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病毒性肝炎授課教師:黃瓊學習目標1.能復述5種肝炎病毒的病原學及流行病學特征。2.能歸納病毒性肝炎的病原分型、臨床分型及實驗室檢查。3.能運用所學知識對病毒性肝炎進行診斷及鑒別診斷。4.能初步制訂本病治療及預防方案,并對健康人群做出預防宣傳指導。一、概述及病原學二、流行病學三、發(fā)生機制及病理四、臨床表現(xiàn)目錄五、實驗室檢查六、診斷及鑒別診斷七、治療及預防一、概述及病原學1.概述
病毒性肝炎(viralhepatitis)是由多種肝炎病毒引起的,以肝損害為主的一組全身性傳染病。目前按病原學明確分類的有:甲型、乙型、丙型、丁型、戊型五型肝炎病毒。一、概述及病原學1.概述甲型和戊型肝炎表現(xiàn)為急性感染,通過糞-口途徑傳播
乙型肝炎、丙型肝炎和丁型肝炎多呈慢性感染,主要通過血液、體液等胃腸外途徑傳播各型病毒性肝炎的臨床表現(xiàn)相似,以疲乏、食欲減退、厭油、肝功能異常為主,部分有黃疸。一、概述及病原學2.病原學
甲型肝炎病毒(HAV)乙型肝炎病毒(HBV)丙型肝炎病毒(HCV)丁型肝炎病毒(HDV)戊型肝炎病毒(HEV)一、概述及病原學2.病原學(1)甲型肝炎病毒(HAV)HAV為單股線狀RNA病毒,球形,無包膜HAV對外界抵抗力較強,耐酸堿,室溫下可存活1周在干糞中25℃能存活30天在貝殼類動物、污水、淡水、海水、泥土中能存活數(shù)月80℃5min或100℃1min能完全滅活;對甲醛、紫外線、氯等敏感一、概述及病原學2.病原學(1)甲型肝炎病毒(HAV)HAV感染后可產生IgM型和IgG型抗體IgM抗體出現(xiàn)早,一般可持續(xù)8~12周,是診斷HAV急性感染的指標IgG
抗體則是既往感染或免疫接種后的標志,可長期存在,是主要的保護性抗體一、概述及病原學2.病原學(2)乙型肝炎病毒(HBV)HBV屬于嗜肝DNA病毒大球形顆粒(Dane顆粒)由包膜與核心組成:包膜厚7nm,內含HBsAg、糖蛋白與細胞脂質;核心直徑為27nm,內含環(huán)狀雙股DNA、DNA聚合酶(DNAP)和核心抗原(HBcAg),是病毒復制的主體HBV基因組結構獨特而精密,由不完全的環(huán)狀雙鏈DNA組成一、概述及病原學2.病原學(2)乙型肝炎病毒(HBV)HBV的抵抗力很強,對熱、干燥、紫外線、低溫及一般濃度的消毒劑均能耐受,37℃可存活7天100℃10min、65℃10h或高壓蒸氣消毒可被滅活對0.2%的苯扎溴銨(新潔爾滅)及0.5%的過氧乙酸敏感一、概述及病原學2.病原學(2)乙型肝炎病毒(HBV)HBV的抗原抗體系統(tǒng)HBsAg與抗HBs
HBeAg與抗HBe
HBcAg與抗HBc
乙肝七項(2)乙型肝炎病毒(HBV)HBV的抗原抗體系統(tǒng)①HBsAg與抗HBs
:HBsAg本身只有抗原性,無傳染性。抗HBs是一種保護性抗體。②HBeAg與抗HBe:HBeAg的存在表示患者處于高感染低應答期,抗HBe陽轉后,病毒復制多處于靜止狀態(tài),傳染性低。(2)乙型肝炎病毒(HBV)HBV的抗原抗體系統(tǒng)③HBcAg與抗HBc:游離HBcAg在血清中含量極少,故較少用于臨床常規(guī)檢測。血清抗HBc陽性提示既往或現(xiàn)癥感染。抗HBcIgM陽性提示HBV急性感染或慢性肝炎急性發(fā)作,抗HBcIgG在血液中可長期存在。一、概述及病原學2.病原學(3)丙型肝炎病毒(HCV)HCV呈球形顆粒,直徑為30~60nmHCV基因組為單股正鏈RNA,具有顯著的異質性。根據(jù)基因序列的差異目前將HCV分為至少6個基因型。我國1型為最常見基因型,對干擾素療效較差HCV對有機溶劑敏感,10%的氯仿可殺死HCV;紫外線、煮沸等也可使HCV滅活甲醛(1∶1000)37℃6h或60℃10h可使HCV喪失傳染性一、概述及病原學2.病原學(4)丁型肝炎病毒(HDV)HDV是一種缺陷型RNA病毒,HDV必須由HBV等嗜肝DNA,病毒輔佐才能復制和組裝成有感染性的病毒顆粒HDV只有一個抗原抗體系統(tǒng)。急性HDV感染時,HDVAg最早出現(xiàn),然后分別是抗HDVIgM和抗HDVIgG??笻DV不是保護性抗體血清或肝組織中HDVRNA是診斷HDV感染最直接的依據(jù)。一、概述及病原學2.病原學(5)戊型肝炎病毒(HEV)HEV為20面對稱體圓球形顆粒,無包膜HEV基因組為單股正鏈RNAHEV在堿性環(huán)境中較穩(wěn)定,對氯仿、高熱、氯化銫敏感血液中檢測不到HEVAg,抗HEVIgM陽性是近期感染的標志,抗HEVIgG持續(xù)時間在不同病例差異較大二、流行病學1.甲型肝炎(1)傳染源急性期患者和隱性感染者是重要的傳染源,后者數(shù)量遠較前者多。起病前2周至血清谷丙轉氨酶(ALT)高峰期后1周為糞便排毒期,少數(shù)患者可延長至起病后30天。二、流行病學1.甲型肝炎(2)傳播途徑
主要由糞-口途徑傳播糞便污染飲用水源、玩具、食物等可引起流行日常生活接觸傳播者多為散發(fā)病例食物或水源污染可造成暴發(fā)流行,如1988年上海暴發(fā)甲型肝炎流行(4個月內發(fā)生31萬例,食用受糞便污染的未煮熟的毛蚶引起)二、流行病學1.甲型肝炎(3)易感人群
HAV陰性者均為易感人群6個月內的嬰兒由于有來自母親的抗HAV而不易感染,6個月后因血清中抗HAV逐漸消失而成為易感者在我國,大多幼兒、兒童、青少年時期獲得感染,以隱性感染為主成年人多因本病隱性感染而獲得免疫力,成人抗HAVIgG的檢出率達80%二、流行病學1.甲型肝炎(4)流行特征
是世界范圍內流行的一種病毒性肝炎HAV的流行率與居住條件、衛(wèi)生習慣及教育程度密切相關在我國,農村高于城市,西部地區(qū)高于東部地區(qū),北方地區(qū)高于南方地區(qū)二、流行病學2.乙型肝炎(1)傳染源急、慢性患者和病毒攜帶者慢性患者和病毒攜帶者作為傳染源的意義最大,其傳染性與血液中HBVDNA含量成正比二、流行病學2.乙型肝炎(2)傳播途徑
母嬰傳播(包括經胎盤、分娩、哺乳、喂養(yǎng)等方式所引起的HBV感染),約占我國HBV感染的30%血液、體液傳播:如輸注血液制品,使用未經嚴格消毒的注射器、醫(yī)療器械等性接觸傳播二、流行病學2.乙型肝炎(3)易感人群
抗HBs陰性者均為易感人群嬰幼兒期最易感染HBV高危人群包括:HBsAg陽性母親的新生兒、HBsAg陽性者的家屬、反復輸血及血制品者、血液透析患者、多個性伴侶者、靜脈用藥成癮者、接觸血液的醫(yī)務工作者等感染后或乙肝疫苗接種后出現(xiàn)抗HBs者具有免疫力二、流行病學2.乙型肝炎(4)流行特征
以散發(fā)為主,有地區(qū)差異性。我國在世界上屬于高流行區(qū)域,鄉(xiāng)村高于城市,南方高于北方,西部高于東部有性別差異,男女比例約為1.4∶1;無明顯季節(jié)性有家庭聚集現(xiàn)象嬰幼兒感染多見二、流行病學3.丙型肝炎(1)傳染源急、慢性患者及無癥狀攜帶者,后兩者是主要傳染源急性患者在起病前12天就有傳染性(2)傳播途徑類似乙型肝炎(3)易感人群人類對HCV普遍易感二、流行病學4.丁型肝炎傳染源和傳播途徑與乙型肝炎相似。與HBV以重疊感染或同時感染形式存在。5.戊型肝炎傳染源和傳播途徑與甲型肝炎相似。三、發(fā)病機制及病理1.發(fā)病機制(1)甲型肝炎HAV經口進入體內,由腸道進入血流引起短暫的病毒血癥,約1周后達肝細胞內復制,2周后由膽汁排出體外。肝細胞受損的機制尚不完全明了。目前認為HAV感染早期,病毒大量增殖,使肝細胞輕微破壞。隨后細胞免疫起了重要作用,感染后期,體液免疫參與其中。三、發(fā)病機制及病理1.發(fā)病機制(2)乙型肝炎其發(fā)病機制非常復雜,迄今尚未完全明了HBV侵入人體后,病毒包膜與肝細胞膜融合,HBV進入肝細胞后,開始復制過程肝細胞病變主要由細胞免疫反應所致,免疫反應攻擊的靶抗原主要是HBcAg,效應細胞主要是特異性細胞毒性T淋巴細胞三、發(fā)病機制及病理1.發(fā)病機制(3)丙型肝炎HCV進入機體之后,首先引起病毒血癥,病毒血癥間斷地出現(xiàn)于整個病程。HCV致肝細胞損傷的機制尚不完全明了。HCV感染后60%~85%的患者轉為慢性。(4)丁型肝炎丁型肝炎的發(fā)病機制也未完全明確。(5)戊型肝炎發(fā)病機制目前尚不清楚,可能與甲型肝炎類似。三、發(fā)病機制及病理2.病理
病毒性肝炎以肝損害為主,肝外器官有一定損害?;静±砀淖儽憩F(xiàn)為肝細胞變性、壞死,同時伴有炎癥細胞浸潤、間質增生和肝細胞再生。病理生理:黃疸、肝性腦病、出血、急性腎功能不全、肝肺綜合征、腹水四、臨床表現(xiàn)不同類型病毒引起的肝炎潛伏期不同:甲型肝炎潛伏期為2~6周,平均為4周;乙型肝炎潛伏期為1~6個月,平均3個月;丙型肝炎潛伏期為2周~6個月,平均為40天;丁型肝炎潛伏期為4~20周;戊型肝炎潛伏期為2~9周,平均6周。四、臨床表現(xiàn)臨床類型有:急性肝炎各型病毒均可引起急性肝炎。包括急性黃疸型肝炎和急性無黃疸型肝炎。慢性肝炎重型肝炎淤膽型肝炎肝炎肝硬化四、臨床表現(xiàn)(1)急性肝炎①急性黃疸型肝炎以甲型肝炎病毒和戊型肝炎病毒感染多見。臨床經過分為:黃疸前期:主要表現(xiàn)為發(fā)熱、乏力、食欲缺乏、厭油、惡心、嘔吐,腹脹,肝區(qū)疼痛、尿色稍黃等癥狀。本期一般持續(xù)5~7天。黃疸期:尿色加深,皮膚、黏膜、鞏膜明顯黃染,1~3周內黃疸達頂峰。本期一般持續(xù)2~6周?;謴推冢喊Y狀逐漸減輕或消失,黃疸消退,腫大的肝、脾回縮。本期一般持續(xù)1~2個月。四、臨床表現(xiàn)(1)急性肝炎②急性無黃疸型肝炎發(fā)病率遠高于急性黃疸型肝炎,成為更重要的傳染源。臨床表現(xiàn)除無黃疸外,其他表現(xiàn)均與急性黃疸型肝炎相似,但起病緩慢,癥狀較輕,病程多在3個月內。四、臨床表現(xiàn)(2)慢性肝炎急性肝炎病程超過半年,或原有HBV、HCV、HDV急性感染而因同一病原再次出現(xiàn)肝炎臨床表現(xiàn)及肝功能異常者。①輕度慢性肝炎:病情較輕,出現(xiàn)疲乏、食欲缺乏、厭油、惡心、尿黃、肝區(qū)不適體格檢查可有肝大、觸痛。四、臨床表現(xiàn)(2)慢性肝炎②中度慢性肝炎:肝炎的臨床表現(xiàn)及實驗室檢查介于輕度和重度之間。③重度慢性肝炎:有典型或持續(xù)的肝炎癥狀,如明顯乏力、食欲缺乏、腹脹、肝區(qū)不適、尿黃等體格檢查見肝病面容、蜘蛛痣、肝掌,脾大肝功能持續(xù)或反復異常,血漿白蛋白降低,球蛋白升高,白/球比例倒置,膽紅素顯著升高四、臨床表現(xiàn)(3)重型肝炎(肝衰竭)是病毒性肝炎中最嚴重的一種類型,病死率高達50%~70%。各型肝炎病毒均可致肝衰竭,但HAV、HEV少見。導致重型肝炎的誘因復雜,如過度勞累、飲酒、服用肝損害藥物、重疊感染等。四、臨床表現(xiàn)(3)重型肝炎(肝衰竭)重型肝炎表現(xiàn)為一系列肝衰竭癥侯群:極度乏力,嚴重的消化道癥狀,神經精神癥狀(嗜睡、性格和行為改變、昏迷等),肝濁音界縮小,明顯出血傾向,凝血酶原時間顯著延長及凝血酶原活動度(PTA)<40%。黃疸進行性加深,血膽紅素大于正常值10倍以上或每天上升≥17.1μmol/L,肝腎綜合征,撲翼樣震顫及病理反射征陽性,血氨升高等。四、臨床表現(xiàn)(3)重型肝炎(肝衰竭)①急性重型肝炎(急性肝衰竭):又稱爆發(fā)型肝炎病急驟,2周內出現(xiàn)不同程度肝性腦病為特征的肝衰竭癥侯群。病死率高,一般病程不超過3周②亞急性重型肝炎(亞急性肝衰竭):又稱亞急性肝壞死③慢加急性(亞急性)重型肝炎【慢加急性(亞急性)肝衰竭】④慢性重型肝炎(慢性肝衰竭)四、臨床表現(xiàn)(4)淤膽型肝炎是以肝內膽汁淤積為主要表現(xiàn)的一種特殊類型,又稱為毛細膽管型肝炎起病與急性黃疸型肝炎類似,但自覺癥狀輕。有梗阻性黃疸的臨床表現(xiàn),如皮膚鞏膜黃染,糞便顏色變淺,皮膚瘙癢、肝大。四、臨床表現(xiàn)(5)肝炎肝硬化①根據(jù)肝炎癥分為:靜止性肝硬化活動性肝硬化。②根據(jù)組織病理及臨床表現(xiàn)又分為:代償期肝硬化失代償期肝硬化五、實驗室檢查1.血常規(guī)
白細胞數(shù)多正常重型肝炎白細胞數(shù)可升高肝硬化合并脾功能亢進時可出現(xiàn)外周血血細胞(白細胞、紅細胞、血小板)減少。五、實驗室檢查2.尿常規(guī)尿膽紅素和尿膽原的檢測有利于黃疸的鑒別診斷:肝細胞性黃疸時尿膽紅素和尿膽原均陽性溶血性黃疸時以尿膽原為主梗阻性黃疸時以尿膽紅素為主五、實驗室檢查3.肝功能檢查(1)血清酶學
丙氨酸氨基轉移酶(ALT):是臨床上反映肝細胞損傷最敏感的指標。急性肝炎在黃疸出現(xiàn)前ALT即開始升高,黃疸出現(xiàn)后開始下降。慢性肝炎和肝硬化時ALT可反復或持續(xù)升高,ALT/AST常<1。重型肝炎患者可出現(xiàn)膽酶分離(ALT快速下降伴膽紅素不斷升高),提示肝細胞大量壞死。五、實驗室檢查3.肝功能檢查(1)血清酶學
天冬氨酸氨基轉移酶(AST):心肌含量最高,其次為肝、骨骼肌等器官,故特異性不如ALT。在肝,此酶80%存在于細胞線粒體內,當AST明顯升高時,提示肝細胞線粒體損傷,常見于肝損害較重時或慢性肝炎伴肝硬化時。五、實驗室檢查3.肝功能檢查(1)血清酶學
血清堿性磷酸酶(AKP或ALP):當肝內外梗阻或膽汁淤積時,此酶顯著升高。需注意兒童出現(xiàn)AKP明顯升高,與骨骼生長發(fā)育有關。血清谷氨酰轉肽酶(γ-GT):診斷意義同AKP,但不受骨骼疾病的影響,在膽管炎癥、阻塞時升高更明顯。膽堿酯酶:肝細胞有明顯損傷時影響其合成,其值高低與病情負相關。五、實驗室檢查3.肝功能檢查(2)血清蛋白肝臟是合成血清白蛋白的場所。當肝嚴重損害時,血清白蛋白明顯減少,而漿細胞產生γ-球蛋白增多,出現(xiàn)A/G比例下降甚至倒置。急性肝炎時,血清白蛋白一般正常。五、實驗室檢查3.肝功能檢查(3)血清膽紅素急性黃疸型肝炎或慢性肝炎肝損傷嚴重時血清膽紅素升高活動性肝硬化時亦升高且難消退;重型肝炎時血清膽紅素常超過171μmol/L;淤膽型肝炎時血清膽紅素升高明顯,持續(xù)時間長,消退慢血清膽紅素可直接反映肝細胞損傷的嚴重程度直接膽紅素在總膽紅素中的比例可反映淤膽的程度五、實驗室檢查4.其他實驗室檢查(1)凝血功能包括凝血酶原時間(PT)、凝血酶原活動度(PTA)、國際標準化比率(INR)。凝血酶原主要由肝合成,其高低與肝損害程度成正比。凝血酶原活動度<40%,是重型肝炎或肝衰竭診斷的主要依據(jù),也是判斷其預后的敏感指標。五、實驗室檢查4.其他實驗室檢查(2)血氨升高多見于重型肝炎、肝性腦病患者。(3)血糖重型肝炎患者可有血糖降低。(4)血膽固醇血漿膽固醇60%~80%由肝合成,肝細胞嚴重損傷時,血漿膽固醇下降。(5)甲胎蛋白肝炎活動和肝細胞再生時甲胎蛋白(AFP)有不同程度的升高,顯著升高時,須警惕肝細胞癌,應動態(tài)觀察。五、實驗室檢查5.病原學檢查(1)甲型肝炎抗HAV-IgM:多采用酶聯(lián)免疫吸附試驗(ELISA)檢測。抗HAV-IgM陽性,提示存在HAV新近感染,是診斷甲型肝炎的主要依據(jù)。抗HAVIgG:單份抗HAVIgG陽性提示既往感染HAV或疫苗接種后反應,并已獲得免疫力。若雙份血清抗HAVIgG效價4倍以上增長,也是診斷甲型肝炎的依據(jù)。五、實驗室檢查5.病原學檢查(2)乙型肝炎血清學標志物:①HBsAg與抗HBs:感染HBV2周后即可出現(xiàn)HBsAg陽性,表明現(xiàn)癥感染,但其陰性不能排除HBV感染??笻Bs陽性表明對HBV有免疫力。五、實驗室檢查5.病原學檢查(2)乙型肝炎血清學標志物:②HBeAg與抗HBe:HBeAg出現(xiàn)時間略晚于HBsAg,其與HBVDNA有良好的相關性,陽性表示病毒復制活躍且傳染性強。單純的HBeAb陽性是既往感染的標志。五、實驗室檢查5.病原學檢查(2)乙型肝炎血清學標志物:③HBcAg與抗HBc:游離HBcAg在血清中含量極少,常規(guī)方法不能檢出。血清抗HBc陽性提示既往或現(xiàn)癥感染。HBcAbIgM在發(fā)病第1周即可出現(xiàn),大部分在6個月內消失。高滴度抗HBcIgM陽性提示HBV急性感染或慢性肝炎急性發(fā)作,抗HBcIgG在血液中可長期存在。五、實驗室檢查5.病原學檢查(2)乙型肝炎HBVDNA:常用PCR法檢測。血清HBVDNA含量代表HBV的復制程度及傳染性的大小組織中HBV標志物的檢測:常用免疫組織化學方法來檢測肝組織內HBsAg或HBcAg,原位雜交或PCR法檢測肝組織中的HBVDNA的存在及分布,對血清中HBV標志物陰性患者的診斷有一定意義五、實驗室檢查5.病原學檢查(3)丙型肝炎血清學標志物(抗HCVIgM、抗HCVIgG):HCV抗體不是保護性抗體,是HCV感染的標志??笻CVIgM陽性提示現(xiàn)癥感染;抗HCVIgG陽性提示現(xiàn)癥感染或既往感染。HCVRNA:HCVRNA陽性是HCV感染和復制的直接標志,其含量多少代表病毒活躍程度,監(jiān)測其含量有助于評估抗病毒療效。五、實驗室檢查5.病原學檢查(4)丁型肝炎血清學標志物(HDVAg、抗HDVIgM、抗HDVIgG):HDVAg陽性是診斷急性HDV感染的直接證據(jù);隨之抗HDV出現(xiàn):抗HDVIgM陽性是現(xiàn)癥感染的標志;抗HDVIgG不是保護性抗體HDVRNA:HDVRNA是HDV感染最直接的證據(jù)五、實驗室檢查5.病原學檢查(5)戊型肝炎血清學標志物(抗HEVIgM、抗HEVIgG):抗HEVIgM陽性是近期感染的標志;抗HEVIgG
在急性期滴度較高,恢復期則明顯下降HEVRNA:HDVRNA是HDV感染最直接的證據(jù)五、實驗室檢查6.影像學檢查B型超聲、CT、MRI檢查7.肝組織病理檢查肝組織病理檢查對于明確診斷,對肝炎癥和纖維化程度分級,評估療效及判斷預后均有重要意義六、診斷與鑒別診斷1.診斷依據(jù)(1)流行病學史甲型肝炎、戊型肝炎患者多有流行區(qū)居住史,飲用污染水及進食未煮熟海產品等,甲型肝炎多見于兒童,戊型肝炎多見于成年人乙型肝炎、丙型肝炎、丁型肝炎患者多有輸血、血制品使用、靜脈吸毒史或與感染者接觸史,母嬰傳染是重要的傳播途徑,性傳播亦是可能的傳播途徑六、診斷與鑒別診斷1.診斷依據(jù)(2)臨床特點急性肝炎起病較急,多表現(xiàn)為發(fā)熱,疲乏,厭油,惡心等癥狀,查體可見皮膚鞏膜黃染,肝、脾大,肝區(qū)觸痛,病程不超過6個月慢性肝炎可有乏力、食欲缺乏、肝區(qū)不適等癥狀,查體見肝病面容、蜘蛛痣、肝掌等重型肝炎可表現(xiàn)為肝衰竭癥侯群肝炎肝硬化患者常有慢性肝炎病史六、診斷與鑒別診斷1.診斷依據(jù)(3)病原學檢測甲型肝炎:血清抗HAVIgM陽性;抗HAVIgG效價4倍以上增長;檢出HAV顆粒或HAVRNA陽性。六、診斷與鑒別診斷1.診斷依據(jù)(3)病原學檢測乙型肝炎:急性乙型肝炎較少見慢性HBV感染可分為:慢性乙型肝炎(HBeAg陽性慢性乙型肝炎、HBeAg陰性慢性乙型肝炎)、HBV攜帶者、隱匿性慢性乙型肝炎六、診斷與鑒別診斷慢性乙型肝炎:①HBeAg陽性慢性乙型肝炎:血清HBsAg、HBeAg及HBVDNA陽性,肝功能異?;蚋谓M織學有肝炎改變。②HBeAg陰性慢性乙型肝炎:血清HBsAg、HBVDNA陽性,HBeAg陰性,抗HBe陰性或陽性。肝功能異常或肝組織學有肝炎改變。六、診斷與鑒別診斷HBV攜帶者:HBsAg及HBVDNA陽性,HBeAg或抗HBe陽性,一年內連續(xù)隨訪三次以上,ALT均正常,肝組織學檢查正常。隱匿性慢性乙型肝炎:有慢性乙型肝炎的臨床表現(xiàn),血清HBsAg陰性,血清或肝組織中HBVDNA陽性。六、診斷與鑒別診斷1.診斷依據(jù)(3)病原學檢測丙型肝炎:抗HCVIgM和(或)IgG陽性,HCVRNA陽性,可診斷為丙型肝炎。六、診斷與鑒別診斷1.診斷依據(jù)(3)病原學檢測丁型肝炎:有現(xiàn)癥HBV感染,同時血清HDVAg陽性或抗HDV陽性或HDVRNA陽性;肝組織內HDVAg陽性或HDVRNA陽性。六、診斷與鑒別診斷1.診斷依據(jù)(3)病原學檢測戊型肝炎
HEVIgM陽性;抗HEVIgG高滴度或滴度明顯變化;血或糞便中HEVRNA陽性或檢出HEV顆粒。六、診斷與鑒別診斷2.鑒別診斷(1)其他原因引起的黃疸溶血性黃疸、肝外梗阻性黃疸(2)其他原因引起的肝炎其他病毒引起的肝炎、感染中毒性肝炎、藥物性肝炎、酒精性肝病等七、治療及預防1.治療病毒性肝炎以綜合治療為主不同病原、不同臨床類型及組織學損害采用不同的治療方法應注意休息、合理飲食,避免過度勞累戒酒慎用肝損害藥物七、治療及預防1.治療(1)急性肝炎
①一般治療急性肝炎一般為自限性疾病急性期應進行隔離,飲食宜清淡易消化,適當補充維生素,進食過少者補充葡萄糖注意休息,輔以護肝藥物②病原學治療僅急性丙型肝炎需抗病毒治療七、治療及預防1.治療(2)慢性肝炎
①一般治療適當休息:癥狀較重者臥床休息合理飲食:適當?shù)母叩鞍住⒏邿崃?、高維生素的易消化食物,不必過分強調高營養(yǎng),避免飲酒心理平衡七、治療及預防1.治療(2)慢性肝炎
②護肝治療(改善和恢復肝功能)非特異性護肝藥物:如維生素類(B族、C、E、K等)、還原型谷胱甘肽、葡醛內酯降酶藥物:甘草提取物其他護肝藥物:茵枝黃、門冬氨酸鉀鎂七、治療及預防1.治療(2)慢性肝炎
③抗病毒治療目的是抑制病毒復制,減少傳染性,減輕肝細胞炎癥、壞死及肝纖維化,改善肝功能,延緩和減少肝衰竭、肝硬化和肝細胞癌的發(fā)生,從而改善生活質量和延長存活時間符合適應證者,應盡可能進行抗病毒治療,如:HBVDNA≥105拷貝/ml(HBeAg陰性者≥105拷貝/ml);ALT≥2×正常上限(ULN)等抗病毒藥物包括干擾素-α和核苷(酸)類似物七、治療及預防1.治療(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2025至2030年消防機組項目投資價值分析報告
- 2025年電子產品生產線工具包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
- 2025年耐候型外墻乳膠漆項目投資可行性研究分析報告
- 2025年地面無線電導航設備行業(yè)深度研究分析報告
- 2025年電腦主機電源項目投資可行性研究分析報告
- 中國機動混凝土攪拌車市場調查研究及行業(yè)投資潛力預測報告
- 2025年中國時尚服飾行業(yè)市場調研分析及投資戰(zhàn)略咨詢報告
- 2025年血液凈化器械銷售與臨床支持合同范本
- 2024年賣方行業(yè)市場需求及未來五至十年預測報告
- 2022-2027年中國感特靈膠囊行業(yè)市場全景評估及發(fā)展戰(zhàn)略研究報告
- 血流限制訓練對老年人下肢力量作用的研究進展
- 中國寺廟經濟市場深度調研與未來前景發(fā)展預測研究報告(2024-2030版)
- 與信仰對話 課件-2024年入團積極分子培訓
- 中醫(yī)護理學-情志護理
- 中學美術《剪紙藝術》完整課件
- 諾如病毒教學課件
- 滬科版八年級物理上冊 專題01 運動的世界【考題猜想】(92題18大類型)
- 消防設施救援培訓考試題及答案
- 租船問題(教學設計)-2023-2024學年四年級下冊數(shù)學人教版
- 2024年A特種設備相關管理考試題庫及答案
- 數(shù)字化智能化園區(qū)建設水平評價標準(征求意見稿)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