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科護理學97439.doc_第1頁
精神科護理學97439.doc_第2頁
精神科護理學97439.doc_第3頁
精神科護理學97439.doc_第4頁
精神科護理學97439.doc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5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精神科護理學1.國內精神醫(yī)學發(fā)展簡史:從19世紀末開始,國外的精神醫(yī)學迅速發(fā)展并傳入我國,國外一些教會在我國相繼成立了精神病醫(yī)院與收容所,如廣州(1898)、北京(1906)等地,其后大連(1932)、上海(1934)、成都(1944)、南京(1947)等地也相繼建立了精神病醫(yī)療或教學機構2.國外精神科護理學發(fā)展簡史:19世紀中葉近代護理學誕生,護理專業(yè)的創(chuàng)始人南丁格爾于1860年在英國倫敦創(chuàng)辦了世界上第一所護理學校;1873年,美國的一位先覺者琳達理查茲女士提出了護理精神病患者的系統(tǒng)護理方案3.感覺和感覺障礙:感覺障礙有感覺過敏、感覺減退、內感性不適感覺過敏:對外界一般刺激的感受性增強,感覺閾值降低感覺減退:對外界一般刺激的感受性降低,感覺閾值增高內感性不適(體感異常):患者感到身體內部產(chǎn)生各種不舒服的或難以忍受的異樣感覺,且難以表達出來4.知覺及知覺障礙:常見的知覺障礙有錯覺、幻覺、感知覺綜合障礙錯覺:對客觀事物歪曲的知覺幻覺:虛幻的知覺,即無客觀刺激作用于人的感覺器官而出現(xiàn)的類感知覺5.真性幻覺與假性幻覺的區(qū)別:真性幻覺:患者所感知的幻覺形象與真實的事物完全相同,幻覺不僅位于外界空間,而且是直接通過本人的感官獲得的,因此患者堅信不疑患者所感受到的幻覺表象不夠清晰,不生動且不完整,存在于主觀空間6.感知覺綜合障礙:指對具體客觀存在的事物的個別屬性出現(xiàn)錯誤的感知。7.思維聯(lián)想障礙:.思維聯(lián)想速度的障礙:a.思維奔逸:思維活動量轉變快速,多見于躁狂癥; b.思維遲緩:聯(lián)想受到抑制,速度減慢,患者思考問題感到困難,反應遲鈍,多見于抑郁癥; c.思維貧乏:患者表現(xiàn)為頭腦中沒有多少活動著的完整概念,多見于精分或智力缺損的患者思維連貫性方面障礙:a.思維松弛或思維散漫:多見于精分; b.思維破裂:多見于精分; c.思維不連貫:多見于器質性精神障礙思維自主性障礙:a.思維插入(思維被強加):多見于精分; b.思維云集(強制性思維):多見于精分; c.強迫觀念:多見于強迫性神經(jīng)癥,也見于精分; d.思維中斷思維聯(lián)想途徑障礙:a.病理性贅述:多見于腦器質性精神障礙; b.持續(xù)言語; c.重復語言; d.刻板語言; e.模仿言語:多見于精分8.象征性思維:患者以一些很普通的概念、詞句或動作來表示某些特殊的除患者自己外旁人無法理解的意義,是精分特征性癥狀之一9.妄想:妄想是一種重要的精神病性癥狀,它是指一種個人所獨有的并與自我有切身關系的堅信不移的觀念,不接受事實與理性的糾正。特點:.堅信不移,不接受事實與理性糾正.妄想的內容與自我有關 .妄想的內容是個人所獨有的常見的幾種的妄想:關系妄想、被害妄想、影響妄想、被洞悉感、夸大妄想、罪惡妄想、嫉妒妄想、鐘情妄想10.常見的幾種記憶障礙的形式:記憶增強、記憶減退、遺忘、錯構癥、虛構癥、潛隱記憶、似曾相識癥11.癡呆:指在大腦發(fā)育完成后(18歲以后),因各種原因導致已充分發(fā)展的智能發(fā)生障礙12.心因性假性癡呆:又稱剛賽爾綜合征,以近似回答為核心癥狀,患者對非常簡單的問題予以錯誤而近似的回答13.自知力:指患者對其本身精神病狀態(tài)的認識和判斷能力。包括三方面:對疾病的認識,即承認有??;對癥狀的認識,即對病變的行為表現(xiàn)以及各種不正常體驗能正確分辨和描述,認識到他們是疾病的表現(xiàn);對治療的認識,即對治療的依從性,有主動接受治療的愿望或服從治療14.精神科護理基本技能主要包括四個方面:與精神障礙患者的溝通技巧;精神障礙患者的護理觀察與記錄;精神障礙患者的基礎護理;精神障礙患者的組織與管理15.建立良好護患關系的方法和技巧.善于引導話題和取得病人好感.注意保持談話雙方的平等地位.適當運用非語言技巧(說話語調、聲音的強度、速度、流暢性等的調節(jié);用目光接觸表達和傳遞情感;利用面部表情表示對病人的關心和理解;利用身體接觸表示關懷)16.影響護患溝通的因素.護士方面的因素:資料不完整;聆聽不充分;缺乏耐心;過早評判;問話千篇一律;缺乏洞察力;其他:護士泄露患者的隱私,沒能采取一致性態(tài)度對待患者等.患者方面的因素:精神病人大多缺乏自知力或無自知力;精神病人自身疾病癥狀所致,如幻覺、妄想、思維障礙等17.對精神障礙患者的觀察內容及觀察的要求:.觀察內容:一般情況;精神癥狀;軀體情況;治療情況;患者周邊環(huán)境是否安全;心理狀況;社會功能.觀察的要求:觀察要有目的性、客觀性;觀察要有針對性;觀察要有整體性;觀察要在患者不知不覺中進行;觀察要有預見性18.精神障礙患者的日常生活護理:.口腔和皮膚護理;.排泄護理;衣著及日常儀態(tài)護理19.睡眠護理:.創(chuàng)造良好的睡眠環(huán)境;.安排合理的作息制度;.促進患者養(yǎng)成有利于睡眠的習慣;.加強巡視,嚴防意外;.睡眠障礙患者的護理:體諒患者的痛苦與煩惱心情;指導患者放松或轉移注意力;分析失眠原因對癥處理20.安全護理;.掌握病情,做針對性防范;.與患者建立信賴關系,及時發(fā)現(xiàn)危險征兆;.嚴格執(zhí)行護理常規(guī)與工作制度;.加強巡查,嚴防意外;.加強安全管理,做好安全檢查:保證環(huán)境安全;嚴格病房內危險物品管理;加強安全檢查;.安全常識教育;.保護隔離21.分級護理管理:特級護理:(一)護理對象:1.精神障礙伴有嚴重軀體疾病,生活完全不能自理者2.有明顯意識障礙,有極嚴重的自殺、自傷危險或自殺未遂者3.被迫入院、極端興奮躁動,有嚴重沖動傷人、外走危險者4.因精神藥物引起的嚴重藥物不良反應出現(xiàn)危象、危及生命者(二)護理要點:1.設24小時專人護理,嚴密觀察病情變化,及時制定護理計劃,填寫護理記錄2.做好基礎護理,認真落實各項治療和護理常規(guī),嚴防并發(fā)癥,確保病人安全3.備好急救物品和藥品,以備搶救之需4.實行封閉式管理一級護理:護理對象:自傷自殺、傷人毀物、外走、興奮躁動、木僵、拒食、伴有嚴重的軀體疾病、生活不能自理者二級護理:護理對象:精神癥狀不危害自己、他人、伴有一般軀體疾病、生活尚能自理或被動自理三級護理:護理對象:癥狀緩解、病情穩(wěn)定、康復待出院者、神經(jīng)癥患者22.暴力行為:廣義的暴力行為是指精神障礙患者在各種心理、社會因素或精神病狀的影響下,突發(fā)的自殺、自傷、傷人、毀物等沖動行為,是精神科最為常見的危急事件23.暴力行為的預防措施:.注意交流技巧;.保證治療順利進行;.做好環(huán)境管理;.開展健康教育24.暴力行為發(fā)生時處理措施:.集體行動;.控制場面;.解除武器;.保護性約束、隔離;.認真觀察,及時記錄,專人看護;.根據(jù)醫(yī)囑做好治療護理;.行為方式重建25.自殺行為發(fā)生的征兆評估:.有自殺史;.情緒極度低落,表現(xiàn)為緊張、無助、無望、經(jīng)常哭泣及強烈的自傷行為;.拒食、失眠,體重明顯減輕;.將自己與他人隔離,特別是將自己關在隱蔽的地方或反鎖于室內;.存在幻聽,尤其是命令性幻聽,幻聽的內容可能是命令患者去自殺;.對現(xiàn)實的或想象中的事物有嚴重的負罪感;.在抑郁了較長時間后,突然覺得很開心,且無任何理由;.顯得非常沖動、易激惹,行為比較突然,在預料之外;.問一些可疑的問題;.談論自殺與死亡,表示想死的意念;.對將自己的事情處理的有條不紊表示出異常的興趣,并開始分發(fā)自己的財產(chǎn),交待后事;.收集和儲藏繩子、玻璃片或囤積藥物或其他可用來自殺的物品26.自殺預防:.將有自殺危險的患者通知其他醫(yī)護人員;.提供安全的環(huán)境;.密切看護;.與患者建立良好的治療性關系;.簽訂安全契約;.給患者提供希望;.恢復患者自尊;.鼓勵患者參加工娛活動;.調動社會支持系統(tǒng)27.自縊的緊急處理:立即解脫自縊的繩帶套;將患者就地放平,解松衣領和腰帶;判斷心搏、呼吸情況,如心跳和呼吸已經(jīng)停止,應立即進行胸外按壓和人工呼吸,吸氧等;根據(jù)需要給予呼吸興奮劑;意識模糊或伴有興奮躁動時,必要時約束保護,防止墜床;復蘇后期要糾正酸中毒和防止因缺氧所致的腦水腫,并給予其他支持治療;患者清醒后,應勸導、安慰患者,密切觀察,防止再度出現(xiàn)自殺行為28.擅自離院的預防:.加強安全管理;.豐富住院患者的生活;.增進溝通;.加強看護29. 擅自離院發(fā)生后的處理:.應立即通知其他人員并與患者家屬聯(lián)系,分析與判斷患者擅自離院的時間、方式、去向,立即組織人員尋找,必要時報警;.找到后要做好患者的安撫工作,防止再次擅自離院30.噎食的預防:.嚴密觀察患者的病情和藥物的不良反應,對服用抗精神病藥物治療者,要注意觀察患者有無吞咽困難;.如果患者有藥物不良反應,吞咽反射遲鈍,及時匯報醫(yī)生,采取措施,減少不良反應。護理人員應給予軟食,必要時給予半流質或流質飲食,避免帶骨、帶刺食物;.加強飲食護理,對吞咽困難的患者,應專人守護進食或喂食;對搶食或暴飲暴食的患者,應單獨進食,適當控制其食量,并幫助患者改掉不良進食習慣31.噎食發(fā)生后的處理:.就地搶救,分秒必爭,立即清除口咽部食物,疏通呼吸道;.如果清除口咽部食物后患者仍無緩解,應立即將患者攔腰抱住,頭朝下并拍背?;驅⒒颊吒共扛┯诘首由?,讓其上半身懸空,猛壓其腰腹部使膈肌突然上移,壓迫肺部,使肺內氣體外沖,使氣流將氣管內的食物沖出。(Heimlich手法)。如重復56次無效,應立即用一粗針頭在環(huán)狀軟骨上沿正中部位插入氣管或行緊急氣管切開,暫時恢復通氣;.如果食物仍滯留在氣管內,可請五官科醫(yī)生會診,決定采用氣管鏡、氣管插管還是采用氣管切開取出食物;.當取出食物后應及時采取護理措施防止吸入性肺炎;.如心跳驟停、立即進行胸外心臟按摩。在心肺復蘇的同時,應注意及早進行腦復蘇;.記錄噎食與搶救的全過程;.分析原因,防止類似情況再次發(fā)生32.木僵的護理措施:.提供安全安靜的環(huán)境;.密切觀察病情;.加強生活護理;.重視功能鍛煉;.心理護理33.譫妄:是一種表現(xiàn)為急性、廣泛性的認知障礙,以意識障礙、興奮躁動、感知覺障礙為三聯(lián)征的一組器質性障礙癥候群,其中尤以意識障礙為主要特征34.譫妄的癥狀特點:意識障礙;感知覺障礙;思維障礙;記憶障礙;情緒障礙;精神運動障礙;不自主運動;自助神經(jīng)功能障礙;睡眠節(jié)律紊亂35.癡呆的早期表現(xiàn):.最早的癥狀常為近記憶力下降;.學習新知識,掌握新技能的能力下降;.由于對自己疾病有自知力所以患者常出現(xiàn)焦慮、苦惱、易激惹等心理反應;.個性變化36.遺忘綜合征:又稱柯薩科夫綜合征,是以記憶障礙為主要臨床表現(xiàn),無意識障礙,無其他認知功能損害為特征的一種器質性精神障礙。37.麻痹性癡呆:通常在感染后1520年內出現(xiàn)。典型病程常表現(xiàn)為隱匿起病, 初時出現(xiàn)構音障礙、反射亢進和癲癇樣發(fā)作,可伴有記憶障礙、易激惹、情緒波動等38.精神活性物質:又稱成癮物質,是指來自體外,能夠影響人類的心境、情緒、行為和改變意識狀態(tài),并有致依賴作用的一類化學物質39.精神活性物質的分類:(1)中神經(jīng)系統(tǒng)抑制劑:包括阿片類、巴比妥類、苯二氮卓類,酒精類。(2)中神經(jīng)系統(tǒng)興奮劑:包括咖啡因、可卡因、苯丙胺、煙草、含咖啡因的飲料等。40.精神依賴:又稱心理依賴,是指患者對精神活性物質的強烈渴求,以期獲得服用后的特殊快感41.精分的精神癥狀:急性期的精神分裂癥臨床表現(xiàn)主要是幻覺、妄想和思維紊亂,這些癥狀常被稱為“陽性”癥狀。在慢性階段主要臨床表現(xiàn)為思維貧乏、情感淡漠、意向減退、動作遲緩和社會退縮這些癥狀被稱為“陰性”癥狀思維障礙:(1)思維聯(lián)想障礙;(2)思維邏輯障礙;(3)思維內容障礙情感障礙:(1)情感淡漠;(2)情感倒錯;(3)情感不協(xié)調意志和行為障礙:(1)意志活動減少或缺乏;(2)意向倒錯;(3)違拗、被動服從、模仿等動作其他常見的精神癥狀:(1)幻覺和感知綜合障礙;(2)人格解體;(3)緊張綜合癥認知功能缺損障礙42.緊張綜合征:包括緊張性木僵和緊張性興奮兩種狀態(tài),兩者可交替出現(xiàn),是精神分裂癥緊張型的主要診斷依據(jù)43.精分的臨床類型:(1)單純型;(2)青春型;(3)緊張型;(4)偏執(zhí)型;(5)未分化型;(6)分裂癥后抑郁型;(7)殘留型;(8)老年期精神分裂癥44.精分的護理評估:病史;身體狀況:包括生命體征、衛(wèi)生、飲食、排泄、睡眠等;心理狀況:各類癥狀的評估。準確的評估來源于對癥狀學的熟練掌握;社會功能:患者的生活自理能力、角色功能、人際交往能力、現(xiàn)實檢驗能力的評估等;其他:患者的一般情況、社會文化背景、個性特征、可利用的社會支持系統(tǒng)45.精分的護理診斷:睡眠障礙;有沖動傷人毀物的危險;有擅自離院的危險;有自傷自殺的危險;不合作;生活自理能力下降或喪失;營養(yǎng)攝入低于機體需要量;知識缺乏46.精分的護理目標:患者能用他人可以理解的語言或非語言方式與人溝通,并表達自己的內心感受?;颊叩木癜Y狀逐步得到控制,且日常生活不被精神癥狀所困擾,能最大限度地完成社會功能?;颊咴谧≡浩陂g不發(fā)生沖動傷人、毀物的現(xiàn)象,能控制攻擊行為?;颊邔W會控制自己情緒的方法,能用恰當?shù)姆椒òl(fā)泄自己的的憤怒?;颊吣馨磿r按量進食,體重不低于標準體重的10%。患者能說出應對失眠的幾種方法,睡眠得到改善?;颊咴谝欢ǔ潭壬仙钭岳??;颊咴敢馀浜现委熀妥o理,能描述不配合治療的不良后果?;颊呒凹覍賹膊≈R有所了解47.精分的護理措施:安全護理:(1)合理安置患者,保證環(huán)境安全;(2)嚴密觀察病情,掌握動態(tài)變化?;A護理:(1)飲食護理;(2)睡眠護理;(3)個人衛(wèi)生護理心理護理:(1)與患者建立良好的護患關系;(2)正確運用溝通技巧;(3)做好住院各個階段的心理護理 特殊癥狀的護理:(1)沖動行為的處理;(2)幻覺狀態(tài)的護理;(3)妄想的護理;(4)緊張綜合癥的護理藥物治療的護理:(1)確保藥物服下;(2)注意觀察患者服藥后的反應及服藥效果;(3)加強健康宣教,提高服藥依從性預防復發(fā)與健康教育48.躁狂發(fā)作的臨床表現(xiàn):躁狂發(fā)作基本臨床表現(xiàn)是“三高”癥狀:情緒高漲、思維奔逸、活動增多49.抑郁發(fā)作的臨床表現(xiàn):抑郁發(fā)作基本臨床表現(xiàn)是“三低”癥狀:情緒低落、思維遲緩、意志活動減退50.躁狂發(fā)作的護理診斷:(1)對他人有暴力行為的危險;(2)營養(yǎng)失調,低于機體需要量;(3)睡眠類型紊亂;(4)便秘;(5)生活自理能力下降51.抑郁發(fā)作的護理診斷:(1)有自傷(自殺)的危險;(2)營養(yǎng)失調,低于機體需要量;(3)睡眠類型紊亂;(4)便秘;(5)自我形象紊亂;低自尊;(6)焦慮 思維過程障礙;(7)個人應對無效;(8)生活自理能力下降;(9)自我防護能力改變52.躁狂發(fā)作的護理:(1)安全護理;(2)合理安排病房;(3)嚴格執(zhí)行安全管理制度;(4)飲食護理;(5)改善睡眠;(6)生活護理;(7)建立良好的護患關系;(8)協(xié)助患者尋求社會的支持;(9)預防患者的暴力行為;(10)保證藥物治療的順利實施53.抑郁發(fā)作的護理:(1)加強安全護理;(2)加強飲食調理,保證營養(yǎng)供給;(3)改善睡眠;(4)改善抑郁情緒;(5)防止暴力行為發(fā)生;(6)做好日常生活護理54.廣泛性焦慮:又稱慢性焦慮,是焦慮障礙最常見的形式,起病緩慢,以經(jīng)?;虺掷m(xù)存在的焦慮為主要特征55.恐怖性焦慮障礙:.廣場恐懼癥:主要表現(xiàn)為對某些特定環(huán)境的恐懼;.社交恐懼癥:又稱社交焦慮障礙;.特定恐懼:又稱單純恐怖癥,患者的恐懼局限于特定的情境56.強迫觀念:指患者頭腦中反復出現(xiàn)的某一概念或相同內容的思維,明知沒有必要,但又無法擺脫57.強迫行為的表現(xiàn):強迫檢查;強迫洗滌;強迫計數(shù);強迫性儀式動作58.分離癥狀:又稱分離性障礙,患者的主要表現(xiàn)為發(fā)作性意識范圍狹窄,具有發(fā)泄特點的急劇情感爆發(fā)、選擇性遺忘或自我身份識別障礙59. 分離癥狀的臨床表現(xiàn):(1)分離性朦朧狀態(tài);(2)分離性情感爆發(fā);(3)分離性漫游;(4)分離性遺忘;(5)分離性木僵狀態(tài);(6)分離性身份障礙;(7)分離性癡呆分離障礙的臨床表現(xiàn):(1)分離性朦朧狀態(tài);(2)分離性情感爆發(fā);(3)分離性漫游;(4)分離性遺忘;(5)分離性木僵狀態(tài);(6)分離性身份障礙;(7)分離性癡呆;60.應激相關障礙疾病的特點:心理社會因素是發(fā)病的直接原因;臨床表現(xiàn)與精神刺激因素密切相關;病因消除或改變環(huán)境后,大多數(shù)患者精神癥狀應相繼消失;預后良好,無人格方面的缺陷61.適應障礙:指因長期存在應激源或困難處境,加上患者有一點兒人格缺陷,產(chǎn)生以煩惱、抑郁等以情感障礙為主,同時有適應不良的行為障礙或生理功能障礙,并使社會功能受損62.神經(jīng)性厭食癥:指個體通過有意限制飲食、過度運動、引吐、導瀉等手段,使體重明顯低于正常標準為特征的進食障礙63.神經(jīng)性厭食癥內容:節(jié)食的心理和行為;歪曲的體象感知;營養(yǎng)不良;內分泌功能紊亂;情緒不穩(wěn)定、焦慮和抑郁;暴食或貪食行為64.神經(jīng)性貪食癥:是以反復出現(xiàn)的進食欲望和難以控制的、沖動的暴食行為,以及有懼怕發(fā)胖的觀念為主要特征的一種進食障礙65.神經(jīng)性貪食癥的內容:不可控制的發(fā)作性暴食;消除行為;反復嘔吐后可出現(xiàn)多種合并癥;可有與進食有關的一些異常行為66.睡眠障礙的臨床常見類型和臨床表現(xiàn):(1)失眠癥;(2)嗜睡癥;(3)睡行癥;(4)睡眠-覺醒節(jié)律障礙;(5)夜驚;(6)夢魘67.失眠癥:失眠癥是持續(xù)相當長時間的對睡眠的質和量不滿意的狀況。臨床表現(xiàn)為入睡困難,易驚醒,睡眠表淺,多夢早醒,醒后不易入睡,醒后感覺疲乏68.夜驚:指一種常見于兒童的睡眠障礙,主要為反復出現(xiàn)從睡眠中突然醒來并驚叫的癥狀。夜驚患者常常在睡眠中突然驚叫、哭喊伴有驚恐表情和動作,以及心率增快,呼吸急促、出汗、瞳孔擴大等自主神經(jīng)興奮癥狀69.性功能障礙患者的臨床常見類型和臨床表現(xiàn):(1)性欲減退;(2)性興奮障礙;(3)性高潮障礙;(4)其他性功能障礙:1.性交疼痛;2.陰道痙攣70.人格障礙:指人格特征顯著偏離正常,以致對自我判斷不正確和社會適應不良,明顯影響其職業(yè)和社會功能71.常見人格障礙的臨床特點:偏執(zhí)型人格障礙:以猜疑和偏執(zhí)為特點,始于成年早期,男性多于女性分裂樣人格障礙:以觀念、行為和外貌服飾奇特、情感冷漠及人際關系明顯缺陷為特征反社會型人格障礙:以行為不符合社會規(guī)范、經(jīng)常違法亂紀、對人冷酷無情為特點沖動型人格障礙:以情感爆發(fā)伴明顯行為沖動為主要特點表演型人格障礙:以過分的感情用事和夸張言行吸引他人注意力為特點強迫型人格障礙:以過分謹小慎微、嚴格要求與完美主義及內心的不安全感為特征焦慮型人格障礙:以經(jīng)常感到緊張、提心吊膽、不安全及自卑為特征72.精神發(fā)育遲緩:又稱為智能低下或精神發(fā)育不全,是指個體在發(fā)育階段(一般指在18歲之前),由于生物、心理、社會等多種因素導致的精神發(fā)育落后或受阻,社會適應能力缺陷為主要特征的一組發(fā)育障礙疾病73.兒童期自閉癥是廣泛性發(fā)育障礙的一種類型。以男孩多見,起病于嬰幼兒時期,臨床特點為社會人際交往和溝通模式的改變,即社會交往和語言發(fā)育障礙,從而活動內容和興趣局限;存在刻板、重復的行為方式,常伴有智力發(fā)育低下,約有四分之三的患者會有明顯的精神發(fā)育遲緩表現(xiàn)。74.兒童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