婦產科病理-子宮內膜病理_第1頁
婦產科病理-子宮內膜病理_第2頁
婦產科病理-子宮內膜病理_第3頁
婦產科病理-子宮內膜病理_第4頁
婦產科病理-子宮內膜病理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8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子宮內膜病理,河北省人民醫(yī)院病理科 2015年05月26日,外陰(炎癥、表皮病變、腫瘤) 陰道(炎癥、瘤樣病變、腫瘤) 宮頸(炎癥、增生、腫瘤) 子宮體(子宮內膜、間葉性腫瘤、 上皮-間葉混合腫瘤) 輸卵管(炎癥、妊娠、腫瘤、滋養(yǎng)葉細胞疾?。?卵巢(炎癥、腫瘤) 胎盤(感染、梗死、滋養(yǎng)細胞疾?。?子宮內膜疾病 一、子宮內膜增殖 1、內膜不規(guī)則增生反應(無排卵的子宮內膜) (Disordered Proliferative Endometrium, DP) 多見于青春期、更年期婦女 通過診刮即可治愈。而“增生癥”表明一種不正常狀 態(tài),往往需要激素等治療。 未見有DP發(fā)展為癌的報道,多數(shù)恢復正常,

2、約20%進展成 增生癥。 臨床表現(xiàn):月經周期和經期的不正常,病理特點: 內膜呈現(xiàn)不同的增生階段,輕度增生過長 腺體數(shù)目增多,分布不均 腺體形態(tài)結構異常,可見不規(guī)則核下空泡,2、子宮內膜增生癥 Endometrial Hyperplasia (EH) 病因: 當缺乏孕激素的對抗作用時,雌激素的持續(xù) 刺激會導致內膜增生。 初潮和圍絕經期的女性 絕經后女性血中雌二醇水平下降,但雌酮可能持續(xù)在高水 平,后者主要來自腎上腺和卵巢雄烷二酮的轉化,肥胖則 增大這一轉化過程。因此明顯的超重是導致EH的危險因素。 卵巢本身的病變和單純攝取外源性雌激素均可導致EH。,分型 (1994年) 一、不伴非典型增生的增生

3、癥 1)單純性增生 病理特點: 內膜增厚,呈息肉狀 腺體增多,大小不一,管狀或囊狀擴張, 腺體與間質的比例 3:1 上皮細胞排列呈假復層,間質水腫, 可出現(xiàn)分泌現(xiàn)象,出現(xiàn)核下空泡,孕激素來自黃 素化的卵泡膜細胞 臨床表現(xiàn):月經不調,閉經后持續(xù)陰道流血,2)復雜型增生 內膜厚薄不一 腺體重度增生,間質減少,腺體與間質的比例 3:1 背靠背現(xiàn)象,腺體分支,腺腔內上皮突起, 腺體內“搭橋”,相似于篩狀結構。 腺上皮增生,向腔內突出,呈假復層或復層 上皮細胞不具細胞異型性 可伴有各種化生 臨床表現(xiàn):閉經或不規(guī)則流血,二、不典型增生 單純性 復雜性 腺體異常增生,間質少。腺體與間質的比例 3:1 復雜結

4、構多見,單純結構少見。 腺上皮細胞的不典型性,胞核變圓增大、失去極向,且大 小不一,呈假復層排列 ,核仁明顯。胞漿透亮嗜酸性。 可伴有各種化生。 臨床表現(xiàn):閉經或不規(guī)則流血,新近分類(Mutter) 2000年,Mutter和內膜疾病合作小組提出將內膜增生分為: 內膜增生癥(endometrial hyperplasia, EH) 多克隆性增生,是機體對內源性和外源性高雌激素狀態(tài) 的生理反應,經刮宮及孕激素治療后可退縮,極少數(shù)發(fā) 展為分化較好的癌。 內膜上皮內瘤變(endometrial intraepithelial neoplasia,EIN) 單克隆性增生,有發(fā)展為癌的可能性,EIN的基

5、本概念 定義:指結構和細胞學發(fā)生癌前改變的子宮內膜腺體的 克隆性增生,容易發(fā)生惡性轉化成為子宮內膜樣 (I型)子宮內膜腺癌。 EIN是遺傳學發(fā)生改變的局灶、非浸潤性腫瘤,當進 一步發(fā)生遺傳學改變后可以轉化成惡性。 診斷標準:通過對比組織病理、臨床結局、分子學改 變、客觀的計算機組織形態(tài)測量學發(fā)展而來 遺傳學、組織形態(tài)學、臨床預后的綜合判斷,EIN基本診斷標準 EIN標準 表 現(xiàn) 結構 通常局部間質內腺體過度生長 細胞學改變 灶狀密集腺體和背景腺體細胞學表現(xiàn)不同 體積1mm 最大直徑應該1mm,更小的病變還不清楚 其性質 除外相似的 良性病變和癌,二、子宮內膜癌 1、分類 上皮性腫瘤 間葉性腫瘤

6、 子宮內膜癌 混合型上皮和間葉腫瘤 子宮內膜樣腺癌 滋養(yǎng)細胞疾病 粘液性腺癌 淋巴造血腫瘤 漿液性腺癌 其它 透明細胞腺癌 混合細胞腺癌 鱗狀細胞癌 移行細胞癌 小細胞癌 未分化癌,2、子宮內膜癌(Endometril carcinoma) 病因學分型 I型 II型 無拮抗激素 有(雌激素依賴) 無(與雌激素關系少) 月經狀態(tài) 前/圍絕經 絕經后 前期病變 不典型增生/EIN 上皮內癌(EIC) 腫瘤級別 低 高 肌層浸潤 常較淺 常深層 組織學分型 子宮內膜樣/粘液性 漿液性/透明細胞 生物學行為 進展較慢 侵襲性強 基因改變 PTEN突變 P53突變 K-ras突變 發(fā)生率 80-85%

7、10-15%,子宮內膜樣腺癌 高分化腺癌:1級 實性區(qū)域5 絕大多數(shù)沒有肌層浸潤 患者的生存率為94%,而局限于內膜者幾乎為100%。 一般切除子宮即可,侵及肌層 1/2者才需要輔以放療。,中分化腺癌:2級 實性區(qū)域在 550 預后明顯較 1 級差。 侵及肌層者切除子宮后需要輔以放療,低分化腺癌: 實性區(qū)域 50 3級 預后差,??梢姷桨橛衅渌A后較差的特殊類型的癌和侵及血管 大多數(shù)手術時已侵及肌層,凡侵及肌層者均應在切除子宮后需要輔以其他治療。,子宮內膜樣腺癌亞型: 伴鱗狀上皮分化 絨毛腺型 分泌型 纖毛細胞型,伴有鱗狀分化的內膜樣癌: 分級的依據(jù)是腺體成分,鱗狀上皮的異型程度與預后無關。

8、鱗狀上皮化生的形式多種多樣:從高度角化的上皮到桑椹樣化生(多為圓形輪廓、無明顯的角化、細胞界限不清)。 具有明顯惡性的孤立(腺上皮為良性)的鱗狀細胞成分,要考慮到鱗癌的可能性,并應排除宮頸原發(fā)鱗癌侵及宮體的可能性。,纖毛細胞型亞型 纖毛化生的細胞常為復層,大而圓,胞漿豐富,透明或嗜酸性,漿內可見襯覆纖毛的微囊。胞核空泡狀,但核染色質細膩.,絨毛狀管狀癌,分泌亞型: 鏡下,在腺體結構和細胞核都具有明顯異型性,突出的特點是胞漿內有均一的位于核下的空泡。 需與正常分泌期子宮內膜和富于糖原的鱗狀細胞癌鑒別 預后同其它高分化子宮內膜樣腺癌 不一定與孕激素治療有關,子宮內膜癌分期(FIGO,2009),I期 局限于子宮體 Ia 浸潤深度1/2肌層 Ib 浸潤深度 1/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