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 1 -朱朱 婷婷(初教系 08 小教專轉本 2 班 學號:0821610167) 摘摘 要要 西方兒童觀的發(fā)展經歷了從古典時期的小大人說、中世紀的原罪說、現代兒童觀以盧梭(J.J Rousseau,17121778)、杜威(J.Dewey,18591952)等為代表及當代的兒童宗教觀以蒙臺梭利(M Montessori,18701952)、皮亞杰等為代表演變過程。進一步說,這次歷史演變真正的從一個忽視兒童到發(fā)現、重視兒童的過程,兒童以及兒童的世界被成人所關注和尊重,同時社會給予兒童越來越多的關注和愛護。兒童觀的進步促進了教育的發(fā)展以及兒童自身的發(fā)展。作為教育者更應該正確的運用兒童觀指導教育實踐,以促進兒童真正的發(fā)展。 關鍵詞關鍵詞 西方;兒童觀;發(fā)展兒童觀是指人們對兒童的看法和態(tài)度,1即我們怎樣看待和認識兒童。由于不同時期人們經歷不同歷史背景和社會文化思想的影響,對兒童的看法以及在處理成人與兒童關系上都有所不同。而教師的兒童觀又直接影響著教育活動的全過程,決定著我們的一線的教育者將用怎樣的方式影響和引導下一代,決定著初等教育的方向和質量,更決定著一個民族的未來。一、一、古代的兒童觀古代的兒童觀 追溯兒童觀的發(fā)展,在古代社會, 人們尚未發(fā)現兒童與成人有什么不同的本質, 也就沒有明確的兒童觀念,兒童只是作為成人的影子存在。 “在口語的世界里, 成人的概念并不存在, 因此, 兒童的概念就更不用提了。” 2 在原始社會里, 兒童參與成人的各種采集和狩獵等活動, 他們沒有被當成兒童來看待,被當成社會的未來成員,一旦他們能獨立行動時, 他們就能擺脫家長和保姆的控制。古羅馬的兒童一書中就較全面地呈現了古羅馬兒童生活的各個方面。當時的城市、家庭、宗教、學校等也直接或間接地與兒童的生活有著一定的聯系。兒童被看成是小大人,沒有認識到兒童區(qū)別于成人的獨特性,更不可能對兒童進行適當的教育。應該說那時兒童生活是和兒童教育直接同一的, 兒童教育還沒有從生活中分離出來。兒童在生活中接受教育, 學習知識和生活的技能, 這些技能和知識即教育的內容都是從兒童生活中選擇出來的。教育本身成為兒童生活的一種方式及兒童生活的自然展開。古代的兒童觀蒙昧而落后,體現人類社會的發(fā)展水平處于一種較低的狀態(tài),人類的文明也只是剛開始萌發(fā),在教育上完全談不上認識兒童和教育兒童。- 2 -二、二、中世紀的兒童觀中世紀的兒童觀從5世紀末到14世紀上半葉為封建社會的形成和發(fā)展時期,又被稱為中世紀。中世紀是基督教的統(tǒng)治時代,教育同樣也被宗教所控制。3基督教的“原罪說”是西方中世紀教育史上一種典型的兒童觀,它視兒童為生而“有罪”的人,贖罪就是人生的目的,教育就是幫助兒童盡快贖罪的手段。 “原罪說”扼殺了兒童活潑的天性、燦爛的童年。在中世紀基督教學校中,兒童與成人的差別被忽視了,學生被要求嚴格地按學校內刻板的作息方法進行學習,完全沒有游戲和自由活動的時間。學生們被迫重復著枯燥的讀書、勞動、唱贊美詩等活動,若有違規(guī)行為,還要受到體罰。 4 教會認為人生而有罪,需要洗禮才能獲得新生。自然而然地, 兒童除了是小大人外, 還具有原罪, 被視為邪惡和固執(zhí)的化身, 認為只有對兒童進行“畏神”的教育才能救贖。在這種思想的影響下, 父母的養(yǎng)育方式也發(fā)生了變化, 他們和教會聯合起來, 引導兒童走向“光明”和“新生”, 以至于在學校機構出現之后, 也加入了對兒童靈魂進行拯救的隊伍的行列。兒童有一點不良的行為, 就要遭到體罰和教訓。在此階段, 兒童教育已開始漸漸從兒童生活中分離出來。以此來禁錮人們的思想,實現自己的統(tǒng)治。三三 文藝復興時期的兒童觀文藝復興時期的兒童觀 14-16世紀時歐洲得文藝復興時期。這一時期,新的財產形式、新的階級,新的社會關系帶來了社會生活得改變;與此同時,新的意識形態(tài)也逐漸產生,而新的意識形態(tài)的核心就是否定和貧農盤中世紀精神權威和舊的價值觀念,以此建構新時代反映人的價值的思想化。 此時價值觀的核心在于對人自身的關注,而不在是對神的關注。注重兒童身心的和諧發(fā)展則是人為主義教育的特點之一。5認為兒童應該是自由的,應該具有不同發(fā)展的可能性。教育應該尊重兒童、解放兒童,讓兒童按照其本性自由發(fā)展。以人為本位的世界觀很快地影響了人們的兒童觀??涿兰~斯提出了教育適應自然的原則, 這是因為他認為當時不存在完善的學校, 兒童在學校里受到壓制, 學校教育要得以順利地開展和進行就必須遵循自然的原則。他認為人只有經過教育才成其為人。之后還有伊拉斯謨等人也對兒童發(fā)表了自己的看法。盡管人們開始普遍關注兒童的自由和興趣, 但并未認識到兒童具有獨特的價值, 兒童仍然從屬于成人, 中世紀的“原罪說”還是占主流地位, 體罰兒童的現象仍然存在。所以, 這時期兒童的生活已經引起教育家們的關注, 但教育中還是存在脫離兒童生活的現象, 即教育的內容或者形式等沒有從兒童的生活出發(fā)。兒童生活和教育盡管倍受關注, 但兩者還是處于分離狀態(tài)。四四 啟蒙時代的兒童觀啟蒙時代的兒童觀 17 世紀之后, 理性主義開始抬頭, 宗教的勢力漸漸減弱, 人們開始關注兒童, 兒童觀也發(fā)生轉變, 認為兒童生來是天真無瑕的存在, 沒有原罪,反對體罰兒童。這時父母開始從教會的手里奪回拯救兒童的權利, 并引導兒童形成分辨是非的能力。英國教育家洛克主張“教育萬能” ,他在教育漫話中指出,兒童猶如一塊“白板” ,到他們長大成人后,是好還是壞,有用還是無用,感到幸福還是痛苦,主要是由他們所受的教育決定的。 “人類之所以千差萬別,就是由于教育之故” 。6 他批判學校的體罰,那只會讓兒童產生恐懼心理, 主張兒童自由, 聘請專門教師對兒童進行個別指導, 以讓他免受社會不良風氣的影響。法國教育家盧梭(J. J. Rousseau)在批判傳統(tǒng)的封建教育和舊的兒童觀的基礎上,旗幟鮮明地提出了以兒童為本位的兒童觀。 在愛彌兒這本著作中,盧梭曾向世人大聲疾呼:“大自然希望兒童在成人以前就要象兒童的樣子。如果我們打亂了這個次序,我們就會造成一些早熟的果實,它們- 3 -長得既不豐滿也不甜美,而且很快就會腐爛。兒童是有他特有的看法、想法和感情的” 。盧梭提出“自然教育”的兒童觀,首先強調應尊重兒童的特點,其思想基礎乃在于他的性善論。其次,以兒童為中心,使兒童成為教育中的主人,促進兒童主動發(fā)展。7他主張對兒童進行自然的教育, 否則“我們會造成一些早熟的果實, 他們長得既不豐滿也不甜美, 而且很快會腐爛, 我們將造就一些年紀輕輕的博士和老態(tài)龍鐘的兒童”。8 在他看來,兒童的天性具有語言的能力,感覺的能力,模仿的能力。 9他認為兒童有他們自己對事物的看法和感情, 有其獨特的存在價值。這時期的兒童教育開始慢慢地受到教育家們的關注, 主張按照自然的規(guī)律進行教育, 而免受世俗陋習的干擾,教育要遵循兒童的天性進行, 選擇適合兒童天性的教育內容和形式等, 兒童的教育開始與生活相聯系, 并關注兒童在生活中形成的對事物的看法和感受, 讓兒童獲得充分的身心的成長。盧梭的自然教育理論在西方教育史上被譽為新舊教育的分水嶺。他的以兒童為本位的兒童觀引起了后世西方兒童觀的巨大變革。五五 兒童的世紀兒童的世紀 瑞典詩人和作家愛倫凱(Ellen Key)甚至預言:“20世紀將是兒童的世紀。 ”那些有耐心翻閱歷史文獻的人們,可以在意大利掛網維克托伊曼紐爾三世(Victor Emmanuel)的第一次演說中找到類似的說法。他提到,從本世紀起開始了一個新的時代,并稱之為“兒童的世紀” 。這個演說發(fā)表于1900年,恰好是20世紀的元年。10美國教育家杜威(J. Dewey)作為西方現代教育派理論的主要代表,對現代兒童觀作了進一步的闡述,無疑奠定了西方現代兒童觀的理論基礎。早在我的教育信條)這本綱領性著作中,杜威就明確地指出:“唯一的真正教育是通過對兒童能力的刺激而來的” , “兒童自己的本能和能力為一切教育提供了素材,并指出了起點。 ”在 10 杜威看來, 兒童身上潛藏四種本能,即“語言和社交的本能” 、 “制作的本能” 、 “研究和探索的本能” 、 “藝術的本能” 。11他反對傳統(tǒng)的“教師中心論”,提出了著名的“兒童中心論”, 認為兒童是教育活動的中心。他把兒童比作太陽, 并要求教育活動要圍繞兒童的大綱來進行, 兒童的生長就是教育的目的, 主張兒童在“做中學”。從此, 兒童的世界發(fā)生了巨大的變化, 兒童受到了人們的普遍關注。20世紀初的進步教育家,意大利的蒙臺梭利夫人認為:“世界上每個地方都存在著強者壓迫弱者的現象。兒童也是被壓迫和誤解的對象” ,在童年的秘密一書“導論”中,蒙臺梭利明確指出:“兒童并不是一個成人只能從外表觀察的陌生人,更確切地說,兒童年成了人的一生中最重要的一部分,因為他是成人的開始,后來他成為了成人。 ”12蒙臺梭利認為: “教育的首要條件就是向兒童提供環(huán)境, 以保證大自然賦予他們的能力能夠得到充分的發(fā)展?!?教育應該遵循自然的法則進行, 激發(fā)兒童的潛能。她指出, 兒童是重建文明和國家的重要力量, 兒童能通過與環(huán)境的相互作用, 獲得文化, 形成自己的心理和個性。所以成人需要向他們提供環(huán)境, 滿足他們的需要, 激發(fā)他們向周圍學習的興趣。成人應向兒童學習, 以讓自己在兒童的世界中接受洗禮, 拋棄世俗中的罪惡和丑陋。這一時期的兒童教育比較重視兒童的興趣、經驗, 通過創(chuàng)設環(huán)境, 讓兒童在活動中學習。兒童在生活中接受教育, 生活是教育的基礎和源泉, 教育就是生活的展開。教師要善于發(fā)現和激發(fā)兒童的潛能, 實現教育對兒童生活的引領和促進作用。她說:“人的心理具有創(chuàng)造性的功能兒童的這種活躍而有力的創(chuàng)造性是人類的寶貴財富。但是,幾千年來,人們不承認兒童內心世界蘊藏著巨大的力量,因而常常將自己的意志強加于他們,壓制兒童的本性。使兒童成為被成人經??刂频呐`” 。- 4 -為此她呼吁:“發(fā)現兒童”和“解放兒童” ,以使每個兒童的潛能在一個有利的環(huán)境中都能得到自我發(fā)展的自由。表現出更好的,更和諧的個性。結語結語 綜上所述,在了解兒童發(fā)展觀的演變過程,我們應該明白:兒童是人,是具有獨立個性的人,13 不能將其割裂開來。兒童有他們的尊嚴、秘密,有他們感知世界、思索世界的方式,有著不同于成人的獨特的看法、想法和情感。兒童有許多與生俱來的天性特點,一切外界與教育應與之協調,符合他們的發(fā)展傾向。兒童具有極大的可塑性和未完成性,一方面,對兒童的關注和教育更多是需要理解、需要發(fā)現,而不是簡單地強加或命令,不是成人、教育者的一意孤行的塑造。另一方面,教育也不是放任自流,要自始至終扶正兒童的向上發(fā)展。成人應該尊重兒童的本性和興趣,讓其依據興趣自由發(fā)展,但是又要給予兒童以適合社會發(fā)展、人類進步,以及兒童自身成長和發(fā)展的正確觀念和良好習慣。 “兒童的一切都是成長中的、生成中的,是面向未來的。對兒童的認識過程是一個開放的不斷建構的過程。 ”14這需要我們樹立合理的兒童觀,充分尊重兒童的主體性、獨特性和完整性,將兒童的天性與教養(yǎng)、成熟與學習多種因素結合起來,維護和引發(fā)兒童內在的先天素質與自然的發(fā)展,并提供適宜的環(huán)境,使其健康成長。參考文獻參考文獻1 參見:王昕雄.從西方兒童觀的演變看當代教育問題 J. 外國中小學教育2008(4) 轉引自:虞永平.論兒童觀J.學前教育研究,1995 年第 3 期,第 5 頁。2 尼爾波茲曼. 童年的消逝.吳燕莛譯.桂林:廣西師范大學出版社,2004: 19357胡金平.中外教育史綱M.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 2009:146 小學教育學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師范司教育中心組編,2006:28(法)讓雅克盧梭.愛彌爾.李平漚譯.北京:商務印書館, 2006: 51012 意 瑪利亞蒙臺梭利 著 單中惠 譯M.第二軍醫(yī)大學出版社 2004:9 911 單中惠.西方現代兒童觀發(fā)展初探J.清華大學教育研究,2003 年 8 月,第17 頁。13 參見:王昕雄.從西方兒童觀的演變看當代教育問題 J. 外國中小學教育2008(4) 轉引自:王志明.關于兒童觀的研究J.學前教育研究,1994 年第 1 期,第 10 頁。14 參見:王昕雄.從西方兒童觀的演變看當代教育問題 J. 外國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紅色資源在當代大學生創(chuàng)新思維與實踐能力提升中的推動作用
- 2025年中醫(yī)藥現代化背景下瑞士市場拓展前景分析報告
- 2025年中藥配方顆粒質量標準與市場競爭格局研究報告
- 校企聯合培養(yǎng)模式對創(chuàng)新能力與科研發(fā)展的促進作用
- 跨學科知識融合與教師專業(yè)成長的互動關系
- 護理倫理與法律法規(guī)
- 銷售話術培訓
- 宣傳方式活動方案
- 理賠專家培訓課件
- 安徽長三角市場活動方案
- FZ∕T 74002-2014 運動文胸行業(yè)標準
- 乳腺癌分型及治療
- 交響音樂賞析智慧樹知到期末考試答案2024年
- 礦山井架設計規(guī)范
- DB35T 2094-2022 公路工程竣(交)工驗收質量檢測技術規(guī)程
- 2024年北京門頭溝區(qū)社區(qū)工作者招聘筆試參考題庫附帶答案詳解
- 全國自然教育中長期發(fā)展規(guī)劃
- 管道施工安全培訓
- 具有形狀記憶功能高分子材料的研究進展
- 校長外出匯報培訓課件
- 2023國機集團財務資產紀檢監(jiān)察中心公開招聘2人歷年高頻難易度、易錯點模擬試題(共500題)附帶答案詳解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