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信息工程專業(yè)培育計劃.docx_第1頁
電子信息工程專業(yè)培育計劃.docx_第2頁
電子信息工程專業(yè)培育計劃.docx_第3頁
電子信息工程專業(yè)培育計劃.docx_第4頁
電子信息工程專業(yè)培育計劃.docx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3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電子信息工程專業(yè)培養(yǎng)計劃一、學制四年制本科。二、業(yè)務培養(yǎng)目標本專業(yè)培養(yǎng)具備適應21世紀社會發(fā)展和國家建設需要,具備扎實的電子技術和信息系統(tǒng)的理論基礎知識,知識面寬,實踐能力強,能從事電子及信息系統(tǒng)的研究、設計、制造和應用工作,富有創(chuàng)新精神的寬口徑高級工程技術人才。三、業(yè)務基本要求本專業(yè)學生主要學習信號的采集、變換、傳輸與處理,電子設備與信息系統(tǒng)等方面的理論和技術,接受電子與信息工程實踐的基本訓練,具備研究、設計、開發(fā)和集成電子信息系統(tǒng)、通信與計算機網絡、計算機應用軟硬件等方面的基本能力。四、畢業(yè)生應獲得的知識和能力1. 具有較扎實的本專業(yè)必需的自然科學基礎理論知識;2. 系統(tǒng)地掌握本專業(yè)扎實的技術基礎理論知識和必要的專業(yè)知識;3. 具有較強的電子信息技術實踐能力和必要的基本工程技能;4. 具有較好的英語綜合能力;5. 具有較好的計算機軟硬件基礎知識和較強的計算機應用能力;6. 能夠通過文獻檢索、資料查詢了解電子信息科學領域的技術動態(tài);7. 具有較強的工作適應能力,能從事電子信息科學在信息采集、傳輸、管理和處理等各種應用領域里的科技研究與管理工作。五、主干學科 信息與通信工程。六、主要課程 電路理論、模擬電子技術、數字電子技術、微機原理與接口技術、信號與系統(tǒng)、通信系統(tǒng)原理、數據結構、電磁場與電磁波、計算機通信網絡、通信電子線路、數字信號處理、信息論基礎、微處理器原理及應用、信號檢測與估值、數字圖像處理、成像技術與電視等。七、主要實踐環(huán)節(jié)公益勞動、軍訓、金工實習、電子電路課程設計、計算機上機訓練、認識實習、專業(yè)實習、專業(yè)課程設計、畢業(yè)設計(論文)等。八、相近專業(yè)通信工程、計算機科學與技術、電子科學與技術。九、畢業(yè)與授予學位本專業(yè)學生須按培養(yǎng)計劃要求修讀各類課程,總學分達到173.5學分,方可畢業(yè)。本專業(yè)所授學位為工學學士。十、教學安排一覽表見附表一。十一、實踐環(huán)節(jié)安排表見附表二。十二、學時、學分匯總表見附表三。十三、課外安排一覽表見附表三。十四、有關說明1.課程性質代號 通識教育課程代號A1(必修)、A2(限選)、A3(任選); 基礎課程代號B1(必修)、B2(限選)、B3(任選); 學科基礎課程內學院或專業(yè)大類平臺課程代號C1 (必修)、C2(限選)、C3(任選); 學科基礎課程內跨學科基礎課程代號D1 (必修)、D2(限選)、D3(任選); 專業(yè)特色課程內專業(yè)基礎課代號E1(必修),E2(限選),E3(任選); 專業(yè)特色課程內專業(yè)課代號F1(必修),F2(限選),F3(任選)。2.各類選修課要求(1)通識教育任選課應修滿10學分,選修時應符合學生選修通識教育任選課的具體規(guī)定;(2)學科基礎課限選課應選5門,不低于16學分;(3)跨學科基礎課任選課應選2學分;(4)專業(yè)基礎課限選課應選6學分;(5)專業(yè)課程限選課應選6學分;(6)專業(yè)課任選課應選2學分。附表一: 電子信息專業(yè)四年制教學安排一覽表課課程編號課程名稱考學學上實各 學 期 周 學 時 分 配程試機驗性學時時質期分時數數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一、通識教育與基礎課程A1類課A1102093-100形勢任務查11111111A1大學英語試142384433A1100096大學計算機基礎查2.534172A1100002計算機程序設計語言C查2.5342A1320001-4體育查41362222A1070375毛澤東思想概論、鄧小平理論和試668 4A1070376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試3342A1070373中國近現代史綱要試2342A1070374思想品德修養(yǎng)和法律基礎試3342 A1360011軍事理論查1171 A3類課A3通識教育任選課查10227B1類課B1030199工程圖學查2342B1122004-5高等數學(B)試10170 55B1124001-2普通物理(A)試7119 43B1124006-7物理實驗查1.5515121B1122010線性代數試3513B1122011概率論與數理統(tǒng)計查3513B1122144復變函數與積分變換查3513小計77.5138322222061211應選學分A1=38、A3=10、B1=29.5注:A表示通識教育課程(A1必修、A2限選、A3任選);B表示基礎課程(B1必修、B2限選、B3任選)。 續(xù)前表課課程編號課程名稱考學學上實各 學 期 周 學 時 分 配程試機驗性學時時質期分時數數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二、學科基礎課程C1102204電路理論試4684C1102018電路實驗查134342C1102019模擬電子技術試3513C1102020數字電子技術試3513C1102045電磁場與電磁波試35163C1102190電子技術實驗查134342C2類課,限選5門,不少于16學分C2102042軟件技術基礎查2341742 C2100133數學物理方法查2342C2122145數值分析查2342 C2102180信號與系統(tǒng)試46884C2101025微機原理與接口技術試46812174C2102262微控制器原理及應用試468174C2102208通信系統(tǒng)原理(A)試468104C2102209通信系統(tǒng)原理(B)查35163C2102192自動控制原理(A)試46884C2102048自動控制原理(B)查23442D類課程D3跨學科任選課查234小 計43748291140091221應選學分C1=15、C2=16、D3=2注:C表示學科基礎課程內學院或專業(yè)大類平臺課程(C1必修、C2限選、C3任選);D表示學科基礎課程內跨學科基礎課程(D1必修、D2限選、D3任選)。續(xù)前表課課程編號課程名稱考學學上實各 學 期 周 學 時 分 配程試機驗性學時時質期分時數數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三、專業(yè)特色課程E1類課E1100147通信電子線路試35183E1102257計算機通信網絡查351103E1105036數字信號處理試35163E2類課,選修6學分E2102016信息論基礎查23462E2102233可編程邏輯器件查234172E2102239面向對象編程查351343E2102247微處理器原理及應用查234122F1類課F1102041數字圖像處理試23462F1102056成像技術與電視試35143F1102265無線通信技術查23442F1102050信號檢測與估值試3513F2類課,選修6學分F2102266微波與天線查23442F2102269現代通信與信息技術查2342F2102058多媒體技術查2341762F2102061傳感器技術查23442F2102218嵌入式系統(tǒng)查23462F2105047軟件工程查2341742F2F3類課,選修2學分F3105050信息交換技術查23442F3102270網絡與信息安全技術查2342F3105051信息傳輸技術查23442F3102272衛(wèi)星通信與導航查2342F3102273軟件檢測技術與應用查234102小計50850857881923應選學分E1=9、E2=6、F1=10、F2=6、F3=2注: E表示專業(yè)特色課程內專業(yè)基礎課(E1必修、E2限選、E3任選);F表示專業(yè)特色課程內專業(yè)課(F1必修、F2限選、F3任選)。 附表二: 實踐環(huán)節(jié)安排表序號課程號名 稱學分學期周 數地 點上機時數備 注1360002軍訓223校內2241003金工實習321天/周校內3102070電子電路課程設計242校內174102066認識實習242校內外5102245專業(yè)綜合實驗161校內176102246專業(yè)課程設計161校內177102067專業(yè)實習262校內外分散8102998畢業(yè)設計(論文)17817校內外分散合 計30學分附表三:學時、學分匯總表 類 別課程性質學時學分必修課學分選修課學分限選任選通識教育與基礎課程通識教育課程9244838010基礎課程52729.529.500學科基礎課程學院或專業(yè)大類平臺課程5273115160跨學科基礎課程342002專業(yè)特色課程專業(yè)基礎課程25515960專業(yè)課程306181062合 計2573143.5101.52814附表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