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古學概論題庫.doc_第1頁
考古學概論題庫.doc_第2頁
考古學概論題庫.doc_第3頁
考古學概論題庫.doc_第4頁
考古學概論題庫.doc_第5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名詞解釋文化層 :文化層為考古學術語。指古代遺址中,由于古代人類活動而留下來的痕跡、遺物和有機物所形成的堆積層。每一層代表一定的時期。考古工作即是從地層上正確劃出上下文化層的疊壓關系。根據文化層的包含物和疊壓關系,可以確定遺址各層的文化內涵和相對年代。(文化層的疊壓關系可分為:疊壓、打破、共存三種,原則是“老的在下,新的在上”,即年代相對古老的地層一般位于相對新的地層之下。疊壓關系就是最基本的地層分布。打破關系指晚期人類活動破壞了早期人類活動的地層上的遺跡遺址等,如灰坑、井等經常出現(xiàn)打破關系。共存則是指同一時期、地域,處在同一文化層上各個遺址、遺跡的關系。)考古學:考古學屬于人文科學,是歷史科學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根據古代人類各種活動遺留下來的實物以研究人類古代社會歷史的一門科學??脊艑W中研究的實物資料包括各種遺跡和遺物。研究方法主要是采用地層學與器物形態(tài)學的研究方法。舊石器:舊石器是舊石器時代的文化標志,使用舊石器的時代稱為舊石器時代,舊石器是利用天然礫石打制加工而成的具有一定形狀和功能的工具,主要通過打制的方式生產,用來狩獲與肢解獵物、采集植物果實和根莖、防身和加工制作其他材料,以滿足生產和生活的需要。新石器:新石器是新石器時代的主要用具,使用新石器的時代稱為新石器時代,新石器是在舊石器的基礎上發(fā)展出來的,除了打制的方式外,還使用了磨制的方式,耗時更長,但是能夠能夠控制石器形狀,比舊石器更加耐用。錯金銀:錯金銀是我國青銅時代一項精細工藝,屬金屬絲鑲嵌工藝的一種,主要是用金銀絲在器物的表面上鑲嵌成花紋或文字。錯金銀工藝大概是青銅工藝發(fā)展了一千多年以后,即到春秋中晚期才興盛起來的,它是我國古代科學技術發(fā)展到一定階段的產物,最早始見于商周時代的青銅器,主要用在青銅器的各種器皿,車馬器具及兵器等實用器物上的裝飾圖案。鎏金:鎏金是一種金屬加工工藝,亦稱“涂金”、“鍍金”、“度金”、“流金”,是把金和水銀合成的金汞劑,涂在銅器表層,加熱使水銀蒸發(fā),使金牢固地附在銅器表面不脫落的技術。中國的鎏金技術始于戰(zhàn)國,同時中國也是世界上最早使用這一技術的國家。碳十四斷代法:碳十四斷代法是考古學上一種用于斷定有機體年代的方法。凡以碳水化合物為養(yǎng)料的生物機體中都含有碳-14同位素,因為生物體中的碳-14一方面按573040年衰變,同時吸收補充,所以其濃度與當時大氣中碳-14的濃度平衡。但生物體一旦死亡,就只衰變不補充了。這樣只要測出生物體中碳-14的濃度的減少程度,就知道它的死亡年代了。這可用來測定5萬年以內的死亡生物的年代。熱釋光測年法:是利用熱釋光效應測量文物燒制時間的一種方法。利用熱釋光效應,可以根據樣本所釋放光子的能量判斷出樣本自從上一次被加熱后至今所接受的輻射能量之和,因而也就能判斷出其燒制時間。三星堆遺址:三星堆遺址屬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是中國西南地區(qū)的青銅時代遺址,位于四川廣漢南興鎮(zhèn)。1980年起發(fā)掘,,因有三座突兀在成都平原上的黃土堆而得名。三星堆文明上承古蜀寶墩文化,下啟金沙文化、古巴國,前后歷時約2000年,是我國長江流域早期文明的代表,也是迄今為止我國信史中已知的最早的文明。金沙遺址:金沙遺址位于成都市西郊青羊區(qū)金沙遺址路,距離三星堆遺址50公里,該文化所處年代約在前1250至前650,在前1000年時較為繁榮。金沙文化和三星堆文化的文物有相似性,但是沒有城墻,約等于三星堆文化的最后一期,代表了古蜀的一次政治中心轉移。金沙遺址是中國進入二十一世紀第一項重大考古發(fā)現(xiàn),2006年被評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簡答題藍田人的主要內容藍田人是中國的直立人化石,生活的時代是更新世中期、舊石器時代早期。藍田人在1963年中國陜西省在藍田縣陳家窩村附近發(fā)現(xiàn),化石為一30多歲女性的頭骨。眉嵴碩大粗壯,左右?guī)缀踹B成一條橫脊;頭骨高度很低;骨壁厚度超過北京人,腦量只有780毫升,亦小于北京人。他們大約生活在110萬至115萬年前,當時藍田人的生活地區(qū),草木茂盛,很多種遠古動物棲息,包括大熊貓、東方劍齒象、葛氏斑鹿等素食動物,更有兇猛的劍齒虎。藍田人產地發(fā)現(xiàn)的石制品僅三十四件,有石核、石片和石器。石器種類有大尖狀器、大型多邊砍砸器、中小型多邊砍砸器和單邊砍砸器,還有刮削器和石球等。加工技術粗糙,有單面加工和交互加工,器形多不規(guī)整,對原料的利用率也較低,表明當時的石器制作技術仍具有一定的原始性。藍田人用簡單而粗糙的方法打制石器,在自然環(huán)境中掙扎求存。他們捕獵野獸,采集果實、種籽和塊莖等為食物。北京人的主要內容1921年,奧地利學者師丹斯基在北京西南48公里的周口店龍骨山,發(fā)現(xiàn)l第一顆“中國猿人”臼齒,引起轟動,1927年正式發(fā)掘,1929年發(fā)現(xiàn)了第1個完整的直立人頭蓋骨化石。此后一直到抗日戰(zhàn)爭開始時的發(fā)掘中,又相繼發(fā)現(xiàn)了4個較為完整的頭蓋骨及下頜骨、牙齒、肢骨等人類化石和大量的文化遺物。不幸的是,這些珍貴的化石在1941年2月太平洋戰(zhàn)爭爆發(fā)前后下落不明。從周口店第一地點的文化層堆積來看。早期人類使用這個洞穴或在附近活動持續(xù)了相當長的時間。綜合不同方法所測定的年代數(shù)據顯示,早期人類使用周口店第一地點的第一階段為距今5040萬年,第二階段為距今4030萬年,第三階段為距今3020萬年。北京人腦骨還保持許多原始性的性狀,頭骨前額較低平,頭骨最寬處在耳孔稍上方頭骨壁較厚,平均腦量為1075毫升。吻部顯著向前突出。男女兩性的頭骨差別很明顯,男性比女性的粗壯得多。北京猿人曾經使用的石器原料多達40余種,其中以脈石英為最多數(shù),石器可分為刮削器、尖狀器、砍砸器、石錐、雕刻器和石球等6類。刮削器是周口店遺址發(fā)現(xiàn)最多的石器種類,以石片為毛坯,形體都比較小,重量很少超過20克。大型石器中的砍砸器(早期稱斧狀器)最為重要,占石器總數(shù)的5、4%。鄭州商城的城市布局鄭州商城是商代前期都城,或以為是商王朝締造者湯之亳都。城平面基本成方形,城墻每邊長約1700米,城內面積約3平方公里。在四周城墻上共發(fā)現(xiàn)11處缺口,有些就是城門。城內之南部有密集的小型房基、窖穴和少量墓葬。東北部近40萬平方米的較高地帶,發(fā)現(xiàn)有一些大、中型夯土臺基和房基,并有不少玉簪、銅簪和玉器;此范圍應為宮殿區(qū)和貴族居住區(qū)。城外西周有比較密集的小型居住址和墓葬;北部有制骨和鑄銅的遺址;西部有制陶遺址;南部有鑄銅遺址。西漢長安城的城市布局西漢都城長安位于今陜西省西安市西北3公里處。漢高祖五年(前202)在秦興樂宮的基礎上建長樂宮,以后陸續(xù)興建,直至漢惠帝元年(前194)才開始筑城墻,漢武帝時又有擴建。1956年以來,一直在這里進行考古勘探和發(fā)掘,全城的布局已經比較清楚。城的平面形狀大體近于方形。城的四面各有3個城門。每個城門有3個門道,南正門(安門)中間的門道所連接的街,稱為“弛道”是供國君專用的。城修有“環(huán)街”和“復道”,整個城內交通系統(tǒng)暢通,而且排水系統(tǒng)也暢通。城內長樂宮和未央宮等宮殿居于城南,幾乎占據了整個城圈,東市和西市,以及市民住宅區(qū)位于城北。戰(zhàn)國至秦代大墓的形制特點戰(zhàn)國時代,墓室仍然保持商、西周以來的形制,一些大墓甚至還保留著腰坑。有些國君和大貴族的陵墓在墓室的兩面設墓道,與商西周的中字形墓相似。有些國君的墓僅有一個墓道或沒有墓道。諸侯貴族的大墓,仍流行附設車馬坑。這時的大墓,往往在墓室內積石以加固,積炭以御濕,某些墓在墓壙內大量屯沙以防盜。在南方的楚地,流行用一種白色或灰色的黏土填在棺槨的周圍,以保尸體和隨葬品不朽。棺槨仍然存在嚴格的等級制度,諸侯貴族的大墓,用多重棺槨。貴族墓內的隨葬物,在種類數(shù)量和質量方面都達到空前的水平。當時漆器的制作已很精美,在隨葬品中的比重顯著增加,禮器和樂器仍然被統(tǒng)治階級看作是最重要的隨葬品。人殉在春秋晚期和戰(zhàn)國初期的一些大墓里仍然存在,但總的說來,在戰(zhàn)國時代,確比商代西周少見了。用木俑和陶俑隨葬的風俗已盛這可以看作是人殉的替代。從商西周以來墓主的屍體多是仰身直肢,到了戰(zhàn)國時代除了南方的楚國以外,黃河流域的秦韓魏 趙燕等國都程度不同地流行屈肢葬。特別是西方的秦國屈肢葬墓占有相當大的比例,墓中屍體側身而臥,四肢蜷曲。兩漢銅鏡的款式變化兩漢銅鏡已發(fā)展成一般化的商品,這時期官方和私營鑄鏡業(yè)都得到了普遍的發(fā)展。兩漢時期的銅鏡圖案式樣豐富,制作精巧,具有很高的藝術性和裝飾性。1.漢代銅鏡較之戰(zhàn)國銅鏡要厚重。除氧化“黑漆古”外,銅鏡的表面多呈銀灰色、紅色銹。2.兩漢銅鏡的鏡鈕主要為半圓形,十分規(guī)整。只是東漢時期鏡鈕又加高加大,顯得特別突出。漢鏡均有鈕座,鈕座主要形式有:方形、圓形、柿蒂形、連弧形、連珠形等。3.兩漢銅鏡的鏡緣多為寬厚的直平緣,邊向內微坡。戰(zhàn)國銅鏡的卷邊,除早期外,已不復存在。4.漢鏡紋飾有其獨到之處,規(guī)矩紋有別于其他時代紋飾,乳釘紋經常用作裝飾,有尖乳、圓凸乳和中心下凹的乳釘。另外,銅鏡邊緣上的鋸齒紋、雙線波紋、雙線三角紋、流云紋也是區(qū)別戰(zhàn)國和唐以后銅鏡的重要標志。5.漢鏡銘文減字、減句、省筆略劃現(xiàn)象普遍,這種現(xiàn)象在唐以后的銅鏡銘文中是很少見的。宋代五大名窯瓷器的特點中國宋代瓷器生產,以汝窯、官窯、哥窯、鈞窯、定窯五個窯口產品最為有名,后人統(tǒng)稱其為“宋代五大名窯”,五大名窯各有特色。1、定窯以燒白瓷為主,兼燒黑釉、醬釉、綠釉及白釉剔花器。產品的有刻、劃、印的花紋,瓷器有芒(芒是指因用復燒方法,而出現(xiàn)中部無釉的缺點)。2、汝窯的特點主要是:釉色青而潤澤;開創(chuàng)了青瓷印花的特殊風格;通體有極細的紋片,宛如冰裂,蟹爪,但也有裂紋的;瓷器底部有細小的支釘燒痕。3、官窯瓷器重視質地,追求瓷器的釉色之美。其厚釉的素瓷很少施加紋飾,主要以釉色為裝飾,常見天青、粉青、米黃、油灰等多種色澤。釉層普遍肥厚,釉面多有開片,釉厚者開大塊冰裂紋,釉較薄者開小片。4、哥窯產品的最大特點是,釉面有許多淺白的細小裂紋,稱為“百圾碎”,紋路交錯,形成許多的釉色以青為主,濃淡不一,但也有淡紫色、黃色的產品。黑胎厚釉、紫口鐵足是其另一個特征。5、鈞窯瓷器獨特之處在于它是一種乳濁釉,釉內還含有少量的銅,燒出的釉色帶紅,有如藍天中的晚霞。青色也不同于一般的青瓷,雖然色澤深淺不一,但多近于藍色,是一種藍色乳光釉。器皿的釉色比較豐富,五彩繽紛,艷麗絕倫。論述題考古學與人文社會科學的關系考古學是一門涉及面極廣的科學,與其他許多學科都有關系,必須得到這些學科的支持和協(xié)助,才能完成各項研究任務??脊艑W與人文社會科學是起著相互支持的作用的。在人文社會科學方面,民族學、民俗學、語言學、人文地理學、社會學、宗教學、經濟學、政治學和法學等,都是分別就遺跡和遺物所提供的有關各該學科的資料,進行研究和解釋。美術史學和建筑史學主要是研究發(fā)掘出來的美術品和各種建筑物遺存,就其樣式、風格、年代、建筑技術以及保存方面的問題,作出判斷和說明。歷史學除了為發(fā)掘出來的種種遺跡和遺物提供文獻上的解釋并幫助判斷它們的年代以外,還廣泛地就古代的政治組織、社會結構、經濟制度以及涉及精神文化方面的各種問題提供文獻上的資料,作出詳細的說明,以補考古學在這些方面的欠缺和不足。而考古學以發(fā)掘的實物資料來對人文社會科學的各個學科進行補充支持,雙方相互補充相互支持共同繼承和發(fā)展人類的文化遺產。大汶口文明的社會性質大汶口文化是分布于我國黃河下游和江淮地區(qū)的一種原始文化。大汶口文化經歷了長期的發(fā)展過程,根據大汶口文化遺址的發(fā)掘,特別是墓葬的發(fā)掘,對大汶口文化的社會性質目前有3種不同看法:一種認為私有制已經確立,一夫一妻制已得到鞏固,應處于父系氏族社會末期階段。另一種認為墓內隨葬品懸殊很大,并已出現(xiàn)文字,應是奴隸社會的初級階段。再一種是根據大汶口墓葬材料,認為應處于母系氏族社會向父系氏族社會過渡階段。大汶口文明的各階段發(fā)展不盡相同,可以大概分為早、中、晚三期。1、 早、中期:大汶口文化時期,社會生產的勞動者的性別,先后發(fā)生了很大的變化。在大汶口文化中期以后,隨葬石鏟、石斧、石錛等生產工具的主要是男性,而隨葬紡輪的則主要是女性。這說明男子已成為社會生產,特別是農業(yè)生產的主要擔當者,而婦女則從事紡織等家內勞動,社會已經從母系氏族公社階段發(fā)展到父系氏族公社階段了。2、 晚期:大汶口文化晚期,隨著生產的發(fā)展,私有制已經出現(xiàn)了。私有制的產生和發(fā)展,必然導致貧富兩極分化,在氏族內部出現(xiàn)富有者和貧窮者。大汶口文化中晚期的墓葬,清楚地反映了這種演變。從墓的規(guī)??矗写竽购托∧沟牟顒e。從隨葬品來看,差別更加懸殊,貧富分化已經十分顯著私有制的出現(xiàn)代表著整個社會已接近階級社會的門檻。仰韶文化的主要類型仰韶文化是黃河中游地區(qū)重要的新石器時代文化,持續(xù)時間大約在公元前5000年至3000年,分布在整個黃河中游從今天的甘肅省到河南省之間。由于時間跨度與分布地域的不同,仰韶文化按時代順序可以分為半坡類型、廟底類型和二個不同的發(fā)展階段,河南龍山文化被看做它的繼承文化。1、 半坡文化:因陜西西安半坡遺址的發(fā)掘而得名。陶器為手制,質地多為夾砂和泥質紅陶,有少量黑、灰色陶器。器形主要有圓底或平底的盆、小口長頸大腹壺、圓唇直口鼓腹罐紋飾風格樸實厚重,彩繪紋樣,有繩紋、魚紋、人面紋等圖案,常見內彩,有些缽盆類陶器見有不同的刻符。生產工具中的石器以磨制的為主,也有打制的。建有大型環(huán)壕村落,居址排列有序,以圓形半地穴為主要建筑形式。村邊有公共窯場,村外有公共墓地,墓穴排列整齊,早期多單人葬,晚期流行多人二次合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