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藝技術_高爐工藝技術操作規(guī)程_第1頁
工藝技術_高爐工藝技術操作規(guī)程_第2頁
工藝技術_高爐工藝技術操作規(guī)程_第3頁
工藝技術_高爐工藝技術操作規(guī)程_第4頁
工藝技術_高爐工藝技術操作規(guī)程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52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陜西龍門鋼鐵有限責任公司煉鐵廠 新#高爐工藝技術操作規(guī)程(2010版)陜西龍門鋼鐵有限責任公司煉鐵廠陜西龍門鋼鐵有限責任公司煉鐵廠 編號:LG/ltx02-2010 新#高爐工藝技術操作規(guī)程(2010版)受控狀態(tài):發(fā)放編號:2010年8月25日發(fā)布 2010年8月25日實施陜西龍門鋼鐵有限責任公司煉鐵廠我們總羨慕別人的幸福,卻常常忽略自己生活中的美好。其實,幸福很平凡也很簡單,它就藏在看似瑣碎的生活中。幸福的人,并非拿到了世界上最好的東西,而是珍惜了生命中的點點滴滴,用感恩的心態(tài)看待生活,用樂觀的態(tài)度闖過磨難。目 錄新3#4#高爐工藝技術操作規(guī)程LG/ltx02.01-2010高爐工長技術操作規(guī)程.11、高爐值班室崗位職責.12、高爐冶煉技術操作規(guī)程 .13、高爐基本操作制度104、爐況判斷與調劑.225、事故預防與處理.346、開爐、停爐、封爐.39LG/ltx02.02-2010高爐爐前技術操作規(guī)程.461、崗位職責.462、工藝流程.483、主要設備及技術參數(shù)484、崗位技術操作規(guī)程485、爐前事故的原因及處理.576、操作注意事項.60LG/ltx02.03-2010高爐看水工技術操作規(guī)程.611、軟水密閉循環(huán)冷卻聯(lián)合系統(tǒng).612、爐體冷卻壁.623、冷卻參數(shù).624、冷卻設備的檢查及處理.625、風口破損的檢查與處理.636、軟水冷卻壁破損檢查和處理.647、高爐休風時的操作.658、檢查冷卻壁使用憋壓法,壓差法、排氣法、點火法65LG/ltx02.04-2010煤氣工技術操作規(guī)程.661、崗位職責662、適用范圍66第一部分 干法除塵 .663、工藝流程及組成特點664、設計參數(shù)695、主要設備配置及特點69第二部分 熱風爐系統(tǒng) .756、技術標準及工藝參數(shù).757、熱風爐的主要技術性能(參考件)及設備規(guī)格性能818、操作規(guī)程82第三部分 自動化程序后續(xù)待編 .86LG/ltx02.05-2010高爐上料技術操作規(guī)程.871、崗位職責872、技術操作規(guī)程.883、技術標準894、操作方式.915、爐頂系統(tǒng)操作916、液壓系統(tǒng)操作937、干油潤滑操作938、槽下系統(tǒng)技術操作949、主控工操作要求.9510、使用橋車、電葫蘆操作規(guī)程.9611、上料事故處理.96LG/ltx02.06-2010渣處理技術操作規(guī)程981、渣處理崗位職責982、工藝流程983、主要技術參數(shù)994、崗位技術操作規(guī)程.995、操作注意事項.101LG/ltx02.07-2010高爐噴煤技術操作規(guī)程.1021、皮帶工技術操作規(guī)程.1022、天車工技術操作規(guī)程.1023、噴吹工技術操作規(guī)程.1024、制粉工技術操作規(guī)程.1045、加熱爐技術操作規(guī)程.1056、空壓技術操作規(guī)程.106LG/ltx02.08-2010汽輪風機技術操作規(guī)程 .1081、崗位職責1082、汽拖風機工藝流程1083、汽拖機組的技術規(guī)范及特性1104、試驗操作1175、汽輪風機啟動前檢查、操作1206、汽輪機暖管、暖機操作1217、送風操作.1238、汽輪風機的停機操作1239、倒換風機操作12410、輔助設備啟、停操作12511、撥風系統(tǒng)操作.130LG/ltx02.09-2010原料崗位技術操作規(guī)程.1371、主控工技術操作.1372、皮帶工技術操作規(guī)程.1373、卸料工技術操作規(guī)程.138LG/ltx02.10-2010鐵運行車工技術操作規(guī)程.139第一節(jié) 崗位職責.1391、值班員.1392、調車員.1393、機車司機.1394、信號員.139第二節(jié) 技術操作規(guī)程.1401、值班員.1402、調車員.1403、機車司機.1414、RSS、V8.0計算機聯(lián)鎖系統(tǒng)操作.142第三節(jié) 安全十不準.143第四節(jié) 設備參數(shù).143LG/ltx02.11-2010綜合泵站技術操作規(guī)程.1441、工藝原理及工藝流程.1442、技術操作規(guī)程.1473、注意事項及故障處理方法.1511、高爐值班室崗位職責1.1高爐工長的崗位職責1.1.1值班工長在爐長領導下,負責本班的全面工作,指揮本班全體員工,緊張而有序地工作,全面完成各項生產(chǎn)任務。1.1.2 抓好本班人員的安全工作,組織本班人員開會、學習,布置日常工作并監(jiān)督檢查落實情況,有權制止一切違章作業(yè),及時發(fā)現(xiàn)和處理不安全因素,確保高爐生產(chǎn)的正常進行。1.1.3 嚴格執(zhí)行高爐冶煉技術操作規(guī)程,完成值班室的一切技術操作,并負責生產(chǎn)上的對外聯(lián)系工作。1.1.4對本班各崗位的工作和技術操作有指揮權。1.1.5特殊情況需要臨時改變出鐵次數(shù)和時間時,應及時請示爐長。操作上如有重大變動和事故,除采取緊急措施外,應及時向爐長及上級有關領導請示、匯報。1.1.6值班工長負責當班爐內冶煉技術操作,副工長協(xié)助工長搞好爐內操作并負責組織出鐵和一般事務性工作,正副工長要緊密配合,工長不在時副工長代替工長工作。1.1.7認真填寫值班室的所有原始記錄。1.2高爐副工長崗位職責1.2.1負責組織召開班前、班后會及班組安全教育工作。1.2.2在正工長的領導下負責出鐵和一般事務工作,并協(xié)助工長搞好爐內操作,正副工長要緊密配合,工長不在時代替工長工作,出現(xiàn)異常情況積極采取措施,并及時向工長匯報。1.2.3負責生產(chǎn)中的對外聯(lián)系,將反饋信息及時報高爐工長。1.2.4負責與供料系統(tǒng)聯(lián)系,及時掌握原燃料倉存料情況和質量情況,發(fā)現(xiàn)變化及時報工長。1.2.5負責每爐鐵的渣、鐵取樣、觀察工作。1.2.6負責休、送風時對外聯(lián)系及爐頂蒸汽、氮氣閥門的開、關操作。1.2.7負責做好交接班記錄。2、高爐冶煉技術操作規(guī)程2.1 高爐工藝流程2.1.1高爐工藝流程簡述高爐煉鐵工藝系統(tǒng)組成:上料系統(tǒng)、裝料系統(tǒng)、高爐本體、煤氣除塵系統(tǒng)、送風系統(tǒng)、噴吹系統(tǒng)、冷卻系統(tǒng)、渣鐵處理系統(tǒng)等。2.1.2原燃料供應:2.1.2.1槽上供料系統(tǒng)槽上供料系統(tǒng)由S1、S2、槽前轉運站,輸送機通廊,高爐礦焦槽面以上所有工藝設施組成。高爐所用球團、塊雜、燒結礦及焦炭由原料場及燒結廠的四條帶式輸送機送入槽前轉運站。槽前轉運站內四條可逆配倉帶式輸送機可將任意一種物料送至五條帶式輸送機上,將物料輸送至礦焦槽面上,通過各自輸送機上的卸料小車分別將物料卸入規(guī)定的礦焦槽內。2.1.2.2 槽下供料系統(tǒng)單座高爐礦、焦槽單列布置,兩座高爐礦、焦槽合建在一起。礦石和焦炭在槽下分散篩分,分散稱量,篩分后由同一條供料皮帶經(jīng)主皮帶轉運至爐頂。槽下新建5個燒結礦槽、2個球團礦槽、2個塊礦槽、1個雜礦槽和4個焦炭槽。設置焦丁篩分回收樓。2.1.2.3上料系統(tǒng)皮帶上料。帶寬B=1400mm,帶速S=2m/s,傾角11.936和11.4879,膠帶運輸機水平長度290m 和316.4m。2.1.3原料的篩分、稱量的流程和設備2.1.3.1料倉設計配備的高爐料倉設置見表料 倉單槽有效容積m3數(shù)量(個)總貯存量(t)貯存時間(h)燒結礦槽4255371912.8球團礦槽4252187024.6塊礦槽4252195551.4雜礦槽4251701焦炭槽5054101011.8粉礦倉16012885.7焦丁倉401225.1粉焦倉16019622.42.1.4工藝流程燒結礦槽球團礦槽塊雜礦槽焦炭槽粉焦皮帶給料機燒結礦篩給料機燒結礦篩給料機稱量漏斗焦炭篩小塊焦篩小塊焦槽稱量漏斗焦炭稱量漏斗給料機稱量漏斗碎焦倉返礦皮帶供料皮帶稱量漏斗上料主皮帶爐頂裝料設備高爐熱風爐除塵器煤粉制備及噴吹冷卻系統(tǒng)渣場渣處理系統(tǒng)布袋除塵器氣力輸送、汽車煉鋼風機富氧鼓氣機鐵水罐高爐監(jiān)測及控制受料槽鑄鐵煤氣總管網(wǎng)TRT調壓閥組皮帶振篩圖1-1 工藝流程2.2 原燃料管理原、燃料是高爐生產(chǎn)的物質基礎,必須狠抓精料,做好原燃料管理工作,準確稱量和均衡供料工作以滿足高爐強化冶煉的需要,高爐操作人員必須重視原料條件變化對高爐生產(chǎn)的影響,積極采取有效措施,使高爐冶煉獲得良好的技術經(jīng)濟指標。2.2.1原燃料質量要求2.2.1.1料管組負責進廠原燃料的質量把關、驗收和堆放,高爐所用原燃料必須符合公司的進廠原燃料質量標準,否則料管組有權拒收并匯報相關領導。2.2.1.2高爐所用原燃料的質量,必須符合公司的技術標準,化學成分、物理性能要求穩(wěn)定。高爐冶煉要求及允許波動范圍規(guī)定如下:焦炭質量要求項目單位數(shù)值灰分%13硫%0.6CSR%60CRI%26轉鼓指數(shù):M25%92M10%7.5粒度范圍mm25-75其中:75mm%1025mm%5燒結礦化學成份:項目單位數(shù)值全鐵%57鐵份波動%0.5FeO%8-9低溫還原粉化率 RDI(3mm)%38轉鼓指數(shù) ISO(10mm)%75Al2O3%2SiO2%5MgO%1.65堿度 CaO/SiO2倍1.82.0粒度范圍mm550其中:50mm%55mm%5球團礦質量要求項目單位數(shù)值全鐵%63鐵份波動%0.5常溫耐壓強度N/個2000還原后抗壓強度N/個450還原率 900%65轉鼓指數(shù)%89膨脹率%15粒度范圍 其中: 6-18mm956mm%5塊礦質量要求項目單位數(shù)值礦種赤鐵礦全鐵%62鐵份波動%0.5粒度范圍mm5-30其中:30mm%105mm%5熱爆裂性%1噴吹煤粉質量要求項目單位數(shù)值灰分%12硫%0.7原煤含水%10原煤粒度mm40煤粉含水%1可磨系數(shù)HGI%50粒度范圍 其中: -200目600.3mm%1002.2.2生鐵標準2.2.2.1煉鋼生鐵標準鐵 號牌 號煉04煉08煉10代 號L04L08L10化學成分(%) Si0.450.460.850.861.25Mn一組0.40二組0.411.00三組1.012.00P特級0.100一級0.1010.150二級0.1510.250三級0.2510.400S特類0.020一類0.021 0.030二類0.0310.050三類0.0510.0702.2.2.2鑄造生鐵標準牌號鑄14鑄18鑄22鑄26鑄30鑄34Si1.26-1.601.61-2.002.01-2.402.41-2.802.81-3.203.21-3.60Mn一組0.5二組0.510.9三組0.911.3P一級0.06二級0.0610.1三級0.110.20四級0.210.40五級0.410.90S一類0.030二類0.0310.040三類0.0410.050C3.302.2.3高爐內型尺寸序 號名 稱單 位數(shù) 值1有效容積Vum318002爐缸直徑dmm100003爐腰直徑Dmm114004爐喉直徑d1mm70005死鐵層深度h0mm21436爐缸高度h1mm43007爐腹高度h2mm32008爐腰高度h3mm20009爐身高度h4mm1600010爐喉高度h5mm200011有效高度Humm2750012爐腹角a773939”13爐身角b821015”14Hu/D2.4115鐵口數(shù)個216風口數(shù)個262.3原燃料料倉管理2.3.1高爐用各種原燃料必須按品種卸入規(guī)定的料倉,嚴禁混料,料倉的配用計劃由高爐提出經(jīng)生產(chǎn)調度室同意后執(zhí)行。2.3.2同一種原料應均衡地卸入所占料倉,上料時必須循環(huán)取料,避免局部倉存時間過長。存放時間長、粉末增多的燒結礦應按比例搭配間隔入爐。2.3.3成分無大變化可以不清倉進料,取樣時間、卸料時間、數(shù)量、倉號,必須通知高爐工長。若成分有較大波動,必須清倉后才能進料,并將卸料時間、數(shù)量、倉號通知值班工長。2.3.4為防止大變料,保證高爐配料穩(wěn)定,各原料存?zhèn)}量不應少于該料種一個班的用量。礦倉內儲量不能少于1/3,焦倉內儲量不能少于1/2,低于上述值必須打料。2.3.5每班對原燃料進行分析,將分析結果通知值班工長和生產(chǎn)調度室。2.3.6值班工長每班最少檢查兩次原燃料的理化性能、料倉存料情況、槽下和爐頂?shù)淖詣由狭锨闆r,發(fā)現(xiàn)問題及時匯報處理。2.3.7輔助料的使用由爐長提出,主管廠長批準,調度室組織備料。2.3.8原燃料檢查分析制度燒結礦:TFe FeO SiO2 CaO MgO Al2O3 S P R2 2次/班。球團礦:TFe FeO SiO2 CaO MgO S P Al2O3 1次/天。焦碳:水份 灰份 揮發(fā)份 固定碳 篩分 S M25 M10 一次/班。反應性、反應后強度:每個廠家進一批料時做一次。輔助料:TFe SiO2 FeO CaO MgO S Al2O3 P CaF2 MnO均在卸車時取樣分析。2.4配料和爐料校正2.4.1配料2.4.1.1變鐵種冶煉時配料由爐長制定方案,主管廠長審批后執(zhí)行。高爐工長需臨時調整渣堿時變配比后匯報爐長。鑄造鐵變煉鋼鐵,調負荷要分階段進行,爐溫降至煉鋼鐵后應減小降低幅度,同時適當提高爐渣堿度。煉鋼鐵變鑄造鐵,提爐溫幅度可適當快些,提前3-4小時降低爐渣堿度,爐溫可一次性過渡。2.4.1.2 24小時以內的休、復風料方案由爐長制定,技術科審批后執(zhí)行;超過24小時的休、復風方案由爐況組制定,主管廠長審批后執(zhí)行。2.4.1.3洗爐料由爐長制定,爐況組審核,主管廠長批準后執(zhí)行。2.4.1.4高爐開、停爐配料由爐長、爐況組討論制定,經(jīng)主管廠長審批后執(zhí)行。2.4.1.5日常配料校正由值班工長進行,值班工長應根據(jù)爐況變化趨勢及爐料化驗成分及時進行變配料調劑,除正常變配料外,每班核料不得少于2次(接班30分鐘內一次,班中再進行一次),核料內容包括槽下計量實際數(shù)據(jù)與值班室報表的復核、爐渣堿度、每批出鐵量、焦比等,核料記錄要保留便于核查。2.4.1.6高爐變料由值班工長填寫變料通知單,上料工嚴格按要求調整,并做好記錄。值班工長應在變料1小時內檢查確認變料單執(zhí)行情況。2.4.2爐料校正2.4.2.1原燃料理化性能有較大波動,估計影響超過4小時,由當班調度、工藝技術科通知高爐工長,工長應及時調整配料,并報告爐長。2.4.2.2設備故障高爐被迫長時間低風溫、慢風、停煤停氧操作時,應根據(jù)爐況、爐溫需要及時調整焦炭負荷。2.4.2.3變料時值班工長填寫變料單交上料操作工,并隨時檢查變料后實際裝入情況。2.5裝料管理制度2.5.1高爐基本裝料制度由主管廠長制定,不輕易變動;如需臨時調整,4小時以內由爐長決定并報告主管廠長,超過4小時由主管廠長決定。2.5.2值班工長每班檢查電子秤稱量狀況兩次,槽下工每班檢查電子秤零位兩次,及時校正誤差。2.5.3高爐按料制從各料倉取料,篩篦子要定期更換,篩下物要及時轉運,稱量斗積灰要及時清除。2.5.4高爐使用礦石批重應保持相對穩(wěn)定,因爐況需要改變礦批時要分次進行。2.5.5爐況正常時兩探尺偏差要求小于500mm,專業(yè)人員每天檢查一次探尺情況并記錄。休風檢修后必須校正料線零位。2.5.6高爐計劃檢修時,由電儀組校驗槽下電子秤,槽下所有磅秤定期用砝碼校正,并記錄備查。2.5.7供料系統(tǒng)所有篩子篩孔尺寸由工藝技術科決定。2.6下列因素變動時,應考慮調整焦炭負荷:2.6.1焦炭灰份、硫份及物理性能明顯變化時;2.6.2原料中的鐵、氧化亞鐵、硫有較大變化時;2.6.3燒結礦的強度、含粉率、粒度組成及還原性等理化指標有較大變化時;2.6.4高爐配料比變化時;2.6.5高爐噴吹量發(fā)生變化時;2.6.6需要變動熔劑用量和品種時;2.6.7爐溫超過或低于規(guī)定且其它調劑手段已到極限時;2.6.8需要變動風溫時;2.6.9根據(jù)爐況需要,長期采取發(fā)展邊緣的裝料制度時;2.6.10冶煉強度有較大變動時;2.6.11爐塵量有劇烈波動時;2.6.12上料或爐頂布料設備故障影響到爐料在爐內的分布時;2.6.13焦炭水份發(fā)生變化時。2.7下列因素變動時,應考慮校正爐渣堿度2.7.1焦炭灰份有顯著變動時;煤粉灰份有顯著變動時;2.7.2原料或熔劑中SiO2、CaO、MgO含量變化較大時;2.7.3爐料硫負荷變化較大時;2.7.4爐溫正常而生鐵含硫超出規(guī)定以及爐渣堿度低于規(guī)定時;2.7.5生鐵含硫低、爐渣堿度偏高時;2.7.6需要改變鐵種或因其它原因需要調整造渣制度時;2.8以下情況可臨時加凈焦處理2.8.1低料線時間過長時;2.8.2爐涼、發(fā)生連續(xù)崩料或坐料時;2.8.3爐涼劇烈,其它措施不能迅速挽回正常爐溫時;2.8.4爐況失常、連續(xù)坐料次數(shù)過多、料柱透氣性嚴重惡化時;2.8.5長期休風前后;2.8.6冷卻器向爐內漏水時;2.8.7加螢石洗爐時。發(fā)生以上情況,班加焦超過1批時,需經(jīng)爐長批準,班加焦量超過4批時,需報請主管廠長批準。3、高爐基本操作制度高爐要取得好的技術經(jīng)濟指標,就必須保持高爐爐況的長期穩(wěn)定順行,在日常操作中做到爐溫、料批和渣堿“三穩(wěn)定”,并制定出合理的操作制度。合理的操作制度能夠保證煤氣流的合理分布和良好的爐缸工作狀態(tài)。高爐的基本操作制度有熱制度、送風制度、造渣制度和裝料制度。高爐的操作者應根據(jù)高爐強化程度、冶煉的生鐵品種、原燃料質量、爐型及設備狀況來選擇合理的操作制度,并靈活運用上、下部調劑,使爐況穩(wěn)定順行。3.1結合高爐的生產(chǎn)條件,選擇合理的操作制度和調劑參數(shù),確保高爐穩(wěn)定順行,是實現(xiàn)好的冶煉指標的先決條件。選擇合理操作制度的依據(jù)是:3.1.1生產(chǎn)任務的要求3.1.2冶煉生鐵品種的要求3.1.3原燃料的質量3.1.4高爐爐型、爐役及設備狀況3.2 裝料制度選擇裝料制度,是指改變裝料系統(tǒng)的工作參數(shù),以控制調整爐內爐料分布,達到調整控制煤氣流合理分布目的。裝料制度包括裝入順序,批重、料線、布料矩陣及下料閘開度的選擇。3.2.1裝入順序爐料的裝入順序依次為洗爐劑或錳礦、鐵礦、熔劑。應防洗爐劑落在中心,熔劑落在邊緣。3.2.2 無鐘高爐的裝入方式3.2.2.1角溜槽與高爐軸線夾角為角,角度工作范圍為2-53。爐料能布到邊緣至中心任意半徑圓面上,增大,爐料布到邊緣區(qū)域增加,減小,爐料布中心區(qū)域增加。3.1.2.2轉角溜槽沿水平面轉角稱角,主皮帶機頭對面定為角的零位。角轉速一分鐘38圈,每罐料布料時對應適當?shù)慕嵌?。溜槽?h倒換正反旋轉方向。 3.1.2.3節(jié)流閥開度角 節(jié)流閥開度角,角度的大小依料種、批重而定,一般保證一罐在816圈布完,同時角度不能過小,以防下料不暢。3.2.3無鐘高爐的布料方式及其特點3.2.3.1布料方式:a.單環(huán)布料一批料中的礦石、焦炭各用一種擺角布下,稱單環(huán)布料。b.雙環(huán)及多環(huán)布料一批料的礦石、焦炭各用兩種或多種擺角布下,稱雙環(huán)或多環(huán)布料。c.無鐘高爐還可以實現(xiàn)定點布料、扇形布料及螺旋布料等多種布料方式。3.2.3.2單環(huán)布料特點a.溜槽傾角愈大,爐料愈布向邊緣。反之,則布向中心。b.擴大礦角,加重邊緣,疏松中心。反之,疏松邊緣,加重中心。c.擴大焦角,疏松邊緣,加重中心。反之,加重邊緣,疏松中心。d.同時等值擴大礦角及焦角,可加重邊緣。反之,加重中心。e.礦角與焦角之差,即越大,越加重邊緣。反之,加重中心。f.焦角大于礦角有強烈發(fā)展邊緣作用,應慎重使用。爐喉直徑大的高爐,一般不宜采用單環(huán)布料。3.2.3.3多環(huán)布料特點a.增加焦炭外側檔位或圈數(shù),可疏松邊緣,加重中心。反之,加重邊緣,疏松中心。b.增加礦石外側檔位或圈數(shù),可加重邊緣,疏松中心。反之,疏松邊緣,加重中心。c.正常爐況時,加權平均后的礦焦角差,應選在25之間。d.加權平均后的越大邊緣越重。反之,中心越重。3.2.3.4的選用原則a.原燃料條件好,爐況順行或爐墻侵蝕嚴重時,可選用上限值。b.原燃料條件差,爐況順行程度差或有粘結時,應選用下限值。c.不宜小于2。3.2.3.5中心布焦的特點適宜穩(wěn)定的中心布焦量可維持穩(wěn)定、合適的中心煤氣流并活躍爐缸中心部位。中心布焦量偏大易導致爐缸中心過吹。應嚴格控制中心布焦數(shù)量在15-30%,以達到長期穩(wěn)定的效果。3.2.4裝料制度選定 3.2.4.1在下開爐料時,要認真觀察旋轉溜槽的布料情況,并做好記錄,作為將來調整爐況的原始資料。3.2.4.2上部調劑靠調整溜槽角度和布料圈數(shù)來控制煤氣分布,保持合理的煤氣分布。3.2.4.3料尺零點規(guī)定在爐喉鋼磚上沿。3.2.4.4料尺要兩個同時使用,二探尺偏差在500mm以上時,應按淺尺上料,查明原因,若偏料應采取糾正偏料的措施。3.2.4.5禁止低料線作業(yè),出現(xiàn)低料線,必須先控制風量,要根據(jù)料線的深淺程度和趕料速度,適當加補凈焦,調整料批、溜槽傾角,同時減輕焦碳負荷。3.2.4.6正常料線規(guī)定為800mm1500mm之間,降低料線加重邊緣,提高料線加重中心。3.2.4.7料批:適當增大礦批可提高煤氣利用,恢復爐況期間應適當縮小礦批。3.2.4.8料流閥開度調整由微機根據(jù)布料圈數(shù)及原燃料情況自動調整;溜槽傾角調整由爐長根據(jù)爐況確定,報主管廠長批準。3.2.4.9加焦丁時應將焦丁與礦石一起加入爐內。3.2.4.10正常生產(chǎn)情況下,爐頂溫度應控制在150-250范圍內,以保證煤氣布袋除塵正常工作。3.3送風制度送風制度是指在一定冶煉條件下,選擇適宜的鼓風參數(shù)(如風量、風壓、壓差、風溫、濕度、風口形式和直徑),保持適宜的風口進風狀態(tài),以確保初始煤氣流合理分布,使爐缸工作均勻活躍,促進爐況穩(wěn)定順行。合理的送風制度,是爐缸正常工作的基礎,是高爐順行和爐況穩(wěn)定的必要條件,作為高爐操作制度的核心,它決定著煤氣流的初始分布和爐缸工作狀態(tài)是否正常。3.3.1高爐使用風量的大小,取決于設備狀況、料柱透氣性、風口的截面積、爐缸工作狀態(tài),并與其它操作制度相適應。3.3.2在條件相適應的情況下,高爐應盡可能使用全風量或全風壓,并保持長期穩(wěn)定,從而保證煤氣體積的穩(wěn)定和下料批數(shù)的均勻。3.3.3高爐冶煉進程有下列情況時允許加風:3.3.3.1高爐未達到規(guī)定的風量(參考料速、爐溫)而行程允許加風;3.3.3.2短期排風、休風、復風后應盡快加風至原水平,長期休風、復風后允許短時間維持正常風量的60%-90%;3.3.3.3有進一步提高冶煉強度的需要及可能時;3.3.3.4行程向熱而爐況尚順時。加風時必須具備的條件是:風壓穩(wěn)定,下料順暢均勻,爐缸工作狀態(tài)良好,渣鐵熱量充沛。按風壓操作時,當風壓在全風的80%以下時,每次風壓增加量可適當大些(20-50KPa),當風壓恢復至全風的90%時,每次動作量要小,一般10-20KPa。3.3.4高爐冶煉進程有下列情況之一時應該減風:3.3.4.1料速過快且連續(xù)兩小時顯著超過規(guī)定時;3.3.4.2低料線超過30分鐘以上時;3.3.4.3爐子偏涼而風溫、噴煤手段已用盡時;3.3.4.4爐況失常(管道行程、偏料、崩料、或有懸料趨勢)時;3.3.4.5風壓超出正常水平時;3.3.4.6渣鐵出不凈,爐缸內積存渣鐵過多或有其它不安全因素時;3.3.4.7冷卻水壓低于規(guī)定值時;3.3.4.8由于原燃料質量明顯變差或供料不正常時。要特別注意,一旦有被迫減風的必要時,要迅速減風,一次減到所需水平。在減風因素消除后,應根據(jù)爐況反映逐步把風恢復起來,長期慢風操作往往造成中心煤氣流不足,爐缸熱量不充沛,不利于脫硫。慢風還會引起冶煉強度降低,因而引起生鐵產(chǎn)量的降低。慢風也容易導致邊緣煤氣流過分發(fā)展,爐墻粘結物下落而影響風口工作,并增加爐缸負擔。3.3.5在下列情況下,可利用排風閥放風:3.3.5.1出鐵失常時(跑大流或堵不住鐵口);3.3.5.2高爐懸料進行坐料時;3.3.5.3偏料、管道而爐缸有足夠的熱量,渣鐵流動性好,為改變煤氣分布時;3.3.5.4發(fā)生直接影響生產(chǎn)的設備事故和動力事故時;3.3.5.5放風操作時.應根據(jù)爐子情況,一次將風降到允許的水平。放風時注意防止風口灌渣。3.3.6風溫的使用鼓風帶入的熱量約占爐內全部熱收入的20%,并能全部利用,調節(jié)風溫可以直接影響帶入爐缸的熱量。因此,它對調節(jié)爐缸溫度,改善生鐵質量有很大的作用。風溫的改變,將使鼓風動能和理論燃燒溫度發(fā)生變化,從而引起爐缸初始煤氣流分布的變化。在高爐能夠接受且設備允許的情況下,要盡可能穩(wěn)定高風溫。變動風溫的原則是:降風溫幅度可以大些,提風溫幅度要小些。高爐行程需要減風溫時,可一次減到需要的程度,提風溫時要根據(jù)具體情況決定,一般每次提20-30,間隔時間20-30分鐘。3.3.7風速與鼓風動能調劑風速,可以改變爐缸工作狀態(tài)。風速除與風量、風壓、風溫有關外,改變風口直徑也是一個有效手段。冶煉強度低時,相應使用小風口,冶煉強度高時,相應使用大風口。處理特殊爐況時,可臨時用耐火泥堵塞一部分風口,但要注意,嚴禁長時間堵風口和頻繁開、堵風口作業(yè)。如需長時期堵一部分風口時,須經(jīng)主管廠長批準后方可執(zhí)行。高爐使用斜風口有利于消除爐缸堆積和改善爐缸工作狀態(tài),但也會改變風口前回旋區(qū)的形狀和煤氣流初始分布,使用時應注意。高爐應根據(jù)生產(chǎn)計劃及其特點,確定其合適的冶煉強度,并利用調劑風口大小和長短來維持適宜的鼓風動能,從而確定合理的送風制度。風口直徑、長度及形式的改變必須由主管廠長決定。風速與風口直徑的關系是: V=Q/S.nV-風速 m/s Q-風量 m3/s S-風口截面積 m2 n-風口數(shù)目 個鼓風動能決定風口前燃燒區(qū)的深度,從而決定煤氣流的初始分布及爐缸工作狀態(tài),因此各高爐應根據(jù)自身結構、原料條件及冶煉制度選擇合適的鼓風動能。選擇鼓風動能應考慮的因素:3.3.7.1冶煉強度越低要求鼓風動能越高;3.3.7.2爐子容積及爐缸直徑越大要求鼓風動能越大;3.3.7.3風口數(shù)目越多、間距越小,允許鼓風動能越大;3.3.7.4爐子侵蝕程度越大所需鼓風動能越大;3.3.7.5短風口較長風口需要的鼓風動能大;3.3.7.6邊緣行程應維持較高的鼓風動能;3.3.7.7隨綜合冶煉強度的提高,鼓風動能降低;3.3.7.8使用自然礦的高爐及使用粉礦多、粒度小的高爐一般維持的鼓風動能較低。而入爐品位越高所需要的鼓風動能應越大;3.3.7.9冶煉鑄造鐵時,鼓風動能較冶煉煉鋼鐵時低;3.3.7.10高壓較常壓時需要較高鼓風動能。3.3.8送風制度操作要求3.3.8.1在爐況順行、焦比適中及焦炭質量穩(wěn)定的前提下,應保持合適而穩(wěn)定的冶煉強度。3.3.8.2保持全風量操作,避免長期慢風作業(yè),因外圍影響長期慢風作業(yè),應改用小風口或臨時堵某方位3-5個風口;爐缸堆積適當改變風口進風面積,改善爐缸工作狀態(tài)。如長時間(超過一天)堵風口操作由主管廠長決定。3.3.8.3一般情況下,風口應力求等直徑、等長度,均勻一致,全開使用。3.3.8.4高爐休風在4小時以上或爐況難行不易恢復時,可臨時堵25個風口,由爐長決定并報告主管廠長;開風口條件是:恢復正常風量的80%,正常料線2小時以后捅第一個風口,爐溫充沛,恢復正常風量的95%,考慮捅第二個風口,最后幾個視爐況而定。3.3.8.5日常操作中,減風時應一次到位,而加風時應視爐況進程和風壓情況逐步進行,每次加風50100m3/min,兩次加風的時間間隔不小于20min,非冶煉因素造成的短期休風可以快速恢復。3.3.8.6風壓穩(wěn)定、下料順暢、爐缸均勻活躍、渣鐵熱量充足、設備及生產(chǎn)秩序正常時方可加風。3.3.8.7休風時間在一小時以內,復風風量為正常風量的60-80%,4小時以上,復風風量為正常風量的40%-60%。3.3.8.8力求用高風溫作業(yè),正常爐況下,要求風溫盡用,爐況需要調節(jié)風溫時,每次提風溫幅度最高不超30,兩次提風溫時間間隔不小于20min,降風溫可一次到位。3.4熱制度熱制度是指爐缸應具備的溫度水平,它直接反映了爐缸的工作狀態(tài),穩(wěn)定均勻而充沛的熱量是高爐順行的基礎,用鐵水溫度代表爐溫的稱為“物理熱”,用生鐵含硅量代表爐溫的稱為“化學熱”。3.4.1應保持穩(wěn)定、均勻而充沛的爐缸溫度,鐵水物理熱1470。物理熱判斷:爐溫充足時,渣溫充足,光亮奪目。流動性好,不易粘溝,沖水渣時水渣呈灰白色,表面有氣孔。爐涼時,渣溫逐漸下降,渣的顏色變?yōu)榘导t,流動性差,易粘溝,沖水渣時,沖不開,水渣呈黑色,大量黑色硬塊沉于池底?;瘜W熱判斷:在冶煉條件變化不大時,生鐵含硅量與鐵水物理熱呈線形關系, Si低時,火花低而密,鐵水流動性好,鐵樣斷口為白口,隨含硅量升高,流動性變差,易粘溝,鐵樣斷口逐漸成為灰口,火花逐漸減少,跳躍高度升高,Si1.5-2.5%時火花極少,火花呈球狀,Si2.5%時,鐵水流動時沒有火花飛濺。3.4.2鐵水物理熱控制在1470-1500,下限1470,連續(xù)兩爐低于1470采取提爐溫措施。3.4.3相鄰兩爐鐵Si波動小于0.1%,大于0.1時,必須查明原因,采取有效措施。3.4.4影響爐溫爐況的因素長時間存在時要調整焦炭負荷,調整幅度大于0.1時要向爐長請示。3.5造渣制度造渣制度應根據(jù)高爐冶煉要求,有利于順行,有利于冶煉優(yōu)質生鐵,根據(jù)原燃料條件,選擇合適的爐渣成分和堿度。3.5.1合理的造渣制度應滿足下列條件:3.5.1.1爐渣要有良好的流動性和穩(wěn)定性。物理和化學性能穩(wěn)定。3.5.1.2有足夠的脫硫能力。三元堿度(R3)1.35-1.40時,冶煉制鋼鐵時堿度1.051.15,鑄造鐵時堿度1.001.05。3.5.1.3有利于爐況順行和提高生鐵質量。3.5.1.4對高爐磚襯侵蝕能力較弱。3.5.2適宜的 Al2O3能改善爐渣的穩(wěn)定性。當Al2O315%時,爐渣的流動性變差。3.5.3渣中MgO含量達812%時,可改善爐渣的流動性,提高脫硫能力。3.5.4使用螢石調整爐渣流動性,由爐長提議,經(jīng)主管廠長批準。3.5.5調劑爐渣堿度原則:(R2)高于1.20時,必須調整酸料入爐。(R2)低于1.05時,必須采取提渣堿措施。 3.5.6排堿3.5.6.1每月定期排堿一次。3.5.6.2當堿負荷高于6kg時,由爐長申請排堿,主管廠長批準后進行。 3.6噴煤、富氧3.6.1高爐噴煤的意義高爐噴吹煤粉(包括煙煤)不僅是高爐降低焦比的有效措施,也是降低生產(chǎn)成本、擴大高爐燃料品種,改善高爐操作的有效措施,高爐噴吹煤粉后充分利用風溫,而用噴吹煤粉增減作為調節(jié)爐溫的重要手段之一。3.6.2對煤的性能要求:高爐噴吹用煤應能滿足高爐冶煉工藝要求和對提高噴吹量和置換比有利,以代替更多的焦炭。3.6.2.1煤的灰分越低越好,灰分含量應與使用的焦炭灰分相同,一般要求A12%。3.6.2.2硫含量越低越好,煤的含硫量應與使用的焦炭含硫量相同,一般要求S0.6%。3.6.2.3膠質層越薄越好,Y值應小于10mm,以免在噴吹過程中結焦,堵塞噴槍和風口影響噴吹和高爐正常生產(chǎn)。3.6.2.4煤的可磨性要好,高爐噴煤需要將煤磨到一定細度,-200目達到65%-85%。3.6.2.5煤的燃燒性能好,即其著火溫度低,反應性強。燃燒性和反應性好的煤允許大量噴吹,并允許適當放粗煤粉粒度,降低制粉能耗。3.6.2.6發(fā)熱值越高越好。噴入高爐的煤粉是以其放出的熱量和形成的還原劑(CO、H2)來代替焦炭。煤的發(fā)熱值越高置換的焦炭越多。 3.6.3噴煤的冶煉特點3.6.3.1爐缸煤氣量增加,鼓風動能增加,燃燒帶擴大。一般噴吹煤粉后比全焦冶煉時風口面積適當擴大,以保持適宜煤氣流分布。3.6.3.2理論燃燒溫度下降,而爐缸中心溫度均勻并略有上升。3.6.3.3料柱阻損增加,壓差升高。3.6.3.4間接還原發(fā)展直接還原降低。3.6.4噴煤后的爐況調劑3.6.4.1隨噴吹量的增加,促使煤氣中心發(fā)展,但煤比提高至180kg/t以后, 煤氣邊緣氣流有所發(fā)展,氣流的變化改變了爐缸工作狀態(tài),上下部調劑要相匹配。3.6.4.2噴吹燃料存在熱滯后性,要掌握熱滯后時間及早調節(jié),調整噴吹煤量一般在冶煉周期的1312時產(chǎn)生效果。3.6.4.3噴煤要做到“廣噴”、 “勻噴”,要求所有風口都噴吹。3.6.4.4風量不變,壓差隨噴吹量增大而升高,如不破壞順行則允許壓差在規(guī)定范圍內升高,否則,應減噴吹量。3.6.4.5當噴吹量過大而引起渣鐵物理熱不足時,應酌情減少噴吹量,相應降低焦炭負荷。3.6.4.6爐況嚴重失常,應減輕焦炭負荷,減少噴吹量直至停煤。3.6.4.7有計劃的長期休風,為保證高爐送風順利,熱量充足,休風前應處于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