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古漢語與現(xiàn)代漢語動補結構的分析摘要:動補式是貫穿整個漢語發(fā)展中的重要語法形式,它涉及句法和語法兩大領域。王力先生提出了從形式和意義兩方面來判斷古動補結構的標準,形式和意義兩個標準必須有機地統(tǒng)一。在意義方面,應該從上下字的關系上考察,而不是著眼于上字或下字的詞匯意義是否虛化,語法上是否及物。動補結構上下字之間存在“語義差”:上字的行為動作性質強于下字,下字的狀態(tài)結果性質強于上字,上字的行為動作產(chǎn)生了下字的狀態(tài)結果。這種上下字之間的“語義差”可以作為判別古漢語動補結構的一個標準。 關鍵詞:動補結構;判別標準;語義差漢語動補式起源的時間,主要有“先秦說”、“兩漢說”和“魏晉說”等,動補結構的研究一直
2、是漢語語法研究的重點、熱點和難點,研究角度分現(xiàn)代漢語的使用角度,漢語歷史發(fā)展的動結式的萌芽、發(fā)展和成型過程的角度。古代漢語中含有動補動結構的句子,其主語、謂語、賓語和補語的語法關系、語義關系復雜多樣,補語的語法和語義功能各不相同;漢語的動補結構除了自動和使動兩種句式的遺留和變異之外,還有一類是由動詞虛化形成。動補結構分為動結式、動趨式、動程式、其它格式(包括數(shù)量補語、介詞結構補語、名詞補語)四大類。 動補結構是一個大家族,上古漢語“動補結構”一般僅指補語表示結果的“動結式”。處于“動”的位置上的是“上字”,補語相應地稱為“下字”。漢語動補結構研究在近二十年來是一個熱點課題,同時也是一個難點課題
3、。僅就動補結構起源的時代問題、與之相關的先秦兩漢一批動補結構疑似之例的判斷問題而言,學界的分歧就相當大,早出派與晚出派所認定的動補結構起源時間竟然相距逾千年。而造成分歧的根源之一就是動補結構的判別標準,亦即動補結構的基本定義問題。我們認為,動補結構的討論很有必要回到學術研究的原點,即對“動補結構”這個概念的定義的討論上來,如果對基本定義或判別標準有一致或接近的看法,就有可能在最大程度上消弭歧見,達致共識。1)楊建國(1959)認為:“如果對上述動補式謂語的賓語有所補敘時,即說明賓語因動詞所使成的一種變化或狀態(tài)時,我們探求的結構助詞得就出現(xiàn)了?!奔丛谒磥?,結構助詞“得”是直接由“V得O”式中“
4、獲得”義的“得”發(fā)展而來的。另外,祝敏徹(1960)、岳俊發(fā)(1984)等認為狀態(tài)補語結構的“得”是從表完成的“動詞得”結構的“得”虛化而來的,可能補語的“得”是從表可能的“動詞得”結構的“得”虛化而來的。(2)王力(1958)則認為表完成的狀態(tài)述補結構和表可能的能性述補結構來源相同,都是“由原來的獲得意義轉化為達成,由達成的意義更進一步的虛化,而成為動詞的詞尾?!睏钇剑?990)、蔣紹愚(1994)和吳福祥(2000)都持這一觀點。吳福祥說:“上面例子中的V得,如果后接謂詞性成分,那么整個結構就變成了述補結構,同時,得也就逐漸演變成用作補語標記的結構助詞。我們認為述補結構V得C就是這樣形成的
5、。”(3)趙長才(2002)認為“V得C”的來源有二:一是源于“達到、達成”義“得”的語法化,二是源于“致使”義“得”的進一步語法化,即:“魏晉六朝時期,得具有使、令義用法和功能,唐代得以致使義動詞的身份進入到兩個謂語性成分之間的句法位置,形成V得VP格式。之后。得在該句法位置上進一步虛化成結構助詞,原為連謂結構的V得VP也就演變?yōu)槭鲅aV得C?!蓖趿ο壬鷮Α笆钩墒健毕铝艘粋€定義:“凡敘述詞和它的末品補語成為因果關系者,叫做使成式。(1)”這里的“使成式”就是一般所說的“動補結構”或“動補式”。王先生舉的例子是“弄壞”。我們仔細研究王力對動補式的分析后可以發(fā)現(xiàn),王力是從語義和形式兩方面來認識動補
6、式的:第一,語義方面。王力認為:“敘述某一行為的時候,可以把它的結果同時說了出來。例如說弄壞,弄是因,壞是果,因為不弄就不會壞,所以壞乃是弄所使成的?!币虼私o這種結構命名為“使成式”。第二,形式方面,王力分析了動補結構的特點。他認為:“末品補語由動詞做成這種動詞末品,它們的本身須是不及物動詞。至于動詞次品(主要動詞),則可以是及物動詞,也可以是不及物動詞?!庇缮峡芍?,王力規(guī)定的動補式的條件是針對“現(xiàn)代語法”而言的,它能否適用于整個漢語。如枟漢語語法史枠:“使成式從形式上說,是及物動詞加形容詞(如修好、弄壞),或者是及物動詞加不及物動詞(如打死、救活);從意義上說,是把行為及其造成的結果用一個動
7、詞性詞組表達出來?!迸c枟中國現(xiàn)代語法枠相比較,枟漢語語法史枠關于動補結構的定義和條件的不同之處是:處于“動位”的動詞不再是“及物”與“不及物”兩可,而必須是“及物”的。王力在枟漢語史稿枠的注中對此特別作了說明,明確表示“現(xiàn)在我以為使成式的第一成分應該限于外動詞”。必須由及物動詞充任述語的理由是什么,王先生沒有說。不過,這個條件似乎難以成立??疾鞚h語的事實,由不及物動詞充任“述語”的例子俯拾即是,現(xiàn)代漢語中的例子如“汗?jié)窳巳龑右路?、“愁死我了”、“活出什么名堂”、“走累腫了腳”、“飛走了三只鳥”等。朱德熙先生已經(jīng)注意到這種情況:“值得注意的是述補結構之為及物的或不及物的跟充任述語的動詞及物不及
8、物沒有必然的聯(lián)系。舉例來說,哭是不及物動詞,可是述補結構哭啞卻是及物的,因為可以說哭啞了嗓子。反之,買是及物動詞,可是述補結構買貴卻是不及物的,因為只能說這輛車買貴了,不能說倡買貴了這輛車?!蔽覀冞€可以用另一個事實來支持朱說:有的詞既可以作補語又可以作述語,如有“氣病了淋雨淋病了”,又有“病倒了病死了”,那我們總不能說“病”一會兒屬于及物,但是朱德熙先生的例子有一個小小的疏漏:“哭啞了嗓子”一例,有人可能會反駁說,及于物的并不是“哭”而是“啞”?!翱蕖币膊皇且粋€純粹的不及物動詞,朱先生就舉了一個“他哭他父親”的例子(1)。如果換一個例子似乎就無懈可擊了:“哭醒了隔壁的奶奶”,“哭”、“醒”都是
9、不及物的,“哭醒”卻可以帶賓語。所以語言方面我們應該靈活運用。王力所理解的動補結構一定是有賓語(受事者)作為“述語”的承托的,換言之,動詞一定要有一個“(致使)”的對象,并使這個對象(受事者)得到“某種結果”。如此一來,充任述語的動詞必須是及物動詞也就順理成章了。不過,這個定義也許適用于漢代的語言狀況,但未必適用兩漢以后的情況,更不一定適用于現(xiàn)代漢語。如果王力規(guī)定的“述語須及物”這個條件是合理的,那么就必然引申出另一個問題:動補結構的后面是否一定要帶受事賓語?王先生并沒有明說,不過,我們從動補結構“及物性仂語”和“不及物性仂語”的分類中可以推測,王力理解的動補結構的后邊可以有賓語,也可以沒有賓
10、語。從他所舉的例子來推測也是如此。枟漢語史稿枠、枟漢語語法史枠所舉兩漢時期的動補結構例子絕大多數(shù)都帶受事賓語,不帶受事賓語只有例(“推落”、“填滿”);而魏晉南北朝以后,不帶受事賓語的有例,反而占了多數(shù)。王力規(guī)定的條件還存在另一種理解:述語所“致使”的對象不一定放在動補結構之后作受事賓語,也可放在動補結構之前作受事主語,這樣,動補結構之后就沒有賓語了。梅祖麟先生認為這種格式(類似“受事主語壓死”)不是動補式,至少在兩漢時期不是。梅的說法在此暫不討論。如果我們沒有誤解王力的意思的話,依照他的條件,那么受事賓語或受事主語只能與述語發(fā)生動賓關系,換言之,只有述語與受事主語或賓語存在表層或是深層動賓關
11、系的動補結構才符合王力所定義的“使成式”。按這個條件,諸如“他睡覺都睡出了毛病”之類算不算動補結構呢?顯然,與賓語“毛病”存在動賓關系的不是述語“睡”,而是補語“出”。動補結構的補語必須是不及物動詞,這一點似乎容易理解,因為,如果補語是及物動詞,就很容易與述語的及物動詞構成連動式。連動式當然不能與動補式混淆。但是,這也會發(fā)生問題,例如洪波先生舉過一個“浚干”的例子。枟說文水部枠:“滰,浚乾漬米也?!焙檎f:“考先秦兩漢文獻,乾(干)用作干燥義時沒有使動的例子,因此出現(xiàn)于東漢枟說文枠里的浚乾漬米顯然是及物動詞加形容詞加賓語的動結式?!焙椴ǖ姆治鍪且罁?jù)王力所定的標準來進行的。我們也同意“浚干”為動補
12、結構的結論,卻難以認同他們的分析方法。我們先假定洪波判斷的語言事實是正確的:先秦兩漢“乾(干)”沒有用作使動的,但是,兩漢以后則肯定有“干”的用法,如金代元好問枟續(xù)夷堅志枠:“待于尼寺,梅素妝而至,坐久干杯,唱枟梅花水龍吟枠”。枟天工開物枠:“促者旬日,多者兩月,透干其津液,然后取下磨光。”直到現(xiàn)代漢語,“干”仍在使用并有一定的能產(chǎn)性,如“干杯”、“干衣機”、“干手機”等。如果說,因為先秦兩漢無“干”的用法而認為“干”是動補結構,先秦兩漢以后直至現(xiàn)代有了“干”的用法,我們反而認為“干”不是動補結構了嗎?可見,用下字是否及物來作動補結構的判斷標準很難行得通。二、對梅祖麟動補結構判別標準的討論梅祖
13、麟的研究在王力、太田辰夫等人的基礎上推進了一步,他關于動補結構的定義也富有討論的價值。其實,上古漢語是有“干”帶賓語例子的,如出土文獻枟馬王堆漢墓帛書養(yǎng)生方枠:“即出而干之。”“涂所漬布,干之,即善臧(藏)之?!蓖瑫€有“干”不帶賓語的用法:“令其盡干,即冶。”另有動補結構的例子:“取,囗令見日,陰干之。王先生在枟中國語法理論枠中認為“內動詞帶內動詞(餓死)和內動詞帶形容詞(站累)這兩種結構也是使成式”,這應是針對現(xiàn)代的情況來說的。在討論漢語史上的使成式時,王先生又強調“使成式的第一成分應該限于外動詞”,不把“餓死”、“站累”之類歸在使成式內。另一個是梅祖麟的說法。他定義動補結構的四個條件的第
14、四條就是:“唐代以后第二條的限制可以取消”,即:動補結構可以出現(xiàn)于非主動句,可以不帶受事賓語。梅先生之所以要定出第二條,本意就是為了排除“百余人炭崩盡壓死”作為動補結構。這樣將給人一個印象:先認定西漢的“死”不是動補結構,然后再來下一個與之相符的定義。如此一來,論者就將永遠立于不敗之地。動補結構是一個大家族,這個家族的各種形式并不是一下子全部都在某個時代同步產(chǎn)生的。王力從意義上分析過,最早的“外動內動”、“外動形容詞”的動補式就是施事,關于動補結構判別標準的意見所謂“動補結構”并不玄奧,只是把行為動作與所產(chǎn)生的結果組織在一個短語里。正如丁聲樹所說:“動詞或形容詞后面可以另外加上動詞形容詞之類,
15、來表示前一個成分的結果、趨向等等,這一類成分叫做補語,因為它對前一個成分有所說明,有所補充?!碑斎?,正如語言學界普遍了解的規(guī)則,單個詞語組織成短語后,其語法功能、語法性質往往會發(fā)生改變,短語的語法功能絕不是單個詞語的簡單相加。所以,我們可以看到,兩個不及物動詞構成的動補結構后邊有時可以帶賓語,兩個及物動詞構成的動補結構后邊有時卻可以不帶賓語,換言之,動補結構后邊帶不帶賓語與構成動補結構的上下字的及物性沒有必然聯(lián)系。這一特點,在現(xiàn)代漢語中如此,在漢語史上也是如此。那種以動補結構后邊是否帶賓語、動補結構上下字是否及物來作為判斷動補結構標準的意見,難以說明任何斷代的語言事實,因此為本文所不取。既然動
16、補結構的上、下字之間一為行為動作,一為狀態(tài)結果,前為因,后為果,其間的語義必然不能平衡。()“”的動趨式如:“叫來”、“吊起來”、“摔下去”,此時上字“叫”“吊”“摔”都是行為動詞,動作性強于下字“來”、“起來”、“下去”。()程度補語中上字一般都是形容詞,下字是程度副詞。形容詞也有一定的動作性,程度副詞則完全喪失動作色彩,上下字之間形成一個語義差,如“累極了”、“好得很”。如,“叫”和 “來”都是動詞。鴻門宴里“先破秦入咸陽者王之”一句里的“王之”應該怎么解釋?課本認為是意動用法,應譯為“以他為王”;中學語文教學(第期)撰文說是使動用法,應譯為“封他作(秦地的)王”。在古漢語里,活用為動詞的
17、名詞(即動化名詞)后帶代詞一類結構,究意有幾種語法關系?讓我們來看一組例句:義帝雖無功,故當分其地而王之。(史記項羽本紀)縱江東父兄憐而王我,我何面目見之。(同上)秦已破,計功割地,分土而王之,以休士卒。(史記淮陰侯列傳)足下右投則漢王勝,左投則項王勝。項王今日亡,則次取足下。足下與項王有何故,何不反漢與楚連和,三分天下王之?(同上)例是項羽向諸將表明的對義帝(楚懷王心)的處理意見。意思是說,義帝雖然無功,但也必須分給他土地讓他做個王?!爸碑斎皇侵噶x帝,而“分其地”則是“王之”的實際行動,所以“王之”是使動用法,應譯為“讓他做王”。例中的“王我”則是意動用法。項王本來就是王,現(xiàn)在幾十萬軍隊毀
18、于一旦,如果回到江東,當然只能是一個名不副實的王。在這種情況下,江東父老頂多也只能因憐惜他而把他當作王看待?!巴跷摇保瑧g成“把我看作王”,或“承認我是王”。例中的“王之”又是什么語法結構呢?“計功割地,分土而王之”的具體情況,見于項羽本紀。當時受封將領二十余人,得封王者十八人(項羽本人與義帝除外):沛公為漢王,“王巴、蜀、漢中”;章邯為雍王,“王咸陽以西”;長史司馬欣為塞王,“王咸陽以東,至河”;董翳為翟王,“王上郡”;魏王豹為西魏王,“王河東”,等等。所有這些“王某地”,均屬動補結構?!胺滞炼踔?,是對上述情況的總括。“之”不應旨人,而應指地域;“分土而王之”,就是“分土而王(于)其地”。因此例中的“王之”應是動補結構。例中的“三分天下而王之”,主語是個聯(lián)合詞組:足下(韓信)項羽和劉邦,武涉(項王說客)對韓信說:你們三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2024年度年福建省高校教師資格證之高等教育心理學自我檢測試卷A卷附答案
- 2024年度山西省高校教師資格證之高等教育法規(guī)通關提分題庫及完整答案
- 2024年合成膠粘劑項目投資申請報告代可行性研究報告
- 2024年私人損害賠償自愿協(xié)議
- 高校食品專業(yè)實驗室安全管理探究
- 新形勢下企業(yè)經(jīng)濟管理創(chuàng)新思路探究
- 2024年商業(yè)樓宇化糞池建造協(xié)議范例
- 2024年加工區(qū)租賃協(xié)議
- 2024年度工程地質勘察協(xié)議范本
- 2024屆安徽省安大附中高三下學期第一次診斷測試數(shù)學試題
- 兒科肺炎喘嗽護理查房
- GB/T 16739.1-2023汽車維修業(yè)經(jīng)營業(yè)務條件第1部分:汽車整車維修企業(yè)
- 儲罐施工方案33
- 消毒供應中心技能考核操作評分標準
- 尼古拉伊萬諾維奇布哈林
- 混凝土強度自動評定表格
- 大學生心理稿范文800字(優(yōu)選9篇)-1
- 【教學設計】大貓What's for breakfast
- 2023年重慶市大渡口區(qū)春暉路街道陽光社區(qū)工作人員考試模擬試題及答案
- 全國各大媒體的報料熱線電話號碼
- 2021年國開電大《現(xiàn)代教育原理》形考任務1答案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