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準解讀
《GB/T 6979.2-2005 收獲機械 聯(lián)合收割機及功能部件 第2部分:在詞匯中定義的性能和特征評價》這一標準,旨在為聯(lián)合收割機及其功能部件提供一套統(tǒng)一的術(shù)語體系,以確保行業(yè)內(nèi)對于這些設備性能與特性的描述能夠保持一致性和準確性。它覆蓋了從機器的基本構(gòu)造到操作特性等多個方面的定義,包括但不限于工作寬度、行進速度、處理能力等關(guān)鍵指標。
通過確立這樣的標準,不僅有助于制造商更好地理解和遵循技術(shù)規(guī)范,同時也為用戶提供了清晰的信息參考框架,便于他們根據(jù)具體需求選擇合適的機型。此外,該標準還促進了不同品牌或型號之間比較的可能性,使得市場上的產(chǎn)品信息更加透明化。
在具體內(nèi)容上,《GB/T 6979.2-2005》詳細列舉了一系列用于描述聯(lián)合收割機性能和特征的專業(yè)術(shù)語,并對其含義進行了明確界定。例如,“有效作業(yè)寬度”指的是機器實際能夠進行收割工作的最大寬度;“理論小時生產(chǎn)率”則表示在理想條件下,每小時內(nèi)可完成的工作量。這些定義幫助相關(guān)人員準確把握各種參數(shù)背后的實際意義,從而做出更合理的判斷與決策。
此標準適用于所有涉及聯(lián)合收割機設計、制造、銷售以及使用等相關(guān)領域的組織和個人,為其提供了一個共同的語言平臺,有利于促進整個行業(yè)的健康發(fā)展。
如需獲取更多詳盡信息,請直接參考下方經(jīng)官方授權(quán)發(fā)布的權(quán)威標準文檔。
- 現(xiàn)行
- 正在執(zhí)行有效
- 2005-06-08 頒布
- 2005-12-01 實施
?正版授權(quán)
文檔簡介
I C S 6 5 . 0 6 0 . 5 0B 9 0Ga中 華 人 民 共 和 國 國 家 標 準G B / T 6 9 7 9 . 2 - 2 0 0 5 收獲機械聯(lián)合收割機及功能部件第 2 部分: 在詞匯中定義的性能和特征評價 E q u i p m e n t f o r h a r v e s t i n g -C o m b i n e s a n d f u n c t i o n a l c o mp o n e n t s -P a r t 2 : A s s e s s m e n t o f c h a r a c t e r i s t i c s a n d p e r f o r ma n c e d e f i n e d i n v o c a b u l a r y( I S O 6 6 8 9 - 2 : 1 9 9 7 , MOD)2 0 0 5 - 0 6 - 0 8 發(fā)布2 0 0 5 - 1 2 - 0 1 實施中 華人民 共 和國 國 家質(zhì) 量監(jiān) 督檢 驗檢 疫總局 .*中 國 國 家 標 準 化 管 理 委 員 會 a -ICJGB/ T 6 9 7 9 . 2 -2 0 0 5月 明青 GB / T 6 9 7 9 收獲機械 聯(lián)合收割機及功能部件 分為以下兩個部分: 第 1 部分: 詞匯; 第 2 部分:在詞匯中定義的性能和特征評價 本部分為 G B / T 6 9 7 9的第 2 部分。 本部分修改采用 I S O 6 6 8 9 - 2 ; 1 9 9 7 收獲機械聯(lián)合收割機及功能部件第 2 部分: 在詞匯中定義的性能和特征評價 。主要差異如下: 取消了國際標準的前言; 規(guī)范性引用文件和條文中引用的國際標準改為相應的我國國家標準。 本部分由中國機械工業(yè)聯(lián)合會提出。 本部分由 全國 農(nóng)業(yè)機械 標準化 技術(shù)委員會( S A C / T C 2 0 1 ) 歸口 。 本部分起草單位: 中國農(nóng)業(yè)機械化科學研究院、 中國收獲機械總公司、 鄭州白云機電裝備股份有限公司 。 本部分主要起草人: 周春林、 吳景德、 朱俊龍。GB/ T 6 9 7 9 . 2 -2 0 0 5 收獲機械聯(lián)合收割機及功能部件第 2部分 : 在詞匯中定義的性能和特征評價范 圍 本部分規(guī)定了評價 G B / T 6 9 7 9 . 1 -2 0 0 5 標準中定義的聯(lián)合收割機和功能部件的尺寸和性能的方法和要求 。 本部分適用于通過比對試驗比較聯(lián)合收割機的性能。規(guī)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條款通過 G B / T 6 9 7 9的本部分的引用而成為本部分的條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其隨后所有的修改單( 不包括勘誤的內(nèi)容) 或修訂版均不適用于本部分, 然而, 鼓勵根據(jù)本部分達成協(xié)議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其最新版本適用于本部分 。 G B / T 3 8 7 1 . 5 -1 9 9 3 農(nóng)業(yè)輪式和履帶拖拉機試驗方法第5 部分: 轉(zhuǎn)向和離合器操縱試驗( n e qI S O 7 8 9 - 3 ; 1 9 8 2 ) G B / T 6 9 7 9 . 1 -2 0 0 5 收獲機械聯(lián)合收割機及功能部件第 1部分: 詞匯( I S O 6 6 8 9 - 1 ; 1 9 9 7 ,M OD ) G B / T 1 7 6 9 2 -1 9 9 9 汽車用發(fā)動機凈功率測試方法聯(lián)合收割機 的評價要 求31總則3 . 1 . 1 G B / T 6 9 7 9 . 1 -2 0 0 5 中3 . 4 以后定義的有關(guān)聯(lián)合收割機和其功能部件的 所有尺寸和性能參數(shù)都應根據(jù)本部分的定義和要求進行評價。3 . 1 . 2 作物類型和一般條件、 草谷比( G B / T 6 9 7 9 . 1 -2 0 0 5中3 . 1 . 4 ) 和谷物及其他物料的水分( 以百分比表示) 應記錄并滿足表 1 的要求。 表 1 在性能試驗中作物的條件要求作物草谷比水分/ %機體損失率/ %籽 粒莖桿小 麥0 . 6 - 1 . 21 0 2 51 0 5 01大 麥0 . 4 - 1 . 21 0 - 2 51 0 - - 5 02水 稻1 - 2 . 41 5 - 2 52 0 - 6 03高粱0 . 4 - 0 . 81 0- 1 71 5 - 4 01玉米( 果秘玉米)0 . 4 - 11 0- - 3 51 0 4 03油菜1 - 58 - 2 51 0 - - 7 03大 豆0 . 5 - - 1 . 51 0- 1 51 0 -2 033 . 1 . 3 作物水分( G B / T 6 9 7 9 . 1 -2 0 0 5中3 . 1 . 6 ) 以濕基表示, 籽粒水分的測量應在進人糧箱的籽粒流中采樣, 莖桿應在試驗中的聯(lián)合收割機后部拋出物中采樣, 兩種樣品均應保存在密封的容器內(nèi)。3 . 1 . 4對卜盅 中 描 冰 的 每 一 種 作 物 . 都 fw # *I 聯(lián) 合 收 ml M 的 # 10 V . 和 休 栩 牛 * ( GB/ T 6 9 7 9 . 1 - 2 0 0 5GB / T 6 9 7 9 . 2 -2 0 0 5中4 . 2 . 2 ) 應符合表 1的要求。 另外: 在作物條件不同的地區(qū), 允許不同的機體損失率, 應記錄相應的作物條件3 . 2尺寸 聯(lián)合收割機的尺寸應在特定的條件下測量, 附加的裝置和部件應加以注明。3 . 2 . , 聯(lián)合收割機長度( G B / T 6 9 7 9 . 1 -2 0 0 5中3 . 4 . 2 ) 應分別在道路運輸狀態(tài)和田間作業(yè)狀態(tài)下測量。在田間狀態(tài)下, 割臺應完全升起, 撥禾輪置于最前端, 應配置最長的分禾器。凡影響聯(lián)合收割機長度的附加裝置應加以說明。3 . 2 . 2 聯(lián)合收割機高度( G B / T 6 9 7 9 . 1 -2 0 0 5 中3 . 4 . 3 ) 的測量應保證所有部件都在運輸狀態(tài), 在田間作業(yè)狀態(tài)的部件應聲明, 說明是否具有駕駛室。3 . 2 . 3 聯(lián)合收割機寬度( G B / T 6 9 7 9 . 1 -2 0 0 5中3 . 4 . 4 ) 應分別在道路運輸狀態(tài)和田間作業(yè)狀態(tài)下測量。在田間作業(yè)狀態(tài)下安裝的割臺應與測定工作幅寬和有效切割幅寬時的割臺相同( G B / T 6 9 7 9 . 1 -2 0 0 5中 3 . 5 . 1 , 3 . 5 . 2 )3 . 2 . 4 轉(zhuǎn)向圓直徑( G B / T 6 9 7 9 . 1 -2 0 0 5中3 . 4 . 6 ) 應根據(jù) G B / T 3 8 7 1 . 5 -1 9 9 3進行測量, 不得使用剎車 。3 . 2 . 5 通過圓直徑( G B / T 6 9 7 9 . 1 -2 0 0 5中3 . 4 . 7 ) 應根據(jù)GB / T 3 8 7 1 . 5 -1 9 9 3 進行測量。3 . 2 . 6 采用可調(diào)分禾器時, 應說明最大和最小割臺工作幅寬( GB / T 6 9 7 9 . 1 -2 0 0 5 中 3 . 5 . 1 ) ,3 , 2 . 7 當割臺寬度可調(diào)時, 玉米割臺切割器的最大和最小有效工作幅寬應加以說明, 包括摘取行數(shù)( GB / T 6 9 7 9 . 1 -2 0 0 5中 3 . 5 . 3 ) 。3 . 2 . 8 離地間隙、 最大卸糧高度、 最大通過高度、 卸糧器最大伸出距離和切割器高度( G B / T 6 9 7 9 . 1 -2 0 0 5中3 . 4 . 8 , 3 . 4 . 1 0 , 3 . 4 . 1 1 , 3 . 4 . 1 2 , 3 . 5 . 7 ) 的測量條件如下: a ) 記錄輪胎型號、 規(guī)格, 輪胎氣壓應達到田間作業(yè)狀態(tài)規(guī)定的氣壓; b ) 應停放在堅固、 穩(wěn)定的水平面上; c ) 記錄測量時割臺和撥禾輪的類型和狀態(tài); d ) 記錄安裝在聯(lián)合收割機上可選擇的附件。 此外, 切割器高度指割臺在最高點或最低點時, 切割器尖端距地面的距離。3 . 2 . 9 在收割機內(nèi)部, 單滾筒或多滾筒( 包括切流和軸流) 橫向布置見圖 1 , 縱向布置見圖 2 , 若采用多滾筒的型式, 滾筒的數(shù)量和圖中所給的尺寸應加以聲明 若采用多凹板的型式, 其尺寸和面積應分別加以聲明 可轉(zhuǎn)動軸向可調(diào)凹板( G B / T 6 9 7 9 . 1 -2 0 0 5中3 . 2 . 1 . 5 . 1 ) 參照其他凹板進行計算。凹板延長 息 條收割 機 前進 方 向raa1e csam0, m0,隊恨又圖 , 滾筒橫 向布置圖 2 滾筒縱 向布置 ( 后視圖)GB / T 6 9 7 9 . 2 -2 0 0 53 . 2 . 1 0 輔助分離裝置的面積( G B / T 6 9 7 9 . 1 -2 0 0 5中3 . 2 . 1 . 7 . 5 ) 不應該包括在分離裝置的面積中。3 . 2 . 1 1 在逐稿器后部若有可調(diào)部分, 應測量其最長狀態(tài)下的尺寸( G B / T 6 9 7 9 . 1 -2 0 0 5中3 . 5 . 2 8 ) .3 . 2 . 1 2 聯(lián)合收割機內(nèi)部用于輸送物料的裝置( 如: 斗式、 螺旋、 刮板或其他無透孔的輸送帶) , 其并未真正將籽粒從莖桿中分離出來, 只是通過使物料分層而有利于籽粒分離, 其面積不記人分離面積, 應單獨記錄( G B / T 6 9 7 9 . 1 -2 0 0 5中3 . 5 . 1 7 , 3 . 5 . 2 0 , 3 . 5 . 2 3 ) ,3 . 2 . 1 3 如果機器有 1 個以上的滾筒及其相關(guān)聯(lián)的凹板和分離柵格, 應分別記錄分離柵格的長度和面積( G B / T 6 9 7 9 . 1 -2 0 0 5中3 . 5 . 3 0 , 3 . 5 . 3 2 ) , 凹 板柵格面 積可進行累加, 分離 柵格面積與此 相同。3 . 2 . 1 4 在機器說明書中說明有延長篩的情況下, 其篩片面積( G B / T 6 9 7 9 . 1 -2 0 0 5中3 . 5 . 3 6 ) 同樣需要測量, 并記錄相關(guān)條件; 主篩和其延長部分可以累加, 以總面積代表。若采用谷粒盤延長梳( 柵條狀或指狀) 以減少籽粒損失, 其面積不應記人清選面積中。3 . 2 . 1 5 應記錄擋塵板、 再清選和輔助清選裝置的面積。有透孔的面積和氣流清選面積應分別計算, 按G B / T 6 9 7 9 . 1 -2 0 0 5中3 . 5 . 3 6 , 3 . 5 . 3 7 要求的方法表述。3 . 2 . 1 6 作為機器的規(guī)格, 在 G B / T 6 9 7 9 . 1 -2 0 0 5中3 . 5 . 1 2 , 3 . 5 . 2 1 , 3 . 5 . 2 2 , 3 . 5 . 2 3 , 3 . 5 . 2 9 , 3 . 5 . 3 2 ,3 . 5 . 3 6中定義的面積等尺寸應單獨列表, 共同作為機器的性能或容量參數(shù), 不應單獨使用。3 . 3 其他特征3 . 3 . 1 發(fā)動機凈功率( G B / T 6 9 7 9 . 1 -2 0 0 5 中 3 .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提供的標準文本僅供個人學習、研究之用,未經(jīng)授權(quán),嚴禁復制、發(fā)行、匯編、翻譯或網(wǎng)絡傳播等,侵權(quán)必究。
- 2. 本站所提供的標準均為PDF格式電子版文本(可閱讀打?。?,因數(shù)字商品的特殊性,一經(jīng)售出,不提供退換貨服務。
- 3. 標準文檔要求電子版與印刷版保持一致,所以下載的文檔中可能包含空白頁,非文檔質(zhì)量問題。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