%農村人口(%)79.0%73.50%48.0%25.0%——引自《近代早期英國的圈地運動與制度變遷》(1)據材料一指出近代英國城鄉(xiāng)人口發(fā)生了怎樣的變化?結合所學知識回答出現這種變化的主要原因。材料二19492009年中國城市化水平(%)——根據《中國城市年鑒2009》整理(2)據材料二指出新中國成立后城市化的發(fā)展趨勢。依據所學知識分析1979年后我國城市化發(fā)展狀況的主要原因。(3)綜上所述,談談你對城市化與經濟發(fā)展的關系?!敬鸢浮浚?)變化:農村人口不斷下降,城市人口比重不斷增加并最終超過農村人口。原因:①圈地運動的進行(或:地主圈占土地,改良農業(yè)和畜牧業(yè),提高生產效率,使許多農民離開農村);②第一次、第二次(或兩次)工業(yè)革命的推動。(2)趨勢:整體呈現上升趨勢,1979年后發(fā)展尤為迅速。(或:1949年——1961年城市化發(fā)展較快;1961—1979年呈下降趨勢;1979年后發(fā)展迅速。)1979年后原因:農村經濟體制改革解放大量的農村勞動力,推動鄉(xiāng)鎮(zhèn)企業(yè)發(fā)展;改革開放促進城市經濟的繁榮和發(fā)展。(3)兩者之間相互推動,經濟發(fā)展推動了城市化的進程,城市化又會促進經濟的發(fā)展?!窘馕觥俊驹斀狻浚?)變化:結合材料一近代英國城鄉(xiāng)人口變遷表中數據來看,城市人口所占比重不斷上升,而農村人口所占比重不斷降低,最終城市人口超過了農村人口;原因:要分析產生城鄉(xiāng)人口變遷的原因,需要從英國的社會背景來分析。此時英國經過圈地運動,為工業(yè)革命的發(fā)展提供了大量勞動力,促進了城市化的發(fā)展。(2)趨勢:從圖片來看,新中國的城市化水平總體呈上升的趨勢。也可從每一個階段來分析,1949年——1961年城市化發(fā)展較快;1961—1979年呈下降趨勢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