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閱讀5頁,還剩1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1人口的數量變化【教學目的】1了解世界人口自然增長在時間和空間上的差異2了解不同國家應根據實際采取相應的人口政策3了解人口增長模式的類型及其地區(qū)分布【教學重點】人口增長模式的類型及其地區(qū)分布【教學難點】1.用辯證唯物主義觀點比較兩種“低自然增長率”的本質區(qū)別。2.培養(yǎng)學生繪圖技能,讓學生對我國人口再生產類型的轉變有進一步的認識。【教具準備】有關掛圖等、自制圖表等【課時安排】2課時【教學方法】比較法、圖示分析法、啟發(fā)式講述法【教學過程】新的高中地理教學大綱中要求,這一單元內容屬于“人口地理學”的基本內容,本單元主要探討人口的變化這一課題。人口的變化實際上包括人口的數量變化和人口的空間變化,而人口數量的變化又包括人口絕對數量的變化及人口增長速度的變化。本單元我們從人口的數量變化中人口的自然增長談起。一、人口的自然增長“世界60億人口日”1999年10月12日1、決定因素:出生率 死亡率2、人口自然增長的時間變化特點(1)總趨勢:不斷增長(2)不同的歷史時期,人口數量增長的特點不同(圖12 10萬年以來的人口增長)。讀圖思考1農業(yè)革命之前,人類主要從事狩獵和采集業(yè)。那時的人口數量和人口增長情況大致是怎樣的? 點撥:人口數量少,人口增長慢 2(1)農業(yè)革命期間,人口數量和增長情況發(fā)生了怎樣的變化?(2)人口數量的變化與農業(yè)的發(fā)展有怎樣的關系呢?點撥:(1)人口數量和增長速度均較快。(2)人口數量的變化與農業(yè)的發(fā)展的關系:A :人口數量的變化可以給農業(yè)的發(fā)展提供足夠的勞動力B:農業(yè)的發(fā)展使人口的數量進一步增加。因為在以手工勞動為基礎的農業(yè)經濟條件下,生產力水平有了提高,促使糧食供應和醫(yī)療條件等得到改善,人們壽命延長,死亡率下降。因為節(jié)育還不普及,多生子女一方面可以養(yǎng)老,另一方面可以分擔工作,增加收入,因此出生率仍然很高,自然增長率較高,人口增長迅速。3從18世紀后半葉的工業(yè)革命開始,世界人口增長又有明顯加快。這是為什么呢?點撥:隨著社會向工業(yè)化發(fā)展,生活質量不斷改善,死亡率逐漸降低。同時由于人口基數增大也會導致人口增加。(3)人口增長的快速時期:20世紀以來(圖13)原因:過去的100多年來,伴隨生產工具和社會生產方式等方面的進步,人類對自然環(huán)境開發(fā)利用和改造的范圍不斷擴大,對各種災害和疾病的防御能力也不斷提高,這使人類對自然環(huán)境的利用與適應性不斷增強,死亡率進一步降低?;顒?假如某地某年有20萬人,第一年人口自然增長率為2,那么,這一年會增加多少人口?假設其他條件保持不變,10年后,該地區(qū)人口自然增長率若降至17,到那時一年會增加多少人口?點撥:第一年增加:20萬24000人第11年增加:20萬222222222174063人2從以上計算結果中,你能得到什么信息和啟發(fā)?點撥:信息:由于人口基數增大,雖然自然增長率下降,但每年人口增長的數量不一定下降。3、世界人口的增長的地區(qū)分布特點:不平衡 (圖14)。(1)大洲之間的差異讀圖思考1比較各大洲和地區(qū)人口數量增長的差異。點撥:亞洲人口數量最多,非洲人口增長最快。2任意選擇兩個大洲或地區(qū),從人們的生育觀念、生活質量、經濟發(fā)展水平等方面分析形成這些差異的主要原因。點撥:此部分可以在課前讓學生查閱各種資料,在上課時由學生分析說明。具體略(2)國家之間的差異增長速度原因分析今后幾十年人口數量預計舉例備注發(fā)達國家緩慢比較穩(wěn)定,一些國家的人口數量還會逐漸減少俄羅斯、德國和日本在世界每年新增人口中,發(fā)展中國家占到了80以上,其中印度、中國、巴基斯坦、尼日利亞、孟加拉國、印度尼西亞等國就占了每年世界新增人口的一半。發(fā)展中國家很快政治上的獨立,民族經濟的發(fā)展,醫(yī)療衛(wèi)生事業(yè)的進步,人口死亡率下降人口增長開始趨于緩慢(由于很多國家實行控制人口的措施)中國、印度4、人口政策(圖15)此部分可以采取由學生閱讀學生討論(圖下的思考題)學生回答教師總結的程序進行讀圖思考為實現人口與環(huán)境、社會經濟協調發(fā)展的共同目標,各國或各地區(qū)能否采取相同的人口政策及措施?為什么?點撥:不能 可以從各國的國情不同,人們的生育觀念、經濟發(fā)展水平不同等方面分析閱讀此部分可以根據具體情況作為課下閱讀處理通過學生閱讀讓學生認識到i當今世界人口的增長及其發(fā)展趨勢與人口大國的人口自然增長密切相關。ii由于人口大國中人口基數太大,造成雖然多數國家的人口自然增長率已經逐步降低,但人口數量仍在較快增長,并左右著當今以及未來世界人口增長的趨勢。iii發(fā)展中國家的人口大國采取適宜本國實際情況的人口政策,合理控制人口的自然增長率勢在必行。二、人口增長模式及其轉變1、構成指標: 出生率 死亡率 自然增長率2、人口增長模式的類型(1)劃分依據:依據不同歷史階段人口的出生率、死亡率和自然增長率(2)劃分:原始型、傳統(tǒng)型和現代型三種類型(圖16)讀圖思考分析人口的出生率、死亡率和自然增長率之間的相互關系,描述原始型、傳統(tǒng)型和現代型三種人口增長模式的基本特征。此部分可以采取由學生分組討論(圖下的思考題)學生回答教師歸納總結的程序進行 特點人口增長模式出生率死亡率自然增長率所處歷史階段原始型高高課本、報刊雜志中的成語、名言警句等俯首皆是,但學生寫作文運用到文章中的甚少,即使運用也很難做到恰如其分。為什么?還是沒有徹底“記死”的緣故。要解決這個問題,方法很簡單,每天花3-5分鐘左右的時間記一條成語、一則名言警句即可??梢詫懺诤蠛诎宓摹胺e累專欄”上每日一換,可以在每天課前的3分鐘讓學生輪流講解,也可讓學生個人搜集,每天往筆記本上抄寫,教師定期檢查等等。這樣,一年就可記300多條成語、300多則名言警句,日積月累,終究會成為一筆不小的財富。這些成語典故“貯藏”在學生腦中,自然會出口成章,寫作時便會隨心所欲地“提取”出來,使文章增色添輝。低原始社會時期傳統(tǒng)型高低高農業(yè)社會、產業(yè)革命時期現代型低低低現代社會時期(3)人口增長模式的地區(qū)差異及原因分析原因:在工業(yè)革命以后,由于不同國家、地區(qū)的工業(yè)化進程和社會經濟發(fā)展差異的擴大,世界人口增長模式的地區(qū)差異也隨之擴大。尤其在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以后,世界人口增長模式的地區(qū)差異更加明顯地區(qū)差異:(讓學生結合教材和歷史上所學知識從分析發(fā)達國家與發(fā)展中國家人口增長模式有什么不同?發(fā)達國家之間有什么不同?發(fā)展中國家之間又有什么不同?)地區(qū)代表地區(qū)人口增長模式備注發(fā)達國家歐洲和北美現代型20世紀50年代后,發(fā)達國家的人口出生率不斷降低,到70年代中期,以歐洲和北美為代表的發(fā)達地區(qū)的人口自然增長率平均不足1,人口增長模式已進入現代型。死記硬背是一種傳統(tǒng)的教學方式,在我國有悠久的歷史。但隨著素質教育的開展,死記硬背被作為一種僵化的、阻礙學生能力發(fā)展的教學方式,漸漸為人們所摒棄;而另一方面,老師們又為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煞費苦心。其實,只要應用得當,“死記硬背”與提高學生素質并不矛盾。相反,它恰是提高學生語文水平的重要前提和基礎。發(fā)展中國家亞非拉由傳統(tǒng)型向現代型的轉變教師范讀的是閱讀教學中不可缺少的部分,我常采用范讀,讓幼兒學習、模仿。如領讀,我讀一句,讓幼兒讀一句,邊讀邊記;第二通讀,我大聲讀,我大聲讀,幼兒小聲讀,邊學邊仿;第三賞讀,我借用錄好配朗讀磁帶,一邊放錄音,一邊幼兒反復傾聽,在反復傾聽中體驗、品味。大多數發(fā)展中國家的人口死亡率已降至與發(fā)達國家相當的水平,但人口的出生率仍較高整個世界講由傳統(tǒng)型轉向現代型的過渡階段課本、報刊雜志中的成語、名言警句等俯首皆是,但學生寫作文運用到文章中的甚少,即使運用也很難做到恰如其分。為什么?還是沒有徹底“記死”的緣故。要解決這個問題,方法很簡單,每天花3-5分鐘左右的時間記一條成語、一則名言警句即可。可以寫在后黑板的“積累專欄”上每日一換,可以在每天課前的3分鐘讓學生輪流講解,也可讓學生個人搜集,每天往筆記本上抄寫,教師定期檢查等等。這樣,一年就可記300多條成語、300多則名言警句,日積月累,終究會成為一筆不小的財富。這些成語典故“貯藏”在學生腦中,自然會出口成章,寫作時便會隨心所欲地“提取”出來,使文章增色添輝。由于發(fā)展中國家的人口占世界人口的絕大多數(4)人口增長模式的類型的轉變過程:原始型傳統(tǒng)型現代型逐步過渡。(疑問解答:在人們看來,社會經濟越發(fā)達,死亡率應該越低,但表1.2中的數據卻顯示出相反的結果,發(fā)達國家的死亡率高于發(fā)展中國家。這是為什么呢?)主要是因為年齡結構原因造成??梢赃M一步有數據來驗證。假定有兩個總數相同的人口,各自的年齡結構與分年齡組死亡率見下表:年齡014歲1559歲60歲及以上總計甲人口數2005502501000死亡率0.50.620.93乙人口數350600501000死亡率0.82.20.70.81由上表看出,分年齡組死亡率甲人口小于乙人口,說明實際上甲人口的死亡率比乙人口小,但計算出的總人口甲死亡率卻大于乙人口。這就是人口年齡結構作用的結果,主要是因為甲人口的老年人比較多,老年人的死亡率一般較高。三、我國的人口政策及人口增長模式人口政策: 計劃生育人口增長模式: 從傳統(tǒng)型向現代型轉變案例1通過這個案例,使學生明確如下問題:1人口增長模式轉變的代表性例子芬蘭(從18世紀80年代到20世紀70年代的變化情況分析)2、了解芬蘭人口增長模式的轉變的原因。(1)前工業(yè)化時期原始型18世紀中期,芬蘭在普通農民中實行土地私有制,自由建立小農場,這使農業(yè)經濟得到了較快的發(fā)展。那時勞動力需要量大,人口出生率高,但是由于生存環(huán)境較惡劣,人口死亡率也高。(2)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之前傳統(tǒng)型工業(yè)化開始后,芬蘭人口的死亡率有了明顯的下降。18251830年期間,死亡率下降至24,出生率仍在38的水平上,使得人口增長速度加快,年平均自然增長率達14,人口增長以高出生率、低死亡率和高自然增長率為特征。(3)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以后現代型由于制造業(yè)的發(fā)展,至1960年產業(yè)工人約發(fā)展到了人口的30。隨著工業(yè)化的發(fā)展,以及開墾新土地受到了限制,芬蘭南部的很多小居民點擴大,人口集中。工業(yè)化導致了城市化(1960年城市人口占總人口的60),從而使城市生活方式普遍得到認同。伴隨社會經濟、文化教育的發(fā)展,芬蘭婦女地位得到提高,傳統(tǒng)的生育觀念得到較大改變,加之社會福利提高,避孕節(jié)育措施的日益普及,使得生育率大大下降。20世紀70年代以后,芬蘭的人口出生率、死亡率和自然增長率不斷降低,人口增長模式開始進入現代型。培養(yǎng)學生如下能力綜合分析實際問題的能力,閱讀資料收集信息的能力?!菊n堂小結】本課主要講述了:人口增長模式是人口發(fā)展的基礎。在不同的不同歷史階段,社會生產力發(fā)展水平不同,人口增長模式不同。由于生產力發(fā)展水平不同,社會、經濟、文化及環(huán)境等的差異,因而不同國家或地區(qū)的增長模式類型轉變并不具有同步性?!景鍟O計】11 人口的數量變化一、人口的自然增長1、決定因素:出生率 死亡率2、人口自然增長的時間變化特點(1)總趨勢:不斷增長(2)不同的歷史時期,人口數量增長的特點不同3、世界人口的增長的地區(qū)分布特點:不平衡(1)大洲之間的差異(2)國家之間的差異4、人口政策二、人口增長模式及其轉變1、構成指標: 出生率 死亡率 自然增長率2、人口增長模式的類型(1)劃分依據(2)劃分:原始型、傳統(tǒng)型和現代型(3)人口增長模式的地區(qū)差異及原因分析三、我國的人口政策及人口增長模式【作業(yè)設計】1“原始型 ”人口增長模式的特點為( )A出生率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2025年物理學科的基本概念試題及答案
- 2025年數字營銷行業(yè)知識考試試題及答案
- 南京科技職業(yè)學院《陶瓷裝飾》2023-2024學年第一學期期末試卷
- 2025年中小學語文試卷及答案
- 江城哈尼族彝族自治縣2024-2025學年數學三下期末綜合測試試題含解析
- 蘇州科技大學天平學院《電工》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遼寧工程技術大學《市政工程預算》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線上直播平臺主播權益保障合作協議
- 婚前個人信息安全與資產分配協議
- 網絡直播平臺與健身教練合作合同
- 公司實際控股人協議書
- 吊裝安全事故經驗分享
- 研究生干細胞培訓課件
- 科學研究與方法論PPT課件講義
- 土建生態(tài)環(huán)保和綠色施工環(huán)境管理培訓ppt
- 二年級上冊科學課件太陽的位置和方向
- GB/T 27930-2023非車載傳導式充電機與電動汽車之間的數字通信協議
- 電力工程項目管理手冊
- 蘇州介紹PPT(蘇州簡介經典版)
- 華為公司質量管理手冊
- 六宮格數獨-中級-題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