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文人教版九年級下冊中考說明文專題復習.doc_第1頁
語文人教版九年級下冊中考說明文專題復習.doc_第2頁
語文人教版九年級下冊中考說明文專題復習.doc_第3頁
語文人教版九年級下冊中考說明文專題復習.doc_第4頁
免費預覽已結束,剩余1頁可下載查看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中考說明文專題復習教學設計復習目標: 1、復習鞏固說明文的文體常識,了解說明文的考點; 2、熟悉說明文考察的題型,訓練學生的解題思維與技巧; 3、提高學生思辨能力與表述能力,提高學生語文、思想素養(yǎng); 復習重點: 1、說明的基本知識; 2、說明的考點與答題技巧; 3、學生的解答能力與表述能力。 復習難點: 1、閱讀中的綜合題開放題解答; 2、學生的思辨能力與表述能力的培養(yǎng); 3、學生的語文能力與思想素養(yǎng)的提高。 課型:復習課. 課時安排:1-2課時 復習步驟: . 一、預測考點,明確目標: 教師先分析近幾年中考說明文命題趨勢,然后再指出中考語文說明文出題考點,明確本次專題課的重要性,然后教師再明確課堂的復習目標及內容。中考說明文閱讀題的命題趨勢: 從全國各地的中考試題看,所選文章以課外為主;內容更關心環(huán)境保護、高科技或身邊的人文環(huán)境。題型由主觀題占主導地位,其中開放性試題已占一席之地,并有擴大的趨勢。(所謂“開放”是指解題思路和試題答案的多元化,只要言之成理就行。)在練習理解能力的同時,練習表達能力,對答案的表述不能只靠一個符號或一個詞語來完成,要寫成一句或一段完整的話。說明文的考點:1、說明的對象及特征。2、文章的結構和順序。3、篩選信息,歸納文章的內容要點。4、說明文語言的特點。5、說明的方法及作用。6、主題的延伸。 二、回顧文體知識,加深學生感知: 說明文知識點回顧結合講學稿,教師注意引導學生結合已做的說明文相關聯(lián)系作體會,加深學生的理解。另外,在備考過程中重視語文知識的學習和積累,同時,更應關注社會生活。 1、概念:說明文是以說明為主要表達方式,介紹客觀事物,解說事理,給人以知識的一種文體。 2、分類:按說明對象和目的可以分為事物說明文和事理說明文 事物說明文是指:說明對象是具體事物的說明文 事理說明文是指:說明對象是抽象事理的說明文師強調:說明對象和說明內容的區(qū)別(易混淆的內容) 說明對象:介紹的某種事物或事理 說明內容(中心):說明對象+特征 以中國石拱橋為例請學生分析3、結構和順序 主要結構:(1)總分式:事物說明文多用總分式,其“分”的部分又常按并列方式安排。(2)遞進式:事理說明文多用遞進式結構,一層一層地剖析事理。 (3)并列式:各層之間的關系是并列的、平等的順序:(1) 時間順序(2) 空間順序(3) 邏輯順序:從原因到結果、從現(xiàn)象到本質,從整體到部分、從概括到具體、從主要到次要、從特點到用途等 例題:判斷下面三段文字采用哪種說明順序。 A.大殿正中是一個約兩迷高的朱漆方臺,上面安放著金漆雕龍寶座,背后是雕龍屏。方臺兩旁有6根高大的蟠龍金柱,每根大柱上盤繞著矯健的金龍。仰望殿頂,中央藻井有一條巨大的雕金蟠龍。從龍口里垂下一顆銀白色大圓珠,周圍環(huán)繞著6顆小珠,龍頭、寶珠正對著下面的寶座。(空間順序)B.早在3000多年前,我國就有了文字。這些文字是刻在烏龜殼和扁平的獸骨上的,所以叫做甲骨文。正式的書籍,是在兩千多年前春秋戰(zhàn)國時代出現(xiàn)的。起先,人們把文字寫在竹片或木片上,這些木片或竹片叫做簡或牘。春秋末年,還出現(xiàn)了寫在綢子上面的書。這種書叫做帛書。(時間順序)C.為什么我國的石拱橋會有這樣光輝的成就呢?首先,在于我國勞動人民的勤勞和智慧;其次,我國石拱橋的設計施工有優(yōu)良的傳統(tǒng);再其次,我國富有建筑用的各種石料便于就地取材。(邏輯順序)三、考點歸納及技法: (1) 、辨析說明方法:舉例子、列數(shù)字、分類別、打比方、作比較、下定義、作詮釋、 配圖表、摹狀貌、引資料 師一一分析高中說明方法的含義及作用例題分析:A.從地面到碑頂高達37.94米,有十層樓那么高,比紀念碑對面的天安門還高4.24米。 列數(shù)字、作比較 B.馳名世界的凡爾賽宮是人類藝術寶庫中一顆燦爛的明珠。 打比方C.星云分為亮星云和安星云。 分類別D.“統(tǒng)籌方法,是一種安排工作進程的數(shù)學方法。 下定義 E.細胞液是堿性時,花青素呈藍色,堿性較強,就成為藍黑色,如墨菊、黑牡丹等。 舉例子 F.古人說:“見怪不怪,其怪自敗?!鄙衬锏囊磺泄之惉F(xiàn)象,其實都是可以用科學道理來解釋。 引資料G.大熊貓的學名其實叫“貓熊”,意即“像貓的熊”,也就是本質類似于熊,而外貌相似于貓。 作詮釋師強調中考命題方式: 考查對說明方法的掌握主要有兩個方向: 會判斷 會分析其作用例題:我從東長安街向天安門廣場走去,未進入廣場就望見紀念碑。它像頂天立地的巨人一樣矗立在廣場南部,和天安門遙遙相對。 這句話用了什么說明方法,有何表達效果?解析:這段文字用了打比方的說明方法,把人民英雄紀念碑比做頂天立地的巨人,生動形象地說明了人民英雄紀念碑巍峨、雄偉、莊嚴的特征,給讀者留下深刻的印象?;卮鹉J剑?“這段文字運用了(說明方法),(準確的/具體的/生動的/清楚的)說明了(說明對象)的- 特點。師總結:說明文的方法及作用提示:1 舉例子:具體真實的說明了說明的對象-的特點。2 作比較:突出強調了- -的特點。3 打比方 (摹狀貌 ):生動形象地說明了-的特點。4 列數(shù)字:準確具體地說明了-的特點。使說明的內容更加真實可信。5下定義:準確科學的闡述了-的本質特點。6作詮釋:科學的解說了-的(某一 - )特征。7分類別:條理清楚地說明了-的特點。8畫圖表:直觀形象地說明了-的特點例題:活學活用森林中翼龍的體形嬌小,翼展僅25厘米,相當于一只燕子或麻雀大小,但它們是那些體形巨大的進步的鳥掌翼龍類的祖先類群。被發(fā)現(xiàn)的森林翼龍幾乎為一完整的化石骨架,保存完好。在此之前,科學家僅僅在德國發(fā)現(xiàn)過一種比它更小的出生不久的具有牙齒的翼龍化石,翼展約18厘米,科學家認為它是剛剛孵化出來的“嬰幼兒”。 這一段主要用了哪些說明方法?請任選一種說說它在文中的作用。A. 生答:.B. 生答:.C. 生答:.師總結:列數(shù)字(用“25厘米”“18厘米”,科學準確地寫出森林翼龍體形嬌小的特點,使說明內容更具體。)作比較(把森林翼龍的翼展和燕子、麻雀作比較,突出了森林翼龍體形的嬌小。)打比方(把翼龍比喻成“嬰幼兒”,生動形象地說明德國發(fā)現(xiàn)的翼龍化石更小。) 注意:對“說明方法作用”的辨析,一定要結合句子內容作具體分析,切忌術語的堆積,導致空、泛,不具體。(二)、體會說明語言命題方式: 找出體現(xiàn)語言準確性的詞語或分析該詞語的表達作用。 加點詞語能否去掉,為什么? 加點詞語能否換成另外一個詞語,為什么?師:要求理解的詞語一般有兩種情況: 1、 起限制作用 2 、 起修飾作用 例題:1、 起限制作用 a、分析詞的表達作用松鼠好像很怕強烈的日光,白天躲在窩里歇涼,晚上出來練跑,玩耍,吃東西。 句中“好像”一詞有何表達效果?生答:.師總結:“好像”一詞表示猜測,并非肯定。松鼠白天不出來的原因可能不止是害怕強烈的日光,用在這里體現(xiàn)了說明文語言的準確性特點。技巧點擊:解答此類題型時,可先解詞或說明詞性作用,再分析詞在句中的作用,最后再說明體現(xiàn)了說明文語言的準確性和嚴密性的特點。 b、分析詞能否去掉 至于池沼,大多引用活水。句中”大多”一詞能否刪掉,為什么?生答:.師總結: 不能刪掉, “大多”表示大部分是這樣,但也不排除有不引用活水的情況。用在這里,體現(xiàn)了說明文語言的準確和嚴密。解題技巧:這類題的解題先要作出判斷,然后分析詞的本義及在文中的作用,進而分析去掉后的表達效果,最后答體現(xiàn)了說明文語言的準確嚴密性。 C、兩詞可否互換,并說明理由。廣西樂業(yè)的一個洞中大廳紅玫瑰大廳長300米,寬200米,最高處達260米,這規(guī)模與人民大會堂相當,但高度要高多了。句中的“相當”可以換成“相同”嗎?說說理由。生答:.師技巧點擊:這類題的解題要先作出判斷,然后從詞義來分析兩個詞的區(qū)別,最后分析互換后的表達效果。2、起修飾作用 由于附近大多是沖積平原和小山陵,所以山形就顯得分外雄偉高大。請說說“分外”一詞的表達效果?生答:.師總結:“分外”是“非常、很”的意思,在這里起“強調”作用。說明由于鐘山附近大多是沖積平原和小山陵,所以鐘山就更顯得雄偉高大。技巧點擊:這類題先解詞,然后再說明這類詞在句子中的作用,進而分析在句子中的效果。4、 課堂小結本節(jié)課復習了說明文的概念、說明對象、說明順序、說明結構、說明方法以及說明文的語言。重點強調了說明文方法和說明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