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藥商品學-復習資料.doc_第1頁
中藥商品學-復習資料.doc_第2頁
中藥商品學-復習資料.doc_第3頁
中藥商品學-復習資料.doc_第4頁
中藥商品學-復習資料.doc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3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中藥商品學1.中藥商品:是中藥市場流通、交換和經營中的特殊商品。2.中藥商品學:是一門以中藥商品質量和經營管理為核心內容來研究其商品特征和使用價值的應用學科。3.中藥是防治疾病的物質,屬于特殊商品,具有如下特點:(1)中藥質量的特殊性主要是其使用價值集中體現(xiàn)在為防治疾病。中藥作為特殊商品,其質量涉及到安全性、有效性和穩(wěn)定性三個關鍵性問題。(2)重要商品的經營活動與一輛衛(wèi)生工作密切相關。(3)中藥絕大多數(shù)是有自然界的植物、動物和礦物經炮制、配伍并制劑而成,其品種繁多,商業(yè)管理具有一定的復雜性。(4)藥材的加工炮制和生產工藝獨特(5)傳統(tǒng)的野生藥材資源逐漸匱乏,人工栽培和養(yǎng)殖的藥用動、植物品種逐漸增多,直來那個標準不完善,導致中藥商品的質量不穩(wěn)定。4.中藥商品均有一定的規(guī)格標準,中藥商品規(guī)格標準是國家指定的專業(yè)性標準。5.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典是劃分規(guī)格等級的依據(jù)。6.藥材的商品規(guī)格標準,主要是在藥材的生產、加工、收購、調撥、批發(fā)等各個環(huán)節(jié)中使用。7.重要商品的命名:(最少寫出8種)(1)根據(jù)藥材的產地或集散的命名。山西上黨上黨人參(2)根據(jù)藥材形狀命名。鉤藤、烏頭(3)根據(jù)藥材的顏色命名。紫草、黃柏(4)根據(jù)藥材的氣味命名。五味子(5)根據(jù)藥用植物的生長特性命名。夏枯草、款冬花(6)格局藥用部位命名。桂枝、鹿角(7)根據(jù)藥材的功效命名。防風、澤瀉(8)根據(jù)進口藥材名的譯音命名。(9)根據(jù)人名命名。徐長卿、何首烏(10)根據(jù)傳說故事命名。女貞子、相思子8.商品規(guī)格名:是在中藥商業(yè)行業(yè)內部使用的別名,是全國通用的“行話”。如“冬麻”、“二杠”。它們的特點是能夠體現(xiàn)同一中藥在質量、價格等方面的差異。在中藥營銷工作中,常用規(guī)格名代替正品名,故可視為別名。9.拉丁文名稱:為了使中藥商品的名稱統(tǒng)一化,有利于國際貿易和交流,可使用拉丁文名稱。10.明清時代,中藥商業(yè)出現(xiàn)了區(qū)域性、壟斷性的商品經營組織“十三幫”。11.重要的本草學著作、(1)神農本草經:我國已知最早的藥學專著(2)新修本草(唐本草):世界上第一部由國家頒行的藥典(3)經史證類備急本草:我國現(xiàn)存最早的完整本草(4)本草綱目:我姑藥學發(fā)展史上的傳世巨作12.中藥商業(yè)企業(yè)按照所有制、經營范圍和經營方式可分為多種類型,按照經營方式可分為專營、代營、聯(lián)營企業(yè),按照商品流通過程中的地位和作用,通常將其分為批發(fā)、零售、批零兼營、行棧企業(yè)等。13.中藥商業(yè)的經營特點:醫(yī)藥商業(yè)首先要按照ISO9000國際標準的質量控制和質量管理系統(tǒng),按照GMP、GSP的要求組織生產和經營,也確保產品質量。14.中藥市場流通規(guī)律一般經過采購、運輸、儲存和銷售4個主要環(huán)節(jié),其中,購與銷在流通中起主導作用。15.中藥價格的分類:收購價格(最便宜)、批發(fā)價格、零售價格(最貴)、調撥價格。16.產地內藥材批發(fā)價由收購價、代購手續(xù)費率、挑選整理包裝費、運雜費和購銷差率構成17.藥品廣告內容必須以國務院衛(wèi)生部或省、自治區(qū)、直轄市衛(wèi)生行政部門批準的說明書為準。18.國家醫(yī)藥管理部門規(guī)定藥品廣告不能含有下列內容和表述形式:(1)對功效的斷言或保證(2)有效率或治愈率的說明(3)與其他藥品的功效和安全性比較(4)醫(yī)藥科研單位、學術機構、醫(yī)療機構或者專家、醫(yī)生,對病人來說,具有權威性,利用他們的名義做廣告,容易誤導。(5)法律、行政法規(guī)規(guī)定禁止的其他內容19.麻醉藥品、精神藥物、醫(yī)療用毒性藥品、放射性藥品等特殊藥品不得做廣告。20.中藥商業(yè)的競爭范圍銷售品種的競爭、商品質量的競爭、商品價格的競爭、時間競爭、服務競爭21.中藥商業(yè)的競爭策略:營銷的基本原則、營銷方法、有效公關、品牌樹立22.醫(yī)療用毒藥、限制性劇毒藥管理規(guī)定:中藥毒限、劇藥分為2類。第一類毒、限劇藥只限供應醫(yī)療單位和有關醫(yī)藥門市部配方使用,不得在門市零售。第二類毒、限劇藥可由醫(yī)藥門市部經營銷售,但必須憑蓋有公章的醫(yī)生處方才能發(fā)售,處方一次有效。一類有:信石、水銀23.我個現(xiàn)行的中藥質量標準主要依據(jù)國家藥品標準。常見的中藥商品質量標準有:中國藥典、中華人民共和國衛(wèi)生部藥品標準藥材、中華人民共和國衛(wèi)生部進口藥材標準、七十六種藥材商品規(guī)格標準24.藥材商品規(guī)格與等級制定的基本原則為:以國家標準和地方標準為依據(jù)制定,要體現(xiàn)按質論價的特點,有利于促進優(yōu)質藥材的生產。25.藥材商品規(guī)格標準通常按下列方法制定:根據(jù)產地、采收時間、生長期、加工方法和要用部位的不同等來劃分。26.藥材的等級,是指同種規(guī)格或同一品名的藥材按加工部位形狀、色澤、大小、重量等性質要求,制定出若干標準。每一個標準為一個等級,通常以質量最優(yōu)者為一等品。27.藥品生產質量管理規(guī)范GMP是藥品生產質量管理的基本準則28.藥材生產管理規(guī)范GAP是國家對藥材生產的基地選定、品種、栽培技術、采收加工、質量標準等做出的規(guī)定。29.藥品經營質量管理規(guī)范GSP是藥品經營質量管理的基本準則30.包裝要求:牢固安全、大小和體積適度、外形合理、用料經濟、整齊美觀、標志齊全31.常用來控制空氣組成的方法有四大類:埋藏法、對抗法、藥劑熏蒸法、氣調養(yǎng)護法(人為的造成低氧或高濃度二氧化碳或氮氣的狀態(tài))32.中藥主要是通過有效成分的含量測定來進行質量評價。33.目前對某些藥效成分尚未清楚或藥效成分尚無精確定量方法的中藥,可根據(jù)已知成分的溶解性質,進行浸出物的測定34.含量測定是目前對中藥內在質量控制最有效的檢測方法35.藥材種類分布規(guī)律是從東北至西南逐漸增多,常用藥材的蘊藏量則是從北方至南方逐漸減少。36.一級保護物種:虎、豹、賽加羚羊、梅花鹿(其余為二級)37.道地藥材之所以質量優(yōu)良,主要是因為這些地區(qū)有適宜的地理氣候、生態(tài)環(huán)境、長期自然選擇或栽培38.道地藥材關藥:人參、花鹿茸北藥懷藥:四大懷藥懷地黃、懷山藥、懷牛膝、懷菊花浙藥:浙八味白術、杭白勺、浙玄參、延胡索、杭菊花、杭麥冬、溫郁金、浙貝母江南藥川藥貴藥廣藥:又稱南藥,四大南藥檳榔、陽春砂、巴戟天、益智西藥藏藥:四大藏藥冬蟲夏草、雪蓮花、爐貝母、西紅花39.藥材的集散地:亳州藥材市場、成都荷花池藥材市場、隴西文峰藥材市場、清平藥材市場、安國藥材市場、禹州藥材市場、邵東藥材市場、岳陽藥材市場、樟樹藥材市場、鄄城舜王藥材市場、重慶解放路藥材市場、普寧藥材市場、玉林藥材市場、蘄州藥材市場、昆明菊花園、蘭州黃河、安康阜路、哈爾濱三棵樹(最少10個)40.現(xiàn)代的藥材采收原則:必須把藥效成分、藥材產量以及毒性成分含量這三個指標結合起來考慮。41.跟及根莖類藥材:一般在秋冬季節(jié)采收。如川貝母、延胡索、半夏、太子參;例外:黨參在春天采收較好。42.皮類藥材:一般在清明至夏至之間采收。如:杜仲 黃柏、厚樸;例外:牡丹皮、地骨皮43.葉類藥材:通常在開花前盛葉期或花盛期采收,如:艾葉、荷葉、大青葉;例外:人參葉、三七葉、紫蘇葉44.蛻化皮殼類藥材:一般在春末夏初之際拾取45.藥材常用加工方法:洗滌與挑選修整切制去皮、殼蒸煮燙熏硫發(fā)汗干燥曬干注意:含揮發(fā)油的藥材不宜采用此法、藥材的色澤和藥效成分受日光照射后易變色者、有些藥材在烈日下曬后爆裂、藥材曬干后,要涼透才可以包裝烘干注意對含維生素C的果實類藥材可用70-90的溫度以利迅速干燥、含揮發(fā)油或需要保留酶的活性的藥材不宜用此法陰干主要使用于含揮發(fā)性成分的花類、葉類及全草類藥材。焙干挑選分等規(guī)格的劃分:按加工方法不同劃分毛山藥、光山藥 按入藥部位劃分全當歸、歸頭、歸尾 按分布和產地劃分杭白芍、亳白芍 按成熟程度劃分青翹、老翹 按采收季節(jié)劃分春三七、冬三七2.等級的劃分:等級是指同種規(guī)格或同一品種的藥材,按加工后部位、形態(tài)、色澤、大小等性狀要點,制定出若干標準,每一標準即為一個等級。通常以品質最佳者為一等,最次者為末等。分等的依據(jù)各有不同,主要有以下幾種:依單個藥材的大小和重量分等,如:筒樸依單個藥材的重量分等,如:雅黃以單位重量中所含的藥材個數(shù)分等,如:春三七以表面色澤和飽滿成度分等,如:五味子以純凈程度分等,如:金銀花46.藥材收購的原則是:以價論價,收購人員必須數(shù)值商品規(guī)格、等級標準,把住藥材進入流通領域的第一道質量關。47.附子來源:毛茛科植物烏頭子根的加工品藥材產地:四川、陜西商品規(guī)格:鹽附子、黑順片、白附片、掛附片、黃附片規(guī)格等級:一等品:肥大,體質沉重,附有鹽粒,味咸而麻、刺舌。每1000g16個以內,無空心,腐爛。 二等品:每1000g24個以內 三等品:每1000g80個以內化學成分:烏頭堿48.白芍來源:毛茛科植物芍藥的干燥根藥材產地:浙江杭白芍、東白芍;安徽亳白芍;四川川白芍采制:按大小分檔,置沸水中煮至透心規(guī)格等級:亳白芍 一等品:圓柱形,直或稍彎,去凈栓皮,兩端整齊,表面類白色或淡紅棕色,質 質實體重斷面累白,味微苦、酸,長8cm以上,中部直徑1.7cm以上。 二等品:長6cm以上,中部直徑1.3cm以上杭白芍 一等品:圓柱形,條直,兩端切平。表面棕紅色,微黃色。長8cm以上,中部直徑2.2cm以上,無枯芍,蘆頭,栓皮,空心 二等品:長8cm以上,中部直徑1.8cm以上。 三等品:長8cm以上,中部直徑1.5cm以上49.黃芪來源:豆科植物膜莢黃芪或蒙古黃芪的干燥跟。前者稱黑皮芪,后者稱白皮芪藥材產地:蒙古黃芪主產于山西(栽培)、內蒙古(野生)規(guī)格等級:特等品:長70cm以上,上中部直徑2cm以上,末端直徑不小于0.6cm 一等品:長50cm以上,中部直徑1.5cm以上,末端直徑不小于0.5cm 二等品:長40cm以上,中部直徑1cm以上,末端直徑不小于0.4cm 三等品:不分長短,中部直徑0.7cm以上,末端直徑不小于0.3cm鑒別與檢查:有機氯農藥殘留量:六六六(總BHC)不得過千萬分之二,滴滴涕(總DDT)不得過千萬分之二,五氯硝基苯(PCNB)不得過千萬分之一50.人參來源:五加科植物人參干燥根 艼變山參、籽種山參(籽海、野籽)、池底參、趴貨參、移山參采制: 鮮人參的加工品主要有:生曬參類、紅參類、白參類、活性參類規(guī)格等級:共分九等 一等品:每支重100g以上,艼帽不超過主根重量的25% 二等品:每支重50g以上,余同一等 三等品:每支重32.5g以上,余同一等51.三七來源:五加科植物三七的干燥根及根莖藥材產地:云南、廣西規(guī)格等級:按每500g內的頭數(shù)分等,共分13等 一等品:每500g20頭以內 二等品:每500g30頭以內 三等品:每500g40頭以內52.地黃來源:玄參科植物地黃的或干燥塊根。鮮根習稱鮮地黃,干燥塊根稱生地黃藥材產地:河南河北規(guī)格等級:商品按每1000g的支數(shù)分為5個等級 生地黃 一等品:1000g16支以內 二等品:1000g32支以內 三等品:1000g60支以內 出口品:生地黃一每1000g所含支數(shù)分等級:8支(一等)、16支(二)、32支 (三)、50支(四)53.黨參來源:桔梗科植物黨參、素花黨參或川黨參的干燥根藥材產地:山西潞黨;山西五臺山野黨參、臺黨;黑龍江東黨規(guī)格等級:商品主要有潞黨、西黨、東黨、條黨(川黨)、白黨等規(guī)格。西黨、潞黨、條黨分為3等,東黨、白黨分為2等。 西黨一等品:蘆下直徑1.5cm以上。無油條,雜質、蟲蛀、霉變。二等品:蘆下直徑1cm以上三等品:蘆下直徑0.6cm以上,油條不超過15% 54.川貝母來源:百合科植物川貝母、暗紫貝母、甘肅貝母或梭砂貝母的干燥鱗莖。前三者按藥材形狀的不同分別習稱松貝或青貝,后者習稱爐貝藥材產地:四川規(guī)格等級 松貝:懷中包月 一等品:50g240以內 二等品:50g240以外 青貝:一等品:50g190粒以外 二等品:50g130粒以外 三等品:50g100粒以外 爐貝:一等品:表面白色 二等品:表面黃白色或淡棕黃色55.天麻來源:蘭科植物天麻干燥塊莖商品特征:鸚哥嘴、肚臍眼 冬麻:皺紋較細,飽滿,一端有鸚哥嘴或較小的芽(紅小辮)。表面淡黃棕色體重,質堅實 春麻:皺紋粗大,常殘留莖基。表面灰褐色,體較輕,易折斷,斷面中空 規(guī)格等級:一等品:每1kg26支以內 二等品:每1kg46支以內 三等品:每1kg90支以內56.大黃來源:蓼科植物掌葉大黃、唐古特大黃或要用大黃的干燥根莖及根。前兩種統(tǒng)稱西大黃、北大黃,后一種稱南大黃藥材產地:青海、四川、西藏規(guī)格等級: 西大黃:一等品:紅肉白筋,每1kg8個以內,糖心不超過15% 二等品:每1kg12個以內 三等品:每1kg18個以內鑒別與檢查:在紫外燈光下顯棕至棕紅色熒光,不得顯亮藍紫色熒光57.甘草來源:豆科植物甘草、脹果甘草或光果甘草的干燥根及根莖藥材產地:內蒙古,以內蒙伊盟、巴盟產者為道地藥材規(guī)格等級: 條草:一等品:表面紅棕色、棕黃色或灰棕色,斷面黃白色,粉性足,味甜。長25- 50cm,頂端直徑1.5cm以上 二等品:長25-50cm,頂端直徑1cm以上 三等品:頂端直徑0.7cm以上 梁外草:外皮棗紅,為內蒙草中最優(yōu)商品58.皮類藥材長按其長度、寬度、厚度或中部直徑等劃分商品的規(guī)格等級59.厚樸來源:蘭科植物厚樸或凹葉厚樸的干燥干皮、根皮及枝皮藥材產地:四川紫油厚樸;浙江溫厚樸采制:堆置陰濕處,發(fā)汗川厚樸分為:筒樸、靴樸、耳樸、枝樸規(guī)格等級: 溫樸:一等品:筒長40cm,重800g以上 二等品:筒長40cm,重500g以上 三等品:筒長40cm,重200g以上 川樸:一等品:筒長40cm,不超過43cm,重500g以上 二等品:筒長40cm,不超過43cm,重200g以上 三等品:筒長40cm,重不少于100g60.肉桂來源:樟科植物肉桂的干燥樹皮藥材產地:廣西、廣東采制:第一期于4-5月間剝皮稱春桂(稍次),第二期于9-10月稱秋桂(較好) 加工品:桂通、企邊桂、板桂、桂碎、桂心規(guī)格等級:一等品:皮細有彩云紋,無破裂,每片重175g以上,長約43cm 二等品:皮略粗,破裂不超過3cm,每片重160g 三等品:皮略粗,每片重150g以上61.果實類商品藥材多為統(tǒng)貨。商品有規(guī)格等級的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