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江蘇教師招聘考試:“中國近代音樂史”必知作曲家.doc_第1頁
2015年江蘇教師招聘考試:“中國近代音樂史”必知作曲家.doc_第2頁
2015年江蘇教師招聘考試:“中國近代音樂史”必知作曲家.doc_第3頁
2015年江蘇教師招聘考試:“中國近代音樂史”必知作曲家.doc_第4頁
2015年江蘇教師招聘考試:“中國近代音樂史”必知作曲家.doc_第5頁
免費預覽已結束,剩余1頁可下載查看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江蘇教師招聘考試網(wǎng)2015年江蘇教師招聘考試:“中國近代音樂史”必知作曲家江蘇教師考試網(wǎng):更多輔導簡章請關注:2015南京四城區(qū)教師招聘筆試輔導簡章蕭友梅(18841940)音樂教育家、作曲家。字雪鵬,號思鶴。廣東中山人。1901年去日本學習教育及鋼琴,并于1906年加入“同盟會”。 1927年在蔡元培等人的支持下在上海創(chuàng)辦中國第一所音樂院國立音樂院,是我國最早的一所體制較完備、規(guī)模較大和獨立設校的音樂機構,該院的建立標志 著我國音樂高等教育的開始。1929年奉命改為“國立音樂??茖W校”簡稱,國立音專,蕭任校長。他被譽為“中國近代音樂教育的宗師”。代表作品:歌曲問南飛之雁語(均是易韋齋詞)、“五四”紀念愛國歌卿云歌合唱歌曲春江花月夜管弦樂曲新霓裳羽衣舞大提琴曲秋思弦樂四重奏小夜曲(中國第一部重奏作品)著作:中西音樂的比較研究、中國歷代音樂沿革概略,編寫教材鋼琴教科書、和聲學、普通樂學等。趙元任(18921982)中國著名語言學家、作曲家。字宣仲,又字宜重,江蘇常州人。中國語言科學的創(chuàng)始人,被稱為“漢語言學之父”?!昂币姷耐ú拧?、“一個文藝復興式的智者”。清華“四大導師”:趙元任、梁啟超、王國維、陳寅恪。中國第一位女性院長楊步偉(趙元任之妻)代表作品:主要著作國語新詩韻、現(xiàn)代吳語的研究歌集新詩歌集、兒童節(jié)歌曲集、趙元任音樂作品全集歌曲勞動歌、老天爺、西洋鏡歌、賣布謠(劉大白詞)、教我如何不想他(劉半農(nóng)詞)合唱海韻合唱曲海韻海韻是合唱歌曲。女聲獨唱和混聲合唱、徐志摩詩,趙元任曲。作于1927年,收入1928年的新詩歌集。歌詞以優(yōu)美抒情又帶有感傷的筆調(diào), 寫一位渴望自由的少女,不愿回到家里,不怕大海風浪,暮色蒼茫中獨自在海灘徘徊、歌舞,最后被波濤吞沒。歌曲通過合唱、女高音獨唱和鋼琴伴奏,表現(xiàn)了作為 旁觀者的“詩翁”,女郎和大海三種不同形象,它們各以不同的主導主題作基礎,隨著情節(jié)的發(fā)展逐漸展開,較好地發(fā)揮了合唱的藝術效果。在旋律和聲等方面,作 者都作了有意義的“中國化”實驗,作品發(fā)表后,不少合唱團常在音樂會中演出,是我國早期的一部有代表性的大型合唱作品。 王光祈是中國現(xiàn)代音樂史上第一個在音樂學領域中努力進行探索的理論家。主要著作有中國音樂史東方民族之音樂東西樂制之研究等。通過這些論著, 他第一次向中國人系統(tǒng)地介紹了歐洲音樂文化和理論,并促使人們重視以科學的方法來整理和研究中國傳統(tǒng)音樂。此外,他還是世界第一個提出歐亞大陸上存在的三 個主要的音樂體系理論的人。左翼音樂運動:是20世紀30年代中國左翼文化運動的一個組成部分,是中國共產(chǎn)黨領導的,以左翼音樂工作者為骨干并團結愛國民主音樂力量的無產(chǎn)階級 革命音樂運動。在革命歌曲創(chuàng)作和群眾歌詠運動的發(fā)動組織方面,創(chuàng)造了豐碩的成果和成功的經(jīng)驗,對中國新音樂文化的建設具有深遠的影響。黃自(19041938)江蘇川沙縣人,是我國現(xiàn)代音樂史上一位杰出的作曲家和音樂教育家,是中國專業(yè)音樂教育的奠基者之一。1924年如美國歐柏林大學學習心理學兼修音樂,畢業(yè)時獲文學學士學位。后轉入耶魯大學音樂系,他作的交響序曲懷舊獲音樂學士學位。1930年應上海音專校長蕭友梅之聘請,任教授兼教務主任。1934年與蕭友梅、韋瀚章合編音樂雜志。1935年發(fā)起創(chuàng)辦上海管弦樂團。黃自的音樂創(chuàng)作涉及題材體裁較廣,作品風格典雅精致,旋律簡潔流暢,結構工整嚴謹。代表作品:清唱劇長恨歌1933,(我國現(xiàn)代音樂史上第一部清唱劇)歌曲玫瑰三愿(龍七詞,1932年),九一八南鄉(xiāng)子花非花、思鄉(xiāng)、春思曲等歌曲集春思曲合唱旗正飄飄、抗敵歌器樂曲懷舊、都市風光幻想曲兩部交響音樂作品論著和聲學、音樂史音樂論文音樂的欣賞、西洋音樂進化史的鳥瞰、勃拉姆斯、調(diào)性的表情此外,還有近30首學生歌曲,15首兒童歌曲和天倫歌等電影歌曲。簡述長恨歌長恨歌創(chuàng)作于1932年,韋瀚章詞。作品內(nèi)容取材于白居易的同名長詩,并選用其中的詩句作為各樂章的標題,是我國現(xiàn)代音樂史上第一部清唱劇。音樂結構:長恨歌共有10段詞,黃自原計劃寫成10個樂章,但屬于獨唱部分的第四、第七、第九樂章因故未及完成。這七個樂章分別是:一、仙樂飄飄處處聞(混聲四聲部合唱)二、七月七日長生殿(女聲三聲部合唱及女高音和男低音的獨唱、二重唱)三、漁陽鼙鼓動地來(男生四聲部合唱)五、六軍不發(fā)無奈何(男生四聲部合唱)六、宛轉蛾眉馬前死(女高音獨唱)八、山在虛無飄渺間(女聲三聲部合唱)十、此恨綿綿無絕期(混聲四聲部合唱及男低音獨唱)創(chuàng)作背景:日寇加緊侵華、亡國之禍迫在眉睫,“九一八”事變后,日本帝國主義的侵略日益猖獗。他們不斷深入內(nèi)地,并在上海挑釁,當時駐淞滬的國民 黨第十九路軍英勇反擊,而腐敗的國民黨當局卻采取不抵抗政策,在這民族生死存忙嚴重局勢下,廣大人民群眾的愛國熱情和日益覺醒的民族意識。創(chuàng)作原因:(1)為了填補當時我國合唱教材中缺乏“中國作品”的空白;(2)通過對唐明皇李隆基和貴妃楊玉環(huán)二人愛情的描寫,對李隆基和楊玉環(huán)的愛情悲劇給予了深切的同情,同時也對李隆基“只愛美人醇酒不愛江山”進行了批判,有“針砭時弊”的積極傾向,反映了作者對國民黨政府“不抵抗主義”的不滿,具有強烈的民族意識。歷史地位:長恨歌是我國現(xiàn)代音樂史上第一部清唱劇。聶耳(19121935)原名聶守信,字子義(紫藝),云南玉溪人。筆名有黑天使、噪森、渙玉、王達平等。我國杰出的人民音樂家,郭沫若曾贊譽聶耳是“中國革命之號角”。 1931年考入黎錦暉主辦的明月歌舞團。代表作品:歌曲義勇軍進行曲、畢業(yè)歌、大路歌、碼頭工人歌、鐵蹄下的歌女(影片風云兒女)、塞外村女(影片逃亡)、梅娘曲、賣報歌、開路先鋒等歌劇揚子江暴風雨民族器樂合奏曲金蛇狂舞、翠湖春曉等4首聶耳群眾歌曲創(chuàng)作的特征:(1)非方整性的曲體結構;(2)豐富、多變的句式;(3)巧用休止;(4)突出地使用短句,使音樂具有短促有力的質(zhì)地,造成急促的氣勢,富于青春活力和戰(zhàn)斗精神。他的作品大多生動的反映了工人階級的苦難,表現(xiàn)了他們的憤恨和反抗,同時,這些作品也充滿了力量、信心、毅力和樂觀的氣質(zhì)。義勇軍進行曲由田漢作詞、聶耳作曲,是故事影片風云兒女所作的主題歌,誕生于1935年。作曲家將這首散文體的自由新詩,譜寫成由六個長短 不等的樂句組成的、一氣呵成的戰(zhàn)歌。歌曲中號角式的音調(diào),主音的連續(xù)重復,結束時的突然休止,這些手法都是極富創(chuàng)造性的。由于它在中國人民解放斗爭中所發(fā) 揮的巨大作用,建國之初便被定為中華人民共和國的代國歌,1982年被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確定為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歌。冼星海(19051945)廣東番禺人,中國近代杰出的作曲家、音樂活動家和教育家,聶耳道路的繼承者。早年曾入北平藝術專門學校和上海國立音樂學院學習音樂,后赴法國巴黎學 習小提琴和理論作曲。1935年回國在上海,武漢等地抗日救亡歌詠運動。1938年冬到延安;任延安魯迅藝術學院音樂系主任。1940年被送往蘇 聯(lián),1945年病逝于莫斯科。冼星海作有歌曲數(shù)百首(現(xiàn)存250首),大合唱4部、歌劇1部、交響曲2部、管弦樂曲4部、狂想曲1部以及小提琴、鋼琴等樂器獨奏、重奏曲多首。他是近代聲樂創(chuàng)作中最多產(chǎn)、高成功率的作曲家,逝世后被譽為“人民音樂家”。代表作品:歌曲游擊軍、在太行山上、到敵人后方去、夜半歌聲、黃河之戀、救國軍歌等 合唱黃河大合唱、生產(chǎn)大合唱、九一八大合唱、犧盟大合唱歌劇軍民進行曲交響樂第一交響樂民族解放、第二交響樂神圣之戰(zhàn)交響組曲四部交響組曲:后方、牧馬詞、敕勒歌、滿江紅交響音畫中國生活管弦樂中國狂想曲、諧謔曲室內(nèi)樂小提琴與兩架鋼琴合奏曲阿曼蓋爾達、d小調(diào)奏鳴曲其中第一交響樂民族解放交響曲是中國第一部以“民族解放運動”為題材的大型西洋樂器合奏音樂。全曲由“錦繡河山”、“歷史國難”、“保衛(wèi)祖國”、“建立新民主主義的中國”4個樂章。簡述黃河大合唱黃河大合唱(1939)光未然詞。分為序曲和八個樂章:序曲(管弦樂)、黃河船夫曲(合唱)、黃河頌(男聲獨唱)、黃河之水 天上來(配樂詩朗誦)、黃水謠(女生三聲部合唱)、河邊對口曲(男聲對唱)、黃河怨(女高音獨唱與女聲三聲部伴唱)、保衛(wèi)黃河(齊唱、 輪唱)、怒吼吧,黃河(八個聲部混聲合唱)。創(chuàng)作背景:黃河大合唱寫于抗日戰(zhàn)爭時期,作于1939年3月,并于1941年在蘇聯(lián)重新整理加工。1938年秋冬,作者隨抗日部隊行軍至大西北 的黃河岸邊,創(chuàng)作靈感被激發(fā),懷著高漲的愛國熱情譜寫了大型朗誦詩黃河吟,后被改寫成黃河大合唱的歌詞。作品又序曲和八個樂章組成,以豐富的藝術 形象,壯闊的歷史場景和磅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