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節(jié)冷熱不均引起大氣運動教學設計_第1頁
第一節(jié)冷熱不均引起大氣運動教學設計_第2頁
第一節(jié)冷熱不均引起大氣運動教學設計_第3頁
第一節(jié)冷熱不均引起大氣運動教學設計_第4頁
第一節(jié)冷熱不均引起大氣運動教學設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第一節(jié) 冷熱不均引起大氣運動 教學設計 一、課標要求: 運用圖表說明大氣的受熱過程二、教學目標: 1 提高閱讀“地面輻射使大氣增溫”、“熱力環(huán)流的形成”等示意圖的能力。2 培養(yǎng)學生運用“地面輻射使大氣增溫”示意圖說明大氣的受熱過程3 掌握影響大氣水平運動的三個力的作用和方向,為后面學習“繪制全球氣壓帶、風帶示意圖”作知識、技能和方法上準備。三、重點 :大氣的受熱過程,大氣的水平運動四、難點 :影響風向的幾種作用力 五、內容分析: 大氣組成、熱力狀況、熱力環(huán)、大氣運動是本單元的基礎知識;在學習過程中,以新課程標準的理念為依據(jù),尋找本課的最佳切入點,拓寬學生的思維。所以本人采取了實驗綜合分析法將教

2、材的知識情景化、直觀化,并以各節(jié)知識點為線索,通過設計問題來將知識逐步聯(lián)系和展開,培養(yǎng)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同時通過 加強反饋練習力度,堅固學生本單元基礎知識的學習與基本技能的訓練。1 大氣受熱過程 此內容是本節(jié)課的基礎知識和重點,主要知識結論“地面是近地面大氣主要的直接熱源”是學習熱力環(huán)流的基礎,只有理解了地面是近地面大氣主要的直接熱源而不是太陽輻射,才能正確理解熱力環(huán)流的形成原因、不同表表現(xiàn)形式。A 本段內容要點:(大氣受熱過程)太陽輻射能是地球大氣最重要的能量來源;太陽輻射穿過大氣層到達地面;太陽輻射能被地面吸收而使地面增溫;地面輻射同時又以長波輻射的形式把熱量傳遞給大氣;所以地面

3、是近地面大氣主要的直接熱源。B 知識準備:大氣受熱過程的環(huán)節(jié)多,如大氣吸收、大氣反射、大氣散射、地面輻射、地面反射、大氣輻射、大氣逆輻射、長波輻射、短波輻射;這些知識雖然課標中沒有要求掌握,卻是理解“地面是大氣直接熱源”的基礎知識,所以要求注意理解其概念及對氣溫變化的影響。C 知識延伸:大氣的兩個作用大氣對太陽輻射的削弱作用、大氣對地面的保溫作用,是對大氣知識的深化理解和應用,屬于達標后的知識拓展,可結合示意圖教學。2熱力環(huán)流這部分內容是本節(jié)課的關鍵部分,起到承上啟下的作用,同時又是大氣的水平運動的學習基礎。所以可以通過這部分內容學習來衡量學生掌握大氣運動的程度,予于足夠的重視。3大氣的水平運

4、動這部分內容是對空氣運動中水平運動的動力成因的分析。對于近地面風的形成及風向的變化,也是下部分知識“氣壓帶和風帶”的基礎,水平氣壓梯度力、地轉偏向力、摩擦力的方向等是難點知識,因此,這部分雖然在課標中也沒有具體要求,但也是承前啟后的知識和技能,應予以重視。 六、主要教學環(huán)節(jié)和教學處理: 七、授課過程:課前學習準備活動: 布置每個學生收集最近一段時間氣溫日變化數(shù)據(jù)。要求對 12 : 00 和 14 : 00 兩個時刻的氣溫做數(shù)據(jù)記錄和對比。得出午后 14 : 00 的氣溫比正午 12 : 00 的氣溫還要高的結論。新課引入:為什么一天最熱的時刻不是在太陽高度最大的正午 12 : 00 ,而是稍后

5、的 14 : 00 ? 板書:第一節(jié)冷熱不均引起大氣運動 大氣的受熱過程教師引導學生閱讀圖表活動:結合下圖和表格分析: 分別用紅色和藍色表示熱輻射的波長。紅色表示短波輻射,藍色表示長波輻射。 根據(jù)資料思考:太陽輻射主要被大氣吸收還是地表吸收?為什么? 使大氣增溫的直接熱源是太陽還是地面? 在下圖中用 1、2、3等數(shù)字按順序標出熱輻射從太陽、地面到大氣的主要傳導過程。 運用圖表說明大氣的受熱過程。補充資料:大氣不同成分對長波輻射和短波輻射吸收的情況。學生帖圖活動:講述: 地面是近地面大氣主要的直接熱源而不是太陽輻射板書: 1 太陽輻射地面增溫;地面輻射大氣增溫;大氣逆輻射地球保溫思考: 大氣逆輻

6、射的存在,對地面有什么作用?顯示圖: 月球表面和地球表面受熱過程比較思考 :為什么月球表面晝夜溫度變化比地球表面劇烈得多?板書: 2 大氣對地面的保溫作用,云層越厚,保溫作用越強。 小結: 由此可見大氣逆輻射的存在對地球起到了保溫的作用。但由于地球表面同一緯度或是高低緯度大氣所獲得的熱量有所不同,而熱脹冷縮是大氣十分顯著的物理特征,所以必然會引起大氣的運動。大氣到底怎樣運動呢?板書:二、熱力環(huán)流實驗演示:人教版 教材必修 1 第 32 頁活動玻璃缸內空氣運動的方向。學生活動:把所觀察到的空氣流動方向畫出來思考:為什么空氣會這樣流動?講述: 假設這三條線是 ABC 三地的三條等壓線。思考: 1

7、、在地面冷熱均勻的情況下,三地的大氣處于什么狀態(tài)?2 、 A 地受熱, BC 兩地遇冷時,大氣發(fā)生怎樣的物理變化?(冷熱不均的情況下, A 地大氣膨脹上升, BC 兩地大氣收縮下沉)3 、三地的近地面和高空的氣壓分別有什么變化?等壓面隨之發(fā)生怎樣的變化?( A 地上空空氣聚集形成高壓, BC 兩地空氣密底減少形成低壓;近地面, A 空氣上升,空氣稀疏開成低壓, BC 兩地空氣下沉聚集形成高壓)4 、此時,同一水平面上的氣壓是否還相同?這種氣壓差異導致什么樣的結果?小結板書: 1 熱力環(huán)流形成的基本過程:地表的冷熱差異大氣的上升運動同一水平面的氣壓差異大氣的水平運動學生活動: 白天,陸地增溫快,

8、海上增溫慢,夜間則相反,陸地冷卻快,海上較為溫暖。海陸風是就是由于這種晝夜海陸熱力性質差異引起的熱力環(huán)流。根據(jù)熱力環(huán)流的原理(支架),完成如下任務:1 在書上圖 a 和圖 b 上標出晝夜海洋和陸地氣壓的高低。2 一天之內,何時吹海風,何時吹陸風?3. 在圖 a 上,畫出白天陸地和海洋之間的熱力環(huán)流,使之構成一個環(huán)流圈;在圖 b 上,畫出夜間陸地和海洋之間的熱力環(huán)流,使之構成一個環(huán)流圈。 4 海陸風對海濱地區(qū)的氣溫有什么調節(jié)作用? 小結板圖: 海陸熱力環(huán)流形成的基本過程轉折: 大氣垂直運動和水平運動中,先看大氣水平運動。而大氣的水平運動就是我們經(jīng)常感受到的風。板書:三、大氣的水平運動講述: 同一

9、水平面的存在氣壓差異時,就必會存有一個力促使大氣由高壓流向低壓的運動,而這個力就是水平氣壓梯度力。板書: 1 風形成的直接原因水平氣壓梯度力如果沒有其他力的影響下,風向與氣壓梯度力的方向一致。板書: 2 風向:水平氣壓梯度力的影響風向垂直于等壓線思考: 但風一旦形成必會受到地轉偏向力的影響,而在水平氣壓梯度力與地轉偏向力的影響下風向如何呢?實驗演示 用一小球拋向旋轉中的圓盤中心,觀察變化小結:由于受地球的自轉偏向力的影響,風向在北半球偏右,南半球偏左。所以在地轉偏向力的加入下,風向不斷發(fā)生偏轉變化,直到影響風向的兩個力的合力為零時,風向就不再偏轉,而這時風向會如何呢板書:受水平氣壓梯度力與地轉

10、偏向力的影響風向平行與等壓線轉折:但這種風只存在于高空,因為在近地面,風向還會受到另一個力的影響,就是摩擦力的影響。在三個力的影響下,風向如何變化呢? 板書:受水平氣壓梯度力、地轉偏向力、摩擦力的影響風向與等壓線有一夾角學生活動:完成課本 35 頁活動師生歸納總結本課內容總板書: 第一節(jié)冷熱不均引起大氣運動 大氣的受熱過程二、熱力環(huán)流的形成:地表的冷熱差異大氣的上升運動同一水平面的氣壓差異大氣的水平運動三、大氣的水平運動1 、直接原因水平氣壓梯度力2 風向:二力合力:風向平行與等壓線 水平氣壓梯度力風向垂直于等壓線三力合力:風向與等壓線有一夾角 地轉偏向力、摩擦力九、 課后反思和評價:對本單元中大氣的組成、大氣環(huán)流、大氣的水平運動等的原理和規(guī)律,需引導學生理清各原理規(guī)律之間、各部分之間的相互關系和相互影響,讓學生明白其中的邏輯推理關系,真正地理解知識。所以在課堂教學中 是通過現(xiàn)實驗分析,引導學生形成聯(lián)系實際,運用知識解決問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