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驗六蘋果梨的枝干與果實病害識別與診斷.ppt_第1頁
實驗六蘋果梨的枝干與果實病害識別與診斷.ppt_第2頁
實驗六蘋果梨的枝干與果實病害識別與診斷.ppt_第3頁
實驗六蘋果梨的枝干與果實病害識別與診斷.ppt_第4頁
實驗六蘋果梨的枝干與果實病害識別與診斷.ppt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1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實驗六 蘋果梨的枝干與果實病害識別與診斷,一、 目的要求 1、識別和掌握蘋果、梨幾種主要枝干果實病害 的癥狀及其病原形態(tài)特征。 2、學習描繪病害癥狀圖和病原形態(tài)圖。 3、學習描繪病害癥狀圖和病原形態(tài)圖的技巧; 4、學習徒手切片和挑制片技術。,二、材料和用具 蘋、梨、主要枝干果實病害的實物、玻盒標本、浸漬標本、病原菌玻片標本,顯微鏡、放大鏡、載玻片、蓋玻片、解剖針、鑷子、雙面刀片、浮載劑等常規(guī)用具。,一、蘋果、梨輪紋病 Botryosphaeria berengeriana fsp.piricola 1、癥狀觀察: 觀察病樹主干、果實上病斑,病斑特點 主要危害枝干和果實。取病害標本,觀察病斑顏色

2、、形態(tài)、大小。病斑上是否散生有小黑點。,三、內容和作法,2、病原形態(tài)觀察: 用刀片切取蘋果輪紋病病斑上小黑粒點制片鏡檢或觀察玻片標本,注意分生孢子器、分生孢子梗、分生孢子形態(tài)特征。 病原:有性為貝倫格葡萄座腔菌梨生型Botryosphaeria berengeriana f. sp. piricola (Nose) Koganezawa et Sakuma,子囊菌亞門葡萄座腔菌屬。 無性態(tài)為一種簇小穴殼菌 Dothiorella gregaria,半知菌亞門小穴殼屬。 提示:觀察子囊殼形態(tài)、顏色等。子囊孢子呈何形狀?有 無顏色?單胞還是多胞? 注意觀察分生孢子器顏色、形狀、大小。分生孢子 梗棒

3、狀。分生孢子無色,單胞,紡錘至長橢圓形。,分生孢子器和分生孢子(Dothiorella型),子囊殼(貝倫格葡萄座腔菌梨生?;停?果實、枝干的癥狀,二、蘋果樹腐爛病Valsa mali,1、癥狀觀察:觀察病樹主干,大枝及分叉處注意潰瘍性病斑與枝枯性病斑有何不同。 觀察潰瘍型病部病斑顏色、形狀。病斑是否隆起?用手指按壓病部是否下陷,并流出紅褐色汁液?病部有無異味? 枝枯型:觀察病斑的顏色、大小。病斑是否有明顯的赤褐色輪紋?其上產(chǎn)生很多小黑點? 提示: 蘋果樹腐爛病與干腐病的癥狀有相似之處,注意該病在發(fā)生部位(主干和主枝)、流出黃褐色汁液的多少、酒糟味的濃淡、黑色小點的大小和疏密、潮濕時有無桔黃色

4、卷須狀物等上兩病的區(qū)別。,2、病原形態(tài)觀察: 用刀片切取蘋果樹腐爛病病斑上小黑粒點制片鏡檢或觀察玻片標本 有性態(tài)為蘋果黑腐皮殼Valsa mali Miyabe et Yamada,子囊菌亞門黑腐皮殼屬, 無性態(tài)為蘋果殼囊孢Cytospora mandshurica Miura,半知菌亞門殼囊孢屬。 注意:觀察外子座的形態(tài),病原菌的分生孢子器和子囊殼的著生位置。 分生孢子器是否為多腔室?各腔室是否相通,注意分生孢子形態(tài)。 觀察內子座每個子座內有幾個子囊殼,子囊孢子形狀。,蘋果樹腐爛病菌 左:1.著生于子座組織內的子囊殼 2子囊 3.子囊孢子 右:1.子座剖面示子囊殼 2.子囊殼和子囊孢子,1、

5、癥狀觀察 癥狀觀察:觀察病果病斑,注意病斑形狀,顏色有無同心輪紋,注意果肉腐爛情況,有無苦味,病斑有無輪狀排列的黑色小粒點及粉紅粘質物。爛部呈圓錐狀干腐。 2、病原形態(tài)觀察 用刀片切取蘋果果實上小黑粒點制片鏡檢或觀察玻片標本,注意分生孢子盤形狀,有無剛毛,分生孢子形狀,有無顏色,單或雙孢 有性態(tài)為圍小叢殼Glomerella cingulata (Stonem.)Spauld.Schrenk ,子囊菌亞門小叢殼屬。自然條件下很少發(fā)生。無性態(tài)為膠孢炭疽菌Colletotrichum gloeosporioides (Penz.)Penz.Sacc. ,半知菌亞門炭疽菌屬。 無性態(tài)分生孢子盤埋生于

6、表皮下,隨著分生孢子梗生長、產(chǎn)孢而突破表皮,取分生孢子盤制片觀察。,三、蘋果炭疽病 Colletotrichum gloeosporioides,炭疽孢子,分生孢子器,蘋果炭疽病癥狀,四、梨黑星病Venturia pirina,癥狀觀察: 觀察梨黑星?。ê小⒔?、散裝標本),注意觀察梨 果實、葉片病斑形狀、顏色及病癥特點。 提示: 注意觀察葉背黑色霉層具有沿葉脈走向的特征。 最典型的癥狀是在病部產(chǎn)生明顯的黑色霉層,果實受害,初期為淡黃色斑點,逐漸擴大長出黑 霉,以后病部凹陷木栓化,停止生長呈畸形 病原:挑取葉片上霉層制片鏡檢或觀察玻片標本, 觀察分生孢子形態(tài)特征。 病原物 梨黑星病菌有性態(tài)為Venturia nashicola Tanaka et Yamamoto,屬子囊菌亞門。無性態(tài)為Fusicladium virescens Bon., 屬半知菌亞門。 提示: 病部黑色霉狀物為病菌的分生孢子梗及分生孢子。注意觀察分生孢子梗是否叢生,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