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擇題標準練72025年高考總復習優(yōu)化設(shè)計二輪專題化學H課后習題含答案選擇題標準練_第1頁
選擇題標準練72025年高考總復習優(yōu)化設(shè)計二輪專題化學H課后習題含答案選擇題標準練_第2頁
選擇題標準練72025年高考總復習優(yōu)化設(shè)計二輪專題化學H課后習題含答案選擇題標準練_第3頁
選擇題標準練72025年高考總復習優(yōu)化設(shè)計二輪專題化學H課后習題含答案選擇題標準練_第4頁
選擇題標準練72025年高考總復習優(yōu)化設(shè)計二輪專題化學H課后習題含答案選擇題標準練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1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lǐng)

文檔簡介

2025年高考總復習優(yōu)化設(shè)計二輪專題化學H課后習題含答案選擇題標準練選擇題標準練(七)(分值:42分)學生用書P297(選擇題:本題共14小題,每小題3分,共42分。在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符合題目要求的。)1.(2024·湖南衡陽???中華文化源遠流長,化學與文化傳承密不可分。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清朱耷蘆雁軸紙本的主要成分是淀粉,淀粉為高分子化合物B.四千余年前用谷物釀造出酒和醋,釀造過程中只發(fā)生水解反應C.《本草綱目》“燒酒”條目寫道:“自元時始創(chuàng)其法,用濃酒和糟入甑,蒸令氣上……其清如水,味極濃烈,蓋酒露也?!睌⑹隽恕罢麴s”技術(shù)在古代釀酒工藝中的應用D.廣漢三星堆出土的青銅面具呈紅棕色斑跡,是由于銅發(fā)生了吸氧腐蝕答案:C解析:紙本的主要成分是纖維素,為高分子化合物,故A錯誤;乙醇氧化生成乙酸,所以釀造過程中不只發(fā)生水解反應,故B錯誤;由信息可知,蒸令氣上,則利用互溶混合物的沸點差異分離,該法為蒸餾,故C正確;銅發(fā)生吸氧腐蝕生成銅綠,紅棕色斑跡是鐵銹的顏色,故D錯誤;故選C。2.(2024·湖南衡陽???K3[Fe(CN)6](赤血鹽)、K4[Fe(CN)6](黃血鹽)是常用于Fe2+、Fe3+的實驗室檢驗試劑。一定條件下,可發(fā)生如下兩個反應:①2K3[Fe(CN)6]+2KI2K4[Fe(CN)6]+I2,固態(tài)混合,釋放I2;②I2+2[Fe(CN)6]4-2I-+2[Fe(CN)6]3-,溶液混合,消耗I2。下列有關(guān)說法不正確的是()A.Fe2+檢驗:K++Fe2++[Fe(CN)6]3-KFe[Fe(CN)6]↓(藍色)B.K4[Fe(CN)6]含有離子鍵、極性鍵、配位鍵C.[Fe(CN)6]3-氧化性強于I2D.兩個反應方向不一致,原因可能是溶液中CN-與Fe3+的配位能力強于Fe2+答案:C解析:Fe2+檢驗:K++Fe2++[Fe(CN)6]3-KFe[Fe(CN)6]↓(藍色),故A正確;配合物K4[Fe(CN)6]含有離子鍵、極性鍵、配位鍵,故B正確;根據(jù)反應I2+2[Fe(CN)6]4-2I-+2[Fe(CN)6]3-可知,I2氧化性強于[Fe(CN)6]3-,故C錯誤;兩個反應方向不一致,原因可能是溶液中CN-與Fe3+的配位能力強于Fe2+,故D正確;答案選C。3.(2024·江蘇連云港第一次調(diào)研)周期表中ⅡA族元素及其化合物應用廣泛。鈹?shù)幕衔镄再|(zhì)與鋁相似,BeO的熔點為2575℃,熔融時BeF2能導電,而BeCl2不能導電;Mg的燃燒熱為610kJ·mol-1,實驗室中常用酸性KMnO4溶液測定物品中不溶性CaC2O4的含量。下列化學反應表示正確的是()A.BeO與NaOH溶液反應:BeO+NaOHNa[Be(OH)4]B.鎂的燃燒:2Mg(s)+O2(g)2MgO(s)ΔH=-610kJ·mol-1C.向Mg(HCO3)2溶液中滴加足量NaOH溶液:Mg2++2HCO3-+4OH-Mg(OH)2↓+2CO32D.用酸性KMnO4溶液測定CaC2O4的含量:5C2O42-+2MnO4-+16H+2Mn2++10CO2答案:C解析:鈹?shù)幕衔镄再|(zhì)與鋁相似,BeO與NaOH溶液反應:BeO+2NaOH+H2ONa2[Be(OH)4],A錯誤;燃燒熱指1mol純物質(zhì)燃燒所放出的熱量,鎂的燃燒:2Mg(s)+O2(g)2MgO(s)ΔH=-1220kJ·mol-1,B錯誤;向Mg(HCO3)2溶液中滴加足量NaOH溶液,化學方程式為Mg(HCO3)2+4NaOHMg(OH)2↓+2Na2CO3+2H2O,離子方程式為Mg2++2HCO3-+4OH-Mg(OH)2↓+2CO32-+2H2O,C正確;用酸性KMnO4溶液測定CaC2O4的含量,CaC2O4屬于難溶物質(zhì)不能拆分:5CaC2O4+2MnO4-+16H+2Mn2++10CO2↑+8H2O+5Ca2+4.(2024·黑龍江齊齊哈爾一模)下列實驗能達到實驗目的的是()A.B.通過控制止水夾a來制取Fe(OH)2灼燒Cu2(OH)2CO3制備CuOC.D.用于分離苯和液溴的混合物鐵件鍍銅答案:A解析:實驗時先打開止水夾a,稀硫酸和鐵反應產(chǎn)生H2和FeSO4,將裝置中的空氣排凈后,關(guān)閉a,試管A中氣體壓強增大,將FeSO4溶液壓入試管B中,FeSO4溶液與NaOH溶液反應,產(chǎn)生白色Fe(OH)2沉淀,A正確;固體灼燒應在坩堝中進行,B錯誤;溴易溶于苯,不能通過分液的方法分離苯和液溴,C錯誤;電鍍池中,鍍層金屬作陽極,鍍件作陰極,所以鐵件應連接電源的負極,D錯誤。5.(2024·湖南長沙一中一模)Beckmann重排是酮肟在一定條件下生成酰胺的反應,機理是與羥基處于反位的基團遷移到缺電子的氮原子上,具體反應歷程如圖所示:已知:R、R'代表不同烷基。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A.H+在該反應過程中作催化劑B.物質(zhì)Ⅰ存在順反異構(gòu)體C.物質(zhì)Ⅰ中N原子的孤電子對參與形成π鍵D.發(fā)生上述反應可以生成答案:C解析:根據(jù)反應歷程可知,該過程的總反應為,H+作催化劑,A正確;物質(zhì)Ⅰ存在順反異構(gòu)體,如圖、,B正確;物質(zhì)Ⅰ中N原子形成碳氮雙鍵和氮氧單鍵,N原子的雜化方式為sp2雜化,則N原子的孤電子對在雜化軌道中,沒有參與形成π鍵,C錯誤;異構(gòu)化產(chǎn)物含酰胺鍵,由題中反應原理可知生成,D正確。6.(2024·甘肅張掖第三次診斷)物質(zhì)的結(jié)構(gòu)決定其性質(zhì)。下列實例與解釋相符的是()選項實例解釋A酸性:>C2H5COOH的相對分子質(zhì)量大,酸性強B分子的極性:BF3<NF3F—N鍵的極性小于F—B鍵的極性C熱穩(wěn)定性:H2O>CH4H2O分子間存在氫鍵,CH4分子間不存在氫鍵DNH3比PH3易液化NH3分子間能形成氫鍵答案:D解析:羧酸酸性強弱與O—H的極性有關(guān),與相對分子質(zhì)量無關(guān),A錯誤;BF3中B為sp2雜化,空間結(jié)構(gòu)為平面正三角形,為非極性分子,NF3中N為sp3雜化,空間結(jié)構(gòu)為三角錐形,為極性分子,分子極性:BF3<NF3,與N—F鍵的極性和B—F鍵的極性無關(guān),B錯誤;分子間氫鍵影響物理性質(zhì),不影響化學性質(zhì),元素非金屬性越強,氫化物穩(wěn)定性越強,所以熱穩(wěn)定性:H2O>CH4,C錯誤;含有分子間氫鍵的氫化物沸點高,易液化,NH3分子間存在氫鍵,PH3分子間不存在氫鍵,所以氨氣易液化,D正確。7.(2024·湖南岳陽二模)N-羧基丙氨酸酸酐廣泛用于生物領(lǐng)域,用碳酸二甲酯[(CH3O)2CO]和丙氨酸[CH3CH(NH2)COOH]為原料可以制備N-羧基丙氨酸酸酐,其反應機理如圖所示。下列說法錯誤的是()A.在強酸性環(huán)境下不利于反應進行B.該過程中Zn元素的化合價發(fā)生改變C.反應過程中有C—O的斷裂和形成D.用甘氨酸(H2NCH2COOH)代替丙氨酸,可制得答案:B解析:在強酸性溶液中,碳酸二甲酯會發(fā)生水解,同時CH3CH(NH2)COO-的濃度降低,不利于反應進行,A正確;碳酸二甲酯[(CH3O)2CO]與Zn(CH3COO)2形成的是配位鍵,整個過程中均未有元素化合價發(fā)生變化,B錯誤;該過程中存在N—H、C—O等極性鍵的斷裂和C—O等極性鍵的形成,C正確;若用甘氨酸(H2NCH2COOH)代替丙氨酸,則根據(jù)轉(zhuǎn)化關(guān)系,最后可得到,D正確;故答案為B。8.(2024·湖南高考仿真三)鈦酸鋇(BaTiO3)是電子陶瓷基礎(chǔ)母體原料,超細微BaTiO3粉體的制備方法如下。已知:①TiCl4+(x+2)H2OTiO2·xH2O↓+4HCl;②+4價Ti在強酸性溶液中以TiO2+形式存在;在弱酸性、堿性條件下生成TiO(OH)2沉淀,可與C2O42-形成配合離子[TiO(C2O4)2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A.向TiCl4中先加入H2C2O4,可防止其水解生成TiO2·xH2OB.得到溶液1的反應:TiCl4+2H2C2O4+6NH3·H2O(NH4)2TiO(C2O4)2+4NH4Cl+5H2OC.加入過量氨水,有利于提高BaTiO(C2O4)2·4H2O的產(chǎn)率D.“煅燒”得到的氣體A是CO、CO2和H2O的混合物答案:C解析:TiCl4與草酸反應生成[TiO(C2O4)2]2-,再向體系中加入鋇離子,發(fā)生反應的離子方程式為[TiO(C2O4)2]2-+Ba2++4H2OBaTiO(C2O4)2·4H2O↓,生成的BaTiO(C2O4)2·4H2O再經(jīng)過隔絕空氣煅燒得到BaTiO3,同時得到CO、CO2及水蒸氣,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BaTiO(C2O4)2·4H2OBaTiO3+2CO↑+2CO2↑+4H2O↑。根據(jù)已知信息可知,四氯化鈦水解顯酸性,所以向TiCl4中先加入H2C2O4可抑制其水解,從而防止生成TiO2·xH2O,A正確;得到溶液1的反應為TiCl4+2H2C2O4+6NH3·H2O(NH4)2TiO(C2O4)2+4NH4Cl+5H2O,B正確;加入過量氨水,可能會生成TiO(OH)2,從而降低[TiO(C2O4)2]2-的濃度,不利于提高BaTiO(C2O4)2·4H2O的產(chǎn)率,C錯誤;根據(jù)質(zhì)量守恒可知“煅燒”得到的氣體A是CO、CO2和H2O的混合物,D正確;故選C。9.(2024·廣西桂林三模)目前報道的電催化還原N2制NH3主要有下圖所示的類型:abc下列說法錯誤的是()A.a、c的電解總反應相同B.a、c的陽極發(fā)生的反應相同C.b的陰極反應為N2+3H2O+6e-2NH3+3O2-D.每生成1molNH3,a、b、c轉(zhuǎn)移的電子數(shù)均相同答案:B解析:a、c的電解總反應均為N2+3H22NH3,A正確;a、c的陽極發(fā)生的反應分別為H2-2e-2H+、3H2-6e-+2N3-2NH3,B錯誤;b的陰極反應為N2+3H2O+6e-2NH3+3O2-,C正確;a、b、c陰極均只有N2得電子生成氨氣,生成等物質(zhì)的量的氨氣,轉(zhuǎn)移電子數(shù)相等,D正確。10.(2024·山東臨沂一模)W、X、Y、Z為原子序數(shù)依次增大的短周期主族元素,基態(tài)W原子的s軌道電子數(shù)是p軌道電子數(shù)的2倍,X和Y形成的一種化合物是常用干燥劑,X、Z同主族且能構(gòu)成如圖所示的陰離子(R2-),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簡單離子半徑:Z>Y>XB.沸點:ZX2>WX2C.R2-中Z的化合價是-3D.第二電離能:Y>Z答案:B解析:W、X、Y、Z為原子序數(shù)依次增大的短周期主族元素,基態(tài)W原子的s軌道電子數(shù)是p軌道電子數(shù)的2倍,則W為C元素;由陰離子結(jié)構(gòu)可知,原子半徑小的灰球形成2個共價鍵、原子半徑大的黑球形成6個和2個共價鍵,則X為O元素、Z為S元素;X和Y形成的一種化合物是常用干燥劑,則Y為P元素。電子層結(jié)構(gòu)相同的離子,核電荷數(shù)越大,離子半徑越小,則磷離子的離子半徑大于硫離子,A錯誤;二氧化硫和二氧化碳均構(gòu)成分子晶體,相對分子質(zhì)量越大分子間作用力越大,CO2是非極性分子,SO2是極性分子,二氧化硫的沸點高于二氧化碳,B正確;由化合價代數(shù)和為0可知,由氧元素和硫元素形成的R2-中硫元素的化合價平均為+2.5價,C錯誤;磷原子失去1個電子后的價電子排布式為3s23p2,硫原子失去1個電子后的價電子排布式為3s23p3,3p3軌道為穩(wěn)定的半充滿結(jié)構(gòu),較難失去電子,則硫元素的第二電離能大于磷元素,D錯誤。11.(2024·山東聊城一模)光催化氧化甲烷制甲醛的機理如圖所示。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A.在光催化劑表面會發(fā)生反應H2O+h+H++·OHB.CH3OOH為中間產(chǎn)物C.上述過程中有非極性鍵的斷裂與生成D.含O分子參與的反應一定有電子轉(zhuǎn)移答案:C解析:根據(jù)圖中信息可知,在光催化劑表面會發(fā)生反應H2O+h+H++·OH,A正確;根據(jù)圖中信息,生成甲醛之前的物質(zhì)為中間產(chǎn)物CH3OOH,B正確;上述過程中有非極性鍵O—O的斷裂,但沒有非極性鍵的生成,C錯誤;含O分子參與的反應均具有化合價的變化,D正確。12.(2024·山東聊城一模)科學工作者發(fā)現(xiàn)了一種光解水的催化劑,其晶胞結(jié)構(gòu)如圖所示,已知晶胞參數(shù)為apm,設(shè)NA為阿伏加德羅常數(shù)的值。下列說法中錯誤的是()A.O位于由Ce構(gòu)成的四面體空隙中B.Ce在晶胞中的配位數(shù)為8C.Ce與Ce最近的距離為22aD.該晶體的摩爾體積Vm=a3·10-答案:D解析:根據(jù)晶胞結(jié)構(gòu)可知O位于Ce構(gòu)成的正四面體空隙中,A正確;以底面面心的Ce為例,上、下層各有4個氧原子,故在晶胞中的配位數(shù)為8,B正確;Ce與Ce最近的距離為面對角線的一半,為22apm,C正確;據(jù)“均攤法”,晶胞中Ce的個數(shù)為8×18+6×12=4,O的個數(shù)為8,1個晶胞體積為a3×10-36m3,則該晶體的摩爾體積為14×a3×10-36m3×NAmol-1=a3·1013.(2024·湖南長沙一中一模)高鐵酸鉀(K2FeO4)具有極強的氧化性,是一種優(yōu)良的水處理劑,將適量K2FeO4配制成c(FeO42-)=1.0mmol·L-1的試樣,將試樣分別置于20℃、30℃、40℃和60℃的恒溫水浴中,測定c(FeO42-)的變化,結(jié)果如圖1所示[FeO42-與水反應的主反應是4FeO42-+10H2O圖1圖2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反應的ΔH<0B.向H2FeO4溶液中加HI溶液,發(fā)生反應的離子方程式為H2FeO4+H+H3FeO4C.a點pH=2.75D.KHFeO4溶液中c(HFeO4-)>c(H2FeO4)>c(Fe答案:C解析:由圖1數(shù)據(jù)可知,溫度越高,高鐵酸鉀溶液中FeO42-的濃度越小,正向反應是吸熱反應,ΔH>0,A錯誤;HI具有還原性,H2FeO4有氧化性,加入HI溶液后發(fā)生氧化還原反應,B錯誤;當pH=3.7時,Ka1=c(HFeO4-)·c(H+)c(H2FeO4)=10-3.7,當pH=1.8時,Kh=c(H3FeO4+)·c(OH-)c(H2FeO4)=10-12.2,Ka1Kh=108.5,a點時c(HFeO4-)=c(H3FeO4+),則c(H+)c14.(2024·遼寧重點高中協(xié)作校二模)一定壓強下,向10L密閉容器中充入1molS2Cl2和1molCl2,發(fā)生反應S2Cl2(g)+Cl2(g)2SCl2(g)。Cl2和SCl2的消耗速率(v)與溫度(T)的關(guān)系如圖,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A、B、C、D四點中只有A點達到平衡狀態(tài)B.正反應的活化能小于逆反應的活化能C.平衡常數(shù):K(B)=K(D)>K(C)D.300℃,反應達平衡后縮小容器容積,各物質(zhì)濃度不變答案:B解析:Cl2的消耗速率表示正反應速率,SCl2的消耗速率表示逆反應速率,當v消耗(Cl2)∶v消耗(SCl2)=1∶2時,說明正逆反應速率相等,反應到達平衡,所以圖像的平衡點應為B和D點。A點v消耗(Cl2)∶v消耗(SCl2)=1∶1,未達到平衡,A錯誤;隨著溫度升高,SCl2的消耗速率大于Cl2的消耗速率的2倍,則逆反應速率大于正反應速率,說明溫度升高,平衡逆向移動,是放熱反應,則正反應的活化能小于逆反應的活化能,B正確;該反應為放熱反應,溫度升高,K減小,由圖可知,B、C、D三點中C點溫度最低,則K最大,故K(C)>K(B)=K(D),C錯誤;300℃時,反應達平衡后縮小容器容積,平衡不移動,但是容積縮小,各組分濃度均增大,D錯誤。選擇題標準練(八)(分值:42分)學生用書P300(選擇題:本題共14小題,每小題3分,共42分。在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符合題目要求的。)1.(2024·湖南衡陽模擬)化學與生產(chǎn)、生活和社會息息相關(guān),下列有關(guān)說法錯誤的是()A.用于火箭發(fā)動機的碳化硅陶瓷是一種新型無機非金屬材料B.載人飛船采用了太陽能剛性電池陣,將太陽能轉(zhuǎn)化為電能供飛船使用C.運動員劇烈運動后,補充的運動飲料中含有糖類和一定濃度的NaCl、KCl等D.合成氨的反應塔與外加電源的正極相連,并維持一定的電壓可以鈍化防腐答案:D解析:碳化硅陶瓷材料具備耐高溫的特點,是一種新型無機非金屬材料,故A正確;太陽能剛性電池陣,外殼由鋁合金、不銹鋼等構(gòu)成,電池板由單晶硅、多晶硅等構(gòu)成,可將太陽能轉(zhuǎn)化為電能供飛船使用,故B正確;運動員劇烈運動后,會大量出汗,補充的運動飲料中含有糖類和一定濃度的NaCl、KCl等,可以補充能量和電解質(zhì),故C正確;與外加電源的正極相連,則反應塔作陽極,根據(jù)電解原理,陽極失去電子,發(fā)生氧化反應,被腐蝕,起不到保護作用,故D錯誤。2.(2024·江西景德鎮(zhèn)第三次質(zhì)檢)“結(jié)構(gòu)決定性質(zhì)”,下列有關(guān)物質(zhì)結(jié)構(gòu)與性質(zhì)的說法中正確的是()A.溫度相同時,水溶液中電離常數(shù):CF3COOH<CCl3COOHB.熔點:NaCl<MgCl2<AlCl3C.分子的極性:O2<O3D.F2、Cl2、Br2三種分子中的鍵能:F—F<Cl—Cl<Br—Br答案:C解析:由于電負性:F>Cl,F—C的極性大于Cl—C的極性,使F3C—的極性大于Cl3C—的極性,導致CF3COOH的羧基中的羥基的極性更大,更容易電離出氫離子,所以溫度相同時,水溶液中電離常數(shù):CF3COOH>CCl3COOH,A錯誤;AlCl3屬于分子晶體,NaCl、MgCl2均屬于離子晶體,一般離子晶體的熔點高于分子晶體,則AlCl3的熔點最低,B錯誤;O3為極性分子,O2為非極性分子,故分子的極性:O2<O3,C正確;F2、Cl2、Br2三種分子中的鍵能:F—F<Br—Br<Cl—Cl,D錯誤。3.(2024·湖南岳陽二模)聯(lián)氨(N2H4)是一種綠色環(huán)保還原劑,為二元弱堿,在水中的電離方程式與氨相似,可用于處理鍋爐水中的溶解氧,防止鍋爐被腐蝕,下列說法錯誤的是()A.向裝有少量AgBr的試管中加入聯(lián)氨溶液,可觀察到固體逐漸變黑,發(fā)生的反應為N2H4+4AgBrN2↑+4HBr+4AgB.堿性:NH3<N2H4C.理論上1molN2H4可處理水中1molO2D.N2H4是極性分子答案:B解析:由題意可知,聯(lián)氨溶液與溴化銀反應生成氮氣、銀和氫溴酸,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N2H4+4AgBrN2↑+4HBr+4Ag,故A正確;氨基是吸電子基,會使氮原子給出孤對電子形成配位鍵的能力降低,所以聯(lián)氨的堿性弱于氨,故B錯誤;由題意可知,具有還原性的聯(lián)氨與氧氣反應生成氮氣和水,由得失電子數(shù)目守恒可知,1mol聯(lián)氨可處理水中1mol氧氣,故C正確;聯(lián)氨分子可以視作氨分子中的一個氫原子被氨基取代所得結(jié)構(gòu),則聯(lián)氨分子中氮原子和氨分子中氮原子的雜化方式都為sp3雜化,所以聯(lián)氨分子是結(jié)構(gòu)不對稱的極性分子,故D正確。4.(2024·吉林通化一模)下列實驗操作、現(xiàn)象和涉及的離子方程式均正確的是()選項操作現(xiàn)象離子方程式A向明礬溶液中加入過量氨水最后得無色溶液Al3++4NH3·H2O[Al(OH)4]-+4NH4B將少量SO2通入Ca(ClO)2溶液中產(chǎn)生白色沉淀SO2+Ca2++3ClO-+H2OCaSO4↓+Cl-+2HClOC向[Co(NH3)5Cl]Cl2溶液中加入少量AgNO3溶液產(chǎn)生白色沉淀[Co(NH3)5Cl]2++2Cl-+3Ag+[Co(NH3)5]3++3AgCl↓D向5mL0.1mol·L-1AgNO3溶液中滴加5滴0.1mol·L-1NaCl溶液,然后滴加5滴0.1mol·L-1KI溶液先產(chǎn)生白色沉淀,后變成黃色沉淀AgCl(s)+I-(aq)AgI(s)+Cl-(aq)答案:B解析:氫氧化鋁只能溶于強堿,不能溶于氨水,向明礬溶液中加入過量氨水生成氫氧化鋁,離子方程式為Al3++3NH3·H2OAl(OH)3↓+3NH4+,A錯誤;將少量SO2通入Ca(ClO)2溶液中,二者發(fā)生氧化還原反應,離子方程式為SO2+Ca2++3ClO-+H2OCaSO4↓+Cl-+2HClO,B正確;配合物中只有外界的離子能參與化學反應,因此向[Co(NH3)5Cl]Cl2溶液中加入少量AgNO3溶液,1mol[Co(NH3)5Cl]Cl2只能消耗2molAgNO3,離子方程式為Cl-+Ag+AgCl↓,C錯誤;向5mL0.1mol·L-1AgNO3溶液中滴加5滴0.1mol·L-1NaCl溶液,然后滴加5滴0.1mol·L-1KI溶液,由于AgNO3過量,AgI是Ag+與I-反應生成的,D錯誤。5.(2024·湖南長沙一中三模)半導體光催化是指半導體材料吸收光子,產(chǎn)生光生電子(e-)和空穴(h+),從而引發(fā)一系列反應的過程。一種光催化選擇性氧化甲烷制備甲醇的機理如圖所示,下列說法錯誤的是()A.轉(zhuǎn)化①是吸熱過程B.·OOH的電子式為·O··C.轉(zhuǎn)化②發(fā)生的反應可表示為CH3OOH+2e-+2H+CH3OH+H2OD.光照下AuPd0.5/ZnO可以加快該反應的速率,且不改變反應的焓變答案:A解析:由圖可知,轉(zhuǎn)化①為共價鍵的形成過程,形成共價鍵的過程為放熱過程,故A錯誤;·OOH是含有極性鍵和非極性鍵的自由基,電子式為·O······O······H,故B正確;由圖可知,轉(zhuǎn)化②發(fā)生的反應為酸性條件下CH3OOH得到電子發(fā)生還原反應生成甲醇和水,反應式為CH3OOH+2e-+2H+CH3OH+H2O,故C正確;由圖可知,AuPd0.5/ZnO是反應的催化劑,所以光照下AuPd0.5/ZnO可以加快該反應的速率,且不改變反應的焓變6.(2024·安徽安慶二模)物質(zhì)A和B可實現(xiàn)如圖所示的轉(zhuǎn)化,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A與B互為同系物B.A中C—Co鍵長更長,故鍵能可能更小C.1.12LC18O中含有中子數(shù)為0.8NAD.基態(tài)Co的價層電子排布式是4s2答案:B解析:同系物是指結(jié)構(gòu)相似,組成上相差一個或若干個CH2原子團的有機物,A與B結(jié)構(gòu)不相似,不互為同系物,A錯誤;鍵長越長,鍵能越小,B正確;未指明氣體是否處于標準狀況,不能計算氣體的物質(zhì)的量,C錯誤;Co的原子序數(shù)為27,基態(tài)Co的價層電子排布式是3d74s2,D錯誤。7.(2024·黑龍江齊齊哈爾一模)科學家發(fā)現(xiàn)對LiTFSI(一種親水有機鹽)進行摻雜和改進,能顯著提高鋰離子電池傳輸電荷的能力。LiTFSI的結(jié)構(gòu)如圖所示,A、B、C、D為同一周期的短周期元素,E與C同主族,E的原子序數(shù)是B和D的原子序數(shù)之和。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元素A、D形成的分子中一定不含非極性鍵B.元素的第一電離能:D>B>C>AC.元素的電負性:D>E>CD.簡單氫化物的穩(wěn)定性:E>D答案:B解析:由題干信息和陰離子結(jié)構(gòu)可知,A、B、C、D、E分別是C、N、O、F、S元素。四氟乙烯(F2CCF2)分子中含有非極性鍵,A錯誤;元素的第一電離能:F>N>O>C,B正確;元素的電負性:F>O>S,C錯誤;F的非金屬性強于S,簡單氫化物的穩(wěn)定性:H2S<HF,D錯誤。8.(2024·吉林通化梅河口一模)Aun納米團簇能催化水煤氣變換反應,其微觀反應機理如圖1所示,反應過程中相對能量的變化如圖2所示。已知圖2中TS表示過渡態(tài),FS表示穩(wěn)定的共吸附。下列說法錯誤的是()圖1圖2A.水煤氣變換反應為H2O+COCO2+H2B.穩(wěn)定性:FSe2大于FSe1C.水煤氣變換反應的ΔH<0D.制約總反應速率的反應為CO*+OH*COOH*答案:D解析:由圖1可知,反應物為H2O和CO,生成物為CO2和H2,故水煤氣變換反應為H2O+COCO2+H2,A正確;物質(zhì)的能量越低越穩(wěn)定,FSe2的能量比FSe1的低,故穩(wěn)定性FSe2大于FSe1,B正確;由圖2可知,反應物總能量高于生成物總能量,故水煤氣變換反應的ΔH<0,C正確;制約總反應速率的反應為活化能最大的反應,由圖1、2可知,活化能最大的反應為H2O*OH*+H*,D錯誤。9.(2024·湖南大學附屬中學二模)某小組同學利用如下實驗探究平衡移動原理。實驗1:實驗2:已知:ⅰ.[Co(H2O)6]2++4Cl-[CoCl4]2-+6H2O。ⅱ.ZnCl2溶液為無色。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結(jié)合實驗1和2,推測ⅰ中反應是放熱反應B.①中滴加濃鹽酸,增大了c(Cl-),導致Q>K,ⅰ中平衡正向移動C.②中加水,溶液變紅,說明平衡逆向移動,[Co(H2O)6]2+的濃度增大D.③中加入ZnCl2,溶液變紅,推測Zn2+與Cl-形成了配合物答案:D解析:由實驗1,降溫平衡逆向移動,逆向為放熱反應,正向為吸熱反應,A錯誤;①中滴加濃鹽酸,增大了c(Cl-),導致Q<K,ⅰ中平衡正向移動,B錯誤;②中加水,溶液變紅,說明平衡逆向移動,[Co(H2O)6]2+的濃度減小,C錯誤;③中加入ZnCl2,溶液變紅,推測Zn2+與Cl-形成了配合物,使Cl-濃度減小,平衡逆向移動,溶液變紅,D正確;故選D。10.(2024·湖南師大附中???雙鹽Mg-CoS2電池由Li+替代了Mg2+在正極材料中的嵌入,解決了Mg2+擴散緩慢、鋰離子電池鋰枝晶生長等問題,其充、放電過程如圖所示。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放電時,Mg電極的電勢高于CoS2電極B.充電時,若充電電壓為2.0V,可能造成電池性能衰減C.放電時,每轉(zhuǎn)移2mole-,正極質(zhì)量減少14gD.充電時,充電電壓為2.75V時,陽極區(qū)的反應為Co+2Li2S-4e-CoS2+4Li+答案:B解析:由圖可知,放電時,Mg作負極,電極反應式為Mg-2e-Mg2+,右側(cè)電極為正極,電極反應式為CoS2+4Li++4e-Co+2Li2S,充電時,Mg作陰極,右側(cè)電極為陽極,據(jù)此分析作答。放電時,Mg作負極,CoS2電極為正極,正極的電勢高于負極,則CoS2電極的電勢高于Mg電極,A錯誤;由圖可知,若充電電壓為2.0V,充電過程中Co會轉(zhuǎn)化為Co3S4,放電時Co3S4不能參與反應,故會造成電池性能衰減,B正確;放電時,右側(cè)電極為正極,電極反應式為CoS2+4Li++4e-Co+2Li2S,每轉(zhuǎn)移2mole-,正極質(zhì)量增加2mol×7g·mol-1=14g,C錯誤;硫化鋰易溶于水,由圖可知,若充電電壓為2.75V,陽極區(qū)電極反應式為Co+2S2--4e-CoS2,D錯誤;故選B。11.(2024·山東菏澤一模)以錫碲渣廢料(主要成分為SnO、TeO,還含有少量鐵、砷、鉛等元素的氧化物)為原料,制備錫酸鈉晶體和碲的工藝流程如圖。已知水淬液中溶質(zhì)主要成分為Na2SnO3、Na3AsO4、Na2PbO2、Na2TeO3;堿性條件下,錫酸鈉在水中的溶解度隨溫度的升高而減小。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除碲”時,碲的脫除率隨溫度升高持續(xù)增大B.“除鉛”時,主要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Na2S+Na2PbO2+2H2OPbS↓+4NaOHC.制備碲的過程中,若每步消耗等物質(zhì)的量的含碲物質(zhì),則轉(zhuǎn)移電子數(shù)相等D.經(jīng)“溶析結(jié)晶”獲得產(chǎn)品的操作為蒸發(fā)濃縮、冷卻結(jié)晶、過濾、洗滌和干燥答案:B解析:溫度過高會使H2O2分解,導致Te的脫除率下降,A錯誤?!俺U”時,Na2PbO2與Na2S反應生成PbS沉淀,化學方程式為Na2S+Na2PbO2+2H2OPbS↓+4NaOH,B正確?!俺凇边^程中發(fā)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Na2TeO3+H2O2Na2TeO4↓+H2O,該過程中消耗1molNa2TeO3轉(zhuǎn)移2mol電子;生成的Na2TeO4溶于鹽酸,再通二氧化硫反應生成Te單質(zhì),該過程中1molNa2TeO4反應轉(zhuǎn)移6mol電子,C錯誤。由題意可知堿性條件下,錫酸鈉在水中的溶解度隨溫度的升高而減小,則“溶析結(jié)晶”獲得產(chǎn)品的操作為蒸發(fā)濃縮結(jié)晶、過濾、洗滌和干燥,不能進行降溫結(jié)晶,D錯誤。12.(2024·山東濱州二模)乙二胺四乙酸(簡稱EDTA,可用H4Y表示)在化學分析中常用于配位滴定。水溶液中,EDTA常以H6Y2+、H5Y+、H4Y、H3Y-、H2Y2-、HY3-和Y4-7種形式存在。常溫下,EDTA溶液中上述7種微粒的分布分數(shù)[如δ(Y4-)=c(Y4-)含Y微粒濃度和①②A.曲線d代表H3Y-B.pH=0.9時有c(H6Y2+)=c(H5Y+)>c(H4Y)C.pH減小會降低EDTA與金屬離子的配位能力D.m=4答案:D解析:隨著溶液pH升高,EDTA依次主要以H6Y2+、H5Y+、H4Y、H3Y-、H2Y2-、HY3-和Y4-形式存在,分別由曲線a、b、c、d、e、f、g表示,A正確;由圖可知,pH=0.9時,c(H6Y2+)=c(H5Y+)>c(H4Y),B正確;該螯合物是由Y4-與Mm+形成的負一價陰離子,pH減小導致溶液中Y4-濃度減小,其他離子濃度增大,降低EDTA與金屬陽離子的配位能力,C正確;該螯合物是由Y4-與Mm+形成的負一價陰離子,則Mm+應為三價陽離子,m=3,D錯誤。13.(2024·廣西桂林三模)LiZnAs是首個發(fā)現(xiàn)的電荷與自旋摻雜分離的新型稀磁半導體材料,其立方晶胞結(jié)構(gòu)如圖所示,a點(As原子)的原子分數(shù)坐標為(34,14,14下列說法錯誤的是()A.30Zn位于元素周期表的ds區(qū)B.每個Zn周圍距離最近的As原子個數(shù)為4C.b點(As原子)的原子分數(shù)坐標為(34D.兩個Li原子之間的最短距離為34答案:D解析:30Zn的核外價電子排布為3d104s2,位于元素周期表的ds區(qū),A正確;由圖可知,每個Zn周圍距離最近的As原子個數(shù)為4,Zn的配位數(shù)為4,B正確;a點(As原子)的原子分數(shù)坐標為(34,14,14),由晶胞結(jié)構(gòu)可知,b點原子分數(shù)坐標為(34,34,34),C正確;晶胞中Zn位于頂點和面心,個數(shù)為18×8+12×6=4,故一個晶胞中含4個LiZnAs,設(shè)晶胞參數(shù)為acm,則4×(7+65+75)NAa3g14.(2024·湖南臨考???工業(yè)中采用雙環(huán)戊二烯解聚法合成環(huán)戊二烯,反應方程式為(g)2(g)ΔH。將3mol雙環(huán)戊二烯通入恒溫、恒容密閉容器中,分別在T1和T2溫度下進行反應,起始壓強分別為p1和p2,n(雙環(huán)戊二烯)、n(環(huán)戊二烯)隨時間t的變化關(guān)系如圖所示。下列說法錯誤的是()A.T1>T2B.ΔH>0C.T2溫度下,當容器總壓強p=1.5p2時v(正)>v(逆)D.與恒溫相比,絕熱條件下的平衡常數(shù)小答案:C解析:隨著反應的正向進行,n(雙環(huán)戊二烯)逐漸減小,n(環(huán)戊二烯)逐漸增大,設(shè)容器的容積為1L,根據(jù)圖像可知,0~1.5min,T1溫度下,v1(雙環(huán)戊二烯)=12v1(環(huán)戊二烯)=12×4.5mol1.5min×1L=1.5mol·L-1·min-1,T2溫度下,1.5min時,n(雙環(huán)戊二烯)>1.5mol,則0~1.5min,v2(雙環(huán)戊二烯)<3mol-1.5mol1.5min×1L=1mol·L-1·min-1,則v1(雙環(huán)戊二烯)>v2(雙環(huán)戊二烯),因此T1>T2,A正確。由圖像可知,T1溫度下點(1.5,4.5)處反應不一定處于平衡狀態(tài),因此達到平衡時,雙環(huán)戊二烯轉(zhuǎn)化的物質(zhì)的量≥2.25mol,T2溫度下點(2,1.5)處反應已經(jīng)達到平衡,此時雙環(huán)戊二烯轉(zhuǎn)化的物質(zhì)的量為1.5mol,說明升高溫度平衡正向移動,即ΔH>0,B正確。恒溫、恒容條件下,壓強之比等于氣體物質(zhì)的量之比,T2溫度下,當容器總壓強p=1.5p2時,容器中氣體總物質(zhì)的量為4.5mol,設(shè)此時雙環(huán)戊二烯轉(zhuǎn)化了xmol,則3-x+2x=4.5,x=1.5,由圖像可知,此時反應處于平衡狀態(tài)選擇題標準練(九)(分值:42分)學生用書P303(選擇題:本題共14小題,每小題3分,共42分。在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符合題目要求的。)1.(2024·陜西渭南質(zhì)檢一)2023年10月26日11時14分,神舟十七號載人飛船點火升空成功發(fā)射,我國航天航空事業(yè)再次迎來飛速發(fā)展。下列有關(guān)說法錯誤的是()A.太陽電池翼采用的碳纖維框架和玻璃纖維框架均為無機非金屬材料B.返回艙降落回收過程中使用了芳綸制作的降落傘,芳綸是有機高分子材料C.飛船艙體外殼部件材料是鋁合金材料制成的,主要是利用了其密度大、硬度大的特性D.新型火箭燃料煤基航天煤油主要由不同餾分的烷烴、芳香烴和烯烴類的碳氫化合物組成答案:C解析:飛船艙體外殼部件材料是鋁合金材料制成的,主要是利用了其密度小、硬度大的特性,C錯誤。2.(2024·甘肅張掖第三次診斷)設(shè)NA為阿伏加德羅常數(shù)的值。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10g立方氮化硼晶體所含原子數(shù)目為NAB.1LpH=1的H2SO4與(NH4)2SO4混合溶液中,H+數(shù)目為0.1NAC.含4molSi—O鍵的SiO2晶體中氧原子數(shù)目為NAD.標準狀況下,22.4LNO2的分子數(shù)目為NA答案:B解析:立方氮化硼晶胞中B原子在面心和頂角,個數(shù)為8×18+6×12=4,N原子在體內(nèi),個數(shù)為4,化學式為BN,10g立方氮化硼物質(zhì)的量為0.4mol,所含原子數(shù)為0.8NA,A錯誤;1LpH=1的H2SO4與(NH4)2SO4混合溶液中,H+數(shù)目為0.1mol·L-1×1L×NAmol-1=0.1NA,B正確;含4molSi—O鍵的SiO2晶體中有1molSiO2,氧原子數(shù)目為2NA,C錯誤;標準狀況下,NO2不是氣體,22.4LNO2的分子數(shù)目大于NA3.(2024·江蘇泰州一模)氟是已知元素中電負性最大、單質(zhì)氧化性最強的元素,與稀有氣體Xe形成的XeF2分子是非極性分子,與其他鹵素形成的鹵素互化物(如ClF、ClF3)具有與Cl2相似的化學性質(zhì),與氮形成的NF3可與NH3反應生成N2F2(結(jié)構(gòu)式:F—NN—F)。自然界中,含氟礦石有螢石(CaF2)、冰晶石(Na3AlF6)等,螢石可與濃硫酸共熱制取HF氣體。工業(yè)上,可通過電解KF的無水HF溶液(含F(xiàn)-和HF2-)制取F2A.XeF2的空間結(jié)構(gòu)為V形B.ClF與ClF3互為同素異形體C.鍵角:NF3>NH3D.N2F2存在順反異構(gòu)現(xiàn)象答案:D解析:XeF2是非極性分子,故空間結(jié)構(gòu)不是V形,A錯誤;ClF與ClF3是兩種不同的化合物,不是同素異形體,B錯誤;NF3和NH3分子中N原子的價層電子對數(shù)都為4,且均含有1個孤電子對,F的電負性強于H,NF3中成鍵電子對更偏向于F原子,導致N上的電子云密度減小,排斥力減小,鍵角變小,故鍵角:NF3<NH3,C錯誤;N2F2類似于乙烯的結(jié)構(gòu),F原子可以同時在雙鍵的一側(cè),也可以在雙鍵的兩側(cè),因此N2F2存在順反異構(gòu),D正確。4.(2024·山東臨沂一模)工業(yè)上煅燒含硫礦物產(chǎn)生的SO2可以按如圖流程脫除或利用。已知:途徑Ⅰ、Ⅱ、Ⅲ中均有空氣參與;硫酸的結(jié)構(gòu)簡式為。下列說法錯誤的是()A.含硫礦物粉碎有利于提高“煅燒”效率B.途徑Ⅱ發(fā)生的反應為2SO2+O2+2CaCO32CaSO4+2CO2C.途徑Ⅲ產(chǎn)生的SO3也可以用濃硫酸吸收D.1molX最多可以與1molNaOH反應答案:D解析:含硫礦物粉碎有利于提高“煅燒”效率,A正確;途徑Ⅱ發(fā)生的反應為2SO2+O2+2CaCO32CaSO4+2CO2,B正確;途徑Ⅲ產(chǎn)生的SO3也可以用濃硫酸吸收,可以避免三氧化硫與水反應形成大量酸霧,C正確;X經(jīng)水解可得到硫酸和甲醇,故1molX最多可以與2molNaOH反應得到1mol硫酸鈉和1mol甲醇,D錯誤。5.(2024·甘肅張掖第三次診斷)有關(guān)下列實驗裝置的說法正確的是()①②③④A.裝置①用于測定醋酸的濃度B.裝置②用于Fe(OH)2的制備,反應一開始就要關(guān)閉止水夾,讓生成的氫氣把左邊試管中液體壓入右邊,以實現(xiàn)自動化控制C.裝置③是減壓蒸餾,減壓條件下可以降低混合組分的熔、沸點D.裝置④可用于檢驗溴乙烷的水解產(chǎn)物Br-答案:C解析:裝置①中盛NaOH標準液的滴定管應用堿式滴定管,A錯誤;裝置②開始應先打開止水夾,讓氫氣將兩試管中空氣排盡,再關(guān)止水夾,讓氫氣將硫酸亞鐵溶液壓入NaOH溶液中,B錯誤;裝置③是減壓蒸餾,減壓條件下可以降低混合組分的熔、沸點,C正確;檢驗溴乙烷中水解產(chǎn)物溴離子,應加入NaOH溶液加熱,靜置后取上層清液加硝酸溶液酸化后,再加硝酸銀溶液,D錯誤。6.(2024·湖南邵陽???下列有關(guān)離子方程式錯誤的是()A.向AgCl沉淀中加入過量氨水使AgCl溶解:AgCl+2NH3·H2O[Ag(NH3)2]++Cl-+2H2OB.用Na2CO3溶液處理鍋爐水垢中的CaSO4:CaSO4(s)+CO32-(aq)CaCO3(s)+SC.已知:N2H4為二元弱堿,與足量濃硫酸反應:N2H4+2H2SO4(濃)N2H6(HSO4)2D.苯酚鈉溶液中通入少量CO2氣體:2C6H5O-+CO2+H2O2C6H5OH+CO3答案:D解析:向AgCl沉淀中加入過量氨水使AgCl溶解生成銀氨絡(luò)離子,反應的離子方程式為AgCl+2NH3·H2O[Ag(NH3)2]++Cl-+2H2O,A正確;用Na2CO3溶液處理鍋爐水垢中的CaSO4生成Na2SO4和CaCO3,該沉淀轉(zhuǎn)化的離子方程式為CaSO4(s)+CO32-(aq)CaCO3(s)+SO42-(aq),B正確;已知:N2H4為二元弱堿,與足量濃硫酸反應生成N2H6(HSO4)2酸式鹽,反應方程式為N2H4+2H2SO4(濃)N2H6(HSO4)2,C正確;苯酚鈉溶液中通入少量CO2氣體生成苯酚和碳酸氫鈉,反應的離子方程式為C6H5O-+CO2+H2OC6H5OH+HCO3-,D錯誤;故7.(2024·湖南益陽三模)中國科學院理化所發(fā)現(xiàn)利用Pd-CdS可使PLA()轉(zhuǎn)化為丙酮酸()的速率顯著提高,并且優(yōu)異的穩(wěn)定性確保了Pd-CdS可以維持100h的反應性能,其反應機理如圖所示,Pd-CdS在光照條件下產(chǎn)生帶正電空穴(用h+表示,可捕獲電子)和電子。下列說法錯誤的是()A.Pd-CdS可作乳酸制備丙酮酸的催化劑B.在相同條件下,適當增加光的強度有利于加快反應速率C.整個過程中,氧化產(chǎn)物與還原產(chǎn)物的物質(zhì)的量之比為1∶1D.當180gPLA完全轉(zhuǎn)化成丙酮酸時,理論上Pd-CdS中至少產(chǎn)生4molh+答案:D解析:由圖可知乳酸在Pd-CdS上可發(fā)生轉(zhuǎn)化生成丙酮酸,Pd-CdS可作該轉(zhuǎn)化的催化劑,故A正確;根據(jù)圖像可知,增加光的強度可產(chǎn)生更多的帶正電空穴和電子,氧氣結(jié)合氫離子轉(zhuǎn)化為羥基自由基,故B正確;由圖可知,生成丙酮酸的總反應為+nH2On+nH2↑,則氧化產(chǎn)物丙酮酸與還原產(chǎn)物H2的物質(zhì)的量之比為1∶1,故C正確;由圖可知Pd-CdS在光照條件下產(chǎn)生1molh+的同時產(chǎn)生1mol電子,180gPLA完全水解生成乳酸的物質(zhì)的量大于2.5mol,乳酸發(fā)生反應:-2e-+2H+,則2.5mol乳酸反應時轉(zhuǎn)移5mol電子,因此,理論上Pd-CdS中產(chǎn)生5molh+也不能將180gPLA完全水解生成的乳酸完全氧化,故D錯誤。故選D。8.(2024·湖南永州三模)下列過程是檢測甲醛含量的重要步驟。有關(guān)說法錯誤的是()A.甲醛能發(fā)生縮聚反應B.M的核磁共振氫譜有5組峰C.R分子中氮原子的雜化方式為sp2和sp3D.M、R均可與鹽酸反應答案:B解析:甲醛能與苯酚發(fā)生縮聚反應生成酚醛樹脂,A正確;M中有6種不同化學環(huán)境的氫原子,M的核磁共振氫譜有6組峰,B錯誤;該有機物分子R中,五元環(huán)的氮原子形成3個σ鍵,其他氮原子形成碳氮雙鍵,則氮原子的雜化方式有sp3、sp2,C正確;M、R中均含氨基或取代氨基、呈堿性,可與鹽酸反應,D正確;故選B。9.(2024·湖南岳陽二模)結(jié)合已有知識,根據(jù)下列實驗操作,其對應的現(xiàn)象和結(jié)論均正確的是()選項實驗操作現(xiàn)象結(jié)論A將乙醇和濃硫酸的混合溶液加熱到170℃,并將產(chǎn)生的氣體經(jīng)過氫氧化鈉溶液洗氣,再通入溴水溴水褪色有乙烯生成B常溫下將鐵片分別插入稀硝酸和濃硝酸中前者產(chǎn)生無色氣體,后者無明顯現(xiàn)象稀硝酸的氧化性比濃硝酸強C已知HClO:Ka=4.0×10-8、H2CO3:Ka1=4.5×10-7,Ka2=4.7無明顯現(xiàn)象HClO與碳酸鈉不反應D向少量FeS懸濁液中加入足量飽和MnCl2溶液沉淀顏色會由黑色變?yōu)闇\紅色(MnS為淺紅色)Ksp(FeS)>Ksp(MnS)答案:A解析:將乙醇和濃硫酸混合溶液加熱到170℃,除產(chǎn)生乙烯氣體外,還有乙醇蒸氣、CO2、SO2等雜質(zhì),故需通過氫氧化鈉溶液洗氣,除去雜質(zhì)氣體,通入溴水中,溴水褪色,則說明有乙烯生成,A正確;常溫下Fe遇濃硝酸發(fā)生鈍化,濃硝酸的氧化性強于稀硝酸,B錯誤;電離平衡常數(shù)越大,酸性越強,所以酸性強弱順序為H2CO3>HClO>HCO3-,向飽和溶液中滴加碳酸鈉溶液,根據(jù)強酸制弱酸原理,可發(fā)生反應HClO+CO32-HCO3-+ClO-,由于沒有生成CO2,所以無明顯現(xiàn)象,但HClO與碳酸鈉發(fā)生了反應,C錯誤;向少量FeS懸濁液中加入足量飽和MnCl2溶液,因為Mn2+過量,與懸濁液中的S2-反應生成MnS,MnS沉淀不是由FeS轉(zhuǎn)化的,不能證明K10.(2024·山東菏澤一模)某種熒光粉的主要成分為3W3(ZX4)2·WY2。已知:X、Y、Z和W為原子序數(shù)依次增大的前20號元素,W為金屬元素,基態(tài)X原子s和p能級上的電子數(shù)相等,基態(tài)X、Y、Z原子的未成對電子數(shù)之比為2∶1∶3。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電負性:Y>Z>XB.離子半徑:W>Y>XC.X、Y、Z的簡單氫化物均為極性分子D.同周期元素中,基態(tài)原子未成對電子數(shù)和Y相同的有1種答案:C解析:從熒光粉的化學式可以看出W為+2價元素,故其為Ca元素;結(jié)合其他信息可知,X、Y、Z元素分別為O、F、P。X、Y、Z分別為O、F、P,電負性:Y>X>Z,A錯誤;W、Y、X的離子分別為Ca2+、F-、O2-,電子層數(shù)相同,核電荷數(shù)越大的,粒子半徑越小,即離子半徑O2->F-,B錯誤;X、Y、Z的簡單氫化物分別為H2O、HF、PH3,均為極性分子,C正確;Y的基態(tài)原子未成對電子數(shù)為1,同周期元素中,基態(tài)原子未成對電子數(shù)和Y相同的有Li(1s22s1)和B(1s22s22p1),D錯誤。11.(2024·山東德州高考適應性練習二)(NH4)2S2O8電化學循環(huán)氧化法將酸性廢水中的苯酚降解為CO2,加入Fe2+可加快苯酚的降解,原理如圖。已知:S2O82-+Fe2+SO42-+SO4-A.鉑連接電源負極,發(fā)生還原反應B.石墨上的電極反應:2SO42--2e-SC.苯酚降解時發(fā)生反應:C6H6O+28SO4-·+11H2O6CO2↑+28SO4D.處理1mol苯酚,有14molSO4答案:D解析:由圖可知石墨電極是陽極,鉑電極為陰極,連接電源負極,發(fā)生還原反應,A正確;石墨電極上SO42-轉(zhuǎn)化為S2O82-:2SO42--2e-S2O82-,B正確;SO4-·有強氧化性,氧化苯酚時自身被還原為硫酸根離子,苯酚轉(zhuǎn)化為二氧化碳,離子方程式是C6H6O+28SO4-·+11H2O6CO2↑+28SO42-+28H+,C正確;根據(jù)苯酚降解反應可知,處理1mol苯酚,消耗28molSO4-·,同時產(chǎn)生28molSO42-,而28molSO4-·是由28molS2O82-反應生成,該過程中轉(zhuǎn)移的電子為56mol,鉑電極為陰極,發(fā)生還原反應12.(2024·山東德州高考適應性練習二)以含鎵廢料[主要成分為Ga(CH3)3]制備半導體材料GaN的工藝流程如下。已知:Ga和Al的性質(zhì)相似。下列說法錯誤的是()A.“操作X”需使用蒸發(fā)皿、玻璃棒、酒精燈B.可用BaCl2溶液檢驗氣體a中的SO2C.“加熱脫水”可用HCl氣體代替SOCl2D.“合成”產(chǎn)生的氣體b可循環(huán)利用答案:B解析:含鎵廢料加鹽酸“酸溶”后,生成GaCl3,蒸發(fā)濃縮、冷卻結(jié)晶得GaCl3·nH2O,在SOCl2的存在下進行加熱,GaCl3·nH2O脫水得無水GaCl3,無水GaCl3與氨氣反應得GaN。“操作X”為蒸發(fā)濃縮、冷卻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