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公開與權利保障[權威資料]_第1頁](http://file.renrendoc.com/FileRoot1/2014-9/24/1f83136e-19d4-4bd9-8f1c-6c1514edb907/1f83136e-19d4-4bd9-8f1c-6c1514edb9071.gif)
![信息公開與權利保障[權威資料]_第2頁](http://file.renrendoc.com/FileRoot1/2014-9/24/1f83136e-19d4-4bd9-8f1c-6c1514edb907/1f83136e-19d4-4bd9-8f1c-6c1514edb9072.gif)
![信息公開與權利保障[權威資料]_第3頁](http://file.renrendoc.com/FileRoot1/2014-9/24/1f83136e-19d4-4bd9-8f1c-6c1514edb907/1f83136e-19d4-4bd9-8f1c-6c1514edb9073.gif)
![信息公開與權利保障[權威資料]_第4頁](http://file.renrendoc.com/FileRoot1/2014-9/24/1f83136e-19d4-4bd9-8f1c-6c1514edb907/1f83136e-19d4-4bd9-8f1c-6c1514edb9074.gif)
已閱讀5頁,還剩2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信息公開與權利保障 本文檔格式為 WORD,感謝你的閱讀。 摘 要:公權力是與私權利相對應的法律概念,兩者相互對立、此消彼長。尊重與保障人權是我們當今社會的主題。行政權是公權力的主要部分,更應受到監(jiān)督與制約,信息公開即為路徑之一。信息公開可以滿足公民的知情權、參政權與監(jiān)督權等。為了實現(xiàn)法制與法治,我們應借鑒西方發(fā)達國家的經(jīng)驗為信息公開立法,確保公民權利的實現(xiàn)。 關鍵詞:信息公開; 權利保障; 行政法治 作者簡介:牛朝暉,女,山東 大學繼續(xù)教育學院助理研究員。 D63 A doi: 10.3969/j.issn.1672-3309( x) .2013.02.51 1672-3309( 2013) 02-129-03 2013 年 1 月 1 日,修訂后的刑事訴訟法等諸多法律開始實施,標志著我國對公民權利的保障又邁出了實質性的一步,是對我國憲法規(guī)定的 “ 尊重和保障人權 ” 的重要體現(xiàn)。權利是與義務相對等的法學范疇,履行多少義務就享受多少權利。沒有不盡義務的權利,也沒有不享受權利的義務。與人作為人應當享有的最基本權利的人權相比,權利的范圍更寬泛 一些。權利分為應然的權利、法定的權利及實然的權利三類。應然的權利成為法定的權利要通過法律來實現(xiàn),那么法定的權利要變成實然的權利則需要制定相應的制度與措施。由法定權利變成實然權利,主要通過設定制度、實現(xiàn)義務、制約權力、協(xié)調權利四種方式 。這里我們僅從權力制約角度研究權利保障問題。 一、權利保障的法律實踐 行政權作為一項公權力,觸及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關乎國計民生,它的合法運行就成為至關重要的問題。根據(jù)孟德斯鳩的權力理論,公權力都必須加以制約以保證其依法行使,行政公開制度即是制約權力的方式之 一。在以人為本、創(chuàng)建和諧社會的今天,國家更是出臺了一系列法律法規(guī)及政策來保障公民權利,防止權利受到非法侵害,無不體現(xiàn)出人性化關懷及對權利的關照。 (一) 2003 年司法人性化 2003 年 6 月 20 日,國務院總理溫家寶簽署國務院第381 號令,公布施行城市生活無著的流浪乞討人員救助管理辦法。辦法將 “ 收容 ” 變 “ 救助 ” ,標志著我國對城市流浪乞討人員救助工作機制的進一步完善。 2003 年 6 月 28日,第十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三次會議審議通過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居民身份證法,新法更加突出 強調對公民身份信息的保護和對公民權利的尊重,頗具人文關懷色彩。 2003 年 10 月 28 日,第十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五次會議通過中華人民共和國道路交通安全法,其中輕微交通事故可以私了、高速飆車將受重罰、肇事逃逸終生不得開車、驗車無須停車泊位等規(guī)定。 “ 撞了白撞 ” 被否定,體現(xiàn)了對生命的關愛和尊重。這部法律也標志著我國道路交通事業(yè)全面走向法治時代。 (二) 2004 年人權入憲 2004 年 3 月十屆全國人大二次會議通過的憲法修正案,將人權寫入憲法具有劃時代的意義,標志著我國對人權的保障上升 到憲法層面,人權從此成為憲法性權利。作為人權主要內容之一的財產(chǎn)權更是受到了特別的強調: “ 公民的合法的私有財產(chǎn)不受侵犯 ” 。實行民主與法治是以保障人權為前提和基礎的,基本的人權如果得不到保障,何以談民主與法治?將人權寫入憲法,說明我們國家對人權的認識提高到了一個新的水平,必將加快我國民主法治建設進程。 (三) 2005 年違憲審查 回顧 2005 年,我國司法領域的透明度空前提高,佘祥林 “ 夫妻 ” 案,聶樹斌 “ 強奸殺人 ” 案,胥敬祥 “ 搶劫 ”案,等等,冤案一次次被揭底曝光,司法領域的人權保護受到空前關注。 最主要的是,最高人民法院制定了一系列制度與措施來進一步保障公民的權利。如死刑核準權收歸最高院,在原有程序上多把一道關,作到程序上更加公正,也必然帶來實體上的更加公正。而且由于復核權的上收,一審二審法院對死刑案件也會辦的更慎重。死刑二審案將開庭審理;最高檢擬介入死刑復核;人民陪審員上崗;再審啟動權交給當事人;死刑犯執(zhí)行前有權見親屬;你將有權保持沉默;警察不得夜間搜查;監(jiān)聽嫌犯電話要審批;審訊要有律師在場,等等,以上制度與措施無論從程序上還是實體上都加強了對人權的保護。 (四) 2007 年通過物權法 2007 年 3 月十屆全國人大五次會議通過了討論十三年之久的物權法,它的通過是憲法保障人權之財產(chǎn)權的具體落實,體現(xiàn)了憲法精神及對不同物權主體的平等保護,較之國家與集體來講,實際上更是強調了對公民個人合法財產(chǎn)的法律保護,更加利于激發(fā)民眾的創(chuàng)造性和積極性,對于推進經(jīng)濟改革和建設法治國家及和諧社會具有重大意義,也標志著社會主義市場經(jīng)濟進一步完善,向政治文明邁出了重要的一步。此外, 2007 年 3 月公安部出臺了一項規(guī)定,拘留所與看守所予以 “ 剝離 ” 、徹底分家,解決被拘留人與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混關混管的問題,這 一舉措也是為了更好地保障被拘留人的權益,體現(xiàn)了更人性化的一面。 (五)刑訴法修訂 2012 年 3 月 14 日,十一屆全國人大五次會議通過了關于修改刑事訴訟法的決定,將 “ 尊重和保障人權 ” 正式寫入修訂后的刑訴法,這是繼 2004 年人權寫入憲法, 2007 年物權法出臺之后中國人權事業(yè)發(fā)展的第三次飛躍,也是本次刑訴法修改最大的亮點。此次刑訴法修改內容涉及 100多處,修改內容總計超過原內容的 80%。新刑訴法規(guī)定嚴禁刑訊逼供和以威脅、引誘、欺騙以及其他非法方法收集證據(jù),不得強迫任何人證實自己有罪; 要求嫌犯被捕 24 小時內通知家屬;不強迫近親出庭作證,等等。 二、信息公開對權利的保護及實現(xiàn) 公權力與私權利互相制約,此消彼長,如何使兩者合理配置、實現(xiàn)對等是我們研究的課題。從我國的歷史發(fā)展及目前的現(xiàn)狀來看,需要壓縮行政權的空間以保障公民實現(xiàn)應有的權利。 行政公開從內容上來看,一般包括行政信息公開和行政行為公開,指政府行政管理法規(guī)、規(guī)章、政策以及行政管理部門作出的影響行政相對人權利義務、行為的標準、工作程序等,除依法需要保密不宜公開的事項外,都應依法公布。從公開形式來看,可通過多 渠道、多方式向社會公開。如,可通過報刊,建立專門的政府信息報向社會公開;通過網(wǎng)絡向社會公開,將政府各種信息上網(wǎng);定點公開,如設立政府信息公告欄;通過會議、信訪、咨詢等方式向社會公開。 從權力的來源來看,權力來源于公民的權利,關于權力的運行過程、結果等理應向公民公開,這是從法理的角度、形上層面來理解。從現(xiàn)實的角度看,行政公開主要滿足公民的知情權(又稱知悉權、得知權、了解權等),其次是參政議政權及監(jiān)督權等等。對于知情權,我國的法律中雖很少涉及,但在現(xiàn)實生活中人們并不陌生。對于知情權的定義國內外有不同的解釋 。臺灣學者將其定義為 “ 指情報資訊之收受者,對情報資訊之持有者要求提供其情報資訊之權利 ” 。這里的知情權不僅指對政府的權利,同時也包括了對傳播媒體的權利。在美國,知情權被稱為了解權,指個人或團體有權知悉并取得行政機關的檔案資料和其他信息。在日本,知情權被認為包括 “ 情報的領受權 ” 和 “ 情報公開請求權 ” ,前者為 “ 知的自由 ” ,后者為 “ 知的權利 ” 。在我國,知情權一般是指公民對自己感興趣的有新聞價值的事情廣泛了解的權利,等等。在法律中最早確定知情權的國家是瑞典。在 1766 年制定的出版自由法中,規(guī)定了為出版而閱覽公文書的 權利,被認為是現(xiàn)代情報公開制度之首例。其次為美國,建國初期即確立了人民主權的原則并初步確立了知情權的概念,但在法律中明確規(guī)定的是 1966 年通過的 “ 情報自由法 ” , 1974 年又通過了修正案。特別是 90 年代克林頓政府通過的 “ 電子情報自由法 ” ,解決了電子情報公開問題,從而形成了保障公民知情權的法律體系。關于我國的知情權只是可以從法律有關規(guī)定中推導出來,并無明確的規(guī)定。如憲法第二條第三款: “ 人民依照法律規(guī)定,通過各種途徑和形式管理國家事務、管理經(jīng)濟和文化事業(yè)、管理社會事務 ” 。第 27 條規(guī)定: “ 一切國家機關和國家工作人員 必須依靠人民的支持,經(jīng)常保持同人民的密切聯(lián)系,傾聽人民的意見和建議,接受人民的監(jiān)督,努力為人民服務 ” 。公民要參與管理、進行監(jiān)督,須有一個前提,就是對政府信息有所掌握,公民須先實現(xiàn)得知行政的權利。不管法律中對知情權是否有明確規(guī)定,在現(xiàn)代民主社會,知情權作為公民的一項基本權利是不可否認的。就此而言,為保障公民這項權利的實現(xiàn),行政公開是必須的、也是必然的。 三、完善信息公開制度,提高信息公開立法水平 信息公開制度是指法律、行政法規(guī)、規(guī)章授權行使職權的國家機關、企事業(yè)組織依法主動或依申請將除國家 機密、商業(yè)秘密及個人隱私以外的其它事項予以公開的制度。我國的信息公開制度較之民主國家還有一定的差距,需要不斷地發(fā)展和完善。 (一)進一步擴大信息公開的主體范圍 從目前來看,信息公開的主體的范圍主要集中在各級行政機關,尤其是基層行政機關。單從行政主體的資格方面來講,行政主體除行政機關以外,還包括法律、行政法規(guī)和規(guī)章授權的行使國家行政權力的組織,如果從個人角度考慮,公開的主體還應該擴及到企業(yè)事業(yè)單位,如學校、醫(yī)院、博物館等等。特別是學校及醫(yī)院,經(jīng)常出現(xiàn)侵犯學校職工、學生及患者權益的案例。在當 前建設民主法治及和諧社會的大環(huán)境下,只要不涉及國家機密、商業(yè)秘密和個人隱私,都要向社會公開,充分滿足公眾的知情權、參議權及監(jiān)督權。 (二)進一步擴大信息公開的內容范圍 關于信息公開的內容范圍,主要談兩個問題。一是如何界定國家機密。在實踐中,很容易出現(xiàn)國家機密擴大化傾向。行政主體往往以國家機密為由拒絕向公眾公開信息,妨礙了公眾知情權等權利的滿足與實現(xiàn)。所以就這一問題我們應借鑒美國情報自由法的相關規(guī)定:行政機關在原則上應主動積極地向任何人公開行政機關所掌握的情報、信息資源;對非公開事項, 規(guī)定可行性的具體標準;就公開內容發(fā)生爭議,行政主體負有舉證責任,須向裁判機構提供不予公開的合法依據(jù)。二是公開的內容要及時和具體。我們時常看到有些行政機關的網(wǎng)站或公告欄等主要的公開渠道,公開的內容都是些原則性的東西,不具體細化且都過時陳舊,公眾了解不到最新的信息,也就是說公開的內容與當前的工作內容不能做到同步,給人一種擺樣子應付的感覺。所以說必須進一步擴大公開的內容,并且要全面、及時。 (三)完善立法,建立權益救濟制度,實現(xiàn)信息公開的法律化 根據(jù) “ 無法律則無權利 ” 、 “ 有權利則有救濟 ” 的原則 ,信息公開制度應當制定行之有效的救濟保障機制。當申請人的請求權遇到行政機關的不當否決時,或者是利害關系人認為申請人的請求構成了對自己的損害可能造成不利后果時,有權獲得法律救濟,可以向行政機關或者法院提起行政復議或行政訴訟。我國目前信息公開方面的文件是國務院2007 年 1 月 17 日公布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信息公開條例,屬于行政法規(guī)。對于人的基本權利的保障由法規(guī)來設定,顯然與人權的地位不相適應。我們可以參照先進國家的立法模式,制定信息公開法或是情報自由法等,用法律規(guī)制行政機關的行政行為,實現(xiàn)信息公開,保 障公民合法權利不受侵犯。 注釋: 劉海年、李林 .人權與憲政 M.北京:中國法制出版社, 1999: 162. 閱讀相關文檔 :人際溝通與禮儀教學中滲透 “ 心理素質 ” 教育的實踐 原因理論在債法中雙重構造 論股權出資風險的法律防范 我國國家財政預算超收現(xiàn)象研究 紅遼公司聯(lián)合庫存管理的設計與分析 淺談我國社區(qū)矯正之社會參與制度的完善 淺析人民幣升值以來我國貿易收支的變化趨勢 基于 DEA 模型的河南省產(chǎn)業(yè)集聚區(qū)投入產(chǎn)出效率分析 政府審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2025年江西省商品供銷合同模板
- 2025汽車租賃合同書樣本 汽車租賃合同撰寫范本
- 2025年合同之合同變更管理專員條款
- 2025年北京市租房合同范文
- 2025北京吉安斯科貿中心與北京市大發(fā)畜產(chǎn)公司土地轉讓合同
- 《財務分析框架》課件
- 基因疾病早期發(fā)現(xiàn)策略方案
- 2025新集小學門衛(wèi)用工勞動合同
- 《效率提升成本分析》課件
- 2025合同要求本工程項目主要材料試驗、測量、質檢儀器設備清單
- 人口社會學(第二版) 課件 第八章 婚姻家庭
- 露天礦山邊坡穩(wěn)定性分析與防治措施
- 農(nóng)產(chǎn)品質量安全農(nóng)產(chǎn)品質量安全風險分析
- 25題電控工程師崗位常見面試問題含HR問題考察點及參考回答
- 基于深度學習的文本生成技術
- 新人教版高中英語必修二課文原文及翻譯
- 家長要求學校換老師的申請書
- 生產(chǎn)異常報告單
- 腦梗死恢復期康復臨床路徑
- 函授小學教育畢業(yè)論文-函授小學教育畢業(yè)論文題目
- 小升初語文閱讀考點 專題六 寫景狀物類文章閱讀指導 課件 人教統(tǒng)編版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