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閱讀5頁,還剩19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ICS13.310A 91 GA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安部行業(yè)標準GA/T 722004 代替GA/T 721994樓寓對講系統(tǒng)及電控防盜門通用技術條件General specifications ofbuilding intercom system and elec-control anti-burglary door2004-發(fā)布 2004-實施 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安部發(fā)布國家質量監(jiān)督檢驗檢疫總局目次前言II1范圍12規(guī)范性引用文件13定義14系統(tǒng)組成35樓寓對講系統(tǒng)技術要求36電控防盜門體技術要求67樓寓對講系統(tǒng)試驗方法98電控防盜門體的試驗方法159檢驗規(guī)則1810包裝、運輸和貯存22前言本標準是對GA/T 721994樓寓對講電控防盜門通用技術條件的修訂。本標準與GA/T 721994版相比較主要變化如下:一、 樓寓對講系統(tǒng)部分:原標準中對音頻指標電信號測量的方法,忽視了受話和發(fā)話器件對系統(tǒng)的影響,易造成主客觀評價的不一致。本標準引用全程聲響度評定值測試方法,提出針對通話傳輸特性的五項技術要求,整個測試過程包含聲電、電聲的轉換,力求更真實反映樓寓對講系統(tǒng)性能及實際通話質量。加強了外觀及結構要求,并對外殼防護能力提出分級。本標準引用了等同采用國際標準的最新版本電磁兼容國家標準,選擇適當嚴酷等級,與國際標準接軌。本標準強化了產品安全性要求,尤其針對樓寓對講系統(tǒng)的安裝特殊性提出了故障條件下的防護要求。二、 電控防盜門部分:本標準對電控防盜門進行了分級,增加了玻璃電控防盜門等特殊材質門體的m級電控防盜門的技術要求。對電控鎖具的范圍、技術指標及防盜方面提出更高更具體的要求。增加了閉門器的環(huán)境要求以適應不同使用環(huán)境的工作要求。本標準自實施之日起,同時代替GA/T 721994。本標準由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安部科技局提出。本標準由全國安全防范報警系統(tǒng)標準化技術委員會(TC100)歸口。本標準起草單位:公安部安全防范報警系統(tǒng)產品質量監(jiān)督檢驗測試中心、廈門立林科技有限公司。本標準主要起草人:戎玲、戴學嶸、陳旭黎本標準于1994年3月首次發(fā)布,2004年月第一次修訂。樓寓對講系統(tǒng)及電控防盜門通用技術條件1 范圍本標準規(guī)定了樓寓對講系統(tǒng)(以下簡稱系統(tǒng))及電控防盜門的組成、技術要求、試驗方法和檢驗規(guī)則,是設計、制造、驗收樓寓對講系統(tǒng)及電控防盜門的一般原則。本標準亦分別適用于樓寓對講系統(tǒng)和具有對講電控功能的防盜門。2 規(guī)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條款通過本標準的引用而成為本標準的條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隨后所有的修改單(不包括勘誤的內容)或修訂版均不適用于本標準,然而,鼓勵根據(jù)本標準達成協(xié)議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適用于本標準。GB 2649-1989 焊接接頭機械性能試驗取樣方法GB 2651-1989 焊接接頭拉伸試驗方法GB/T 2828.1-2003 計數(shù)抽樣程序 第一部分:按接收質量限(AQL)檢索的逐批檢驗抽樣計劃GB/T 2829-2002 周期檢驗計數(shù)抽樣程序及表(適用于對過程穩(wěn)定性的檢驗)GB 9305-1988 閉門器GB 9962-1999 夾層玻璃GB 12663-2001 防盜報警控制器通用技術條件GB/T 15279-2002 自動電話機技術條件GB/T 15211-1994 報警系統(tǒng)環(huán)境試驗GB 16796-1997 安全防范報警設備 安全要求和試驗方法GB 17565-1998 防盜安全門通用技術條件GB/T 17626.2-1998 電磁兼容 試驗和測量技術 靜電放電抗擾度試驗(idt IEC 61000-4-2:1995)GB/T 17626.3-1998 電磁兼容 試驗和測量技術 射頻電磁場輻射抗擾度試驗(idt IEC 61000-4-3:1995)GB/T 17626.4-1998 電磁兼容 試驗和測量技術 電快速瞬變脈沖群抗擾度試驗(idt IEC 61000-4-4:1995)GB/T 17626.51999 電磁兼容 試驗和測量技術 浪涌(沖擊)抗擾度試驗(idt IEC 61000-4-5:1995)GB/T 17626.111999 電磁兼容 試驗和測量技術 電壓暫降、短時中斷和電壓變化的抗擾度試驗(idt IEC 61000-4-11:1994) GA/T 73-1994 機械防盜鎖ITU-T P.79 電話機響度評定值的計算3 定義下列術語和定義適用于本標準。3.1樓寓對講系統(tǒng) building intercom system具有選通、對講功能,并提供電控開鎖的電子系統(tǒng)3.2電控防盜門 elec-control anti-burglary door安裝于住宅、樓寓及要求安全防衛(wèi)場所的入口,能在一定時間內抵御一定條件下非正常開啟或暴力侵襲,并具有電控開鎖、自動閉鎖功能的門體。3.3門口機 outdoor unit安裝在樓門入口處,具有選呼、對講、控制功能的裝置。3.4室內機 indoor unit安裝在用戶室內,具有對講及控制開鎖功能的裝置。3.5系統(tǒng)電源 system power unit提供系統(tǒng)電源的裝置3.6電控鎖 elec-control lock具有電控開啟功能的鎖具。3.7主呼通道 calling channel門口機發(fā)話輸入端至室內機受話輸出端的通道。3.8應答通道 responding channel室內機發(fā)話輸入端至門口機受話輸出端的通道。3.9響度評定值保護環(huán)位置 loudness rating guard-ring position(LRGP)用于測量系統(tǒng)響度評定值的室內機手柄固定位置,按GB/T 15279-2002圖7定義。3.10仿真嘴 artificial mouth一種裝有揚聲器的閉合容器,其發(fā)聲特性具有類似于平均人嘴的方向性和輻射模式,并符合GB/T 15279-2002 5.1.5要求。3.11仿真耳 artificial ear一種供校準受話器用的器件,帶有聲耦合器和經過校準用來測量聲壓的傳聲器??傮w聲阻抗在給定的頻帶內類似平均人耳的總體聲阻抗,其特性符合GB/T 15279-2002 5.1.6要求。3.12全程響度評定值 overall loudness rating(OLR)按ITU-T建議P.79定義,從發(fā)送端嘴參考點到接收端耳參考點之間的通道全程響度的度量,用dB表示。3.13全程靈敏度 overall sensitivity系統(tǒng)端對端靈敏度。由接收端耳參考點聲壓相對于發(fā)送端嘴參考點激勵聲壓的增益(dB)表示,它是頻率的函數(shù)。3.14全程靈敏度/頻率特性 Overall Sensitivity/frequency Characteristic系統(tǒng)端對端的頻率特性。由全程靈敏度相對于頻帶內1kHz參考點靈敏度變化的曲線表示。3.15非線性失真 non-linear distortion系統(tǒng)接收端聲信號因系統(tǒng)非線性而引起的失真。由接收端接收聲信號的諧波分量相對于基波分量的百分比表示。3.16通道信噪比 channel S/N在發(fā)送端標稱聲壓激勵下,接收端接收信號與背景噪聲的聲壓比,用dB表示。3.17側音掩蔽評定值 sidetone masking rating(STMR)按ITU-T P.79定義,考慮人頭對側音的掩蔽效應后的側音響度的測量,用dB表示。3.18簡易五金工具 simple hardware tools包括各種式樣的長度不超過150,直徑不超過25的五金工具。4 系統(tǒng)組成4.1 樓寓對講系統(tǒng)樓寓對講系統(tǒng)主要由門口機、室內機、系統(tǒng)電源、傳輸線等部分組成。4.2 電控防盜門電控防盜門主要由門框、門扇、門絞鏈、閉門器、電控鎖等部分組成。5 樓寓對講系統(tǒng)技術要求5.1 外觀及結構要求5.1.1 外觀應符合GB 12663-2001中5.1.1要求。5.1.2 機械結構5.1.2.1 按鍵、開關操作應靈活可靠、零部件應緊固無松動。5.1.2.2 叉簧特性和按鍵號盤特性應符合相應電話機國家標準的要求。5.1.2.3 在固定安裝后,門口機、室內機的接線端子均不能暴露在可觸摸的表面。5.1.2.4 門口機的外殼應有防止非正常拆卸的保護措施。5.1.2.5 系統(tǒng)電源的機殼設計應對備用電源作出可靠安排。5.1.3 標志系統(tǒng)各組成部分應有清晰、永久的標志。產品標志應符合GB 126632001中5.1.3.25.1.3.4要求。5.1.4 機械強度系統(tǒng)各組成部分的外殼應能承受對每個能正常接觸到的表面施加0.5J的碰撞,試驗后不應產生永久的變形和損壞。5.1.5 外殼防護能力外殼防護能力分為二個等級。a) 級門口機、室外安裝的系統(tǒng)電源和其他部分,應符合GB/T 15211-1994中IP33的規(guī)定。在淋水試驗后,應能正常工作,并符合規(guī)定的抗電強度和絕緣電阻要求;室內機、室內安裝的系統(tǒng)電源和其他部分,應符合GB/T 15211-1994中IP30的規(guī)定。b) 級門口機、室外安裝的系統(tǒng)電源和其他部件,應符合GB/T 15211-1994中IP53的規(guī)定。在粉塵和淋水試驗后,應能正常工作,并符合規(guī)定的抗電強度和絕緣電阻要求;室內機、室內安裝的系統(tǒng)電源和其他部件,應符合GB/T 15211-1994中IP30的規(guī)定。5.2 基本功能要求5.2.1 選呼功能經操作,門口機應能正確選呼相應室內機,并能聽到回鈴音。5.2.2 通話功能選呼后,能實施雙向通話,語音清晰,不應出現(xiàn)振鳴現(xiàn)象。5.2.3 電控開鎖功能經操作,室內機應能實施電控開鎖。5.2.4 夜間操作功能門口機應提供照明或可見提示,以便來訪者在夜間操作5.3 通話傳輸特性5.3.1 全程響度評定值(OLR)應答通道的全程響度評定值:18dB5dB主呼通道的全程響度評定值:13dB5dB5.3.2 頻率響應應答通道的頻率響應在400Hz3400Hz范圍內的典型曲線(圖1中虛線)及其允差范圍(圖1中實線)如圖1所示。主呼通道的頻率相應在400Hz3400Hz范圍內的典型曲線(圖2中虛線)及其允差范圍(圖2中實線)如圖2所示。圖1 應答通道頻率響應圖2 主呼通道頻率響應5.3.3 失真當激勵聲壓為0dBPa時,應答通道非線性失真應不大于7。當激勵聲壓為0dBPa時,主呼通道非線性失真應不大于7。5.3.4 信噪比應答通道信噪比應不小于30dB。主呼通道信噪比應不小于35dB。5.3.5 側音掩蔽評定值(STMR)室內機手柄端的側音掩蔽評定值STMR應不小于5dB。5.3.6 振鈴聲級室內機的最大振鈴聲級應不小于70dB(A)。5.4 電源要求5.4.1 電源電壓適應性交流:220V15;直流:額定值10,宜優(yōu)選12V、18V供電。在規(guī)定的電源電壓變化范圍內,系統(tǒng)應不需調整而能正常工作。系統(tǒng)個組成部分的交、直流靜態(tài)功耗、備用電源的容量應在產品說明書中給出。5.4.2 電源轉換當主電源斷電時,應能自動轉換到備用電源工作;當主電源恢復正常后,應能自動轉回到主電源工作。轉換過程中,系統(tǒng)應工作正常,無誤動作。5.4.3 自動充電和欠壓保護5.4.3.1 主電源應能自動對備用電源進行充電,并應符合蓄電池浮充使用充電的技術要求。5.4.3.2 備用電源電壓降低至額定終止值時,應有保護措施,避免過放電。5.5 環(huán)境適應性要求根據(jù)系統(tǒng)使用環(huán)境的嚴酷程度不同分為三個等級。系統(tǒng)再承受各項氣候和機械環(huán)境試驗后,應無任何電氣故障、結構變形和接觸不良現(xiàn)象。每項試驗中及試驗后系統(tǒng)基本功能均應正常。5.6 安全性要求5.6.1 抗電強度系統(tǒng)電源插頭和電源引入端與外殼裸露金屬部件之間應能承受GB16796-1997中表2規(guī)定的45Hz65Hz交流電壓的抗電強度試驗,歷時1min應無擊穿和飛弧現(xiàn)象。5.6.2 絕緣電阻系統(tǒng)電源插頭或電源引入端子與外殼或外殼裸露金屬部件之間的絕緣電阻,在正常環(huán)境條件下應不小于100M,濕熱條件下應不小于10M。5.6.3 泄漏電流系統(tǒng)泄漏電流應不大于5mA(AC、峰值)。5.6.4 故障條件下的防護在易于導致?lián)p壞的故障條件下,系統(tǒng)各組成部分均不應引起燃燒,也不應使內部電路損壞。對于系統(tǒng)管控室內機數(shù)量大于28戶的多用戶系統(tǒng),部分室內機的故障不應影響系統(tǒng)中其他非故障回路的正常工作。5.6.5 溫升系統(tǒng)在正常工作條件下,各組成部分的外殼溫度不應超過65,機內發(fā)熱部件連續(xù)工作4h后,其溫升不應超過該部件的規(guī)定值。5.7 電磁兼容適應性要求系統(tǒng)應能承受以下電磁干擾的有害影響,a) GB/T 17626.2-1998中試驗等級3所規(guī)定的靜電放電干擾;b) GB/T 17626.3-1998中試驗等級3所規(guī)定的射頻電磁場輻射干擾;c) GB/T 17626.4-1998中試驗等級3所規(guī)定的電快速瞬變脈沖群干擾;d) GB/T 17626.5-1999中試驗等級:電源線不超過3;互連線不超過2的浪涌(沖擊)干擾;e) GB/T 17626.11-1999中試驗等級:40UT10個周期的電壓暫降及0UT10個周期的短時中斷干擾。試驗中系統(tǒng)應正常工作,無誤動作。5.8 穩(wěn)定性要求在正常氣候條件下,連續(xù)工作7天,每天應至少進行三次功能檢查。試驗中系統(tǒng)應工作正常,無誤動作。6 電控防盜門體技術要求6.1 安全級別各種結構形式的電控防盜門在規(guī)定的破壞工具作用下,按其最薄弱環(huán)節(jié)能夠抵抗非正常開啟的工作時間的長短分成M級和A級,如表1所示。M級應在有門衛(wèi)看守或監(jiān)控條件下使用。表1安全級別M級A級破壞工具簡易五金工具普通機械手工工具和便攜式電動工具破壞時間5分鐘10分鐘6.2 一般要求6.2.1 結構檢查樓寓使用的防盜門應采用金屬類平開式門、柵欄門和其它有一定強度的材料做的裝飾門,開門方向應保證鎖具的正常使用和門體的各功能正常。6.2.2 鎖具安裝部位結構在鎖具安裝部位,以鎖孔為中心,半徑不小于100的范圍內,應采用厚度不小于3的防鉆加強鋼板,并根據(jù)所用鎖具的特性,進行局部加強,以阻止穿透門體,用手或工具拆卸鎖具或從門外開啟鎖具。6.2.3 鎖具安裝要求鎖具一般安裝在門的側面,且鎖芯凸出安裝表面不得超過2,除鎖芯、按鈕、手柄外,鎖的其余部分不得外露。6.2.4 門體外形尺寸檢查門體的外形尺寸及各部分的結構尺寸應符合設計圖紙要求。6.2.5 金屬構件防腐處理所有金屬構件(除軸承不銹鋼及預埋金屬構件外)表面應有防腐蝕措施,漆層應有防銹底漆。漆層應無氣泡,漆膜表面應平整光滑,色澤均勻,無露底、剝落、明顯流掛、疙瘩、皺紋或疤痕,無明顯失光褪色及永久性污漬等缺陷。電鍍層應光滑、均勻,無銹點、銹斑。6.2.6 金屬表面質量門體所有可觸及的部位都應光滑無毛刺,不應有利刺或尖銳棱角。6.2.7 焊縫外觀質量焊接部分焊縫應牢固,表面波紋應均勻,高低差在每100長度內不大于1。不應存在未焊透、裂縫、夾渣、燒穿、尖刺、焊瘤、飛濺及漏焊等缺陷。6.2.8 搭接質量采用搭接焊接時,搭接量應不小于8,門框、門扇各處交接面的高低差應不大于2。6.2.9 焊接接頭強度構件的一字形焊接接頭的抗拉強度應不小于180N/2,T字形焊接接頭的抗拉強度應不小于150N/2。6.2.10 門框結構門框用的金屬材料其厚度不應小于2。6.2.11 門框、門扇尺寸偏差門框、門扇的寬度、高度尺寸偏差應符合表2的規(guī)定。表2寬度及高度15001500允許偏差346.2.12 門框、門扇對角線尺寸偏差門框、門扇的兩對角線長度差應符合表3的規(guī)定。表3對角線實測長度20002000-35003500允許長度3456.2.13 門扇頂邊與門框間隙門扇頂邊與門框配合活動間隙應不大于4。6.2.14 門扇裝鎖側與門框配合活動間隙門扇關閉狀態(tài)下,門扇裝鎖側與門框配合活動間隙應不大于3。應有相應鎖舌防撬保護設施。6.2.15 門扇裝鉸鏈側與門框間隙門扇關閉狀態(tài)下,門扇裝鉸鏈側與門框的縫隙,當門扇厚度小于50時,應不大于3,當門扇厚度大于等于50時,應不大于5。玻璃門與門框的間隙應不大于8。6.2.16 門框與墻體的聯(lián)接門框應有伸入墻體縱向的支撐受力構件,該構件直徑應不小于10,以間距不大于800分布于門框四周邊,支撐受力構件與門框的連接應牢固、可靠,在門外不能拆卸,任一點的連接強度均應可承受2000N的剪力作用而不產生嚴重變形、斷裂。焊接時,焊接點不應影響門體正常開啟。6.2.17 門鉸鏈裝配門鉸鏈應能支撐門體重量。門扇在開啟90過程中,門體不應產生傾斜,門鉸鏈軸線不應產生大于2的位移。6.2.18 門鉸鏈轉動門鉸鏈應轉動靈活。在49N的拉力作用下,門體可靈活轉動90。6.3 A級門體要求6.3.1 柵欄門柵距門體為柵欄門時水平或垂直方向的柵欄軸向中心柵距間隔不應大于60,單個柵欄最大面積不應超不哦25035。6.3.2 門扇通花結構及強度門扇的上下部位及門扇外的柵欄可采用通花結構,其間隙的最大尺寸不得大于35,任何連接點都應能承受2000N作用力而不損壞。6.3.3 門扇裝鎖部位結構及強度根據(jù)所用鎖具的特性,以鎖孔中心水平線為基準的上下高度各不小于200的范圍內,用擋板覆蓋,門內有足夠加強筋支撐,其強度應滿足A級安全級別的要求。6.3.4 固定非常開單邊門構件雙扇門中用于固定非常開單邊門的構件,應能承受4000N推力作用而不產生彎曲或斷裂。在推力作用下彎曲變形度不大于12。6.3.5 軟沖擊試驗門扇、門框以及各連接、鎖定部位應有足夠的剛性和強度,所有連接和鎖定部位可抵抗30kg沙袋的9次沖擊門體而不產生斷裂或松脫,門扇也不應產生大于5的凹變形。6.3.6 門鉸鏈破壞試驗門鉸鏈應可承受使用普通機械手工工具對鉸鏈實施沖擊、鏨切破壞時傳給鉸鏈的沖擊力和撬扒力矩,在10min內應無斷裂而造成可通過門體的現(xiàn)象。連接采用焊接時,焊縫不得高于鉸鏈表面。6.3.7 門鉸鏈連接強度門鉸鏈與門扇、門框的連接處,在6000N壓力作用下,力的作用方向為門扇的開啟方向,門框與門扇之間不應產生大于8的位移,門扇面不應產生大于5的凹變形。6.4 M級電控防盜門要求6.4.1 M級電控防盜門材料選用M級電控防盜門可采用高強度鋁合金、不銹鋼和夾層玻璃等豪華裝飾材料。6.4.2 夾層玻璃要求夾層玻璃應符合GB 9962-1999的標準中的-2類及-2類以上要求的夾層玻璃。6.4.3 夾層玻璃的安裝夾層玻璃安裝于門體后,經破壞試驗碎裂后的玻璃不應出現(xiàn)大塊脫落現(xiàn)象。6.4.4 其他材料和附件應符合其相應的標準要求。6.5 電控鎖及其安裝要求6.5.1 電控鎖6.5.1.1 電源電壓適應范圍在額定的電源電壓的85115變化范圍內,電控鎖應能正常啟動。6.5.1.2 通電時間控制常開狀態(tài)鎖具的開鎖通電時間能自動控制應不大于2s。6.5.1.3 連續(xù)通電在額定電壓下,電控鎖連續(xù)通電7s不應損壞。6.5.1.4 電控鎖手動開啟功能當主、備電源同時斷電時,應具備能實施手動開鎖的功能。6.5.1.5 電控鎖耐久性在額定電壓下,電控鎖經過40000次開啟試驗后,仍能正常使用。6.5.1.6 電控鎖密鑰量和互開率機械門鎖密鑰量不小于6000,鑰匙互開率不大于0.08,彈子級差不小于0.5。6.5.1.7 電子門鎖密鑰量電子類門鎖密鑰量應不小于1000000。6.5.1.8 鎖具噪聲電控鎖在啟閉和使用時鎖產生的噪聲聲級值應不大于60dB(A),可加裝消音裝置。6.5.1.9 鎖具工作電流在額定電壓下,電控鎖的啟閉瞬間沖擊電流應不大于5A,持續(xù)通電電流應不大于500mA。6.5.1.10 鎖舌長度鎖舌伸出長度應不小于14。6.5.1.11 其它特殊的鎖具及附件應符合相應的標準要求。6.5.2 電控鎖裝配結構6.5.2.1 鎖舌保護電控鎖除又鎖閉作用的鎖舌外,還應有防撬鎖舌或其它防撬保護裝置。門扇處于關閉狀態(tài)時,防撬鎖舌應起作用。6.5.2.2 機械鎖頭用鑰匙開啟的外鎖頭,應符合GA/T 73-1994的5.1.2,5.1.8,5.2.1,5.7.1,5.10.1的要求。6.5.2.3 鎖定點受力電控鎖的鎖定點應可承受6000N的壓力,M級電控防盜門的鎖定點應可承受5000N的壓力,力的作用方向為門的開啟方向,力的作用點在門鎖幾何中心位置,受力后,最大凹變形應不大于5,鎖不應產生位移并可正常開啟。6.6 閉門器技術要求6.6.1 閉門器閉門器應符合GB9305-1988的要求。6.6.2 閉門器選擇應按門扇的重量級別選擇相應規(guī)格的閉門器。6.6.3 閉門器調節(jié)功能閉門器應有調節(jié)閉門速度的功能。6.6.4 閉門器鎖門功能閉門器在門扇關至1530時,應能使閉門速度驟然減慢并發(fā)力關門,使門鎖能可靠鎖門。6.6.5 閉門器耐久性閉門器按正常使用條件經受40000次閉門試驗后,應能正常使用并無漏油等現(xiàn)象出現(xiàn)。6.6.6 環(huán)境試驗閉門器應符合5.6.1的環(huán)境適應性要求,試驗后閉門器應能正常使用并無漏油等現(xiàn)象出現(xiàn)。各技術指標不應低于原指標的90。6.7 關門噪聲要求電控防盜門在關門時所產生的噪聲聲壓值應不大于75dB(A)??杉友b消音裝置。7 樓寓對講系統(tǒng)試驗方法7.1 一般測試條件7.1.1 試驗環(huán)境條件要求溫度:1535;相對濕度:4575大氣壓力:86kPa106kPa除另有規(guī)定以外,通話傳輸特性試驗場地的環(huán)境噪聲應不大于50dB(A)。7.1.2 電氣連接a) 在試驗中,系統(tǒng)樣品應按制造商推薦的方法進行安裝,連接上正常工作所必需的各部件,構成系統(tǒng)測試的基本單元。除另有說明外,系統(tǒng)應由主電源(AC)供電,并裝上合適容量的備用電池。b) 基本單元一般應包括門口機一臺、室內機二臺、系統(tǒng)電源一套及電控鎖、連接門口機和室內機的傳輸線(長3m)。同時,基本單元還應包括制造商明示的其他必要組成部件(如隔離器、層間解碼器等,樣品的配置應滿足產品功能要求。c) 測試通話傳輸特性時,室內機手柄應按響度評定值保護環(huán)位置(LRGP)固定在頭型架上,LRGP位置按照GB/T 15279-2002圖7定義。門口機應固定在安裝支架上,仿真嘴和仿真耳夾角的中心距門口機外殼面板中心正前方10。室內機端和門口機端的試驗環(huán)境應能確保不致相互影響。7.2 外觀及結構檢驗7.2.1 用卡尺等量具對照圖紙檢驗產品外形尺寸,目視檢查外觀,用手檢驗控制機構,應符合5.1.15.1.2的要求。7.2.2 目測5.1.3要求,按GB 16796-1997中4.3.2規(guī)定進行標志耐擦性試驗,應符合5.1.3要求。7.2.3 機械強度試驗按GB 12663-2001中8.5規(guī)定進行機械強度試驗,應符合5.1.4要求。7.2.4 外殼防護能力試驗按GB/T 15211-1994規(guī)定進行外殼防護等級試驗,應符合5.1.5要求。7.3 基本功能檢驗現(xiàn)場實際操作,檢查各基本功能,應符合5.2的要求。7.4 通話傳輸特性試驗7.4.1 全程響度評定值試驗7.4.1.1 應答通道全程響度評定值試驗a) 嘴參考點聲壓Pm的測量測量按圖3進行。將標準半英寸聲壓型傳聲器以90入射方向安放在仿真嘴唇圈前25處。在1kHz頻率點將嘴參考點的聲壓Pm調到4.7dBPa,然后按1/3倍頻程頻率間隔測量各頻率點的聲壓Pm,使其在200Hz4000Hz范圍內波動不大于1dB(以1000Hz為參考點)。當帶寬擴展到8kHz時則要求在100Hz8000Hz,擴展頻率范圍內的波動不超出25dB。圖3 嘴參考點聲壓Pm的測量b) 門口機輸出聲壓Po的測量在圖3中移去傳聲器,保持仿真嘴的驅動聲源不變,系統(tǒng)樣品按圖4連接。將室內機手柄按LRGP位置固定于頭型架上,門口機應按正常安裝位置垂直固定,置標準半英寸聲壓型傳聲器于門口機中心前方,傳聲器距門口機外殼表面中心10。按1/3倍頻程頻率間隔,測量門口機在200Hz4000Hz范圍內各頻率點的輸出聲壓Po。c) 應答通道全程響度評定值的計算按式(1)計算應答通道的全程靈敏度/頻率特性Sro:Sro 20 lg(Po/Pm)dB(相對于1Pa/Pa) (1)按式(2)計算應答通道的全程響度評定值OLR:圖4 應答通道通話傳輸特性的測量OLR (2)式中:Wo計算OLR的加權系數(shù),不同頻率的Wo見表4;m斜率參數(shù),m 0.175。d) 試驗結果應符合5.3.1要求。7.4.1.2 主呼通道全程響度評定值試驗a) 嘴參考點聲壓Pm的測量門口機端的仿真嘴參考點聲壓Pm的測量方法和要求同7.4.1.1a)。b) 室內機手柄耳承輸出聲壓Pe的測量在圖3中移去傳聲器,保持仿真嘴的驅動聲源不變,系統(tǒng)樣品按圖5連接。門口機應按正常安裝位置垂直固定,仿真嘴唇環(huán)距門口機中心10。室內機手柄按LRGP位置固定于頭型架上,耳承與IEC318仿真耳緊耦合。按1/3倍頻程頻率間隔,測量在200Hz4000Hz范圍內各頻率點的耳承輸出聲壓Pe。圖5 主呼通道通話傳輸特性的測量c) 主呼通道全程響度評定值的計算按式(3)計算主呼通道的全程靈敏度/頻率特性Sor:Sor 20 lg(Pe/Pm)dB(相對于1Pa/Pa) (3)按式(4)計算主呼通道的全程響度評定值OLR:OLR (4)式中:LE為耳承聲泄漏系數(shù),不同頻率的LE見表4。m斜率參數(shù),m 0.175。d) 試驗結果應符合5.3.1要求。表4頻帶序號/I中心頻率/Hz全程加權系數(shù)/Wo耳承聲泄漏系數(shù)LE420066.18.4525060.74.9631568.51.0740055.60.7850066.92.2963063.32.61080063.43.211100065.32.312125073.11.213160070.10.114200082.03.615250078.67.416315095.46.717400076.98.97.4.2 頻率響應試驗7.4.2.1 應答通道的頻率響應試驗測量按7.4.1.1 b)進行,并按式(1)計算應答通道的全程靈敏度/頻率特性。以1kHz為參考點,記錄Po相對于Pm的聲壓波動,即為應答通道的頻率響應。在400Hz3400Hz范圍內應符合5.3.2要求。7.4.2.2 主呼通道的頻率響應試驗測量按7.4.1.2 b)進行,并按式(3)計算主呼通道的全程靈敏度/頻率特性。以1kHz為參考點,記錄Pe相對于Pm的聲壓波動,即為主呼通道的頻率響應。在400Hz3400Hz范圍內應符合5.3.2要求。7.4.3 失真試驗7.4.3.1 應答通道非線性失真試驗a) 系統(tǒng)樣品按圖4連接。調整仿真嘴參考點的自由場聲壓Pm為0dBPa,測試信號頻率為500Hz、1kHz。室內機手柄按LRGP位置固定在頭型架上,在距門口機中心10處用標準半英寸聲壓型傳聲器和頻譜分析儀測量輸出聲壓的基波電壓U1和二、三次諧波U2、U3。b) 按式(5)計算應答通道非線性失真: (5)c) 試驗結果應符合5.3.3要求。7.4.3.2 主呼通道非線性失真試驗a) 系統(tǒng)樣品按圖5連接。調整門口機端仿真嘴參考點的自由場聲壓Pm為0dBPa,測試信號頻率為500Hz、1kHz,距門口機中心10。室內機手柄耳承緊耦合到IEC319仿真耳上,用測量放大器和頻譜分析儀分別測出基波電壓U1和二、三次諧波U2、U3。b) 按式(6)計算主呼通道非線性失真: (5)c) 試驗結果應符合5.3.3要求。7.4.4 信噪比試驗該試驗應在環(huán)境噪聲40dBA的條件下進行。7.4.4.1 應答通道信噪比試驗a) 系統(tǒng)樣品按圖4連接。調整仿真嘴參考點的自由場聲壓Pm為-4.7dBPa,測試頻率1kHz。室內機手柄按LRGP固定在頭型架上,在距門口機中心10處用標準半英寸聲壓型傳聲器分別測出信號電壓和200Hz4000Hz頻率范圍內噪聲電壓。b) 信號電壓和噪聲電壓的分貝數(shù)差值,即為應答通道信噪比。c) 試驗結果應符合5.3.4要求。7.4.4.2 主呼通道信噪比試驗a) 系統(tǒng)樣品按圖5連接。調整門口機端仿真嘴參考點的自由場聲壓Pm為-4.7dBPa,測試信號頻率1kHz,距門口機中心10。室內機手柄耳承緊耦合到IEC318仿真器上,分別測出信號電壓和200Hz4000Hz頻率范圍內的噪聲電壓。b) 信號電壓和噪聲電壓的分貝數(shù)差值,即為主呼通道信噪比。c) 試驗結果應符合5.3.4要求。7.4.5 室內機側音掩蔽評定值試驗測量按圖6進行。具體試驗方法按GB/T 15279-2002中5.2.4,應符合5.3.5要求。圖6 室內機側音掩蔽評定值的測量7.4.6 振鈴聲級試驗振鈴時,用聲級計在距室內機中心軸線正前方0.5m處測量,應符合5.3.6要求。7.5 電源試驗7.5.1 電源電壓適應性試驗按GB/T 15211-1994中5.8規(guī)定進行。試驗時應分別使系統(tǒng)樣品處于正常、最低和最高電壓條件下,用足夠的時間獲得溫度穩(wěn)定,進行基本功能檢查并測量功耗,應符合5.4.1要求。7.5.2 電源轉換試驗將系統(tǒng)樣品的交流電源接通、斷開各10次,檢查基本功能,應符合5.4.2要求。7.5.3 自動充電和欠壓保護試驗7.5.3.1 主電源對備用電源充電時,測量其充電電壓和電流,應符合5.4.3.1要求。7.5.3.2 備用電源放電至平均每單體蓄電池電壓為額定終止值時,測量備用電源的電流輸出應不大于0.5mA。7.6 環(huán)境適應性試驗試驗參數(shù)設置見表5,試驗結果應符合5.5要求。表5項 目級級級額定值試驗時間額定值試驗時間額定值試驗時間高溫試驗5528h+7022h+7022h室內機、室內安裝的系統(tǒng)電源和其他部分:+552 2h低溫試驗-1038h-2538h-4038h室內機、室內安裝的系統(tǒng)電源和其他部分:-103 8h恒定濕熱試驗402RH48h+402RH48h+402RH48h正弦振動試驗1055Hz振幅0.35X、Y、Z方向各5min15min1055Hz振幅0.75X、Y、Z方向各5min15min1055Hz振幅0.75X、Y、Z方向各5min15min7.6.1 高溫試驗按GB/T 15211-1994中5.1規(guī)定的方法進行。試驗中系統(tǒng)樣品處工作狀態(tài)。在試驗的最后半小時,進行基本功能測試。試驗后至少恢復1h,測試系統(tǒng)樣品的基本功能。7.6.2 低溫試驗按GB/T 15211-1994中5.2規(guī)定的方法進行。試驗中系統(tǒng)樣品處工作狀態(tài)。在試驗的最后半小時,進行基本功能測試。試驗后至少恢復1h,測試系統(tǒng)樣品的基本功能。7.6.3 恒定濕熱試驗按GB/T 15211-1994中5.6規(guī)定的方法進行。系統(tǒng)以標稱電源電壓供電,處工作狀態(tài)保持24h后斷開電源保持24h。試驗后立即進行抗電強度和絕緣電阻測量,應符合5.6.1和5.6.2的要求。試驗后至少恢復1h,測試系統(tǒng)樣品的基本功能。7.6.4 正弦振動試驗按GB/T 15211-1994中5.4規(guī)定的方法進行。試驗中系統(tǒng)樣品處工作狀態(tài)。在試驗后立即進行基本功能測試,并目測系統(tǒng)樣品外部和內部的機械損傷。7.7 安全性試驗7.7.1 抗電強度試驗系統(tǒng)樣品在相對濕度,溫度為+402,48h的恒定濕熱預處理后,按GB 16796-1997中4.4.3規(guī)定的試驗方法進行,應符合5.6.1要求。當系統(tǒng)使用開關電源時,試驗中對測試設備的最大輸出電流的限定應符合相應國家標準的要求。7.7.2 絕緣電阻試驗將系統(tǒng)樣品的開關置于接通位置,按GB 16796-1997中4.4.4規(guī)定進行,應符合5.6.2要求。7.7.3 泄漏電流試驗按GB 16796-1997中4.4.6規(guī)定進行,應符合5.6.3要求。7.7.4 故障防護試驗根據(jù)系統(tǒng)的結構和原理,判斷易于導致?lián)p壞的故障條件。按最方便的原則,依次施加如下故障條件:a) 源極性反接;b) 輸出端短路;c) 引線間互相接錯或引線碰到電源端;d) 變壓器的次級繞組短路,初級繞組與次級繞組短路,如有鐵心和屏蔽,每一繞組與鐵心及屏蔽短路;e) 對于管控室內機數(shù)量大于28戶的多用戶系統(tǒng),人為短接任一室內機輸入端的傳輸線或以最嚴酷方式造成室內機故障時,測試系統(tǒng)中其他非故障回路的基本功能。在上述試驗中如有故障顯示則試驗2min;如無故障顯示則試驗4h。應符合5.6.4要求。7.7.5 溫升試驗按GB 16796-1997中4.6.1規(guī)定進行,應符合5.6.5要求。7.8 電磁兼容適應性試驗7.8.1 靜電放電抗擾度試驗按GB/T 17626.2-1998中規(guī)定的方法進行,試驗包括施加靜電放電到操作者能接觸到的部位上和距系統(tǒng)樣品0.1m的參考地平面上。應符合5.7a)要求。試驗中允許有小于200ms的暫時變化。7.8.2 射頻電磁場輻射抗擾度試驗按GB/T 17626.3-1998中規(guī)定的方法進行,應符合5.7b)要求。7.8.3 電快速瞬變脈沖群抗擾度試驗按GB/T 17626.4-1998中規(guī)定的方法進行,試驗包括對電源線和互連線施加的脈沖干擾,應符合5.7c)要求。7.8.4 浪涌抗擾度試驗按GB/T 17626.5-1999中規(guī)定的方法進行,試驗包括對電源線和互連線施加的浪涌,應符合5.7d)要求。7.8.5 電壓暫降、短時中斷抗擾度試驗按GB/T 17626.11-1999中規(guī)定的方法進行,應符合5.7e)要求。7.9 穩(wěn)定性試驗經初始檢測的樣品,在正常環(huán)境條件下連續(xù)工作7天。每天至少進行三次基本功能試驗。應符合5.8要求。8 電控防盜門體的試驗方法8.1 試驗準備8.1.1 試驗人員按GB 17565-1998中6.1條規(guī)定進行。8.1.2 試驗樣件8.1.2.1 試驗樣件應與整機產品具體的相應部位在結構、材料及尺寸上相一致,每一個試驗部位的試驗樣件數(shù)量為三件。8.1.2.2 試驗樣件在設計、制造時,應充分考慮試驗設備對試驗樣件的裝卡要求,要使試驗時的裝卡不致影響試驗件的等效件。8.1.2.3 電控開鎖控制線路與電控鎖(包括鎖定機構),應從整體產品中分離出來,組成一個試驗樣件,該樣件可代替整機產品的部分功能試驗和環(huán)境適應試驗。8.1.3 試驗樣品的安裝按GB 17565-1998中6.3條規(guī)定進行。8.2 外觀、尺寸及結構檢查8.2.1 外觀及結構檢查樣品安裝后,通過實地操作,對照產品圖紙,用視查法檢查產品的功能、結構和外觀質量時,結果應符合6.2.1、6.2.4、6.2.5、6.2.6等條的要求。8.2.2 間隙檢查按GB 17565-1998中7.2.2條的方法進行,測量結果符合6.2.13、6.2.14、6.2.15等條的要求。8.2.3 尺寸測量用鋼卷尺、鋼直尺、游標卡尺和測厚儀測量門框、門扇的對角線、高度、寬度、厚度及其他結構尺寸。高度、寬度測量位置應距各相應邊50-100的兩處,厚度測量位置應在門兩端的三分之一高度及中間處,其他尺寸在規(guī)定要求部位。測量結果應符合6.2.2、6.2.3、6.2.4、6.2.10、6.2.11、6.2.12、6.3.1、6.3.2、6.3.3等條和產品圖紙的要求。8.2.4 表面處理檢查刮掉門體外表漆層,查看金屬材料的外暴露面,均應有防腐蝕措施。抽查庫存15天以上的產品,查看電鍍層的表面質量,結果應符合6.2.5條要求。8.3 焊接質量的檢查8.3.1 檢查所有焊接焊縫的表面質量情況,審查焊接圖紙及門扇與門框間的裝配關系,用鋼直尺檢查焊縫表面波紋、焊接搭接量,結果應符合6.2.7、6.2.8條的要求。8.3.2 焊接抗拉強度試驗一字形和T字形焊接接頭的抗拉強度試驗在拉力機上進行,試驗取樣方法按GB 2649-1989,拉伸試驗方法按GB 2651-1989進行。結果應符合6.2.9條要求。8.4 防盜門構件、門框與墻體聯(lián)接強度試驗8.4.1 門框與墻體聯(lián)接強度試驗使用千斤頂和測力器對門框與墻體聯(lián)接的三個薄弱點分別施加2000N剪力,試驗結果應符合6.2.16條要求。8.4.2 門扇通花結構強度試驗對門扇通花結構的三個薄弱連接點,使用千斤頂和測力器對檢測連接點分別施加2000N壓力,結果應符合6.3.2條要求。8.4.3 門固定件強度試驗當固定構件將門固定后,在門扇安裝固定構件的外表面的相應位置,通過加力器和墊板,施加垂直作用壓力4000N,試驗結果應符合6.3.4條要求。8.5 門扇軟沖擊試驗按GB 17565-1998中7.4條的方法進行,試驗結果應符合6.3.5條要求。8.6 門鉸鏈試驗8.6.1 門鉸鏈穩(wěn)定性試驗在解除閉門器作用的狀態(tài)下,按GB 17565-1998中7.3.1條方法進行檢查,結果應符合6.2.17條要求。8.6.2 門鉸鏈轉動試驗在解除閉門器作用的狀態(tài)下,將彈簧拉力器裝卡在門把手上,垂直對門施加拉力,將門拉開,記錄拉力器所指示拉力。然后再將彈簧拉力器裝卡在門反方向上,垂直對門施加拉力,將門關閉,記錄拉力器指示拉力。如此反復進行三次,取最大拉力值。結果應符合6.2.18條要求。8.6.3 門鉸鏈連接強度試驗用普通機械手工工具,由一名試驗人員實施對門鉸鏈的人工破壞試驗,結果應符合6.3.6條要求。8.6.4 門鉸鏈與門扇連接強度試驗按GB 17565-1998中7.3.5條進行,其結果應符合6.3.7條要求。8.6.5 M級防盜門材料要求M級防盜門材料選用,應符合6.4.1、6.4.2條要求。8.6.6 M級防盜門夾層玻璃安裝檢驗對M級防盜門夾層玻璃安裝進行破壞試驗,其結果應符合6.4.3條要求。8.7 電控鎖8.7.1 電控鎖電壓適應性將電控鎖的工作電壓分別調至電控鎖所規(guī)定的電源電壓變化范圍內的額定、最高、最低電壓條件下,以通電2s、斷電10s為一個周期,各試驗10個周期,結果應符合6.5.1.1條要求。8.7.2 電控鎖通電控制時間測定持續(xù)按下室內機電控鎖開關,用秒表檢測開鎖的通電時間,反復檢測三次,其結果應符合6.5.1.2條要求。8.7.3 電控鎖連續(xù)通電時間試驗將電控鎖的電源電壓調至額定工作電壓,每次通電7s、斷電7s,連續(xù)試驗10次后,應能正常啟動,并應符合6.5.1.3條要求。8.7.4 電控鎖手動開鎖功能試驗檢查手動開鎖功能,應符合6.5.1.4條要求。8.7.5 電控鎖耐久性試驗在電控鎖在額定工作電壓下,通過鎖控開關鎖,每次試驗間隔時間為20s,進行40000次開啟試驗,試驗后,應符合6.5.1.5條要求。8.7.6 電控鎖互開率試驗互開率試驗GB 17565-1998中7.6.2條方法進行,試驗結果應符合6.5.1.6條要求。8.7.7 電控鎖密鑰量和彈子級差檢查電控鎖的密鑰量,以生產廠家實際可用的鑰匙牙花數(shù)為有效密鑰量,彈子級差檢查,按GB 17565-1998中7.6.1條方法進行,其結果應符合6.5.1.6條要求。8.7.8 電子類門鎖密鑰量檢查檢查電子類門鎖的密碼位數(shù)和進制,計算出密鑰量,其結果應符合6.5.1.7條要求。8.7.9 鎖定點受力試驗將電控鎖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山東省普通高中2025屆化學高一下期末經典模擬試題含解析
- 2025屆廣東省師大附中化學高一下期末統(tǒng)考試題含解析
- 農業(yè)植保越冬管理辦法
- 合肥基金投資管理辦法
- 衛(wèi)星網(wǎng)絡拓撲優(yōu)化設計-洞察及研究
- 標簽行業(yè)倉庫管理辦法
- 團委經費管理辦法浙江
- 學校合作共建模式與實踐探索
- 招標技術規(guī)范與實施指南
- 酵母菌在食品工業(yè)中的功能及其應用研究
- 2025江蘇省惠隆資產管理限公司招聘30人易考易錯模擬試題(共500題)試卷后附參考答案
- 招標代理服務服務方案
- 變速箱廠總平面布置設計設施規(guī)劃與物流分析課程設計
- NB/T 10756-2021煤礦在用無軌膠輪車安全檢測檢驗規(guī)范
- GB/T 31586.2-2015防護涂料體系對鋼結構的防腐蝕保護涂層附著力/內聚力(破壞強度)的評定和驗收準則第2部分:劃格試驗和劃叉試驗
- 2023年上海高考生物真題試卷(答案解析版)
- 臨床各科急救流程規(guī)范規(guī)范圖
- 交安工程勞務分包參考價格(范本)
- 2022年專業(yè)技術人員繼續(xù)教育公需課題庫(含答案)
- GB∕T 13554-2020 高效空氣過濾器
- (新版)孤殘兒童試題庫(含答案)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