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教家的生命智慧3教學提綱_第1頁
宗教家的生命智慧3教學提綱_第2頁
宗教家的生命智慧3教學提綱_第3頁
宗教家的生命智慧3教學提綱_第4頁
宗教家的生命智慧3教學提綱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49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lǐng)

文檔簡介

宗教家的生命智慧(3)林榮澤博士2009.10.13第二講

宗教的生死觀

聖嚴法師《歡喜看生死》言:人一出生,死亡就跟著我們了。面對隨時會到臨的死神,我們要想著,自己有永遠的過去,還要想著有永遠的未來,這是接受死亡的最好心理準備。如果我們能相信此生有過去,就能坦然接受,並應(yīng)此生的因緣;若能相信有未來,就能懷抱希望,邁步向前。站在人類的立場,死亡更是皆大歡喜的好事情。新陳代謝,死亡成為最自然的力量。不能解決的問題,死亡往往澄清所有的疑惑。堅持不下的局面,藉死亡來化解,十分方便。緊握著權(quán)力不肯放手,死亡會鬆開他的雙手。聖人死亡,才會造就更多的聖人。大盜死亡,眾人鬆一口氣。凡此種種,無不是死亡的功效。人要長壽,最好按照老子的說法,做到死而不亡。身體死了,精神卻長存。不活在人世間,才能夠長久地活在大家的心中。身體死亡,心靈依然活著,這種死亡形式,就是上天的恩惠。西哲海德格(M.Heiddger)說:人是為死亡而存在,必須在死亡的陰影中展開人生的奮鬥。人生下來即以死為終點,形成向死亡進行的歷程。

轉(zhuǎn)世的藍圖

《前世今生》淺釋如果生命最終會歸零,那人為什麼還要努力?如果你所擁有的都帶不走,為什麼要一直辛苦奮鬥?你如果知道自己蓋的大樓,最終將成為一堆廢虛,那麼當初又何必建造它?你想過嗎?當你的身體睡著的時候,你在哪裡?當你長大,老了,那個兒童時期和年輕的你在哪裡?在你出生之前你又在哪裡?如果身體是唯一的真相,在你裡面沒有任何超越身體以外的存在,那活著又有什麼意思呢?何必活得那麼老?何必受苦受難?明天醒來的目的何在?似乎一點意義也沒有?,F(xiàn)行的教育體制只是預備學生將來從事社會所認同的職業(yè),以謀生為主要的目標。它與生活的舒適有關(guān),卻與心靈的快樂無關(guān)。一些巨星、富豪、高官,他們已得到金錢、權(quán)力、名氣,為什麼還不滿足?為什麼沮喪和空虛?為什麼要吸毒?肉體的滿足無法填補心靈的空虛,每個人在物質(zhì)生活之外,都有精神上的需要及心理的慰藉,對自己從何而來,要到何處具有好奇心。布萊恩、魏斯醫(yī)生,一位接受二十世紀科學洗禮的精神科醫(yī)師,在精神藥物的研究倍受尊敬,卻在治療他的女病人時,發(fā)現(xiàn)這個病人的前世輪迴。他不敢相信,卻又不得不信。他說:「自從接完這個病人,我的生命全然改觀」。這個受科學訓練的醫(yī)師冒著他的科學家聲譽被毀於一旦之險,在其著作:「前世今生」中大談生死輪迴,他說:「我已顧不了我一生的毀譽,最重要的是,我要把這些訊息與世人分享,如果世人能因此而受益,那我個人的事業(yè)又算什麼?他希望為人類的心靈創(chuàng)造一個更寬廣的空間,至於我們信不信輪迴則是另一件事情。生命不是從出生的時候開始的,我們不曾真的死去,也從未真的出生,我們只是渡過不同的階段。當我們死的時候,那只是生命的一個章節(jié)完結(jié)了,於是下一章接下去。但整本書還沒結(jié)束,只要往下翻,接下去又開始另一章。一般人來到世上都是無知的,一切都要從基本開始,一切從頭學起。但累世的智能(智慧與淺能)卻不會,就像有些小孩,一生下來個性(文靜、外向、急躁)、特質(zhì)(勇氣、誠實、自私等)或才能(如語言、數(shù)學、音樂等),「與生俱來」就不同。但是當我們學習到一定階段之後,便開始與前世的智能銜接,一旦銜接住了,人生頓時豁然開朗,好像突然「開竅了」。那並不是新的東西,只是被你遺忘而已。所有我們學過的都會保留下來,只是你不知道罷了。而前世的記憶如何傳遞到今生呢?那就得拜「潛意識」之賜了。潛意識不受邏輯、時間、空間所限,能回憶任何時間發(fā)生的任何事情。它可以針對我們的困擾傳送錦囊妙計。也能超越普通心思,觸及意識所不及的智慧大海。潛意識好比一片電腦軟體,當硬體毀壞了,軟體中的程式卻不會消滅。當某人再轉(zhuǎn)世時,軟體中的程式(潛意識)會隱隱約約的影響人的一生。有心理學家觀查到某些人天生怕高、怕水、怕暗等等,這些與生俱來的恐懼感經(jīng)催眠後,發(fā)現(xiàn)所有的癥狀皆源於前世不幸的遭遇。輪迴轉(zhuǎn)世發(fā)現(xiàn)有種規(guī)律模式,不斷地透過靈魂的重生使我們能夠進入一種不同的知性層次,我們的靈魂將會為了學習新知和了解與解決前世的無知,而重生在一具新的肉身之中。每一個靈都可以跟據(jù)自己的因緣自由選擇,至於選擇的結(jié)果是好是壞,那都不重要,重要的是學習,因為整個生命的目的就是為了進化。所以不管你遭遇什麼都是好的,都是對的。沒有幸與不幸,也沒有人是受害者,你選擇了自己的肉體,你選擇了那個家庭,你選擇遇到那些事、那些人,都是你所需要的。不論你選擇什麼,都是來成就你的,你將學習得更多,更豐富。靈魂在進入肉身之前,對自己的使命非常清楚,也有信心加以完成。所以當人對自己深具信心,就能發(fā)揮潛能。佛家說:我們的行動會產(chǎn)生什麼樣的結(jié)果,完全看我們的動機好壞而定,因為業(yè)報的法則是不可避免和真實不虛的。所以當我們傷害別人時,是在傷害自己,每當我們帶給別人快樂時,就是在培育自己的快樂。許多人因為日子苦悶,沮喪、空虛而選擇自殺來結(jié)束痛苦的人生。其實那是嚴重不及格的。有肉體時,問題無法解決,死亡更無法結(jié)束一切,因為轉(zhuǎn)世的藍圖會再一次把問題拋到你身上,直到你從肉體及精神的痛苦中得到了蛻變而成長。一隻狗每天「游手好閒,無所事事」你不會覺得奇怪,但要是你每天這樣過,你會難過,因為你是有意識的。人必須為自己的生命負責。佛經(jīng)常提到「人身」是極為難得的,為何難得,因為它給我們機會得到靈性的成長。透過學習,你的這一世比上一世層次更高,當然如果你不去進化,只追求物質(zhì)及肉體的歡愉,跟動物沒兩樣,你就會掉入生物的層次。轉(zhuǎn)世的藍圖會讓你變成〝動物〞。雖然人的一生中,會遭遇數(shù)不清的打擊,可是打擊最終會對你的人生帶來多大的影響,這個決定權(quán),卻在你自己的手裡。透過我們的行動、語言和思想我們可以有選擇。如果選擇好的一面,就可以消除痛苦和病因,幫助我們的潛能,達到最高的進化。輪迴的信仰告訴我們:宇宙間有某種最高的正義或善,我們一直想發(fā)掘和釋放的,便是那種善。除非佛性能夠完全甦醒過來,我們也解脫了愚癡,與不死的、覺悟的心結(jié)合,否則生死輪迴將永無盡期。一、儒家的生死觀子曰:「不知生,焉知死?!棺釉唬骸溉嗜酥臼?,無存生以害仁,有殺身以成仁?!棺酉模骸杆郎忻?,富貴在天。」孟子:「夭壽不貳,修身以俟之,所以立命也?!姑献樱骸干?,我所欲也;義,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義者也?!棺尤眨骸赋劦溃λ揽梢?」生命中最好、最重要的事是什麼?這個問題如果是問孔子,可以用這句話來回答:「有一項最重要的道理,如果早上聽聞了,就算晚上不幸死了,也不會感到遺憾?!箍鬃佑靡粋€「道」字也代表,生命中如果有最好的東西,那就是得到孔子所言的「道」。荀子:「生,人之始也;死,人之終也;終始俱善,人道畢矣?!刮奶煜椋骸溉松怨耪l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二、道家的生死觀老子:「谷神不死是謂玄牝玄牝之門是謂天地根綿綿若存用之不勤」老子:「不失其所者久,死而不亡者壽。」莊子:「死生,命也。其有夜旦之常,天也。人之有所不得與,皆物之情也?!箺钚郏骸赣猩弑赜兴?,有死者必有終,自然之道也。」三、基督教的生死觀原罪的觀念保羅說:罪從一個人進入世界(指亞當),死又是從罪來的,於是死就領(lǐng)導人類。也正因為人都附有原罪,所以無法靠自己的力量改過自新,只有獲得上帝的寬恕,才得贖罪獲得,才能克服死亡。(《致羅馬人書》)復活的觀念《約翰福音》第五章:「行善的復活得生,做惡的復活定罪。」《以賽亞全書》:「在基督裡面死了的人,一定要復活,而且和主永在?!埂都s翰福音》十一章:「復活在我,生命也在我,信我的人雖然死了,也必復活。」永生的信念《迦拉太書》第二章:「現(xiàn)在活著的不再是我,乃是基督在我裡面活著,並且我如今在肉身活著,是因為信神的兒子而活,祂是愛我,為我捨己?!挂d:「你們要從窄門進去;因為那通向滅亡的門是寬的,路是好走的,朝這個方向走的人很多。那通向永生的門是窄的,路是難走的,找到的人很少?!?馬太福音第七章:13--14)在《啟示錄》中記載: 後來,我看見四個天使站在地的四極,擋住地上四面的風,不使風吹在地上、海上,或樹上。我又看見另外一個天使,捧著永生上帝的印,從東方上來。他高聲向那領(lǐng)受了上帝所賜權(quán)力、能夠破壞地和海的四個天使呼喊:「不要傷害地、海或樹木,等我在上帝僕人的額上先蓋了印?!?啟示錄第七章:1--3) 有蝗蟲從煙裡出來,落在地上;牠們接受能力,像地上的蠍子所有的能力一樣。牠們奉命不可傷害地上的草、樹木,或其他的植物,只可傷害那些額上沒有蓋著上帝的印的人。(啟示錄第九章:4)奉獻的人生觀《馬可福音》第八章:「因為凡要救自己生命的,必喪掉生命,凡為我和福音喪掉生命的,必救了生命?!挂d為了救世人,被釘上十字架,犧牲自己生命,用最悲壯的死亡,洗刷世人的罪。四、印度教的生死觀印度教中的婆羅門,將人生規(guī)劃成四個階段:第一是學生時期:學習聖典為主。第二是家居時期:居家結(jié)婚生子。第三是林棲時期:森林中隱居,苦修禪定。第四是遁世時期:雲(yún)遊四海,隨處化緣。韋陀經(jīng)的末期,開始產(chǎn)生了奧義書。奧義書強調(diào)「業(yè)」與「輪迴」的觀念,即每個眾生,都包括所有萬物、植物、動物等所累積的業(yè),決定未來生死輪迴的命運。目前印度教中,主要的教派是「數(shù)論派」與「瑜珈派」。數(shù)論派以「三道」、「十四生」來說明生死觀。三道是指天道、上道和獸道。十四生:梵王、世主、天地、乾闥婆、夜叉、羅剎、鬼神、人、四足生、飛行生、智行生、傍行生、不行生。瑜珈派:有八支行法的解脫進路,即「五戒」、「五識」(親近、知足、苦行、學誦、敬虔。還有「坐法」,第七是執(zhí)持不動心,第八是等持三昧,達到梵我合一。五、佛教的生死觀四諦:苦、集、滅、道十二因緣:無明、行、識、名色、六入、觸、受、愛、取、有、生、老死。出離生死輪迴的八條路(八正道):正語、正業(yè)、正命、正精進、正念、正定、正見、正思惟。佛陀:人生百歲,未得聞生死法,則不若一日,得聞此法。星雲(yún)大師對「死亡」的看法:死如出獄死如再生死如畢業(yè)死如搬家死如換衣死如新陳代謝

非於生死之外,別有佛法;非於佛法之外,別有生死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