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完成一篇三年段學科整體備課的教學設計.doc_第1頁
請完成一篇三年段學科整體備課的教學設計.doc_第2頁
請完成一篇三年段學科整體備課的教學設計.doc_第3頁
請完成一篇三年段學科整體備課的教學設計.doc_第4頁
請完成一篇三年段學科整體備課的教學設計.doc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5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請完成一篇本年段學科整體備課的教學設計小學語文三年級上冊第三單元整體教學(第1課時)一、單元教學目標設定 1、會寫34個生字、會認20個生字、正確讀寫29個詞語。 2、正確流利的朗讀課文。背誦部分課文 3、引導學生讀懂課文,一邊讀一邊想象,充分利用生活積累,體會秋天的風采,感受秋天的美好。4、教學本組教材用10課時。二、單元內容分析秋天是美麗的季節(jié),秋天是豐收的季節(jié);秋天給人帶來美的感受,秋天給人以豐收的快樂。本組以秋天為專題,由4篇課文組成。古詩兩首風箏秋天的雨是精讀課文,聽聽,秋的聲音是略讀課文。課文從多角度描寫秋天,有的表達了在秋天里人們對家鄉(xiāng)、對親人的懷念;有的記敘了孩子們在秋天里活動的歡樂;有的描寫了秋天美好的景色。教材里處處洋溢著濃濃的秋意,那秋天的山、秋天的雨,秋天的色彩、秋天的聲音,都會使人們心中產生不同于對其他季節(jié)的感受。本組課文作者抓住了秋天的特點,將秋天的特色描寫出來,教學中引導學生讀懂課文,一邊讀一邊想象,充分利用生活積累,體會秋天的風采,感受秋天的美好,是本組教學的一個重點。第二,課文的語言生動優(yōu)美,適于朗讀的訓練,要引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讀出秋天的韻味,讀出秋天的美好,在理解、朗讀、背誦中,積累語言;第三,本組教材無論是導語、課文,還是語文園地中的口語交際、習作、日積月累,都是緊緊圍繞有關秋天這個專題編排設計的,教學中要使各部分的教學相互關連,緊密配合,使本組教學形成一個有機整體。如,導語中提出了“用手中的筆,描繪我們心中的秋天”,是為語文園地中的習作提出了學習的準備。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有意識地引導學生觀察秋天,畫一幅秋天的圖畫。三、重難點分析秋天是美麗的季節(jié),秋天是豐收的季節(jié);秋天給人帶來美的感受,秋天給人以豐收的快樂。本組以秋天為專題,由4篇課文組成。古詩兩首風箏秋天的雨是精讀課文,聽聽,秋的聲音是略讀課文。課文從多角度描寫秋天。本組課文作者抓住了秋天的特點,將秋天的特色描寫出來,教學中引導學生讀懂課文,一邊讀一邊想象,充分利用生活積累,體會秋天的風采,感受秋天的美好,是本組教學的一個重點。課文的語言生動優(yōu)美,適于朗讀的訓練,要引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讀出秋天的韻味,讀出秋天的美好,在理解、朗讀、背誦中,積累語言。四、課文內容預習10風箏教材簡說這篇精讀課文是賈平凹的作品,文章既寫了“我們”放風箏時自由自在、無拘無束的快樂,也寫了放風箏時的傷心;同時還體現(xiàn)了孩子們對幸福和希望的憧憬。文章自始至終,充滿了童真童趣,使人如臨其境,如見其景,如可觸摸。本文敘述層次清晰,依照做風箏、放風箏和找風箏的次序把事件的過程交代得一清二楚。細致的心理描寫是這篇課文的另一突出特色,孩子們心情的變化是隨著事件的發(fā)展而自然變化的。教學時,重點引導學生體會在做風箏、放風箏、找風箏的過程中,伙伴們的心情起伏變化,并找出描寫心情的詞語和句子。難點是在引導理解孩子們的心情變化的同時,體會作者是怎樣把孩子們的心情的變化寫具體的。設計思路童心童趣是這篇課文的鮮明特色,也是需要重點引導學生細心感受的內容。課文開門見山點明,做風箏和放風箏是“我們”這些孩子“最大的快樂”。風箏顯然給童年的“我們”帶來了很多的樂趣,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這些樂趣可以從文中孩子們的心情變化看出來,這些心情變化是通過具體事例及一些動作、神態(tài)的描寫來表現(xiàn)的。11秋天的雨教材簡說這是一篇抒情意味很濃的散文,名為寫秋雨,實際在寫秋天。課文的內容豐富多彩,作者抓住秋天的特點,從秋天的到來寫起,寫了秋天繽紛的色彩,秋天的豐收景象,還有深秋中各種動物、植物準備過冬的情景。課文把秋雨作為一條線索,將秋天眾多的景物巧妙地串起來,從整體上帶出一個美麗、豐收、歡樂的秋天。使學生通過課文生動的描寫,體會秋天的美好,感受課文的語言美,是編選這篇課文的主要意圖;這也是本篇課文的教學重點。課文使用了多種修辭手法,或把秋雨人格化,或把秋雨比喻成生活中常見的東西和事物,或很含蓄地抒發(fā)感情,這些被藝術化了的語言,會給學生造成理解上的困難,是教學上的一個難點。設計思路1課文層次分明,思路清晰。前四個自然段分述秋雨,最后一個自然段概括總結;前四個自然段的每一段的第一句話又是這一段的總啟,下面分別進行分述,課文的結構非常整齊。2學生在閱讀過程中,會涉及到一些詞語的理解。多數(shù)詞語可以聯(lián)系語言環(huán)境來理解。比如第二自然段的“五彩繽紛”,這個詞語比較抽象,但是當我們讀完了這一段,眼前浮現(xiàn)出黃色的銀杏樹、紅紅的楓葉、金色的田野和美麗的菊花時,就自然而然地知道五彩繽紛指的是什么意思了。12聽聽,秋的聲音教材簡說本課是一首現(xiàn)代詩,是略讀課文。作者抓住秋天里大自然一些聲響,用詩的語言,贊美了秋天。選編這篇課文的意圖是,從秋天所特有的聲音中,體味秋天獨特的風情。詩歌語言精練優(yōu)美,富有韻味。教學重點是:從秋天的音響中,想象秋天景象的美好;有感情地朗讀詩歌,體會詩中濃濃的秋情。設計思路1這是一篇略讀課文,教學要求與精讀課文有著明顯的不同。課文前面有一段連接語,課文學習之前要先引導學生閱讀這段連接語,以明確學習要求。2初讀詩歌。應著重解決兩方面的問題:(1)運用前面幾篇課文里學過的方法理解詩中詞語的意思;(2)了解詩中講了哪些事物的聲音。詩中從兩方面寫了秋天的聲音,一種是具體可感的聲音。像一、二、三、四節(jié)中寫的,落葉、昆蟲、大雁、唱歌等聲音;另一種是可心領神會而不可聞的無聲的聲音,其實是秋景給人的感受。像最后兩節(jié)中寫的秋天的聲音。2這首詩歌就是通過秋天的聲音來體現(xiàn)秋天的景象,所以可以引導學生在課外留意秋天更多事物和景象,搜集描寫秋天的詩歌,舉行贊美秋天的詩歌朗誦會。五、小組交流、讀書、提問題小結:反思:第三單元基礎知識訓練(第2課時)學習目標:一、掌握本單元重要字詞,會說會寫。二、學習古詩的讀法,要讀出感情。三、學習本單元遣詞造句的寫法,體會文章中作者感情。教學流程:一、掌握字詞第九課:促、深、憶、異、逢、佳、倍、遙、遍、插第十課:精、希、卻、依、拼、命、奔、村、抖喪、磨、坊精心、希望、依然、飛舞、拼命、奔跑、抖動、大驚失色、千呼萬喚、尋找、磨坊、繼續(xù)、垂頭喪氣、村子第十一課:扇、枚、郵、爽、柿、仙、梨、菠、蘿、糧、緊、楊清涼、留意、扇子、炎熱、郵票、涼爽、柿子、仙子、菠蘿、氣味、香甜、糧食、加緊、油亮亮、楊樹、豐收二、古詩讀法訓練1、自由讀詩,邊讀邊在腦海中浮現(xiàn)畫面:詩歌描繪了一幅怎樣的情景?2、小組交流,組內成員互相補充。(要發(fā)散學生的思維)3、指名描述畫面,教師可相機引導學生把想象的畫面說具體、說生動。4、體會情感:假如你就是這個離鄉(xiāng)背井、獨自在外的詩人,看到眼前的情景,你會產生怎樣的心情?(根據(jù)課堂情況可讓學生寫一寫)5、感情朗讀:帶著這樣的情感朗讀古詩。通過賽讀、評讀等多種形式讓學生讀好這首詩。三、重點研討1、體會感悟“我們”做風箏、放風箏、找風箏的不同心情,能讀出“我們”的情感變化。2、能讀出對秋雨的喜愛和贊美之情。3、體會本單元文章作者在譴詞造句方面的特點。4、邊讀邊想,能交流體會,自己創(chuàng)作詩歌。5、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能力、自主探究和發(fā)現(xiàn)的能力。6、搜集相對的詞語引導學生在積累和運用中學習語言。四、學生提問題,師生交流解決。小結:反思:9、古詩二首 課型 新授 第(3)課時 教學目的 1認識“促、憶、異”等7個生字。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體會詩中的真情實感,背誦課文。3懂得熱愛家鄉(xiāng),珍惜親情。教學重點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體會詩中的真情實感。課文后面提供了一些詞的注解,引導學生在朗讀的基礎上借助注解,自己試著理解試著理解詩歌的意思。在組內進行交流,同學之間可以互相補充。2學生課前查閱這兩首古詩及作者的有關資料。3學生搜集描寫秋景或表達思念家鄉(xiāng)的古詩,讀讀背背。教學過程一、學生交流資料,了解古詩背景。學生交流課前所查閱的資料。師:我國宋代有個詩人叫葉紹翁。有一年秋天,他離開家鄉(xiāng),獨自在外。一個傍晚,他外出散步,觸景生情,便提筆寫下了一首詩,大家想知道寫了什么嗎?二、學習古詩1、看圖說話:(出示課文掛圖)瞧,這就是葉紹翁所見到的情景,請大家仔細看圖,說一說你們看到了什么。2、自由朗讀古詩,借助拼音讀準字音,讀通、讀正確這首詩。2同桌互讀:要求學生把這首詩讀給同桌聽、互相評議、互相指點。3自學古詩:借助課后注釋或結合插圖理解字詞意思,劃出不理解的詞語。4小組合作學習:交流已讀懂的字詞、解決不理解的問題,老師巡回指導。5課堂交流:小組指派代表交流,一起解決疑難問題。三、再讀感悟,體會情感1自由讀詩,邊讀邊在腦海中浮現(xiàn)畫面:詩歌描繪了一幅怎樣的情景?2小組交流,組內成員互相補充。3指名描述畫面,教師可相機引導學生把想象的畫面說具體、說生動。4體會情感:假如你就是這個離鄉(xiāng)背井詩人,看到眼前情景,會產生怎樣的心情?5感情朗讀:帶著這樣的情感朗讀古詩。通過賽讀、評讀等多種形式讓學生讀好這首詩。四、圖文結合,熟讀成誦五、指導寫字1出示要寫的字。2讓學生觀察范字,交流識字寫字經驗。3學生練習書寫生字。指導學生書寫生字。4出示生字:憶、異、逢、佳、信、遙、遍、插,組詞朗讀。六、拓展活動你還讀過哪些詩人所作的思念家鄉(xiāng)、思念親人的古詩,讀或背給同學聽聽。學生把自己收集的資料,接受給大家。學生看掛圖說話。板書設計 古詩二首夜書所見 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小結:反思: 10、風箏 課型 新授 第(4)課時 教學目的 1認識“依、歇、喪”等5個生字。會寫“精、希、卻”等12個生字。能讀寫“精心、希望、依然”等13個詞語。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體會感悟“我們”做風箏、放風箏、找風箏的不同心情,能讀出“我們”的情感變化。教學重點 引導學生體會在做風箏、放風箏、找風箏的過程中,伙伴們的心情起伏變化,并找出描寫心情的的詞語和句子。主要通過學生自讀自悟,多種形式的讀,又自讀、小組內讀等等。資料準備 搜集有關風箏的文字資料和圖片教學過程 一、喚起情感,導入學習1喚起情感:童年是五彩繽紛的,既有歡聲笑語,也有滴滴淚水。你覺得童年最大的快樂是什么?和大家交流分享一下,好嗎?2導入學習:有這么一群孩子,他們童年最大的快樂就是做風箏、放風箏,讓我們走進課文,走進他們中間,分享他們的快樂。出示課題,帶著情感朗讀課文第一段。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1自讀課文,要求讀準字音,讀通句子,生字可以多讀幾遍。指名學生讀,一人讀一個自然段,注意正音。2再讀課文,邊讀邊畫出寫“我們”做風箏、放風箏、找風箏的心情的句子,畫好后自己讀一讀這些句子。3交流找到的句子,反復朗讀。4引導發(fā)現(xiàn)、生疑:讀后有什么發(fā)現(xiàn),產生什么疑問,與大家交流(交流要點:一是讀中發(fā)現(xiàn):“我們”的心情在做風箏是挺高興的,放風箏的非常高興,找風箏時很難受。二是讀中生疑:我們的心情為什么會起這樣大的變化?)三、細讀深究,體悟情感1學習第2自然段。a、讀一讀:激勵學生多人次地讀這一段。b、說一說:讀了這一段,你道寫了些什么嗎?c、想一想:角色轉換,想象:如果是你在做著風箏,你心中會想些什么呢?d、找一找:同學們所想象的可以用這段內容中的哪幾個詞語來表示或代替。e、結一結:原來做風箏的快樂就在于它充滿著憧憬和希望f、賞一賞:讓我們帶著自己的體驗和感受(向往、渴望、喜悅)朗讀全段。2學習第3自然段。a、角色轉換:風箏做好了,此時你最想干什么?b、角色轉換:當你奔跑在空曠的田野中,看到高高飄蕩在天空中的風箏,你的心里產生了一種怎樣的感受?e、品味課文:用心多遍朗讀第3自然段,想一想哪些地方寫出了文中孩子和我們一樣感受。f、深入賞讀:讓我們帶著自己的體驗和感受(興奮、激動、自豪)。四、書寫生字1 出示生字,指名組詞朗讀。 1、觀察生字,交流識字寫字經驗。2、練習書寫生字、抄寫詞語。3、把自己喜歡的句子抄下來。五、回顧課文,暢談感受放箏時,線斷了,風箏飛走了,孩子們很難過、著急,為什么還說放風箏是快樂的呢?你有過這種生活體驗嗎?小結:反思: 11、秋天的雨 課型 新授 第(5)課時 教學目的 1認識“鑰、匙、趁”等8個生字。會寫“盒、扇、郵”等10個字。能讀寫“清涼、留意、扇子”等16個詞語。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讀出對秋雨的喜愛和贊美之情3喜歡秋天,能用自己喜歡的方式來表現(xiàn)對秋雨的喜愛。教學重點 課文把秋雨作為一條線索,將秋天眾多的景物巧妙地串起來,從整體帶出一個美麗、豐收、歡樂的秋天。使學生通過課文生動地描寫,體會秋天的美麗,感受課文的語言美。重要通過學生的充分的讀,從讀中體會,感悟課文中語言的美。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調動情感1引發(fā)生活情感:同學們,你們喜歡下雨嗎?為什么?2引入課文:有的同學喜歡下雨,因為,有的同學討厭下雨,是因為,有一個人就十分喜歡下雨。 (板書課題)他為什么喜歡雨呢?讓我們來聽聽他的心聲。二、朗讀課文初步感知1、 師朗讀激情2聽了老師的讀,你想問些什么?三、逐節(jié)朗讀,想象動情1你最喜歡哪段課文?趕快去讀讀2、 出示生字新詞卡片,認讀詞語,糾正字音。3、 朗讀展示:營造閱讀的氛圍,激勵學生用欣賞性的語氣讀給大家聽4、 想象畫面,感悟語言文字。a、秋天的雨給植物帶來了什么?你似乎看到了什么?b、直觀感受,語言訓練:這么多的顏色出現(xiàn)在我們眼前,你會用四個字的詞來說它嗎?(五彩繽紛、五顏六色、色彩繽紛)c感情朗讀第2自然段,讀出秋天的熱鬧、絢麗多姿。d、秋天的雨給果實帶來了什么?你的腦海中出現(xiàn)了怎樣的畫面?e、感情朗讀第3自然段,讓學生帶著自己的體驗(喜愛、向往)有滋有味地讀。f、如果你是秋雨,你準備給小動物帶去什么?g、小動物們聽到你們的話了嗎?它們在干什么?指名學生多人次地朗讀第4自然段。四、學寫生字1學習生字,交流學法。2抄寫詞語表中的詞語。五、談話啟發(fā),拓展活動1朗讀課文最后一個自然段,說說秋天給我們帶來什么。2引發(fā)興趣:同學們,學完了這篇課文,你喜歡秋天嗎?現(xiàn)在,你最想干什么呢?是畫一幅秋天的畫。還是寫一首秋天的詩?3教師指導學生可以以課文結尾句為開頭句,也可以擷取課文中的語句編一首詩歌。六、展示交流,賞評作品,結合生活實際談一談。小結:反思:12*聽聽,秋的聲音 課型 新授 第(6)課時 教學目的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這首詩。2一邊讀一邊展開想象,能和同學們交流讀后的體會。3仿照詩歌內容,補寫幾句詩文。教學重點 從秋天的音響中,想象秋天景象的美好,有感情地朗讀詩歌,體會詩中濃濃的秋情。主要是通過學生讀,自讀自悟來體會的。資料準備 1、 選擇一段優(yōu)美的關于秋的音樂磁帶。2、 準備錄音機1臺、實物投影儀1架(或小黑板3塊)。教學過程 一、游戲導入,展開想象1游戲導入:自然界中有許多美妙的聲音,同學們,你們想欣賞一下嗎?下面我們做一個聽錄音猜聲音的游戲,請大家閉上眼睛靜靜地聽,然后說一說你聽到了哪些聲音。(播放聲響錄音帶)2展開想象:聽著這些美妙的聲音,你腦海里出現(xiàn)了一幅怎樣的畫面?再次播放聲響錄音帶,引導學生想象并交流。3有一位詩人在秋天里聽到許多美妙的聲音,就寫下了這么一首詩,你們想聽聽嗎?(揭題讀題)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1范讀課文。2、營造樂讀氛圍,激勵學生多人次朗讀,把課文讀正確、讀流利。三、品讀想象,體會交流1品讀第13節(jié),選擇自己最喜歡的一節(jié),邊讀邊展開想象:你眼前仿佛出現(xiàn)了一幅怎樣的畫面?(可以讓學生從看到的、聽到的這些方面來想象)。2指名學生進行描述3帶著這種美好的感情朗讀自己喜歡的一節(jié)。四、仿寫詩歌,積淀語言1教師有感情地配樂誦讀第45節(jié)。2讀后引述:聽聽,秋的聲音還有許多許多,讓我們一起走近每一片葉,每一朵花去聽聽他們的聲音,并仿照課文第12節(jié)或第3節(jié)的樣子,也來作一段詩,好嗎?五、誦讀回味,表現(xiàn)情感1指名誦讀最后一節(jié)。2交流:從這一節(jié)感受到了什么?3帶著這種情感齊讀最后一節(jié)。 板書設計12 聽聽,秋天的聲音大樹抖抖手臂 刷刷蟋蟀振動翅膀 蠼蠼 大雁 叮嚀 秋風 歌吟小結:反思:語文園地三(7、8課時)教學目標 1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能力、自主探究和發(fā)現(xiàn)的能力。2搜集相對的詞語引導學生在積累和運用中學習語言。3以“秋天”為主題展開語文實踐活動,培養(yǎng)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和寫話能力。課前準備 1實物投影儀。2把自己在秋天里所做的事拍成照片或畫成圖畫??剖野才牛?課時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口語交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