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實驗探究加速度與力質量的關系習題x_第1頁
42實驗探究加速度與力質量的關系習題x_第2頁
42實驗探究加速度與力質量的關系習題x_第3頁
42實驗探究加速度與力質量的關系習題x_第4頁
42實驗探究加速度與力質量的關系習題x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4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4.2實驗:探究加速度與力、質量的關系習題一、非選擇題1. 在“探究加速度與力、質量的關系”的實驗中,滲透了研究問題的多種科學方法:(1)實驗環(huán)境的等效法:;(2)實驗條件設計的科學方法: (3)實驗原理的簡化:,即當小車質量M車m沙時,細繩對小車的拉力大小近似等于沙及桶的總重力m沙g;(4)實驗數(shù)據(jù)處理的科學方法: :車一1圖象,所用的科學方法: o(5)由a- M圖象轉化為a- M車(以上各題均選填“理想實驗法”、“圖象法”、“平衡摩擦力法”、“化曲為直法”、“控制變 量法”或“近似法”)答案:(1)平衡摩擦力法(2)控制變量法(3)近似法(4)圖象法(5)化曲為直法解析:(1)由于小車運

2、動受到摩擦阻力,所以要進行平衡摩擦力,以減小實驗誤差,稱 為平衡摩擦力法;(2)在探究加速度、力與質量三者關系時,先保持其中一個量不變,來探究其他兩個量之間的關系,稱為控制變量法;(3)當小車質量M車m沙時,細繩對小車的拉力大小近似等于沙及桶的總重力m沙g,稱為近似法;(4)通過圖象研究實驗的結果,稱為圖象法;(5)在作圖時,由a- M 車一-圖象轉化為a-M圖彖,使圖線由曲線轉化為直線,稱為化曲為直法。2. (重慶一中20132014學年高一上學期期末)(1)某同學設計了一個探究小車的加速度a與小車所受拉力 F關系的實驗,圖甲為實驗裝置簡圖。他想用鉤碼的重力表示小車受到的 合外力,為了減小這

3、種做法帶來的實驗誤差,你認為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 實驗時要平衡摩擦力B. 實驗時不需要平衡摩擦力C. 鉤碼的重力要遠小于小車的總重力D. 實驗進行時應先釋放小車再接通電源(2)如圖乙所示是某次實驗屮得到的一條紙帶,其中 A、B、C、D、E是計數(shù)點,相鄰計 數(shù)點間的時間間隔為 T,距離如圖所示。則打C點時小車速度的表達式為 該同學計算小車加速度的表達式為 。紙帶接電源答案:c匕或比丄4T 2TLi 2L?z4T解析:(1)只有保證鉤碼的重力要遠小于小車的總重力,鉤碼的重力才能近似等于小車 受到的合外力。Li = 口 Li(2)C點的瞬時速度等于AE或者BD的平均速度,即4T2T求加速度,使用

4、逐差法,得X3 + X4 X2 + xi=Ll 2L? a =2T24T23. 某同學設計了一個探究加速度a與物體所受合力 F及質量m關系的實驗,圖)表示為實驗裝置簡圖。(1)圖(b)所示為某次實驗得到的紙帶,根據(jù)紙帶可求出小車的加速度大小為 m/s 2o (保留兩位有效數(shù)字)(2)保持沙和沙桶質量不變,改變小車質量 m,分別得到小車加速度a與質量m及對應1的m數(shù)據(jù)如下表:實驗次數(shù)12345678小車加速度a/m s 2小車匝量m/kg1 -mkg 1請在下圖所示的坐標紙屮畫出a- 圖線,并由圖線求出小車加速度a與質量倒數(shù)1之間的關系式是答案:(l)3.2m/s 21(2)a =2m解析:(1

5、)由逐差法得_ X3 + X4 XI + X2a_ a _2二錯誤!xio4T(2)如圖所示由圖知斜率a)- 2 2m/s23.2m/sk=,所以a =錯誤!=錯誤!4. (天津市20142015學年高一上學期五校期末聯(lián)考)在探究加速度與力、質量的關系實驗中,某組同學用如圖 1所示裝置,來研究小車質量不變的情況下,小車的加速度與小車受到力的關系。打“3計”數(shù)點時小車的速度大(1)圖2是實驗屮獲取的一條紙帶的一部分,其中 0、1、2、3、4是計數(shù)點,每相鄰兩計數(shù)點間還有4個點(圖中未標出),計數(shù)點間的距離如圖所示,小為m/s ,由紙帶求出小車的加速度的大小為m/s 2o(計算結果均保留2位有效數(shù)

6、字)4/ 1r 1 11 11 /1亠 Lcm1L401.892.40r-IZ880(2)下列措施中不正確的是 A. 首先要平衡摩擦力,使小車受到的合力就是細繩對小車的拉力B平衡摩擦力的方法就是在塑料小桶屮添加祛碼,使小車能勻速滑動C. 每次改變拉小車的拉力后都需要重新平衡摩擦力D. 實驗屮通過在塑料桶屮增加祛碼來改變小車受到的拉力1(3) 某組同學由實驗得出數(shù)據(jù),畫出的 a-M的關系圖線,如圖3所示,從圖象中可以看 出,作用在小車上的恒力 F=N o當小車的質量為5kg時,它的加速度為2 m/s o答案:(1)(2)BC(3)5 1解析:(l)V3 =錯誤! m/s = 0.26m/sa =

7、錯誤! m/s 1 以彈簧測力計的示數(shù)F為橫坐標,以加速度 a為縱坐標,畫出的a-F圖象可能正確的是o= 0.50m/s 2O(2) 實驗首先要平衡摩擦力,使小車受到的合力就是細繩對小車的拉力,故A正確;平衡摩擦力的方法就是, 小車與紙帶相連,小車前面不掛小桶, 把小車放在斜面上給小車一個初速度,看小車能否做勻速直線運動,故 B錯誤;改變小車拉力,不需要重新平衡摩擦力,C錯誤;實驗屮通過在塑料桶中增加祛碼來改變小車受到的拉力,故D正確,木題選不正確的,故選B、Co(3) 由圖可知a1的關系圖線是一條過坐標原點的直線,說明物體所受的合力是定值,M1 9aM 圖象的斜率:k= F =錯誤! = 5

8、N,當M =5N時,a=錯誤! = lm/s?能力提升一、非選擇題1. (東北育才中學20142015學年高一上學期期末)用如圖所示的裝置探究加速度與力 和質量的關系,帶滑輪的長木板和彈簧測力計均水平固定。(3) 若測出的a- F圖象的斜率為K后,則小車的質量為 o2答案:(1)AB(2)A(3)-k解析:(1)根據(jù)實驗原理不難選出A、B; (2)當質量一定,加速度與合外力成正比,所以F 2臺A正確;(3)由實驗裝置圖可知拉小車的力等于2倍的彈簧測力計示數(shù),故 M = a=k。2. 在做“探究加速度和力、質量的關系”的實驗中,保持小車和祛碼的總質量不變,測得小車的加速度a和拉力F的數(shù)據(jù)如下表所

9、示F(N)7a(m/s )(1)根據(jù)表中的數(shù)據(jù)在坐標系上作岀a-F圖象;(2)圖象斜率的物理意義是 (3)小車和祛碼的總質量為(4) 圖線(或延長線)與F軸截距的物理意義是 答案:(1)見解析(2)小車和祛碼總質量的倒數(shù)a F圖象如圖所示。(3) 1(4)小車受到的阻力為解析:(1)根據(jù)所給數(shù)據(jù)在所給坐標系中準確描點,作出的解得M= lkgo(2)圖象斜率表示小車和祛碼總質量的倒數(shù)。(3)由(1)中圖象可得:M AF(4) 由a-F圖象可知,當力F =時,小車開始運動,說明此時小車受到的阻力為。3. (云南楚雄市20142015學年高一上學期期末)在“驗證牛頓第二定律”的實驗中,采用 如圖所示

10、的實驗裝置,小車及車中祛碼的質量用M表示,盤及盤中祛碼的質量用m表示,小車的加速度可由小車后拖動的紙帶打上的點計算岀。(1) 當M與m的大小關系滿足 時,才可以認為繩對小車的拉力大小等于盤及盤屮祛碼的重力。(2) 組同學在做加速度與質量的關系實驗時,保持盤及盤中祛碼的質量一定,改變小車及車屮祛碼的質量,測出相應的加速度,采用圖彖法處理數(shù)據(jù)。為了比較容易地檢查出加速度a與質量M的關系,應該做a與的圖象。(3)如圖(“)是甲同學根據(jù)測量數(shù)據(jù)做出的a -F圖線,說明實驗存在的問題是(4) 乙、丙同學用同一裝置做實驗,畫出了各自得到的a-F圖線,如圖(b)所示,兩個同學做實驗時的哪一個物理量取值不同答:O(5) 已知打點計時器使用的交流電頻率為50Hz,每相鄰兩個計數(shù)點間還有4個點未畫出,利用下圖給出的數(shù)據(jù)可求出小車運動的加速度a=o (結果保留三位有效數(shù)字)417 AICi2CIOZKOI 4.405.957.57T &P hMl答案:(1)M遠大于m (3)摩擦力平衡過度或傾角過大(4)小車及車中祛碼的質量M(5) 1.58m/s 2 解析:(1)只有Mm時才可以認為繩對小車的拉力大小等于盤和盤中祛碼的重力。(2) a與心成正比,而正比例函數(shù)圖象是過坐標原點的一條直線,比較容易判定自變量和丄因變量之間的關系,故應作 a-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