杏鮑菇半工廠化生產可行性研究報告.doc_第1頁
杏鮑菇半工廠化生產可行性研究報告.doc_第2頁
杏鮑菇半工廠化生產可行性研究報告.doc_第3頁
杏鮑菇半工廠化生產可行性研究報告.doc_第4頁
杏鮑菇半工廠化生產可行性研究報告.doc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44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杏鮑菇半工廠化生產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一、食用菌及杏鮑菇概述 隨著人們對食用菌認識的不斷深入,未來食用菌在人們飲食中所占的比例將不斷上升聯合國糧農組織對合理膳食的最新解釋就是:一葷、一素、一菇。這里的一菇就是指的各類食用菌,以往提到食用菌便會想到平菇,香菇,黑木耳等傳統食用菌,此類傳統食用菌普遍被各類消費者所接受,且生產技術成熟,是食用菌生產的主體;但近年來杏鮑菇,白靈菇,真姬菇等各類珍稀食用菌的生產規(guī)模不斷擴大,技術也日趨成熟,在各大中城市也逐漸被一些高端消費群體所接受,相信假以時日隨著人們對珍稀菇菌認識的深入,各類珍稀食用菌必將憑借其在口感、營養(yǎng)、保健、商品性等各方面的優(yōu)勢,取代傳統食用菌的地位成為食用菌市場的消費主流。 杏鮑菇是近年來興起的一種大型優(yōu)質的珍稀食用菌其菌柄和菌蓋質地脆嫩,肉質肥厚味道鮮美,且具有獨特的杏仁香味,素有平菇之王的美譽。杏鮑菇與其他一般品種的平菇、香菇、雞腿菇等的區(qū)別是:組織緊密、富有彈性、采摘后保存的時間較一般菇要長。杏鮑菇肉質肥嫩適合炒、燒、燴、燉、做湯及火鍋用料,亦適宜西餐。即使做涼拌菜,口感都非常好,加工后口感脆、韌,呈白至奶黃色,外觀好。此外杏鮑菇的營養(yǎng)非常豐富,它是一種高蛋白,低脂肪的營養(yǎng)保健食品。含有18種氨基酸,其中8種是人體必需氨基酸且都是L-型,易被人體吸收利用,它可與肉類、禽蛋相匹美。中醫(yī)認為,杏鮑菇有益氣、殺蟲和美容作用,可促進人體對脂類物質的消化吸收和膽固醇的溶解,對腫瘤也有一定的預防和抑制作用。它還含有利尿,健脾胃、助消化的酶類,具有強身、滋補、增強免疫力的功能。另外杏鮑菇的寡糖含量豐富,有整理腸胃及美容的效果。是老年人和心血管疾病與肥胖癥患者理想的營養(yǎng)保健食品。因此杏鮑菇是一種極具開發(fā)潛力的優(yōu)質食用菌,在國際市場上銷路也十分看好,尤其在日本杏鮑菇尤其受歡迎。二、杏鮑菇生產方式的分析 珍稀食用菌的生產在我國還屬于新興產業(yè),總的來說技術不是十分成熟,生產還很不規(guī)范;以傳統方式生產珍稀菇菌具有許多局限性,首先在生產方面珍稀菇菌由于其本身的特性決定了其對生產主體的技術要求較高,而在我國傳統食用菌生產多一家一戶的分散經營為主,各個生產單位的生產條件不同,對技術的掌握程度也不同,再加上引種的不規(guī)范這就決定了產品的品質的參差不齊,很難形成統一的標準,在很大程度上制約了珍稀菇菌產業(yè)的發(fā)展.其次在銷售環(huán)節(jié),由于珍稀菇菌的生產成本較高因此價格普遍偏高,這就決定了珍稀菇菌的消費群體是收入較高的的人群,這類人群的消費行為在國內主要集中在超市和中高檔酒店等場所,由于這些場所對產品的商品性(外觀)、包裝、交貨方式、供貨的數量及連續(xù)性等都有較高要求,分散的生產者很難達到其要求的標準,也難以根據其要求制定營銷策略因此分散的生產者只能選擇利潤較低的農貿市場作為目標市場,且有相當的利潤被中間環(huán)節(jié)所占,因此分散生產利潤較低且風險較大很難在短時間發(fā)展起來,此外珍稀菇菌大多是中溫菇菌(子實體發(fā)生溫度10-20攝氏度)因此生產的季節(jié)性和市場需求的連續(xù)性之間的矛盾也在很大程度上制約了珍稀菇菌產業(yè)的發(fā)展.近年來由于農戶分散生產的局限性,許多有實力的公司和個人在許多地方搞起了公司+農戶的經營模式投入的資金和生產規(guī)模都很大,但令人遺憾的是真正搞成功的并不是很多糾其原因很可能出在兩個方面;其一是技術和管理,大規(guī)模的珍稀菇菌生產對管理和技術的要求要比一家一戶的分散生產的對技術和管理的要求高的多,任何一個生產和管理環(huán)節(jié)的疏漏都會造成難以預計的損失,因此技術管理人員的素質和經驗是至關重要的因素,其二 在于基礎設施,很多有實力的公司和個人都犯了急功近利的毛病,只要求快速收回投資很快見效益卻忽略了基礎設施的建設,基礎設施越差那么對自然環(huán)境的依賴就越高,這就又回到了靠天吃飯的老路上了,成不成功要看老天爺的臉色,氣溫的突然變化足以給忽略基礎設施的投資者造成巨大的損失(此類事例參見附錄阿魏菇產業(yè)屢受挫折的思考) 從以上的分析來看無論投資大小只要以傳統方式生產在沒有較好的基礎設施的前提下很難控制風險, 在這里就要引入食用菌工廠化生產的概念,在所有農業(yè)產品中食用菌是最容易實現工廠化生產的,因為食用菌生長所要滿足的幾個主要條件-溫度、濕度、光照、通風等,都是可以通過人工調節(jié)實現,而且實現人工控自的成本相對較低,目前在我國食用菌的工廠化栽培,還是初級階段,剛剛起步,由于工廠化生產可以控制食用菌的品質,便于實現標準化,而且能一年四季都能供應市場經濟效益較好。為適應國內外食用菌生產的新形勢,今后中國食用菌生產必將朝著工廠化、機械化發(fā)展,這是我國加入WTO后食用菌發(fā)展的必由之路,只有這樣才能逐漸與國際食用菌生產接軌。但如何發(fā)展工廠化發(fā)展之路,涉及技術、栽培工藝、投資、設備、市場,等具體問題。但最主要的是三個問題:資金、技術、和市場。在我國進行工廠化栽培具有發(fā)展?jié)摿Φ钠贩N有:白金針菇、杏鮑菇、白靈菇、雞腿菇、真姬菇、灰樹花等品種。在世界食用菌的產銷大國日本,絕大部分的食用菌生產都是工廠化生產實現的,并且技術十分成熟,(參見附錄日本菇業(yè)資本介入中國-森產業(yè)公司在河北保定發(fā)展) 但日本的工廠化生產雖然自動化程度高,但基礎設施投資很大不適合我國大部分地區(qū)的實際情況(大型全自動的工廠化生產在我國也有搞的十分成功的上海豐科便是其中最有代表性的一家),在現階段我國的食用菌工廠化生產應該以低投資高效益半工廠化生產為主所謂半工廠化生產就是主要的生產方式還是傳統的生產但在關鍵環(huán)節(jié)實現機械化和人為控制的生產方式,在這方面我國已有一部分成功的先例(參見附圖1及說明) 以下就根據現階段的實際情況探討一下用半工廠化方式周年生產杏鮑菇供應出口渠道所需的各項條件。(以下僅供參考,出口最低要求日供500公斤,標準:菇面寬度為3-5公分,菌柄長10公分以上,粗為2-3公分以上,未開傘,重約在100克重以上。)三、杏鮑菇半工廠化生產所需條件及設施1 環(huán)境及交通杏鮑菇半工廠化生產場要求交通較為便利,距離國道最好在半小時車程以內以便運輸,地勢平坦,要有無污染的水源,動力電,附近不能有養(yǎng)殖場及有污染的企業(yè),通信便利,可安電話(為便于了解外界信息最好能上網)。2 占地及基礎設施占地6到7畝,基礎設施及場地布局如下圖所示上圖為理想的標準半工廠化杏鮑菇生產場平面圖 注:以上平面圖僅供參考,實際生產中要根據場地設計菇場布局3生產設備手提式高壓滅菌鍋一臺(菌種滅菌)蒸汽鍋爐兩臺(菌袋滅菌)取暖鍋爐兩臺(菇房取暖,住房取暖各一臺)高壓滅菌鍋一臺(可裝瓶罐頭瓶300-500個用于快速高壓滅菌) 多用途原料粉碎機兩臺(原料加工)原料攪拌機一臺沖壓式自動裝袋機小型裝袋機各一臺單人接種箱20個單人手推車若干大型空氣負離子發(fā)生器4-6臺(用于接種室及發(fā)菌室的空氣滅菌)超聲波加濕器6-8臺離心式通風機6-8臺 軸流式通風機2臺制冷機組大型一臺(或小型4臺)潛水泵一臺封口機一臺保鮮膜加熱包裝臺一個真空包裝機一臺(用于加工杏鮑菇的真空包裝罐頭)大鍋兩個(用于鹽漬品加工)其它生產,生活設施等3 運輸小型貨車一輛用于原料及菇菌的短途運輸及臨時使用。4 勞動力經短期技術培訓后的普通村民均可以完成一些技術要求不高簡單重復性的工作,這樣可以減輕技術人員的工作強度,節(jié)約人力成本,菇廠附近最好距離村莊較近方便雇工。四、生產及管理1菌種,繼續(xù)使用傳統的固體菌種完全可滿足生產需要。2原料,主料使用木屑和玉米芯(粉碎),不使用玉米芯也可使用玉米桿,大豆桿等農業(yè)下腳料取材廣泛。3生產安排,每年3到6月,10到12月利用自然溫度出菇,6到9月使用制冷設備出菇,12到2月使用取暖設備補溫出菇,進行周年生產。產品以杏鮑菇鮮品為主,同時也可以進行簡單的深加工,主要為生產真空包裝罐頭,和加工鹽漬品,生產規(guī)模為每天生產杏鮑菇栽培袋2200個,每個裝干料0.4公斤,頭茬可出鮮菇0.2到0.25公斤。生產流程為;栽培料配制裝袋滅菌冷卻接種發(fā)菌管理催蕾管理出菇管理采收鮮銷或加工 加工為鹽漬和罐頭。4生產技術,現階段我們已有成熟的半工廠化杏鮑菇生產經驗可以使用,生產細節(jié)我處已制定了杏鮑菇半工廠化生產技術手冊該手冊從菌種生產開始直到成品菇的包裝運輸結合現有條件和設施詳細規(guī)定了每一道工序的操作流程和應注意的問題還包擴緊急情況下的處理方法等方面的內容,無論是否是熟練的工作人員只要嚴格按照手冊中的要求操作就完全可以生產出合格的產品,并可以保證生產的可重復性,以下為手冊中關于進入單人接種箱接種前準備工作的相關規(guī)定(節(jié)選)接種箱備品檢驗完畢后用膠帶密封接種箱,然后在接種箱內用打火機點燃煙霧消毒劑然后快速將手拿出,將套袖外口處用膠帶快速密封,密封后箱內煙霧消毒劑將產生大量煙霧,此時應注意觀察接種箱一到兩分鐘確認無煙霧溢出后方可離開(如發(fā)現有煙霧溢出可用膠帶將溢出處封嚴) 用煙霧消毒劑消毒30分鐘后便可達到接種箱內的滅菌效果,此時人員可進行接種工序進入步驟是,接種人員在接種箱外將手洗干凈(指甲不能太長,洗手后盡量不用毛巾擦干最好是自然晾干)手干后再用脫脂棉球沾75%的酒精將手擦拭一遍,手腕部也要用酒精擦到,然后才可以讓手進入接種箱,進入接種箱后再用箱內酒精棉球將手擦拭一遍(要將裸露的皮膚處都擦到酒精)帶上膠手套后方可進行接種操作。(說明:帶上膠手套可以部分提高接種的成功率,但操作較為不便,尤其是用綁繩封口時特別不便,在實際操作時如果完全嚴格按照上述步驟操作不帶手套一樣可以達到較好的接種效果,成功率和帶手套相當) 5崗位設定, 在杏鮑菇的工廠化生產中崗位要根據生產流程進行設計,其流程如下 采購選料拌料裝袋滅菌冷卻接種發(fā)菌管理催蕾管理出菇管理采收(加工)銷售 生產中根據實際情況一般設定如下崗位。1)管理人員: 經理一名(負責日常工作,選聘及管理人員,開支,對外工作,采購,產品銷售等日常性事務,并參與協調技術問題直接對投資股東負責),技術總監(jiān)一名(為技術總負責人,協調所有生產環(huán)節(jié)的技術問題,并監(jiān)督各流程的執(zhí)行情況及產品質量直接對投資股東負責) 財務人員一到二名(負責日常財務管理,直接對投資股東負責)2)工作人員:拌料組組長一人(負責拌料組技術工作,直接對技術總監(jiān)負責) 拌料組組員若干(具體人數視生產規(guī)模而定一般為男性,負責攪拌配比原料,直接對組長負責)滅菌組組長一人(負責滅菌組工作,直接對技術總監(jiān)負責)滅菌組組員若干(具體人數視生產規(guī)模而定一般為男性,負責滅菌,冷卻工作,直接對組長負責)接種組組長一人(負責接種的技術把關和人員安排,直接對技術總監(jiān)負責)接種組組員若干(負責菌袋接種,具體人數視生產規(guī)模而定,一般為女性,直接對組長負責) 發(fā)菌組組長一人(負責發(fā)菌組人員管理,工作安排,直接對技術總監(jiān)負責)發(fā)菌組組組員若干(負責菌袋挑選,感染菌袋處理,搬運等工作,一般為女工)出菇組組長一人(負責出菇組人員管理,技術指導,直接對技術總監(jiān)負責)出菇組員若干(負責出菇管理,催蕾,疏蕾,采摘等工作,直接對組長負責)包裝加工組組長一人(負責包裝加工組人員管理,技術指導和生產安排)包裝加工組組員若干(負責采摘后鮮菇的包裝,分揀及深加工工作)后勤組組員若干(由經理直接管理,負責值班,保安,伙食,衛(wèi)生,工具保管,設備維護等日常工作) 注:以上崗位設定為理論上所需,實際生產中如生產規(guī)模較小可根據實際情況減少崗位設置,如在無需每天接種的情況下接種組和發(fā)菌組可合并為一組,拌料組和滅菌組也可合并為一組,具體實施應視實際情況而定,靈活安排。在杏鮑菇半工廠化生產中每個崗位都對應了相應的責任,只有每個崗位上的工作人員都負起自己的責任,嚴格按規(guī)定的要求生產才能達到好的生產效果,為此我們結合實際工作制定了杏鮑菇半工廠化生產崗位責任手冊中詳細規(guī)定了每一個崗位所要完成的工作需要達到的效果,以及所要注意的問題,并規(guī)定了沒有達標相應人員所承當的責任,及處理辦法等內容。?quot;手冊對相應崗位的工作人員的工作極具指導意義,相應崗位的工作人員必需認真對照手冊不斷調整自己的行為才能勝任崗位要求,為工作人員提供了行為指導,以下為手冊中關于發(fā)菌組所做的相關規(guī)定(節(jié)選)。本組人員的主要工作為及早發(fā)現未接種,破損菌袋,污染菌袋,處理污染菌袋,定期將下層菌袋和上層對調,及時將發(fā)滿菌的菌袋移自催蕾室,維護發(fā)菌室環(huán)境衛(wèi)生等,由組長將人員分為兩組一組負責菌袋挑選,一組負責污染袋處理和衛(wèi)生維護,兩組人員定期輪換,輪換時間由本組組長決定。 具體工作安排: 菌袋挑選組,菌袋移入發(fā)菌室內一周后開始第一遍挑選,此次挑選著重挑選未接種菌袋,破損菌袋,尤其注意菌袋細小破損,具體挑選方法參見杏鮑菇半工廠化生產技術手冊第一次挑選結束約一周后進行第二次挑選(如菌袋有雜菌則此時雜菌生長最為旺盛,易被挑出),此外本組每個工作日都要進行衛(wèi)生維護,一般在當日的挑選工作結束后立即進行。挑出的污染菌袋應立即移出發(fā)菌室交給污染袋處理小組處理,本組根據菌袋的污染情況決定是否放棄或者注射食用菌專用藥劑處理, 具體分辨方法參見手冊中的相關內容,如確定為放棄菌袋則應立即進行處理(一般在兩個工作日內處理完畢)以免污染擴大,如認定是可以挽救的菌袋則應在一個工作日內進行注射處理,注射藥劑和器械及防護用品應由本組人員妥善保管,經注射處理的菌袋,經兩周觀察后確定無雜菌后方可移回發(fā)菌室,如雜菌再次生長則酌情決定是否二次注射或者作放棄處理。 組長責任:除本組的日常工作外還要負責安排,協調并指導本組人員工作;保管維護本組工具,備品;負責監(jiān)督協調相臨工作組的工作,挑選自己的替代者(可以隨時代替自己工作的人,在本組人員中根據實際工作情況挑選)。四、人力資源的管理 從事任何事業(yè),人的因素的都是不可忽視的,食用菌生產也不例外,在半工廠化的條件下生產食用菌其生產方式在很大程度上仍然是屬于勞動密集型,工作人員的熟練程度、工作態(tài)度、人員間的協調能力等因素很大程度上都能影響最終的生產效果,因此在解決了生產的技術問題和崗位設定問題后人員的管理便顯的尤為重要,以下我們從人員的選聘,薪酬,績效等幾個反面探討一下杏鮑菇半工廠化生產的人力資源的管理。1人員選聘 人員選聘可分為管理人員的選聘和普通工作人員選聘兩種,管理人員由股東直接選聘或任命,一般要求經理要有一定的實際管理經驗,對食用菌有一定的認識,能準確認識食用菌工廠化生產的意義,技術負責人要有食用菌生產規(guī)模生產的經驗并有一定的組織和協調生產的能力,財務人員要大專以上學歷,有實際工作經驗,上崗證,要有一定的計算機操作能力。 普通工作人員由經理選聘,一般要求拌料組,滅菌組,值班,保安,設備維護人員必須為男工,一般要求55歲以下,身體健康,除設備維護人員要求有工作經驗外,其它人員無特殊要求,當然有食用菌生產經驗者優(yōu)先考慮,其它生產小組均可以使用女工,年齡要求45歲以下,身體健康,其它要求同上,小組組長由技術負責人在崗前培訓后酌情任命。2薪 酬薪酬方面應視具體情況而定,一般原則是實行基本工資績效工資的浮動工資制度在基本工資方面按職務劃分一般是管理人員高于工作人員。 管理人員中經理和技術負責人最高,財務人員次之, 工作人員則要職務和崗位來劃分,按職務劃分組長高于組員。按崗位劃分則拌料組和滅菌組高于其它組,后勤人員的工資另外劃分。3績 效績效管理是管理者和員工就目標及如何實現目標達成共識的過程,以及增強員工成功地達到目標的管理方法。在杏鮑菇半工廠化生產的過程中就是對工作人員完成工作目標的考察;并通過考察促進工作人員較好的完成規(guī)定工作任務的過程,實際應用中我們同樣制定了杏鮑菇半工廠化生產的績效考評標準及方法根據此標準經理及各組長能夠及時由上自下反映出各級工作人員完成工作的效果,配合績效工資制度可以最大程度的調動工作人員的積極性,更好的完成工作任務。 總之在杏鮑菇半工廠化生產中制定一套好的制度是非常必要的,五、勞動安全與衛(wèi)生 在杏鮑菇的生產過程中雖然沒有產生有害物質和有害氣體,但總的原則是安全第一,預防為主,保護工作人員的身體健康、正常生活和生產。建筑物之間的間距均按國家防火規(guī)定要求合理布置,各區(qū)設備置消防給水管道設施,室內設置泡沫滅火器。為避免觸電機械事故發(fā)生,電器設備的金屬外殼要做接地保護,配電系統采用零保護,機械傳動部分要加罩保護,其余各項設備均采用安全保護。并建立嚴格的規(guī)章制度,嚴格按操作規(guī)程進行操作,防止意外事故的發(fā)生。生產管理人員按規(guī)定配備工作及勞保用品,員工上崗前要進行安全知識培訓。搞好安全衛(wèi)生,為工作人員創(chuàng)造良好的生產勞動條件,對提高勞動者的積極性,提高產品質量,增加經濟效益等都有積極作用。 四、收益及投資規(guī)模1 收益以上設計是按照每天出菇500公斤的產量安排,按每公斤8元(實際在反季節(jié)售價還要高)每年生產300天(按300天來計算是扣除假期還有意外無法按正常數量生產的特殊情況例如暴雨,停電等)每年的銷售額為1200000元,每斤的成本按1.5元來計算總成本為450000元(包含各項成本)每年的稅前收益為750000元(以上為保守估計,如果生產情況好售價高的話,每年凈收益可近百萬)。2 投資若想達到以上設想的規(guī)模和效果,如果新建基礎設施的話根據不同的建設方式需要基礎設施總投資約在50萬到200萬之間;包括基礎建設,設備,和流動資金(具體投資根據建設方式及地域差距存在很大的差距;例如用改造舊廠房的方式生產,投資要比新建低許多,但生產效果要比新建差)。五、銷售及市場所有食用菌生產者都把銷售看作一個非常重要的環(huán)節(jié),畢竟沒有好的銷售就沒有好的效益,我們以上的設計都是為出口做打算進行生產安排的,實際上只要采取好的營銷策略無論出口還是內銷都可以取得好的經濟效益,以下變分別針對出口和內銷逐一分析。我們先來看一下出口渠道,日本市場:近兩年來,日本杏鮑菇市場需求猛增,產品供不應求,這極大地刺激我國杏鮑菇生產和基地的形成。杏鮑菇出口日本主要有三個產品:A保鮮杏鮑菇出口:通過空運或保鮮香菇拼柜海運出口。B鹽漬菇出口:將杏鮑菇加工成鹽水菇出口日本。C清水菇罐頭出口:將切片后的杏鮑菇加工成清水罐頭出口日本。大連就有許多食品公司在組織杏鮑菇貨源出口日本在互連網上就可以很容易找到幾家收購杏鮑菇鮮品出口的公司,以下便是兩家。其它省還有許多公司在網上發(fā)布杏鮑菇的收購信息都是供應出口的,由此可見只要達到一定的規(guī)模和要求杏鮑菇的出口渠道是很暢通的。 再來分析一下內銷,杏鮑菇的內銷國內杏鮑菇的消費群體目前還是部分收入較高的的人群,和一些中高檔賓館和酒店,這部分消費主體對商品的品質要求較高,我們用出口的標準來要求,便完全可以充分滿足其對商品品質的要求,此外我們還可以通過以下方法來解決內銷的一些問題,1)增加商品本身的附加值增加附加值從產品的角度來講可以采取的辦法是,改善產品包裝,同商品一塊提供杏鮑菇的說明和食用方法等信息,2)品牌化戰(zhàn)略,樹立品牌優(yōu)勢也對占領國內高端市場十分有利,一個品牌商品在銷售過程中可以將其價值不斷積累在品牌中,當品牌的價值積累到一定程度時那商品本身的價格將不只是商品本身的價值還包括品牌的價值,并且隨著時間的積累品牌的價值會越來越高,甚至會遠遠超過商品本身的價值。3)細分市場并根據不同的目標市場制定不同的銷售策略,例如,針對賓館酒店我們就可以采取送貨上門的方式并可以采取一些促銷手段,并獎勵將消費者的意見反饋給我們的酒店,總之,鮮品杏鮑菇的內銷要想取得好的效益必須擁有屬于自己的通暢的銷售渠道,由于杏鮑菇是保鮮期相對較短的商品(夏季3到4天,冬季5到6天)為了保持新鮮度,從菇場到消費者之間的環(huán)節(jié)越少越好,最好采取直銷的方式,但這樣就對經營者的運輸和運營能力提出了相當高的要求,不過國內市場的消費量正在逐年增加,鮮菇消費為主。由于杏鮑菇價格較高,要真正進入普通百姓家庭,還需要3-5年時間,在這幾年內正是建立杏鮑菇內銷渠道的大好時機。六、社會效益分析杏鮑菇半工廠化除了具備相當的經濟效益外還具有一定的社會效益項目完成后,將改變一個地區(qū)杏鮑菇生產季節(jié)單一、依靠外地供貨的局面,并且能充分利用大量農作物的副產品,投入少,效益顯著。因此,周年產業(yè)化生產杏鮑菇,可以滿足市民的菜藍子需求,并可以銷售到周邊大城市,特別是在我國加入WTO后,本項目對擴大產品出口,換取外匯增加農民和下崗工人的就業(yè)機會,改善地方財政收入,發(fā)展地方經濟都能起到積極的促進作用。綜上所述杏鮑菇的半工廠化生產既適合我國國情又代表了食用菌產業(yè)發(fā)展的新趨勢,并能很容易的應用到其他品種食用菌的生產上,因此極具發(fā)展前景是一項很有投資價值的項目,相信有識之士一定能從中受益。年產7000噸金針菇、杏鮑菇等食用菌可行性研究報告年產7000噸金針菇、杏鮑菇等食用菌可行性報告第一章 項目背景及意義食用菌作為國際公認的健康食品,在國內外市場極為暢銷,近年來,全球食用菌產業(yè)的發(fā)展速度很快,每年以7-10%的速度增長,而我國年增長速度更是高達20%左右,并保持良好的增長態(tài)勢。由于食用菌尤其是食藥兼用的菌類具有高蛋白、低脂肪、高維生素、低熱量的特點,含有豐富的無機鹽類和可食性纖維素,富含氨基酸、真菌多糖、微量元素等營養(yǎng)成分,對提高人體免疫力、防癌抗癌、抗衰老等具有明顯的食療價值。食用菌不但營養(yǎng)豐富,而且味道鮮美。它符合聯合國糧農組織倡導的二十一世紀天然、營養(yǎng)、健康的保健食品要求,因而倍受人們的青睞。目前發(fā)達國家年人均占有蘑菇量已達20公斤,而我國僅5公斤。隨著人們生活水平和科學膳食意識的不斷提高,食用菌市場發(fā)展?jié)摿艽?。因此,開發(fā)食用菌產業(yè)具有廣闊的市前景和良好的經濟效益。xxx縣發(fā)展食用菌生產具有得天獨厚的優(yōu)勢,為了促進高效農業(yè)發(fā)展,近兩年當地政府把食用菌作為主導產業(yè)來抓,目前已經形成遠近聞名的工廠化栽培金針菇產業(yè)集群,有利于帶動品質更優(yōu)的杏鮑菇產業(yè)發(fā)展。xxx縣是國家級生態(tài)示范縣,豐富的意楊樹林造成的氣候條件也特別適宜食用菌的生產,農村經濟主要以種植業(yè)和林業(yè)為主,農副產品下腳料如玉米芯、棉籽殼及木材加工產品下腳料木屑等到資源非常豐富,這些正是金針菇、杏鮑菇等食用菌生產的主要原料。當地勞動力資源豐富,食用菌是勞動密集型產業(yè),發(fā)展食用菌生產為返鄉(xiāng)農民工提供更多的就業(yè)機會。xxx縣位于全國首批開放城市連云港的南大門,2009年6月,國務院常務會通過了江蘇沿海地區(qū)發(fā)展規(guī)劃,其中明確提出連云港經濟規(guī)劃以港口經濟和現代高效農業(yè)為主,省政府更明確了具體項目規(guī)劃,這為該項目的發(fā)展提供強有力的政策支持,326、327省道橫貫縣域東西,204國道和沿海、寧連高速縱穿南北,交通便捷,貨運暢通。食用菌產業(yè)銷售地主要集中在環(huán)渤海地區(qū)、長三角地區(qū)、珠三角地區(qū)。連云港目前已被納入“長三角經濟圈”,從xxx到達南京、上海只需2-4個小時,將來高鐵通車還可以融入上海1小時經濟圈,對產品銷售非常有利。珍稀食用菌杏鮑菇(Pleurotus eryngii),是一種品質優(yōu)良的大型傘菌,菌肉潔白肥厚,質地脆嫩,味如杏仁及鮑魚,營養(yǎng)豐富,素有“平菇王”之稱,食之可以改善胃腸功能,并有明顯的美容效果,入藥有降血壓和降血脂的作用,深受國內外消費者的青睞。而且產量較高,一般純棉籽殼或棉籽殼與木屑混合料,生物轉化率可達60%左右。杏鮑菇屬低溫性品種,出菇溫度為13-18。該品種在國內外市極為暢銷,如進行工廠化生產,周年供貨,每噸售價達8000-16000元人民幣,價格看好,效益可觀。金針菇學名毛柄金錢菌,又稱毛柄小火菇、構菌、樸菇、冬菇、樸菰 、凍菌、金菇、智力菇等,英文為:ENIKI MUSHROOM,植物學名為Flammulina velutiper (Fr.) Sing.。因其菌柄細長,似金針菜,故稱金針菇,屬傘菌目白蘑科金針菇屬,是一種菌藻地衣類。金針菇具有很高的藥用食療作用。工廠化周年栽培金針菇、杏鮑菇是近年來迅速發(fā)展起來的現代化食用菌生產技術,其特點為工廠化周年生產,實行環(huán)境控制智能化,生產操作自動化,產品質量標準化,產品符合出口標準。本項目建設符合國家的產業(yè)政策方向,適合本地自然條件,有利于開發(fā)新優(yōu)品種,促進當地食用菌產業(yè)升級,帶動食用菌產品出口外銷,為實現把xxx縣打造成全省最大、全國知名的食用菌之鄉(xiāng)的目標,促進當地食用菌健康持續(xù)發(fā)展具有重要意義。第二章 市場分析及預測一、我國食用菌產銷情況 我國是食用菌生產大國,每年生產600多萬噸各種食用菌,這極大地豐富了人民的物質生活。但品種主要集中蘑菇、香菇、木耳、平菇等全國普遍栽培的幾種食用菌上,而且生產主要集中在秋、冬季節(jié)?,F在逐漸增加了杏鮑菇、靈芝、竹蓀、雞腿菇、楊樹菇、大球蓋菇、阿魏菇等20多種,品種達30余種,但在高溫的夏季,采用傳統技術大部分食用菌還無法生產,栽培的品種更少。我國食用菌產品主要靠內銷,食用菌歷來作為高端食品出現在人們的餐桌上,通常只有逢年過節(jié)才有機會吃上。近年來,隨著人們收入水平的迅速提高,消費能力迅速增強,但由于生產能力不足,價格仍居高不下。目前我國人均年占有量僅5公斤,不及發(fā)達國家的四分之一。通過工廠化生產,將有助于食用菌產量的迅速提高,人們購買新鮮食用菌更加便易,需求量和消費量也將明顯增加。我國食用菌產品的出口主要是干菇、鮮菇和鹽漬菇,其中以鮮茹出口效益最高。二、世界主要國家食用菌產銷情況 在全球范圍內,食用菌的生產主要集中在亞洲和歐美,日本是亞洲的食用菌生產大國,1990年食用菌總產值(除雙孢菇外地達2769億日元。日本的食用菌栽培技術和設備先進,已實現生產的園藝化和機械化,部分產品實現了周年生產周年供應。在國際市場上,日本香菇由于質量上乘每噸賣價達2.8-3.2萬美元,比我國香菇的每噸0.8-1.2萬美元高出近2倍。韓國也是亞洲主要的食用菌生產國,利用稻草作為栽培原料年產平茹3萬噸,蘑菇2萬噸。韓國香茹在國際上也很有競爭力,是日本的主要競爭對手,年出口約450噸。在歐洲,法國是最大的食用菌生產國,雙孢菇年產量20-22萬噸(鮮),產量僅次于美國,居世界第二位,是德國和歐洲蘑菇的供應基地。法國還建有歐洲最大的蘑菇菌種生產中心,生產谷粒菌種,銷售到各個國家。荷蘭的蘑菇栽培技術非常先進,已經實現了機械采菇,蘑菇產量15萬噸左右。荷蘭還建有蘑菇堆肥中心,向國外出口蘑菇堆肥。英國是歐洲的主要蘑菇生產國,大小菇場約500個年產量12萬噸左右,主要用于本國市場。德國的蘑菇產量約5萬噸。不足部分主要從荷蘭、法國和中國進口。杏鮑菇人工栽培研究起始于法國、意大利和印度,首次開展人工栽培試驗,日本于上世紀90年代實現商品性工廠化生產。三、金針菇、杏鮑菇市場分析金針菇據測定,金針菇氨基酸的含量非常豐富,高于一般菇類,尤其是賴氨酸的含量特別高,賴氨酸具有促進兒童智力發(fā)育的功能。金針菇干品中含蛋白質8.87%,碳水化合物60.2%,粗纖維達7.4%,經常食用可防治潰瘍病。最近研究又表明,金針菇內所含的一種物質具有很好的抗癌作用。金針菇既是一種美味食品,又是較好的保健食品,金針菇的國內外市場日益廣闊。金針菇人工栽培技術并不復雜,只要能控制好環(huán)境條件,就容易獲得穩(wěn)定可靠的產量。在作為食材時,金針菇特別是涼拌菜和火鍋的上好食材,其營養(yǎng)豐富,清香撲鼻而且味道鮮美,深受大眾的喜愛。杏鮑菇是我國食用菌家庭中的新秀,由于其質地脆嫩,具有一股淡淡的杏仁香味,適合保鮮、加工和烹調,深受消費者歡迎。近年來,杏鮑菇栽培在我國發(fā)展速度較快,栽培地區(qū)已從南方擴展到北方各省,栽培技術不斷完善。目前,我國杏鮑菇的市場主要有兩個方面:國內市場:國內市場的消費量在逐年增加,以各大高檔飯店鮮菇消費為主。由于杏鮑菇價格較高,要真正進入普通百姓家庭,還需要3-5年時間。日本市場:近兩年來,日本杏鮑菇市場需求猛增,產品供不應求,這極大地刺激我國杏鮑菇生產和基礎的形成。杏鮑菇出口日本主要有三個產品:A保鮮杏鮑菇出口,通過空運或保鮮香菇拼柜海運出口。B鹽漬菇出口,將杏鮑菇加工成鹽水菇出口日本。C清水菇罐頭出口,將切片后的杏鮑菇加工成清水罐頭出口日本。預計今后幾年內杏鮑菇市場不會出現大起大落,價格比較穩(wěn)定,普通產地收購價基本保持在8元/公斤左右,反季節(jié)工廠化生產價格將更高。第三章 建設規(guī)模及建設內容一、建設規(guī)模:設立xxx食用菌有限公司,總投資3000萬元,投資2000萬元建工廠化食用菌廠一座,占地面積80畝,年產杏鮑菇5000噸;投資500萬元建設90畝食用菌(主要是金針菇)大棚,帶動周邊農戶發(fā)展大棚金針菇、杏鮑菇、茶樹菇、秀珍菇、香菇等食用菌生產;投資500萬元建設500平方米辦公場所,設立食用菌經紀人公司及派駐一線城市分公司,搭建市場營銷平臺及網絡營銷整合,銷售自有產品及農業(yè)園區(qū)其它食用菌生產企業(yè)產品,解決農戶及相關工廠化食用菌生產廠家產品銷售后顧之憂。利用北環(huán)路交通優(yōu)勢,搞活縣域內及周邊相鄰城市食用菌市場交易流通。二、建設內容 工廠化食用菌廠:杏鮑菇生產車間全部采用恒溫庫標準建造,室內采用程控恒溫技術,杏鮑菇的生長過程全部由電腦控制和記錄。采取瓶栽和袋栽兩種方式,自動化機械生產菌包,特別是采用開口式塑料瓶來培養(yǎng)菌種,采用塑料瓶來培養(yǎng)菌種,養(yǎng)菌效果好,產品質量高,雖然一次性投入較大,但可以反復利用20年,不僅降低了生產成本而且還減少了一次性塑料菌包對環(huán)境的污染。(一)土建工程1、建培養(yǎng)出菇房18000平方米。2、建培養(yǎng)架50000平方米,為鐵架結構。3、建生產場地10000平方米,包括混凝土地面、水池設施、冷卻塔、冷藏倉庫、菌種室、接種凈化室等設施。(二)儀器設備購置1.315kw變壓器2臺、制冷機120臺、鍋爐1臺、大型高壓來菌柜2臺、自動裝瓶機2臺、自動接種機2臺、廣口塑料瓶200萬只、以及拌料機、粉碎機、自動傳輸裝置等。食用菌大棚:建設標準食用菌大棚200套,長30米,寬6米,棚距2米,兩排大棚間距8米,鋼架結構,泡沫覆蓋保溫,抗老化黑膜覆蓋,外罩草簾,兩頭水泥磚封閉,塑鋼門窗通風對流,砂石路連接,混凝土地面,拌料場1000平方。第四章 技術方案一、總體思路:1、金針菇、杏鮑菇可以人工控溫、控濕、光照、氧氣進行周年栽培;2、培養(yǎng)基配方主要以棉籽殼為主,適量添加麩皮、玉米粉等營養(yǎng)成份;3、通過不同材料的栽培料配方的含水量、PH值、持水性、透氣性、滅菌時間、接種量的大小、菌絲萌發(fā)的快慢、接種成功率和產量的高低等,形成科學的生產技術;4、對菇房內影響菇類生長的各種溫、光、氣、濕等條件進行控制,以實現高產穩(wěn)產;5、帶動周邊農戶進行普通大棚食用菌生產。二、技術路線:杏鮑菇工廠化生產比雙孢蘑菇和金針菇遲,發(fā)展時間不長,其工藝技術有待成熟和完善。其基本工藝模式是:配料-裝瓶-來菌-自動化接種-發(fā)菌培養(yǎng)-后熟培養(yǎng)-搔菌-催蕾-育菇-采收。三、技術目標:1、技術指標:杏鮑菇生物轉效率60%以上,日生產杏鮑菇2萬瓶、3萬袋,年生產杏鮑菇5000噸;日產金針菇15000袋,金針菇2000噸。2、工廠化栽培:主要解決菇房內影響菇類生長的各種溫、光、氣、濕條件,以實現每天都有鮮菇出產的周年栽培。3、選用栽培食用菌的適宜配方:利用棉籽殼等栽培杏鮑菇生長發(fā)育所需要的營養(yǎng),并協調處理培養(yǎng)料的吸水、保水及通氣問題。4、總結出適合于當地的食用菌工廠管理技術,為工廠化生產示范推廣提供保證。第五章、實施進度自2010年7月開始,5個月內完成食用菌大棚施工,4個月內完成一期工廠化基礎設施,完成投資2000萬元,同時提前培養(yǎng)菌包, 2011年4月完成二期投資1000萬元。2011年4月金針菇、杏鮑菇產品上市,并進一步擴大生產規(guī)模,并且建立完善的市場營銷體系。第六章、市場營銷采取公司產品和半緊密型協作農戶產品差異化種植,形成公司產品多樣化、系列化,統一產品質量要求,規(guī)范生產。設立食用菌經紀人公司,培養(yǎng)精干營銷人員,構建一、二線城市銷售網絡,通過設立一、二線城市直銷公司,采取進大型超市及大企事業(yè)員工餐廳由直銷公司負責。中高檔餐廳、農貿批發(fā)市場由當地經銷商代理,或設立門市(柜、點等)銷售。設立公司網站,通過付費網絡資源如百度、阿里巴巴、農業(yè)網等整合網絡銷售,提高產品知名度。積極爭取出口自貿權,做好出口型食用菌銷售工作,為出口創(chuàng)匯,開拓國際市場而努力。通過經紀人公司注冊十余個食用菌商標,主打兩個商標,采取特許授權的方式,細化超市、餐廳、批發(fā)市場、出口型銷售品牌,使各不同客戶之間品牌差異化,避免品牌價格差別競爭,可通過特許商標貼牌方式,定點采購包銷農戶生產的食用菌銷售。做好縣域內超市及市場銷售工作,積極覆射周邊城市,如連云港、鹽城、淮安、宿遷等地區(qū),搶占市場份額,為銷售工作打下良好基礎,解決相當一部分產品銷售風險。夯實企業(yè)生產底氣,樹立企業(yè)形象,促進企業(yè)良性循環(huán),為后續(xù)發(fā)展提供動力,帶動全縣食用菌產業(yè)發(fā)展前進。第七章 環(huán)境保護、勞動安全一、設計依據 (1)建設項目環(huán)境保護管理條例(1998年11月29日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令第253號);(2)建設項目環(huán)境保護設計規(guī)定(1987年3月20日國環(huán)字1987.002號國家計委、國務院環(huán)境保護委員會);(3)地表水環(huán)境質量標準GHZBI-1999;(4)農田灌溉水質標準GB5084-92;(5)惡臭污染排放標準GB14554-93;(6),工業(yè)企業(yè)廠界噪聲標準GB12348-90;二、污染源 本項目的污染源主要是用來培育食用菌的培養(yǎng)基。三、環(huán)保措施和方案 經培育金針菇、杏鮑菇后的培養(yǎng)基料是很好的農業(yè)生產肥料,可以直接用于農作物施肥,還可以再利用生產雞腿菇、草菇等。是否能加工成民用碳正在考證。四、環(huán)境保護標準污水 PH69,BODs150mg/升,CODcr150mg/升,懸浮物300mg/升。五、勞動安全與衛(wèi)生1、本項目在生產過程中雖然沒有產生有害物質和有害氣體,但總的原則是“安全第一,預防為主”,保護工作人員的身體健康、正常生活和生產。2、在總體布置上,建筑物之間的間距均按國家防火規(guī)定要求合理布置,各區(qū)設備置消防給水管道設施,室內設置泡沫滅火器。為避免觸電、機械事故發(fā)生,電器設備的金屬外殼要做接地保護,配電系統采用零保護,機械傳動部分要加罩保護,其余各項設備均采用安全保護。并建立嚴格的規(guī)章制度,嚴格按操作規(guī)程進行操作,防止意外事故的發(fā)生。3、生產管理人員按規(guī)定配備工作及勞保用品,員工上崗前要進行安全知識培訓。4、搞好安全衛(wèi)生,為職工創(chuàng)造良好的生產勞動條件,對提高勞動者的積極性,提高產品質量,增加經濟效益等都有積極作用,故在安全衛(wèi)生方面,要按照勞動法、食品衛(wèi)生法等有關法規(guī)、完善各種安全衛(wèi)生制度,從根本上保障職工的安全與健康。第八章 組織機構和人力資源管理一、經營管理:食用菌廠實行獨立核算,自主經營。二、組織機構及勞動定員:工廠下設生產部、技術部、供銷部、財務部、行政部,行管人員定員15人,常年用工200人。三、勞動管理:按國家勞動法和企業(yè)法規(guī)定,員工采取就地招聘,可以帶動300名農民工就業(yè)。建立嚴格的聘用手續(xù),所有管理人員及員工必須與企業(yè)簽定勞動合同,經職業(yè)培訓,考核合格后上崗。員工必須按合同履行職責,服從企業(yè)管理,執(zhí)行企業(yè)各規(guī)章制度。四、人員培訓:根據現有的技術力量和項目規(guī)模及管理需要,對員工除上崗的培訓外,定期分批將管理部門有關人員選送到有關大專院校、科研單位進修學習,提高各層次人員的科技素質,更好地為項目服務。此外,企業(yè)還應經常聘請協作的大專院校、科研部門等一些有豐富實踐經驗的專家、教授、科技人員到企業(yè)指導生產和根據生產需要定期上技術培訓課,從而提高職工的科技水平。通過采取各種措施,使項目實施自始至終都能按最先進的技術水平進行生產,提高產品的質量和科技含量。第九章 效益分析一、經濟效益分析 本項目總投資3000萬元,杏鮑菇的生物轉化率為60%,每天投培養(yǎng)基干料重量25000公斤,每袋平均產量約0.3公斤,年總產5000噸,年銷售收入4000萬元,農戶大棚栽培生產金針菇、茶樹菇、秀珍菇等食用菌400萬包,產值800萬元,該項目為農業(yè)生產項目,按國家規(guī)定免稅征銷售稅金,年利潤總額1300萬元。項目的財務效益很好,經濟效益顯著。二、社會效益分析 項目完成后,將改變我縣食用菌生產夏季品種單一、依靠外地供貨的局面,并且充分利用農作物的副產品,投入少,效益顯著。因此,出口杏鮑菇工廠化生產,滿足了市民的菜藍子需求,特別是擴大產品出口,增加外匯,將為增加農民和下崗工人的就業(yè)機會和地方財政收入,發(fā)展地方經濟起到積極的促進作用。杏鮑菇胞外多糖液體發(fā)酵條件優(yōu)化摘要 杏鮑菇是一種品質優(yōu)良的名貴珍稀食用菌,有很高的營養(yǎng)和食用價值,其營養(yǎng)成分豐富,多糖含量在食用菌中位于前列。相關研究已經證明杏鮑菇多糖具有降血脂等生物功能,因此通過液體發(fā)酵獲得較高的杏鮑菇胞外多糖產量具有實際意義。本研究以杏鮑菇菌絲體為實驗對象,通過五個單因子實驗確定杏鮑菇菌絲體發(fā)酵獲得胞外多糖產量最高的培養(yǎng)基組分。實驗結果顯示最佳碳源、氮源、無機離子、pH值和培養(yǎng)時間,依次分別為半乳糖、蛋白胨、磷酸二氫鉀、6.0和9天。在單因子實驗的基礎上,本文通過四因素三水平的正交實驗得到杏鮑菇胞外多糖產率最高的培養(yǎng)基配方應為半乳糖 30 g/L,蛋白胨 5 g/L,磷酸二氫鉀 3 g/L且初始pH調節(jié)至6.0,按照上述條件可得到的杏鮑菇胞外多糖得率為 5.920.84 g/L。關鍵詞 杏鮑菇;胞外多糖;培養(yǎng)基優(yōu)化Abstract Pleurotus eryngii is a kind of rare and precious fungus which has high nutritional and edible value. Further more, it is rich in polysaccharide content, which has been proved recently to have lipid-lowering power in blood. Therefore, the study of fluid medium optimization of P. eryngii for the improvement of the production of extracellular polysaccharide is full of practical significance. In this study, we treat mycelium as experimental subject, and carry out five single factor experiments to find out the best medium components, which are galactose as the best carbon source, peptone as the best nitrogen source, potassium dihydrogen phosphate as the best inorganic ions, 6.0 as the most suitable pH value and 9 days as the incubation time. Based on the single factor experiments, we proceed to an orthogonal experimental design which has four factors and three levels of each factor, and through this experiment we find out the optimal medium for the largest production of P. eryngii extracellular polysaccharide, which is galactose 30g/L, peptone 5g/L, potassium dihydrogen phosphate 3g/L and the initial pH value should be adjusted to 6.0. Under such conditions, the ratio of production of P. eryngii extracellular polysaccharide is 5.920.84g per liter of fermentation liquor.Keywords Pleurotus eryngii;extracellular polysaccharides;fluid medium optimization目錄1 引言12 材料與方法32.1 主要材料與試劑32.1.1 生物材料32.1.2 試劑32.1.3 培養(yǎng)基32.2 主要設備32.3 試驗方法32.3.1 菌種活化32.3.2 碳源單因子實驗42.3.3 氮源單因子實驗42.3.4 無機離子單因子實驗42.3.5 pH值單因子實驗42.3.6 培養(yǎng)時間單因子實驗42.3.7 液體發(fā)酵培養(yǎng)條件正交試驗42.3.8 杏鮑菇菌絲體生物量測定42.3.9 杏鮑菇胞外多糖的提取及定量53 結果與討論63.1 單因子實驗63.1.1 碳源單因子實驗63.1.2 氮源單因子實驗73.1.3 無機離子單因子實驗93.1.4 pH值單因子實驗103.1.5 培養(yǎng)時間單因子實驗113.2 正交試驗134 結論14致謝15附錄16畢業(yè)論文相關外文文獻翻譯16參考文獻191 引言食用菌是一類可供食用的具有子實體的大型真菌,過去被稱為“山珍”,被譽為最理想的保健食品。其中絕大多數屬于擔子菌類,少數屬于子囊菌。全球可食用的真菌有2000多種。我國目前能進行人工栽培的食用菌有80多種,其中可進行商業(yè)化栽培的僅30余種1。本文所關注的杏鮑菇(學名:Pleurotus eryngii),又稱刺芹菇、刺芹側耳,隸屬于擔子菌亞門(Basidiomycotina),層菌綱(Hymenomycetes),無隔擔子菌亞綱(Homobasidiomycetidae),傘菌目(Agaricales),側耳科(Pleurotaceae),側耳屬(Pleurotus)。杏鮑菇屬于側耳屬的最大一個種。杏鮑菇的名字源于其菌肉肥厚、營養(yǎng)豐富,具有杏仁的香氣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