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方問候語的差異.doc_第1頁
中西方問候語的差異.doc_第2頁
中西方問候語的差異.doc_第3頁
中西方問候語的差異.doc_第4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中西方問候語的差異摘要無論在中國還是在西方,問候語都是我們在日常交際中所使用的一種最基本禮儀,對于構建延續(xù)和諧的人際關系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但是,中西方由于文化傳統(tǒng)和風俗習慣的差異,問候用語和所用習慣有時也會不盡相同。本文通過列舉中西方問候語差異的具體表現(xiàn),對比分析了中西方交往規(guī)則的不同,旨在為中西方更好的交流提供參考。關鍵詞 中西;問候語;差異1.引言中國是擁有著五千年燦爛文化的泱泱大國,自古以來就受到儒家思想的深遠影響,說話講究“言近而指遠”;而以美國為首的西方國家,思想較中國更為開放,西方人較中國人的內斂而更加率真。當“保守”的中國人與“開放”的西方人交流時,最基本的問題就是如何正確的使用和處理問候語。本文從問候的稱謂、問候的內容以及問候的句式三個方面比較了英漢問候語的異同,并分析了導致其差異的原因。2.中西方問候語差異的具體表現(xiàn)中西方問候語的差異具體表現(xiàn)在三個方面,即問候的稱謂、問候的內容以及問候的句式1。2.1問候的稱謂首先,中國的稱謂“條條框框”,而西方的稱謂“不拘禮節(jié)”。在中國,自古就講究“上下、尊卑、長幼”,研究遵守稱呼準則,正所謂“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如果不講究輩分,就會認為你不懂禮貌,分不清上下長幼尊卑。而在西方,常用“先生(Sir)”和“夫人(Madam)”來稱呼不知其名的陌生人。對十幾或二十幾歲的未婚女子可稱呼“小姐(Miss)”,結婚了的女性可稱“女士(Mrs.)”或“夫人(Madam)”等。在家里,可以直接叫爸爸、媽媽的名字。對所有的男性長輩都可以稱“叔叔(Uncle)”,對所有的女性長輩都可以稱“阿姨(Aunt)”。其次,中國的稱謂“不對等式”,而西方的稱謂“對等式”。在中國,屬下對上司的稱呼,學生對老師的稱呼等等,都表現(xiàn)出不對等性。例如,屬下不能直呼上司姓名,只能稱呼某主任、某書記等,而上司對于屬下的稱呼不但可直呼其名,而且還可在其姓前加一個“小”,例如小張、小王、小李等。這并不是表明歧視,而是一方面體現(xiàn)了對被稱呼者身份、地位的尊重,另一方面也表現(xiàn)了稱呼者的禮貌和涵養(yǎng)。與此不同的是,西方的稱呼恰恰是“對等式”的。例如,在英國家庭成員之間都可以用“You”稱呼。而且,西方人除了幾個傳統(tǒng)用的稱呼博士(Doc.)、醫(yī)生(Doc.)、法官(Judge)、教授(Pro.)等之外,對“王老師”、“李師傅”一類的稱呼是不能容忍的。2.2問候的內容首先,中國的內容是“家長里短”,西方的內容是“談天說地”。在中國,對于不熟悉的朋友會來個“點頭之交”。對于很熟悉的朋友,可說:“去上班啊?”“吃了嗎?”“上哪呢?”等等,這體現(xiàn)了朋友之間的一種親切感。而且,這些問候的目的是為了打招呼,而不是真的想了解被問候人對于此類問題的答案。而西方人非??粗仉[私,他們面對中國式的問候時候,反而會覺得這樣的問候太具體而有干涉隱私之嫌,覺得會反感。西方人見面一般習慣于談論天氣和近況。比如,英國人見面有時會說“It is cooler today,isnt it?”或者問“How are you?”相當于中國的“吃了嗎?”2.3問候的句式中國的句式“靈活多變”,而西方的句式“一以貫之”。在中國,有時候會用感嘆句去表達自己的情感,例如,漢語表達天氣不好的時候,常會說到“天兒真不錯呀!”或者“天氣真糟糕啊!”用感嘆句直接表達情感的喜悅與厭惡?,F(xiàn)代社會,隨著生活節(jié)奏的加快,有時候漢語還會以一種簡短的形式去表達。例如“嘿”或者“哪天找你玩兒!”而有時候,又會用問句的形式去表現(xiàn)。例如“這幾天忙什么呢?”“現(xiàn)在在哪兒高就???”等等。相比之下,西方人的句式就是“一以貫之”。所謂“一以貫之”就是幾乎是以一種句式作為問候語,并且回復的形式也比較固定。例如:A:How are you?B:I m fine, thanks./I m fine, thanks, and you?A:I m fine, too.3.中西方問候語差異的原因中西方問候語差異的原因可歸結為三點,即地理差異、人文差異和觀念差異。3.1地理差異中國的地理環(huán)境可謂是“得天獨厚,天府之土”,而西方的地理環(huán)境多“四面環(huán)海,環(huán)境惡劣”。中國橫跨亞歐板塊,處于半封閉的大陸性地理環(huán)境,并且氣候溫和,四季更替,人們靠天過著自給自足的農(nóng)耕生活,并且這片地足以滿足自己的需要。真可謂是“得天獨厚,天府之土”。因此,中國人見面,常說“吃了嗎?”對于這種傳統(tǒng)的問候方式,從一個側面體現(xiàn)了中國的飲食文化源遠流長并且深入人心,其實也暴露了在這塊土地上千百年來人們對缺吃少食的恐慌心。而西方國家一般國土不大,鄰居較多,有的甚至四面環(huán)海,無論是自然環(huán)境還是政治環(huán)境都很惡劣。人們需要長期與惡劣的自然做斗爭,因此養(yǎng)成了西方人民探索自然征服自然的科學傳統(tǒng)。開放的地理環(huán)境又使他們與外界多有往來,造成了工商業(yè)的發(fā)達。所以英國人最常問候的就是天氣,人們見面寒暄、打招呼、應酬一般都是先討論天氣。3.2人文差異中國的文化屬于“由內而外”,而外國的文化屬于“由外而內”。中國對于人品、才能、智慧是評價一個人的中心內容。這些都屬于人的內在,由內再去向外表現(xiàn)其美麗,這屬于“由內而外”。正如我國自古對美女的描寫多是“秀外慧中”等等。而人更偏愛于對外貌、服飾、發(fā)型或所有物等方面的內容,對這些方面的言詞最為突出。這些屬于人的外飾。由美麗的外貌、服飾或發(fā)型去表現(xiàn)其內在的涵養(yǎng)。正如英國的紳士一般都是戴著圓頂禮帽、手拿拐杖、鞋子亮堂堂。從外貌去表現(xiàn)他們的紳士風度。3.3觀念差異中國的價值觀念是“中庸和諧”,而西方的價值觀念是“冒險挑戰(zhàn)”。中國傳統(tǒng)文化是以儒家的思想為主導的,在兩千多年的封建社會歷史的過程中,儒家思想對中國社會產(chǎn)生了極其深刻而久遠的影響?!爸杏购椭C”是中國傳統(tǒng)文化所崇尚的觀念,主張對己要“克己復禮,不喜形于色”,處世則“不偏不倚、公正和諧”。在一些俗語和民諺中反映了這一民族觀念,如“吃虧是福、與人為善”、“出頭的椽子先爛”、“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等。而西方由于環(huán)境因素的影響,就會產(chǎn)生一種冒險挑戰(zhàn)的思想。例如哥倫布發(fā)現(xiàn)新大陸這個重大的歷史事件。4.結論由于當今世界文化交流,這種差異越來越小了。但是,由于習慣的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