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閱讀5頁,還剩3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2019屆高三歷史上學期第一次月考試題(復讀班)考試范圍:所學范圍 考試時間: xx9月28日一、選擇題(本大題共25小題,每小題2分,共計50分。在每小題列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最符合題目要求的)1公元前7世紀,齊晉兩國均以“尊王攘夷”為旗號興兵起事。齊桓公北擊戎狄,援救燕國,助邢、衛(wèi)復國;晉文公興兵勤王,護遭狄人驅逐的周襄王還都復位,繼而滅掉潞、甲氏等狄人小國。這些行為A加快華夏共同體的融合發(fā)展 B屬于周初分封國間的爭權奪利C導致各地戰(zhàn)火不斷生靈涂炭 D說明宗法分封制已經徹底瓦解2漢代田莊主在地方擁有相當大的社會勢力,出現(xiàn)了“關東富人益眾,多規(guī)良田,役使貧民”的局面,時人有“寧負兩千石,無負豪大家”之說。這反映出當時A重農抑商政策未能實行 B政治實力與經濟實力開始重合C豪強大族操控國家政權 D抑制豪強成為社會發(fā)展之必須3在糊名制出現(xiàn)之前的唐代科舉考試中,出現(xiàn)過一種“倒歧視”的現(xiàn)象許多高官子弟不以門蔭入仕,而是去參加進士考試。這種現(xiàn)象本質上說明了A士族門第不再有吸引力 B科舉制的地位日益穩(wěn)固C科舉制亟待進一步完善 D社會輿論決定士族選擇4德摩斯梯尼(公元前384-前322年)發(fā)現(xiàn)有叛國嫌疑的安提豐躲藏在某地,就將之帶回公民大會受審,但是埃斯基涅斯對德摩斯梯尼的行為提出了抗議,認為他未得授權就私闖民宅抓人是違法的,結果公民大會就地釋放了安提豐。當然雅典人不會真的放過他,戰(zhàn)神山議事會出面把他逮捕,送到公民大會審判后處死。這說明了A雅典人相當注重法律程序 B審判程序缺乏公正性C制定法律的權力掌握在議事會手 D審判程序保障了所有人的權益5漢武帝時期的鹽鐵專賣政策在東漢初期一度廢止,從南宋到明清,主持鹽鐵專賣政策的桑弘羊等人在道德上徹底名聲掃地,但其政策思想被悄然繼承。這一現(xiàn)象反映的實質問題是A重農抑商政策與商業(yè)環(huán)境寬松的矛盾B商品經濟的發(fā)展對自然經濟的沖擊C儒家經濟理念與政府經濟集權的矛盾D君主專制中央集權制度進一步強化6羅馬十二銅表法的頒布對貴族來說無疑是一次沉重的打擊,但平民與貴族的矛盾并沒有因此而消除,兩者之間斗爭并沒有因此而終止。這法律的頒布A推動了羅馬立法工作的開展 B加速了羅馬奴隸制的瓦解C推動了羅馬帝國的經濟發(fā)展 D廢除了羅馬的債務奴隸制7.著名史學家黃仁宇在中國大歷史中談及西周的政治制度時曾指出:“每個諸候的疆域內、必有宗廟,它成為地區(qū)上神圣之殿宇,其始祖被全疆域人眾供奉,保持著一種準親屬的關系。在領域內不僅公侯伯子男的名位世襲,即主持國政的卿大夫也由指定的世系所把持?!秉S仁宇此觀點的主旨是A. 宗法制是以血緣關系為紐帶的制度 B. 分封制有利于擴大疆域,加強統(tǒng)治C. 分封制和宗法制是緊密結合的整體 D. 分封制易造成地方坐大,形成割據8、下列孔子的名言,對當今中國構建和諧人際關系具有啟迪作用的是A.“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 B.“非攻、兼愛”C.“發(fā)憤忘食,樂以忘憂,不知老之將至” D.“白沙在涅,與之俱黑”9尊天、法祖,尚人文、重史乘,構成中華原創(chuàng)性典籍文化的主動脈,顯示中國式意識形態(tài)的主要特征。這強調的核心思想是A. 傳承古制、重史傳統(tǒng) B. 尊重自然、恪守古訓C. 神化王權、天人合一 D. 人文關懷、以史為鑒10.宋太祖想任命趙普為相,但在頒發(fā)任命詔書時碰到了程序上的麻煩,詔書必須有宰相的副署才能生效。而當時宰相已辭職,宋太祖想代替宰相在詔書上副署,趙普卻說“此有司職耳,非帝王事也”。此事反映了A. 宋初皇權被相權基本架空 B. 宋代皇權受到極大的削弱C. 宰相與君主間存在尖銳矛盾 D. 官僚政治傳統(tǒng)影響君主行為11明代中葉,“賦稅之法,密于田土而疏于戶口,故土無不科之稅,而冊多不占之丁”。光緒年間,“熙攘往來,編審(人丁調查和登記制度)不行,版圖之籍亦莫可得而稽矣”。上述材料反映出明中葉到光緒時期A. 農民人身依附關系加強 B. 土地稅始終高于工商稅C.農民的流動性逐步加強 D. 統(tǒng)治危機加劇民族危機12.對下表解讀正確的是下表中國歷代官民比例表朝代西漢東漢唐元明清比例1:79451:74641:29271:26131:22991:911A. 國家機構日益膨脹 B. 階級矛盾日趨尖銳C. 行政效率不斷下降 D. 冗官問題由來已久13、韓非是戰(zhàn)國末期法家的集大成者,“言無二貴,法不兩適”是他的座右銘。對此理解錯誤的是A.他主張君主專制獨裁 B.他認為國家的法令不能同時迎合公私雙方C.他認為一切人應服從法律 D.他認為君主的意見高于法令14中國古代農民對市場交易的參與,更多的是“剝削推動的商品化”和“生存推動的商品化”,以謀利為目的出售剩余產品的商業(yè)活動并不占主導。據此可知,中國古代A. 小農經濟占據著社會主導地位 B. 古代農民制缺乏商業(yè)致富意識C. 商品經濟受制于社會主流體制 D. 工商食官限制了商品經濟發(fā)展15乾隆時期,北京百姓“所好唯秦聲、羅、弋,厭聽吳騷,聞歌昆曲,輒哄然散去”。 這說明A. 文字獄造成文藝界百花凋零 B. 昆曲曲高和寡日益脫離群眾C. 秦聲、羅、弋藝術價值更高 D. 北京百姓藝術欣賞品味較低16.在已發(fā)掘的西周早期高等級墓葬群中,隨葬的戈、矛、劍等青銅兵器大多出現(xiàn)不同程度的毀壞,有的變形,有的殘缺,更多的是被折斷為兩截。對這種現(xiàn)象的合理解釋是A. 社會崇尚節(jié)儉 B. 葬俗遵循周禮 C. 冶鑄技藝落后 D. 歷代盜擾嚴重17.宋代科舉錄取人數(shù)比唐代大幅度增加,且經三級考試通過后,不需再試于吏部即可直接授官。這表明宋代A. 科舉取士有失嚴謹 B. 專制皇權有所弱化C. 六部職權相對削弱 D. 官僚制度活力增強18.民國初期,政府開始在縣下增設區(qū)級政區(qū)。除行政機關外,傳統(tǒng)的鄉(xiāng)族和工會、民團、黨派等新式社團也參與管理。這表明A. 基層治理主體多元化 B. 中央集權開始瓦解C. 新式社團掌控區(qū)級政務 D. 政黨政治初顯雛形19.西漢文景時期,糧食增產,糧價極低,國家收取的實物田租很少,甚至免除,但百姓必須把糧食換成錢幣,繳納較高稅額的人頭稅。富商大賈趁機操縱物價,放高利貸;加劇了土地兼并、農戶流亡。這反映出當時 A.重奪抑商政策未能實行 B.自耕農經濟發(fā)展受阻C.糧價低抑制了生產熱情 D.富商大賈操縱稅收 20.1688年,英國發(fā)生“光榮革命”、確立資產階級和新貴族的聯(lián)合專政。有人將辛亥革命稱為中國式的“先榮弟命,這主要是基于 A.學習了英國的先進經驗 B.建立了共和制度 C.各方相互妥協(xié)實現(xiàn)和平 D.結束了君主制度21.有關抗日戰(zhàn)爭的起始及持續(xù)時間的爭議頗多:除八年、十四年外,還有四年、十年等。xx 年,“十四年抗戰(zhàn)”概念取代以往的“八年抗戰(zhàn)”說在全國中小學課程教材中落實。 下列說法最為可能的是A此學術爭論就此蓋棺定論 B“十四年抗戰(zhàn)”重在肯定國民黨的抗戰(zhàn)貢獻 C主流認識往往最具科學性 D“十四年抗戰(zhàn)”認識到局部抗戰(zhàn)的重要意義22.第二次鴉片戰(zhàn)爭后,晚清官員出洋學習發(fā)端,但常被誣為賣國;甲午中日戰(zhàn)爭后,清政府開始主動派出官員;20世紀初,清政府頒布了獎勵職官游學游歷的章程,發(fā)起四次集中派遣行動。這一歷程A. 反映了清政府天朝上國觀念的逐步動搖 B. 表明了清政府逐步淪為“洋人的朝廷”C. 為清末新政的成功創(chuàng)造了有利環(huán)境 D. 標志著清政府“中體西用”思想的松動231936年,歷史學家范文瀾以通俗的語言寫成大丈夫一書,以“道德與事業(yè)并重,而著重點更在道德”的標準,選取了從西漢到明代的25位具有崇高民族氣節(jié),勇于為國捐軀的大英雄,并“希望每個讀者也都學做大丈夫”。這表明A道德標準有助于理清歷史人物的功與過B史家應適應時代需要不斷調整歷史解釋C呼應世俗趣味的歷史寫作才能體現(xiàn)其價值D史家對敘事對象的選擇彰顯了其價值取向2420世紀末,反全球化反精英主義的“民粹主義”再次掀起高潮,并在許多西方發(fā)達國家成為影響政治活動的重要力量。這反映了A精英主義嚴重阻礙民主政治的發(fā)展 B西方社會普遍反對全球化的心理C全球化加劇了西方社會階層的分化 D西方發(fā)達國家公民意識開始覺醒25改革開放以來,中國社會主流價值觀發(fā)生明顯變化,一元價值觀與多元價值觀,整體價值觀與個體價值觀、理想價值觀與世俗價值觀、精神價值觀和物質價值觀各自形成了一種張力關系。發(fā)生這些變化的主要原因是A社會結構的變遷和經濟結構的轉軌 B改革開放后文化開放和文化碰撞C人民主體意識的覺醒 D社會主義運動遭遇挫折第卷(非選擇題 共50分)二、非選擇題(第26題14分,第27題12分,第28題11分,第29題13分,共50分)26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4分)材料一 : 貞觀十一年(637年)唐太宗李世民頒發(fā)了唐律儀制令,其中一條規(guī)定:“凡行路巷街。賤避貴,少避老,輕避重,去避來?!焙髞硪罁@些原則衍生出一些具體條款:“不得在街市走馬”、“不得在人眾中走馬”的規(guī)定,后世演化成為“限速”和“人車分流”等現(xiàn)代交通規(guī)定;“以船載客,需事先訂價,不得超載”的規(guī)定,在現(xiàn)代演化成為“禁止超載”的規(guī)定;“不得在中流索價”的規(guī)定,演化成為保護乘客交易安全的現(xiàn)代條款。此外,唐代對交通違法的處理十分嚴厲,唐律雜律中亦載:“諸違令者,笞五十,別式減一等?!庇纱丝梢?,在唐代,我國的交通管理立法原則已經和現(xiàn)今相差無幾。材料二 : 羅馬帝國的道路多為軍備所設置,騎士們上馬首先要從左側進行,左側路基會稍高些便于上馬,所以演變成為騎士“靠左走”。羅馬帝國對外擴張將“靠左走”的“交通規(guī)則”帶到了整個歐洲。在1300年,羅馬教皇卜尼法八世宣稱“條條大路通羅馬”,同時他還規(guī)定,來羅馬朝圣者需要靠左側行走。歐洲的貴族仍大多保持靠左行走的習慣,而農民在趕車揮鞭之時,坐在左邊更順手些,所以更多地選擇從下面行駛。歐洲在18世紀中期以前沒有明確的交通法律,主要依靠的是歐洲各國的習慣。以上材料摘編自道路交通規(guī)則起源(1)根據材料一、二并結合所學知識,概括中西方交通法規(guī)的特點。(6分)(2)根據材料一、二并結合所學知識,分析造成中西方交通法規(guī)特點不同的原因。(8分)27閱讀材料,回答問題。(12分)材料一: 西漢建立后,為防御匈奴,控制關東和江南地區(qū),定都長安,進行大規(guī)模的都城營建,將天下豪族遷往關中,并募民居之,總數(shù)達到200萬以上;同時重視技術推廣和水利興修,晉西南乃至內蒙等地得到充分墾辟,森林、草地大面積消失了,代之的是農牧業(yè)區(qū)。人口與環(huán)境的關系日益緊張,至漢末王莽擅權,對內舉措乖張,對外重開邊釁,社會動蕩,失去水利灌溉的農墾區(qū)逐步沙化唐代也類似于西漢,唐前期在關中地區(qū)廣修渠道,開荒耕種,到玄宗天寶年間,黃土高原人口已達1015萬。然安史之亂關中遭叛軍蹂躪,國內藩鎮(zhèn)軍閥叛服不常,境外吐蕃等民族時相攻擊使得高原生態(tài)環(huán)境遭到破壞,導致水土流失,“黃河”也正式作為專名見之于史籍。在唐以后一千余年中,由于后繼王朝持續(xù)放任貧民濫伐濫墾,加以戰(zhàn)亂的破壞,終于使得黃土高原淪為生態(tài)環(huán)境惡劣,低產貧困的地區(qū)。 摘編自朱士光漢唐長安城興衰對黃土高原地區(qū)社會經濟環(huán)境的影響材料二 : 從19世紀后期開始,西北地區(qū)連續(xù)遭受一系列天災人禍。尤其19281930年大旱災及戰(zhàn)亂,使得關中地區(qū)的流亡人口占到災前50%左右,總耕地面積荒棄了2/3。經濟結構也隨著生態(tài)環(huán)境的巨變而發(fā)生重大改變,災荒使農民變得一無所有,貧困家庭都廉價變賣產業(yè)以茍延性命,以土地為典押的賃貸方式在災區(qū)普遍流行。農民競相廉價典押或者出賣土地,“災荒前后的地權,往往轉移甚劇,至災后很多土地集中于地主之手”,自耕農比例由此前的80%下降到災后的不足50%o整個農村階級關系在很大程度上就是地主和農民圍繞著土地展開激烈的斗爭,而新民主主義革命的一個重要任務就是剝奪地主多余的土地析產分居而形成的小家庭制在關中開始盛行起來,到1937年關中地區(qū)平均每一農戶家庭人數(shù)比1927年要少1.16人,這種小家庭制又沖擊傳統(tǒng)的宗法社會和集體村社的限制。 根據鄭磊民國時期關中地區(qū)生態(tài)環(huán)境與社會經濟結構變遷(1)根據材料一并結合所學知識,概括指出漢唐定都長安的原因,簡要分析其影響(6分)(2)根據材料二并結合所學知識,說明民國時期西北地區(qū)生態(tài)環(huán)境的變化對關中地區(qū)產生的社會影響。(6分)28(11分)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 在西周,國指的是天子賜給諸侯的封地;到春秋戰(zhàn)國時代,國指的群雄爭霸的列國;秦始皇統(tǒng)一天下之后,國乃是以皇權為核心的王朝。但到了近代,近代中國的啟蒙知識分子普遍認為古代中國只知家族,不知國家,缺乏近代意義上的民族國家意識。為了建立近代國家,首先必須“去家化”,批判家族主義,將國家從宗法倫理中剝離,使其獲得獨立性。到五四時代,家族譜普遍被視為專制主義之淵藪,要建立民主共和,就必須首先打倒宗法家族,儒家的三綱思想成為首當其沖的目標。許紀霖家國天下現(xiàn)代中國的個人、國家與世界認同 從表中提取相互關聯(lián)的歷史信息,自擬論題,并結合所學知識解讀“國家”的概念。(要求: 寫明論題,古今關聯(lián),史論結合。)29(13分)明清時期中國的經濟和思想呈現(xiàn)出新的氣象。閱讀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明代成化、弘治以后,“土人亦有精其業(yè)(綾綢)者,相沿成俗,于是,盛澤、黃溪四五十里間,居民盡逐綾綢之利,有力者雇人織挽,貧者皆自織”。吳江縣志風俗 據嚴中平研究,1580-1590年間,中國商人運往菲律賓馬尼拉的商品中,棉布僅次于生絲與綢緞,居于第二位。中國棉布還遠銷西班牙殖民地,印第安人和黑人都用中國貨而不用歐洲貨。嘉定縣、寶山縣出產的紫花布,尤其成為歐洲的暢銷貨。據樊樹志晚明大變局整理材料二:“有為佛而貨者,有為巫而貨者,有為倡優(yōu)而貨者,有為奇技淫巧而貨者,皆不切于民用,一概痛絕之,亦庶乎救弊之一端也。此古圣王崇本抑末之道。世儒不察,以工商為末,妄議抑之?!?【明】黃宗義明夷待訪錄(1)根據材料一并聯(lián)系所學知識,概括明代在紡織領域中日益凸顯出來的新氣象和政府實行的老政策。(6分)(2)有學者指出,明末儒學呈現(xiàn)“承古而萌新”的特點。閱讀材料二,結合所學知識,以黃宗羲的思想主張加以說明。(7分)歷 史 答 案一、選擇題(本大題共25小題,每小題2分,共計50分。在每小題列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最符合題目要求的)題號123456789答案ADBACACAA題號101112131415161718答案DCACCBBDA題號19202122232425答案BCDADCA二、非選擇題(第26題14分,第27題12分,第28題11分,第29題13分,共50分)26(14分)答案(1)特點:(6分)中國:禮讓為先;尊卑有序(等級秩序森嚴;封建禮教色彩濃厚);懲罰措施嚴厲。西方:與軍事斗爭有關;以習慣為主;等級差別明顯。(2)原因:(8分)中國:唐代國家統(tǒng)一,經濟繁榮,人口增加;傳統(tǒng)儒家思想的影響。西方:羅馬以軍事立國,對外戰(zhàn)爭頻繁;宗教盛行,教會地位高;受傳統(tǒng)習慣影響。27(12分)答案:(1)原因:西安山環(huán)水繞,戰(zhàn)略地位(地理條件)優(yōu)越;關中地區(qū)交通方便,經濟發(fā)達;對內控制關東和江南,有效制服割據勢力;對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行政法學方向的研究機會及試題及答案
- 近距離接觸火災應急預案(3篇)
- 高考數(shù)形結合試題及答案
- 計算機軟件水平試卷分析及答案
- 民房火災撲救坍塌應急預案(3篇)
- 行政法對權力制衡的影響試題與答案
- 車輛火災應急預案制度(3篇)
- 行政管理試題示例與答案
- 2025年跨平臺開發(fā)的實踐與展望試題及答案
- 燃氣泄漏飯店火災應急預案(3篇)
- 室間質評記錄表
- SG-T048-結構吊裝施工記錄
- 溫嶺市國有企業(yè)招聘考試真題2022
- 神木縣四門溝煤礦礦山地質環(huán)境保護與土地復墾方案
- 2023年廣西三類人員B證繼續(xù)教育網絡學習試題及答案分DOC
- 人教版七年級上生命的思考珍視生命微課
- 數(shù)學手冊(高清版)
- 《安井食品采購成本管理問題研究【開題報告+文獻綜述+正文】》17000字
- 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2022)測試題帶答案(20套)
- 招聘與配置課程心得體會5篇
- 東芝電梯緊急救出操作指南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