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BR工藝設計說明書.doc_第1頁
SBR工藝設計說明書.doc_第2頁
SBR工藝設計說明書.doc_第3頁
SBR工藝設計說明書.doc_第4頁
SBR工藝設計說明書.doc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8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精品文檔 前言隨著科學技術的不斷發(fā)展,環(huán)境問題越來越受到人們的普遍關注,為保護環(huán)境,解決城市排水對水體的污染以保護自然環(huán)境、自然生態(tài)系統(tǒng),保證人民的健康,這就需要建立有效的污水處理設施以解決這一問題,這不僅對現(xiàn)存的污染狀況予以有效的治理,而且對將來工、農(nóng)業(yè)的發(fā)展以及人民群眾健康水平的提高都有極為重要的意義,因此,城市排水問題的合理解決必將帶來重大的社會效益。第一章 緒論1.1、本次課程設計應達到的目的:本課程設計是水污染控制工程教學的重要實踐環(huán)節(jié),要求綜合運用所學的有關知識,在設計中熟悉并掌握污水處理工藝設計的主要環(huán)節(jié),掌握水處理工藝選擇和工藝計算的方法,掌握平面布置圖、高程圖及主要構筑物的繪制,掌握設計說明書的寫作規(guī)范。通過課程設計使學生具備初步的獨立設計能力,提高綜合運用所學的理論知識獨立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訓練設計與制圖的基本技能。1.2、本課程設計課題任務的內(nèi)容和要求:某城鎮(zhèn)污水處理廠設計日平均水量為20000,進水水質如下:COD(mg/L)BOD5(mg/L)SS(mg/L)TN(mg/L)NH3-N(mg/L)TP(mg/L)PH3801502004025369、污水處理要達到城鎮(zhèn)污水處理廠污染物排放標準中的一級B標準。、生化部分采用SBR工藝。、來水管底標高446.0m.受納水體位于廠區(qū)南側150m。50年一遇最高水位448.0m。、廠區(qū)地勢平坦,地坪標高450.0m。廠址周圍工程地質良好,適合修建城市污水處理廠。、所在地區(qū)平均氣壓730.2mmHg柱,年平均氣溫13.1,常年主導風向為東南風。具體設計要求:、計算和確定設計流量,污水處理的要求和程度。、污水處理工藝流程選擇(簡述其特點及目前國內(nèi)外使用該工藝的情況即可)、對各處理構筑物進行工藝計算,確定其形式、數(shù)目與尺寸,主要設備的選取。、水力計算,平面布置設計,高程布置設計。第二章 SBR工藝流程方案的選擇2.1、SBR工藝主要特點及國內(nèi)外使用情況:SBR是序列間歇式活性污泥法的簡稱,與傳統(tǒng)污水處理工藝不同,SBR技術采用時間分割的操作方式替代空間分割的操作方式,非穩(wěn)定生化反應替代穩(wěn)態(tài)生化反應,靜置理想沉淀替代傳統(tǒng)的動態(tài)沉淀。它的主要特征是在運行上的有序和間歇操作,SBR技術的核心是SBR反應池,該池集均化、初沉、生物降解、二沉池等功能于一池,無污泥回流系統(tǒng)。經(jīng)過這個廢水處理工藝的廢水可達到設計要求,可以直接排放。處理后的污泥經(jīng)機械脫水后用作肥料。此工藝在國內(nèi)外被引起廣泛重視和研究日趨增多的一種污水生物處理新技術,目前,已有一些生產(chǎn)性裝置在運行之中。它主要應用在城市污水、工業(yè)廢水處理方面。2.2、工藝流程圖:圖2.1 SBR法處理工藝流程圖第三章 SBR工藝設計計算3.1、原始設計參數(shù):原水水量: 取流量總變化系數(shù)為: (Q=231.5L/s)設計流量: 3.2、粗格柵設計:本設計選擇單獨設置的格柵,傾角=3.2.1、格柵槽總寬度 B=1.19m,取1.5m3.2.2、通過格柵的水頭損失 h1=0.026m3.2.3、柵后明渠的總高度 H=0.726m3.2.4、格柵槽總長度 L=4.67m3.2.5、每日柵渣量 W=3.2.6、機械除渣,用NC1200型機械除砂器一臺3.3、提升泵站設計:本工藝選用LXB-900螺旋泵3.4、細格柵設計:本設計選擇格柵和沉砂池合建。設計中選擇兩組格柵,N=23.4.1、格柵槽總寬度: B=1.28m,設計中取1.5m3.4.2、通過格柵的水頭損失: h1=0.46m3.4.3、柵后明渠的總高度: H=1.16m3.4.4、格柵槽總長度: L=2.82m3.4.5、每日柵渣量: W=3.4.6、機械除渣,用NC800型機械除砂器一臺 3.5、曝氣沉砂池設計:3.5.1、池子總有效體積:設計中取停留時間t=2min,則3.5.2、水流斷面面積:設計中取水平流速=0.08,則水流斷面面積:3.5.3、池總寬度: 設計中取(設計有效水深),則 3.5.4、池長: L:B=4.48 80,符合3.6.6、沉淀池總高度:式中:沉淀池超高,一般取0.3m水污染控制工程。高延耀,P54;沉淀池緩沖層高度,一般采用0.3m水處理工程設計計算,韓洪軍,P227;則,3.6.7、進水裝置:本工藝輻流式沉淀池采用池中心進水,通過配水花墻和穩(wěn)流罩向池四周流動。進水管道采用鋼管,管徑DN=800mm,管內(nèi)流速0.68m/s。3.6.8、出水裝置:出水采用池末端薄壁出水堰跌落出水,出水堰可保證池內(nèi)水位標高恒定,堰上水頭 式中: H-堰上水頭(m);Q1-沉淀池內(nèi)設計流量(m3/s);m-流量系數(shù),一般采用0.40.5b2-堰寬(m),等于沉淀池寬度。則,出水堰自由跌落0.2m后進入出水渠,出水渠寬2m,水流流速m/s,采用出水管道在出水槽中部與出水槽連接,出水管道采用鋼管,管徑DN=800mm,管內(nèi)流速V2=0.68m/s。排水干管管徑:=0.343m3/s,取管徑DN=800mm,流速VS=0.68m/s。3.6.9、排泥管:沉淀池采用重力排泥,排泥管管徑DN300mm,排泥管伸入污泥斗底部,排泥靜壓頭采用1.2m,將污泥排到池外集泥井內(nèi)。3.6.10、出水擋渣板:浮渣用浮渣刮泥板收集,定期清渣,刮泥板裝在刮泥機桁架的一側,高出水面0.2m,在出水堰前設置浮渣擋板攔截浮渣,排渣管管徑取為DN300mm。3.7、SBR反應池設計:3.7.1、SBR池計算:設單個SBR反應池運行周期為8小時。進水(厭氧)1小時,反應(曝氣)4小時,沉淀(缺氧)2小時,排水排泥1小時。低污泥負荷下有利于硝化菌、反硝化菌等自養(yǎng)菌的生長 。設計取Ns=0.1Kg BOD5/(Kg MLSSd)。設置4個反應池,反應池前設一個調節(jié)池,調節(jié)池與曝氣沉砂池相連。當前一個反應池運行2小時后,下一個反應池開始運行。也就是說每周期從調節(jié)池注入一個SBR反應池的水量相當于2小時內(nèi)從沉砂池流進調節(jié)池的平均水量。1)調節(jié)池的容積:以3小時內(nèi)流進調節(jié)池的平均水量計算調節(jié)池的體積,這樣既可對因上游來水不均勻造成的水位波動起到緩沖作用(KZ=1.48),又可以保證在有一個SBR反應池出現(xiàn)故障時,其它3個反應池仍能交替連續(xù)運行。 調節(jié)池尺寸 LBH=25205 , 正常運行時最高水深為3.33m,最低水深1.6m,池底出水。出水管(鋼混)流量 設計取排水管管徑DN800mm,設計流量q=1667m3/h,出水結束由調節(jié)池及SBR中液位控制。2)活性污泥量(以MLSS計)采用污泥負荷法計算:則總活性污泥量: 3)剩余污泥量:剩余污泥包括兩部分:a、微生物降解BOD后代謝增殖的污泥量 。 b、吸附在菌膠團上的不可降解的非揮發(fā)性固體(進水水中的SS)。(1)增殖活性污泥以SS計 式中:f-VSS與SS之比值,取0.6;Y-產(chǎn)率系數(shù),kgVSS/kgBOD5,取0.6;Kd-內(nèi)源代謝系數(shù),取0.06;所以,(2)假設進水中的SS被活性污泥吸附后,能達到排放標準。 所以每天排泥(MLSS-SS) 2240kg 。以體積計:VSS= 373m3/d ,含水率P=99.4%;(因,所以污泥體積指數(shù) SVI=167ml/g)VSS=280 m3 /d , 含水率P=99.2% 。(SVI=125ml/g)4)計算反應器中的總污泥量(MLSS-SS) 污泥當中的SS(來自進水)與活性組分(以MLSS計)的質量比例關系為 則每個SBR池中總污泥量為 設含水率92.2%, 則以體積計VS=1750 m35)SBR 反應池容積其中: VS-單池污泥體積,m3;VF-進水體積,m3 ; Vb-保護容積,m3 。取超高0.5m,每個SBR反應池的尺寸則保護容積 Vb=323 m3 ,安全高度,符合0.30.5。進水水深,沉淀后污泥層高度,校驗:污泥濃度 反應池中污泥濃度一般在15005000mg/L之間 水處理工程設計計算 韓洪軍 P281排出比 排出比指每一周期的排水量與反應器容積之比,一般在1/41/2之間。水處理工程設計計算 韓洪軍 P281,在1/41/2之間。6)排水及排泥系統(tǒng):選用電動旋轉式潷水器,型號XBS-D-1800。潷水深度2.45m,排水結束由液位控制。排水管(鋼混)與潷水器相連,每池設一個排水管。設計取排水管管徑DN800mm ,設計流量q=1667m3/h,(實際運行時,排水結束由SBR池中液位控制)。 在池底設置簡易半圓形集泥槽(),剩余污泥在重力作用下排入集泥井。排泥管管徑DN=300mm ,管上安裝流量閥,控制排泥量。7)SBR反應運行時間與水位控制:圖2.2 SBR反應池示意圖進水開始與結束由水位控制,進水結束即開始曝氣階段,曝氣結束由時間控制,沉淀開始到結束由時間控制,沉淀結束即開始排水排泥,排水結束由水位控制。8)關于脫氮除磷效果的說明:項目CODBOD5TNNH3-NTP去除率8288%8593%3339%5387%8599%有資料顯示SBR處理城市污水的處理效果為:SBR及其變法污水處理與回用技術 張統(tǒng) 化學工業(yè)出版社 P162在上述工況下,除TN外其余指標均能達標。在運行調試階段,強化硝化反硝化過程,提高TN的去除率。3.7.2、需氧量及曝氣系統(tǒng)設計計算:1)需氧量:取0.50kg/kg,0.190水污染控制工程,P144(1/d)。2)供氣量計算:設計采用SX-1型空氣曝氣器,敷設在SBR反應池池底,距池底距離500mm,且水深為5.5m,因此淹沒深度H=5.5-0.5=5m。氧轉移效率8.00%,服務面積為,軟管間距取500mm。查表知,20時溶解氧飽和度為。已知數(shù)據(jù)中,當?shù)仄骄鶜鈮簽?30.2mmHg柱,換算為標準單位是Pa,所以曝氣器出口處的絕對壓力為:空氣離開曝氣池時,氧的百分比為曝氣池中溶解氧平均飽和度為:(水溫20)20是脫氧清水充氧量為: =4985.0kg/d=207.7kg/h式中污水中雜志影響修正系數(shù),取0.7;污水含鹽量影響修正系數(shù),取0.95;C混合液溶解氧濃度,取2.0;氣壓修正系數(shù),SBR反應池的供氣量為水污染控制工程,P133,(12-54)3.7.3、空氣管計算:空氣管平面布置圖如下圖,鼓風機房出來的空氣供給供氣干管,在相鄰兩SBR池的隔墻上設兩根供氣支管,為四個SBR反應池供氣。每個供氣支管設17條配氣豎管,為SBR池供氣,四池共四條供氣支管,68條配氣豎管。每條配氣豎管安裝SX-1型曝氣器20個,每池共340個曝氣器,全池共1360個曝氣器。每個曝氣器的服務面積為。(曝氣器布置示意圖如下圖)圖2.3 四個SBR池空氣管平面布置圖(標注尺寸單位:mm)圖2.4 單個SBR池底曝氣器排列示意圖每根空氣干管供氣量為:1.25安全系數(shù)故選用SX-1型盆型曝氣器,敷設SBR反應池池底,氧轉移效率8.00%,供氣量,服務面積為。3.7.4、鼓風設備:鼓風機房要給曝氣沉砂池和SBR池供氣,選用TS系列羅茨鼓風機選用TSD-150型鼓風機9臺,工作8臺,備用1臺。設備參數(shù):風量20.4(總風量為20.4608=9792,符合本工藝所需9272.3+274=9546.3);升壓44.1KPa(曝氣器出口處的壓力為44.1KPa,符合);配套電機型號Y200L-4;功率30KW;轉速1220r/min;機組最大重量730kg;設計鼓風機房占地LB=2010=200。3.8、接觸式消毒池設計:3.8.1、本工藝采用液氯消毒,每日加氯量為:q=qOQ86400/1000=50.34386400/1000=148.176 kg/d液氯由真空轉子加氯機加入,加氯機選用三臺,采用二用一備。每小時加氯量為148.176/48=6.174kg/h,設計中采用ZJ-2型轉子加氯機。本設計采用1個4廊道平流式消毒接觸池。3.8.2、消毒接觸池容積: V=Qt=0.3433060=617.4 m33.8.3、消毒接觸池表面積:F= V/h2=617.4/2.5=247.96 m2 3.8.4、消毒接觸池廊道長:L= F/B=247.96/4=61.99 m3.8.5、消毒接觸池總長: L= L/4=61.99/4=15.5m,取16m3.8.6、池高: H=h1+h2=0.3+2.5=2.8m3.8.7、進水部分消毒接觸池的進水管管徑D=1300mm,v=1.24m/s,i=1.161混合采用管道混合的方式,加氯管線直接接入消毒接觸池進水管,為增強混合效果,加氯點后接D=1300mm的靜態(tài)混合器。3.8.8、出水堰上水頭:3.9、污泥處理設備:3.9.1、產(chǎn)泥量:每日處理剩余污泥量為400m3/d,其中含水率P=99.4%3.9.2、集泥井:設集泥井有效井深1m,設計尺寸LB=54=20,集泥井為地下式,池頂加蓋。3.9.3、提升泵選型:選用型號LXB-400 泵2臺,工作1臺,備用1臺。LXB-400參數(shù):螺旋外徑:400mm;轉速:84r/min;流量:75/h;最大提升高度:2.5m;功率:1.1kW;污泥泵房:65=30。3.9.4、污泥濃縮池設計:(池型:輻流式濃縮池)(1)沉淀部分有效面積:,設計中取120m2(2)濃縮池直徑D:設計中取12.4m(3)濃縮池的容積V:,設計中采用332T:濃縮池濃縮時間,一般采用10-16h,設計采用15h。 (4)濃縮后剩余污泥量:單池產(chǎn)生的濃縮污泥量為::濃縮后污泥含水率,97%(5)濃縮池有效水深:(6)池底高度:輻流沉淀池采用中心驅動刮泥機,池底需做成4%的坡度,刮泥機連續(xù)轉動將污泥推入污泥斗。池底高度:設計中取0.25m(7)污泥斗容積:泥斗傾角,為保證排泥順暢,圓形污泥斗傾角采用55;a:污泥斗上口半徑,取1.25m;b:污泥斗底部半徑,取0.25m;污泥斗容積: 污泥斗中污泥停留時間:(8)濃縮池總高度: h1:超高,一般采用0.3m h3:緩沖層高度,一般采用0.3-0.5m,設計采用0.3m(9)濃縮后處理的污水量:,濃縮后污泥含水97%(10)溢流堰:濃縮池溢流出水經(jīng)過溢流堰進入儲水槽,然后匯入出水管排出。出水槽流量q=0.0037m3/s,設出水槽寬0.2m,水深0.1m,則水流速為0.185 m/s。溢流堰周長(11)溢流管:溢流水量0.0037/s,設溢流管徑DN100mm,管內(nèi)流速0.47m/s.(12)刮泥裝置:濃縮池采用中心驅動刮泥機,刮泥機底部設有刮泥板,將污泥推入泥斗。(13)排泥管:剩余污泥量0.00092/s,泥量很小,采用污泥管道最小管徑DN150mm。間歇將污泥排入壓濾機。3.9.5、污泥脫水機房:(1)污泥產(chǎn)量:污泥濃縮后產(chǎn)量,產(chǎn)生含水量為97%的干污泥加上初沉池80 /d80+80=160/d=6.67/h(2)污泥脫水機:根據(jù)所需污泥處理量,選用DY-2000型帶式壓濾機2臺,工作1臺,備用1臺。選用流量較大的壓濾機,不設貯泥柜,減少占地面積。DY-2000參數(shù):處理能力8-12/h;帶寬2000mm ;沖洗水壓0.4Mpa;沖洗耗水8;氣壓0.3-0.5Mpa;電機功率2.2kW;泥餅含水率65-75%;質量5600kg。(3)污泥餅體積:設泥餅含水率為75%V = (/C) = 160(1-97%)/(1-75%)=19.2 污泥脫水機房高度5m,LB=1010。第四章 污水處理廠高程布置4.1、污水處理構筑物高程布置:主要任務:確定各處理構筑物的標高,確定各處理構筑物之間連接管渠的尺寸及標高,確定各處理構筑物的水面標高,從而能夠使污水沿處理構筑物之間順暢流動。保證污水廠正常運行。4.1.1、構筑物水頭損失表2.1 構筑物水頭損失表構筑物名稱水頭損失(m)構筑物名稱水頭損失(m)格柵0.2+0.46調節(jié)池有效水深的一半1.67沉砂池0.2SBR池潷水深度2.45初沉池0.5消毒池0.34.1.2、管渠水力計算表2.2 污水管渠水力計算表管渠與構筑物名稱流 量(L/S)管渠設計參數(shù)水頭損失D(mm)I()V(m/s)L(m)沿程局部合計出水口至消毒池231.56001.50.82165.60.2480.1360.384消毒池至SBR池4638001.30.921160.1510.1620.313SBR池至調節(jié)池4638001.30.92900.1170.1590.276調節(jié)池至初沉池3438000.7140.68180.0130.0350.048初沉池至沉砂池3438000.7140.68300.0210.0350.056細格柵至泵房3438000.7140.68260.0190.0350.054污水管渠局部阻力損失按照阻力系數(shù)法和當量長度法化工原理 上 夏清 天津大學出版社 P5658計算:局部阻力包括流體在管路的進口、出口、彎頭、閥門、擴大、縮小等局部位置流過時產(chǎn)生的。進口:=0.5;出口:=1.0;管道分支:=1.5出水口至消毒池進口,出口,大圓角彎頭(Le=12.5m),止回閥(全開Le=45m)消毒池至SBR池進口,出口,大圓角彎頭兩個(Le=25m),分支管道SBR池至調節(jié)池進口,出口,大圓角彎頭(Le=12.5m),閘閥( 全開Le=10m),分支管道調節(jié)池至初沉池進口,出口初沉池至沉砂池進口,出口細格柵至泵房進口,出口4.1.3、構筑物及管渠水面標高計算本設計中,由于50年一遇最高水位為448m,其水位較低,污水廠出水能在洪水位自流排出,故污水處理廠未設置終點泵站,。但考慮到土方平衡,建筑成本,管線埋深等因素,出水口標高設定為449m,故可推算其他構筑物、管渠高程。表2.3 構筑物及管渠水面標高計算表序號管渠與構筑物名稱水面上游標高(m)水面下游標高(m)構筑物水面標高(m)地面標高(m)1出水口至消毒池449.384449450.0 2消毒池449.684449.384449.534450.0 3消毒池至SBR池449.997449.684450.0 4SBR池452.447449.997451.222450.0 5SBR池至調節(jié)池452.723452.447450.0 6調節(jié)池454.423452.723453.573450.0 7調節(jié)池至初沉池454.471454.423450.0 8初沉池454.971454.471454.721450.0 9初沉池至沉砂池455.027454.971450.0 10沉砂池455.227455.027455.127450.0 11細格柵455.687455.227450.012細格柵至泵房455.741455.687450.0 4.2、污泥處理構筑物高程布置:排泥流速一般大于1.5m/s,重力排泥管道水力坡度在10%020%0 給排水設計手冊 常用資料第一冊以1.5m/s計算管徑,d=334mm,因此可取污泥管徑300mm。4.2.1、污泥處理構筑物水頭損失水處理工程設計計算,中國建筑出版社,P356當污泥以重力流排出池體時,污泥處理構筑物的水頭損失以各構筑物的出流水頭計算,初沉池,濃縮池,一般取1.5m。4.2.2、污泥管道水頭損失:表2.4 污泥管道水力計算表管渠與構筑物名稱流 量(L/S)管渠設計參數(shù)水頭損失(m)D(mm)I()V(m/s)L(m)沿程局部合計初沉池至脫水機房10630011.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